第一篇: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德育
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地反映世界德育改革的大趋势,体现德育新理念,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一、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
以往的德育较多关注学生的认知或知识层面,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情感体验,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发展性德育强调要以发展人为目的,以发展人为主体,以发展人为过程,通过发展人的德性,以使人的整体得到发展,并进而关心人的未来发展,帮助人对其一生发展进行筹划,使之成为和谐、自由发展的人。
二、实现由单向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变
单向灌输式德育存在的一个前提性假设是,教育者是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持有者,学生是道德的低能儿或违反道德的存在者。这种假设存在的合理性在以往的德育理论界和德育实践者那里已经很少受到怀疑了。但是社会发展至今,“反哺文化”的出现,已客观地打破了教育者原有的权威,教育者越来越遭受到来自青少年儿童的种种质问和反叛。“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在今天应是一个值得大力倡导的德育以至整个教育的新观念。这揭示了德育的过程实质是互动的过程,在双向互动中,也只有在互动中,才可能促进情感意识与尊重意识的成长,促进相互的理解与价值观的认同和包容。
三、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德育模式的转变
德育模式的建构,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校德育模式建构得如何,不仅从根本上反映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成熟度,而且也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以往,在我国存在着把德育模式理解为一成不变的固定格式的观念,不仅学校德育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比较单一,而且在实践操作上把德育模式的应用程式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的经验,它们既符合世界德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精神,又充分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取得了良好实效。理论工作者将此概括为情感教育模式、德育体验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主体参与模式等四种基本德育模式。
四、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
以(往)住的德育范(模式)式是由封闭的观点支配的,把学校德育视为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系统。这就使学校德育与外部世界丧失了复杂性联系,从而使之(失去)推动了活力和魅力。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主要体现为:一是由学校和教科书向社会大系统开放。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家校联系、社区联系网络;二是向新生活、向未来开放。使德育不断地挑战新问题,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充满活力;三是由既定标准向个体生命开放。传统的德育(模式)范式从既定的标准出发,认为价值观“只有一种最好”或“只有一种正确”,排斥其他一切存在样式。而开放式德育(模式)范式则主张价值观是多元的,生命的存在样式是多样的,承认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
第二篇: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 德育课程创新 道德文化 综合性 实践性 回归生活
[论文摘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下一篇:让情感成为教师工作的主线
第三篇: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主任专业成长
郑州市中小学
德育创新和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有幸参加“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培训过程中认真学习了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文英老师讲的《天使的翅膀》专题、全国著名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专家孙学策老师做的《谈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学习体会》专题、下面是我参加了这次培训后的感受:我刚踏入教育行业四年,对班主任工作本身认识尚不足,更谈不上经验丰富。通过此次班主任培训学习和交流,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教育工作上的盲点,理清了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妙,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明白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更需要艺术性和实效性。明白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观念上改变传统的班主任职责观,感谢“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主任队伍建设高级研修班”的三位专家,使我身受教益。
(一)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形象
班主任应加强自我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风范,要“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应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有责任心
教师肩负着即教书又育人的重任,既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雄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使命感。这样就会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就会有甘为人梯,善为人梯的精神。只有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班主任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作为老师要“爱生如人,爱生如生,爱生如友,爱生如子,爱生如己”。
(四)努力培养和充分发挥人格的作用 在影响学生学业的所有因素中,人格的作用与智力的作用同样重要,通过这次培训,深知班主任工作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持久性,班主任不仅要学好理论,而且还要不断塑造反思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风格的实用性,并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形成自己的优秀人格。
(五)培养习惯,塑造优秀人才
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不容忽视的责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日积月累地练,练到非常熟,再也丢不了”便成了习惯。在此期间,我们班主任需要的是“勤”和持之以恒。
这次“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主任队伍建设高级研修班”的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处在迷茫困惑中的我们快要干涸的心田;犹如一盏明亮的指路灯,为我们指明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正确方向;犹如一艘大海中的航船,载入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我将在新的起跑线上提升自身素养,注重教化育人,带出许多的优秀班级,实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郑州市中小学
德育创新和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唐庄乡第三小学
刘阳阳
2013年3月18日
第四篇:德育改革
德育改革,教育质量提升的力量 ——回归德育本质的班级文化建设 常州市北郊初中 陈小平校长
当一个人怀抱着某种使命,并运用智慧努力去实现这种使命的时候,平凡的人就更精彩起来!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德育改革与课堂改革,德育改革与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型,学校领导方式转型的核心环节是校长的变革!
美国学者瓦戈纳指出:“ 如果学校不是一个让人们感觉到受尊重、安全的地方,如果自我发展不能成为学校成员共享的目标,学校的办学水平永远不会改善。” 感情心语: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此刻,我们相遇;
也许,下一刻,我们就此分离; 我们与这些孩子也是如此、、、三年的相聚,能给他们留下些什么? 是知识?是为人处事之道? 是快乐?是美好的回忆? 还是遗忘?
就让我们用爱伴随着他们 共同成长!
每个班级都有问题学生,关键看我们怎么面对; 每个班级都要有奖罚制度,关键看我们怎么把握; 每个班级都需求快乐元素,关键看我们怎么营造!
创新的理由和呼吸一样重要,因为教育需要。
真正的班级文化是自然而不落痕迹地弥漫在教室的每个角落的,它的力量足以让学生从内部打破自我,向上茁壮成长。
学生不敢做坏事,是怕班主任——这是人治; 学生不能做坏事,是没机会——这是法治; 学生不愿做坏事,是不想做——这是心治。当一个班主任给予了学生自由的心灵并能给予明灯般的引导,这便是做到了心治,班级自然成了学生的精神家园,这就是班级文化的追求。
一、德育改革的总体思考
1、明晰以下两个问题:
(1)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必须从学生德育起步;
(2)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必须转变对学校德育的思想观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我们需要“浸润”式的德育。
2、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
传统班级管理在自上而下的统一要求下,以控制和封闭为向导,以整齐划一为目标,忽视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忽视了学生个性多元发展,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的事实,制约了班主任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学校生命线”——考试质量,学校德育空前“被重视”:重视学校德育,重视班主任工作,重视班级管理变异为重视的是充斥“表演”、贴上德育标签的学生活动,重视的是班主任能否带出高分学生,重视的是班级总成绩能否不断攀升。
在学校德育空前“被重视”的背后,却是忽视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忽视了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班级责任感的培养,而忽视的恰恰是一个合格公民身上所应具有的最起码的素养。
在很多学校的班级内部,班主任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任课教师为班级班务的边缘人物,至多是可借用的力量;班主任承担的往往是学校布置的行政事务,有学校内部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事务和学校从校外承接的行政事务,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到底有多少“德育”或“教育”含量,就成为了问题。
3、班主任的角色认同(1)学生活动的指导者
情感态度价值观:民主(走向学生自主管理)
过程与方法:学生只有在真正的民主生活中,才会理解和学会过民主生活。
(2)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用精神影响精神,用生命影响生命!
4、从管理到建设
由班级管理走向班级建设,这是以班级为基地进行的学校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传统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学校德育的革命,这是支持北郊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这是促进北郊每个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 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 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5、回归学生生活
让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让班级中有感人的故事、健康的风气并陶冶学生的人格品质,激励学生成长成人。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人,参与班级建设和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6、坚信
业绩的背后是团队,团队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最大的教育力量!”
7、班级文化建设的本义
回归教育的本真,让班级成为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阵地。
传统德育:把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客体,从外在控制出发,要求学生做什么与不做什么。
现代德育:强调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助教育。两条箴言:
(1)对所有同学要好,相信他们的潜力,放手让他们去实践;(2)忘掉自己的教师身份。因为我们搞的是文化建设,以灵魂唤起灵魂,以思想孕育思想,以素养托起素养。
二、我们主动的探索
(一)总体设计,系统思考——改变领导方式。
1、重建学校德育层级机构。
(1)“政教处”更名为“学生成长中心”,并赋予了它新的管理内涵。
(2)实行以年级为主的块状管理,条线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设级主任)
2、重建学校评价机制:
改《常州市北郊初中文明班级评选办法》为《常州市北郊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优秀项目评选办法》。学校建设了“学生笑脸墙”、“学生星光大道”,建立了“学生格言”、“学生作品”、“班级建设小报”定期展示制度,开展了班级小社团与校本课程成果学期网络和现场展示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成果学期网络和现场发布活动,实行了班级自主命名荣誉称号而实施班级表彰、年级自主命名荣誉称号而实施学校表彰等学生表彰方式,逐步使得对学生的评价由同质走向个性、由同一走向多元,努力点燃每个学生的信念,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拥有成长欢乐、成功体验。
3、变化的期待:
增强诊断与分析班级建设情况功能,淡化检查与考核功能,重在赋予班主任主动进行班级建设的自由和权利,帮助与支持班主任不断改进班级建设,提升班主任班级建设的领导力。由行政性会议走向学术性活动,由“业余班主任”走向“专业班主任”,积聚智慧,分享经验,宣泄情绪,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含量和职业幸福。
4、班级成立家长委员会
成立家委会的目的:配合班级开展各种活动,将教育的触角伸展到家庭,为孩子们的成长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让有热情、有能力、有时间的家长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也可以提升家长自身的素质,为家长提供交流“怎样教育孩子”的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值得去做的事,就值得好好去做!
5、任课教师参与
班级小组、班级社团邀请任课教师担任辅导员,让全体教师参与班集体建设;成立9个学校德育主题工作坊,践行全员德育目标。
(二)班级文化建设要点:(全员的参与,积累了丰富的共享资料)
1、设计班级文化主题——形成共同愿景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精神力量
(1)每个孩子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文化(围绕学习态度、为人处事、环境、目标四个方面组词,确定班级文化);(2)选出最能代表班级文化的“班训”(让努力的记忆和不懈的毅力贯穿我们的学习; 让共同的志趣和真正的挚友融于我们的生活; 让洁净的环境和冷静的处事汇聚我们的心灵; 让驰骋的超越和成功的喜悦伴随我们的一生!)(3)认知上的诠释和行动上的实践(4)班主任感言:
要使班级文化建设能顺利展开,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班级文化的熏染,班级学生就必须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顶层设计”就是班级文化开展的首要工作了。而这个“顶层设计”是需要全班学生的集体参与去构建的。(徐颖彬)
打造班级文化是为了让所有同学对自己以及集体的未来形成共同的愿景,用文化的氛围熏陶感染每一个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引领下,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内驱力,自觉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创造力、合作力,让每个学生在优秀文化的感召下度过无悔的、快乐的三年!(吕娟)
2、设计班级文化标志——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精神力量
一枚小小的班徽、一首短短的班歌,一张温馨的全家福,其实是凝聚了所有孩子的心,更有着孩子们动人的故事。
3、重建班级组织架构——让孩子成为班级主人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民主力量
例:总督、市长竞选;市长选市民并安排职务;人才交流大会;市民每日感言。
教育有时需要让孩子面临一些选择,只有当自己亲自面对时,才会学会珍惜,包括珍惜身边的同学、珍惜身边的友情; 教育有时需要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只有当自己亲自经历时,才会学会成长,包括处事上的、性格上的成熟;
教育有时需要让孩子感受一些责任,只有当自己亲自感受时,才会学会担当,包括对所有关心自己的人负责!
4、设计班级自治制度——让孩子担当集体责任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民主力量
5、设计班级有效活动——让孩子感受集体温情 提升孩子班级生活的学习力量
整体性(系列性)、生动性、深刻性与反思性、经常性 班级微型课程
6、学校经典活动课程
三、班级文化的收获
文化最终是以两种方式凝固起来的:文化中的英雄叙事和神圣的建筑。故事和建筑,往往成为文化超越时间的见证。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认为,一所学校没有英雄,没有英雄叙事,没有值得流传的故事,就还没有成熟的文化。
北郊班级文化建设旨在让主人权利和地位回归学生,通过班级自治组织建设、班级自治制度建设、班级自主管理机制重建、班级内部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等路径,在班级生活中培育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权责相当的法律意识;在由学生自发组成的班级小社团、班级项目组、班级活动小组中培养学生闲暇生活兴趣,培育潜质学生的领袖气质……在学校期间让学生对于公民意识的一种唤醒,是一所学校对于学生生命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北郊的班级文化建设坚持着学生是班级生活的主体、学校生活的主体为行动理念,旨在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让班级成为让学生生命精彩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土壤,更为重要的是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点燃了学生们的信念,同时有助于师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事实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走向优秀、学校走向成功的重要基因!
第五篇:如何改革中小学德育和智育
如何改革中小学德育和智育,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儿童?
广义的德育内容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而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教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智育一般是指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德育和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常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这种不协调的关系导致了以下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提出来以后,虽然对学校当中的应试教育提出了批判,但应试教育的模式不可能完全消失。这种情况就必然会导致重智育和轻德育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为了读书而读书,缺乏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在面对困难时抗挫和抗压能力欠缺等等。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也重视智育的培养,将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的准则,忽视品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2.德育和智育脱离
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常常把德育和智育的培养分离开来,使两者变成相对独立的教育行为,损害了教育的完整性。由于德育和智育在学科内容和教育形式上的侧重点不同,其内在联系不能得到充分揭示就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分离。如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往往陷入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的误区;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在教学管理上也将德育和智育脱离开来。很多班主任都兼任学科教师,因此本应该承担大量德育任务的班主任却常常因智育工作所累而减少德育工作的投入。长此以往,“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学生”这一德育工作模式将成为一种形式化。德育处的职能实际上已被架空,沦为只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这种职能的设置,给学校智育与智育的分离创造了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德育和智育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许在不同阶层、不同侧面,两者体现出对立的关系,但在本质上两者确是统一的。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认识到德育和智育的统一,把德育和智育达到一个相互平衡与渗透的状态,才能达到其改革的目的和效果。任何教学模式的偏离,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与心灵的空虚。一些青少年只关注物质享乐,对其他方面则日趋冷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出现了道德水准的下降、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的大幅减退的现象,比如不愿意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等不良表现。这些现象其实都是人格不健全造成的。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有义务对他们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做出积极的努力。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促进德育、智育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的人。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学生,从德育和智育的融合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一、转变观念,加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渗透
中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必须要转变观念,抛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树立“德智结合”的理念。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改变一切以学习成绩高低为衡量的尺度,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当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认为:“某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这些良好习惯的积累、泛化、整合、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个观点表明,虽然人格不完全由自身的习惯决定,但通过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建立符合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良好品行教育的完善机制
1.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而是有一个较长期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制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长远规划,将传统的道德习惯注入新的内涵。从品德习惯、礼貌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健体习惯、遵纪守法习惯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明确适合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且可以把易于进行宣传教育的习惯规范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手册和评价标准。2.创设评估与激励机制,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树立正面和典范积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卫生标兵”、“劳动标兵”、“节约标兵”、“礼貌标兵”等系列评比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过程,还可以通过街道、社区的力量让这种评选活动走出校门,而并不是局限于校内形式上的评选活动。通过正面意义的评选与表彰,使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获得值得其记忆的荣誉,也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塑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构建适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教育的课程体系 1.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有一支成熟的科研队伍,经过课程调研和课程开发,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如可以发动全校教师,开展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培养的科学研究,使培养活动在理论上有突破,在实践上有创新。在科学研究的同时对日常教育活动进行实践与探索,相互印证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将科研成果编写成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开设以此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2.学校还可以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德育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等几个方面,让学生去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理解,懂得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等等。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怜悯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品质,这是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品行的培养的重要内容。
3.在学校设立专门的人格辅导课程,其目的是发展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调整学生的不良人格心理;通过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等形式,做到预防与治疗相互结合的心理辅导课程。
四、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个方面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不能忽视健全人格的养成。除了在学校的常规教学和班级、团队活动中进行渗透,也不能忽视大环境的熏陶。大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组成的,对于中小学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使中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修养,得当的家庭教育对中小学人格健全的形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好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教育,促使家庭、社会对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都引起重视,形成人格教育合力,才能全方位、多层次弥补中小学生人格发展的缺陷,促使中小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培养。
如在家庭教育中,要提高科学教育子女健全人格的能力,改变家长指重视智力培养,轻视人格塑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坚决抵制社会环境中污染中小学生良好人格的消极因素,努力把社会正面、主导力量正确引导到中小学生的人格教育体系中,以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王仕民.平衡与渗透:德育和智育关系的现代走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2]贾存忠.中小学人格教育之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