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论语》有感(本站推荐)
学《论语》有感
原创: 杨凤霞
作为历史老师,参加国学班,没想到去教国学,只想到提升自己的修养。孔子曾说,人过五十而知天命。既然到了五十应懂得合道于天,那就应该懂得修为自己,这是我参加国学班的初衷。的确,每坐到教室听专家们对儒家思想透彻而精辟的解读,真是如沐春风,又如九旱遇甘露,另人身心愉悦。就连平时做事,我也和以往有所区别,语速和行事风格也似乎慢了半拍。“慢”并不是真慢,而是缓和中带有一定的柔,面部表情在同事们看来也似乎宽展了许多,我想这都应该归功于国学带给我的。
随着对国学的不断深入了解,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也更深一层。比如,有些商人被称为儒商,说明此商人在求利过程中带有一定的义。宋明理学所极力宣扬的“三纲五常”的确起到了“修为”的作用,这也难怪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以修为自身最为盛行的儒学是从宋开始。
《大学》开篇第一段,就明确提出,欲平天下,则先修其身。实际上,也就是说自身的修养要合乎于道。这要让人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通常理解成为自己谋福利。实际上,按道家的理解则是人的行为不合乎道的话,天诛地灭。由于后人理解的偏差,自然导致后世的私欲横流,甚至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这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喟叹!
我们还经常喟叹,从建国以来中国就很少出现文化大师之类的人物,究其原因,无它,乃是国学的丢失。细想,民国时期的大师们,自出生到成大家,无不受儒家思想之浸染和滋养,从骨子里已具有儒雅之气,他们大部分都具有一种傲骨,很少有“媚气”。可能会有人说,政治环境决定了知识分子的气节,实际上也未必全是。我们知道在古代也是封建专制,尚有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连浪漫诗人李白也在诗中抒发到“苟无济代心,独善有何益”,足见古人之气魄!
再看当今之文化名人,总是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有这么一个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曾经在百家讲坛上滔滔不绝地讲《论语》,初听起来的确令人肃然起敬,并对她佩服有加。但后来在一次节目中和一个隋唐史专家谈丝绸之路时,总是不断地打断别人的话,甚至还抢话,有一种表现的欲望,这不由得让人心生厌恶。后来还听说,有一次她到外地讲课,由于饭店安排的不合适而大耍名人脾气,当然,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明星身上,不足为奇,毕竟他们的文化素养不够,但是发生在所谓的国学大师身上,就不免让人费解。老夫子不是说,言先必行,而后从之。不清楚这位国学大师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难道是伪大师?从她的行为来看,总不免有一些嫌疑!
孟懿子曾问孝于孔子,孔子答“无违”后,孟懿子就没再深问,那么他知道的也只能如此肤浅。之后,孔夫子感到语犹未尽,于是进一步向为他驾车的人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才是对无违进行了最好的阐释。
总之,一言以蔽之: 礼,才是我们学国学的根本所在。
第二篇: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1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这天读《论语》就就应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一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一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就应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这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就应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就应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就应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此刻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就应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此刻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我们就应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2
《学而篇》开篇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虽然,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但“君子”,我仿佛知道些。能称“君子”的人,应该是讲诚信的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诚信。若想正自己的身心,必须要有“诚”的思想、心境与行为。在“诚”上,我是要勉励自己的。
有天,我答应同学要给他课外书,结果回家玩起来便忘记了。次日,同学向我要,我明明知道是自己忘记了,却偏要说,是对方在放学时没有提醒而忘记的.。其实,我说后的瞬间就后悔了,所以,第三日的早晨,我不仅把课外书带来,还与同学表达了真诚的歉意。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时,不打不相识,自与同学道歉后,我们便成为了好朋友。我们还有了约定,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俩都要以“诚”相待,说到做到。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有了诚实,才能有正确的思想。当我们听说一件事情后,一定不能盲目地说给别人听,万一事情不是本来的样子,那么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有可能会把错误的事情当成了正确的事情。在我与小朋友们的交往中,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这是我们小孩子的专属。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读圣贤书,多思辨,才能使自己拥有明辨之心。
当然,能称为“君子”的人,不仅需要诚信,更需要一颗“至诚”的心灵。我想,这将是我努力学习的方向。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3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但是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
从这章里面我明白,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务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一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必须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就应尽心经力的去帮忙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就应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必须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必须受益匪浅,必须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4
上几个星期读完了论语学而,我不仅感受到孔子及他的弟子们的学问深厚,更感受到许多人生中做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
在我读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时,我体会到了孔子及他的弟子们道德修养很高,反思我自己就没有像他们那样了。我好像从来没有反省自己的习惯,也不能检讨自己,所以没能对自己有新的'认识和见解,也不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什么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我们每天晚上都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答应别人的事又是否去认真做了呢?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什么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是相信、信用。如何才能令他人相信你呢?认为你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呢?主要在于你所答应朋友的事情能否做到,能否完成;不能做到的事情不能答应,不能应承。所以一诺千金。如果答应别人的事情,就是赴汤蹈火也要完成。如果答允别人的不能完成,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与朋友真诚相待。
什么又是“传不习乎”呢?就是当老师给你技能知识时,你是否只是听、只是看、只是学,但是有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去练习、复习呢?我们在平时没有练习和复习的观念和习惯,所以学到知识很难牢牢地记住,记不住,遇到问题就很难解决了。这就是“传而不习”的结果。我们学习的关键,必须不断地练习与复习。所以“学”与“习”是一体的,不能分离的。而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做到了吗?
通过这一条论语的学习,告诉了我: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而不是一年几次,一月几次。要反省自己为别人出谋献策,做事情,为了他人的利益,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令他人相信、信任你?对于别人传授给你的知识技能,必须经常练习、复习。只有做到这些,持之以恒,才能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读起这句,不禁想起了家乡的朋友们,不禁使我有了深思:什么是朋友?
朋友是对你好的人。那“朋”是何解呢?《说文解字》中有,“‘朋’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像两串细贝串连在一起,本义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五贝为一朋。如《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通‘赐’)我百朋’引申指朋友。”
看,朋,是朋友,是君子,君子是真诚待人,这样真诚待人的人如果是你的朋友,那他一定会做出对你好的事情来,一定是对你好的人,一定是你的朋友。
我就有一位这样的朋友,当我获得观鸟比赛名次时,他第一个祝贺我,夸我,“你真是了不起啊!”当我懒惰不想运动时,他就拉着我到广场上踢足球。他,就是我家乡的朋友,一个赞美我,又陪我玩耍的'小男孩。
朋友是与你有相同爱好的人。有相同爱好的人在一起,才能有“不亦乐乎”之感。我的同桌与我一样,爱读书,爱写文字,他创作的童话小说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简直让我“垂涎欲滴”。在他的影响下,看,我开始创作“小论文”啦。
朋友是陪伴你的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李白)每读到这句诗,那与家乡朋友分别时的场景便浮现眼前。我又要回北京上学了,朋友们纷纷来送我,有的送我家乡小吃让我带着,有的送我手工礼物让我摆在书桌上,有的送我拥抱告诉我“咱们寒假见”。
看,虽然我们有暂时分别,但我们的心连在一起,突然感到有朋友牵挂真的好幸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读起这句,我便开始想念我家乡的朋友了,你们好吗?放心,我在北京一切都好。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6
曾经有个别员工跟我提出: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企业也提出要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员工违反了制度,是不是说就可以不按制度考核呢?也就是讲构建和谐文化和强调制度的执行刚性和严肃性;这两方面是否矛盾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借用孔子的一个弟子,---“有子”的一段有关“礼”和“和”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来阐释我的观点。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礼,这里是指礼制,和,这里是指仁爱、和谐。他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强调礼制等级规则的运用,必须辅之以“和”,必须有仁爱贯穿于规则管理的始终,没有“仁爱”的管理,所有的规则规章就是冰冷的,无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项规则,各项管理指标,全都冰冷执行,一定会有行不通的地方。
话又说回来,不要制度,不要规则,不要管理指标,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对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很重要,一味夸大的追求和谐,不用制度规则予以约束,也是很危险而行不通的”.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如何理解和运用规则与和谐的关系呢?
我看过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诱惑》文章,其中讲到:“希望自己受员工的欢迎,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于管理者这却是危险的,管理者必须是‘孤独’的。”“受人欢迎”是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对管理者来说,“不以礼节之”是很危险的,当管理指标不能达到但又必须完成这些指标时,管理者在这些平时是兄弟朋友的下属面前则显得踌躇不前,不能临之以威。因此这样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束手无策,随之懈怠松劲,降低管理标准,久而久之,企业则在一团和气声中走向衰败。“和”固然重要,没有“礼”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礼”是规则,规则需要有“度”,“和”是仁爱,仁爱也需要有“度”,“礼”的“度”用“和”去衡量,“和”的“度”用“礼”去限制。一个企业的管理,既要有“礼”的冰冷强硬,又要有“和”的慈善仁和;既要有“礼”的规则规范,又要有“和”的柔和;刚柔并举,“礼”“和”并用,
执行规则的最高的境界是“罚而不怨”,惩罚却不使员工怨恨,运用仁爱最高的境界是“和而不流”,和谐却不同流合污。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7
今日读《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的“习”字,引发了我对学习方法的思考。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课堂,是思考的课程,不仅有问题的回答、交流与书写,还有疑的提出。
近日语文课堂有了“提问”的知识,提问,不就是“疑”吗?以往总觉得“提问”是个简单事儿,随时可提、可问,但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感到“提问”是有角度、有方法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才可有长进。
“提问”可以从哪些角度呢?可以从全文,可以从内容,可以从写作方法,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而从全文,可以从题目思考,可以从开篇思考,也可以从末尾处的总结、道理、情感等思考。
当然,要做到“进”,“提问”重要,解疑更重要。解疑,一面依托全文内容,一面查阅书籍、网络资料等,只要心中“疑”得到些解释,算是“疑则有进”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这句中,给我最大启发的是“静”字。一个人只有心安静下来,才能学到知识、探寻真理。
课堂知识众多,有语数英,有音体美,样样都要学一学,样样都要会一些,如何让当天课堂知识成为头脑中的知识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复习,但复习要怀着怎样的心境呢?因为复习的都是旧知,难免会有烦躁心。
所以,复习时,要让自己的心境安静下来,这样,才可让知识在旧知重复的.复习中真正变成我们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我想,这就是我们要拥有的“真知”吧。自然,“静”的心境,不仅用在复习中,更要用在对任何学问的学习中。
以学为乐,是我的感受,我的很多快乐都来自学习,真是“不亦说乎”啊!我喜欢读书,只要读起书来,忘记玩耍,忘记吃饭,甚至半夜爬起来读书都是有过的事;我喜欢写作业,很多小朋友遇到“作业”就头疼,但我却把“作业”当成检验自己知识是否学会的手段与途径。
最值得自豪的是,我的“作业”常常在学校就能完成,这样,我便有更多时间学习其它知识和技能;我喜欢篮球,别看我有点胖,打起篮球来,也是动作灵活。
这时,你可能会问我,学习遇到困难了,你还快乐吗?当然快乐,我最喜欢遇到困难,虽然真的练得有点累,但累后学会知识的那刻,简直太快乐,太有成就感,太美妙了!
看,快乐,也是学习之法呢!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8
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问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我在听老师讲解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儒家所讲为人、成德意义丰富,虽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窥得其中一二趣处。从古至今,看似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社会,但是若从思想精神上来看,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古圣人看得十分明白与透彻,而我作为一个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学生却很少思考或者说从未有过清晰的认识,如此说来,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无法有所思考,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机械重复人类社会的运转,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没对自己的存在有过相关的思考,那么我们所做的,对这个社会将无法产生真正的作用。这样一种无知的状态无法改变,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论语·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清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经典,洁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纯净。
明确“学”的内容后,此篇还谈到“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此处就《学而篇》中印象最深的两个句子谈谈我的感慨和收获。
《学而篇》第二章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读后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谈孝道,都在倡导,但是当今却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离了孝的要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讨论这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发言十分踊跃,同学们谈到“当父母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要做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遵从吗?”、“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没问过我愿不愿意啊?”、“那些*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吗?”、“孝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师最后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大致意思如下:我们不应该去问我们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天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东西,孝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来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这难道需要理由吗?对父母的爱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可以举一个爱情的例子,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恨不得随时随地待在一起,无时无刻心都在对方身上,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而已,没有理由的。对父母的爱体现为孝,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是“为仁之本”。关于孝悌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我记得我在上大学之前内心从没有认识到要去爱父母,也很少觉得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上大学离家后,也许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爱,开始由心底而发去爱他们。老师说得很明白,孝这种东西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个隐藏于我们人内心的一个本来的东西,就是人作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情感。
《学而篇》第八章中有“过则勿惮改”,文意虽浅显易懂,但细下思量却很有触动。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地说过“我错了”,可说过“我错了”之后却不一定会改正,朱子注“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我们认为自己错了却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们并不真正的认为自己错了,也就是说我们并未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认错只是有口无心,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是不会去改正的;其二,我们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出于畏难的心理我们并未有勇气去改正,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个人的抉择是受利益驱使的,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违背道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放弃正确的抉择,或者有时候我们认为这种错误的结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错误要花费的精力或许更多。在这几种情况下,缺乏勇气往往是最常见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利益比道义更加重要,这也许正是当代对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义对人的约束在当下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缺乏了一种文化、一种道德约束,这当然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但是,对经典的阅读匮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故,研习圣贤之书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好的事情,不论我们学习的什么专业,不论我们的年龄。
一个“学”字贯穿《学而篇》始终,学为人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我们作为人首先应该做的,尽管在生命中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有此机缘真正接触到了国学经典圣贤之书,应当熟读玩味涵养甚生气质,透过岁月回望真正的纯粹的人性,志于学而努力,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第三篇: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1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孔子讲究孝道,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孝道也已经有些褪色。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皆能有养。不散,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现在的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这样是很不够的,如果对父母只能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是啊,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渐渐的只是提供父母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对父母的情感,我认为对待父母和长辈我们应该真正的了解父母的需求和情感,同样,如果我们让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行孝,所以我们要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才对父母真正的敬孝。
从治学的方面看,从一开始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讲究的方法及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这些方法和态度沿用至今对我的启迪也很大,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对于学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细节,每日不断的复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可见学习的重要性,也是“仁”的`基础。
做人诚实诚信,它早已经融入我们的民族血液中,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础。诚信是人的一张脸,他写着你的品德和操行。有一个故事,在日本餐饮界有一个行规,盘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盘子记件付酬,有个打工的学生为了提高效率,少洗两遍,在老板的检查中发现了少洗两遍,立即被辞退了,使得他在整个日本找不到工作。可见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关系到国家的风气。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2
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大概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明白,逐步长大后发觉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middot;学而篇》读后感。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明白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教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非常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教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往常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活泼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因而便带着我非常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场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场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觉,尽管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往常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因而作经之意,与圣人因而用心,圣人之因而致于圣人,而吾之因而未至者,因而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那么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因而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到达其境地,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适应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考虑才能有所得。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绘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咨询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我在听教师讲解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儒家所讲为人、成德意义丰富,尽管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窥得其中一二趣处。从古至今,看似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开展改善了人类社会,但是假设从思想精神上来看,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考虑,古圣人看得十清晰白与透彻,而我作为一个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学生却非常少考虑或者说从未有过明晰的认识,如此说来,人活着,终究是为了什么呢?假如这个咨询题无法有所考虑,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机械重复人类社会的运转,假如我们连自己都没对自己的存在有过相关的考虑,那么我们所做的,对这个社会将无法产生真正的作用。如此一种无知的状态无法改变,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论语middot;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因而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去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经典,干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确实清明纯洁。
明确学的内容后,此篇还谈到如何学以及为什么学,此处就《学而篇》中印象最深的两个句子谈谈我的感慨和收获。
《学而篇》第二章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谈孝道,都在倡导,但是当今却有非常多人没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离了孝的要求,这是值得考虑的咨询题。我记得我们在讨论这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发言十分积极,同学们谈到当父母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要做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遵从吗?、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没咨询过我愿不愿意啊?、那些虐待自己小孩的父母仍然值得去孝吗?、孝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教师最后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大致意思如下:我们不应该去咨询我们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本来确实是一种天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不管如何我们都找不到缘故,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东西,孝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小小孩生下来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这难道需要理由吗?对父母的爱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能够举一个爱情的例子,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恨不得随时随地待在一起,无时无刻心都在对方身上,这事实上确实是一种情感而已,没有理由的。对父母的爱表达为孝,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东西,因而是为仁之本.关于孝悌的咨询题,是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我记得我在上大学之前内心从没有认识到要去爱父母,也非常少觉得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上大学离家后,也许是由于多种缘故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开场意识到这种爱,开场由心底而发去爱他们。教师说得非常明白,孝这种东西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确实是一个隐藏于我们人内心的一个本来的东西,确实是人作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情感。
《学而篇》第八章中有过那么勿惮改,文意虽粗浅易明白,但细下思考却非常有触动。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地说过我错了,可说过我错了之后却不一定会改正,朱子注有过那么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我们认为自己错了却不改,真正的缘故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们并不真正的认为自己错了,也确实是说我们并未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非常多时候我们认错只是有口无心,这种情况下,我们所以是不会去改正的;其二,我们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出于畏难的心理我们并未有勇气去改正,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多时候个人的抉择是受利益驱使的,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违犯道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放弃正确的抉择,或者有时候我们认为这种错误的结果或者危害是能够忍耐的,而改正错误要花费的精力或许更多。在这几种情况下,缺乏勇气往往是最常见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利益比道义更加重要,这也许正是当代对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缘故。比起法律,道义对人的约束在当下大概显得微缺乏道,我们缺乏了一种文化、一种道德约束,这所以是由于各方面缘故综合造成的,但是,对经典的阅读匮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妨碍因素。故,研习圣贤之书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好的事情,不管我们学习的什么专业,不管我们的年龄。
一个学字贯穿《学而篇》一直,学为人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我们作为人首先应该做的,尽管在生命中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有此机缘真正接触到了国学经典圣贤之书,应当熟读玩味修养甚生气质,透过岁月回望真正的纯粹的人性,志于学而努力,尽管非常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3
《学而篇》第二章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谈孝道,都在倡导,但是当今却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离了孝的要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讨论这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发言十分踊跃,同学们谈到“当父母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要做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遵从吗?”、“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没问过我愿不愿意啊?”、“那些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吗?”、“孝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师最后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大致意思如下:我们不应该去问我们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天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东西,孝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来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这难道需要理由吗?对父母的爱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可以举一个爱情的例子,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恨不得随时随地待在一起,无时无刻心都在对方身上,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而已,没有理由的。对父母的爱体现为孝,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是“为仁之本”.关于孝悌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我记得我在上大学之前内心从没有认识到要去爱父母,也很少觉得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上大学离家后,也许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爱,开始由心底而发去爱他们。老师说得很明白,孝这种东西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个隐藏于我们人内心的一个本来的东西,就是人作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情感。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4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不过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
从这章里面我知道,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一定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应该尽心经力的去帮助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应该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一定要做到每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一定受益匪浅,一定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5
近日,一口气买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书集注》、钱穆老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准备要好好的读读《论语》。不是为了其他的,以前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大姐《论语心得》也都读过,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统些。
记得梁启超老先生在讲到读国史典籍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学案,学案的'浅层次就是读书笔记,所以便欣然从之,既算是对学问的一种自我领悟,也是对坚持的一种自我历练。我人生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笔记正式开始(颇有些感叹为时已晚,自愧啊)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学以来,我们就一直朗诵着,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只记住了前两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给落下了,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可以说,此段既有学习方法的阐述,又有学习态度的思考,更有学术境界的提炼,切不可肤浅析之。
从学习方法言,学习必须时习,即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不倦,特别是此中之习,不能简单理解为温习,其还有演习之意,因为孔子特别要求所学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即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从学习态度言,一为说乐,即必须对学习感兴趣,学为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把学习读书当做是一件快乐之事,有兴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远方来,钱穆老先生就说: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初境,斯可有远方朋友来之乐。二为不愠,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扬名天下,让人知,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成为谋生手段,而是为了成为君子,何为君子,乃成德之名。
从学习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其《四书集注》中有云: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书的第一段就将学习之要,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学,孔子教人以学,又重在学为人之道。列此为篇首,实有深义。
从学习境界言,在此余颇同钱穆老先生言,其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不知而不愠,达于最高境界。解之,朋之义,不仅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学者或弟子不知之义,乃指学日进,道行越深,至于别人已不能领会,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实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
由此所感,《论语》的确博大精神,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此就可见一斑。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6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挖苦,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那么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屡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老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老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今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应该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假设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那么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应该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那么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表达。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表达。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外表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现在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表达了人的本性之美,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7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到达,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能够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明白此刻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其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这天读《论语》就就应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8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一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一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就应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这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就应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从这章里面我明白,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务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一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必须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就应尽心经力的去帮忙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就应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必须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必须受益匪浅,必须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9
‘论’理论,理论人生,理论人生沧桑百态,理论孔子儒家思想,理论学而篇,理论为攻篇,理论子罕篇、先进篇、李氏篇、卫灵公篇、子张篇、微子篇等。
自古文学家孔子,受万民敬仰,成立儒家思想,得意门生队排长龙。
自然理论乎,名言乎,不少矣。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去攻读钻研邪说,那就有害了。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也有当事人反对之论,唯女子乃小人难养也,可是例时上千年,出了多少女中豪杰,真是多乎,精乎。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10
曾经有个别员工跟我提出: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企业也提出要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员工违反了制度,是不是说就可以不按制度考核呢?也就是讲构建和谐文化和强调制度的执行刚性和严肃性;这两方面是否矛盾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借用孔子的一个弟子,———“有子”的一段有关“礼”和“和”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来阐释我的观点。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礼,这里是指礼制,和,这里是指仁爱、和谐。他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强调礼制等级规则的运用,必须辅之以“和”,必须有仁爱贯穿于规则管理的始终,没有“仁爱”的管理,所有的规则规章就是冰冷的,无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项规则,各项管理指标,全都冰冷执行,一定会有行不通的地方。
话又说回来,不要制度,不要规则,不要管理指标,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对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很重要,一味夸大的追求和谐,不用制度规则予以约束,也是很危险而行不通的”。 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如何理解和运用规则与和谐的关系呢?
我看过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诱惑》文章,其中讲到:“希望自己受员工的欢迎,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于管理者这却是危险的,管理者必须是‘孤独’的。”“受人欢迎”是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对管理者来说,“不以礼节之”是很危险的,当管理指标不能达到但又必须完成这些指标时,管理者在这些平时是兄弟朋友的下属面前则显得踌躇不前,不能临之以威。因此这样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束手无策,随之懈怠松劲,降低管理标准,久而久之,企业则在一团和气声中走向衰败。“和”固然重要,没有“礼”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礼”是规则,规则需要有“度”,“和”是仁爱,仁爱也需要有“度”,“礼”的“度”用“和”去衡量,“和”的“度”用“礼”去限制。一个企业的管理,既要有“礼”的冰冷强硬,又要有“和”的慈善仁和;既要有“礼”的规则规范,又要有“和”的柔和;刚柔并举,“礼”“和”并用,
执行规则的最高的境界是“罚而不怨”,惩罚却不使员工怨恨,运用仁爱最高的境界是“和而不流”,和谐却不同流合污。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11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这天读《论语》就就应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一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一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就应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这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就应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就应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就应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此刻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就应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此刻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我们就应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12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但是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总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
从这章里面我明白,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务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一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必须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就应尽心经力的`去帮忙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就应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必须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必须受益匪浅,必须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13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篇读后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不过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论语的学而篇第一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读后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从这章里面我知道,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一定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应该尽心经力的去帮助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应该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一定要做到每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一定受益匪浅,一定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篇14
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问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我在听老师讲解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儒家所讲为人、成德意义丰富,虽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窥得其中一二趣处。从古至今,看似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社会,但是若从思想精神上来看,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古圣人看得十分明白与透彻,而我作为一个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学生却很少思考或者说从未有过清晰的认识,如此说来,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无法有所思考,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机械重复人类社会的运转,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没对自己的存在有过相关的思考,那么我们所做的,对这个社会将无法产生真正的作用。这样一种无知的状态无法改变,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论语·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清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经典,洁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纯净。
明确“学”的内容后,此篇还谈到“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此处就《学而篇》中印象最深的两个句子谈谈我的感慨和收获。
《学而篇》第二章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读后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谈孝道,都在倡导,但是当今却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离了孝的要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讨论这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发言十分踊跃,同学们谈到“当父母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要做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遵从吗?”、“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没问过我愿不愿意啊?”、“那些*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吗?”、“孝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师最后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大致意思如下:我们不应该去问我们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天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东西,孝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来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这难道需要理由吗?对父母的爱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可以举一个爱情的例子,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恨不得随时随地待在一起,无时无刻心都在对方身上,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而已,没有理由的。对父母的爱体现为孝,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是“为仁之本”。关于孝悌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我记得我在上大学之前内心从没有认识到要去爱父母,也很少觉得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上大学离家后,也许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爱,开始由心底而发去爱他们。老师说得很明白,孝这种东西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个隐藏于我们人内心的一个本来的东西,就是人作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情感。
《学而篇》第八章中有“过则勿惮改”,文意虽浅显易懂,但细下思量却很有触动。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地说过“我错了”,可说过“我错了”之后却不一定会改正,朱子注“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我们认为自己错了却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们并不真正的认为自己错了,也就是说我们并未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认错只是有口无心,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是不会去改正的;其二,我们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出于畏难的心理我们并未有勇气去改正,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个人的抉择是受利益驱使的,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违背道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放弃正确的抉择,或者有时候我们认为这种错误的结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错误要花费的精力或许更多。在这几种情况下,缺乏勇气往往是最常见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利益比道义更加重要,这也许正是当代对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义对人的约束在当下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缺乏了一种文化、一种道德约束,这当然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但是,对经典的阅读匮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故,研习圣贤之书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好的事情,不论我们学习的什么专业,不论我们的年龄。
一个“学”字贯穿《学而篇》始终,学为人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我们作为人首先应该做的,尽管在生命中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有此机缘真正接触到了国学经典圣贤之书,应当熟读玩味涵养甚生气质,透过岁月回望真正的纯粹的人性,志于学而努力,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第四篇: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一)熊枫
关于国学,当今社会上掀起的“国学热”似乎正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参加此次国学讲习班是抱着一个求学的目的,幼时听母亲念《论语》中的句子时只觉得拗口难懂,逐渐长大后发现幼时所听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么美妙,含义又是那么丰富。但尽管如此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却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讲习班开班第一天,老师结合朱子的《读论语孟子法》讲读经之道,当时我情不自禁记了很多笔记,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来没有老师讲过如何去读我们的国学经典,先晓其文义然后知其意,“切己”,熟读玩味,这些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眼前开朗觉得这确实值得一试,于是便带着我很浅的文字功底和刚听来的方法开始了我读《论语》的道路。
自小学开始就会在课堂上学习《论语》,里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虽然每句都是那么简短,但是意义丰富,认真体会之后觉得以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论语》。程子曰:“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经典之所以经受时间考验千古不衰,是因为其蕴含了先贤的为人之道、成德之道,后世者难以达到其境界,故需一丝不苟认真研读,将这种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融入生活,昼诵夜读常常思考才能有所得。
《学而篇》为《论语》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为《论语》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此篇由“学而时习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讲一个“学”字,此处之“学”并非通常所讲学问学习,而是说为人之学,强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我在听老师讲解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儒家所讲为人、成德意义丰富,虽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窥得其中一二趣处。从古至今,看似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社会,但是若从思想精神上来看,我们并没有超越古人,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古圣人看得十分明白与透彻,而我作为一个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学生却很少思考或者说从未有过清晰的认识,如此说来,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无法有所思考,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机械重复人类社会的运转,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没对自己的存在有过相关的思考,那么我们所做的,对这个社会将无法产生真正的作用。这样一种无知的状态无法改变,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论语·学而》首字为“学”,即讲为人之学。人生之为人,生来与飞禽走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来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种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这种善经常被外物所蒙蔽导致我们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人性中本来存在的真善美,于是便出现了社会中或“善”或“恶”的人。读圣贤书的目的就在于让我们的灵魂和古圣先贤对话交流,从而清除蒙蔽我们内心的尘埃杂质,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读经典,洁净我们的灵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纯净。
明确“学”的内容后,此篇还谈到“怎么学”以及“为什么学”,此处就《学而篇》中印象最深的两个句子谈谈我的感慨和收获。
《学而篇》第二章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为仁之本。自古以来我们都在谈孝道,都在倡导,但是当今却有很多人没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离了孝的要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记得我们在讨论这一句话的时候,大家发言十分踊跃,同学们谈到“当父母的要求不是我们想要做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遵从吗?”、“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没问过我愿不愿意啊?”、“那些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吗?”、“孝为什么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师最后谈的话让我深有感触,大致意思如下:我们不应该去问我们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天性,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东西,孝这种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来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这难道需要理由吗?对父母的爱是没有理由的,这一点可以举一个爱情的例子,热恋时期的两个人恨不得随时随地待在一起,无时无刻心都在对方身上,这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而已,没有理由的。对父母的爱体现为孝,这是我们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是“为仁之本”.关于孝悌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我记得我在上大学之前内心从没有认识到要去爱父母,也很少觉得父母是爱我的,但是上大学离家后,()也许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爱,开始由心底而发去爱他们。老师说得很明白,孝这种东西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个隐藏于我们人内心的一个本来的东西,就是人作为人本来具有的一种情感。
《学而篇》第八章中有“过则勿惮改”,文意虽浅显易懂,但细下思量却很有触动。从小到大,我们无数次地说过“我错了”,可说过“我错了”之后却不一定会改正,朱子注“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我们认为自己错了却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其一,我们并不真正的认为自己错了,也就是说我们并未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认错只是有口无心,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是不会去改正的;其二,我们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出于畏难的心理我们并未有勇气去改正,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个人的抉择是受利益驱使的,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违背道义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利益的追求而放弃正确的抉择,或者有时候我们认为这种错误的结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错误要花费的精力或许更多。在这几种情况下,缺乏勇气往往是最常见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利益比道义更加重要,这也许正是当代对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义对人的约束在当下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缺乏了一种文化、一种道德约束,这当然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但是,对经典的阅读匮乏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故,研习圣贤之书是我们现在应该做好的事情,不论我们学习的什么专业,不论我们的年龄。
一个“学”字贯穿《学而篇》始终,学为人之道,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我们作为人首先应该做的,尽管在生命中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有此机缘真正接触到了国学经典圣贤之书,应当熟读玩味涵养甚生气质,透过岁月回望真正的纯粹的人性,志于学而努力,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
(二)论尊重规则与和谐文化的辩证关系
王伟
曾经有个别员工跟我提出: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企业也提出要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如果员工违反了制度,是不是说就可以不按制度考核呢?也就是讲构建和谐文化和强调制度的执行刚性和严肃性;这两方面是否矛盾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想借用孔子的一个弟子,---“有子”的一段有关“礼”和“和”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来阐释我的观点。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礼,这里是指礼制,和,这里是指仁爱、和谐。他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强调礼制等级规则的运用,必须辅之以“和”,必须有仁爱贯穿于规则管理的始终,没有“仁爱”的管理,所有的规则规章就是冰冷的,无情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各项规则,各项管理指标,全都冰冷执行,一定会有行不通的地方。
话又说回来,不要制度,不要规则,不要管理指标,不要管理程序,是否就一定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呢?有子也是反对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很重要,一味夸大的追求和谐,不用制度规则予以约束,也是很危险而行不通的”.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如何理解和运用规则与和谐的关系呢?
我看过一篇《管理者的致命诱惑》文章,其中讲到:“希望自己受员工的欢迎,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于管理者这却是危险的,管理者必须是‘孤独’的。”“受人欢迎”是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对管理者来说,“不以礼节之”是很危险的,当管理指标不能达到但又必须完成这些指标时,管理者在这些平时是兄弟朋友的下属面前则显得踌躇不前,不能临之以威。因此这样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常常是束手无策,随之懈怠松劲,降低管理标准,久而久之,企业则在一团和气声中走向衰败。“和”固然重要,没有“礼”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礼”是规则,规则需要有“度”,“和”是仁爱,仁爱也需要有“度”,“礼”的“度”用“和”去衡量,“和”的“度”用“礼”去限制。一个企业的管理,既要有“礼”的冰冷强硬,又要有“和”的慈善仁和;既要有“礼”的规则规范,又要有“和”的柔和;刚柔并举,“礼”“和”并用,执行规则的最高的境界是“罚而不怨”,惩罚却不使员工怨恨,运用仁爱最高的境界是“和而不流”,和谐却不同流合污。
第五篇:论语有感
论语有感
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华夏文明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和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精神内核,也成为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元素,儒家学说博大精深,而作为承载着这种文化精髓的儒家重要经典《论语》,更是成为历代国人最佳人格、思想、道德的启蒙书之一。《论语》文字并不多,整本书文字精简达练,一些道理初读起感觉似乎很浅显,但是随着读得深入,不断地回味,方才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字里行间无疑都透露着圣人的智慧。
或许即使穷尽毕生精力,我们也无法完全领悟儒学全部的内涵,毕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儒家文化是经过历朝历代的大儒学者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面对这种博大与精深,我们会顿时感觉自己有如沧海之一粟般的渺小,唯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方能领会《论语》中博大的智慧。我个人觉得,在当前浮躁和焦虑的社会环境下,读《论语》无疑是最好的一种净化心灵的修身之旅,读《论语》也无疑是一次与先圣思想交流与对话的难得机会。
初读论语之前,了解论语的一些常识相关背景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觉得还有必要在读之前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论语》稍微梳理一下它的结构。《论语》全书共分为二十篇,从第一篇学而篇,一直到最后一篇尧曰篇为止,共凡计四百九十九章。
不同的篇所论述的事情各有其侧重点: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我感觉这一篇可以看成是初读《论语》的入门篇,主要目的是引导你进入儒学的道德之门,学而篇主要论述的是对儒学基本范畴“为学”、“孝悌”、“仁”、“自省”、“忠”、“义”、“信”等的概括阐述。
第二篇为政篇则在涉及前面一些内容如“为学”、“孝悌”基础上,突出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在这里,孔子以“众星共北辰”为喻,强调为政者只有广泛推行德政,才能团结群众,为人民所爱戴。在当今的社会下,又有多少为政者腐化堕落,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第三篇八佾篇除了围绕仁、德、孝的主题外,孔子突出对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现实的忧虑和愤懑,孔子坚持维护周代的礼乐制度,在面对当时鲁国的权臣季氏在庭院里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之舞作乐,孔子愤然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不仅在言语上而且将他维护周礼付诸于实践,孔子每次拜谒太庙则必温恭俭让,每事问,当有人认为他既然懂礼为何每事都问,孔子则说,这才是礼啊。在对待礼的态度上,孔子则认为虽然礼是一种形式的东西,但确实一种内在虔诚的表现,因而当子贡打算撤掉祭祀用的活羊时,孔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尔爱其羊,吾爱其礼”,或许有人会认为孔子很虚伪,羊也是生命啊。实际上孔子这种做法,体现他对礼的认识,礼应该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有机统一,两者应缺一不可。
在第四篇里仁篇里,与前几章类似,仍然围绕德、仁、孝,此外有一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当人们谈论利与义的辩证关系时,往往会引用这一句话“君
1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义利观反映了孔子心中理想的君子形象:“忠义理智性温仁恭俭让”精神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孔子对义很看重,当然今人在考察这种义利观时,显然显得更加有弹性了,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提出所谓的“鼓励人们追求物质利益,但反对一切向钱看”。
在第十篇先进篇里,主要谈论了孔子诸弟子的行为志向和孔子对他们的看法。在这一篇中,有一章这样叙述大意是指季路问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显然在生死问题上是有所回避的,这也是儒学的一贯传统,注重现世,对那些虚妄的来世则不重视。因而孔子这样回答季路的问题“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未知生,焉知死”。显然,孔子这回答十分巧妙,从另一个角度含蓄而又委婉表达了孔子的生死观。在这一篇里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中,有这样的描述“严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从中我们看出严渊应该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尽管,孔子对仁德好学的严渊十分欣赏,但孔子也批评严回的“亦步亦趋”,不肯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孔子认为教学应该相长,学生不应该仅仅是亦步亦趋,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一篇印象也很深,就是第十二篇严渊篇,在这一章孔子集中阐述了他心目中仁的观念。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等。孔子心中的仁有很多重含义,在与严渊谈到仁孔子指出克己复礼是仁;在与仲弓谈及仁孔子指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也能达到仁;在与脾气暴躁的司马牛谈及仁义,孔子又说“仁者其言也仞”,意思是说话慎重也是一种仁;而在与樊迟论及仁时,孔子又说“爱人”、“知人”能够做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举直错诸枉,才能达到仁。显然,孔子心目中仁是多方面的。
记得学而篇的最后一章是这样一句话“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我们当前这个有些浮躁和物欲横流、同时特别注重人际关系与人际交流的社会。我们时常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为什么别人总是不了解我,我也不受到重视,好像所有人对我都很冷淡。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难道人与人的关系就只能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困惑困扰了很多人,我也曾受这种困惑困扰。一次偶然,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这句话,顿时感觉到一种无言的震撼,自己仔细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执著于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能自拔,整日患得患失,闷闷不乐,就像双眼被一片树叶遮住看不到太阳的光辉那样。我们在为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我们的时候,我们真得考虑过他人的感受吗?佛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无无缘无故的恨,所有一切都在于你的作为。敞开你的心扉,打开心灵的窗户,霎时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