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读后有感
《论语》读后有感
还记得很久以前就经常读起论语中那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当时只觉得琅琅上口,却也从没有去追究其意,直到如今在翻开论语这部奇书,才慢慢走进那浩瀚精深的思想世界。如下,就简单谈谈我读论语之后的一些个人之感。
先说《论语》,它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以及他们心灵的追求。仅二十篇便概括了春秋末年的那批孜孜学者的智慧,辛酸追求与理想。《论语》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看来,我认为《论语》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学习和教育的道理,为政之理,礼的道理。
初读《论语》是小学。那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就萦绕在心尖。因为年龄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层次的意义,但其表面的意义却依旧可以指导我学习,待人处世等方面。学习方面要精益求精,要温故,才能提高成绩,这样“不亦乐乎”。有朋友来,有人不理解,要安然待人,不愠不怒,安之若素,这也是一种修养。小学时就感受到了儒学大家的那种风范,安静平和淡泊,孜孜不倦的儒雅身影从此便在心中站了一个位子,在心灵深处为其辟开了一处桃源幽谷。
再读《论语》是高中时期,抛弃了小时的稚嫩与纯真,接触到了社会的阴影,阳光下的雨水,也开始感叹“举直错诸枉”与“举枉错诸直”的区别。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心中正气殷然,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开始幻想如孔子虽风雨侵袭,身影犹不倒,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时的孔子不再是谆谆教诲的教者、师者形象,而是忧国忧民抵挡战火为国奉献的爱国者形象
如今,大学,翻开《论语》,又是一番天地
《论语》几乎涉及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一切,大到国家兴衰,小到家内孝悌,从教育到治国,从人性到君子,无一不泛着智慧的光辉,我感触颇多。“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有道理的。《论语》涵盖了待人处事接物的准则,学习以及教育的要求,做人的品格为政的方法,礼的道理。试问一下,这样的《论语》又怎会不受人喜爱呢?任岁月的风霜侵袭,他历久弥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读《论语》,我读到了做人的道理。首先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孔子认为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会在侥幸躲避灾难的的境况下才能生存。这种说法好像是不存与现实的,现世的人们尔虞我诈,把正直看成是讥讽的事物。好像只有“折腰之人”才能真正的掌握世界掌握自我。其实不然,正直之人虽在现实少见,但古人也有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折腰之人”虽在一定的情况下占尽了便宜,但是究其结局,都只会是“自食其果”,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虽逞一时之乐,却丧失了整个人生。其次,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实行仁也会得到好处。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礼有乐却又不仅仅如此。“仁者先难后获”,仁德的人对艰难的事要抢在别人之前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便退居人后。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味道了.。《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见其实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为一个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确确做到了。他对于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问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称为仁者,他也仅仅说弟子有某项才能,对仁,却“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维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做人要仁德到现在也是适合的。“仁德”是每个人在心中的目标,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箪食瓢饮在陋巷,我们也会“不改其乐”的。
再次做人要孝。孝一直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什么是孝?孔子在面临不同的人时的提问,回答也不同。“无违”、“父母惟其疾之忧”、“能养与敬”、“色难”(《为政》)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孔子的孝的回答也不同。孝是不违背礼节,让父母放心,常存孝敬的心赡养父母,和颜悦色的侍奉父母等。但究其根本,我认为,孝不仅是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敬,关心父母同时保护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关心也暗含了关心自己。中华民族向来重孝“百信孝为先”。每念及“孝”的文章,眼前就浮现父母的身影,我可以这样说,也许我并不是个十分孝顺的女儿,但却不是一个不孝的孩子。也许我做得不够好到时我努力做好。
读《论语》,我读到了学习及教育的道理。
首先,我开始明确学习方面的道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要求学习是建立在爱好,以学为乐的基础上。只有以学为乐的人才是学者中的至尊,就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同时在学习态度上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不能感到满足,学习要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表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的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学习态度端正了,才能将学习进行的更深更透。然后是学习方法。孔子多次在与弟子交谈时提到学习方法,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同时孔子也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同时精益求精则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对于现在的学生又是很适用的学习方法。太多的一知半解,太多的偏废,太多的不懂装懂,太多的“填鸭式”教学,让我们在学海里挣扎,寻不到真谛,找不回感觉,让学习成为恐怖的代名词。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已深深体会到那种错误的学习方法的漏洞,让人在一次次的考试与题海中对知识望而却步。最后《论语》使我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朱熹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谚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皆是要求知行合一,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求的真知。对我们说,更是如此,祖国正处于腾飞中,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生搬硬套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知识来服务于社会,是我们的一大任务。
再者我了解到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即教书育人。而当今社会的教育工作者,似乎只在履行前一个任务,忘却了“育人”,不成材要成人这句古语告诫我们:育人是在教书之上的。孔子在育人方面做得很好,在教授弟子读经的同时与弟子讨论“仁德”、“君子”、“为政”、“孝”的问题,也是间接的育人,把弟子塑造成有仁德能为政孝悌的君子。同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十分先进的,至今一直在沿用:“有教无类”打破了当时教育的贵贱,贤愚之分,将教育普及到民间;“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针对不同的情况与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这也是现在的教育所欠缺的:大课堂教学,大锅饭教学忽略了各自的个性,将每个学生都打造成了模板学生,无棱无角,当然也无创新可言。孔子还重视诱导式教学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触类旁通,希望弟子能举一反三,在启发诱导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敢竭吾才,如有所立者卓尔”(《子罕》)。
读论语,我读到了为政之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为政之人要用仁德;为政之法用道德用礼教来教化百姓,这样百姓安居乐业。为政的必须是君子,要具备一定的参政素质,如:果断、达理、多艺,当然最重要的是仁德。只有仁德才能得天下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仁德的君子,人民会信服;他们从政,自然安邦定国。再次为政不能贪图蝇小之利,眼前之利弃大局未来之长远利益于不顾。“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读及孔子的为政之道,我作为一名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生,自是深有体会。我的专业要求我们要有为政的准备,在论语中,为政之人要具备的思想及品格我自知没有达到。但作为一名公管人,我会用论语中的为政思想来要求自己。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也会以此作为我的最高目标。
当然,读及《论语》,我不得不说凡事都有正反面。《论语》中关于礼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森严的等级观,我也是不能赞同的。“八栯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太过于追求周朝的礼乐制度,却没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实是历史的进步。这也启示了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在变换中认清形势,把握时代的潮流。作为历史的推动者之一。“克己复礼”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又何必执着于固有的辉煌,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呢?
读《论语》,有感动的、有佩服的、有向往的、有沮丧的;《论语》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它过去影响着我,现在影响着我,未来,它势必会影响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灯将始终照亮我的征途。
现在读《论语.》读出这般内容;也许当我再次拿起这沧桑画卷时,又会是另一番光景,我只想说《论语》值得一生珍藏,一辈子去阅读。
也许多年之后,别人在向我问起论语读后感时,我会说:“读论语便是读一场人生”!
作者:若.c 2011 年10月9日
,
第二篇:论语的读后有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各篇一般是以第一章前两三字为篇名,从学习、品德、治国、为人等等方面讲了在世的道理。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君子坦荡荡,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呢?巧言令色,让人不设提防,甚至觉得可亲可敬,轻一点是另有所图,重一点就是包藏祸心。内怀深险之人,外面看去还就是这样。李林甫和人讲话时一定是嬉怡微笑,所谓令色,其实此人狡险忌克。再如王莽以谦恭篡汉,武则天以卑屈祸唐,这都是巧言令色的另一种极致。当然,也可能有的仁人是言自巧、色自令,我想象中子贡可能就是这样,所以圣人不说绝无,而用了“鲜”字。
由此,君子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言什么样的色呢?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我想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活着不要那么累,自然而然,就最好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人之为人,不是为了人家了解自己,人家不知道对我没什么损失,没什么好担心的。人,难就难在知人。《出师表》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知人与否,小则关系自身,大则关系国家,知人需要经验,更需要时间,存了“患不知人”的念头在心里,才能讲究有素,才能慎终如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觉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这大概就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吧: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法并行。秦王以法为政,导致刑法过于严苛甚至残暴,以致失民心、是天下。而其他帝王尊儒,国运昌盛.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显然还是卫文子德主张比较行的通一些。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敬是遇事谨慎的意思;信是不用权诈,不朝令夕改,表里如一,始终如一;节用好理解,但是要上升到贬奢糜尚淳朴的高度;爱人就是爱人,只是不可姑息;使民以时,主要是说要“不违农时”,使人民能充分地休养生息。这五点看起来浅显,但是如果真有做到,虽大国可治,所以看起来浅显的未必浅显,看起来复杂的未必复杂,老子也讲“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找到大本大源,其他的东西真是如高屋建瓴。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与闻该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人家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得到这种待遇。老师求的方法,大概跟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又有一种解释,说孔子到了一个国家,观察风俗就了解了他的政教,老百姓温良,就说明他政教温良,老百姓恭俭让,就说明他政教恭俭让。这种解释也挺有意思,《孟子·公孙丑上》子贡说孔子“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我猜他可能从这句话生发出了这种解释。这种说法不是讲不通,似乎总是穿凿了一点?
这一章里头还讲了一个很好的道理。
孔子的盛德感人且不谈,总之他是必不肯求,一定要说他求,那他求的方法也跟别人不一样。不用说那些谄附小人,有一毫求的心思,就不是圣人了。圣人是以德求,不是像别人那样有心地求。天下人无不可感动,感动不了人只是因为你未到圣人的地步。圣人地步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学一分,就有一分收获。不这样体认,贸然入世,就不免有求。三求两求,就沦为巧言令色之流,所以说人走下道只因为一个求字。所以不能不求,只因为他不相信有不求而得这回事。
有这样一副对联:
惜衣食非为惜财因惜福
求名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意思已经很不错了,但犹有憾焉,一个人本来就节俭,何必为惜福而惜衣食,一个人本来就无欲无求,何必求人求已?当然,那个对联的意思本来已经不错了。
“温良恭俭让”这个短语毛主席也曾用过,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会有印象。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论语》是朴素和温暖的,其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读论语,提高了自我认知与修养,也为自己的处事提供了模板,更好地存于世。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这一章是他们二人的问答。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与闻该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人家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得到这种待遇。老师求的方法,大概跟别人的方法不一样吧?”
又有一种解释,说孔子到了一个国家,观察风俗就了解了他的政教,老百姓温良,就说明他政教温良,老百姓恭俭让,就说明他政教恭俭让。这种解释也挺有意思,《孟子·公孙丑上》子贡说孔子“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我猜他可能从这句话生发出了这种解释。这种说法不是讲不通,似乎总是穿凿了一点?
这一章里头还讲了一个很好的道理。
孔子的盛德感人且不谈,总之他是必不肯求,一定要说他求,那他求的方法也跟别人不
一样。不用说那些谄附小人,有一毫求的心思,就不是圣人了。圣人是以德求,不是像别人那样有心地求。天下人无不可感动,感动不了人只是因为你未到圣人的地步。圣人地步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学一分,就有一分收获。不这样体认,贸然入世,就不免有求。三求两求,就沦为巧言令色之流,所以说人走下道只因为一个求字。所以不能不求,只因为他不相信有不求而得这回事。
有这样一副对联:
惜衣食非为惜财因惜福
求名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意思已经很不错了,但犹有憾焉,一个人本来就节俭,何必为惜福而惜衣食,一个人本来就无欲无求,何必求人求已?当然,那个对联的意思本来已经不错了。
“温良恭俭让”这个短语毛主席也曾用过,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会有印象。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第三篇:论语读后心得体会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1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用口语写成,有着练,晓畅雍容和顺,迁徐含蓄的风格。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朝鲜和日本。《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该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要了解《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以及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民,殷王室的后裔,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其远祖遂成为宋国贵族,孔子出生于鲁国,地位亦由公卿下降而为士。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学无常师,尤其留意于周代的礼仪制度,以恢复周初的“德政”为自己的理想,并很早便以博学知礼而名闻遐迩。
“儒”在甲骨文中作“ ”,象形字,本义是沐浴儒身,指那些以为人相礼,祭祖祀神为本质的人。因相礼前他们必须沐浴斋戒,故称之为“儒”。
说到了儒家经典,就自然要提到《论语》。“论语”二字的解释有很多。《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说法有很多很多,现代人一般皆从《汉书》之说,将其理解为语言的论纂,用现代汉语说, 就是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论语》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私人著书的开始,它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
《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此中,“仁”出现过109次,它是一切理论的中心。
说到为人处世,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说到为政治国,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
总之,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统帅着忠恕孝悌宽恭信敏惠智、勇刚毅等诸多道德规范。
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的潮流相背离的, 如政治上的复古倾向,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对妇女、劳动的`轻视等,但瑕不掩瑜,祖先具有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为之骄傲的。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用口语写成,有着练,晓畅雍容和顺,迁徐含蓄的风格。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朝鲜和日本。《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该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2
国学讲堂带领大家重温儒家经典《论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至圣先师孔子巨大的人格魅力,再次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风采,再次认识到经典作品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作为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整理,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扛鼎之作。其内容精华很多,意蕴深长,但也有封建思想的糟粕,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及wg时期受到批判。今天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部经典,应该采取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态度来看,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论语》的绝度部分内容光彩夺目,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和永恒的指导意义,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
作为教师,孔子是我们的人生楷模。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是灵动的,是多元和发展的,他能够做到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还能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人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过好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其次,孔子的教育成就是非常巨大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在当时教育技术手段落后、人口稀少的情况下,这一成果是不可想象的。第三,孔子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道统观念,他的思想后来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也就是说孔子具有正能量和时代感。第四,孔子不仅是一个合格的教书匠,更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知行合一,深度思考,汇集整理了当时的经典和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的这些思想、成就和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的。
作为经典,《论语》是我们思想的宝库。《论语》中很多的名言警句,对后世子孙起到很大的教诲和指导意义。比如关于治学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关于交友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包括孔子对待生死的态度,对待鬼神的态度,对待义利的态度等等,都是今天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特别在这个多元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摇摆,心态浮躁功利,读《论语》无疑是人生的一副清醒剂和压舱石。
在一个建设学习强国的时代,在一个强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时代,重温经典文化既能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让我们从中汲取心灵的养分,也能找到民族的根基和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在现代科技与人文思想的映照中,照亮自己的人生和前行的道路。读美文,诵经典,含英咀华,消化吸收,浸润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人生多了一分厚重的文化底蕴,胸襟多了一种敞亮豁达,眼光多了一种敏锐深邃,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让我们从《论语》开始,走进经典,亲近母语,照亮人生。“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阅读,让我们永葆一颗年轻的心。(程果)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3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应是守成期,顺X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X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4
我们所读到的《儒家经典语录读本》是一本阐述《论语》精髓的书。《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
我读到其中的一句颇有感触: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不知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啊。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须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四、五岁了,为人妻,为人母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和同龄的.孩子一样长大了,做事不再喜欢和父母商量,独断独行,一旦被父母发现他们会极力反对,那时的我正处在叛逆期,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认为父母在和自己做对,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是那么的愚蠢。现在的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思想观念日益成熟起来,这时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直到有一天,朋友无意中说起为父母过生日的事,我才顿时发现,原来每年我的生日父母都记得给我过,而他们的生日是哪天我都不知道。检讨一下吧,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父母对子女的爱几乎是一种天性,尤其在中国,不怕父母对子女没有爱,只怕爱得太浓。但是中国的父母不象外国人那样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况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5
最近,我读了不得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必须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就应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每一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X,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说乎了。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它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哲X。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6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仅教会人们就应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期望人与人的相处就应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必须要他人明白,必须要他人理解?其实,应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应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样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能够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明白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必须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7
又一个暑假到了,学位领导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水平,扩大知识面,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读《论语》,写写自己的心得。买到书后,起初还读不进去,但读着读着,有些语句让我受益匪浅。
《论语》它是儒家经典、道德典范、国学瑰宝。《论语》,流传2500多年,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祖先,也教育着新时代的我们。它是圣人之言,虽说一度被人抛弃,但今天它又站在了世人面前,可想而之,它是多么的伟大,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的魅力是何其的巨大。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它包括的方面有:学习、工作、孝道、对朋友、对同事、如何为政、道德修养等等。其中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精彩典故,至今还站在国人的心中。
读《论语》后,悟出有关教育、学习、孝道、择友的一些心得:
一、教育上、
孔子作为一代巨人,他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所以言语间总围绕着“教育”这一主题,离不开“育人”两字。大家知道,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所谓“仁”,就是爱人,要有一颗爱心。仁是做人的基础,有爱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一颗博爱之心、恒爱之心,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所谓“义”“礼”是说做人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遵守纪律、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与我们对学生进行的礼仪常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其实是吻合的。“智”就是知识、智慧。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培养智慧。作到“活到老,学到老。”身为教者,更需要经常读书学习,通过读书完成知识的更新,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信”就是做人要诚信。如果这五点都做到了,那你或你的学生都是人中的佼佼者了。孔子在治学上非常严谨,他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学而不厌”,“敏而好学”,“博学而笃志”;重视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孔子的这些见解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色,它时时鞭策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管是好的,不好的;聪明的,不聪明的;听话的,不听话的,都是那么的有用。回味起来,还是那么的有味道。
二、学习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论语》在学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四则。前一则是说若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第二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三则告诉我们只知道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知道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神思疲殆;第四则告诉我们什么事知道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聪明的态度呀!”这四句话虽然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意义重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学习中,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千年的实践证明,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人,通常没有什么好的结果,而往往是那些勤奋好学、不耻下问、谦虚诚恳的人,才换得了一鸣惊人、学富五车的实绩,造就了许多伟人。 除此之外,学习中还要思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你所学的知识放到最大,坐在那儿只是空想,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永远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而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靠自己的勤奋换来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太对了,尤其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上课传授知识过程中,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知道的必定会倾囊相助,然而对于一些自己也是是而非,摸棱两可的时候,就不能不懂装懂,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解答,这不是我们每个教师所乐见的。
三、孝道上: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事父母,几誎,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等。这几句都是为人子女应如何孝敬父母的。为人子妇,必须尽孝,必须学习父辈的优点,遵从父辈的正确指导。为人父者,不可能事事正确,故子女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为真正的孝;侍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这就成了愚孝。孔子说“事父母”,要“几誎”可见孔子并不主张愚孝,父母有过失,子女要提出意见。但侍奉父母应该注意后辈的身份,即便有错,也切忌直言规劝。也就是说,要讲究技巧,如果自己直方规劝的话没被采纳,也不能生气表现在脸上,这样他们也会在你的行动上感受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掉;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是不会冒犯长辈和上司的。确实,应该孝悌第一,才学第二,为什么说德才兼备呢,因为德在才先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一则让我很感动,也深刻地教育了我。是的,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不管是落后还是发达,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都还是相通的!无论游子去到哪里,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让其惦记挂心,让父母平安,有质量地生活,便是孝了!父母含辛茹苦,以无私的爱心把子女教养成人,子女理应孝敬父母,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孝道作为一种美德是永远有会过时的`!除此之外,孝有感情上孝,行为上的孝。作为人子,在感情上,随着父母的逐渐衰老,对于老人的年龄应时时记在心上,在生活和街,更应对父母悉心照料。“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有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也许只有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才会深深地体会得到。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了,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在平时多做些为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操心,理解父母。在父母工作忙时,为他们沏杯茶,或是道上一句温馨的祝福,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但父母听来,心里却是暖暖的。这点我们中国人相对于外国人做的就不够,那种“我爱你,爸爸,妈妈!”最简单的话是很难说出口的,这点我们应该向外国人学习。这样才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四、择友上:
人活在世上,除了亲属之外,还有就是朋友。如果你没有朋友,这说明你的内心是黑暗的,是孤独的,你将不会被这个社会所容纳,你将受到别人的鄙视。俗话说得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面墙。”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的,是老祖宗经历之后给后人留下的。那如何交朋友呢?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清楚地给我们归纳出了哪三种人作为朋友对自己有益,哪三种人作为朋友对自己有害。有益的朋友有三种人:一是正直的人。二是诚信的人。三是博学多闻的人。损友也有三种:谄媚逢迎的人,态度伪善的人,夸夸其谈的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要做到时时事事与人与已都满意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我们结交好的朋友,从中收益,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与在各方面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我觉得这句话有点牵强,如果都不跟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那么谁跟你交朋友呢?!每个人都有长处,哪怕一点点,取长补短是正确的。当然,交友勿烂——要有底线。“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要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确实,一是要尽可能了解和理解、宽容别人,因为每个人的出生、成长环境都不同,所以行为模式等文化差的存在是正常的;二是不要总想着别人的问题和错误,多想自己做好没有,做到最好没有,自己做好了,别人自然会看到、知道和感觉到,别人也自然会努力做好了。
总之,《论语》从多角度反映了孔子思想特征,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系统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的思想精神。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不断地深入研究学习这位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的伟大思想,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以培养出更优秀的新一代的接班人,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论语读后心得体会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1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用口语写成,有着练,晓畅雍容和顺,迁徐含蓄的风格。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朝鲜和日本。《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该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要了解《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以及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民,殷王室的后裔,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其远祖遂成为宋国贵族,孔子出生于鲁国,地位亦由公卿下降而为士。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学无常师,尤其留意于周代的礼仪制度,以恢复周初的“德政”为自己的理想,并很早便以博学知礼而名闻遐迩。
“儒”在甲骨文中作“ ”,象形字,本义是沐浴儒身,指那些以为人相礼,祭祖祀神为本质的人。因相礼前他们必须沐浴斋戒,故称之为“儒”。
说到了儒家经典,就自然要提到《论语》。“论语”二字的解释有很多。《汉书艺文志》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说法有很多很多,现代人一般皆从《汉书》之说,将其理解为语言的论纂,用现代汉语说, 就是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对孔子言行的追记,也有一些是对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部典籍。
《论语》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私人著书的开始,它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
《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此中,“仁”出现过109次,它是一切理论的中心。
说到为人处世,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说到为政治国,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
总之,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统帅着忠恕孝悌宽恭信敏惠智、勇刚毅等诸多道德规范。
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的潮流相背离的, 如政治上的复古倾向,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对妇女、劳动的轻视等,但瑕不掩瑜,祖先具有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为之骄傲的。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用口语写成,有着练,晓畅雍容和顺,迁徐含蓄的风格。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朝鲜和日本。《论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惟其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中国人才更应该珍视它,用现代人的眼光,好好审视它,自觉地去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让祖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2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仅教会人们就应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期望人与人的相处就应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必须要他人明白,必须要他人理解?其实,应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应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样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能够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明白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必须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3
国学讲堂带领大家重温儒家经典《论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至圣先师孔子巨大的人格魅力,再次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风采,再次认识到经典作品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作为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收集整理,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扛鼎之作。其内容精华很多,意蕴深长,但也有封建思想的糟粕,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及wg时期受到批判。今天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部经典,应该采取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态度来看,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然,《论语》的绝度部分内容光彩夺目,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和永恒的指导意义,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
作为教师,孔子是我们的人生楷模。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是灵动的,是多元和发展的,他能够做到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还能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人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过好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其次,孔子的教育成就是非常巨大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在当时教育技术手段落后、人口稀少的情况下,这一成果是不可想象的。第三,孔子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道统观念,他的思想后来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也就是说孔子具有正能量和时代感。第四,孔子不仅是一个合格的教书匠,更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知行合一,深度思考,汇集整理了当时的经典和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的这些思想、成就和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的。
作为经典,《论语》是我们思想的'宝库。《论语》中很多的名言警句,对后世子孙起到很大的教诲和指导意义。比如关于治学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关于交友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包括孔子对待生死的态度,对待鬼神的态度,对待义利的态度等等,都是今天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特别在这个多元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摇摆,心态浮躁功利,读《论语》无疑是人生的一副清醒剂和压舱石。
在一个建设学习强国的时代,在一个强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时代,重温经典文化既能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让我们从中汲取心灵的养分,也能找到民族的根基和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在现代科技与人文思想的映照中,照亮自己的人生和前行的道路。读美文,诵经典,含英咀华,消化吸收,浸润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人生多了一分厚重的文化底蕴,胸襟多了一种敞亮豁达,眼光多了一种敏锐深邃,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让我们从《论语》开始,走进经典,亲近母语,照亮人生。“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阅读,让我们永葆一颗年轻的心。(程果)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4
又一个暑假到了,学位领导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水平,扩大知识面,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读《论语》,写写自己的心得。买到书后,起初还读不进去,但读着读着,有些语句让我受益匪浅。
《论语》它是儒家经典、道德典范、国学瑰宝。《论语》,流传2500多年,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祖先,也教育着新时代的我们。它是圣人之言,虽说一度被人抛弃,但今天它又站在了世人面前,可想而之,它是多么的伟大,同时也体现了孔子的魅力是何其的巨大。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它包括的方面有:学习、工作、孝道、对朋友、对同事、如何为政、道德修养等等。其中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精彩典故,至今还站在国人的心中。
读《论语》后,悟出有关教育、学习、孝道、择友的一些心得:
一、教育上、
孔子作为一代巨人,他首先是一位教育家,所以言语间总围绕着“教育”这一主题,离不开“育人”两字。大家知道,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所谓“仁”,就是爱人,要有一颗爱心。仁是做人的基础,有爱心的人才能做好事情。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一颗博爱之心、恒爱之心,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所谓“义”“礼”是说做人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遵守纪律、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与我们对学生进行的礼仪常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其实是吻合的。“智”就是知识、智慧。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培养智慧。作到“活到老,学到老。”身为教者,更需要经常读书学习,通过读书完成知识的更新,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信”就是做人要诚信。如果这五点都做到了,那你或你的学生都是人中的佼佼者了。孔子在治学上非常严谨,他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学而不厌”,“敏而好学”,“博学而笃志”;重视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孔子的这些见解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色,它时时鞭策着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管是好的,不好的;聪明的,不聪明的;听话的,不听话的,都是那么的有用。回味起来,还是那么的有味道。
二、学习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论语》在学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四则。前一则是说若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第二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三则告诉我们只知道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知道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神思疲殆;第四则告诉我们什么事知道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聪明的态度呀!”这四句话虽然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意义重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学习中,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千年的实践证明,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人,通常没有什么好的结果,而往往是那些勤奋好学、不耻下问、谦虚诚恳的人,才换得了一鸣惊人、学富五车的实绩,造就了许多伟人。 除此之外,学习中还要思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你所学的知识放到最大,坐在那儿只是空想,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永远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而那些成功人士都是靠自己的勤奋换来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太对了,尤其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上课传授知识过程中,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知道的必定会倾囊相助,然而对于一些自己也是是而非,摸棱两可的时候,就不能不懂装懂,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解答,这不是我们每个教师所乐见的。
三、孝道上: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事父母,几誎,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等。这几句都是为人子女应如何孝敬父母的。为人子妇,必须尽孝,必须学习父辈的优点,遵从父辈的正确指导。为人父者,不可能事事正确,故子女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为真正的孝;侍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这就成了愚孝。孔子说“事父母”,要“几誎”可见孔子并不主张愚孝,父母有过失,子女要提出意见。但侍奉父母应该注意后辈的身份,即便有错,也切忌直言规劝。也就是说,要讲究技巧,如果自己直方规劝的话没被采纳,也不能生气表现在脸上,这样他们也会在你的行动上感受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掉;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是不会冒犯长辈和上司的。确实,应该孝悌第一,才学第二,为什么说德才兼备呢,因为德在才先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一则让我很感动,也深刻地教育了我。是的,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不管是落后还是发达,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都还是相通的!无论游子去到哪里,都要让父母知道,不让其惦记挂心,让父母平安,有质量地生活,便是孝了!父母含辛茹苦,以无私的爱心把子女教养成人,子女理应孝敬父母,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孝道作为一种美德是永远有会过时的!除此之外,孝有感情上孝,行为上的孝。作为人子,在感情上,随着父母的逐渐衰老,对于老人的年龄应时时记在心上,在生活和街,更应对父母悉心照料。“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点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有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也许只有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才会深深地体会得到。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了,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在平时多做些为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操心,理解父母。在父母工作忙时,为他们沏杯茶,或是道上一句温馨的祝福,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但父母听来,心里却是暖暖的。这点我们中国人相对于外国人做的就不够,那种“我爱你,爸爸,妈妈!”最简单的话是很难说出口的,这点我们应该向外国人学习。这样才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四、择友上:
人活在世上,除了亲属之外,还有就是朋友。如果你没有朋友,这说明你的内心是黑暗的,是孤独的,你将不会被这个社会所容纳,你将受到别人的鄙视。俗话说得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面墙。”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的,是老祖宗经历之后给后人留下的。那如何交朋友呢?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清楚地给我们归纳出了哪三种人作为朋友对自己有益,哪三种人作为朋友对自己有害。有益的朋友有三种人:一是正直的人。二是诚信的人。三是博学多闻的人。损友也有三种:谄媚逢迎的人,态度伪善的人,夸夸其谈的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要做到时时事事与人与已都满意是很难的,这就需要我们结交好的朋友,从中收益,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与在各方面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我觉得这句话有点牵强,如果都不跟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那么谁跟你交朋友呢?!每个人都有长处,哪怕一点点,取长补短是正确的。当然,交友勿烂——要有底线。“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要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确实,一是要尽可能了解和理解、宽容别人,因为每个人的出生、成长环境都不同,所以行为模式等文化差的存在是正常的;二是不要总想着别人的问题和错误,多想自己做好没有,做到最好没有,自己做好了,别人自然会看到、知道和感觉到,别人也自然会努力做好了。
总之,《论语》从多角度反映了孔子思想特征,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系统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的思想精神。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不断地深入研究学习这位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的伟大思想,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以培养出更优秀的新一代的接班人,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5
最近,我读了不得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必须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就应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每一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X,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说乎了。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它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哲X。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6
我们所读到的《儒家经典语录读本》是一本阐述《论语》精髓的书。《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论语》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最后的编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
我读到其中的一句颇有感触: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不知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啊。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须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四、五岁了,为人妻,为人母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和同龄的孩子一样长大了,做事不再喜欢和父母商量,独断独行,一旦被父母发现他们会极力反对,那时的我正处在叛逆期,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认为父母在和自己做对,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是那么的愚蠢。现在的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思想观念日益成熟起来,这时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直到有一天,朋友无意中说起为父母过生日的事,我才顿时发现,原来每年我的生日父母都记得给我过,而他们的生日是哪天我都不知道。检讨一下吧,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父母对子女的爱几乎是一种天性,尤其在中国,不怕父母对子女没有爱,只怕爱得太浓。但是中国的父母不象外国人那样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况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论语读后心得体会7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应是守成期,顺X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X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第五篇:读后有感
读《商鞅变法》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商鞅变法》一文,深有感触。
文章介绍了战国初年,秦国因国力衰微,常遭中原大国欺负。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决心改变秦国的现状。当时卫国人公孙鞅(又名商鞅)认为秦国要想强盛,唯有变法图新。于是,秦孝公就命公孙鞅任左庶长,统令变法之事。
公元前359年,公孙鞅颁布了新的法令。可是,老百姓却认为又是一阵风似的把戏,都不以为然。公孙鞅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军士在南门竖立了一根又粗又长的木头,并贴了一张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十两金子。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聚集到南门议论,却没人扛木头。公孙鞅又让军士贴了一张告示,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这回刚把告示贴了上去不久,就有一个彪形大汉说:“我来!”一口气将木头扛到了北门。没想到公孙鞅果真把五十两赏金送到了大汉手中,大家一看,看来官府这次是言出必行了。于是全国百姓都知道一个叫公孙鞅的官儿非常守信,全国上下也都响应了他的变法号召。
看了这则故事后,我不禁想起了贪玩不爱写作业的自己。有一次,我为了要跟着妈妈出去玩,就答应妈妈,回来后写一篇日记。我如愿以偿的和妈妈出去了,可是回来后又懒的写,于是就拿出了以前写下的稍作修改交给了妈妈,竟然糊弄过去了。现在看来,多不应该呀!
我既然已答应妈妈,就应该信守承诺再写一篇日记,可是我却将做人最重要的“诚信”二字抛在脑后。公孙鞅为了国家能做到信守承诺,而我却为了玩,而没有守信。想一想真是惭愧!我以后也要想公孙鞅一样,做到诚实守信,把我们祖祖辈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