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6:3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说课稿》。

第一篇:《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为: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使学生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⒊学会7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教学重点:

⒈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⒉写好“象”、“空”二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宜运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儿童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小熊找朋友”、“小熊种树”、“小动物来做客”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

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谈话交流: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⒉情境激趣:(动画演示:荒岛上的小熊找朋友。)

你愿意到小熊家去吗?为什么?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熊找朋友的情境,产生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读感悟,品味体验

⒈自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⒉讨论交流。

(随机演示动画:云飘来、云变树、小熊种树、绿岛图)

通过自读、指名读、挑战读、互读、评价读、小组赛读、齐读的方式朗读感悟:

⑴“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读出小熊着急、难过的心情。)

⑵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读出种的树多,及小熊种树的辛苦。)

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看图引导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词义。读出种树时间长,到处是绿树的景象。)

⒊引读第2、3自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云飘来”、“云变树”以及“小熊种树”、“绿岛图”等多个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和谐的振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⒋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吗?

⒌自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⒍讨论并动画演示:(一只鸟飞来了,许多鸟飞来了,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来了。)再换位体验:

⑴如果你就是他们,来到这座绿岛上,你喜欢这儿吗?你会说些什么?

⑵随机指导感情朗读: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评价——赛读)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变为学生的“选择性”,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角色扮演的选择等等。在指导读好小动物的话时,教师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名读,而是在激发了学生喜爱这儿的感情后,以媒体创设的情境为背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来读这两句话。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莫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动地投入了学习,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⒎练习说话:(谁)来到这儿,说:“!”

(先小组讨论,再大组交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这一层次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还有哪些物或人来到这儿,说了些什么。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前面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如“这儿有这么多树,空气一定很新鲜”;“这儿环境这么好,住在这儿心情会很舒畅”;“多亏小熊在这儿进行了绿化,才有这么美好的绿色家园”……这不正是文本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进行再创造。】

⒏引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想象说话

⒈(媒体演示:荒岛和绿岛的对比图。)

讨论看图后的感受,从中得出小熊找到朋友的原因。

⒉配乐朗读全文。

⒊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小岛上安家的动物,你们会怎样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美好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让学生回归整体阅读,溯本求源,使知识形成系统,明理达到高效。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

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⒈认读“象”、“空”。

⒉(媒体演示“象”)帮助学生掌握“象”字的结构、笔顺、重点笔画。

⒊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五、自由练习,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完成一项课外作业:

⒈把这个发人深思的童话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伙伴听。

⒉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编一编、演一演课本剧。

⒊写话:

(媒体出示句式:这儿原来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这儿现在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布置具有弹性的、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作业,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同样的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学生见到这样的作业,积极性都很高,很多学生都超额完成。】

第二篇:16.这儿真好 第二课时

课题

这儿真好

(第2_课时)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培养爱护大自然的美感,表达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美好愿望。

3.感悟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连忙

一座 一年 小象 天空 说话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师生评议。

二、合作探究

学习导引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小熊住在哪里? 2.荒岛会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

3.小组成员读给组长听,并加以评价。学习导引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小熊这么想找朋友,这时,它看到什么了?心情怎么样?哪个词可以看出?② ........2.用着急的语气读一读小熊的问话。3.小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学习导引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听了小熊的话,云是怎么做的?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2.小熊明白了吗?那小熊又是怎么做的呢? 3.种了这么多小树,小岛怎么样了?

4.想象一下,小岛上还会有什么呢?小组讨论。5.一边看图一边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学习导引

(四)——品读第四、五自然段 1.这时,小熊找到朋友了吗?

2.小岛上来了哪些朋友呢?它们都说了什么? 3.“这儿真好“,好在哪里呢?

4.小岛上不只来了这几位朋友,还会来好多朋友呢。小朋友想想看,还会有哪些好朋友,它们又会说什么呢?

5.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引导

(五)——品读第六自然段

1.小鸟、小象、小猴、小鹿都在这儿住下了,现在最高兴的是谁呢? 2.用高兴的语气读第六自然段。

学习引导

(六)——生字的书写

1.出示生字“象 极“。

2.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两个生字的。

3.描红“象 极“这两个生字。注意姿势。

三、展示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2.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的结果,为汇报精彩的小组发星星。

3.表扬书写认真的小朋友。

四、达标检测

1.照样子,写词语。

例:飘来飘去

()来()去

()来()去

()来()去

2.对号入座。

(1)一()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

(2)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

(3)那个红色的书包是你的()?

(4)(),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说说这儿好在哪里? 2.画一画你心目中美丽的小岛。!)

第三篇:《这儿真好》说课稿

《这儿真好》说课稿7篇

《这儿真好》说课稿1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为: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使学生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⒊学会7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教学重点:

⒈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⒉写好“象”、“空”二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宜运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儿童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小熊找朋友”、“小熊种树”、“小动物来做客”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

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谈话交流: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⒉情境激趣:(动画演示:荒岛上的小熊找朋友。)

你愿意到小熊家去吗?为什么?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熊找朋友的情境,产生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读感悟,品味体验

⒈自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⒉讨论交流。

(随机演示动画:云飘来、云变树、小熊种树、绿岛图)

通过自读、指名读、挑战读、互读、评价读、小组赛读、齐读的方式朗读感悟:

⑴“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读出小熊着急、难过的心情。)

⑵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读出种的树多,及小熊种树的辛苦。)

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看图引导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词义。读出种树时间长,到处是绿树的景象。)

⒊引读第2、3自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云飘来”、“云变树”以及“小熊种树”、“绿岛图”等多个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和谐的振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⒋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吗?

⒌自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⒍讨论并动画演示:(一只鸟飞来了,许多鸟飞来了,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来了。)再换位体验:

⑴如果你就是他们,来到这座绿岛上,你喜欢这儿吗?你会说些什么?

⑵随机指导感情朗读: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评价——赛读)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变为学生的“选择性”,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角色扮演的选择等等。在指导读好小动物的话时,教师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名读,而是在激发了学生喜爱这儿的感情后,以媒体创设的情境为背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来读这两句话。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莫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动地投入了学习,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⒎练习说话:(谁)来到这儿,说:“!”

(先小组讨论,再大组交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这一层次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还有哪些物或人来到这儿,说了些什么。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前面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如“这儿有这么多树,空气一定很新鲜”;“这儿环境这么好,住在这儿心情会很舒畅”;“多亏小熊在这儿进行了绿化,才有这么美好的绿色家园”……这不正是文本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进行再创造。】

⒏引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想象说话

⒈(媒体演示:荒岛和绿岛的对比图。)

讨论看图后的感受,从中得出小熊找到朋友的原因。

⒉配乐朗读全文。

⒊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小岛上安家的动物,你们会怎样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美好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让学生回归整体阅读,溯本求源,使知识形成系统,明理达到高效。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

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⒈认读“象”、“空”。

⒉(媒体演示“象”)帮助学生掌握“象”字的结构、笔顺、重点笔画。

⒊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五、自由练习,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完成一项课外作业:

⒈把这个发人深思的童话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伙伴听。

⒉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编一编、演一演课本剧。

⒊写话:

(媒体出示句式:这儿原来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这儿现在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布置具有弹性的、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作业,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同样的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学生见到这样的作业,积极性都很高,很多学生都超额完成。】

《这儿真好》说课稿2

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教改的草地。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部分写小熊在云儿的指点下,开始在岛上种树,第三部分写小熊找到了朋友。关键在于通过读书,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课文相配的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儿。

c)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

四、教前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五、教学理念

1、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种氛围。

2、积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上,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

1、读中品味,培养语感。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我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味课文内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兴和小岛的荒凉与美丽。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在读中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培养语感,了解这儿怎么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2、激发兴趣,提供语言环境与想象的空间

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个平等、轻松、趣味的课堂,无疑会让学生轻松自在,兴趣大增。例如在教学中,多处出现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他们看的欲望,说的欲望,读的欲望。当教师变成“云”的时候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会睁大眼睛,兴趣盎然,会把小熊问云儿的话读得入情入境。在看到黑板上到处都是树,是花,是草时,学生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此境,他们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岛景色。

3、创设情境,展示自我。

本节课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自我的愿望。例如,在出现小岛的美景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把自己心中的小岛画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从画岛,到说岛,最后读课文,感受与课文融为一体。在朗读中放飞想象,联系说话,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此外,这些环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4、拓展延伸,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在拓展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教材的空间,利用身边的教材资源,让学生自由表达。如说一说家周围或学校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又如布置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去种树。这样的设计深化了课文,把想法变为行为,知识与技能、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我想孩子们会有一串串童言稚语,一个个奇思妙想。课堂会真正成为一个让生命涌动的个性展台。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读题后,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小岛的荒凉,感受小熊的孤单,让学生成为小熊,说说小熊想要做什么,加深体会,了解小熊的心理,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

2、教学第二小节时,我自己变成一朵云,学生很感兴趣,适当的指点,如果你是小熊会对云说什么,然后出示小熊问云儿的话,学生体会到小熊的心情,朗读也就融入其中了。

3、教学第三小节时,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云儿的头饰让云变成一棵树贴到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熊明白了什么?学生的兴趣很高。小熊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小熊的辛苦,接着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岛,这样既给了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小岛。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一步步加深对如今小岛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岛的美。最后让学生齐读第三节,整体感受。

《这儿真好》说课稿3

[教材简析]

《三个小伙伴》是鄂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爱和奉献”篇中的一篇课文,该童话讲述了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故事告诉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课文语言简洁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有“语文味”,通过情景创设,互动阅读等多种形式让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体现语文的“读味”,;在教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实现圈点批注的“写味”;在语言描述、想象感悟中入情入境,实现品词品句的“品味”。

[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初步制定一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兴趣地合作表演好这个故事。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从中明白事理。体会三个小伙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制作课件能表现文本内容、动物头饰。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一: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三个小伙伴,他们去干什么呢?在说话的练习中相机理解生字词“一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栽树吧。

情境图二,树上的叶片上含有生字,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这儿真好》说课稿4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段(第二至第三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荒岛上种树。第三自然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法、学法

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己体会感悟,然后小组间合作讨论的形式,解决简单的问题,最后,用画一画,演一演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把自己领悟到的表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读词的时候,我采用了

“读词点兵”游戏的形式。读对了就有了自主点兵的资格,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读词的积极性很高,准确率也相对高了许多。

(二) 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先让学生自己读书,去理解课文。然后,在白纸上把自己想象中的荒岛的样子画出来。有个别同学对“荒岛”不太理解,画了很多树。就利用学生的图进行比较,有树的和什么都没有的究竟哪个才是荒岛,学生一看便明白了。在理解了荒岛后,指导感情朗读把小熊的孤零零的感觉读出来。

2.学习第2、3自然段

还是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自悟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交流,边共同学习课文。适时用动画演示来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小组间讨论,小熊看见云儿的变化后,他明白了什么?然后通过动画让学生体会小熊种树的辛苦。把这种辛苦用朗读表现出来。在学习第3自然段第三句话的时候,让学生自读,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成语“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不及于解释,而是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来试着解释成语,由于图片相当直观地显示了成语的意境,学生的难题迎刃而解,既教给了学生一种理解课文意思的方法,又通过自己发现让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课文理解了,再让学生在刚才的画上把现在绿叶成阴的景象画出来。进一步体会小岛在小熊的努力下变得环境优美了。

3.学习4、5、6自然段

先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让学生看哪些朋友来到了小岛上。其次,重点指导好句子“啊!这儿真好!”把赞美的感觉读出来,然后把句子放到课文中,读好4、5自然段。在此设了个发散思维的题;让学生自定一个角色,(可以是小鸟,小鹿或其他动物)假设你来到了这座岛上,你会看到什么,请你来赞一下小岛,说说小岛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各种美丽景象通过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呈现了出来,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一个自然段,紧扣“高兴”把小熊的感受朗读出来。

(三)环保教育

学完课文后,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他们通过小熊的事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明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他们的行,问他们:你们以后准备怎么做?把环保的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并逐渐转换成学生自觉的行动。

(四)板书

《这儿真好》说课稿5

一、说教材

《这儿真好》选自苏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熊居住在荒岛上感到很孤独,想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结合一年级小学生好玩,模仿性强,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奇心强等特点,我要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2个偏旁部首,学会本课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明白种树与找朋友之间的联系。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情感目标:体验文中小熊的情感变化,知道创造美好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

重要性。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了解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知道“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3、情感目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说教学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四、说教法学法:

我在这一课的设计上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声音、画面等来思维的。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最容易产生兴趣,每一个细微动听的声音,生动有趣的画面都能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是低年级语文课上很好的课程资源。我力图通过配乐朗读、动画演示以及让他们动手制作等途径,带领他们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始终充满热情。

第二: 合作学习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到对现代人的素质要求时即强调了现代人必须学会合作。学会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学习中体验互助的乐趣,互补的完美,和成功的快乐。我设计在两个环节上让小朋友们分小组合作学习。一是探究为什么种树能找来朋友。我让小朋友们小组读读书讨论讨论,然后来说说理由。第二就是种了树后,荒岛变成了什么样子,通过小组合作画一画、贴一贴等方法来体会小岛美丽的样子,体会“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第三、以读为本

阅读活动是从朗读开始的,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意,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通过朗读,有助于体会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往往比烦琐的分析更有效。我设想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自己练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五、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这儿真好”好在哪里?

六、说教前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七、说学情:

一年级的小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对一个地方的环境的好坏有自己的想法。加上小孩子现在的合作学习意识不强,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要教师多些创设情境,提出一些启发性很强的问题,就能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八、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读题后,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创设情境,分段阅读,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学习

1、学习第一小节

让学生集体朗读,然后抓住“孤零零”这个词语来理解,什么叫孤零零?通过看图明白,小熊只有一个人,没有朋友,没有伙伴,这就是“孤零零”。然后,启发学生说说小熊心里会怎么想,他最渴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唉,一个人呆在这荒岛上真没劲,要是有个人来陪陪我那该多好啊!然后要求学生读好这个词,读好这段课文。

(这一环节利用说话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孤单这种感觉,为后文渴望朋友,想办法找朋友作下情感铺垫。)

2、学习第二段

第二小节是讲小熊问飘来的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这一内容浅显易懂,只要以读代讲,抓住“连忙”这个词读出急切的语气。这一段关键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探究“白云变成了一棵树,小熊明白了。”小熊明白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树与找朋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深入探究种树为什么能找来朋友。体会改善环境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的探究为下文进行想象绘画打下基础。)

3、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课文写岛上的环境变了,引来了许多小动物居住,那么,小岛究竟变成什么样了呢?。我设计了这样一段配乐朗读。“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听完后启发学生你一定想象出了小岛现在的样子了吧,赶快来画一画吧!这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绘画比赛,画的背景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一个荒岛的样子,除了一只小熊什么也没有。另外,老师提供了许多小动物及花草树木的贴图,需要什么拿来用,如果小朋友还想到什么新的东西,也可以用彩笔话在图上。

(这一环节的设计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动画来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阅读能力实际是一种还原再创造能力,衡量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再创造,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生动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其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交流讨论,汇报学习成果,体会思想感情。

让学生讨论交流你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贴画这些东西?结合这时的交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意思。明白“这儿”究竟好在哪里。 当然,图画毕竟是静止的,这时我出示了一幅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

(四)、开发课程资源,迁移延伸

我想,我们的课堂应该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课文去真正认识我们的客观世界。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你家周围的环境好吗?你喜欢那儿吗?(通过这道题的探究,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附板书:

这儿真好

感到孤单——植树造林——许多朋友

《这儿真好》说课稿6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使学生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3、学会7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三)教学重点:

1、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1、写好“象”、“空”二字。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这儿真好》: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宜运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儿童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小熊找朋友”、“小熊种树”、“小动物来做客”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2、情境激趣:(动画演示:荒岛上的小熊找朋友。)

你愿意到小熊家去吗?为什么?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熊找朋友的情境,产生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读感悟,品味体验。

1、自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2、讨论交流。(随机演示动画:云飘来、云变树、小熊种树、绿岛图)

通过自读、指名读、挑战读、互读、评价读、小组赛读、齐读的方式朗读感悟:

(1)“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读出小熊着急、难过的心情。)

(2)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读出种的树多,及小熊种树的辛苦。)

(3)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看图引导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词义。读出种树时间长,到处是绿树的景象。)

3、引读第2、3自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云飘来”、“云变树”以及“小熊种树”、“绿岛图”等多个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和谐的振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4、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吗?

5、自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6、讨论并动画演示:(一只鸟飞来了,许多鸟飞来了,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来了。)再换位体验:

(1)如果你就是他们,来到这座绿岛上,你喜欢这儿吗?你会说些什么?

(2)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评价——赛读)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变为学生的“选择性”,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角色扮演的选择等等。在指导读好小动物的话时,教师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名读,而是在激发了学生喜爱这儿的感情后,以媒体创设的情境为背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来读这两句话。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莫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动地投入了学习,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7、练习说话:(谁)来到这儿,说:“!”(先小组讨论,再大组交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这一层次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还有哪些物或人来到这儿,说了些什么。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前面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如“这儿有这么多树,空气一定很新鲜”;“这儿环境这么好,住在这儿心情会很舒畅”;“多亏小熊在这儿进行了绿化,才有这么美好的绿色家园”……这不正是文本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进行再创造。

8、引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想象说话。

1、(媒体演示:荒岛和绿岛的对比图。)

讨论看图后的感受,从中得出小熊找到朋友的原因。

2、配乐朗读全文。

3、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小岛上安家的动物,你们会怎样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美好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让学生回归整体阅读,溯本求源,使知识形成系统,明理达到高效。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

(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1、认读“象”、“空”。

2、(媒体演示“象”)帮助学生掌握“象”字的结构、笔顺、重点笔画。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五)自由练习,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完成一项课外作业:

1、把这个发人深思的童话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伙伴听。

2、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编一编、演一演课本剧。

3、写话:

(媒体出示句式:这儿原来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这儿现在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布置具有弹性的、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作业,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同样的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学生见到这样的作业,积极性都很高,很多学生都超额完成。

《这儿真好》说课稿7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为: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使学生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⒊学会7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教学重点:

⒈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⒉写好“象”、“空”二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宜运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儿童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小熊向妈妈倾诉”“小熊找朋友”、“小熊种树”、“小动物来做客”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而将课文的个别段落改编成信的形式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文本拉近距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角色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他吗?(出示小熊图片)

哎,小熊最近可苦恼了。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自由读第一小节)指名说。

2、如果你是小熊,你想把你的烦恼告诉谁啊?

(出示第1自然段)你多想把你的苦恼写信告诉妈妈呀!你会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呀?(教师扮演熊妈妈与学生对话)

【这一环节,教师先以熊妈妈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能畅所欲言。】

是啊,小熊没有朋友,心里多——

3、小朋友们,小熊住在那座小小的荒岛上,

(★课件出示)你们愿意到他哪儿去玩吗?(不愿意)为什么?

4、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回答。(理解小小 荒岛)

(出示荒岛图) 理解荒岛是怎样一幅情景。

5、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多高兴啊!

可小熊呢?你们都不愿意到他家去,所以小熊感到——

(出示:孤零零)(读好),每天——(指名读第二句话)板:梦见朋友

6、指导朗读。

谁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一小节的意思说一说?

【在这里,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熊找朋友的情境,移情体会他的心情,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而句式训练很及时地总结了这一段的内容。】

二、读悟结合,品味语言

1.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哎,小熊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这时,一朵白云飘了过来,(★媒体演示:天空飘来一朵云)小熊连忙问:(引读)

(1)随机出示句子:

★媒体演示“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这儿真好》说课--依依不舍

(2)自己学一学。指名读。

(3)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师点出“连忙”。

(换个词)问:你从“连忙”这个词中知道了些什么?(小熊的心情很急切)

没有朋友,心里多着急,多难过,谁来做做这只孤单的小熊,问一问云儿?指名读。齐读。

(4)云儿有没有告诉他,而是——(引说)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

★媒体演示:它变成了一棵树,

这下,小熊明白了。你明白了吗?请你自由读一读第3小节,找一找答案。

(2)★媒体演示: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两年过去了,我家小熊又给我寄来了一封信,还寄来了一张照片。他告诉我现在他的家——(出示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读得美一点)。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你们喜欢这个小岛吗?谁来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3)而它本来是一座荒岛,现在的岛上却是——

(4)如果你就是我熊妈妈,你最想知道什么?你们真是和我熊妈妈想到一块去了,我家小熊也真了解我,全告诉我了。谁来读读小熊给我写的这封信?(自由读

指名读)

亲爱的妈妈:

那天,我看到天空飘来一朵白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我明白了 ,我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树苗。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5)你从这段信里知道了什么?小熊明白了什么?

(6)完成填空:小熊明白了:如果( ),小岛上就会( )。如果小岛(

),( )就会(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云飘来”、“云变树”以及“小熊种树”、“绿岛图”等多个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动手参与实践,而学生给小岛起的每一个名字中都融如了学生对小岛之美不同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和谐的振动。而形象有趣的动画情境,角色分明的课堂更让学生有一中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将课文内容以信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耳目一新,倍感亲切。它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读起来也分外投入,思考问题也更为全面。由此可见,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2.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岛小熊家去了吗?

(1)还有好多小动物也都来了,小熊在信里也全都告诉我了,你们想知道吗?小熊也想把这些高兴事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呢!他又写信来了。这就是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自由读四五自然段

指名读)读了这一段信,你们知道了什么?(有哪些小动物来做客?)

⑵它们说-----------。(加动作)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评价——赛读)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变为学生的“选择性”,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角色扮演的选择等等。在指导读好小动物的话时,教师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名读,而是在激发了学生喜爱这儿的感情后,以媒体创设的情境为背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来读这两句话。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莫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动地投入了学习,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媒体随机演示:一只鸟飞来;许多鸟飞来;小鹿、小象、小猴划船来)

(3)你们最想表演谁?(同桌表演课文)(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4)出示句子:你们猜猜看,还会有哪些人去小熊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

(5)出示句式:------------------来岛这儿,说:“-------------!”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表演。

这些小动物都觉得——引说课题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这一层次,我对教材进行开发,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还有哪些物或人来到这儿,说了些什么。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前面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如“这儿有这么多树,空气一定很新鲜”;“这儿环境这么好,住在这儿心情会很舒畅”;“多亏小熊在这儿进行了绿化,才有这么美好的绿色家园”……这不正是文本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进行再创造。】

3. 学习第六自然段。

,《这儿真好》说课--依依不舍

(1)导读第六自然段。小熊以前孤零零的,没有一个朋友,现在有了这么多可爱的朋友来到他身边,赞美他的家,他高兴极了,不停地(2)高兴之余,小熊也想问我一个问题:“妈妈,以前没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现在我有了这么多的好朋友,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告诉他吗?指名说。

(3)你们还想和我家小熊说些什么?

你们想对他说的话一定还有很多,你们课后可以给小熊写封回信,好吗?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让学生回归整体阅读,溯本求源,使知识形成系统,明理达到高效,而教师以熊妈妈的身份发问不仅打破了课堂师生问答的沉闷气氛,赋予课堂一种童话剧般的生动灵性,与本课导入也形成互相呼应之势】

三、课堂延伸,活动内化

1、过渡:现在小动物们都在小岛上安了家,它们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越来越美好。

2、不久前,小动物们还成立了“绿岛旅游公司”,总经理就是小熊。他正在征集绿岛旅游公司的宣传口号呢!你能来动动脑筋吗?

【学生的口号或通俗有趣,或优美抒情,但都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时相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

四、作业

自由选择完成两项课外作业:

1、课后给小熊写一封回信。

2、和你的好朋友把这篇课文排成课本剧。

3、通过查阅课外书、向爸爸妈妈请教、上网等方法了解多种花草树木的好处。

4、读配套补充阅读。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布置具有弹性的、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作业,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同样的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学生见到这样的作业,积极性都很高,很多学生都超额完成。】

第四篇:《这儿真好》说课稿

《这儿真好》说课稿

《这儿真好》说课稿1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段(第二至第三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荒岛上种树。第三自然段(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法、学法

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己体会感悟,然后小组间合作讨论的形式,解决简单的问题,最后,用画一画,演一演等学生喜欢的方式把自己领悟到的表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读词的时候,我采用了

“读词点兵”游戏的形式。读对了就有了自主点兵的资格,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读词的积极性很高,准确率也相对高了许多。

(二) 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先让学生自己读书,去理解课文。然后,在白纸上把自己想象中的荒岛的样子画出来。有个别同学对“荒岛”不太理解,画了很多树。就利用学生的图进行比较,有树的和什么都没有的究竟哪个才是荒岛,学生一看便明白了。在理解了荒岛后,指导感情朗读把小熊的孤零零的感觉读出来。

2.学习第2、3自然段

还是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自悟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交流,边共同学习课文。适时用动画演示来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小组间讨论,小熊看见云儿的变化后,他明白了什么?然后通过动画让学生体会小熊种树的辛苦。把这种辛苦用朗读表现出来。在学习第3自然段第三句话的时候,让学生自读,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成语“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不及于解释,而是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来试着解释成语,由于图片相当直观地显示了成语的意境,学生的难题迎刃而解,既教给了学生一种理解课文意思的方法,又通过自己发现让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课文理解了,再让学生在刚才的画上把现在绿叶成阴的景象画出来。进一步体会小岛在小熊的努力下变得环境优美了。

3.学习4、5、6自然段

先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让学生看哪些朋友来到了小岛上。其次,重点指导好句子“啊!这儿真好!”把赞美的感觉读出来,然后把句子放到课文中,读好4、5自然段。在此设了个发散思维的题;让学生自定一个角色,(可以是小鸟,小鹿或其他动物)假设你来到了这座岛上,你会看到什么,请你来赞一下小岛,说说小岛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各种美丽景象通过想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呈现了出来,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一个自然段,紧扣“高兴”把小熊的感受朗读出来。

(三)环保教育

学完课文后,问学生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他们通过小熊的事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明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他们的行,问他们:你们以后准备怎么做?把环保的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并逐渐转换成学生自觉的行动。

(四)板书

《这儿真好》说课稿2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为: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使学生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⒊学会7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教学重点:

⒈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⒉写好“象”、“空”二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宜运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儿童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小熊找朋友”、“小熊种树”、“小动物来做客”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

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谈话交流: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⒉情境激趣:(动画演示:荒岛上的小熊找朋友。)

你愿意到小熊家去吗?为什么?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熊找朋友的情境,产生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读感悟,品味体验

⒈自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⒉讨论交流。

(随机演示动画:云飘来、云变树、小熊种树、绿岛图)

通过自读、指名读、挑战读、互读、评价读、小组赛读、齐读的方式朗读感悟:

⑴“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读出小熊着急、难过的心情。)

⑵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读出种的树多,及小熊种树的辛苦。)

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看图引导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词义。读出种树时间长,到处是绿树的景象。)

⒊引读第2、3自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云飘来”、“云变树”以及“小熊种树”、“绿岛图”等多个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和谐的振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⒋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吗?

⒌自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⒍讨论并动画演示:(一只鸟飞来了,许多鸟飞来了,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来了。)再换位体验:

⑴如果你就是他们,来到这座绿岛上,你喜欢这儿吗?你会说些什么?

⑵随机指导感情朗读: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评价——赛读)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变为学生的“选择性”,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角色扮演的选择等等。在指导读好小动物的话时,教师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名读,而是在激发了学生喜爱这儿的感情后,以媒体创设的情境为背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来读这两句话。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莫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动地投入了学习,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⒎练习说话:(谁)来到这儿,说:“!”

(先小组讨论,再大组交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这一层次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还有哪些物或人来到这儿,说了些什么。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前面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如“这儿有这么多树,空气一定很新鲜”;“这儿环境这么好,住在这儿心情会很舒畅”;“多亏小熊在这儿进行了绿化,才有这么美好的绿色家园”……这不正是文本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进行再创造。】

⒏引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想象说话

⒈(媒体演示:荒岛和绿岛的对比图。)

讨论看图后的感受,从中得出小熊找到朋友的原因。

⒉配乐朗读全文。

⒊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小岛上安家的动物,你们会怎样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美好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让学生回归整体阅读,溯本求源,使知识形成系统,明理达到高效。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

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⒈认读“象”、“空”。

⒉(媒体演示“象”)帮助学生掌握“象”字的结构、笔顺、重点笔画。

⒊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五、自由练习,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完成一项课外作业:

⒈把这个发人深思的童话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伙伴听。

⒉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编一编、演一演课本剧。

⒊写话:

(媒体出示句式:这儿原来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这儿现在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布置具有弹性的、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作业,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同样的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学生见到这样的作业,积极性都很高,很多学生都超额完成。】

《这儿真好》说课稿3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使学生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3、学会7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三)教学重点:

1、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1、写好“象”、“空”二字。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这儿真好》: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宜运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儿童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小熊找朋友”、“小熊种树”、“小动物来做客”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2、情境激趣:(动画演示:荒岛上的小熊找朋友。)

你愿意到小熊家去吗?为什么?

这一环节,教师先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熊找朋友的情境,产生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二)自读感悟,品味体验。

1、自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2、讨论交流。(随机演示动画:云飘来、云变树、小熊种树、绿岛图)

通过自读、指名读、挑战读、互读、评价读、小组赛读、齐读的方式朗读感悟:

(1)“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读出小熊着急、难过的心情。)

(2)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读出种的树多,及小熊种树的辛苦。)

(3)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看图引导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词义。读出种树时间长,到处是绿树的景象。)

3、引读第2、3自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教学第2、3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云飘来”、“云变树”以及“小熊种树”、“绿岛图”等多个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和谐的振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4、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吗?

5、自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6、讨论并动画演示:(一只鸟飞来了,许多鸟飞来了,远处的小鹿、小象、小猴也都划着船来了。)再换位体验:

(1)如果你就是他们,来到这座绿岛上,你喜欢这儿吗?你会说些什么?

(2)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评价——赛读)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变为学生的“选择性”,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角色扮演的选择等等。在指导读好小动物的话时,教师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名读,而是在激发了学生喜爱这儿的感情后,以媒体创设的情境为背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来读这两句话。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莫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动地投入了学习,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7、练习说话:(谁)来到这儿,说:“!”(先小组讨论,再大组交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这一层次教师对教材进行开发,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还有哪些物或人来到这儿,说了些什么。这样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由于学生在前面形象的动画演示中,已感受到了荒岛的变化,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所以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如“这儿有这么多树,空气一定很新鲜”;“这儿环境这么好,住在这儿心情会很舒畅”;“多亏小熊在这儿进行了绿化,才有这么美好的绿色家园”……这不正是文本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吗?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进行再创造。

8、引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深化,想象说话。

1、(媒体演示:荒岛和绿岛的对比图。)

讨论看图后的感受,从中得出小熊找到朋友的原因。

2、配乐朗读全文。

3、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小岛上安家的动物,你们会怎样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更美好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让学生回归整体阅读,溯本求源,使知识形成系统,明理达到高效。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

(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1、认读“象”、“空”。

2、(媒体演示“象”)帮助学生掌握“象”字的结构、笔顺、重点笔画。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五)自由练习,拓展延伸。

自由选择完成一项课外作业:

1、把这个发人深思的童话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伙伴听。

2、邀请自己的好朋友编一编、演一演课本剧。

3、写话:

(媒体出示句式:这儿原来___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这儿现在_____________,小熊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个性、能力有差异,布置具有弹性的、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作业,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同样的进步。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最具体体现。学生见到这样的作业,积极性都很高,很多学生都超额完成。

《这儿真好》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这儿真好》选自苏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熊居住在荒岛上感到很孤独,想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结合一年级小学生好玩,模仿性强,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奇心强等特点,我要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2个偏旁部首,学会本课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明白种树与找朋友之间的联系。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情感目标:体验文中小熊的情感变化,知道创造美好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

重要性。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了解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知道“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3、情感目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说教学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四、说教法学法:

我在这一课的设计上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声音、画面等来思维的。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最容易产生兴趣,每一个细微动听的声音,生动有趣的画面都能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是低年级语文课上很好的课程资源。我力图通过配乐朗读、动画演示以及让他们动手制作等途径,带领他们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始终充满热情。

第二: 合作学习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到对现代人的素质要求时即强调了现代人必须学会合作。学会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学习中体验互助的乐趣,互补的完美,和成功的快乐。我设计在两个环节上让小朋友们分小组合作学习。一是探究为什么种树能找来朋友。我让小朋友们小组读读书讨论讨论,然后来说说理由。第二就是种了树后,荒岛变成了什么样子,通过小组合作画一画、贴一贴等方法来体会小岛美丽的样子,体会“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第三、以读为本

阅读活动是从朗读开始的,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意,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通过朗读,有助于体会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往往比烦琐的分析更有效。我设想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自己练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五、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这儿真好”好在哪里?

六、说教前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七、说学情:

一年级的小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对一个地方的环境的好坏有自己的想法。加上小孩子现在的合作学习意识不强,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要教师多些创设情境,提出一些启发性很强的问题,就能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八、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读题后,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创设情境,分段阅读,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学习

1、学习第一小节

让学生集体朗读,然后抓住“孤零零”这个词语来理解,什么叫孤零零?通过看图明白,小熊只有一个人,没有朋友,没有伙伴,这就是“孤零零”。然后,启发学生说说小熊心里会怎么想,他最渴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唉,一个人呆在这荒岛上真没劲,要是有个人来陪陪我那该多好啊!然后要求学生读好这个词,读好这段课文。

(这一环节利用说话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孤单这种感觉,为后文渴望朋友,想办法找朋友作下情感铺垫。)

2、学习第二段

第二小节是讲小熊问飘来的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这一内容浅显易懂,只要以读代讲,抓住“连忙”这个词读出急切的语气。这一段关键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探究“白云变成了一棵树,小熊明白了。”小熊明白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树与找朋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深入探究种树为什么能找来朋友。体会改善环境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的探究为下文进行想象绘画打下基础。)

3、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课文写岛上的环境变了,引来了许多小动物居住,那么,小岛究竟变成什么样了呢?。我设计了这样一段配乐朗读。“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听完后启发学生你一定想象出了小岛现在的样子了吧,赶快来画一画吧!这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绘画比赛,画的背景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一个荒岛的样子,除了一只小熊什么也没有。另外,老师提供了许多小动物及花草树木的贴图,需要什么拿来用,如果小朋友还想到什么新的东西,也可以用彩笔话在图上。

(这一环节的设计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动画来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阅读能力实际是一种还原再创造能力,衡量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就是看学生是否能够还原其人,还原其事,还原其景,还能再创造,学生通过这种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转变成生动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其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交流讨论,汇报学习成果,体会思想感情。

让学生讨论交流你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贴画这些东西?结合这时的.交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意思。明白“这儿”究竟好在哪里。 当然,图画毕竟是静止的,这时我出示了一幅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

(四)、开发课程资源,迁移延伸

我想,我们的课堂应该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课文去真正认识我们的客观世界。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你家周围的环境好吗?你喜欢那儿吗?(通过这道题的探究,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附板书:

这儿真好

感到孤单——植树造林——许多朋友

《这儿真好》说课稿5

[教材简析]

《三个小伙伴》是鄂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爱和奉献”篇中的一篇课文,该童话讲述了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故事告诉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课文语言简洁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学生分析]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有“语文味”,通过情景创设,互动阅读等多种形式让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体现语文的“读味”,;在教学生阅读方法的过程中实现圈点批注的“写味”;在语言描述、想象感悟中入情入境,实现品词品句的“品味”。

[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初步制定一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懂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兴趣地合作表演好这个故事。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从中明白事理。体会三个小伙伴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明白“同心协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制作课件能表现文本内容、动物头饰。

[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

2、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一: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三个小伙伴,他们去干什么呢?在说话的练习中相机理解生字词“一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栽树吧。

情境图二,树上的叶片上含有生字,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这儿真好》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部分写小熊在云儿的指点下,开始在岛上种树,第三部分写小熊找到了朋友。关键在于通过读书,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课文相配的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a)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儿。

c) 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环境。

三 、教学重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

四 、教前准备

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

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

五 、教学理念

1.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种氛围。

2.积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上,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设计的特点

1.读中品味,培养语感。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我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味课文内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兴和小岛的荒凉与美丽。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在读中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培养语感,了解这儿怎么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2.激发兴趣,提供语言环境与想象的空间

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必须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个平等、轻松、趣味的课堂,无疑会让学生轻松自在,兴趣大增。例如在教学中,多处出现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他们看的欲望,说的欲望,读的欲望。当教师变成“云”的时候和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会睁大眼睛,兴趣盎然,会把小熊问云儿的话读得入情入境。在看到黑板上到处都是树,是花,是草时,学生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此时此境,他们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岛景色。

3.创设情境,展示自我。

本节课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创设适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展示自我的愿望。例如,在出现小岛的美景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画笔,把自己心中的小岛画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从画岛,到说岛,最后读课文,感受与课文融为一体。在朗读中放飞想象,联系说话,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此外,这些环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4.拓展延伸,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在拓展活动中,结合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教材的空间,利用身边的教材资源,让学生自由表达。如说一说家周围或学校的环境怎么样?你满意吗?你打算怎样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又如布置实践作业,和家人一起去种树。这样的设计深化了课文,把想法变为行为,知识与技能、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我想孩子们会有一串串童言稚语,一个个奇思妙想。课堂会真正成为一个让生命涌动的个性展台。

七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由课题“这儿真好”引入课文,读题后,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感知,说出“这儿”指的是小岛,教师由“以前的小岛是什么样儿的”引入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 精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看图片直观地感受小岛的荒凉,感受小熊的孤单,让学生成为小熊,说说小熊想要做什么,加深体会,了解小熊的心理,朗读时自然入情入境。

2.教学第二小节时,我自己变成一朵云,学生很感兴趣,适当的指点,如果你是小熊会对云说什么,然后出示小熊问云儿的话,学生体会到小熊的心情,朗读也就融入其中了。

3.教学第三小节时,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云儿的头饰让云变成一棵树贴到黑板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我让学生讨论小熊明白了什么?学生的兴趣很高。小熊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小熊的辛苦,接着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岛,这样既给了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现在的小岛。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一步步加深对如今小岛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岛的美。最后让学生齐读第三节,整体感受。

《这儿真好》说课稿7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小熊住在荒岛上很孤单。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小熊向云儿请教后,开始在岛上种树。

第三段(第4~6自然段)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第二教时的教学目标为: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使学生懂得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⒊学会7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偏旁部首。

教学重点:

⒈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⒉写好“象”、“空”二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宜运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儿童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小熊向妈妈倾诉”“小熊找朋友”、“小熊种树”、“小动物来做客”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而将课文的个别段落改编成信的形式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文本拉近距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画面、角色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他吗?(出示小熊图片)

哎,小熊最近可苦恼了。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自由读第一小节)指名说。

2、如果你是小熊,你想把你的烦恼告诉谁啊?

(出示第1自然段)你多想把你的苦恼写信告诉妈妈呀!你会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呀?(教师扮演熊妈妈与学生对话)

【这一环节,教师先以熊妈妈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谈,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能畅所欲言。】

是啊,小熊没有朋友,心里多——

3、小朋友们,小熊住在那座小小的荒岛上,

(★课件出示)你们愿意到他哪儿去玩吗?(不愿意)为什么?

4、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回答。(理解小小荒岛)

(出示荒岛图)理解荒岛是怎样一幅情景。

5、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多高兴啊!

可小熊呢?你们都不愿意到他家去,所以小熊感到——

(出示:孤零零)(读好),每天——(指名读第二句话)板:梦见朋友

6、指导朗读。

谁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一小节的意思说一说?

【在这里,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小熊找朋友的情境,移情体会他的心情,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而句式训练很及时地总结了这一段的内容。】

二、读悟结合,品味语言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哎,小熊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这时,一朵白云飘了过来,(★媒体演示:天空飘来一朵云)小熊连忙问:(引读)

(1)随机出示句子:

★媒体演示“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2)自己学一学。指名读。

(3)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师点出“连忙”。

(换个词)问:你从“连忙”这个词中知道了些什么?(小熊的心情很急切)

没有朋友,心里多着急,多难过,谁来做做这只孤单的小熊,问一问云儿?指名读。齐读。

(4)云儿有没有告诉他,而是——(引说)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

★媒体演示:它变成了一棵树,

这下,小熊明白了。你明白了吗?请你自由读一读第3小节,找一找答案。

(2)★媒体演示:时间过得真快,一年、两年过去了,我家小熊又给我寄来了一封信,还寄来了一张照片。他告诉我现在他的家——(出示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读得美一点)。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你们喜欢这个小岛吗?谁来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3)而它本来是一座荒岛,现在的岛上却是——

(4)如果你就是我熊妈妈,你最想知道什么?你们真是和我熊妈妈想到一块去了,我家小熊也真了解我,全告诉我了。谁来读读小熊给我写的这封信?(自由读

指名读)

亲爱的妈妈:

那天,我看到天空飘来一朵白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我明白了,我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树苗。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5)你从这段信里知道了什么?小熊明白了什么?

(6)完成填空:小熊明白了:如果(),小岛上就会()。如果小岛(),()就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学习背景。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云飘来”、“云变树”以及“小熊种树”、“绿岛图”等多个情境,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动手参与实践,而学生给小岛起的每一个名字中都融如了学生对小岛之美不同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和谐的振动。而形象有趣的动画情境,角色分明的课堂更让学生有一中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将课文内容以信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耳目一新,倍感亲切。它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读起来也分外投入,思考问题也更为全面。由此可见,不同的情境创设不失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的好方法。】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如今荒岛变成了绿岛,现在你们愿意岛小熊家去了吗?

(1)还有好多小动物也都来了,小熊在信里也全都告诉我了,你们想知道吗?小熊也想把这些高兴事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呢!他又写信来了。这就是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自由读四五自然段

指名读)读了这一段信,你们知道了什么?(有哪些小动物来做客?)

⑵它们说——。(加动作)随机指导感情朗读:

①“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②“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朗读方式:各自练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读——上台表演读——评价——赛读)

【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变为学生的“选择性”,建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合作伙伴的选择、角色扮演的选择等等。在指导读好小动物的话时,教师没有范读,也没有指名读,而是在激发了学生喜爱这儿的感情后,以媒体创设的情境为背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来读这两句话。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莫大的学习热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之后,自由、主动地投入了学习,生生互动,优势互补,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媒体随机演示:一只鸟飞来;许多鸟飞来;小鹿、小象、小猴划船来)

第五篇:《这儿真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儿真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词,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朗读。

2、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这儿”好在哪里 教学准备:课件

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会读生字宝宝的小朋友它才出来跟你见面。出示生字词读一读:一座

荒岛

连忙

天空

一年

说话

小象

孤零零

高兴极了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2、出示小熊揭题

二、探究新知

1、小能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第一段寻找答案。生汇报,看图理解“荒岛”。

小熊一个人住在荒岛上多寂寞多孤单呀,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理解“孤零零” 指导朗读“荒岛”、“孤零零”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小熊它孤零零的,多么想找到朋友呀!这个时候,天空飘来了一朵白云。

2、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着急地想找个朋友啊,这位小朋友把小熊的着急表现出来了吗? 从哪个词也可以看出小熊很着急?理解“连忙”说话练习感情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多着急找朋友的小熊啊!那云儿是怎么说的呢?快点往下读读。生自由读,汇报。

(2)“云儿变成一棵树”,是什么意思呢?小熊明白了吗?它又做了什么呢?指导朗读。

(3)一年、两年,这儿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了呢?用~~~~~~画出 看图理解“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指导朗读

你去过的那些地方还可以用“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来形容?你喜欢那里吗?为什么?

你喜欢小熊现在的小岛吗?为什么?

4、学习4、5自然段

过渡:小动物们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小熊的小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认识一下这些小动物。

(1)为什么是小鸟第一发现了这个小岛?小结:小熊的小岛不仅吸引了近处的小动物,还吸引了远处的小动物。

(2)它们来的时候都说了同样的话,是哪一句大家一起读出。讨论:这儿好在哪里?

5、学习第6自然段 小鸟、小象、小猴、小鹿都在这儿住下了,现在最高兴的是谁啊?高兴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

6、植物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影响很大,例如树就可以吸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新鲜的空气,还可以挡住风沙,防止我们的土地变成沙漠。老师希望同学们从小就爱护环境,保护身边的小树苗。在你生日的时候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种下一棵小树。

7、齐读全文

8、完成作业单上练习

一、填空。

一()荒岛

一()小熊

一()云

一()树

一()鱼

一()星星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儿原来是一个()的荒岛,后来小熊在这里种了(),几年后,这儿()(),()、()、()到这儿安家落户了。

9、结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0、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16、这儿真好

荒岛

绿岛(环境好)

种树

下载《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这儿真好》说课稿.doc

    《这儿真好》说课设计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这儿真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

    《这儿真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种树就能把荒绿变成绿岛;只要生活的环境变好了,朋友就会来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下面的词语,并说说它们的......

    这儿真好教案

    16这儿真好 龙山南开小学 杨旭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这儿真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9......

    《这儿真好》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这儿真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昆山市实验小学 倪苗芳 教材简介: 《这儿真好》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熊居住在荒岛上感到很......

    这儿真好(范文)

    这儿真好! “魅力三十铺,风从东方来!”每当我看到这幅横幅标语时,我就想起这生我养我的地方,她让我感觉我的家在像魔术一样在变,变得更美!更靓!现在我向您娓娓道来。 上周日,我独自徜......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这儿真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这儿真好》说课稿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这儿真好》说课稿教案 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教改的草地.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这儿真好》说课稿教案

    江苏省泰兴市马甸镇中心小学何斌 新课程改革像一缕春风吹进了教改的草地.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