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笃行致远》有感1000字
读《笃行致远》有感1000字
作者 盛自强
第一次听说《笃行致远》这本书的时候,是在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吴福胜董事长推荐了此书。
找到这本书后,看介绍是一位国企老总的生平经历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书离自己太远。对书中主人公宋志平这样的名人兼国企董事长,我只能报以仰视的目光。
但是当我看完第一个小故事《智慧海》的时候,心中不由自主地一颤。曾几何时,自己刚毕业那时,不也有过作者的那种迷茫与困惑吗?只是他在智慧海上坐了一会,心境就发生了变化,点燃了对工作以及未来的激情。而我则在社会上闯荡了两年时间,才慢慢沉下心来工作,这或许就是差距。
通篇细读之后,书里面很多故事所蕴含的人生领悟与道理,相信给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读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书中,作者将自己从河北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新型建材厂做技术员,直到成长为世界五百强企业领导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而他所记录的成长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
作者曾多次在书中提及过,机会来了,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十有八九会被落下。如他在刚毕业参加工作时,有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正是因为这个好习惯,有一次他被副厂长看到,并得到了副厂长的欣赏,最后以新人的身份加入到出国培训团学习。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便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勤奋总会有人识。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有才无人识。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自己与别人的付出是否相同。这就如书中作者那般,如果他当年在基层做技术员的时候,将大多时间用在了抱怨上,而不是不断地提升自我能力,不断地学习进步,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全书中,作者不仅以自身成长心得,给读者带来深思。还将经历真实的写出来,让人有种对照自省的感觉。如作者在担任北新建材厂长时,曾因石膏板原料无法到达,导致工厂停产,询问工厂技术员为何只选择宁夏中卫的石膏矿,而不就近选择山东与河北的石膏。技术员回答是,因为目前所用的石膏矿是德国专家所选的,其它地方的石膏泛硝。这似乎没错,可是他们却忽略了那已经是十年前的石膏矿标准了,如今很多地区的石膏矿质量大有提升,已经达到石膏板生产要求了。经此之后,困扰北新多年的原料紧张问题得以解决。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很多人有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利,总想着因循守旧,不敢勇于尝试与突破,自然也谈不上发展。
如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公司决策层没有做出“跳出皖维建皖维”的正确决策,而是抱着求稳的心思,自然不会有今日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了,更不会有国内行业龙头的地位。
好书之所以是好书,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他能够带给读者以共鸣,让读者从中有所受益。
第二篇:读《梁家河》有感:乐学善思笃行致远
乐学善思 笃行致远
——读《梁家河》有感
人民银行渭南市中心支行 梁英
人生里的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都值得珍惜。梁家河岁月,是总书记年轻时一段重要经历,他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通过品读《梁家河》,让我们再一次踏着青春的足迹,感受榜样的力量。
积极进取——在读书中丰富思想
“好学才能上进”.习总书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的确,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从书中汲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
梁家河的七年岁月,总书记经历了各种艰难环境,但在窑洞里他从不放松读书学习,看书的涉猎面也很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学会适应环境,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心态,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用知识丰富自己。
脚踏实地——做行动上的巨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年习总书记敢于挑战从未有过的事,即使有人对总书记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沼气过不了秦岭”,有的表示怀疑:“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正是各种不赞同的声音下,总书记建起了第一个沼气池,带领群众在山沟里打河坝,做坝田。
苦,是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抱怨,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
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受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想得多,干得少,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常常会感到迷茫,产生困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情绪,放下抱怨,怀着一颗攻坚克难的决心并且脚踏实地地去努力。经验是实干出来的,任何一件没有做过的事都存在着不同大小的困难,不干永远不知道怎么干。只有持之以恒,在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只有不断思考,踏实肯干,通过亲身经历不断历练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苦干实干的精神才能干出成绩。
第三篇:新学期开学致辞:笃行以致远
亲爱的老师,朋友和朋友,亲爱的学生,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进入了新学年的热切期望,迎来了800多名学生和优秀新生以及两千多名阳光老同学,也将开启2017学年的新期望!这样,我给学校老师和学生祝福的新年的第一年:祝大家在新的学年身体和心理健康,幸福的进步,收获成长!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
首先,我在学校的好消息里跟你分享几个暑假:
(1)2016年在考试中,周卓瑞学生以854分排名深圳前列,刷新过去三年在我校高分记录。所有候选人一级以上的英语达到60%,语言,数学,科学等科目一级以上的数字都超过50%。特别是前两个国际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平均得分达到了601分,实现了学术成绩绝对领先,综合素质全面优秀课程目标。
(2)2016年高考,所有候选人在线率18%,创造了三年大学入学考试重点率的新纪录,同时省份在线率保持100% 吴凯学生从小一到高中12年在我学校学习,二年级体育竞赛在该地区第一,大学考试成绩突破了关键。张川汉的学生在考试中只有530分,大学入学考取了606分,实现了重点大学的梦想,高考阶段的一批学生在高中阶段取得的成绩取得了质的飞跃。
(3)暑假期间,来自国际高中学校的18名学生来到我们的美国高中11年级。同时,我们学校3的海外旅行团分别有80多名教师和学生,到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体验异国文化生活。
(4)今年校园一号网球运动大赛,共有26109人参加了各种项目的选拔,最终产生了65个新纪录,我校总共17个排名第一。
除了暑假期间,还有一些新的校园教室和多功能厅,大型学习资源中心,创意工作室,小剧场,电视,双网络覆盖的数字环境,让我们在新学年充实新的期望。
同学们,好消息是令人鼓舞的,期待鼓励进步。
新学年我们继续坚持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优秀原则,更好 以世界为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学生的阳光质量,自主性和领导能力。
新学年我们将以优异的学生促进行动,乐趣为大舞台,明星社区风格的展览和一系列活动作为载体,积累我们学校的灵感,勤奋,良好的思维,本尼迪克风格的学习,展望给在课堂上的学生知识花蜜,在质量课程的领导实现自我成长在开放的国际课程,以提高您的国际质量。
新学年我非常期待学生们做本尼迪克创源。
首先,你学习你的学术计划,认真地学习每一个学习课程,每天做练习和作业,做好工作,在快乐的参与,独立和高效的文化和生态课堂,在知识的海洋中徘徊,用坚实的行动实现理想的学术成就!
二,你对你的专业知识感兴趣,独立参与科技节,体育节,节日,国际文化节等丰富精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你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展示风格!
第三,你练习你的能力,在课堂上工作,在质量课程的领导者,你可以享受你的天赋。特别是,我的学校142名学生也将招聘新的社区成员,期待更多的学生 活力的社区,期待您的社区在十大社区选择脱颖而出!
四是你自己的挑战的做法,继续突破自己。在丰富的校园课程活动中,你有很多机会挑战自己。今年校园1号在线运动竞赛选择即将开幕,期待您继续突破自己,挑战新的高度。
我希望全校教师和学生能够采用实际行动,协同创新,进一步推动国际教育实践,创造和提高学生多元化发展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快乐,让每个教师都精彩,我们学校绿色品质,建设国际水平的优秀中国学校。
第四篇:笃信未来,笃行致远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观后感(精选)
笃信未来,笃行致远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观后感
上周六,西格码党支部组织全体员工亲赴韶山观看了全球最大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整个演出场景及画面震撼人心,让我至今历历在目。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整个实景演出不仅仅让我认识到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和建设的艰辛,同时领略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当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丧失了信心,而他依然笃信前行,不畏艰难,笃行致远,带领人民走出困境,成立新中国。
整个演出的脉络以毛泽东走出韶山救亡启蒙(世界时局:帝国强权,殖民压迫,面临四分五裂的中国,刻不容缓民众联合,建党,发动安源罢工);领导三湾改编、秋收起义(融合与杨开慧之间的革命感情);长征(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抗日战争、渡江战役再到新中国成立为重要线索,讲述毛泽东在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即使付出了家人的巨大牺牲,面对一个又一个无比艰难的绝境,仍然笃信终将建立新中国的信念,最终成立新中国。
在毛泽东那个年代,社会环境恶劣,但他却依旧能克服社会环境带来的艰难,将农民的利益放在一切事务的最前面,坚持为人民谋福利。然而,今天的西格码已经走过十个年头,未来或将面对重重困难,作为西格码的一份子,应该发红军长征的精神去对待我们的工作,遇到困难依然具有展翅搏击的勇气与毅力,笃信没有干不好的工作,笃信未来的西格码更美好。同样也警示自己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紧跟西格码的发展步伐,团结一心,共同将西格码打造成为全国电力建设第一品牌。
第五篇:财政青年要博学明辨、锐意创新、笃行致远、情系民生
王军:财政青年要博学明辨、锐意创新、笃行致远、情系民生
2012年5月10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5月7日,财政部召开2010-2012青年工作表彰大会并启动“走基层接地气”调研活动。会议表彰了2010-201210名“财政部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和47名“财政部青年五四奖章”,以及一批五四红旗团组织、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优秀共青团员,同时举行了“走基层接地气”调研活动启动仪式。
会上,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军表示,2010年以来,在部党组和机关党委的领导下,机关团委和各级基层青年组织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创先争优,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希望财政部各单位继续创造优良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全面了解和掌握青年所思、所想、所盼,切实把青年同志的热情引导好、把青年同志的需求解决好、把青年同志的作用发挥好,更好地营造“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浓厚氛围。
王军向财政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
第一,希望财政青年博学明辨,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国内外财经理论知识强化功底,以古往今来人类知识成果扩充智慧,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把自己锻炼成理想坚定、政治成熟、业务精湛、视野开阔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第二,希望财政青年锐意创新,敢于“潮头出海卷秋风”。希望大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永葆与时俱进的朝气,善养挺立潮头的浩气,秉持超越前人的勇气,在各自岗位上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力争在各项工作中有新的作为、新的突破、新的跨越。
第三,希望财政青年笃行致远,坚持“天下大事作于细”。希望大家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扎扎实实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骛远,凝神静气,埋头苦干,用自己的辛勤努力不断开辟人生和事业的广阔前程。
第四,希望财政青年情系民生,始终“万家忧乐放心头”。希望大家把个人奋斗和服务人民群众结合起来,无论是研究政策、制定政策,还是分配资金、监督检查,都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创造人生辉煌。
按照财政部2012年共青团工作部署,部机关团委结合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根在基层走进一线”调研活动,决定2012年以“走基层接地气”为主题,组织青年干部走进基层农村和财政一线部门,了解基层情况,锤炼工作作风,提高履职能力。对于此次调研活动,王军在讲话中指出,这次活动是财政部青年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财政部密切联系群众、锤炼作风、锻炼干部的重要举措。广大青年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结合岗位实际,认真选准课题,科学安排行程,切实做到接地气、看发展、学传统、体民情。对此,王军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带着问题去调研,二是要带着感情去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