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
(一)以食为美 味为本
七(2)温纯纯
犹记初读梁实秋老先生的文章是在教科书里。课外阅读里一小节。讲迎新年团圆的吃食,一大屉一大屉的红米、杂烩,满涨的,是人们映着火光红润的脸。记得大锅的炖肉炖鸡,乱舞的粉丝,铺着油布的木板桌。是北国冷冽的风,扬起的尘沙直刮面角。
去年看了一次北京,是在盛夏满耳蝉鸣时去的,带着雅舍这本书,走倦了看看读读,有日,赶了地铁去故宫,累极渴极了也不消停,吃一大片一大片的盐味苏打饼,牛嚼牡丹一样尽数咽了,也还浑身无力。看到一家小店,布置陈设已旧了,但一尘不染。老板娘一团和气,装了一碗酸梅汤给我,清香清香的,片了几块柠檬,甚是好吃。我便倚在门口,学着梁老先生的样儿,半眯眼,一手端碗,一手支头,一小口一小口灌饮,那烈日灼阳照在身上,竟是十分惬意!我饮过好多酸梅汤,甘苦皆有,有十几钱一瓶的,也有三钱一杯的,大酒馆里,街边小巷角的,皆比不上故宫的酸梅汤,阳光雨露沉积起来的,冰甜沁口。
回到正题,《雅舍谈吃》书写旧年北平的各色吃食,皆有特色,染了北国的乡镇风情,使人回味无穷。书中写了好几个制美食的好地,如东兴楼、致美斋、玉华台等,最爱的还是那道烧鸭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北京烤鸭,片得飞薄,有温温热热的面皮,一大卷葱丝黄瓜之类的,一碗乌黑的酱,鸭子带油,油皮肉,拈两片放到面皮上,夹了葱一大捆,包上,沾汁吃,尤其美味。那些旧年的吃坊或是在历史中湮灭,或已旧貌换了新颜,纵使街巷是对的,也寻不到了。我是吃过全聚德,对此也是感同身受。
梁实秋的文笔,是像水一样清淡的,每一道丰肥或爽口的菜食,皆在他的回忆里徐徐地阐述出来,我更喜欢的,是他将故乡的思念情怀一同融进去了,读着倍感亲切,也朗朗上口。
我有些想回旧年的北京望望了。
雅舍谈吃读后感
(二)味至浓时及家乡--读梁实秋《雅舍谈吃》有感
高伟
央视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国》,每集看完都觉得感动莫名,意犹未尽时就到书房翻出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温故知新的同时不断的借由先生美妙的文字来寻找慰藉。
我很喜欢梁实秋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平和温文,优雅风趣。梁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共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用生命垒起的是一座了不起的文化丰碑,他译成一百多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部剧作和三卷诗歌。著成一百万字的《英国文学史》,选译了一百二十万字的《英国文学选》。译出一百二十四册《世界名人传》。编成三十多种英汉字典和数十种英语教材。其中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等尤其今人称道。梁先生的散文篇篇各呈异彩,令人爱不释手。在《雅舍谈吃》中,梁先生不单写他尝遍的各种珍馐美味,还能在街头小吃上大做文章,于平凡中写生活乐趣。他写的“锅巴”、“豆汁”都是平民食品,甚至一块普通的葱油饼,先生亦能品出滋味,令我羡慕不已。文章表达不同,篇幅不同。梁先生的文章恰如一盘盘菜肴;有记大餐者,洋洋千字,蔚为大观;有百十字小品,如酱瓜小菜,滋味悠长,如此等等,有好口福,好胃口,文章怎能不精彩?“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如此高见,真让天下老饕找到了大吃的理由;读如此文章,焉能不叫人齿颊生香?
先生的文章中总是蕴含着剪不断的乡愁,“火腿、鸡蛋、牛油面包作为标准的早点,当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这种异俗。我心里怀念的仍是烧饼油条。和我同嗜的人相当少,海外羁旅,对于家乡土物率多念念不忘。”
“烤羊肉”、“豆汁”、“爆肚”写的是吃的,可文中萦绕始终的是浓浓的解不开的乡愁。他在书中写道:“友人是山东人,喜食煎饼卷大葱,然夫人是江浙人,家里生葱生蒜是决对不会上桌的,到先生家里做客只求大葱一盘,家常饼数张,卷而食之畅快淋漓,言唯此餐最合心意。”
我的父亲是陕西人,在河南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仍一口乡音不改。又极喜吃面食。哨子面、浆水面、裤带面、凉皮、饸饹、懒麻食。提起每一种都有浓浓的乡情在里面,每每展示手艺,做各种面条时会告诉我:“你奶奶为我做过这个,很好吃”.只要回乡,必定整日吃这些家常味道,老友乡党邀请宴席之类决计是不会去的,每每要求下碗面吃就好。小时候不懂事,问父亲“为什么烩面也是面,你却不喜欢吃?”.父亲回答“小时候没吃过,思念记忆里的味道也是思乡”.是啊,人们思乡,往往也思念记忆里熟悉的味道,以此来深化对家乡的记忆,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味道,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味至浓时即家乡,此世间,唯美食与乡愁,值得被原谅十万次。在这些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梁实秋先生对生活的点滴感悟;于寻常中洞察人生百态;于艰难中闪烁谐趣幽默;让我循着先生的心迹;在淡淡的沉思中品苦品乐品人生。
雅舍谈吃读后感
(三)吃也是一种文化
哈皮波
《雅舍谈吃》这本书是偶尔在公司的小图书馆瞥见的,因云姐上次谈起梁先生讲起这本书里的金华火腿,遂便借来准备得闲时读读。
最近在读《传习录》《中国通史》,通篇的文言文,犹如吃七分熟的牛排一样要细嚼慢咽,简洁的古文字中蕴涵的哲理需要反复咀嚼方知其滋味,那天读的实在是乏味厌倦的时候,便捧起了这本《雅舍谈吃》,刚读过两篇便乐不释手,遂感觉吃了很久牛排之后突然吃到新鲜爽脆可口的蔬菜一样,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不到两天便读完这本书的第一辑《雅舍谈吃》。
《雅舍谈吃》收录的是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和杂文,分为上下两辑:第一辑便是《雅舍谈吃》,主要是收录了梁先生关于各类中国传统食物味道的记忆;第二辑是《雅舍散文》,收录了梁先生关于民国时期的许多物件和韵事的记忆。
对于梁实秋先说句实话实在无太深的印象,应该只有在高中那会为解备考烦闷看《读者》时不经意间读过几篇讲人生哲理的散文,那是为激励备考士气而读,所以至此已然印象不深,但捧起《雅舍谈吃》这本书再读的时候,留在脑海里的那些模糊的风趣幽默又富含哲理的文字仿佛被唤醒了,读梁先生的文字仿佛像与久别的一位年长老友交谈,如沐春风一般的感觉。
这才开始认真的去了解这位梁实秋先生,才知我们读的许多英国文学译品均出自梁先生之手,如大家熟知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呼啸山庄》等,说来惭愧,这些文学作品竟均未拜读过,下次如有闲读英国文学,必定是寻梁先生的译本来读。梁先生是民国许多大师的挚友,如胡适和徐志摩。他更是与“左翼作家”鲁迅曾笔战不断,中学时多读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梁先生的文字却是很少有机会读到的,可幸的是在《读者》上还是偶尔能读到一些,不由可悲自己中学时课外书籍读的太少,最适合读书的时光却白白浪费了。
先谈谈梁先生的文字,梁先生的文字极其简洁干净,丝毫不见当今“作家”文字里的那种繁赘,可见先生遣词造句文字功底的深厚,举书中一个小例子:在《笋》这一篇的末篇,()梁先生特意加上一段友人陆国基先生的一段补正,梁先生原文为,“冬笋不生在地面,冬笋时藏在土里”,陆先生建议更改为“冬笋是生在在土里”更为简明,梁先生欣然接纳并将此韵事附言与文章末篇并向读者解释冬笋的生长过程并特向陆中基先生鸣谢。从此则小故事可见梁先生对于语言简洁的追求和造诣以及胸怀的豁达。
正是梁先生简洁的语言,让美味的食物的色和形跃然于纸上,让我们这些“吃货”读者虽未见其物,却早已默吞口水了。例如梁先生描述他在上海的大马路上所见的金华火腿是“瘦肉鲜明如火,肥肉依稀通明”,描写北京锡拉胡同的水晶虾饼“炸出来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如描写酸梅汤“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类似的描写书中比比皆是,读起来仿佛亲临其境,正在和梁先生一起在吃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
当然梁先生并不是一个饕餮之徒,只贪图食物的美味,梁先生更注重的是食物背后的讲究的精致的做法及其蕴含的各区域的饮食的差异性,所以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食谱“,例如红烧狮子头的第一道工序讲究:”首先取材要精。细嫩猪肉一大块,七分瘦三分肥,不可有些须筋络纠结于期间。切割之际最要注意,不可切得七歪八斜,亦不可剁成碎泥,其秘诀是“多切少斩”.挨着刀切成碎丁,越碎越好,然后略为斩剁。“后续的炸和蒸的工艺也是需相当细致完成,这样的狮子头才是佳品。在先生看来已经有很多食物已丧失对食材,火候及烹饪工艺的追求,反而更多的便是粗制滥造,对于先生这种”知味“的人,每次尝到这种食物时总是”一看就不起眼,入口也嚼不烂,令人败兴。对于大葱,先生却这样写到,“我的同学张心一是一位奇人,他的夫人时江苏人,家中禁食葱蒜,而心一事甘肃人,极嗜葱蒜。他有一次过青岛,我邀他家中变化,他要求大葱一盘,别无所欲。我也如他所请,特备大葱一盘,家常饼数张。心一以葱卷饼,顷刻而罄,对于其他菜肴竟未下箸,直吃得他满头大汗。他说这是数年来第一次如意的饱餐!”读到此处便忍俊不禁,区域的饮食差异性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例如在家乡湖北炒菜口味偏重,偏好辣且咸的,而唯独豆腐脑我们喜欢放糖,而且越甜越好,而在江南城市口味清淡或偏甜,但豆腐脑却是放酱油和辣椒的,这样的豆腐脑自从有次抱着好奇心尝过之后再也不愿去试,这种又甜又咸的味道着实让人败兴,所以在中国有句古话叫“众口难调”,区域饮食文化的差异性可见一斑。
饮食文化中另外的一个重要部分餐桌文化,梁先生也在书中略有提及。先生对吃八宝饭时“若是舍大匙而不用,用小匙直接取食,再把小匙直接放在口里舔,那一副吃相就令人不敢恭维了。”以及先生谈及在小时在餐馆等菜的时候,用筷子敲击碗边的时候,被父亲制止:千万不可敲碗盘作响,这是外乡客粗鲁的表现。我想诸如此类的餐桌文化,我们却早已沦失,君不见在熙熙攘攘的餐厅,有人赤膊上阵,有人抽烟,有人携带宠物,服务员稍有怠慢,便是厉声大骂,遂服务员与顾客发生冲突的这种丑事屡屡见于报端,而国人却早已弃中国传统的餐桌礼仪文化于不顾,当然更不顾梁先生所言的那些精致美味的食物了。
书中的食物大都是民国时期北平的街头特色小吃,如豆汁儿,酸梅汤和冰糖葫芦,显然先生笔下的这些食物在北京再也找寻不到。梁文道先生四十年前从香港第一次到北京时,便去梁先生笔下的寻豆汁儿和酸梅汤,却惊讶发现北京人甚至不知豆汁儿为何物,酸梅汤也再不是装在桶里冰镇的,梁实秋先生笔下所记录的那些北京的老味道早都不复存在,味道连同记忆都已被钢筋水泥埋入了土里。所以,梁文道先生说,北京早已不是北京,那个记忆中的北京。
梁先生这本《雅舍谈吃》谈的虽是食物,但是更多的是记载他记忆中故乡的熟悉的味道,一位老人在海峡的另外一侧,念想着老北平的各种味道,对味道的最深的记忆便是最浓的乡愁。
第二篇: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
六年级六班 陈轩昂
刚放寒假,偶然间在书架内找到一本书,幽绿的封面透出一种朴实。拍拍上面的灰尘,褶皱的书页看出它以年代久远。再看背面,定价只有3.25元!打开它才知到里面有一个大世界。
中国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是的,“吃”这个字眼在中华文化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本书的作者——梁实秋爷爷,就把吃的描写的淋漓尽致。吃看似很平常,其实却大有讲究。梁实秋曾说,三等人讲究住,二等人讲究穿,一等人讲究吃。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在“吃”上下了许多功夫。而当今社会,中国菜更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粤菜、鲁菜、淮阳菜、川菜、户菜等,不同菜系,不同的人偏爱。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中国菜烹饪的方式更是花样繁多,蒸、煮、炒、煎、炸,红烧、盖浇等等,色泽鲜艳,令外国友人大开眼界。这些全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先们的聪明才智。我本人就是个馋猫,我妈妈就是个神厨,能满足我所有喜好,所以我才这么胖。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佛跳墙”,我一直想吃。可是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材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吃到“佛跳墙”,其中的美味应有尽有,让我想起梁实秋的美文“有海参、猪蹄筋、红枣、鱼翅、鱼皮、栗子、香菇、蹄髈筋肉等十种昂贵的配料,先熬鸡汁,再将去肉的鸡汁和这些配料予以慢工出细活的好几遍煮法,前后时间将尽两星期„„已不再是原有的各种不同味道,而合为一味。香醇甘美,齿颊
留香,两三天仍回味无穷。这样说来,佛跳墙好像就是一锅煮的稀巴烂的高级大杂烩了。”这么好的文章,怎能不令人回味无穷呢? 《雅舍谈吃》这本书,不仅带我游览了全国各地的美食,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我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味觉享受”。
第三篇: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张铃佳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里,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以及小吃,文风自然亲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不似散文倒有点像是杂文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
他写的大多数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例如:窝头、火腿、咖喱鸡、醋溜鱼、鱼丸,也写饮酒、喝茶、康乃馨牛奶,亲切的就像是老一辈在对你唠嗑。看着目录就像看着一份份丰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读着“芙蓉鸡片”你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剥葱、剥虾仁的麻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然后开始挽起袖角也想试试放了掐菜、黄瓜丝、萝卜缨、芹菜末四色面码的绝味杂酱面。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吃得满面红光,酣畅淋漓?
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食谱。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展。”因此朱赢椿与梁先生不同之处在于,《肥肉》一书中更多的讲述一代人,在那个满是饥饿的时代里,吃都实属不易,更不要说是肉。而透过一块现代人大多舍弃的油腻的食物,穿越历史,当或悲或喜的记忆纷至沓来,该是何等矛盾的情感?听如今文坛上的才子们讲起那段与饥饿的共同记忆,不禁会有所触动。两本书虽然同是讲吃食,但是《肥肉》多了份历史版的沉痛,《雅舍谈吃》更多的是对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过处尽管不精细,难得的是一位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
远去的吆喝、飘香的美味、挥之不去的袖口淡淡的清香。早已经幻化成风,悄然入梦。书中写道:“烹饪的技巧可以传授,但真正独得之秘也不是尽人而能的。当厨子从学徒做起,从剥葱剥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厨房里耳濡目染若千年,照理也应该精于此道,然而神而通之蔚为大家者究不可多得。盖饮食虽为小道,也要有赖于才。名厨难得,犹之乎戏剧的名角,一旦凋谢,其作品便成《广陵散》矣。”
精湛的绝活凸显的事老北京的生活轶事。老一辈人对于生活真实的态度,仿佛瞥见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立于身侧,念道:“世上之事,唯有美味与理想不可抛。”
老北京里的某些地点、风俗,虽然已经随时代的变迁黯然不见了,但是再走过那些旧时的寻常巷陌,熟悉的记忆又会在怵然间奔涌而来,将你淹没。梁先生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对于喜欢的吃的更是写道:“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对于不喜的日本生鱼片又嫌它软趴趴的,黏糊糊的,不是滋味,却对西湖楼外楼的“鱼生”赞不绝口。这样一个真性情的老先生让我们怀恋,怀恋他对喜爱的事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被有时欣喜,有时爱唠叨,有时情到深处又感伤的文字倾倒。
个中缘由,我觉得用张爱玲的话,再合适不过。她说:“做成的蛋糕远不及制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华全在烘焙时期的焦香。不停地追忆,不停地烘焙,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
北京的前尘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中犹有风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诗酒,文字飘逸洒脱莫不是诗性使然?
张爱玲怀恋的炉膛里冒起的青烟;朱赢椿所记录的是饥饿时代里一群人的故事;而梁秋实写的不过是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而《雅舍》文字的动人之处,正是对似水年华的追溯。懂得生活的人才懂食之味。
第四篇:评《雅舍谈吃》
席地而谈吃
生命有限,吃一顿就少一顿,果然是这个道理,所以每一餐都不要辜负。但年轻的时候,即使懂得这个道理,也没有相当的财力,一个晚上舍得结八次帐换来一次舌头的满意。即使有这个财力,味蕾也没有相当的功力,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一尝就晓得饭庄里的江瑶柱已经过了保质期。即使有了相当的财力和相当的功力,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年轻的时候,恋爱大过天,跑得最勤的是和女朋友约会,嘴巴只顾得上说甜言蜜语,讲电话讲到忘记吃饭。
年轻最大的资本,是有好胃口。梁实秋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曾创下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真是骇人的大快朵颐。但当他老了的时候,却患上了糖尿病,忌口吃甜,连别人送来的荔枝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塞一颗到嘴里,还惹得妻颜大怒一尝**。先不说老时心肝脾胃肾诸多的饮食忌讳,眼睛一老,就看不了食物诱人的色,鼻子一老,就闻不到食物动人的香,舌头一老,连食物的软嫩香滑酥脆辣麻也尝不全了,光想想也觉得可怕,还谈什么节食减肥,从此以后立志顿顿认真餐餐周全,读书只肯读食谱,最崇拜的人统统换成美食家。
趁着志气犹存,前段时间一口气读了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和唐鲁孙的【中国吃】两本书。
唐鲁孙的“吃”,是有出身的。唐鲁孙是正经的八旗子弟,世泽名门,家族食饮熏陶出来的食客大拿。唐鲁孙说,他家以蛋炒饭和青椒炒牛肉丝来试家厨,合格录用,各有所司。小至家常打卤面,也不能丝毫马虎,要卤不澥汤才行,吃面的时候必须面一挑就往嘴里送,筷子不翻动,一翻卤就澥了。所以唐鲁孙写美食,也有世家风范,写老北京的旧时味,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兼谈市井风俗和逸闻掌故,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学世家子弟,根基深厚,路数正宗,又在江湖上闯荡数年,走南闯北,博闻广见,融会贯通,终成一代名家。称唐鲁孙是美食家,是一点也不错的。
与唐鲁孙相比,梁实秋还够不上“美食家”的地位,他也爱吃,也会吃,但他的吃,更多是一种文人对生活的感情和体悟。翻翻目录就可以看出,他写的更家常多见,写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汤包、炸丸子、咖喱鸡,也写茄子、豆腐、腊肉、栗子、八宝饭,连麦当劳也可以写一写,目录本身就像一份内容丰富的家常菜单,读着非常可亲。对唐鲁孙是高山仰止,对梁实秋则可以席地而谈了。
梁实秋写食物,感情上十分坦率,不好吃的就是不好吃,名气再大也枉然,不想吃的就连碰也不碰。比如说狗肉,梁老就坦言从来没吃过,也从来不想吃,因为想起狗改不掉的那种恶习就觉得恶心,人称狗肉为香肉,也不知香从何来。北京很出名的“茯苓饼”,梁老也说“不过是飞薄的两片米粉糊洪成的饼,夹以黑糊糊的一些碎糖渣而已”,茯苓饼我是吃过的,当时也觉得十分上当,还以为是不够正宗的缘故,看来实际就是如此,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对不喜欢的食物喜笑怒骂,对喜欢的食物,描述起来却非常欢喜动情,比如写致美斋的煎混沌,“每个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又喜欢自己亲自动手下厨,却未必每次都做得到好处。梁老说“最怕做红烧肉,因为我性急而健忘,十次烧肉九次烧焦,不但糟蹋了肉,而且烧毁了锅,满屋浓烟,邻人以为是失了火。”
这样的老爷子真是可爱,嘴馋爱吃,也会闯祸,也会有偏见,也会爱抱怨,有时深情怀念,有时感慨万千。读他的【雅舍谈吃】,常有想下厨一试身手的冲动,觉得做菜也不会是太难的事情。而读【中国吃】,更多是沉浸在对美食的意淫之中,除非有多啦A梦的时光机,否则总是会伤感地想起【半生缘】里那句话——“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那个老北京,前尘往事,如梦如烟,是再也回不去了。
用聚会宝约上几个好友,让我们一起进入梁实秋的美味世界。
第五篇:《雅舍谈吃》读书笔记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1
《雅舍谈吃》是梁秋实老先生所写的一部散文集。
《雅舍谈吃》搜罗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地特色食点,以诙谐生动的笔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文字打动读者的心灵。这部美食小品收录了梁老先生写过的96篇谈吃美文,读来令人垂涎欲滴。全书共分为“雅舍谈吃”和“谈吃拾遗”两个部分,“雅舍谈吃”完整收录初版《雅舍谈吃》的所有内容,“谈吃拾遗”则辑录了初版《雅舍谈吃》未收录的39篇谈吃美文,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一部完整的《雅舍谈吃》。
梁老先生的文字温润动人心,读来优雅又不失诙谐,无论是食材选择、煎蒸熬煮要领还是人生掌故,皆是信手拈来。介绍“馋”这个字的'含义时,梁老先生是这么说的:
“馋字去掉食旁,本意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真正的馋人,为了吃,绝不懒。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人之犯馋,实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吐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我曾痴想北平羊头肉的风味,想了七八年;胜利还乡之后,一个冬夜,听得深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椅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等羊角,撒上一些椒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的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但是,老实讲,滋味虽好,总不及在痴想时所想的香。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光是一个“馋”字,梁老先生就有这么多独特又有趣的看法,不难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食材自有贵贱,但美味不分高低。梁老先生的谈吃,谈的是美味,也是他曾经的生活。在这些谈吃的小文里,我们能看到他对父母的爱敬,也能重温北京餐饮曾经的辉煌,只是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曾经的美味只好留存于回忆中了。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2
生在人世上,没有一天能离开吃饭这一件事。但是对于吃,有些人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有些人则对吃之一道不断钻研,使之渐成艺术。
梁实秋先生对吃这件事情就有着自己的许多研究与见解,在《雅舍谈吃》一书里,满是梁先生对那些美味佳肴的念念不忘。这些美食有不易吃到的水晶虾饼,瓦块鱼,佛跳墙,也有平民小吃炸丸子,酸梅汤,糖葫芦,还有北平特有的不被一般人所接受的豆汁,油鬼等食物。
食材自有贵贱,但美味不分高低。在梁先生的笔下,鱼翅自然是一道美味,但若是发的不好,手艺不精,黏黏糊糊的一盘鱼翅端上来,还不如一道简单的鸡刨豆腐来的让人心喜。梁实秋先生出身大家,自幼年时便跟随父亲出入北平的大馆子,可以说是尝过当年首屈一指的美味。但梁先生对于美食并不自矜身份,许多平常小食也会出现在他的笔下,对于豆汁,梁先生数度写起,怀念至今。
豆汁是老北京人所喜好的一种食物,味道嘛酸臭二字即可概括。但不知为何却得了北京人的喜爱,和豆汁就着辣咸菜,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满身大汗,才算是吃的畅快。还有爆肚,也得北京人的喜爱。内脏一味有些人是不喜欢的,不过老北京做的爆肚却是美味。梁先生在写爆肚的时候,不单只写食物之香,还兼写食材的选择与烹饪的技法,而这也正是梁先生谈吃的一个特色。
梁先生好吃也会吃,甚至还可称的上是善厨艺。在他的谈吃小文里,时常出现食物的选材与做法,狮子头讲究多切少剁,烙饼则要热水和面,多醒一会,炸酱面的酱若要好吃不妨加些茄子丁,鱼丸则要活鱼刮肉才最为好吃。
梁先生的.谈吃,谈的是美味,也是他曾经的生活。在这些谈吃的小文里,我们能看到他对父母的爱敬,也能重温北京餐饮曾经的辉煌,只是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曾经的美味如今只能留存于回忆中了。
其实对于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也会有自己念念不忘的味道。梁先生写他在北平家里吃的面,酱要炸好,面抻得好,面码配的也好,而离家以后,标准的炸酱面就再也吃不到了。炸酱面于我可有可无,倒是北京前门吃过的肉丝面念念不忘有之久了。大约七、八岁年纪的时候,在北京前门吃了一次肉丝面,付账的是大舅,因为大舅家不是很宽裕,纵然没有吃够,也不好再要一碗。于是这碗面的味道就成了白月光与朱砂痣,小的时候,家长哪能专为孩子吃碗面跑趟北京,长大以后,再去前门,又哪能找到曾经的面摊呢。另一样让我念念不忘的美味是小学时门口老太太买的炸丸子,那时候不像现在偷工减料,丸子是豆腐做的,但是里面有火腿有肉,一串五个,放进老太太秘制酱料的小桶里,酱料满满的裹住每一颗丸子,真的是香的舌头都想吞下去,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老太太再不出摊,丸子也就成了绝响。
食物总是带给人温暖,俗语就有,吃饱了不想家。去国他乡,能吃到儿时的美味自然是一种享受,便是吃不到,想一想,写一写,看一看,也当是一种安慰吧。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3
自古民以食为天,倘若没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我们这些汲汲饮食男女恐怕便不能保全自身生命,生命既然都保全不],又遑论其他潜在发展?可是人类必竟有别于其他物种,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所需之后,人类开始了实现梦想与追求的行动,为了活的有尊严有价值,裹腹之余高雅的精神文化追求随之而生。饮茶发展出了茶道文化,插花形成了花艺文化,吃的食物自然也不甘落后不肯马虎。
梁实秋是文学大家,他的《雅舍谈吃》便搜罗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地特色食点,以诙谐生动的笔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文字,打动读者之心。这部美食小品,完整收录了梁实秋96篇令人馋涎欲滴的谈吃美文,全书分为“雅舍谈吃” 和“谈吃拾遗”两部分,“雅舍谈吃”完整收录初版《雅舍谈吃》所有内容;“谈吃拾遗”辑录初版《雅舍谈吃》未收录的39篇谈吃美文,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极其完备的《雅舍谈吃》。生活之余,夜深人静,泡一壶香茗,焚一缕幽香,灯下捧书细读,也不失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来点放松的愉悦。虽然身体不能亲临他处的世态,但也不能孤陋寡闻了不是?人生如此珍贵,何必浪费时光于酒肉之聚?天地广博,身虽不能行至,眼睛却能通过读好书来体味其中美妙。这便是好书的作用吧。
梁实秋的文字温润动人心,优雅之中有谐趣,无论是食材选择、煎蒸熬煮要领,还是人生掌故,皆是信手拈来,笑谈间人生之乐尽得于此。我喜欢读梁实秋的文字,一边读,一边流口水,特别是饿的时候,恨不得钻进书里,饕餮一番。唉唉,人皆是馋,正常,而对馋,梁实秋说,“馋,则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就像周浩晖在《邪恶催眠师》里介绍的七宗罪之一,好吃也是其中一条嘛。因为好吃,把自己的舌头都可以吃下去。噢,有点恐怖,但也可以理解。
人莫不饮食,而鲜能知其味,梁实秋显然是其中的最知味者。知味,知昧,就多了那么一杠而己。美食之味也是如此,由美食到人生岁月,可见口腹间的旷达幽默以及美食中的智性人生。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4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雅舍谈吃》,是多么新颖的书名啊!我读过有关天文历法的书,也读过中外名著,都从未读过有关写”吃”这个话题的书。于是,带着满满的激动,我开始捧书阅读。
书还是崭新的,纸页雪白。一走进梁实秋的散文中,我便被”吃”文化所吸引了。”民以食为天”,不错的,梁实秋先生却把这种理念体现了出来。这也是文学大师梁实秋唯一的美食散文集,从生活中对平平淡淡的”吃”谈起,谈出一种新的境界,令人深感那滋味的美好。在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中,字里行间更是一种对故土浓浓的思念之情。
“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沉浸在梁实秋的文笔下,更让我看见美食,看见感情,看见生命。全书浅显而隽永,并没有很多华丽的文笔,但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种各地美食。
不禁的,我也回想起儿时所吃过的美食。从书中更回忆起那令我难忘的各地美食。似又铺开在我面前,令我唇齿留香。书中虽大多只是普通的老北京美味,却更是进入了高雅脱俗的境界。
睡前读上一小段《雅舍谈吃》,回忆的那美食的色、味、香入睡,心中不禁暖暖的,甜甜的。远去的喊喝声,十里飘香的美味,早已幻化成丝丝清风,悄然入梦。张爱玲曾说过,”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我觉得这也是《雅舍谈吃》的字里行间的妙中之最。作者对似水年华的追溯,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正是这本书的动人之处。
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那食之味。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5
张爱玲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里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有多少国人拜倒在了美食的“衣裙”下?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北京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文章从生活中最平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梁实秋在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重庆北碚,在村子里租了一间小房子,苦中做乐,称其为雅舍,于是以雅舍为专题开始写作。雅舍即成为一种体裁。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看完《雅舍谈吃》,让我在对美食垂涎之外,更多的是感慨。该书并不是美食家的食谱,梁实秋没有像美食家如数家珍般道出各种美味的菜肴,随便从中挑出一篇文章,基本上梁实秋先生对那一美味的起源来历,历史典故,相关诗词,原产地,以及哪里哪里的最正宗不过,哪里哪里最有特色不过,味道如何如何……都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笔下的很多食材并不都是珍贵的,更多的.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平民食物,他也很少正面讲述食物的味道,却让人感受得到那滋味的美好。这份美好并不只是美食带来的,而是作者在食材中弥漫着深沉的情感。一提到鱼丸,梁实秋便会忆起喷香喷香的故乡鱼丸,“......幼时这一幕闹剧印象太深,一提到鱼丸就回忆起来了”这些都使他齿颊留香,空余旧事萦绕心头;想起北平的烤羊肉就馋涎欲滴,怀想不已。
由此看来,梁实秋并不是就吃谈吃,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中的各种吃食不过是梁实秋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而已。他不直接怀乡,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故国人情。在这本书中,不仅让人看见美食,看见感情,也看见生命。
我在舌尖上品味梁实秋,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是人生各种说不尽的愁滋味。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6
民以食为天,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说法。粗俗点,吃喝拉撒睡,吃喝也是排在前位的,可见,饮食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梁实秋先生的这部《雅舍谈吃》中介绍的各种食物或说菜式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毕竟都是基于他的亲身经历,与他的生活,他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他用一种轻松、有趣,具有故事性的手法带我们走进他的`那个时代,尝到那个社会的味道。
翻开书,看到目录上那一排排的菜名,什么水晶虾饼、锅烧鸡、瓦块鱼、烧饼油条,真真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了。特别是在深夜,看着书,更觉胃里的空虚,真是体会到书里不断强调的“馋”。人有口腹之欲, 其实是一种生活幸福的表现,所以做一名吃货,有着对美食的追求,就像作者一样,于平淡生活中收获点滴温暖和美好,亦不乐哉?
每一小篇对美食的介绍描述,都让读者跟随作者追忆到他的以前,那是一个个他与亲人、好友及他生活中存在的人关于美食的回忆和故事。有母亲在儿时给做的核桃酪,有和先君在东兴楼吃饭时的醉酒,有和多位好友聚会时一桌三十元的酒席,食物因为有了人的联系,而充满了人情味。想想以后,因为一道菜而忆起一个人,食物已不仅仅是食物,是感情的纽带,另一端系着的是回忆中的人,也许是不在人世的人,再无机会共食一道菜,共饮一盅酒。
这样的食物是温暖的,是别有滋味的,纵使再无机会一膏馋吻,我相信,那味道始终留香齿颊间。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7
《雅舍谈吃》是梁先生的一本有关饮食文化的散文集子,在这本书中,梁先生就各种菜谱、饮食文化等进行了非常独到的分析。读来,一方面,阅读这些介绍性的文章,梁先生对于诱人食物的描述,令人生津,馋涎欲滴;另一方面,也可见梁先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体味,可见匠心。
也许,一国的吃,深刻地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但是,吃者,总是口腹之欲;欲者,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节制”之必要。所以,“格尽人欲”似乎让对于美味的追求变得不那么上得了台面。但是,也许,人欲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的组成部分吧?在梁先生看来,“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对于严肃的人而言,这话可能漏洞颇多,玩儿的是小蚊子伎俩;但是,对于饕餮之徒而言,这话,俨然可以成为饕餮客的圣经了!
虽说梁先生的文章,确实将很多笔墨耗费在了食物之上,比如西施舌、烤羊肉、狮子头之谓,但是,正如梁先生所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对于出生于北平的梁先生,对于北平的小吃珍馐都如数家珍。小吃如豆汁儿、酸梅汤、糖葫芦,且“实在想念”,而对于所谓“大八件”“小八件”嗤之以鼻,对于鄙夷北京小吃的`我辈而言,发现也找到了“权威论断”。
说是“怀乡”,更多的可能仍是思人。谈到狮子头,心中所思,是客死异乡的萧毅武先生;谈及“冬笋炒肉丝”,那是“无上妙品”,但必须是“妈妈亲自掌勺”;而真道及那些吃食,尤论及父母爱吃之物什,未及供养仍是梁先生之哀伤。
同时,梁先生也在缅怀一个时代。例如东兴楼,日寇盘踞之后,一代名馆,后“名存实亡,不复当年手艺”。致美楼、厚德福、便宜坊……那些曾经的手艺,“全在掌勺的存乎一心”,有如“庖丁解牛,不仅是艺,而近于道”了。想想梁先生所谓名坊名斋,手艺不再,却也值得感伤。
食以寄兴,也是梁先生的智慧。论及窝头,梁先生有着士人之情怀,仍在追问“那些啃窝头的人,是否还在啃窝头,抑或窝头都没得啃”;论及炸活鱼之野蛮行径,梁先生直呼其未开化,“炸活鱼者,小人哉”;论及吃大菜,梁先生对崇洋媚外之行进行了讥讽,“不管我们这一辈子吃多少回大菜,头发不会变黄,眼珠儿也不会变绿”;以萝卜汤启示行文之道,“少说废话,便是秘诀,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
或许,口腹之欲的“欲”,皆“人欲”也,本也无高下之分。讲究者,山珍海味仍无处下箸;困苦者,锅盔加上冻豆腐粉丝熬白菜,吃得稀哩呼噜,也可见其快乐。终是讲究充分享受,或细嚼慢咽,或风卷残云,“怡然自得”,才是乐事!
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先生,即便吃糠咽菜,也要搬桌弄椅,正襟危坐。别人诧异,何必如此劳神?先生道:“毕竟是个人嘛!”可见,吃者,本是人生态度的一种重要体现!精者,可品饮食之艺术;粗者,也可得饮食之乐趣。阅读梁先生的最后一本书居然是馋涎欲滴,不知对先生是敬还是不敬?但遗憾的是,居北京五年,先生所述几乎都没有尝过,真是憾事!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8
最近读了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这世上有那么多爱吃的人,有数不清的馆子,吃真的是一件值得说道说道的事。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了许多吃食。有西施舌、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烤鸭、狮子头、两做鱼、炝青蛤、生炒鳝鱼丝、酱菜、水晶虾饼、汤包、核桃酪、铁锅蛋、瓦块鱼、溜黄菜、酸梅汤与糖葫芦、锅烧鸡、煎混沌、核桃腰、豆汁儿、芙蓉鸡片、乌鱼钱、韭菜篓、蟹、炸丸子、佛跳墙、栗子、海参、满汉细点、菜包、糟蒸鸭肝、鱼翅、茄子、莲子、白肉、干贝、鲍鱼、咖喱鸡、烙饼、黄鱼、笋、八宝饭、薄饼、爆双脆、拌鸭掌、鱼丸、腊肉、粥、饺子、锅巴、豆腐、菠菜、龙须菜、鸽子、味精、粽子节、面条、酪、烧饼油条、窝头、炸活鱼、腌猪肉、喝茶、饮酒、大菜。作者吃的可谓广泛,既有珍惜的鲍鱼鱼翅,也有平民的烧饼油条。作者吃的也十分考究,知道什么馆子里哪道菜好吃,知道一道菜怎么做才好吃,知道菜的典故。
第二部分讲了馋、吃、吃相、喜宴、萝卜汤的启示、北平的零食小贩、熊掌、厨房,都是些与吃有关的.事物。
第三部分讲了外国的吃食,吃在美国,麦当劳,日本的饮食店,啤酒,豆腐干,康乃馨牛奶,饭前祈祷。正是作者在国外生活的经历给予了他这些写作的素材。
第四部分是饮膳正要、媛珊食谱、读中国吃、再谈中国吃、读烹调原理。主要是别人、古人对于饮食这方面的典籍。
我也想吃这些好吃的,可是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好吃的,有的随着大师傅的故去就消失了,何况即使它不消失,我也未必有机会吃到的,所以我就读读这书,权当画饼充饥了。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9
阳光灿烂的午后,不想理解炙热阳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窝在工位上看看书。碰巧近期单位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采购了一批新书,新书的墨香吸引了众多同事,我到的时候已经略晚,书架上的书已被翻乱,突然视线被一本雅致的淡蓝的书给吸引,正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写作不像一般的食谱,也不是一般的散文诗集,更像杂文,十分随意。打开一看先是一排的菜名和食材:火腿、酸梅汤与糖葫芦、煎馄饨等等。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讲雅舍谈吃,第二部分讲谈吃拾遗。
对于前半部分,梁先生的文字不是简单的介绍做法,而是透过结合古诗词和由来以及食材的挑选以及简单的做法。
就如咖喱鸡这道菜,原先我大约明白咖喱是由很多香料混合的,但是并不明白咖喱的黄色来自于郁金根。
原先咖喱的意思的不是香料而是调味酱,成分有十到八种的香料,小茴香、郁金根、胡荽。
书中引用了超多的古诗词,如说到笋的时候,就引用了《诗·大雅·韩奕》和《唐书·百官志》中相关文词,我也不禁对作者的`古诗词储备量感到敬佩。
书中也有透过形象地描述场景,将当时的景象透过文字栩栩如生的呈此刻读者眼前,比如书中写汤包时:
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理。”读完我不经扑哧笑出声来。
谈吃拾遗
我也喜欢梁先生对于谈吃拾遗的随谈,国内也好,国外也好,从喝茶、请客到饭前祈祷。从圆桌与筷子到吃相,从吃在美国到再谈“中国吃”。梁先生生在大户人家,他八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所接触到的餐桌礼仪以及吃的文化都呈此刻了我们的面前。正如先生说的,“我不曾对饮食有过研究,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梁先生这本书记载的主要是对那些平凡的食材,日常的美食的杂谈。先生对这些日常美食的惦念,反映出老人的思乡之情,正如他自我说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有人说梁先生这个作品是那个年代的《舌尖上的中国》,在我看来,越是平凡的食材越是能让普通人引起共鸣。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那样一个关于味蕾的记忆,有的人半辈子都在找寻记忆中的味道:远在他乡求学打工的游子,对家的思念有时候就寄托在食物上。正是因为国人这种对吃的追求,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以“家乡味”冠名的“老底子味道”的餐馆才能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生,门庭若市。
《雅舍谈吃》读书笔记10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一代散文大师,他自嘲嘴馋,一生中写下无数谈吃的文章,这些文章带有浓浓的故土情怀,是名家谈吃中的经典作品。作为吃货一枚的我,肯定是不会错过这些精致美味的。便是购得一款细细品味研读——这细致描写的字里行间,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和记忆的味道。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序言、集内文、集外文、结束。
其中集内文共五十七个篇章,大都以菜品名称为标题:火腿、醋溜鱼、烤羊肉、烧鸭……都是大伙儿平日里常见且又耳熟能详的各式菜品。
方才读上第一篇,便被文中详实的描写给吸引住了,勾起了吃货的馋虫,口舌生津,咂舌欲吃——“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仅仅就此八个字,将西施舌具象地呈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我看到的是一份白嫩丰腴、喷香绵长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文中还引经据典告知读者们该菜品原料的品类,产地,并附上清诗一首颂咏食材的好味道。
大师的作品读起来很亲切,字间里都散发出鲜美诱人的气息。大师的作品也特别的接地气,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技法、品尝后的口感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如狮子头的那一章节,看过之后,我立即按照大师文中所述,购得食材,谨按步骤,一一制作,果然成就一道好菜品,并获得了家人们的赞许,也令我得瑟了好些天。真是书中自有美食来。
《雅舍谈吃》堪称民间美食大全,文中小吃大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无所不谈,充分展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真谛!大师的文字运用精致精美,每每读之画面感极为强烈,看了让人谗言欲滴,遇上了较为简单的操作方法,我便是觅得食材,照文中提示捣拾一番,也是别有趣味,成功者居多,使人特别地有成就感,好似在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份美业。
大师告诉我们,吃,要馋着吃,才是最好的!饭吃八分饱,有胃口的吃,才是最好的。大师与寻常的吃货不同,他比寻常吃货更高一级,寻常吃货是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而他却是慢慢地吃,优雅地吃。他品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他还吃出了食物的好地方、好故事。又如火腿一章中就引出了火腿的历史根源,《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以其县志告知读者哪为原产地,其制作工艺等等,如是。
大师的文字生动而又颇具情趣。美妙的吃食总是离不开人,在豆汁儿那一篇文章中,大师的.描述使人穿越文字,重回北平城:“卖力气的苦哈哈,一脸的渍泥儿,坐小板凳儿,围着豆汁儿挑子,啃豆腐丝儿卷大饼,喝豆汁儿就咸菜儿,固然是自得其乐。”一幅生动的吃食物场景就在那“坐”、“围”、“啃”、“喝”中活跃起来,犹如置身其中,忍不住也叫上一碗豆汁儿吮吸起来。
读罢此书,只会惊叹于大师的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虽为谈吃食之文,却向读者传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草根生活和文化传承,无论是名酒茶楼,还是农家小菜,零食小贩,无不娓娓而谈,无贵无贱,无偏无颇,各有千秋。看似讲吃的,实则是讲文化、历史、渊源还有传承。
《雅舍谈吃》一本好书,一本谈吃的好书,一本高级的谈吃的好书,一本有深度的高级的谈吃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