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格桑花开读后感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多阅读文学作品异常重要,这不仅可以增加阅读量积累知识,还可以阅读中领悟到一些其中的写作方法从而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所以,我们专业的阅读,也就会涉及到各类的作品,不局限于名着之类的,而爱情小说,却是尤为受到众人的喜爱。
初被《格桑花开》吸引,不是因为简介,不是因为里面的内容,而是这部小说的名字“格桑花开”,初看到觉得特别唯美,就不由自主的去借这本书来看了。由此可见,一本着作、以前文章的名字,是多么的重要。
格桑花,一种简单而又美丽的花,被西藏人喜爱甚至崇尚着的神圣之花,不止名字好听,花亦好看。
《格桑花开》,是一部篇页长达三百多页的长篇爱情小说,讲述的是一位上海女子谢欣然只身前往西藏支教,并在那里获得了她的真爱的故事。这部小说,同时也讲述了女主谢欣然支教环境的恶劣,支教的艰辛与苦累,但女主依旧坚持下来了,可见女主的毅力多不一般。
那里很落后,经常没电,吃也是个问题,太冷,有时候水全结成了冰,没电没煤气烧开水,女主渴得不行时只能啃冰块。,那里的人,信奉神灵,人去世后是水葬,所有当地人坚信鱼是他们祖先的化身,是神,不可亵渎,所以当地的人们都不吃鱼。
但是,当地的人们非常淳朴,都很照顾谢欣然这个外地来的支教姑娘,有吃的或者什么好东西总要分一点给谢欣然,当她病了的时候,即使是陌生人,也依然尽心帮她,而小说的男主人公,也是众多的一员,并且两人产生了爱的情愫,相识,相知,相恋,直到克服总总困难结成夫妇。然而,他们结婚后不久,男主人公因为救人却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女主人公尽管伤心,但还一直守候在西藏,为那里需要的人带去一份帮助,还为的事去守她那一份圣洁的爱情。
他们的爱,没有轰轰烈烈,有的是平平淡淡,却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祝福的,却又让人心疼的,因为是真爱,却没有好的结局,造化捉弄人,就如《天鹅》中的爱情一样,都是真爱,都是发生在西藏的爱,却没有完全的结局,让人看了心疼不已。但是,这一份爱,是值得用一生去守候的爱。
这部小说,描写的西藏的景,静美,西藏的人,淳朴,这些,是喧嚣的城市所缺乏的,在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些最初的人性的没也逐渐被埋没没有了,有的是玩弄权术,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少了份真情,却多了份防备。这部小说,让我动容,感觉到时在呼唤人性的醒觉。这也让本来就向往那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向往西藏的我更喜欢西藏了。
《格桑花开》作为一部爱情小说,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谢欣然的爱情也贯穿全部,这样的爱,是圣洁的,令人向往的,并值得用一生去守候的。这样的爱,在当今看对象结婚要先问对方身世要有房有车的拜金生活来说,这样的爱,更显得珍贵了,更值得去追求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守候。
这些,就是我读《格桑花开》所得的心得体会了。
第二篇:航天爱心呵护甘南格桑花开
航天爱心呵护甘南格桑花开
第五届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九甲小学航天夏令营活动在京举办
又逢一年仲夏时节,8月5日下午,以“哈达连接汉藏 长征飞向梦想”为主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九甲中心小学第五届航天夏令营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老年活动中心举办了开营仪式,来自夏河县九甲中心小学的96名师生参加了开营仪式。在接下来的5天时间中,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青年志愿者全程陪伴藏区小朋友度过这段难忘的夏令营之旅,感受首都魅力,体验航天精神。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出席了开营仪式,他谈到,2007年,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院50周年之际,院党委提出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传播航天爱心”的要求,并制定了支援夏河县民族教育的近远期规划。七年来,累计捐款739.83万元。在今年院第六次党代会2013年年会期间,响应中央“八项规定”要求,精简办会,节省会议支出、并汇集全院293名党员代表捐款,共计15万余元,全部用在为夏河县九甲中心小学捐赠622套课桌椅上,延续航天爱心,履行企业责任。
开营仪式上,院党委副书记罗晓阳代表院党委向夏河县九甲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熊建军授本届夏令营营旗。航天夏令营活动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主办,承办今年夏令营活动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和航天万源实业公司在了解到学校有充实图书馆馆藏书籍的需求后,在开营仪式上,两家单位分别向夏河县九甲中心小学捐赠2万元购书款。
作为院党委支援夏河县民族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航天夏令营自2009年举办以来,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一共有来自夏河县九甲中心小学的459名师生来到了北京,参加了夏令营活动,这些师生中有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有机会走出夏河县,来到首都北京,来到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尤其是知道这里就是刚刚将神舟送入太空的火箭研制生产的地方,藏区的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好奇和期待。
而陪伴他们的志愿者全部都是在火箭研制生产或与火箭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岗位上的一线青年员工。虽然近几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面临着高强密度发射的形势,但每年的航天夏令营志愿者招募仍然得到了青年员工的积极响应,报名人数达100多人,以“航天夏令营”志愿者为主角拍摄的《格桑花开的日子》荣获中央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视频短片大赛一等奖。“航天夏令营”志愿服务项目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唯一代表荣获“中央企业金牌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为此,今年的航天夏令营开营仪式上,志愿者元素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在总结前四届夏令营活动举办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的航天夏令营不仅为志愿者队伍设计了专属的LOGO,还推出了《志愿者手册》,对航天夏令营志愿者的招募和选拔、培训、工作流程、服务要领等进行了总结归纳,作为志愿服务的操作指导手册,在接下来几年的航天夏令营活动中,航天志愿者服务还将进一步得到充实、完善和规范。
在为期五天的第五届航天夏令营中,青年志愿者将陪同夏河县九甲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和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参观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中央电视塔、海洋馆、中国科技馆、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军事博物馆等著名景点,同时,孩子们还将在由航天万源实业公司布展的园博园航天主题展区,体验由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技术人员带来的材料科学小实验,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神奇魅力。
据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支援夏河县民族教育实施了一系列计划,通过开展捐款、捐物对口援建,687名师生喜迁“长征火箭教学楼”,随着电教设施、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塑胶跑道等配套设施的交付使用,九甲中心小学目前成为甘南州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之一。同时,通过结对子、举办夏令营、设立“长征火箭桃李奖”、“长征火箭园丁奖”奖学金等项目,45名贫困学子喜圆大学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实施的该项目已成为甘南地区百姓认可的慈善品牌工程,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文化教育发展,体现了该院“对航天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企业价值观。
北京航天火箭研究院近几年来对拉卜楞镇九甲小学的关怀和帮助,九甲小学翻天覆地大变化,校园规划,硬件建设上了一个台阶,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甘南州内声誉很高,生源迅速增长,熊建军代表拉卜楞镇九甲小学全体师生向航天火箭研究院领导和全体员工及夏令营全体志愿者衷心的感谢!
夏河的夏天草原景色
第三篇:一路格桑花读后感( 修改)
一路格桑花
办公厅 马爱丽
歌手韩红演唱过一首歌叫《天路》,其中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
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
青棵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每当听完这首歌,我都不禁会想: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才能被称为“天路”;到底这条路有怎样神奇的力量,能带给人们欢乐和幸福?这样一条天路又是怎样修成的呢?直到我看了《一路格桑花》这本书,才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同时也深深地被一种精神所感动。
书中描写了长年驻守在川藏公路上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的战斗生活情景,没有火爆的场面,没有煽情的对白,没有诡谲的情节,却让人潸然泪下。也许你会觉得作者的写法很传统,这样的调调太老套。但也正是如此简单、朴素的描写,才能让人体验到平凡中的伟大,在都市的喧嚣中寻找到内心难得的宁静,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和真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之路。
一开始,我一直在想,一部军旅题材的作品为什么不用一个铿锵有力的名字,反而用花来命名呢,看过之后我明白了:
“一路”指的就是川藏公路,简称川藏线,它是连接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在此路修通前,千百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唯一枢纽——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茶马古道;打个比方说吧,从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间1958公里的路程,如果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即使是骑马旅行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川藏线的开通,使天堑变通途,它是连接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生命线”。
川藏线是一条美丽的路,有“中国的景观大道”之称,一路上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若干大江大河。但它同时又是一条危险的路,川藏公路含复线全长3176公里,沿途需穿越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横跨1
4条江河,被中外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公路”,号称中国十大夺命公路之首,在这里泥石流、塌方是家常便饭,洪水、雪崩等灾情更是不断,其中有一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的路段,由于在其发生的地质灾害具有数量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等特点,甚至有“地质灾害博物馆”的称号。
当初为了修通拉萨到成都这2000多公里路,3000千多个年轻的生命倒下了。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东起成都,西到拉萨二千四百多公里的路上,每一公里都长眠着一个年轻的筑路官兵,每一个脚印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由此可见,川藏线的确不愧是一条天路,是一条用血肉铺就而成的道路,是一条生命之路。
再说说格桑花,它是一种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的普通花朵,秆细花小,看上去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刮的越狂,它的身姿越是挺拔;雨下的越大,它的叶子越是青翠;太阳越是曝晒,它却开得越加灿烂。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从不畏惧雪域的风寒!在藏族眼里,格桑花也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最普通的一种野花,它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书中,川藏线的武警官兵们,在严酷的环境里,在随时都可能要面对牺牲的保通任务中,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任何一点怯懦、犹豫、后退。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感情、青春乃至生命来维护国家民族和他人的利益。他们视战友的生命高
于自己的生命,在这里,生活就是奉献,工作就是牺牲。几乎没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质东西。他们拥有的只是被人理解和也许不被理解的精神和感情,这其中最令他们痛苦莫过于家人的不理解,就算是这样,他们宁愿把这种苦默默地承受下来,为了保卫“天路”的畅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值得!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就像那些格桑花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不怕环境恶劣,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地把生命无私的绽放在美丽的高原。
书中还着力描写了几个女人走进西藏的故事,她们作为军人的妻子,不仅是要面对常年两地分居的生活,而且不知道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就会遭遇不测,可想而知,那是一种怎样的内心煎熬。书中的三个军嫂,一个是靠打工养育女儿的农村军嫂,独自一人将孩子抚养长大,却从未和任何人诉过苦,千里寻找失踪十年的丈夫,最终找到的却是丈夫的坟墓;另一个是都市白领军嫂,面对世俗的诱惑,她有过动摇和彷徨,当她来到丈夫身边,却发现了令人震撼落泪的秘密,在大爱面前她终于理解了自己的丈夫的伟大;还有一个军嫂,眼见着丈夫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在承受突如其来的痛苦时,刚怀孕几个月的她,毅然决然要把孩子生下来,并且义无反顾地肩负起照顾老公公的重担,坦然面对生活的残酷与考验。这样的爱无不向我们证明了这些可爱军嫂的伟大的人格,她们忍受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委屈、孤寂和牺牲,但
她们依然顽强乐观地生活,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要说,她们也是美丽的格桑花。
格桑花的花语是“怜取眼前人”,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可以说,用“一路格桑花”作为书名,既是对所有川藏线武警官兵和他们家人的歌颂和赞美,同时也是对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给与衷心的祝福。此外,更是警醒世人,学会珍惜身边的人,懂得珍惜美好的生活。只有学会珍惜,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相信,美丽的格桑花会保佑这些有真情大爱的人永远平安幸福!
第四篇:桑德伯格向前一步读后感
桑德伯格向前一步读后感
读着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再也不想放下它,直到用了一下午+晚上的时间读完。不知为何,看到很多地方,我都有想哭的冲动,要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本催泪的书,这本书教你自信自强,努力向前,实现平衡多赢的生活。但是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桑德伯格成长中的心理历程,引起了我太多的共鸣。虽然她的社会地位和成就让我终生只能望其项背,但是作为女性,心路的成长又是何其的相似。
想起小时候得了奖不愿声张,成绩好也觉得实在没什么,作文被选成学校优秀作文,自己有的却不是高兴,而是觉得丢人和欺骗,觉得自己的文章根本没有好到那样的程度,好一段时间都有抬不起头的感觉。种种这些,都是心灵深层次的自卑在作祟。而这,正是自我贬低,缺乏自信的根源。
到了工作里,丧失了一些机会,因为对方不想要女生,怕照顾家庭耽误工作。这些隐形的性别歧视是存在的,你很难改变。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不能接受的。既然无法改变,抱怨只能徒增烦恼,不如整理好自己的心态,积极进取,去寻找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或许甚至无需用“歧视”这个字眼来一味得增加这种认知的错误性,这只是一些人的认识而已,也有很多人不这么认为,意见和认识无所谓对和错,绝对的真理几乎并不存在。只有你足够强大,才能影响到规则,像桑德伯格的成功和坚持一定影响了很多男性对女性的认知。
同时因为宝宝还小,放弃了些可能需要出差的好机会,这其实又是反方向的一种自我否定,内心觉得事业家庭无法兼顾,而且默认选择了家庭。的确,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困扰着我们,周围最亲近的人,也会跟你说,女生这么辛苦干什么呢?现在工作不累又能多陪孩子不是很好么?你想要的生活太理想化,务实一点?这些观点和声音牵掣着你,阻碍着你,也让你怀疑,迷茫和停滞。不过如果你始终放不下自己内心的呼唤,不如继续向前吧,哪怕一步,即使失败也无悔,因为曾经的努力。
如果你不够坚强,就请先假装坚强吧;如果你不够自信,就先假装自信吧。这招我真试过,管用。不过有治标不治本的嫌疑,只是把内心自卑的小人用“我要自信”的纸条包裹起来,当遇到超常的困境时,小人轻易地就能又跳出来,带来扑面而来的自我怀疑。不过或许,这样的假装的确是挑战自己,调整性格的唯一方式。假话说多了就成了真理。况且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么?习惯的养成需要开始的强制。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有意识地鼓励自己,战胜自卑的小人,让纸条变成钢条,可能最终你会发现,自信的阳光充满了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能做的,就是撑过光明前的一次次考验,向前一步,永不放弃。
不求完美,只求完成。不求完美,只求完整。想要怎样,就去尝试,或许没有想象得那么困难。
Lean in这个简单词组的背后包含了太多的维度和含义,它不仅适合女性,也适合所有自己觉得内心不够坚强和自信的男生女生。作为女性,承认男女有别,理解社会对男女的确有不同的期待,同时发挥女性的优势,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不懈的向前一步又一步,这是我想做的。
第五篇:格桑花教案
《妈妈格桑拉》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听赏藏族题材的歌曲《妈妈格桑拉》,使学生感受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通过听赏歌曲《妈妈格桑拉》,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母亲。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感受和体验,是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就是“母亲节”了。有一位远在西藏的小朋友为妈妈准备了礼物,她也想把这份礼物送个每个同学的妈妈。——老师请你边听、边看、边想:看到这份礼物你想到了什么?
(师表演。学生观看后回答自己的想法。)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名字叫做《妈妈格桑拉》。
二、教授新课。
1、完整听赏。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请你边听边想: ‘格桑拉’是什么意思?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播放歌曲《妈妈格桑拉》)——你知道‘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吗?
(‘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拉’表示对人的尊敬。)——那你知道‘妈妈’的藏语怎么说吗?
——谁能分别用汉语和藏语来读一读歌曲的题目呢?
(妈妈幸福、阿妈格桑拉)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
2、听赏第一部分。
——藏族的这位小朋友,她把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全唱在了歌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和妈妈在一起时,妈妈是怎样呵护她的?(播放歌曲前半部分。)——谁来说?(学生回答)
——你和妈妈在一起时,妈妈还会给你怎样的呵护呢?
(学生回答)
——配乐诗朗诵《妈妈格桑拉》。
——请你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学生自评)——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听赏第二部分。
——听歌曲第二部分,表达了藏族小朋友对妈妈怎样的情感?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学生回答)——学唱第二部分。
——用轮唱来演唱第二部分。
——全班完整地演唱歌曲。
4、完整听赏。
——藏族歌曲还有一个特点,谁来说?
(随歌伴舞。)
——你知道藏族舞蹈有哪些基本动作吗?谁了做一个?
(学生展示,并且学习。)——全班表演。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