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解读:语文有意思》读后感
《巧解读:语文有意思》读后感
海南海口五源河学校 方沫
《巧解读:语文有意思》我并没有一口气读完,猪八戒吃人生果是囫囵吞下的,所以他问行者和沙僧:“甚么味道”。有意思的事情千万不能一下子都做完,留点余味我们慢慢品味吧。
我读书喜欢从序言开始,序言是余老师写的,我很喜欢。余老师也说他很喜欢,他“很喜欢阅读水鱼老师撰写的课文赏析短文。”余老师还喜欢说真好,但老人家没有写出来,在序言中我读到了,所以我接下来就想说说这本书的真好了。
水鱼老师自己说这本书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话”,在这些短小精悍的解读篇章中,我读到了水鱼老师的谨慎之心。她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呈现给读者“有关语言结构、情思抑或意味的密钥”,这是她有意而为之,也是为难而为之。有意,在于她希望这本书的解读于读者是真有意思的;为难是希望这本书的写作是有节制,不是为了文字而文字的。这种写作的克制在她的序言中以她和老领导马正校长的故事娓婉表述出来,就是写作的克制既要克惰,也要克勤。所谓克惰指的是写作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密度,不能懈怠;所谓克勤则是指要认真思考,谨慎落笔,只有用这样的态度写出来的文章才敢说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话”的。当然,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杂志编辑,“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话”也体现出了编者情怀——为读者服务,写有用的文章。因此,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我常常能有跳脱于解读之外的顿悟——这篇课文原来可以这样教!甚至是——这篇课文是不是还可以那样教呢?真好。
纵读全书,从解读意义的角度来讲,我有颇多收获,择我最有感触的列举一二。
首先,阅读的广度决定解度的自由度。作者随手从过去阅读经验中提取一个有效点,就能以此为依托,撬起对一篇文本的解读。这样的解读,须以阅读的宽度为基石,阅读的面越广阔,解读的思维才越自由,才能做到以“文”解“文”,因“文”立“文”。
《乡愁的三度空间》中用到了余光中先生自己提到的诗创作的“三度空间”,即“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交错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接下来水鱼老师从这三个关键词来解读《乡愁》:沧桑的历史感——断裂的地域感——凝重的现实感,巧妙、熨帖。
又如林嗣环在《秋声诗自序》中解释选编《口技》的原因道:“若而人者,或谓善画声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于是就有了水鱼老师从《扑朔迷离话“绘声”》角度解读《口技》,并拓展到叶君健《看戏》和高鄂《明湖居听书》中的绘声,算是从哪里来又回到哪里去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由著名作家梁衡提出的一个写作观点,认为:“一篇好文章,离不开形、事、情、理、典五个要求”,继而以此“五诀”来评判《唐雎不辱使命》,赞其“无疑是一篇好文章”,即《“五诀”俱全,如山立岸——解读〈唐雎不辱使命〉》;还有从《诗人毛泽东》中的一句诗:“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来解读《毛泽东“长征’”诗:用枪声书写的浪漫》(这个题目超带感);《走进母亲的“小我”世界——解读〈我的母亲〉》《你“感得”了什么——解读〈回延安〉》都是这一类呈现。
其次,阅读的章法决定解读的章法。我们常常说要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卡,但很多人能读并不见得会写,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这种读只是信息接受式的浅阅读。事实上,读写相通,需要在读与写中架起一座桥来,这座桥就是文本解构的能力。因此,阅读的章法往往决定解读的章法,而解读的章法往往可以默化为写作的章法。举例说明:
《对举:将〈岳阳楼记〉引向精彩》一文中以“对举”为纵轴,依次从“人与事——事与景——景与情——事与理”四个层面作了文本的解读,将散文皮骨一一呈现,既是作者自己对文本的阅读心得,同时出是写景类散文写法渐进的要领。
与此相同的还有《毛泽东“长征”诗:用枪声书写的浪漫》这一篇,也是从“内容:全景式呈现;人物:雕镂式刻画;情怀:浪漫式抒写”这样三个角度为诗歌作解,但同时也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写法小结。
在《你写我读:别有意味的景语——解读〈与朱元思书〉》中,提炼山、提炼水、提炼人生,最后总结出,一般“以景与人交流有以下几种样式……”,这也是由读到写的章法总结。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有很多,大都是可以跟着阅读学写作的典范。
这些解读是水鱼老师对文本特点、写法层级的揣摩,是从阅读中来,再到写作中去。类似的解读思维还体现在对教法研究的推敲上。
比如《字斟句酌析语感——解读〈天上的街市〉》,就从教法的角度,援用语文教学名师洪镇涛老师的语感分析方法:“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改一改”,使文本的解读也有序,也有趣。在《怎样的土地怎样的爱——解读〈我爱这土地〉》中,则借上海市特级老师李海林老师的朗读设计来佐证了“爱,是诗中跳跃的灰色音符”。
我们换一个思维的角度,这些是在教读法,不也是在教写法么?
再次,阅读的敏感度决定解读的锐度。敏感的读者往往能够非常快速地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并从这些关键词句打开文本解读的局面。
比如,《“骂”出来的精彩——解读〈范进中举〉》抓住文章中的一个动词“骂”提炼信息:“骂,可见纷纭的清代世相;骂,显出鲜明的人物形象;骂,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题;骂,可领略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想”。既探讨了文中的骂背景、骂文化,也挖掘出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写“骂”的艺术。
《新闻特写:特别写了什么——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抓住新闻特定的“特”字作文章,挖掘出“特别再现了典型场景——特别强调了象征意义——特别突出了历史内涵”三个特别之处,继而帮助读者记住了新闻特写之特,《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之特。
《天净沙.秋思》中的三二一。先铺设背景:三幅画面;再解读情感:二字标题;最后引出抒情主情:一个断肠人。这样的解读,来于章法又不拘于章法,是文本与思维的逆袭。
与之同类的文本解读还包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拟题艺术——解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刘禹锡的自由王国——解读〈陋室铭〉》等,前者从为什么是“花儿”,后者从“有”“无”入手,都是阅读敏感性的体现。
水鱼老师是一个极有镜头感的人,这种良好的镜头感,使她的文本解读也象摄影一样,敏锐地捕捉到了文本中描写视角的变化。
《楼上的风景——解读〈望江南(梳洗罢)〉》好比长焦镜头,人在景中,景在人中。还有构图的留白,从其他描写相思的诗句中点示相思对象不一样,状态不同,呈现出的视角也是不尽相同。
水鱼老师还特别擅长捕捉特写镜头。《草的行文艺术》中不仅抓住文眼解读文本,还抓住草的写形使它有神,通过特定镜头赋予物象“应有的写作使命”。同样,在《白杨礼赞的图画式特征》一文中,也通过特定镜头,放大物象的神似,这种镜头感的强化,象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文本解读有了更细腻的画面感,更丰富的言外之意。至于在《新闻特写:特别写了什么》的文本解读中,则将这种镜头的特写用到了极致,因为文本解读原本抓的就是一个“特”字。
哎哎,我正襟危坐地写了这么多,要现原形了,边写边再次翻读文本,越读越有意思,笔记也越记越散了。咳咳(正坐)。
我发现,水鱼老师有感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比如《观点和论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三下两下梳理出文章观点,并由观点转至思维的分析,把观点和论点的争论就给扒拉清楚了;在《驳论:拿出解剖刀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按议论文典范格式排列”的方法厘清了文章的论点、论据,将驳论的过程架构起来,呈现清楚分明……
我发现,在这本书中,水鱼老师特别擅长运用作者写作的背景材料来解读文本。比如《那语言背后的幻想——〈海燕〉》《穿越时空的凝视——〈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这篇我也特别喜欢)《尺幅家书里的舐犊深清——〈傅雷家书〉》《风沙起处乡心起——〈长城谣〉》《经验:在人生拐弯处——〈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发现,水鱼老师善于抓住文章中微妙的视角变化(包括人称、感官……)解读文章。比如《望江南》《我的叔叔于勒》《草》《小石潭记》《安恩与奶牛》《享受生活》《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发现,水鱼老师喜欢一文多解。比如《陈涉世家》《沁园春.雪》《马说》《乡愁》《长征.七律》等篇目,就从不同角度作了解读,所以文章还是得多读,每读一次感悟和收获不尽相同。
我还有一个发现,其实水鱼老师的文本解读让我熟悉和喜欢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我总觉得她的很多表述的习惯和余老师好像啊,此处我不举例,你慢慢去感受吧!真好。
嗯,我能分享的就是这么多了,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读第二遍了。那么你呢?还在等什么,赶紧约起来,趁着木开学,读起来吧!
NONONO,我这绝不是一篇软文,我这是一篇非常严肃、略带情感倾向的读后感,向您推荐的是2017暑假教师书单最热上榜图书——《巧解读:语文有意思》。只是丛书之一哟!
作者简介
方沫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教师,首届“新作文杯”全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创课”大赛初中组特等奖获得者,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参与多部学术专著、教辅书籍的编辑,参与的国家级课题“跟课文学写作”的研究成果多次在《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上发表。
第二篇:让课堂有意思之打油诗巧育人
打油诗巧育人
抚顺县邹家中学房治平
十多年前家境还贫,经常用休息时间做些劳务添补家用,虽然清苦,但苦中也别有一些快慰。《拾柴》便是其中之一:“双休日也不清闲,带着小女去上山。独轮车上爱女坐,有说有笑到山边。这座山上柴不少,七拾八捡一满车。推起车来回家转,小女惊叫不见刀。放下车子找刀去,两人山里把针捞。山下一堆乱草地,小女高呼找到刀。满头汗水往家走,远处山松已不清。笑问小女还来不?笑而不答紧握刀。”这是我领6岁的女儿上山拾柴后写下的,是我和女儿的亲身体验。后来女儿上小学、初中、高中,我会经常让她重温这一次的难忘体验,从女儿的作文、日记,甚至行为和思想中,有时我甚至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经历给了她一些深刻的影响。比如:舍不得花钱;考不好试哭鼻子;大家做事,有时挺替别人考虑的等等。后来我总结这首小诗和这件小事,感到人的经历和经历后的记录,在育人中的内省和外化作用非常有效。特别是用这种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形式更是这样。兴致所至,之后在教学之余,结合思索学生思想行为状况(也就是学生的经历),经常编写一些类似的打油诗,以期寓教与乐,潜移默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重阅求学时这些有趣记录时,会重拾人生中的精彩与快乐。
比如:我用《清晨之语》让学生懂得时光的宝贵:“晨星微明,清风徐来,我是你每日的清晨。我用我手-风儿,把你的窗子轻拍,也轻轻地拍在你的睡眼上;我用我的眼睛-微明的晨光,轻轻地照到你床头的闹钟,也轻轻地照到你的脸上。此时我多么希望,我-你每日的清晨,正急切盼着你起身的清晨,能惊喜地看见,你轻轻地掀起暖暖的被子,用我的清风把你睡乱的头发梳理;用我的微光饱读寒窗。可别让我在太阳高起,不忍地带走清风和辰光时,看不到你轻轻地拉开窗子,欢送我每一日的告别。”
《新好了歌》告诉学生好习惯的重要:“学生都说下课好,身心自由解放了。上课才是主阵地,知识洪流入帐了。学生都说习题好,习题做遍不得了。课本才有真知在,舍本求末可坏了。学生都说同学好,你我和他太好了。痴心父母古今多,千辛万苦都忘了。学生都说影戏好,眼一搭上舍不了。影戏千古都上演,学业一过没有了。学生都说老师好,有题不问太不好。有问就问疑难少,学业进步最好了。”
《悟》会让学生懂得得失成败辨证关系:“人生苦短,摔交难免。潜心向上,虽败尤欢。”
我用《挂在墙上的网》告戒学生时光一去不复返,争艳竞香应在春:“一张挂在墙上的网,时间很长很长,没有洗礼大海的风浪。追忆风浪中,歌声的高亢,五彩的云朵,衬着艳丽的阳光,收获的笑脸四处张扬。风铃知趣的和着,在鱼杆上快乐地摇荡。此时它正泪光长,一张时间很长很长,洗礼大海风浪的网,挂在墙上。”
《做三好》告诉他们做人应该力争上游:“大清早,起得早,骑车急忙上学校。拿起书,仔细瞧,字字句句要记牢。铃声响,老师
到,积极发言勤思考。回家后,做家务,年底评优做三好。”
《兜里钱》:“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知否腰里钱,分毫皆辛苦。”和《勿忘恩》:“辛苦备晨炊,起早为谁忙?知情攀峰险,登顶心不愧。”用通俗之语让学生感悟孝梯与节俭之贵。
这些小诗,学生都已读过,也说可以读懂,并隐隐约约懂得了一些什么。我向来认为做任何事都不必邀功,耐心地去做,总会有些许价值体现之时。
利用打油诗巧育人
抚顺县邹家中学
房治平
第三篇:《那些有意思的老头儿》读后感
读《那些有意思的老头儿》有感
在百读港看到这本书时,见上面写着‘文化名家笔下的大名家’,我顿时心生好奇,名家与名家之间有着怎样的情谊呢?他们对彼此间的描述能让我更清晰、更真实的了解他们吧。带着这份兴致我开始阅读这本书。由于其中有许多篇幅,我只好从中挑选我最喜欢的季羡林老人笔下的一篇来谈谈感想。
《回忆陈寅恪先生》,是书中季老回忆故人的第一篇,也是我觉得最感人又最有收益的一篇。陈寅恪先生可以说是季老的恩师,而又不全然是。季老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曾旁听过陈师的《佛经翻译文学》,这对季老的影响可谓是极其深远。以致后来季老开始学习梵文等文学,他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开始同释迦摩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极为巧合又有趣的是,季老后来在德国学习时的老师瓦尔德施米德教授同陈师是师出同门,他们在柏林大学是同学,这件事也算得上是中德学坛上的佳话了。
季老笔下的陈师,是一个细致、实事求是的人。季老是这样形容陈师讲课的,‘仿佛引导学生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学生们引上阳关大道’。他觉得读陈师的文章,听陈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陈师这种严谨,认真,事事寻求考证的学风,影响了季老的一生。对于我,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导。在学习上,每一个知识,每一项总结都要认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可说是真正的学习。老一辈的学者们这种对学问实事求是,不断章取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除却作为学者的一面,季老眼中的陈师在其为人上,也十分令人钦佩。在清华园里,同是留洋归来的教授,他迥乎不同。与别的西装革履的教授相比,陈寅恪先生身着长袍,朴素无华,随身布包中装满讲课用的书籍和资料。这样一位低调,朴实,对学问和教学如此用心的老师,给季老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他受益无穷。另外,陈师对小一辈学者的鼓励和爱护之心也极让我动容。对季老,陈师在了解了他的才华之后,毫不吝啬的推荐他去北大当教授,还多加叮嘱,用心极细。他对待青年学者,只谈优点,从不攻击,也从未说过半句褒贬的话。陈师的盛德,令人肃然起敬。
当然,作为学生的季老,在尊师重道上的许多行为,也让我深受感染。知道陈寅恪先生年老体弱,季老为了陈师喜爱的葡萄酒,不辞辛苦长途跋涉的送到清华园,给陈师品尝。知道陈师爱花,尽管他患有眼疾,但仍带他去观赏紫藤,希望陈师能看见那大片的紫光。这些,都为陈寅恪先生带去了许多欢乐。
全篇到处都洋溢着师生间的恩情和敬意。季老对陈寅恪先生的钦佩和敬重更是了然于字里行间。季老这样说道,‘哲人其萎,空余著书’。已然是德高望重的季老,面对陈师的学识和德行,依旧感到进取有心,请益无人。也因此,季老对陈寅恪先生更添怀念。读完此篇,我体会到的不止是大学者们在学问上的‘实’,更看到了他们在为人上的‘仁’。
第四篇:戴巧巧作文暑假里一件有意思的事
暑假里一件有意思的事
塔前小学五年二班戴巧巧
指导老师邱梅英
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笑得我肚子都疼了,哈哈哈,哈哈......”门前不断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你们想知道是谁在笑吗?猜一猜哦,答案就在你眼前......这件事发生在八月十四日晚上七点多,在我家门前,我和彭红闲得无聊,就在门前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弟弟一直指着前边硬要我们看看。“那人坐摩托车嘛,有什么好看的。”我说。后来弟弟直叫嚷嚷:“看呀!看呀!那是个喝醉的人呀!不信,你们回头看看。”我和彭红又一次回头,看了看,果然是一个酒鬼,喝得醉醺醺的,一张脸红彤彤的像婴儿脸,走起路来东倒西歪,还指手画脚的。司机问他要去哪,他说:“去...塔...前。”司机叫他坐上来,他踉踉跄跄地,好容易爬上了车,上了车后,他那样子更好笑。司机叫他坐好,他双手抱着司机的腰,头依靠在司机的背上,像一对恋人在谈情说爱。我和彭红不禁哈哈大笑,弟弟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个人的烟掉在地上,那人本来醉醺醺的还没发现,吐了一口痰才发现,便下车把烟捡了起来放在口袋里,便又爬上了车,“躺”在了车上。看那样子,我打心底想:早知道喝醉酒会难受,干嘛还喝醉呢,真是......彭红不禁叹了叹气。司机叫他坐好,他没坐好,我想他迷迷糊糊的,可能没听到吧。司机大声地说道:“下车!”那人乖乖地下车了。司机又说道:“你都不坐好,我不载你了,你走吧。”那人又坐上了车,还拍着摩托车的“屁股”,然后忍不住脱口而出:“驾驾驾,快点。”
“哈哈哈,哈哈哈......”我和彭红好久都没有这样痛痛快快地笑过了,笑得我们合不拢嘴。司机又一次叫了他:“坐好。”这是第三次了,他又乖乖地坐好了,又懒栏地抱着他,靠着他,司机载着他向塔前徐徐开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想:这样喝酒既伤身体,又损形象,都不好啊!
第五篇:读后感(石巧玉)
走近名师,听名师讲课
——石巧玉
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这是《听名师讲课》封面上的一段话。这次参加省领雁小数班培训期间,看了一本《听名师讲课》数学卷,透过全国特级数学教师、名师及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片段描述以及专家评析,这些名师的成功之路似乎在我的眼前延伸,他们的课堂智慧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触动我看这本书,是源于一份对课堂的感动。整本书分为三大篇:第一篇,20种课堂智慧;第二篇,经典课堂:第三篇,名师阶梯。这次的阅读,让我真正领略到了大师的课堂风范,拜读了名师的课堂智慧。名师,他们无疑是教育实践领域中的佼佼者。书中记录了好多名师的课,虽然名师之间的上课风格不太相同,但他们有共同的地方,比如热情洋溢,活力四射:比如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比如师生平等,水乳交融等等,还有设计精巧,妙趣横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很多的享受。
一、领略智慧
阅读了第一篇后,我领略到了大师们的课堂智慧,更感受到了数学课在教师们的机智下可以上得如此妙趣横生。
比如特级教师华应龙“平均数”教学片段中,对学生突如其然的质疑,需要思考一系列的问题,华老师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选择、决策的,显示出深厚的教育功力。他相机引导,创造和谐合作、互相琢磨、科学求真的学习氛围的功夫,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比如特级教师吴正宪“循环小数”教学片段中,课始吴老师组织一个男女生分组计算比赛,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疑趣相生的情境,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学生体验新旧知识间的冲突,从而引发了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活动。教学片段二: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吴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过程,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去动脑筋想办法。片段三:方法让学生自己创造。由于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该怎样表示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小课题。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表示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吴老师没有这样处理,而是放手让学生
自己创造表示方法,看谁的方法最巧妙。结果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思维大门豁然开朗,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为有了充分的创造空间而活跃异常,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只有教师提出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才会引发学生的创造活动和创新思维,也才会得到创造性的结果。这是我从吴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个启示。
二、欣赏经典
阅读了第二篇后,我欣赏到了看似难上的数学课在大师们的教学下却成了经典之作,更令我钦佩的是大师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比如特级教师钱守旺“年、月、日” 教学片段中,平年、闰年的知识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对这一层次的教学,教师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电脑软件“万年历”的演示,直观、形象,令学生信服。“小知识”的适当补充,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为对这些小知识教师只是定位在“了解”的层次,所以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比如无锡名师沈晓东“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倡导“将数学学习回归生活”。这节数学课的成功在于教者把握住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小学儿童学习的数学,是为小学儿童的发展而准备的数学。他追求的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供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经历,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探索,让学生创造。沈老师的“教”真正顺应了小学生的“学”。
三、学习名师
阅读了第三篇后,我学习到了名师 之“名”在何处,认识到了大师们的成功在于探索,在于创新,在于风格,更在于细节。
比如特级教师林良富“圆柱的认识”的教学中,他创造性的设计,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其中许多精彩的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使我很受启发。
当学生汇报完圆柱“高”的有关知识后,林老师不失时机地问道:“日光灯
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表述?” 一学生说:“人们常用长来表示”。林老师又问道:“一元硬币也可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那它的高人们通常怎么说呢?”一学生答道:“人们通常说成厚”。这时,所有学生兴致得很高,林老师接着问:“我们有些同学家里挖的水井同样可以看作一个近似的圆柱体,人们又怎样说它的高呢?”学生们迫不及待地齐答:“深”。
这看似不起眼的三问三答,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一方面使学生脑海中圆柱体的表象更为丰富,同时也为学生日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打下了很好的伏笔。
听名师讲课,最强烈的感觉是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真正的天堂。看名师讲课,读这样的听后感真是一种享受,更是提高自我的最佳学习方式。在细细品味专家的评析时,我收获多多。一堂好课总是让人感觉时间太短,看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也有同感。向名师学习,做最好的自己。这些发自内心的感言,还不足以表明我的收获。作为一名一线教学的数学教师,我懂得,一个初入教师行业、渴求上进的年轻教师,最需要的是得到大师的“真传”;我深知,榜样的力量会对我这样年轻教师的成长产生何等重要的“马太效应”;我理解,在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他人,反思自己是何等可贵啊!
让我们一起,在聆听名师中共同进步,并带动更多的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