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写写帮推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实验派小说的一些情况。
⑵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⑶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深入分析和领会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⑵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来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理解,提高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的能力。
⑵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重点·难点】
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3、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77年高中毕业,曾从事牙医工作5年。1983年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曾入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学习。1984年发表处女作《星星》。主要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在劫难逃》《往事与刑罚》等。出版有《十八岁出门远行》《偶然事件》《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
2、关于先锋派小说: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
3、基本情节: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在父亲的鼓励下,他独自出门,走向未知的世界。一路上,他兴致勃勃,走了一天都不觉得疲倦。他没有找到旅店,但终于搭上了一辆汽车,汽车却在半路上抛锚了。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路人一起哄抢苹果,苹果的主人──汽车司机却无动于衷,见义勇为的他却被打得头破血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过程
1、关于文章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事件的叙述有着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一方面,主人公确实独自行走在大路上,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寻找旅店、搭车、苹果被抢、被揍乃至被抛弃这些情节都具有真实的质感和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让人信服;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充满象征意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初出茅庐的他是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踏上人生征途的。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特别是苹果事件,更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不合理和强盗逻辑,它让这个怀着纯真的理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感到迷茫,感到无助,感受到了世界的荒唐和现实的残酷。这种经历,也许是每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出门远行的青年或早或晚都会有的境遇。文中寻找旅店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我一路上不停地寻找旅店,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在破车里暂且安身。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漂泊之中吗?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小说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这样一种成长的烦恼与痛苦,这样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残酷。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希望。小说的最后,写我躺在座椅上,感到汽车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也许就是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大的收获吧。
2、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
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作者在叙述和描写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中的感觉。作者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崇尚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主张任何外界信息只有在被整合进人的感觉时才有意义。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叙述的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满了整个小说文本。像柏油马路起伏不定,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就写出了高低起伏的马路给我的主观感觉。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句子略带夸张,但却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了我此时此刻对旅店的渴望。像这类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另外,小说的叙事语言有刻意哕嗦、拖沓的一面,看似表现了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实则揭示出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种种无奈,用意颇深。
3、提问:怎样理解小说最后父亲打发我出远门这一情节?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对我远行故事的叙述是从途中开始的,而到了小说的最后,才写到我在父亲的叮咛下离家远行。这在情节上刚好形成一种回环,小说的终点回到故事的中国。这种旅行的路线是环状的。其实,人生的旅途不也正是这样回环往复吗?这种描写,不仅使故事更加完整,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四、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第二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
——在“陌生化”阅读中享受高峰体验
福州八中 郑玉平
一、教学内容分析
《十八岁出门远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是当代作家余华的成名作,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位先锋派作家正式登上文坛。这是高中教材中唯一的一篇现代派小说,学生可从中窥见现代主义作品的一些艺术特点。本篇小说篇幅不长,极富个性。情节荒诞,荒诞中蕴含真实;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是作者用来诠释主观感觉的符号;语言上独创、新鲜,叙述极其简单,趋近虚无,所有这些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使得作品的寓意解读更加丰富多元。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篇小说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学生在学习了前二篇传统的小说之后,对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有了较具体的认识。本文在内容与艺术形式上与前几篇有较大的不同,学生用传统的视角无法解读作品,有挑战,有疑问,有困惑。但又因为作品中所描写的情节和所运用的语言的先锋性,又给即将走进十八岁的80后的高一学生,有着很强的阅读期待。
三、设计思想
1运用“陌生化”原理,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作者用陌生化的手段创作的情节、人物、环境。教学过程,始终遵循“陌生化”阅读原理,以文本中的陌生化问题带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入,2.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下,引导学生遵守文本语境解读文本,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多角度解读作品的意蕴,并从文本中获得更多人生体验。
3.教师不仅要始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与学生一同走进文本阅读,而且要将引领学生站在更高的境界去审视和观照文本。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余华及其先锋小说的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的亲身体验感悟,以我读“我”,与文本开放对话,多角度挖掘文章丰富而深刻内涵,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激扬学生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独立要强、勇敢执著、正直善良的健全人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情节的荒诞性入手,把握文章意蕴。
难点:情节与意象的怪诞和不可思议中蕴含的真实和深刻意蕴的解读。
六、教学过程设计
准备与预习
1.上网查阅余华博客,了解余华及其作品
2.阅读课文,了解小说主要情节内容和人物。
3.请找出阅读的疑惑,写出阅读后的第一感受。
整合与建构
(一)诗意导入,创设氛围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蚕,蚕经历了从卵到蛹到蝶的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用“成长”这个词来概括。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懵懂顽童到才俊少年,这是你在成长。成长的故事很多,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余华的脚步与主人公“我”一起经历成长的故事。
(解说:诗意导入,创设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更是为了调动学生记忆中的成长体验。)
(二)走进“十八岁”的旅程
1.走进旅程
提问:阅读本篇小说后,就情节、人物等方面谈谈你的第一感受。
(解说:了解学生的学情,寻找教学的切入点。(2)珍视学生对文本的最初陌生感受,力求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奇妙地发现和惊喜。)
2.寻找旅程
提问:小说中的“我”远行有哪些经历?结果怎样?
明确:(1)问路:含混回答。(2)拦车:一闪而过。(3)搭车:请求被冷漠拒绝;坐车:殴打,嘲笑,被抢。(4)寻找旅店:最后竟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
(解说:整体感知文本,了解、体味情节内容。)
3.发现旅程的荒诞性
提问:(1)为什么“我”一直在寻找“旅店”?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合情理的事?“我”有何不合情理表现?请找出文中相关段落及语句。
(2)“苹果被抢”事件中司机前后有哪些不合情理的表现?请找出文中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
(解说:(1)作品情节及人物的荒诞性是本篇小说的重点所在,也是学生阅读的疑难点。)
(2)引导学生倾听文本的语境,进入文本的世界,深化对文本的认识。
4.寻找旅程荒诞中的真实
提问:(1)你有过独自旅行的经历吗?请找出文中描述“我”的心情语句,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揣摩“我”旅行的内心感触,明确:远行出发时的兴奋,“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远行过程中的迷茫,“柏油马路起伏不止”,“我像一条船”,“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等等。远行中迷茫但不放弃,“我就兴致勃勃地赶路”,“我还是一次次地往高处奔”。远行中对家的回顾,“所有的山所有的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远行中的失望与希望的交织,“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使我愤怒到极点的一切”,“我觉得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
(2)“苹果被抢”事件在文中是否有暗示?生活中是否有 “苹果被抢”的现象?请以课文情节为依据,大胆想象,补充情节。
参考答案
(一):认为有暗示的是:司机不愿载“我”。司机拉着自己的苹果却没有目的地。司机被抢一点不着急却还慢慢散步。一路上都没有一个人,而那些村民好象冒出来一般,也不见司机与村民联系。以上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苹果被抢”是有预谋,司机是同谋。
参考答案
(二):从“我”远行中的周围人的冷漠,推测“苹果被抢”是司空见惯之事,司机是一个麻木的受害者,也正因为如此,他抢走了“我”的红背包。
(解说:(1)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解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荒诞中的真实及蕴含的深意(2)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走进文本,融入文本。)
(三)感悟“十八岁”的旅程
1.学生感悟旅程寓意
提问:从“我”的独自远行经历体验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解说:引导学生体悟文本,从文本中获得人生感受,充实自已的精神家园。)
2.了解“先锋小说”及作者
(1)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文学思潮。它打破了以往文学的写实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
(2)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等。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被称为先锋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意蕴可用“温情”与“苦难”两词体现。
(3)本文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小说中事件的叙述有着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作者在叙述和描写时,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已心中的感觉。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
(解说:知人论世,在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后,引导学生从作者创造的语境出发,领会读者的阅读不能完全超越这个语境,这才是有意义的解读。)
3..名家解读寓意
展示孙绍振《无痛之痛是为至痛》阅读片断解读。
4.总结阅读之法:
要从作品的独特性入手,揣摩文本语言,结合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挖掘作品的深意。课件展示作品主题寓意的三种解读。
(1)“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2)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3)本文在意蕴层面上更偏向于一种哲学意味。作者受到荒诞派和卡夫卡的表现主义的影响,戏剧性地提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人处在此世界中的深刻迷惘。
(解说:(1)名家引领,“授人以渔”。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多角度的阅读视角,提供一份可资鉴借的审美体验。(2)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阅读方法。)
拓展与应用
(四)成长感言。
1.导入:虽然我们同学都还不到十八岁,但它正悄悄地向你们走来,请结合余华在这篇作品中给你的启示,给你给将要到来的十八岁说一句感言。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补充总结
只有真切的经历能够帮助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坚持和发现能让我们羽化成蝶。同学们都在成长,希望大家在成长过程中不要忘记《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要忘记其中的“我”的成长历程。
(解说:引导学生在倾听和解读丰富多彩的文本后,用自已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心感触,构建更丰富的精神家园。)
(五)布置作业
请以“成长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课后阅读余华的《兄弟》。
七、教学反思
《十八岁出门远行》属于先锋实验小说,它的“先锋实验”性,不但挑战了传统小说的写作范式,还颠覆了人们惯常的接受、鉴赏小说的观念和方法。它的思想观念是新的,它的叙述方式也是新的。因此,我在教学时,便运用“陌生化”理论进行阅读教学设计,从教学整个过程来看,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浓厚,思考深入,感受独特;是在疑惑中不断发现,又是在发现中不断建构着文本的意义,阅读真正达到了精神的探险和高峰的体验。
阅读是生命的体验,也是一种生命享受。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更应放下沉重的面孔,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概念和结论的负荷,尽量减少阅读目标,尽可能从学生有疑处入手,或者从学生生命的成长点上,寻找契合点,使他以一种愉快的心境积极地进入阅读情境。教学过程,教师不要用现成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自己走进文本”,而应积极地营造让学生沉浸于文本阅读的宽阔自由氛围;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别体验,让心灵与心灵平等对话,让火花与火花碰撞;那么学生就能够“用初次的眼光”去阅读,倾听,去观察,感受,思考,始终保持一种“不断发现”的新鲜感,渴望与冲动,享受文学作品阅读过程带来的快乐和体验。
在尊重学生的感受前提下,在学生快乐体验中,当然,教师要发挥应该的主导,即正确的引导和提升。否则学生的阅读就有可能陷入黑洞,即虽然总在不知疲倦地读,但总是不知道是为什么而读;虽然总在解读,但“知识视野未得到拓展,人生境界得不到升华,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李祖贵语)因此,教师应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实施中,应尽可能避免只是“热闹”的课堂,而没有细致、深入的文本的分析解读;要运用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贴在地面行走,不在空中飞行”;在做结论时,应该是“即使是概括叙述也别忘了细节、细节、再细节”。教师应该用更宽阔的视野,引领学生识透文本,领悟文本真义,并谛听出文本之外的另一种声音。
我相信经过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必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将更加丰富,更加难忘。那么阅读便能引领学生的现在和未来。肖川
教授说:“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我想说,陌生文本给了新颖的言语体式和奥妙的思想意蕴,那么,教师必将引领学生曲径通幽,精神探险,享受阅读高峰体验。
参考文献:孙绍振《名作重读》
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史绍典《“阅读”反思》
温欣荣《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福州八中 郑玉平)
八.点评
本设计能较好地实践新课程理念,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巧破难点,问题设置有针对性和逻辑性,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浓厚兴趣。
阅读小说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加之审美具有主观性,因此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理解存在差异。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本设计重视对学生阅读心理的引导,设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等,让学生感悟“十八岁”的旅程,让预测和期待始终伴随整个阅读过程。
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化体验、解读的基础上,设计者还非常重视教师“导”的作用,把引领学生站得高、看得远作为自己的职责。围绕着作品情节及人物的“荒诞性”,设计了一系列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并从“荒诞”中找出“真实”、找出“寓意”,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得以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纠正某些人认为的“个性化阅读就是泛任自流”的偏见,教师正确的引导、点拨是至关重要的。
建议:本设计在“布置作业”环节,设置了“读写结合”题,让学生写一篇“成长的故事”,这种设计未尝不可。本人认为,阅读课就是要把它定位在阅读上,课外作业与阅读相关为好,不宜把要实现的目标定得太杂。
第三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本文是余华的成名作,是一篇带有试验性的先锋派小说,文本张力巨大,可供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
1、主题探究,荒诞背后的真实;
2、写法探究,现代派小说的常用手法;
3、余华纯净、明朗、平实而深刻的语言;
4、现代派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区别;
5、象征手法与文本和主题的关系;
6、文本不合逻辑的叙事风格……其核心价值应该是文章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即所谓的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叙事迷宫”、“叙事圈套”,具体说就是文本结构的碎片化、混沌化,叙事结构的非逻辑性和语言的陌生化等,也就是“怎样写”的问题。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普通班,从预习情况看,学生大都以“看不懂”来概括初读结果,可见学生基本没有阅读类似于课文的现代派(或先锋派)作品经验,缺少读懂这类作品的方法,在阅读兴趣、情感上期待较低。
设计理念: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放弃文本的核心价值,谋求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平衡。从“写什么”入手,在小说主题的探究过程中涉及怎样解读这样的小说,给他们一把打开这类小说之门的钥匙,先进去读懂它,使他们领略到荒诞的、不确定的文本背后的巨大空间和无限风景,后再读细读深向纵深处求索。
教学目标:
1、读懂小说,发现小说的主题:荒诞背后的真实。
2、学会读懂小说,从文本、读者、作者等维度解读小说。
3、培养学生对文学的亲近感。走近文学。
教学内容:
读懂小说的主题,追寻荒诞背后的真实,也就是读懂小说“写了什么”;在读懂小说“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分析是怎样读懂的,从“读入文本,发现――读出自己,融合――读懂作者。相遇”三个环节学会小说解读的三种策略。
教学策略:
1、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大的环节预设,按解读文本的三种方式预设三个环节;具体环节强调生成,主题探究力求学生深入文本自主发现;总体追求在动态生成中有序建构。
2、准备课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顺势导人
投影:余华1960年出生于杭州,后迁居海盐。当过5年牙医后从事文学创作,声称已按了一万多颗牙齿。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于1986年,发表于《北京文学》。
预设问题:大家了解作者吗?随便说说。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有一个初步印象即可。可快速介绍弃医从文的文学家:鲁迅、毕淑敏、契诃夫、福楼拜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堂气氛融洽。)
二、了解学情、整体感知。
1、请学生简要概括初读感受。
预设问题:大家看过文章的感觉怎样々概括谈谈。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一篇文章的情况,以便动态调整教学设计。估计学生“看不懂”“很乱”“不合逻辑”的较多,在这个基础上引人名家读本文的感受。)
投影:一篇条理清晰的仿梦小说。――莫言
2、提出问题:梦背后有着怎样的真实?
投影:当代文坛第一个清醒地说梦者。――莫言
投影:我感到这篇小说十分真实,同时我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形势的虚伪并不妨碍主旨的真实,相反,我们在这种看似虚伪的形式中,真切地读出了人的内在生活和心灵真实。――余华
预设问题:这“梦”背后的“清醒”、“虚伪”掩盖下的“真实”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思考。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过渡环节,由初感到深入领会课文的主题。引用莫言和余华自己的语言既能印证课文荒诞背后有着生活的真实,又提示了寻找课文主题的突破口,为下一环节铺垫。)
三、读人文本,发现主题。
1、引用作家、文学评论家刘恪说:“凡属杰出的作家与经典名篇都会在其文本中有一个独特的眼睛,小说眼睛会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出现,即便是作者有意地把眼睛藏起来。”(见刘恪:《现代小说技巧讲堂》)帮助学生找到本文的眼睛:荒诞的形式,从这荒诞中追寻背后的真实。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荒诞的地方,然后谈谈隐藏的深意。
投影:荒诞――真实
预设问题:大家刚才不是说这篇小说很怪、很不合理、很荒诞吗?这种有别于一般小说的“荒诞”之处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这“荒诞”就是本文的眼睛,我们就从荒诞入手追寻背后的真实。请大家找出你认为最荒诞的地方,然后谈谈隐藏的深意。
2、估计学生对文章主题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总结荒诞背后的生活的真实,指出循着这个思路,大家会有更多惊奇的发现。引用余华的一篇关于川端康成的评论小结过渡。
投影:当他(川端康成)不断地展示细部的时候,他也在不断地隐藏着什么。被隐藏的总是更加令人着迷,他会使阅读走向不可接近的状况,因为后面有着一个神奇的空间,而且是一个没有疆界的空间,可以无限扩大,也可以无限缩小。――余华
3、教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小结。读懂小说首要的就是深入文本,重在发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找到课文中荒诞的地方,教师力求在动态生成中有序建构课堂进程。在寻找荒诞时注意大的事件、场景和小的细节的结合,如大到“抢苹果”事件,小到“走过去看吧”一句话;难度在于发现荒诞背后的生活真实,教师结合具体的课堂样态相机点拨引导,由浅入深,从成长的寓言――成长过程中的陷阱、骗局到成人世界的暴力规则。从人生旅程的艰难到精神家园的坚守,从世界的荒诞本质到年青人面对荒诞的深刻迷惘……教师结合课堂状态即时引导,不求全责备,力求有自己的感悟。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最好有自己的解读观点,这样方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板书:读人文本 发现
四、读出自己,视界融合。
1、由文本过渡到生活,再由生活关照文本,进入解读小说的第二个环节。
预设问题:深入文本,我们发现了文章荒诞背后的骇人的真实;那么,大家同意余华对生活的看法吗?你体味过生活的荒诞吗?
2、学生概要谈自己的生活感受。
3、投影:
①那是个荒唐的时代,我曾在文革时的红卫兵报纸上看到当时的一位中央高官,曾郑重建议毛泽东把紫禁城夷为平地,在那儿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公厕,以便全世界的人民可以在皇帝住过的地方大小便。――余华法国《新观察家》采访(主题词:荒唐)
②“虎照”事件,周正龙照片。(网络照片,主题词:欺骗)
③新疆房产开发商限定居民定期搬出否则杀人的通知。(网络照片,主题词:暴力)
④四川女教师被迫向学生下跪后疯掉。(网络图片,主题词:愤怒)
4、请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打通生活和文本的隔阂,从生活的角度来关照文本,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发现小说的主题。不宜在事件上过多逗留,重点了解学生接触生活的真实后对文本的感受:能不能和作者视界融合,引起共鸣,进而加深自己的体验。)
5、由生活回到文本,实现生活与文本的融通。
预设问题:文本也好,生活也好,我们感到了让人震撼的荒诞,面对荒诞,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办呢?
(1)学生简单谈谈自己面对荒诞的做法。
(2)回到文本,了解作者面对荒诞世界的态度。
预设问题:面对荒诞。我们有自己的看法。而作者余华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请大家再进文本,寻找这方面的发现。
5、教师小结。
板书:读出自己融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生活回到文本,既实现文本与生活的融通,又从更深层面上体验文章的主题。估计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看法。教师适当引导,并明确余华在本文并没有明确给出面对荒诞世界的答案,他主要揭示了青年人面对荒诞的深刻迷惘。同时指出在余华的其他作品中会找到答案,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
五、读懂作者,相遇相伴
1、投影:作者的主要作品,《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2、教师指出在长篇小说《活着》里,作者通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告诉人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东西。这句话就是面对荒诞现实的答案,活着就是一种存在,坚强的活着,坚韧的话着,当然需要忍受,忍受生活中所有的荒诞。
3、教师小结。
板书:读懂作者 相遇
4、结束全文,走进作者。
预设语言:人与人的相遇需要缘分,和一个伟大作家相遇更是一种福分,要是能相伴那就更是福中之福了。最后,我们齐读一段余华关于读书的话来结束这节课。
投影: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告诉学生读懂作者也是发现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作者的其他作品总体上来把握他的某一篇小说;同时又向学生推介了作者的其他作品,引起他们的读书兴趣,从而走近作者,亲近文学。)
第四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把握情节发展中的“我”的心理变化。
3、分析并明确“旅店”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4、总结对成长的感悟。教学重点、难点:“旅店”的象征意义。教学时数:2课时
课型: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春年少的我们,总是激情涌动,厌倦周围熟悉的人和事,渴望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展示自我。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正所谓“成长如蜕”。今天我们学习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看一看文中给我们讲述怎样的一个成长故事。
二、了解余华(学生先介绍,后出示投影)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揭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作者不挖掘外在的客观的世界,而着重开拓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它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而是故事本身就充满象征意味。这类小说被称为先锋实验小说。
三、了解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学生自愿阅读,要求声音要大,洪亮,读出自己的感觉。
2、概括情节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学习压缩内容。要求学生按情节概述。
3、理清情节结构
要求学生找出关键的语句。理出情节:
走出家门不需旅店
黄昏到来寻找旅店
搭乘汽车不想旅店
汽车抛锚再找旅店
遭劫之后找到旅店
最后躺在破车中的自己想起刚出家门的情景。小说是圆形结构。
四、课堂归纳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情节结构,为下节课打了一个基础。
五、作业:
初步了解课文后,我们同学在学习当中有什么问题,写出来。继续细读课文。
板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走出家门
不需旅店
黄昏到来
寻找旅店
搭乘汽车
不想旅店
汽车抛锚
再找旅店
遭劫之后
找到旅店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内容
《十八岁出门远行》课文内容我们已经熟悉了,十八岁的“我”走出家门,走向外部世界,请你谈一谈对十八岁这个年龄的认识,对外界的认识。(把学生带入“我”出门远行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课文中十八岁的“我”出门远行遇到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由此问题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
明确:遇到的是陌生人,发生的是始料不及的事。以寻找旅店为线索来组织情节内容。
二、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一)提出问题: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情节,知道以寻找旅店为线索来组织情节内容。我们同学在阅读中有哪些发现或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明确:学生的发现和问题可能有:“我”的心情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司机的举动前后变化很大;刚走出家门的“我”与躺在破车里的“我”有明显的不同;小说中“我”一直寻找旅店,但最后却说“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篇小说怎样表现“成长”的主题的?难以理解的句子等等。
(二)归纳问题:
把学生的问题分类,问题涉及小说中“我”和司机的形象,“旅店”的象征意义,小说的主题几类。
(三)制定学习目标
我们这节课就解决这几个问题,即学习目标:
1、把握情节发展中的“我”的心理变化。
2、分析并明确“旅店”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总结对成长的感悟。
三、完成学习目标1
1、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学生依据问题在文中找相关的语句揣摩分析,并交流意见)明确:兴奋、好奇、疑惑、震惊、愤怒、无奈、失望。“我”的情绪变化主要来自出门远行接触的第一个人——司机,司机起初是粗鲁的,很快就变得亲切,后来在抢苹事件中先是无动于衷,继而看笑话,最后加入抢劫者的行列,抢走了“我”的背包。而“我”是一个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怀着纯真的梦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是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的人。司机的所作所为代表着外部世界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外部世界是那样不可捉摸。“我”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发生矛盾冲突。“我”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暴力、欺骗、背叛构成强烈的反差,这是“我”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揣摩语句来解决问题,难以理解的句子也相应得到解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看法,可各抒己见。教师要做出客观的评价,但都以鼓励为主。)
2、揣摩句子:
(1)我在这条马路上走了整整一天,已经看了很多的山和云。所有的山和云,都让我联想起了熟悉的人。我就朝着它们呼唤他们的绰号。
(2)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3)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明确:(学生讨论交流后)三个句子分别体现走出家门时的兴奋,寻找旅店的迫切,以及遭劫后的感受。“旅店”本来是“我”一直寻找的,但当“我”在车里感到一丝温暖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由此过渡到学习目标2)
四、完成学习目标2
1、在小说中“我”一直寻找的“旅店”有何象征意义?(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明确:旅店的特征:一段路程的终点,下一段路程的起点,能让人疲惫的时候得以休整并再次投入旅行。旅店在“我”心里,心里的“旅店”让自己的心灵、精神受到打击的时候得以休整,是精神的栖息地,这是心底的希望、执著的信念,使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小说中“我”虽然遭遇到挫折,但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了希望。
2、那么,这样的远行同样具有了象征意义,象征什么?
明确:象征人不断追求的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是心底的希望、执著的信念,让我们重新振作,继续前进。
五、完成学习目标3
1、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欢快冲出家门的“我”与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的“我”有了哪些不同?(这个问题旨在探讨“成长”的含义)
明确:刚走出家门的“我”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怀着纯真的梦想与强烈的正义感,而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的“我”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能够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最终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这个明显的不同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成长”。
2、学生谈一谈哪些是成长的现象。
明确:如我们探索知识的过程,我们的追求过程等等。
3、讨论:人要实现成长,哪些东西是重要的? 明确:追求、坚持、获得。
在追求的过程中,受到一次挫折,对生活的理解就加深一层;经历一次失误,对成功的内涵就透彻一倍;遭遇一次不幸,对人生的醒悟就增添一节;遇到一次磨难,对世间的认识就成熟一级。只有经历了困难与挫折并坚持下来才能使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直面困难与挫折并有所收获才能够让我们破茧成蝶,实现成长!成长——如蜕!
六、学生整理课堂内容 回顾课堂内容给这节课的内容加个标题。(让学生自己归纳课堂内容,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并训练概括能力)明确:概括的出的标题可能有:“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理想的精神家园与现实世界的冲突”“成长如蜕”“在艰难与挫折中成长”“人生的寓言”等等。(对于每一个标题,教师都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加以鼓励)
七、布置作业 小说结尾写道:“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象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这让人想起《小马过河》的寓言,这篇小说也可以看作一篇有关人生之河的寓言,其中的深浅要靠自己勇敢地去尝试。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出的启示写下来。如果外出远行,我们应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通过作业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加以拓展应用,使学生加深对成长的感悟)
第五篇: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 技能目标:
1通过研读文本,感知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品味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讲授法、问题法、探究法、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扬学生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独立要强,勇敢执著,正直善良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从把握“我”的心情曲线切入,带动情节的感知,进而理解“我”和与“我”对立的人群这两类人,从而把握文章主旨。
品味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教学难点:小说的荒诞情节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A层次)
三.文本研读
(一)感受快乐的启程(A层次)
问:十八岁可以出门远行,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文中的“我”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开始远行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二)把握心情的曲线(B层次)
1.这的确是一次快乐的启程,可是“我”的心情快乐到底了吗?
2.“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心情的转变?试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三)感知荒诞的情节(B层次)
问:1.“我”在远行路上遭遇的这些事情,大家都能够理解吗?.2.试着在文中找出你认为不合理的情节,并读出相关的语句。
(四)探究文章的主旨(C层次)
1.作者用奇妙的构思,荒诞的情节只是想表明“我”出门远行遭到抢劫了吗?“我”与司机和抢苹果的人群分别代表什么?
2.远行结束时,“我”落了个遍体鳞伤,既然出门远行的旅程并不安全,爸爸“我“为什么还要让我独自出门?从“我”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体会小说语言(B层次)
学生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新奇独特。
例:我看见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
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五.拓展延伸:(C层次)
任选其一:
1.说出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以及这次经历带给你的感受。
2.谈谈你成长中遇到的挫折或烦恼。
.六.作业
《十八岁出门远行》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文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余华及先锋派小说的特点。
2.通过研读文本,感知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品味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4.激扬学生青春的热情与梦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独立要强,勇敢执著,正直善良的健全人格。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从把握“我”的心情曲线切入,带动情节的感知,进而理解“我”和与“我”对立的人
群这两类人,从而把握文章主旨。
品味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教学难点:小说的荒诞情节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链接
1.余华介绍
余华,浙江海盐人,祖籍山东。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
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苏童、格非等
人齐名。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等,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骑士勋章。
余华自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接二连三的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 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2.先锋派小说:
先锋派小说受西方现代派影响,通过荒诞的情节,运用新鲜陌生的语言、象征性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强调的是一种感受的真实而非传统小说的情节的真实合理。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马原、洪峰、余华、苏童、叶兆言等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进行小说文体形式的实验,被评论界冠以“先锋派”的称号。先锋派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马原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第一次把叙事置于故事之上,将几起没有因果联系的事件拼贴在一起,突破了传统小
说重点在于“写什么”的范式和困囿,转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技法——“怎么写”的热衷,先锋文学由此徐徐拉开帷幕。之后,一批作家紧随其后,充分发挥文本实验的技能和才华,在叙事的迷宫中自由穿行,他们的创作实绩使先锋派的作品成为文学界一道耀眼的风景。先锋派作家们以叙事的形式游戏对社会历史深度模式的反叛赢得了“先锋”之名。
三..自主读文,勾划疑难词语
四.学习重点字词(略)
五.再次读文,整体把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A层次)
1.注音:箩筐()拨弄()侦察()豁出去()贩运().....
膨胀()绑架()翘起()浩劫()抛锚().....
3.四字词语填空
兴()采()奋不()()目()口()蜂拥()()()头()气遍体()()心()理()大惑()()
三.文本研读
(一)感受快乐的启程
问:十八岁可以出门远行,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文中的“我”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开始远行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二)把握心情的曲线
1.这的确是一次快乐的启程,可是“我”的心情快乐到底了吗?
2.“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心情的转变?试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
(三)感知荒诞的情节
问:1.“我”在远行路上遭遇的这些事情,大家都能够理解吗?.2.在文中找出你认为不合理的情节,并读出相关的语句。
(四)探究文章的主旨
1.作者用奇妙的构思,荒诞的情节只是想表明“我”出门远行遭到抢劫了吗?“我”与司机和抢苹果的人群分别代表什么?
2.远行结束时,“我”落了个遍体鳞伤,既然出门远行的旅程并不安全,爸爸“我“为什么还要让我独自出门?从“我”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体会小说语言
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新奇独特。
例:我看见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
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五.拓展延伸:(C层次)
任选其一:
说出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以及这次经历带给你的感受。
谈谈你成长中遇到的挫折或烦恼。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