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大湄公河》有感:文体创新带来阅读乐趣
文体创新带来阅读乐趣
——读《大湄公河》有感
李晋瑞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受制于人,正因如此,我们的思维和对事物的认识,才落入窠臼,才从属于各种细分。初读黄风和籍满田的《大湄公河》,尤其是当引子里出现“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在湄公河哗哗的簇浪中醒来……船长黄勇走出船室,穿过驾驶室……一切亦如平常”的场景时,第一直觉就是那个“10·5”惊天惨案。出于惯性,我们一定会猜想,在这之后的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自然会紧扣案情,对这起惨案进行一场还原、陈述和探究,会一案到底。
这种判断很好理解,因为我们历来认为对人的生存与命运的关切,是文学永恒的话题。作家们一直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找人,立人,树人。《大湄公河》却完全不这样,或至少是,不仅仅要这样。细读这部作品,掩卷回想,这部作品大大超出了大多数人当下阅读的习惯,它不再囿于传统的爱恨情仇,而是走向了一种大胆,一种不管不顾的尝试(或是冒险)。它就像一只万花筒,当我们的眼睛接触到它时,一孔之中它给我们提供的,是眼花缭乱的意外和变化无穷的复杂,它似乎就是要以自己的磅礴之势与意外惊喜,将我们引入它的世界。由此在这种不同中,我们便会发现,这部作品的特点或命门,就一个字——大。当然,这里的大,是一个立体概念。
它的大在于流散。在这部作品里,常常会有一种文本出走的感觉,就像大树的枝蔓,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开去,而且每个方向都要长得枝繁叶茂。这种流散,并不是要去追溯人物,也不为故事服务,它无关风月,无关人性,无关人生与命运,也无关阴谋与血光,它的枝蔓就那么信马由缰地伸向更为广阔的地理、历史、文化与经济。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源头有五种说法……甘肃名士周希武1914年前往后来米歇尔·佩塞尔的出发地玉树作勘界调查……明朗的夜晚波光涟漪,不管你坐在哪家船头,都能从铺满河面带着花香和稻香的风中,感受到热闹……那里的植物有87科、471属、2238种……她就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公元502年……真腊……占城国……1431年,吴哥几经繁华后,惨遭暹罗族人血洗……次区域国家普遍存在交通、运输、通讯、电力、水利、港口设施落后的情况等等。正是这种流散,给了写作者自由,从而不必再去惜墨如金,不必再去量体裁衣,在一种高阔中一览无余。
它的大在于跨界。如果用心,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是有指向的,那就是破。近几年围绕报告文学是不是文学,小说能不能散文化,或者说把散文的写法引入小说,小说还是不是小说,小说到底是中国久而有之,还是舶来品,被虚构了的纪实文学还算不算纪实,报告文学要不要虚构等诸多问题,大家争论不休。说到底,就是一个界的问题!有界,就有框;有界,就有藩篱;有界,就有定义。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界都是人为。《大湄公河》似乎无意再纠缠于这种乏味的焦虑。它的创作使命就是要取框、毁篱、跨界,它不再囿于传统,也不再困于起伏,它没想去立,但决然要去破。它为自己取了标牌,撤了导引,它不再简洁明了,不再直奔主题,也不再投机取巧……就连创作者,我们都发现是隐身的、场外的,似乎作者就是要让这个作品以“自己的样子”展现给人们一样。所以说,这部作品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既有小说的线索脉络,又有散文随笔的自由发挥。
它的大在于复杂。“存在”对于米兰·昆德拉来说,意味着人类生存的各种状态,生老病死、冷暖、幸福、痛苦、欢愉、悲伤、恐惧、担心、不测等等,所以米兰·昆德拉要通过小说创作寻找或提供人的可能性。《大湄公河》欲告诉我们的是,人,我们每个生命的个体,实际上既是处在一种既定中,又是处在一种无常中。说既定,就是在说具体,说必然,湄公河主源发源于中国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国际河流,沿途既丛林密布,又随处险滩;既有善的佛光,又有恶的毒枭;既有军队管制,又有民间武装;既有繁华城市,又有草棚窝铺,所以有茶园、有罂粟、有赌博、有匪徒、有毒窟,自然在湄公河滚滚的河水浪花中,就有船公的歌,就有枉死的鬼。说无常,是在说意外,说偶然,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日常,湄公河的日常,它的河水从历史深处流来,不仅淘净河沙,淘净尸骨,还将淘净记忆。无论我们是跑船的老手,还是刚入行的新兵,我们终将会消失在宇宙与历史的浩瀚之中。这便是《大湄公河》给予我们的启示——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不能看到杨德毅就只认为是眼前的杨德毅,不能看到黄勇就认定是眼前的黄勇,不能看到一起惨案就认为它只是一起惨案,它们的所有根源,实际上都隐秘于这条名叫湄公河的河的过往今生里,由湄公河培育出来的种种文化与观念里。
米兰·昆德拉讲,人有一种天生的、不可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在阅读《大湄公河》时,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需要解放自己,从那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和理念中跳出来,无论这部作品是迷宫,是穿越,是人文地理,还是凶杀惨案,我们都需要放平心态,朴素对待。说白了,阅读就是阅读,只要我们从中能读出悠久,读出磅礴,读出惊心,读出佛光,读出尘世,读出自己所想,读出意外,那就不失为收获。既然这个世界是复杂的,眼前的《大湄公河》又提供了一种庞杂的复杂,那我们就去收获这种庞杂好了。说不定,这正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时,刻意要掩饰的一个用意或野心呢。
第二篇:读《无可比拟的乐趣》有感
读《无可比拟的乐趣》有感
今天,我读了大文豪叶文玲的文章《无可比拟的乐趣》,文章讲是书改变了她,陶冶了她的天性。是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言如玉”。书中书中含有太多太多人类成长必需的养分。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但能陶冶人的性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是青少年迈进理想的必需途径。学好语文的前提就是阅读。有的家长认为,学习语文就是掌握课本知识,其实不然,单从语文考试中看,就涉及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在平常的生活中,老师问问题,多看书的人是不会遇到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局面的。
托马斯·卡来而曾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的确,书里的知识比大学所要学的知识都要胜出一筹。不管你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都离不开书的教导。书,这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教导着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多读书吧!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只有读书,你才能茁壮成长,你才能明白人生的哲理。读书吧!书会使你终生受益。
第三篇:读《大湄公河》有感:细节的非虚构力量
细节的非虚构力量
——读《大湄公河》有感
作者 冷冰
湄公河,一个读着就有人情味的名字。这条从中国青海省出发,流经中国云南省、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而入南海,排行亚洲第四大河,我曾在地理书上见过它的名字和它留在地图上的线条身形,也有一闪而过其上游澜沧江的肤浅印象,但当深入阅读黄风、籍满田合著的《大湄公河》之后,这条河流自然的野性与复杂人性交织在一起的力量汇合而成巨大的文字冲击力,让我有些猝不及防,扩张着我的阅读视野,我体会到了阅读的快感。
文本扎实、硬朗的风格,特别是通篇俯拾即是的细节复原的现场,让这部作品显示出非虚构所特有的真实,以及这种真实带来的震撼感受。非虚构写作遵从事实,秉承诚实写作的原则,又支持写作者以个人视角的独立写作,这就为创作提供了作品艺术化的空间,也让作品品质有了高下之分。
2011年10月5日,13名中国船员在金三角遇害,中国警方派出专案组,将案件主犯押解回云南伏法,伸张了正义,《大湄公河》所记述的这段史实,其实已经有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的传播,但是《大湄公河》一出,仍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并赞誉,关键就在于它的品质与品位的胜出。以非虚构写作中的“细节”一词而论,《大湄公河》可谓将“细节”发挥和运用到了极致。
利用细节的穿透力去抵达人心。“祭拜的这天早上,一个男孩和一个男青年,背起背篓从家里出发。背篓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有必备的稻米和公鸡,还有花朵、石头、草木,每样东西都是精心准备的,所有的祈求与敬畏都包含在里面。他们肩负着村寨的使命,一前一后行走在山路上,像结伴去赶集。按照祖先留下的规矩,两个人沉默不语,只有心照不宣的脚步声,告诉寂静的山林和土地,他们一早要去干啥。”湄公河流域浓郁的水文化背景,水的清澈柔软,与发生在这里的惨绝人寰的案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样的细节描写蕴含着诗性的抒情,更激发了人们对恶的仇恨与警惕。
“被淘得千疮百孔的礁石,颜色大都褐铁似的,或孤零零立着,或散乱一片,或成群结队聚集了。吃水的地方,浸下一道白带,河水上涨时淹没,消退后又露出来。每块礁石都我行我素,一块是一块的长相。即使同一块礁石,同一片礁丛,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距离看,尊容也不一样,姿态也不一样。前看如金刚怒目,后看如厉鬼狰狞;早看像村姑浣纱,晚看像老翁濯足;远看似群牛戏水,近看似草莽啸聚。一个浪头盖过去,要么被劈头盖脸地淹没,要么将浪击碎抛向天空。”这是自然场景的细腻摹写,在作者笔下,湄公河的每块礁石都有声有色,有形有神,在此发生的任何事在读者的心里所营建的可感可知的现场氛围,此时的阅读会不由自主地发生追随效应,这种自然产生的魅力就是好作品的特征之一吧。
“在蓝得响脆,禁不住想伸手掰一块儿,像锅巴一样吃掉的天空下,一列列山脉横在天边,衔接着上苍与大地。”这样的细节展示在作品中比比皆是。点绘出了线,线构成了面,面面相连,于是所追述的事件现出了立体的真相。一个个细节如水滴慢慢汇集,逐渐显出溪水的形状、小河的风貌,进而有了大江的气势,巨流的凶险,终于与人的恶性相交织,上演了一出震惊世界的惨案,也演绎了中国警察决不放弃的做事韧性。
如临其境,如品其味,如见其貌,如闻其声,最后,如愿得实。在以新闻为背景的真实性要求下,还原现场,最强有力手段便是细节的有效组合与堆叠了,在强化真实性的同时,引导读者的心理进程,实现作者的文字和读者的心灵同时抵达新闻纪实与小说想象力的共赴之地。《大湄公河》因为既具有了真实性,又成全了其文学性。让人看到了一条河流从涓涓细流到奔腾咆哮,从蜿蜒曲折的挣扎到激流入海的驯服,自然环境的险恶与独特,人在其间,“除了绞滩、触礁、搁浅这些危险,近几年又多了被抢劫的危险”,这些便是自然而然的了吧。
在阅读非虚构作品的时候,我会特别注意细节的真实与合理性,以为这是检验一部作品成败、高下的一则重要标准。《大湄公河》让我体验到细节文字所构成的力量,它是国际背景中的绵密针脚,是人物性格中细致入微的刻画,也是情节推进中合理入情的严谨演绎,这些细节的层层叠叠,最终成就了作品的高品质。
阅读《大湄公河》的时候,电影《红海行动》正在热映,观影之后,我想到这两部作品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从一个事件(一个事件也可看作历史的一个细节吧)表明了中国不断崛起强大的事实,只是湄公河所发生的更早一些而已,今天,中国捍卫民族主权的自主行动从河边已经扩展到海洋之上了。由此看来,《大湄公河》确是一部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和精神追求的好作品。
第四篇:读《是什么带来力量》有感
为乡村教育传教
——读《是什么带来力量》有感
马三粉 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
随着现代文明、经济发展的冲击,农村教育,尤其是边远地区的乡村教育更是如同教育体制的一块伤疤,很少有人去真正关注与研究了。的确,诸如“留守儿童”、“师资短缺”、“校舍改建”等沉重的话题,仅仅依赖那些所谓的“加快”、“改善”、“论坛”、“慈善”等口号式、运动式的举措,所带来的只是一阵热闹,改变的只是学校与教室的环境与设施,并没有找到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教育办法。想要找到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钥匙似乎如大海捞针,希望渺茫。幸运的是一位外国朋友为我们打开了乡村教育新的思路,开辟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之道。
他就是德国汉堡人卢安克。从1999年起,卢安克在中国广西南宁、桂林、河池等地区进行志愿教育,义务为当地学生讲授汉语普通话、艺术及科学类课程。2003-2013年,他在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板烈小学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用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理解。通过与学生共同创作来培养儿童的归属感和自我成长的力量。应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是遵循人类成长过程的规律,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这才是适应教育真实、满足儿童需要、激发儿童梦想的教育。卢安克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命运,允许学生的事情影响到我们的命运,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这一点,学生才可能把老师当成是真的、才可能接受他本人,并发生真正的改变。
有一首歌唱得好,“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梦想的事哪里都会有……”可见感觉对于人的成长与成功很重要。遗憾的是当下的教育追求的什么呢?且不说认识事物的方法、语言素养的积淀、行为处事的方式,遑论什么感觉知觉、情绪情感、意志能力了;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关注道德、知识、分数、名次,教育的目的与效果被我们如此的功利化,正如卢安克所言,通过知识而培养的行为是没有力量的。有意识的说教虽然能让我们认识到打架不好,但不能给我们带来改变行为的力量。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卢安克认为,教育应该让孩子们感觉和意识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需要,再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才能,使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改变世界的生活任务。知识不会改变我们做事的态度,重要的和起作用的,是理解,是对事实的感受和适合做事情的心态。而培养这样的心态所需要的,是观察,是以认识人类的方式去观察。为此,他立足现实,坚持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观察,并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培养感觉,通过活动发挥自主意识,并通过共同创作,激发学生自我实现,达到自我成长。
他提出,人的感觉过程可以分为三种范畴:身体是指时间受限制的、在现场才能发生的感觉。灵心是指发挥情感、记忆力和意志的感受,保存或者改变环境,把成果交给精神。精神是指超越个人生命的真理。其中影响感觉的个人灵心情感就是被我们的环境和感觉习惯培养出来的。通过重复的行为习惯,我们把情感带到感觉中来,让自己的情感进入和联系到我们的环境,使得我们的行为也适应环境。因而,从幼儿开始,教育就应从感受与行动之间的协调来考虑,在培养感觉能力时,引导儿童要用头脑把不同感觉器官对同样事物的印象联系起来,才能认识和判断它的真相。最关键的是让儿童身体与环境物质的接触,比如:游到水里摸鱼,泡在田里捉泥鳅,爬到树上掏鸟窝……这些富有情趣的观察与体验,带给孩子们无与伦比的快乐,同时培养了他们丰富敏锐的感受力。的确,只有情感和行动,才能给人带来改变世界的力量。
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很不重视儿童感觉的培养,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陷入了电视、电脑、手机等多媒体技术的包围与控制,小小年纪的他们架着度数不低的近视眼镜,虽然能看出动画片的人物与摄像机拍的真实人物的不同,但他们却无法感觉到动画人物的不真实性。长期下去,人的感觉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自然地形成。不夸张的说,未来教育我们需要培养的不是高科技的知识,而是人类正日趋退化的感觉能力。
在儿童成长为独立人的过程中,每个有良知的老师都应该让学生多走进自然,感觉不同事物的形成过程。为了能感觉和感受到某些东西的形成过程,为了发挥有根据的想象力,儿童需要模仿或仿造它,比如接受它的角色、画它或做它的模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真正的观察和研究的能力,通过无意识的进行习惯的重复培养丰富的情感,引导自觉的行为;而有意识的具有任务感的重复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韧性。由此实现教育的成长。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真正的农村教育就更需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我们需要更多的卢安克;需要坚守农村,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学生的卢安克式的教师;需要怀有一颗怜悯慈悲之心的,永远为乡村教育传教的树们、云们。
第五篇:回味童真,是单纯的乐趣——读《大盗贼》有感
回味童真,是单纯的乐趣——读《大盗贼》有感
当我拿起《大盗贼》时,大盗贼霍琛布鲁茨的形象顿时令我捧腹大笑。他那长长的胡须、他的帽子以及他帽子上插着的羽毛都令人感觉到滑稽和有趣,这正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个原因。
在故事发生后,这本书将卡斯佩尔和赛伯尔的默契描写得淋漓尽致,而且其他的人物也栩栩如生,比如它精细地描写了各种人物的性格、思想:奶奶是个非常警惕的人;卡斯佩尔绝顶聪明,可他的好朋友赛伯尔却是个糊涂虫;警察狄姆莫瑟尔气宇轩昂,但智商有限,老是受到捉弄。
除了这些,这本书的描写方式也比较新颖:奶奶的烹饪手艺是第一流的,看看文字就觉得香飘四溢;而大盗贼霍琛布鲁茨虽然做了很多坏事,本性中却不乏善良,即使在他最凶神恶煞的时候,也透着几分可爱,他甚至从未动过真枪实弹,顶多用他唯一的武器胡椒枪乱射一气。
除此之外,《大盗贼》的情节也相当紧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悬念此起彼伏,但又不像侦探小说那样以恐怖、血腥吸引人,你可以饶有兴味地一路读下去,而不必过于紧张。
《大盗贼》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它让我知道了回味童真,是单纯的乐趣。现在,我要把这本充满着童趣的书推荐给你们大家!四川成都武侯区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六年级:张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