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人口生态重建》有感
读《人口生态重建》有感
张江镇 洪亮
2018年,两位南京大学教授提出的“从老百姓当中筹钱建立鼓励生育基金”的观点,瞬间引发舆论地震,将二孩政策的讨论再次引燃。网络上“生不起、养不起”以及公众对于生育基金强烈的负面情绪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故而查找了许多生育政策的资料,并在机缘巧合之下,买到了一本穆光宗教授著的《人口生态重建》。
该书并不厚,一共219页。书中一些论点经常重复引用和出现,加之有些观点我认为充斥着文人特有的“过剩理想”,因此在我心中这并不能说是一本特别好的书。然而穆教授对人口问题的阐述和思考,依然具有相当的实效性和可参考性,对理清我国人口问题的脉络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视角。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然而近几年来,对计划生育的批判有逐渐增加的态势。究其原因,与80年代开始的一胎化政策带来了过多的负面影响脱不开关系,导致了公众对“计划生育”视若虎狼。实际上,就如同“撇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撇开时代与计划生育不同阶段的具体形式,污名化计划生育也不可取。60年代,国家实行的“晚、稀、少”的柔性计生,符合广大人民和家庭需要,就对我国当时现代人口转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更何况是生育这样与人性、人权息息相关,影响国家命脉的敏感问题。一胎化时期中,个别地方落实指标的方式之粗暴骇人听闻,甚至有卫生所强制结扎、强制流产的新闻诉诸于报纸之上,无不让人扼腕叹息。片面强调“少”,过多的直接干涉,而没有关注到人口结构风险,以及背后的伦理道德问题,我国已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如今二孩的全面开放,毋庸置疑是正确的,符合人民的利益与需求。然而,面对国内日趋严峻的生育环境,以及已被消解的生育意愿,我国的人口重建还可谓是“任重道远”。
随着我国人民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平、自由的诉求不断增加,将生育继续与国家强制挂钩,今后可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抵抗和反弹。生育政策切不可以再走强制一胎时的野蛮执行路线,不能将“以人为本”变成一句空乏的口号。
我们应客观看待公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将国家利益的实现方式从动用强制力转换为文化引导、价值观引导。同时,也应该加快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为二孩时代落实更多配套的服务,以减轻目前育龄夫妇的现实压力。
第二篇:读《生命的重建》有感
读《生命的重建》有感
在我生病的这些日子里,我几乎没有一刻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去对待自己的学习,总是被生病这种消极的心态,带动着我的一言一行,直到有一天,我终于还是被病魔所折服,只能带着不舍和痛苦离开学校、离开父母,离开我朝夕相处的伙伴们,来到异地看病,在这段过程中家人为我找了好多的医生,走了好多所医院,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治疗方案,只是要求吃药控制着,这种生活让生病的我更加的无奈和消极,只能这样无所依靠的走着,“希望会发生奇迹,希望自己的生命会有所转变,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能更加的有信心更加的自信,直到好起来的那一天”,我不停的幻想着。
在我彻底的绝望,无助时,有一位医生阿姨给我介绍了一本书《生命的重建》,这本书不仅教育了我,而且让我从消极的心态中走了出来。
我怀着一份期盼与欲望之心,读了《生命的重建》这本书,让我对生命和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这本书主要写这本书主要写了:美国的心理学家露意丝·海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她的生活是我们无法接受的,她三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在很小的时候就和自己的继父生活在一起,继父不但欺负母亲而且还欺负自己,这样的生活让小小的露意丝·海无法忍受,只好带着母亲离开这个给不了他们幸福的家,露意丝·海发誓以后要让母亲幸福的安度晚年,这样的誓言不但激发着小小的露意丝·海,也给了母亲生存的信心和希望,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在露意丝·海五岁那年一次放学的晚上不幸被一个酒汉强奸了,使生活压力本来就大的他们更加的加重了压力,学校里到处是议论她的人,邻居们也对她很不满,这样的生活使得他们无法在生存下去,只好离开这里。来到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当来到没有人认识的地方时不幸的事接踵而来,自己得了癌症,母亲的双眼失明等等,可是露意丝·海给了我们一个有例可证明的事实,癌症是可以治疗的,她自己钻研医术,在别人看来得了癌症就是不治之症,但是露意丝·海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切病症的来历都是自己的情绪在其中作梗,有多少医生在症病时都一再的要求自己的病人要把心情放好、不要有负担,露意丝·海告诉我们都是自己的情绪惹得祸,所以在几经挫折后的露意丝·海始终没有绝忘,而是更加有信心的活着,她就是想告诉人们在挫折面前不能屈服要勇敢的面对困难,一切困难便不再是困难。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因该有一颗乐观的心。
读完这本书后,使我的心豁然开朗,我不仅感到露意丝·海的伟大,更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她这种不怕困难的的精神,明白了应该怎样来面对病痛带给我的种种不幸与痛苦,为什么露意丝·海能在这么困难关头始终如一,我们何尝不能这样呢?与露意丝·海的困难相比我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生病以来我总是没有信心总是觉得老天不公平,让我承受这样那样的不幸,可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不再觉得老天对我的不公平,其实老天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谁偏袒谁,庇护谁,首先自己要对自己好,自己要相信自己。
而我呢不但没有像露意丝·海那样给母亲信心,而且总是让母亲为我担心、操心,不止是母亲还有更多的亲人:父亲、哥哥、姐姐、叔叔、婶婶、邻
居„„太多太多关心我,爱我的人,比起露意丝·海我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幸运,为什么不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呢?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的病会好起来的,身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会好好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幸福。希望我身边的人都能看一看这本书《生命的重建》。让生命因“重建”而精彩。隆德县中学初三:遗忘心痛
第三篇: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读《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现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主要观点是: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中外很多学者都从指摘亨廷顿文明范式的种种缺陷入手,来批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从而肯定利益决定论。我认为亨廷顿说法虽然偏颇,但毕竟文明的冲突是历史的一个方面。我也同意在当今这个精英主控政治的形势下,文明的冲突只是手段,但觉不会成为目的。
我个人认为作者的“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将会决定社会格局的变化,将会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社会秩序”这一观点
有些夸大其词。几大文明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社会格局的变化不会单单只是受文明格局变动的影响,作者认为文明决定社会格局,这有点牵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社会格局的巨大影响。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和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巨大的社会格局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定然无法同生产力发展脱离干系。所以我认为作者在这方面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有点主观臆断了。
但是纵观整本书,作者的精辟言论和对文明的深刻认识仍让我受益匪浅,也相信这本书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推动价值。
第四篇: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
“现象是物质本质的表现形式。”通过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作者的观点是具有文明共同性的国家之间更易结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文化是思想的一部分,在某些方面甚至具有比思想更广更丰富的内涵。
我认为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是传统思想、审美观、价值观等的综合,是一个民族的本质。而具有文明共性的民族或国家之间更易取得文化认同则是这种本质的表现。
自古以来,中国和韩国就有很多交往,不仅是官方的,民间交往也很多。特别是儒教的传播,使中韩两国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拥有更多的文明共性,两国更容易取得文化认同,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近代以来,文明虽然逐渐演变成多元化的,但仍受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影响和渗透。从我国来看,在公元1500年以前有过中华文明,但从清朝以后我国就开始受到西方文明的渗透和影响,近代从人们的衣食起居到政治体制无一不在模仿着西方社会,甚至是宗教信仰,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但人们在衣着方面等一些细微之处,这些影响仍能看到。所以,文明之间相互的碰撞渗透是不可避免的。
现代的世界是文明多元化和多极化的世界,但美国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仍不会改变,而欧盟的建立也为西方注入新的动力。无论是政治、经济或是其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的领先地位并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我认为,中国正处于新旧文明的交替时代,很多观念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很难绝对的说没有文明的相通之处。随着我国人均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专业性知识的知识分子的增多,很多方面都有发展的潜力。所以我对我国的发展很有信心。
“国家都追随与文化相似的国家,抵制与他们没有文化共性的国家。”而核心国家更是这样,历史上,我国在经济文化方面曾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东亚的核心国家受到过周围具有文明共性的国家的追随,现代,由于政治体制的相似和观念的相通,苏联也曾作为文明的核心国家受到我国的追随。由此可见,只有形成全球性的共同文明世界才可能真正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全球共同体。从这个规律中,我们能发现秩序是由大国强国决定的,因为他们拥有更强的经济、军事实力,与更多的国家拥有文明共性,建立更多的良好的国际关系,才有更多的文明追随者。可是现代社会是多极化的社会,世界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经济政治团体,而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交织,并没有完全的孤立,所以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不会出现,但西方化的趋势并没有因为这种趋势而消失。
作者在文中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明区划分为一个日益崛起的力量,而且认为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以中心国家为核心的,他把中国文明放在了西方文明的竞争以及相对立的层面,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威胁论提供了依据。
我个人以为,未来国际社会的关系还是决定于经济实力,反观文明的影响,在国际事务中处于重要地位,可要将文明归结为世界秩序的经定性因素,未免有些太过牵强。世界秩序的重建,依赖于新崛起的经济实体的联系和对抗。对和平的最大威胁不应该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而应该是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例如中东问题,我个人觉得还是应为石油的原因。最近紧张的南海关系,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男孩蕴藏的大量的资源。所以未来应对风云突变的世界关系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这条脉络,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
第五篇:读维尼老师《内心的重建》有感
读维尼老师《内心的重建》有感
盛蓝
收到叶子发来的维尼老师的新书,看到扉页的亲笔签名和美好祝福,满满的喜悦心情油然升起。
维尼老师既是心理学专家,又是畅销书的作者,关键还是近在眼前的群友,这强烈的激发了我对维尼老师及维尼老师的新书的好奇心。维尼老师究竟想和读者分享什么呢?他自己又有哪些成长经历呢?短短的时间就出了两本书,维尼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
带着好奇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感受到维尼老师不是那种身在庙堂、高高在上的专家,而就是我们身边的熟悉的兄长和朋友,用平和、易懂的语言讲出了深刻的道理、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而这些或许与他对生活一点一滴的细微体察、严谨思考以及广泛阅读有很大关系。维尼老师像一位手举火把的领路人,引领读者用他所学结合亲身验证,总结出好用的方法把大家带出心理的泥沼。维尼老师是已经把生活的经历变成了财富的人,难怪这么落地、这么有亲和力!
文章开篇就满足了我对作者的好奇心,在维尼老师的自序中了解到他其实不仅仅深研心理学,在中西方文化和哲学都有广泛的涉略,在宏大的构架和认知下,才更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和真相。所以书中的简单其实来之不易,这化繁为简的能力,绝不是一日之功。
要求完美是我个性里很要命的一个方面,这让我受到极大的捆绑和限制,常常求不得完美,便陷入在拖延和皮草了事的无奈中。第二章:《发现自己的本性,做自己就好》里,跟着维尼老师的文字重新审视了自己内在那个不愿放弃圣人标准要求自己的狂魔,我自己制定的圣人标准不仅自己没有做到,还成为了否定他人的教鞭,失去了很多快乐,而在维尼老师的眼里,性格是不分好坏的,那种包容是文字里真的能感受到的。“一个不风趣的人没有必要费尽心思变得幽默,一个俏皮的人也不必非要变得庄重。”这句话听起来平常,却非常地让我感动,虽然知道是这么个理,却一直在较劲。没有强大的接纳自我能力,一个不允许自己、不认可自己的人怎么有可能成为圣人呢?维尼老师在这里讲到:性格的成长可以顺势而为,在保持本色的基础上去调整、改变。我在追求变得更好的路上自我折磨了很久才理解了这句很有深意的话。
关于情绪的认知也是收获很大。在生活中受到情绪的制约,常常因为有情绪,一件事就再也做不下去了,过后又很沮丧、很无奈。原来是自己把情绪分成好的坏的,对坏情绪很压抑,习惯性思维认为坏情绪一出来我就不完美了。认知上的觉察非常重要,的确如书中所言,认知不改变,根本无从改变。这与我一直在学习的奇迹课程也是一致的。必须先有正知见,才有重新做选择的机会,才有成长的机会。
自动化思维这一节讲到:“明明头脑已经很累了,我会自动地、习惯性地想到要节约时间,所以不会休息,而是继续用脑;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时,习惯性地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所以会有些烦躁,或者习惯性地认为应该快速地完成,导致头脑容易疲劳。”感觉这段话就是在说我。有种被点穴的感觉,不禁想暗自笑自己。这头脑里的木马程序可真多,认出来,才有战胜的可能呀!过去我把它叫潜意识支配,读到这里更赞同维尼老师习惯性思维这种说法。习惯性思维是自己发出来的,就有办法识别改正,潜意识给人一种汪洋大海无从寻径的感觉。
公开发言的害怕、紧张;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强迫症等等诸多常见问题都有讲述,我文笔水平有限,大家感兴趣,还是自己亲自去读一读吧!
作者: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