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6:0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

第一篇: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

教师应是一个牧者

——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

教育是什么?我们为学生的素质提高做了什么?当读完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身为人师的我们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会有新的思索和新的领悟。

《教育激扬生命》是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后的又一力作,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读完全书,“生本”二字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我不禁为自己过去的教学行为感到汗颜。“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我走进课堂无数次,无数次面对我的学生,我又有多少次带着“生本”的理念进入课堂的?看看身边的同事们和同仁们,我们是不是更多的把教育当作一种普通的职业,一种生存的方式来做?这些,绝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教育激扬生命》让我们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书中提出:“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是一个牧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应该是为了学生自主有效地活动。”

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示学习方法,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则要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平等的对话,鼓励、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由主角退而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将教学活动寓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学生应把学习变成自己的生活。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小学语文教师》上面乔能俊老师听的一堂课。一位年轻女教师执教《自然之道》一课,教学从听写生字开始,然后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讲解重点词语。乔老师问坐在他身边的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奇怪的地方。男生问:“当海鸟啄幼龟的时候,它们为什么不把脖子缩进壳里去?”

女生说:“这个向导很奇怪,他是生物学家,非常懂海龟的生活习性,但他为什么还是把幼龟扔到海里呢?”乔老师最后发表感叹:这是篇可以给学生思维情感带来极大冲击的课文,却被老师上的僵化教条、寡淡无味,从两名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点看,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需求完全不在同一条轨道上。

老师心里装的是自己对课文独到的解读,是课标的要求、教参的提示、教学的思路,这本节课要达成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学生似乎对此并不认同。“我懂了的你拼命讲,我不懂的你偏偏不讲”教和学完全错位。

是啊,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课堂,是否经常犯了和这位年轻女教师一样的错误?我们究竟有多少是来自于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深入研究,有多少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真正有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当追问陷入迷茫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回到问题的原点,把视线再次投向学生?我们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到底去哪儿了?

郭思乐教授强调:教育应当激扬生命而不是控制生命。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以这位女教师的这节课为例,老师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问一问学生:你们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似懂非懂的是哪些问题?

也可以在初读课文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己梳理感兴趣的话题,然后顺学而教,给予学生方法策略的指导,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我相信,只要真正放下架子,倾听学生的声音,对他们的需求持续关注,就一定能打通教与学的壁垒,让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有效活动。

生本教育就是教育教育和人的生命自然的和谐结合,它是一种崇高理想,虽然维艰,但不是幻想。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老师,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工作必须靠学生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儿童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

作为一名教育者,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真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我们得经常静下心来,放慢自己的教学行为,问一问自己:我们的角色定位是否正确?我们该怎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翻开《教育激扬生命》,多读几遍,我们的心中定会有答案。

第二篇:让生命绽放美丽——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

让生命绽放美丽

——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

当我们看到生命的蓬勃,您怎能不欣喜?在《当我们看到生命的蓬勃》这一章节中,读到孩子们那些妙笔生花的作品时,我不仅是惊叹,还有一点“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的醒悟:原来,日记还可以有“数学日记”„„

我的思绪飘到了更远的地方,回想,回想,我似乎一下子意识到,其实,很多事情,是我们限制了学生。从孩子一开始步入校园,他们的行为就要收到我们的约束,到了课堂上,他们的言行更是被“规划”了,所以孩子们在不断的磨炼中走进了“框架”,由于孩子们害怕,害怕自己所做的不符合“标准”,所以他们不愿“超越”,不敢“超越”,胆量变小了,思维变僵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片“沉默”。假如,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框架,尤其是对于写作,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妙笔生花呢?我觉得答案是一定的,我们的孩子也有蓬勃的生命,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有见识,所以,他们也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集,这是可以做得到的。看看我们孩子的写作,他们有太多的顾虑了,一定要符合写作要求,听完例文以后,他们的顾虑又多了,如果达不到这样好,那会怎么样呢?孩子或许会想:我可没有本事写得那么好。他被别人的优秀吓到了。即使不害怕,可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还是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首要难题就是一些不会写的字,他们会费上好些心思和时间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我们所想要的却是让他们尽可能快的完成一篇习作,所以我们就得解决这个困难。在生本实验学校,学生的习作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在这种环境支持的状态下,孩子可以结合阅读经验选择正确的字词来表达自己,而我们呢,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当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回去在家中完成习作,鼓励孩子在电脑上来写作,但是却无法解决没有电脑的学生的困难,所以我现阶段只能尝试做到尽量提醒学生不要把写作时间浪费在一个难写的字上,应当保证写作思路的畅通,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写作思路上,字的困难可以由小组学习来解决,也可以由字典来解决,总之字的困难应当放到完成习作以后来解决,这样就对了,这样孩子才能把瞬间捕捉到的写作灵感表达出来。否则孩子们会错过很多,我们也会错过很多。郭思乐教授所提及的大自然的“智慧”,那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命名的一些东西,虽然人类还没有为其命名,但它们却真实存在,每个孩子都有,我们也有,有时我们把它叫做“悟”,有时我们把它叫做“灵感”,郭思乐教授就是希望我们能够重视这些东西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也觉得它玄乎其玄,可是那些已经开始实验的老师,可能已经感受到

了它的妙不可言,所以,我们不能拒绝生本,因为,我们不能让生命在我们面前

枯萎,人人都希望生命能够绽放美丽,我们也不例外。

松江路小学

何卫鑫

2012 年 3 月

第三篇:教育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西来桥学校 奚华林

初看《教育激扬生命》这个题目,心里闪过“标题党”的身影,教育与生命捆绑,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观点过于宽泛,压力太过沉重;如果不认真读完此书,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作者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博取读者的眼球,达到“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果。可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我还是漫不经心的看起来,读着读着,我被书中的教育观念所吸引,被作者的生本理念所折服,生本教育与自己平时的教学常规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下面说一说自己的肤浅的体会。

作者在标题上用了“激扬”一词,辞海给“激扬”一词的基本解释是:

1、激浊扬清:

2、激动昂扬:

3、激励使振作起来。这些不正契合了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

1、“激浊”后“扬清”

主要启发:教师工作的重点不是 “教得好”,而是如何使学生“学得好”; “激浊”为了“扬清”

作者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在教育中强调生命”,这是因为生命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而是亿万年的基因传留,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电子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并不是父母教的,而是护士小姐的大巴掌刺激了他(她)的神经。所以你不要担心学生这个学不会,那个不会学,激浊而扬清,还学习的根本。

小学生都玩过磁铁,但是对磁铁的认识也就停留在能肤浅的“吸东西上”,如何引导学生探讨磁铁的各种“特殊能力”呢,上个月,实验小学的蔡敏为我们上了一节生本展示课:《研究磁铁》。蔡老师设计了“找朋友,连连看,对对碰,团团转”等游戏环节,并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游戏器材,印制了详细的记载表格,课堂上全班同学根据老师的要求分组玩游戏。

在玩“找朋友”游戏时,各个小组学生用磁铁分别去吸塑料尺、硬币、铁钉、铅笔、木饭勺、纽扣、钢笔等等,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表格,磁铁能吸引那些物品一目了然。最后各个小组根据实验结果汇报磁铁的特点:能吸铁和铁制品。

课堂上,学生玩的开心,看的仔细,记得详细,活动收获很大,最后老师只需要将学生概括出的磁铁性质,板书下来,课堂宝贵的时间都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探究、学习。

激浊:就是要求我们教者紧扣学习重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针对学习难点,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扬清: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而掌握教材要求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

2、激动昂扬

主要启发:学习是枯燥的,求知是漫长的,要让学生兴奋起来,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激动”并“昂扬”

看过《恰同学少年》的人都会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一群热血青年在一起议论国事,畅谈理想,学习知识,克服困难,激动昂扬的求学生涯伴随他们走向光辉灿烂的人生旅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苦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一群为了革命理想的同志相互搀扶,相互鼓励,曾经的艰难险阻变成了“万水千山只等闲”。激动昂扬调动了人类的潜能,发掘了用之不竭的精神能量

我们教师经常运用情境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好奇,充满渴望,这可以理

解为调动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激动起来,保持亢奋状态。这样的方法用在一节课,一次活动上,是可行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始终处于激动昂扬的状态,去迎接艰苦的,枯燥的学习,生本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按照学校的布置,我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引导学生成立了不同的学习小组,各组以自己喜爱的科学家名字命名,并以科学家的座右铭为励志口号。比如陈景润小组,华罗庚小组,爱因斯坦小组,茅以升小组,这些工作为生本教育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发挥生本课堂的竞争性,我把实验的环节科学化,探究的过程尽量精细化、表格要求明确化、,以利于小组之间的竞赛。各小组为了小组荣誉,为了自己的好胜心,比学赶超,气氛热烈。课堂气氛热亲洋溢,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并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激动昂扬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充满热情,一个学生容易松懈懒惰,而一群学生在一起相互鼓励,比学赶超,共同成长;求知探索变成了他们的主动行为,变成了自发的精神渴求,从此,他们的学习将变得轻松自如。

3、激励使之振作起来

主要启发:个体有差异,“差生”仅仅是某些方面(大多数是学习)发展的不好,生本教育给予“差生”自信,并迎头赶上;激励使之振作起来。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班集体几十个小学生,他们虽然年龄差不多,但是他们的智力,身体,能力,情感的发展各有参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优秀的学生垄断了老师的表扬,获得了各种荣誉,而具备其他能力的同学大多被老师忽视了,冷落了。

科学课堂中,我发现在不同的小组中,再不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唱主角了,动手能力强的被选为实验操作员,做事细心的被选为观察员,好奇心强的被选为提问官,字写得好的被选为记录员,平时的差生在生本课堂上都得到了认可,展示出起不同的本领,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获得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赞扬、肯定、羡慕、钦佩,他们从此有了自信,小组合作,让“差生”也有帮助“优等生”的机会,差生有了改变自卑的理由和信心。而平时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的优等生,也有了重新审视自己,认清自己的机会,明确了今后发展提高的方向,同时生本教育让班集体也更团结更和谐。

生本理念还原了人性的根本,生本教育激扬了生命。当我们的花朵从懵懂走向成熟,从无知逐渐睿智,从一张白纸变成美丽的图画,并因此有了美好的明天和未来时,他们的生命能不精彩?!

第四篇:《教育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暑假期间,一有闲暇,我便仔细阅读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的专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中的章节,真有点儿手不释卷。这是一本极有意义的书,书中明确提出:教育不应是控制生命而应该是激扬生命。生命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是通过亿万年的基因传留,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电子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依靠这样的本能,就可以把主要依靠教师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从而带来教育的巨大变革。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现就印象较深的几处谈点体会:

一、教师应给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书中提出:学习者拥有强大的享受成长的机制,在他们面前,教师应是“伺服器”。教育者应知道儿童有这样的机能,于是等候时机,加以激扬,促使生命获得更充分的成长,获得更浓烈的成长享受,从而天天向上。教育者应作为“仆人”帮助他集中和方便于做核心的事情。只能通过开启之,导引之,让学习者走一条容易发挥自己天赋的途径。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是一个“牧者”,要有像牧者那样地率领生命的管理思想,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

着既管理着羊群(当然也负着安全和保护之责),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如: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只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尝试,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的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看做一个三角形,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后再算出整个圆的面积。有的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其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计算出圆的面积。最后都能推导出S=Πr²。也即自古华山一条道,条条道路通罗马。当然教师应及时发现,在“危难之际”显身手,及时点拨、引导,效果远远超过教师越俎代庖式的说教。

二、教师要有新错误观——教室是出错的地方。承上所说,既然有许多知识是在学生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克服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悟方法,获取真知和技能。往往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如果,我们也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细声细语,一定会信心十足,回答问题何愁声音不响亮?

三、教师也应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代名词,而应成为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成为一种人的生活方式。教师应与书为伴,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善于从师生共创的生命舞台上,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体验一种生命的满足与快乐,得到生命的成长与升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郭思乐的理论,沈阳市教育专家协会会长李锦韬先生,对其教育的意义作了几个“颠覆”的概括:一是颠覆了以往以师为本的教学,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二是颠覆了以往教师研训主要研究教师怎样教的方式,生本教育则在研究学生怎样学、如何让学生好学的问题;三是颠覆了以教师教得好为好课的标准,转变到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为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学得更好;四是颠覆了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德育课程教学,生本教育把德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融入到课堂之中。

第五篇:教育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署假里读了郭思乐教授的著作《教育激扬生命》,我更加确信儿童的潜能无限,只要我们相信他们,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氛围会激励他,他们就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不是教师完成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主动的学。

人们习惯地把儿童看作是“一张白纸”,该书强调儿童不是“零起点”,每个生命都具有高级本能,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环境,那么我们的学生获取适合自己发展方式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

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等,无一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教育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儿童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儿童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老师在学生的解放中得到了解放。引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生本课堂更使我领悟到了教育要依靠学生的真谛,感悟到了儿童生命的灿烂,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又如现在的每一节课课前学生总能做好下节课学习准备工作,预备铃一响他们马上会喊出自己班响亮的口号,然后大家一起分享两分钟(经典诵读或背诵等),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和专注的表情,我们老师更会激情飞扬地融入其中——上好每一节课......郭思乐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生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先学”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我相信,用我们的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他们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与学生共同感情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感情。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

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层层,以为付出得劳动越多,收获就会越多。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办理,但禾苗产量依旧。不知谁发明了抛秧的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的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规范。因为这些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使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成绩。“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同样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总有开窍的一天。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长,只要提供足够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开放„„耐心地静候花开,更能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不能真实地感受生本理念下简单的“牧者”的幸福。

胡气小学:郭青2012年8月

下载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掩卷沉思,借用书中前言中一位校长看了生本教育的课堂录像后说“听了这样的课,这个夏天飞扬起来了。”我也说“看了这样的书,这个寒假飞扬起来了。“我......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所谓“生本”,即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以孩子发展为本之意;也就是将需要或者能够托付给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孩子们,不加太多的修饰与点缀。”;“生本教育”理念......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六年语文魏华 窦桂梅老师说:读书是教师必须的生活,读书使人的心灵日益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弱。开学初学校推荐《教育激扬生命》这本书,让我们......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泰兴市济川小学刘燕 冰心老人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寒冷的冬日,静坐桌旁,细品郭思乐教......

    教育本应激扬生命

    教育本应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王光洲 这一暑假,我仔细拜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

    读生命教育概论有感

    读《生命教育概论》有感 —李茜 《生命教育概论─华人应用哲学取向》一书,是针对预定于2006 年正式实施的普通高级中学「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程师资培育而撰写。 选修课程共分......

    读《生命与教育》有感

    读《生命与教育》有感 宿师附小 李方静 当我拿到《生命与教育》这本书时,不看内容,只是题目就已经吸引了我。 当我静下心来,读其内容时,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温暖。 书中对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