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

时间:2019-05-14 01:1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

第一篇: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

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

一、生本教育创始人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培训中心主任郭思乐开创。

二、何为生本教育?

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的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三、生本的含义

教育立场——以学生为本。教育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对象——以生命为本。

教学内容——以生活为本。教学设计——以学生好学为本。

四、生本课堂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为主线的“低碳课堂”,即是“清淡、简洁、自然状态下,没有雕琢痕迹的课堂,是真实而原始的本色课堂。生本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场所。让学生能充分享受学习的自主和自在。主要看:

A 学生全身心(包括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B 学习中的发现、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主要来自学生内部,而不是由教师代替;

C 学习态度以及个性是否发生变化;

D 是否引发自我评价、是否达到学习要求、是否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是否弄明白了自己原先不太清楚的知识。

五、生本课堂特征

三大: 大学习、大交流、大提升。两看: 一看学生状态,二看学习效果。一放: 进度放活

大学习,就是通过比较充分的先学,再进入交流。

大交流,是在比较充分的先学之后,再进入充分的小组交流。小组交流之后,再进入班级交流。在班级交流中,通过对交流者的聆听和评论,有互动、有生成。任何时候,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大提升,是通过互动与交流,或者学生有了新的收获、或者学生的认识有所提升,或者有新的发现。感觉到课后与课前相比,学生是有发展的,而且发展是全方位的。即:个人做好;小组做透;班级做优。

两看,看学生状态。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生动、热烈、快乐、高质、高能地学习。

看学习效果。看学生得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既有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有学习品质的,应该是生命状态整体的提升。从大局看,从整体收获看,不要急功近利。

一放:进度放活,是根据学生学情,灵活调控,不激进。

六、生本课堂教师追求的境界

1.追求积极、欢乐、高质、高效的课堂。

2.追求热爱学习,自信大方,崇尚文化的学生。

3.追求轻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轻松地教,学生愉快地学,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情感发挥到极致。

4.追求无为而为,成就学生成绩优异、素质提升的理想课堂。

因此,要实现追求,到达理想境界,只有走生本之路。因为生本教育为我们找到了一条素质发展,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成绩迅速提升的途径。

七、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前置作业 → 小组交流 → 全班交流 → 教师帮助 个人学习个人汇报 小组汇报 疑难点拨 独立自主 组内互助 组间互动 师生互动

1.前置作业:也称为前置性学习或小研究。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一般以浅显提纲、要点形式布置,引导学生预习,做好“先学”,为学新课做预备、铺垫、指引。布置前置作业,一定要紧紧把握学科教学内容的根本,让学生在“先学”环节,经过看书、思考、查阅资料、请教别人学到3-4成知识。

2.小组交流:是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前置性学习成果,互相检查,互相学习,相互补充,完善自己的认知,促进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学到5-6成知识。

在小组交流环节,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明确要求:(1)同组同伴互相检查;(2)同伴会的教不会的;(3)小组同伴表达观点,要一个一个地说,其他仔细听,不插话,然后再补充;(4)别人说过的不能再从复。

3.全班交流:这个环节是重头戏,是亮点,最具精彩部分。学习小组围绕新课内容的根本进行汇报、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根据汇报展示有机地引发学生评价、思维碰撞、提问、解疑,形成争辩、补充良好氛围,提升学生认识、理解、感悟能力,学到7-8成知识。

4.教师帮助:意思是教师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组织、引导作用,调控课堂纪律,并对小组学习、汇报的空白点、思维碰撞点进行点拨或是知识梳理、拓展、延伸,促进学生学到9成以上知识。教师讲课时间一定不能超过15分钟(一般控制在10分钟)。

举例说明:七年级语文 春 作者:朱自清 前置学习内容:

1.简单了解课文作者背景。

2.正确、流利读课文,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细细品读文段,看作者抓住什么描写春?谈谈你的认识。(简单、根本、开放)

小组交流:(5-8分钟)

要求:1.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2.同组互相说一说做的情况。3.读一读喜欢的文段。

4.说一说作者抓住什么描写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25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1.对前置学习或小组交流的问题,逐一展示汇报,可以指名或某小组汇报。引发同学补充,提建议。

2.文段的理解,要以读引读、引思、引说、引悟。3.展示汇报过程引发评价。

教师帮助(整个教学过程控制15分钟内)作用:组织、引导、点拨、梳理、拓展 如:《春》

1.文段句子中的春草从地下“钻”出来,春花的 “闹”,春风的“抚摸” 等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2.课文的写作特色表现在哪里?(景物特点,顺序、空间转换)使用什么表现手法?(拟人、比喻、排比 三年级语文:14 庐山的云雾

这是一篇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河山的思想情怀。

单元训练重点: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教学目标:会认会写15个生字,会认读9个生字;理解“变幻莫测、云遮雾罩、千姿百态”词语意思;抓住重点句读懂文段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怀。

前置性学习:

1.自主认读生字,积累词语。(简单)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简单 开放)

3.抓住文段重点句,体会作者描写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变幻、千姿百态、流连忘返情怀。(根本 开放)

4.体会作者写景动、静结合表达方法。(根本)小组交流(5-8分钟):

组内互相交流个人前置学习成果。1.互相说、互相读、互相检查。2.会的教不会的。

3.组长记录,做好小组汇报准备。全班交流、展示(20分钟以上): 1.展示认读生字新词情况。(引发评价)2.展示读通、读顺课文。(引发评价)3.展示读、悟文段。(引发争论、补充、提建议)4.展示读写紧密结合。

从三维目标落实看,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点拨(不超过10分钟): 1.难掌握的字词。

2.朗读文段的感情色彩(重轻音、语气、节奏、韵律)。3.思维空白点、碰撞点。

4.写作的表达手法(动、静结合,修辞手法)5.拓展、延伸引领。

三年级数学 周长(认识、计算方法)前置学习:

1.看课文P44-45,探究什么是周长?

我的例子——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2.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

不规则图形 例子— 发现—

规则图形 例子— 发现— 还发现— 3.探究生活中周长计算的应用。例子—— 小组交流:

主要交流前置学习成果 1.同伴互相对照

2.互相说例子、发现、结论 3.交流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

1.小组汇报对周长的认识、例子、发现过程

2.汇报计算方法(规则与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巩固练习题)3.汇报应用 教师点拨

1.满足物体周长的条件(空间观念的根本)2.计算的简便方法(思维灵活性的根本 3.生活中应用(学以致用的根本)

同时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发现亮点及时鼓励、表扬,调控学习纪律。

八、教师前期该做什么工作? 1.宣传、发动(转变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即先学、先做)。3.培养班级骨干、小组长骨干。4.引领学生学会管理,互帮互助。班级学习管理架构:

教师——班干部——大组长——N个小组长——N个小组副组长 班级骨干主要任务或职责: 1.班级、小组学习管理。

2.小组学习交流、讨论、检查、督促、帮扶。3.课堂纪律管理。4.班级活动的策划。。。

九、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1.改变备课方式。由如何备教法、教教材转为引导学生该如何先学、先做?(前置性学习)

2.考虑怎样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全班交流)3.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少讲)。

十、生本课堂教师要把握的问题

1.先学后教: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内容中自主先学、先做。

2.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

3.不教而教: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工具和小组的力量去学会的,教师就可以不教。

4.做到简单、根本、开放。

十一、定期开展评研

1.什么叫评研?是指评价研讨,由学生发现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评研时间:单元评研、中段评研、期末评研。3.评研方式:分专项评研和综合评研

如语文的拼音、字、词、句、阅读、写作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是全面性要求。数学可以按照知识板块进行。

方式一,学生出题—同伴交换做题—相互评改。方式二,教师命题与采纳学生典型题结合。

十二、共勉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实现成绩优异,素质提高双丰收。

第二篇:激扬生命生本教育反思

激扬生命,放飞理想

———“生本教育”给我带来的反思 读了《人民教育》09年15——16期“生本教育”专辑,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郭思乐教授以全新的理念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提倡教师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学生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取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这使我想到我校所走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在“洋思”的“三清”,“东泸”讲学稿,“杜郎口”小组合作学习,“乐陵”的大语文教学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语文、数学学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取得点滴收获。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在大量学习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秉性、爱好、性格以及家庭背景„„各方面的综合,组建了4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2张桌子合并在一起,从形式上使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保证。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并定期轮换,确保每个成员的发展,利于小组成员的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有时干启不发,举手回答问题的始终是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自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学生根据老师提前设计好的预案先进行自学。流程是自学——小组交流——展示汇报——达成共识、情感升华。课堂上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如:“我们小组通过预习给大家展示的是„„;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我想请每组的2号同学到黑板前听写生字;我来抽测多音字„„”或者是:“通过检测,我发现各组预习得比较充分,望继续努力;通过检测,我感觉三组预习的不太充分,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 为了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我们的课堂不需要点名,想好就说,有时想说的人多了,学生就自觉按小组编号有顺序地进行。并通过老师的相机引导、点拨,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关键词的意思,对句子进行多层次的品读,使师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在不拘一格展示汇报和检测中师生进行平等对话,实现了兴参小学倡导的“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学风。如逄明香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的第二课时(前面的环节略)师:现在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在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汇报你们自学的成果。首先走上去的是三组,汇报员拿着预习提纲调控本组及全班同学的展示:“我们组选择的是《屋前搭瓜架》。现在请我们组的3号读一下课文。(学生读)‘这段描写美吗?’(美)‘那就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遍课文吧。’读完三组又一同学站起来说:‘这句话写得太美了!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最后汇报员总结:‘我们组的同学课文读得棒,感受也很深刻。我还想谈一下,我学了这段的感受。’(谈)所以我们认为《屋前搭瓜架》是独特、迷人的风景。”师:“听了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感觉这句话写得太美了。”出示重点句,教师带领学生品读并进行朗读指导。接着二组、四组„„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甚至于我爱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尝试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

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课改以来,教师的观念是发生了转变。如《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老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帮助选择《花美竹笋冒》的小组搜集图片资料;帮助表演的小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意见的倾听者,资料的提供者,困难的帮助者,更是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如在学习《花美竹笋冒》的小组感悟不到位时,老师以质疑的方式将学生引向重点词句:“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中的‘朴素’和‘华丽’是不是矛盾呢?”这样引导着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一对矛盾的词在这里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将自己随时置身于各组中,成为各组的一分子,成了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4、评价机制的转变。

实践证明,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合当前的教育教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永保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建立了发展的全方位的评价方式。

1、转变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只注重教师是怎么教的,而我们更重视的是学生是怎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并把学生是否投入、是否全员参

与到学习过程中,作为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改革的进程。

2、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以往我们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学生,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建立了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将评价延伸到各个方面以及校内外不同的场所。师生共同制定了《各小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从组长调控、全员参与、合作有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各方面调动学生)和《各小组工作学习活动评价表》(从作业完成、两操、阳光体育、值日、好人好事、科任教师上课„„各方面考察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这样小组成员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轮换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从而使学生树立了“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思想。教师评、学生评、小组评相结合,周评、月评、学期评一条龙。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既看到了进步,又找到了差距,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有序地开展。

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课堂注重了学生探究的过程,由于在合作、自学、汇报流程中不够顺畅,导致暂时效率不高,缺少巩固练习时间;开放的课堂,以学定教,给教师提出了挑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学放在课后进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农村条件方面的影响,收集资料、家长指导有困难;在评价方面不够科学,显得过于繁琐„„我们的课堂教学渐渐失去了生机。

我们的教学改革已经举步维艰,进入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原期,再找不到突破口的话就有可能要走回头路,更重要的是挫伤了教师的信心,动摇教师的信念。“生本教育”使我们茅塞顿开,她不仅仅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关键在于把学生当作生命的主体,激扬生命,放飞理想,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会有新的突破。

第三篇:教育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掩卷沉思,借用书中前言中一位校长看了生本教育的课堂录像后说“听了这样的课,这个夏天飞扬起来了。”我也说“看了这样的书,这个寒假飞扬起来了。“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涅槃感。虽然我不敢斗胆说自己的教学因此会鲜美异常,不再死,但是我却可以肯定地说自己真的有一种死而复生之感。”我感谢学校领导英明布置的一篇二千五字读后感的寒假作业,它能让我在如此喧闹的过年气氛中静心认真读完这本书,使我迫不及待地回味反思起自己从事了十几年的教书生涯,彻底推翻了自己以前顶膜礼拜的优质课的传统模范,心中产生阵阵刺痛,自己是浪费了这么多届学生的学习大好时光,甚至是扼杀了学生鲜活的思维。

在书中时不时看到一些内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产生共鸣,好像是与自己的心灵一次次的对话,迸发出新的智慧火花,是一种顿悟,我对自己所教过的每一届初一学生都会布置一项基本作业,就是阅读一本关于名人的传记,并写一篇读后感。每次都是同样的形式,同样的要求,最终的结果都不令人感到十分满意。现在读到书本中所提到的一个澳门培华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的创意,不禁拍案叫绝。他们上了一节“与名人交朋友”课,连课题都选择都是师生协商的记过。同学们兴致勃勃,分别找到自己喜爱的一位名人,同他们进行虚拟通信,例如居里夫人,哥伦布,拿破仑,达尔文等历史名人,说那是多为同学找了三十多位不同名人。正想他们的阮宇华校长说的,一堂课就会“形成一本小册子”。此处略去两则生动有趣的通信的内容。可见,发挥学生巨大的潜力,他们天生是学习者、天生是阅读者、天生是设计者、天生是思考者、天生是感悟者,看到这里我不禁发出“人之初,性本学”的感叹!

什么是学校教育?最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学校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一些社会和阶级的人”的活动。这个定义的确揭示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社会制约性。但是,俗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定义对学校教育的认识隐含着以下这种可能:即所“需要的人”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最终他可能是从被动向主动发展的),这意味着人的发展具有他的内在主动性和自觉性。而生本教育就是一开始就让学生主动,它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于生本教育的特征。

一,教学的愉悦性。“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顾明远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理解他的需要。合理的需要要求去满足他们,不合理的需要那就要通过疏导纠正它们。美国著名教育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曾经说过:“唤醒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向他们提供最有吸引力的教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甚至是打油诗,以及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的而避开的其他东西。”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就是爱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我在我教初一第一课《新同学,新学校》中就穿插了一个“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先布置每个人都精心设计好自己独具个性的名片,在上面鲜明生动地介绍自己,接着在课堂上让每个人轮流上台抽一张他人的名片,通过隐藏姓名只朗读名片上的信息让台下学生进行竞猜这张名片的主人。经过这堂课的精彩游戏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大家,还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所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又有知识性的游戏,并适当地穿插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恐惧感,还可以增加政治学科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心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开发学生的智能,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教学的学生主体性。生本

第四篇:《教育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暑假期间,一有闲暇,我便仔细阅读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的专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中的章节,真有点儿手不释卷。这是一本极有意义的书,书中明确提出:教育不应是控制生命而应该是激扬生命。生命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是通过亿万年的基因传留,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电子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依靠这样的本能,就可以把主要依靠教师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从而带来教育的巨大变革。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现就印象较深的几处谈点体会:

一、教师应给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书中提出:学习者拥有强大的享受成长的机制,在他们面前,教师应是“伺服器”。教育者应知道儿童有这样的机能,于是等候时机,加以激扬,促使生命获得更充分的成长,获得更浓烈的成长享受,从而天天向上。教育者应作为“仆人”帮助他集中和方便于做核心的事情。只能通过开启之,导引之,让学习者走一条容易发挥自己天赋的途径。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是一个“牧者”,要有像牧者那样地率领生命的管理思想,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

着既管理着羊群(当然也负着安全和保护之责),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如: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只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尝试,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的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看做一个三角形,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后再算出整个圆的面积。有的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其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计算出圆的面积。最后都能推导出S=Πr²。也即自古华山一条道,条条道路通罗马。当然教师应及时发现,在“危难之际”显身手,及时点拨、引导,效果远远超过教师越俎代庖式的说教。

二、教师要有新错误观——教室是出错的地方。承上所说,既然有许多知识是在学生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克服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悟方法,获取真知和技能。往往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如果,我们也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细声细语,一定会信心十足,回答问题何愁声音不响亮?

三、教师也应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代名词,而应成为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成为一种人的生活方式。教师应与书为伴,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善于从师生共创的生命舞台上,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体验一种生命的满足与快乐,得到生命的成长与升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郭思乐的理论,沈阳市教育专家协会会长李锦韬先生,对其教育的意义作了几个“颠覆”的概括:一是颠覆了以往以师为本的教学,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二是颠覆了以往教师研训主要研究教师怎样教的方式,生本教育则在研究学生怎样学、如何让学生好学的问题;三是颠覆了以教师教得好为好课的标准,转变到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为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学得更好;四是颠覆了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德育课程教学,生本教育把德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融入到课堂之中。

第五篇:教育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西来桥学校 奚华林

初看《教育激扬生命》这个题目,心里闪过“标题党”的身影,教育与生命捆绑,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观点过于宽泛,压力太过沉重;如果不认真读完此书,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作者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博取读者的眼球,达到“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效果。可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我还是漫不经心的看起来,读着读着,我被书中的教育观念所吸引,被作者的生本理念所折服,生本教育与自己平时的教学常规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下面说一说自己的肤浅的体会。

作者在标题上用了“激扬”一词,辞海给“激扬”一词的基本解释是:

1、激浊扬清:

2、激动昂扬:

3、激励使振作起来。这些不正契合了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

1、“激浊”后“扬清”

主要启发:教师工作的重点不是 “教得好”,而是如何使学生“学得好”; “激浊”为了“扬清”

作者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在教育中强调生命”,这是因为生命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而是亿万年的基因传留,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电子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并不是父母教的,而是护士小姐的大巴掌刺激了他(她)的神经。所以你不要担心学生这个学不会,那个不会学,激浊而扬清,还学习的根本。

小学生都玩过磁铁,但是对磁铁的认识也就停留在能肤浅的“吸东西上”,如何引导学生探讨磁铁的各种“特殊能力”呢,上个月,实验小学的蔡敏为我们上了一节生本展示课:《研究磁铁》。蔡老师设计了“找朋友,连连看,对对碰,团团转”等游戏环节,并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游戏器材,印制了详细的记载表格,课堂上全班同学根据老师的要求分组玩游戏。

在玩“找朋友”游戏时,各个小组学生用磁铁分别去吸塑料尺、硬币、铁钉、铅笔、木饭勺、纽扣、钢笔等等,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表格,磁铁能吸引那些物品一目了然。最后各个小组根据实验结果汇报磁铁的特点:能吸铁和铁制品。

课堂上,学生玩的开心,看的仔细,记得详细,活动收获很大,最后老师只需要将学生概括出的磁铁性质,板书下来,课堂宝贵的时间都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探究、学习。

激浊:就是要求我们教者紧扣学习重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针对学习难点,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扬清: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而掌握教材要求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

2、激动昂扬

主要启发:学习是枯燥的,求知是漫长的,要让学生兴奋起来,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激动”并“昂扬”

看过《恰同学少年》的人都会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一群热血青年在一起议论国事,畅谈理想,学习知识,克服困难,激动昂扬的求学生涯伴随他们走向光辉灿烂的人生旅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苦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一群为了革命理想的同志相互搀扶,相互鼓励,曾经的艰难险阻变成了“万水千山只等闲”。激动昂扬调动了人类的潜能,发掘了用之不竭的精神能量

我们教师经常运用情境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好奇,充满渴望,这可以理

解为调动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激动起来,保持亢奋状态。这样的方法用在一节课,一次活动上,是可行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始终处于激动昂扬的状态,去迎接艰苦的,枯燥的学习,生本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按照学校的布置,我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引导学生成立了不同的学习小组,各组以自己喜爱的科学家名字命名,并以科学家的座右铭为励志口号。比如陈景润小组,华罗庚小组,爱因斯坦小组,茅以升小组,这些工作为生本教育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发挥生本课堂的竞争性,我把实验的环节科学化,探究的过程尽量精细化、表格要求明确化、,以利于小组之间的竞赛。各小组为了小组荣誉,为了自己的好胜心,比学赶超,气氛热烈。课堂气氛热亲洋溢,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并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激动昂扬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充满热情,一个学生容易松懈懒惰,而一群学生在一起相互鼓励,比学赶超,共同成长;求知探索变成了他们的主动行为,变成了自发的精神渴求,从此,他们的学习将变得轻松自如。

3、激励使之振作起来

主要启发:个体有差异,“差生”仅仅是某些方面(大多数是学习)发展的不好,生本教育给予“差生”自信,并迎头赶上;激励使之振作起来。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班集体几十个小学生,他们虽然年龄差不多,但是他们的智力,身体,能力,情感的发展各有参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优秀的学生垄断了老师的表扬,获得了各种荣誉,而具备其他能力的同学大多被老师忽视了,冷落了。

科学课堂中,我发现在不同的小组中,再不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唱主角了,动手能力强的被选为实验操作员,做事细心的被选为观察员,好奇心强的被选为提问官,字写得好的被选为记录员,平时的差生在生本课堂上都得到了认可,展示出起不同的本领,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获得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赞扬、肯定、羡慕、钦佩,他们从此有了自信,小组合作,让“差生”也有帮助“优等生”的机会,差生有了改变自卑的理由和信心。而平时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的优等生,也有了重新审视自己,认清自己的机会,明确了今后发展提高的方向,同时生本教育让班集体也更团结更和谐。

生本理念还原了人性的根本,生本教育激扬了生命。当我们的花朵从懵懂走向成熟,从无知逐渐睿智,从一张白纸变成美丽的图画,并因此有了美好的明天和未来时,他们的生命能不精彩?!

下载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署假里读了郭思乐教授的著作《教育激扬生命》,我更加确信儿童的潜能无限,只要我们相信他们,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氛围会激励他,他们就会还给我们一个......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泰兴市济川小学刘燕 冰心老人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寒冷的冬日,静坐桌旁,细品郭思乐教......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

    教育激扬生命 读后感范文合集

    相信学生创造精彩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太仓市第一中学邵华 假期阅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了解到一些生本教学的理念与形式,可谓受益匪浅。在学习这一理......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所谓“生本”,即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以孩子发展为本之意;也就是将需要或者能够托付给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孩子们,不加太多的修饰与点缀。”;“生本教育”理念......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模版)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才会创造精彩。——《教育激扬生命》前段时间我阅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了解到一些生本教学的理念与形式,可谓受益匪......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六年语文魏华 窦桂梅老师说:读书是教师必须的生活,读书使人的心灵日益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弱。开学初学校推荐《教育激扬生命》这本书,让我们......

    教育本应激扬生命

    教育本应激扬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王光洲 这一暑假,我仔细拜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