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生本教育激扬生命 让美术课堂充满阳光
以生本教育激扬生命 让美术课堂充满阳光
王 超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要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这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即为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生本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基石。带着这一核心理念,向着这一崇高目标,我便开始了生本的漫漫求索之旅。今天,回想上课的种种情景,忆起学生充满兴奋和自信的回答,我不由惊喜,万般激动,升本教育竟能令学生的智慧闪光,让学生的生命激扬。
一、三个角色的转化,让我的美术课堂精彩纷呈 1.教师角色的转化
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不作为,少“教”一些,不以教者自居要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要变教师单纯的教为教师的恰到好处的点拨,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教师安守生命牧者的角色,欣赏生命的成长,观看生命之花的绽放,静听学生花开的声音。
2、学生角色的转化
生本教育认为:学习是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生命机制才得以发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是无法代替的。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为积极吸收知识的探索者。在生本教育中实现学生的四个突出,即: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
3、课本角色的转化
新课标”也指出教师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其实我们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把课本作为一种载体,一种纽带,一种桥梁,把学生从“这头”引向“那头”,实现课堂教学的大阅读。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二、生本教育的结果是心灵与心灵交流
1、前置性的作业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有专家说,如果缺乏前置性小研究的学习,就不是生本学习。这个环节很重要,例如:我在上“标志”这课时,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到不同的地方查找标志,在查找这个前置作业中,他们不仅关注着标志,而且还了解标志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这样,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还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在课堂上也取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课堂模式的变化
要转变学生主动建构,教学氛围要轻松和谐、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教学过程的启发诱导、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教学时空的开放延续、教学方法的形式多样、教学手段的形象直观,这都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只有课堂模式的变化,那美术课堂才能精彩。
3、建立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评价机制
生本教育认为,只有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才能把学生的潜在的学习天性、本能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最好地实现学生的积极、欢乐、高质、高效的学习,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在终端考试或检查中决定性地取得好的成绩,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在评价时,可以多种方式鼓励,比如争星活动,积分活动等等,激起每个小组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细节。郭思乐教授站在生命的高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鲜明地重申: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
生本教育的课堂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教育回归生命之家的步伐:学校成了生机勃勃、生命绽放的百花园;教师不再是燃尽光明的蜡烛,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脸上洋溢着幸福感的教育人;学生不再是分数的奴隶和苦行僧人,而是“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思维活跃、成绩优秀”的主人。美术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阵地,而是一种生命活动的平台。自开展生本教育以来,学生的创造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个性不断在张扬中熠熠生辉,创新的灵感如清泉一样汩汩而来。
生本教育在音体美学科中的实施
王
超
音乐、体育、美术学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艺术修养和健康的 体质为主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挖掘学生的体育 艺术潜力,给学生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在练习中 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 的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在我们学校,学生上音体美课 的情绪越来越低,认为这些课就是聊天,写作业,办板报的时间。如 何让学生每一次都祈盼我们的课,把上音体美课当作享受,当做他们 享受艺术和健康的乐园,我一直都在探寻。非常的幸运 2011 年 7 月,参加了郭思乐教授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习班, 终于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们苦苦寻求的课堂吗?从资深专家的案例分析,加之教育专著的研读,使我一次次地被 感动,真想赶紧开学,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自己吃食自 己学习,把郭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理念用于我们的课堂。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也在实行生本教育的试验,那么生本教育的理念在音体美学科中 将如何实施,为此我谈谈我的一些见解,供音体美老师探讨
第一、改变我们以往教师教育的教学观,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我们以往师本教育的教学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以前以教育的教学观 靠教师的教变为依靠学生的学,以学定教 靠教师的教变为依靠学生的学,以学定教。我们音体美老师要为学生 创造发挥学生特长的舞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自己 有学习的能力,并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比如上音乐课前,让 小组的同学上台表演几分钟,每一组都有机会,把讲台变为学生的舞 台。用“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从教,让音体美属于每个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利用集体的智慧,设置有技巧性、学生感兴趣的前置作业。
利用集体的智慧,设置有技巧性、学生感兴趣的前置作业。生 本教育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而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这并不代表老 师就无事可做,老师的大量工作在课前,也就是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上,音体美学科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有趣味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比如上高一的欣赏课《黄河大合唱》前置性作业可以是:1.请 同学们谈谈你对黄河的认识。2.通过探究《黄河大合唱》,你对音乐与 诗歌的联系有什么看法。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发言,连黄河源牌矿泉水都谈到了,有一位同学的回答更让我感动,“她说黄 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要保护它,但是她的水流湍急,希望同学们 在确保自己生命安全的情况下,量力而行,这样的回答在师本课堂上 很少见到。我们的生本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都能得到激发。所 以在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上,我认为,一周内利用无课的时间老师或同学科的老师就前置性作业进行讨论,探究设计上学生感兴趣的(针对本课的内容),其它学科的老师也可参与,充分利用集体的智 慧。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
音体美 培养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课是表演课,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课,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我们的课上充满了自信,我们的老师要在课堂上多用激励语 言,让学生体验被赏识的感觉。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位学生,他有点口吃,上课他从来没有主动唱过歌,回答过问题。有一次,全班在做“接歌” 游戏,轮到他他没接上来,惩罚就是唱首歌,他怯怯的站起来一声不 吭,我就鼓励他说 “XX 同学,老师知道你一定行,不管你唱得怎么样,在老师的眼里,你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全班同学鼓起了掌。他 慢慢的抬起头,唱了一首伍佰的《突然的自我》。那天也许是他超水平的发挥,唱的非常好,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让我非常感动。那 次之后,他上课的表现都很积极。在我们学校举办的“迎元旦校园歌 手大赛”时,他报名参加了。这一个课堂案例让我明白,老师的激励对 学生非常的重要,我们的音体美课就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舞台。
第四、帮助学生学习,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充当学生的学习机。
帮助学生学习,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充当学生的学习机。在我们学校,我发现一些老师走入了一个生本教育的误区,就是完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讨论,哪怕跑题也不去引 导,完全成了旁观者。生本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 生,全面依靠学生。而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生 活,是“纤夫”是“牧者”。我们音体美课是表演课,那么老师的示范 就非常的重要,比如今天要讲声音的分类,学生在怎么讨论也不明白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的区别,我们这个时候给学生范唱一下,学 生一听就立刻区分开了。再比如美术课上讲到三庭无眼,学生做的不 到位,老师一个示范学生也豁然开朗。体育课上高抬腿跑,老师的示 范也同样重要。生本课堂对我们每一位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我 们要想当好学生的学习机,就要不断的充电,提高自己。生本教育中 的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成长。
第五、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
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生本课堂上没有 差生之说,学生学习的机会是均等的,上台发言的机会也是均等的,老师要把发言的机会让给最需要发言的人,而不是水平最高的人,给 那些胆怯的孩子,成绩平平的孩子更多的尊重与关爱,让他们在学习上找回自信,找到勇气,生本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动力。让学生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学生的智慧一旦被激发,会 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的音体美课更是如此。比如,我还看到这样一个音乐欣赏课,内容是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讲解赏析贝多芬 的第五交响曲,问题是通过听赏乐曲了解贝多芬坎坷的人生带给后人 的启示是什么。正确的答案是只要努力去做,就会取得成功,命运永 远向敢于挑战的人低头。然而有位学生回答“贝多芬带给我们的启示 是多背(贝)多得分(芬)。让我很是意外,当时有点不知所措,现在 想想学生的理解也不是完全不正理,他有自己的思想内涵。可当时老师 却认为这位同学故意捣乱,很严厉的批评了他,而今天学习了生本教 育之后,老师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很愧疚,课堂的生动活泼是学生表现出 来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它来自于教学活动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学 内容以生活为本的教学模式。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海中舀自己喜欢的那瓢水。不再受思维模式的约束。想怎样学习就通过自己认为可 行并能接受的方式去学。老师只做一个引导者,当学生对自己今天所 学的内容感兴趣并能自由地参与探究和讨论时,学生肯定学的最投入,也学的最好。让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尊 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权,尊重人格,尊重差异,宽容的对待学生。生命 因尊重和宽容而美丽。
第六、每个老师在做生本前,要有一个自己的好规划。每个老师在做生本前,要有一个自己的好规划。如何引导学生去完成课前的前置性作业,如何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获得认可,成为班级的主人。
总之,生本教育的音体美课堂,是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参与意识课 堂,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音体美课带来的快乐,享受音体美课,表达 个人情智,提高审美能力和锻炼健康体魄。这不仅是音体美课程教育 目标的关键,也是优化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学中,只有不断调 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把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贯穿到教学的每 一个环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希望 我们的老师在生本教育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静待花开吧!:
第二篇: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
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
一、生本教育创始人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培训中心主任郭思乐开创。
二、何为生本教育?
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的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三、生本的含义
教育立场——以学生为本。教育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对象——以生命为本。
教学内容——以生活为本。教学设计——以学生好学为本。
四、生本课堂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为主线的“低碳课堂”,即是“清淡、简洁、自然状态下,没有雕琢痕迹的课堂,是真实而原始的本色课堂。生本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场所。让学生能充分享受学习的自主和自在。主要看:
A 学生全身心(包括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B 学习中的发现、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主要来自学生内部,而不是由教师代替;
C 学习态度以及个性是否发生变化;
D 是否引发自我评价、是否达到学习要求、是否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是否弄明白了自己原先不太清楚的知识。
五、生本课堂特征
三大: 大学习、大交流、大提升。两看: 一看学生状态,二看学习效果。一放: 进度放活
大学习,就是通过比较充分的先学,再进入交流。
大交流,是在比较充分的先学之后,再进入充分的小组交流。小组交流之后,再进入班级交流。在班级交流中,通过对交流者的聆听和评论,有互动、有生成。任何时候,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大提升,是通过互动与交流,或者学生有了新的收获、或者学生的认识有所提升,或者有新的发现。感觉到课后与课前相比,学生是有发展的,而且发展是全方位的。即:个人做好;小组做透;班级做优。
两看,看学生状态。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生动、热烈、快乐、高质、高能地学习。
看学习效果。看学生得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既有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有学习品质的,应该是生命状态整体的提升。从大局看,从整体收获看,不要急功近利。
一放:进度放活,是根据学生学情,灵活调控,不激进。
六、生本课堂教师追求的境界
1.追求积极、欢乐、高质、高效的课堂。
2.追求热爱学习,自信大方,崇尚文化的学生。
3.追求轻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轻松地教,学生愉快地学,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情感发挥到极致。
4.追求无为而为,成就学生成绩优异、素质提升的理想课堂。
因此,要实现追求,到达理想境界,只有走生本之路。因为生本教育为我们找到了一条素质发展,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成绩迅速提升的途径。
七、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前置作业 → 小组交流 → 全班交流 → 教师帮助 个人学习个人汇报 小组汇报 疑难点拨 独立自主 组内互助 组间互动 师生互动
1.前置作业:也称为前置性学习或小研究。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一般以浅显提纲、要点形式布置,引导学生预习,做好“先学”,为学新课做预备、铺垫、指引。布置前置作业,一定要紧紧把握学科教学内容的根本,让学生在“先学”环节,经过看书、思考、查阅资料、请教别人学到3-4成知识。
2.小组交流:是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前置性学习成果,互相检查,互相学习,相互补充,完善自己的认知,促进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学到5-6成知识。
在小组交流环节,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明确要求:(1)同组同伴互相检查;(2)同伴会的教不会的;(3)小组同伴表达观点,要一个一个地说,其他仔细听,不插话,然后再补充;(4)别人说过的不能再从复。
3.全班交流:这个环节是重头戏,是亮点,最具精彩部分。学习小组围绕新课内容的根本进行汇报、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根据汇报展示有机地引发学生评价、思维碰撞、提问、解疑,形成争辩、补充良好氛围,提升学生认识、理解、感悟能力,学到7-8成知识。
4.教师帮助:意思是教师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组织、引导作用,调控课堂纪律,并对小组学习、汇报的空白点、思维碰撞点进行点拨或是知识梳理、拓展、延伸,促进学生学到9成以上知识。教师讲课时间一定不能超过15分钟(一般控制在10分钟)。
举例说明:七年级语文 春 作者:朱自清 前置学习内容:
1.简单了解课文作者背景。
2.正确、流利读课文,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细细品读文段,看作者抓住什么描写春?谈谈你的认识。(简单、根本、开放)
小组交流:(5-8分钟)
要求:1.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2.同组互相说一说做的情况。3.读一读喜欢的文段。
4.说一说作者抓住什么描写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25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1.对前置学习或小组交流的问题,逐一展示汇报,可以指名或某小组汇报。引发同学补充,提建议。
2.文段的理解,要以读引读、引思、引说、引悟。3.展示汇报过程引发评价。
教师帮助(整个教学过程控制15分钟内)作用:组织、引导、点拨、梳理、拓展 如:《春》
1.文段句子中的春草从地下“钻”出来,春花的 “闹”,春风的“抚摸” 等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2.课文的写作特色表现在哪里?(景物特点,顺序、空间转换)使用什么表现手法?(拟人、比喻、排比 三年级语文:14 庐山的云雾
这是一篇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河山的思想情怀。
单元训练重点: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教学目标:会认会写15个生字,会认读9个生字;理解“变幻莫测、云遮雾罩、千姿百态”词语意思;抓住重点句读懂文段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怀。
前置性学习:
1.自主认读生字,积累词语。(简单)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简单 开放)
3.抓住文段重点句,体会作者描写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变幻、千姿百态、流连忘返情怀。(根本 开放)
4.体会作者写景动、静结合表达方法。(根本)小组交流(5-8分钟):
组内互相交流个人前置学习成果。1.互相说、互相读、互相检查。2.会的教不会的。
3.组长记录,做好小组汇报准备。全班交流、展示(20分钟以上): 1.展示认读生字新词情况。(引发评价)2.展示读通、读顺课文。(引发评价)3.展示读、悟文段。(引发争论、补充、提建议)4.展示读写紧密结合。
从三维目标落实看,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点拨(不超过10分钟): 1.难掌握的字词。
2.朗读文段的感情色彩(重轻音、语气、节奏、韵律)。3.思维空白点、碰撞点。
4.写作的表达手法(动、静结合,修辞手法)5.拓展、延伸引领。
三年级数学 周长(认识、计算方法)前置学习:
1.看课文P44-45,探究什么是周长?
我的例子——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2.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
不规则图形 例子— 发现—
规则图形 例子— 发现— 还发现— 3.探究生活中周长计算的应用。例子—— 小组交流:
主要交流前置学习成果 1.同伴互相对照
2.互相说例子、发现、结论 3.交流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
1.小组汇报对周长的认识、例子、发现过程
2.汇报计算方法(规则与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巩固练习题)3.汇报应用 教师点拨
1.满足物体周长的条件(空间观念的根本)2.计算的简便方法(思维灵活性的根本 3.生活中应用(学以致用的根本)
同时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发现亮点及时鼓励、表扬,调控学习纪律。
八、教师前期该做什么工作? 1.宣传、发动(转变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即先学、先做)。3.培养班级骨干、小组长骨干。4.引领学生学会管理,互帮互助。班级学习管理架构:
教师——班干部——大组长——N个小组长——N个小组副组长 班级骨干主要任务或职责: 1.班级、小组学习管理。
2.小组学习交流、讨论、检查、督促、帮扶。3.课堂纪律管理。4.班级活动的策划。。。
九、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1.改变备课方式。由如何备教法、教教材转为引导学生该如何先学、先做?(前置性学习)
2.考虑怎样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全班交流)3.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少讲)。
十、生本课堂教师要把握的问题
1.先学后教: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内容中自主先学、先做。
2.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
3.不教而教: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工具和小组的力量去学会的,教师就可以不教。
4.做到简单、根本、开放。
十一、定期开展评研
1.什么叫评研?是指评价研讨,由学生发现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评研时间:单元评研、中段评研、期末评研。3.评研方式:分专项评研和综合评研
如语文的拼音、字、词、句、阅读、写作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是全面性要求。数学可以按照知识板块进行。
方式一,学生出题—同伴交换做题—相互评改。方式二,教师命题与采纳学生典型题结合。
十二、共勉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实现成绩优异,素质提高双丰收。
第三篇:激扬生命生本教育反思
激扬生命,放飞理想
———“生本教育”给我带来的反思 读了《人民教育》09年15——16期“生本教育”专辑,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郭思乐教授以全新的理念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提倡教师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学生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取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这使我想到我校所走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在“洋思”的“三清”,“东泸”讲学稿,“杜郎口”小组合作学习,“乐陵”的大语文教学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语文、数学学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取得点滴收获。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在大量学习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秉性、爱好、性格以及家庭背景„„各方面的综合,组建了4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2张桌子合并在一起,从形式上使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保证。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并定期轮换,确保每个成员的发展,利于小组成员的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有时干启不发,举手回答问题的始终是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自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学生根据老师提前设计好的预案先进行自学。流程是自学——小组交流——展示汇报——达成共识、情感升华。课堂上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如:“我们小组通过预习给大家展示的是„„;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我想请每组的2号同学到黑板前听写生字;我来抽测多音字„„”或者是:“通过检测,我发现各组预习得比较充分,望继续努力;通过检测,我感觉三组预习的不太充分,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 为了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我们的课堂不需要点名,想好就说,有时想说的人多了,学生就自觉按小组编号有顺序地进行。并通过老师的相机引导、点拨,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关键词的意思,对句子进行多层次的品读,使师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在不拘一格展示汇报和检测中师生进行平等对话,实现了兴参小学倡导的“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学风。如逄明香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的第二课时(前面的环节略)师:现在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在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汇报你们自学的成果。首先走上去的是三组,汇报员拿着预习提纲调控本组及全班同学的展示:“我们组选择的是《屋前搭瓜架》。现在请我们组的3号读一下课文。(学生读)‘这段描写美吗?’(美)‘那就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遍课文吧。’读完三组又一同学站起来说:‘这句话写得太美了!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最后汇报员总结:‘我们组的同学课文读得棒,感受也很深刻。我还想谈一下,我学了这段的感受。’(谈)所以我们认为《屋前搭瓜架》是独特、迷人的风景。”师:“听了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感觉这句话写得太美了。”出示重点句,教师带领学生品读并进行朗读指导。接着二组、四组„„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甚至于我爱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尝试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
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课改以来,教师的观念是发生了转变。如《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老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帮助选择《花美竹笋冒》的小组搜集图片资料;帮助表演的小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意见的倾听者,资料的提供者,困难的帮助者,更是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如在学习《花美竹笋冒》的小组感悟不到位时,老师以质疑的方式将学生引向重点词句:“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中的‘朴素’和‘华丽’是不是矛盾呢?”这样引导着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一对矛盾的词在这里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将自己随时置身于各组中,成为各组的一分子,成了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4、评价机制的转变。
实践证明,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合当前的教育教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永保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建立了发展的全方位的评价方式。
1、转变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只注重教师是怎么教的,而我们更重视的是学生是怎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并把学生是否投入、是否全员参
与到学习过程中,作为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改革的进程。
2、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以往我们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学生,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建立了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将评价延伸到各个方面以及校内外不同的场所。师生共同制定了《各小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从组长调控、全员参与、合作有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各方面调动学生)和《各小组工作学习活动评价表》(从作业完成、两操、阳光体育、值日、好人好事、科任教师上课„„各方面考察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这样小组成员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轮换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从而使学生树立了“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思想。教师评、学生评、小组评相结合,周评、月评、学期评一条龙。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既看到了进步,又找到了差距,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有序地开展。
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课堂注重了学生探究的过程,由于在合作、自学、汇报流程中不够顺畅,导致暂时效率不高,缺少巩固练习时间;开放的课堂,以学定教,给教师提出了挑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学放在课后进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农村条件方面的影响,收集资料、家长指导有困难;在评价方面不够科学,显得过于繁琐„„我们的课堂教学渐渐失去了生机。
我们的教学改革已经举步维艰,进入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原期,再找不到突破口的话就有可能要走回头路,更重要的是挫伤了教师的信心,动摇教师的信念。“生本教育”使我们茅塞顿开,她不仅仅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关键在于把学生当作生命的主体,激扬生命,放飞理想,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会有新的突破。
第四篇:让课堂充满阳光
让课堂充满阳光
——浅谈青年教师成长感悟
从教几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艰辛和快乐。因为年轻,虽然活力有余但经验不足,虽然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但这更激励我加倍投入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和深刻地反思。回顾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
一、备好课,认真反思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教学的第一个三年,备课尤为重要,花的时间也尤其要多。备课如果不够充分,自己课上缺乏自信,语言也会不流畅,学生领悟的也就不深刻,这样的教学就等于说是失败的,因为这既没有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这学年,我第一次接触七年级。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初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领悟能力较差,他们希望老师能把书本中的道理讲解得浅显易懂,知识点不能讲多,最好一课一点,能讲懂讲透最好。这些就要求老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要能灵活的运用语言,这样才有可能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抽象的知识。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穿插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也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除此之外,我也常常进行课后教学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清楚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没有让学生听明白?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正如一句话所说“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我觉得课后反思可以让我们把明天的教学做得更好,多一份自信,少一些遗憾。善于总结教学中的小得小失,对于年轻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可以避免走过的弯路,积累好的教学心得体会,扬长避短,做好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二、走近学生,快乐从教
著名教师魏书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如果你认为你的学生是魔鬼,那么你就生活在地狱里;如果你认为你的学生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对这句话,我感慨颇多,在刚开始教学的日子里曾有一段时间得了“教学恐惧”症,很怕去上课,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是自己心态还未从学生转变过来,从原本大学的学习佼佼者,一下子要面对底下一群虽然自己大不了他们多少,但不管在学习态度还是学习习惯都和自己大相径庭的学生,除了课上知识感觉和他们说不上几句话,也不知道和他们从何聊起该聊什么话题。尽管这样的情况持续有一段时间,但年轻人生来不服输不低头的天性还是让我在曲折中慢慢去摸索经验:
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必须要先让他喜欢上你这个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教师单单用教师的“威严”命令学生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水平较差,加之语文这科知识大多较抽象,不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很难理解,有时候课上我就利用一些机会引申给他们多讲一些学习对一个人有哪些益处等方面事情,久而久之,学生感觉老师不单单只是一个在课堂上的严师,还是一个可信可交的朋友。
其次,多和后进生谈心、谈话,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他们转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与学生心平气和地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我所教的班级,后进生相对较多。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家庭原因,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心灵总有一堵厚厚的墙,但在内心深处却深深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在和他们谈心过程中应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以一个朋友身份与之交流,切忌用“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如果学生把你当成朋友了,把你当作可以倾诉的对象,那么以后的教育工作就容易了。
三、教学有激情,不要带着情绪去上课
除了备好课备好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也要有激情,并且要多让自己的正面情感渗透到教学中,不要带着情绪上课。众所周知,一堂压抑而沉闷的课是不可能真正开启学生思维的。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但是,我们也应注意教师情绪的感染作用。如果教师的情绪低落,学生的情绪也难以高涨。以一次课堂教学为例:因为某天课前我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一上课检查布置的语文预习作业又发现没几个学生完成,顿时使我讲课遇挫,心情更糟糕。这时候,我心底一股无明之火马上油然而生,于是站在讲台上一声大吼:“你们不想上课了是不是?”学生一脸的惊恐,教室一下子鸦雀无声,这时竟然有一个调皮的学生伸伸懒腰答:“是。”语气平淡却略带挑衅的意味,说真的,当时的我真想扇那个学生两耳光,但我克制了自己,我清醒的知道那样做的严重后果,同时也意识到刚才的行为是多么地可笑与无能。我压抑住满腔的怒火,对学生换了一种说话的语气,和声问道:“你们对上语文课是不是有自己的看法?”几分钟过后,一个学生说:“老师,您虽然布置预习作业了,但很笼统,我们不知道预习一篇课文该看哪些内容,要不你来告诉我们应该看什么吧?”我想了想,反问一句:“大家认为做哪些预习作业合适?”接下来的课是在一种平等而又和谐的师生交流气氛中度过的。下课后我庆幸自己没继续发脾气。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感觉教师情绪的感染力有多大。
其实,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阳光不难。备好课、管好学生与拥有教学激情是一堂阳光之课必不可少的三种因素,也是青年教师初步具备的应有素质。备好课、管好学生,教师教学才有了保障,才能进一步上好课,而拥有教学激情就好似掌握一副唤醒学生内心求知欲的催化剂,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课堂知识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向知识的殿堂。作为青年教师,也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基本要求,才能为今后更长的教学之路打下一层牢固的基石,让自己课堂中的阳光一直持续下去。
第五篇: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 课 堂 充 满 生 命 活 力
向阳小学
王瑜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段的教师,让孩子爱上我们的课堂,就必须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让课堂变成生命成长的沃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设计教学过程时,为学生发展而设计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前提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真正关注人发展的教学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还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为此,我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对于怎样区分“追上去”和“迎上去”我就有了几次的改动。一开始的设计是:让学生读读这两个词,再分别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区分,但这样的设计只会是几个平日里爱看书的孩子明白,但大多数的的孩子不会懂,势必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没有互动就没有了活力;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的改动:设计了一个选择填空:王老师到晓明家做客,一开门,小明就主动地(迎上去),说:“老师好”。老师要走了,小明发现老师的手机忘带了,就赶紧(追上去),把手机还给了老师。这样的练习,固然会帮大多数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两个词的不同,但课堂所体现的仍然是沿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教”,把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让孩子们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即使我的教学思路再清晰,这也不过是用我的思维代替了孩子们的思维。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我又有了第三次的改动,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那样,以主动迎上去拥抱看课的老师和追赶假装嫉妒而转身离去的我,使孩子们在互动中既体会到了词义的不同,又感受到了从我们身上传递出去的浓浓师爱,同时孩子们还有机会活动一下筋骨,课堂充满了活力,更有利于孩子们以更饱满的状态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的设计我自自认为是一举多得。
(二)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现今的课堂早已不是先生手持戒尺的学堂,而是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神圣殿堂。在这个殿堂里,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解。秉承这一原则,我除了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还要求自己的语言具有儿语化和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弘扬个性的天地。在这一点上我感触颇深。记得刚走上讲台时,总担心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于是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严厉十足的教师,虽然学生也的确很“乖”,但自己更觉得课堂沉闷,很无趣。一节课下来,学生累,老师更累。现在我试着把笑容带进课堂,用适合他们的语言去和他们交流,仿佛我不是老师而是他们的大朋友。孩子们恐惧心理不存在了,自然课堂上就活泼了许多,自然就充满了活力。
(三)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新课改的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可以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只有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其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这就需要老师彻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面对这次充满智慧的挑战,让自己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记得在学习统计这一数学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我摒弃了数学教材中给的例题,而是采用和学生密不可分的动画片,先用课件出示奥特曼、西游记、机器猫、哪吒闹海4部动画片,这样一下子就调动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就动画片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因为都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并没有觉得这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统计课,于是积极回答。这样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课堂自然就充满了活力,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真是事半功倍。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