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本教育运用于平凡教学生活——《用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五篇)

时间:2019-05-15 15:2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将生本教育运用于平凡教学生活——《用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将生本教育运用于平凡教学生活——《用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

第一篇:将生本教育运用于平凡教学生活——《用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上个学期师傅(王大勇老师)借给我一本书——郭思乐的《用教育激扬生命》,副标题是《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让我好好看看,将生本教育运用于平凡教学生活——《用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虽然这本书我总是在断断续续之中去看的,但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首先,这本书中的引言部分有这样一段话:“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我认为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将教师作为主体来看,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教育事业中时,教师生命本身的内涵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丰富,这个生命本身的价值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升华。“教育为了明天。当我们用生命来理解教育时,当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当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中国教育的生命将更充满活力!”第二,将学生作为主体时,应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师的教转变到促进儿童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儿童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这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的牧者”。

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多所中小学学校进行展开,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和巨大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响。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教育者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学生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的万校长也在物理学科开展了这项实验。虽然我没有去听过万校长的课,但这也不禁让我想到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是否也可借鉴这一理念?在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中真正去运用这一理念?

大教育家张伯芩说过: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政治课堂给人的感觉是死板、僵硬与枯燥的,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就必须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为本,专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是生动活泼的,如何通过转变方式让学生自己学?这是我在日常政治教学之中一直思考的。通过很多次“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让我更加坚定的明白,学生自己学、学生互相学、学生乐学、学生好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一向被认做是“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堂更加应该注重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也许作为一个平凡教师的我,并不敢于去一次性尝试将改革进行到底,但我认为我可以从一点一点去积累,去运用这一种新教育理念,读后感《将生本教育运用于平凡教学生活——《用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第一,“生本教育”将鼓励学生先自学,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要求学生能在课前自己总结整理和归纳知识点,这一点我将要求学生首先完成基础行的《要点落实》,当然这里的完成并不是强制性的,我会大力的表扬已经完成了的同学。当然,自觉之中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老师不教而教。这一点我做得并不理想,但是我会更多地让学生上讲台来讲时事,在说时事的过程之中加入学生自己的观点或谈谈它们与课本中哪些知识点是有联系的。

第二,“生本教育”应该是关注于每一个学生的。书中一个来自于厚街中学孩子的文章让我深受震撼。这是一个转校生,转来时成绩很差,几门功课不及格。他说:“请不要忘记,阳光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角落。如果你长久看不到阳光,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忘记了希望。早在我们出生之前,太阳的指纹已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中,使我们的生命充满了阳光。”这篇文章已经选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这让我不禁想到一个有“差生史”的孩子,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成为他们心中的那束阳光,不要放弃任何一个角落。我们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式,如基本知识尽量找“学困生”(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组内其他人补充,典型例题让中等生来展示、讲解、点评,方法小结一般让“优等生”来进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老师仅在关键处点拨,也就是“讲在关键处”。这个关键处可以是知识点,可以去促成团队合作之时,也可以是引发思考之时。

第三,我认为在“生本教育”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发挥这几种作用:首先,在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应该是“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的调控,过程的组织,困难中的引导,成功时的鼓励。其次,教师应该还权利于学生,如还学生自主表达的权利,不打断学生的发言(我的性格比较急燥,正在努力之中),还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不以裁判自居,还学生犯错以及自主改正错误的权利,不急于指正,还学生发现的权利,不急于点破。最后,教师应该分享学生的成功,除了分享学习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分享学习的体验,分享学生学习的成功。教师应该主动体验学生的成功,为学生的成功喝彩,当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时,教师要讲究“稚化”艺术,可以说“你这个想法真有新意,老师还没有想到呢!”切不可像有的老师说“这个方法还是换汤不换药,没什么新意!”一下子将学生创造的欲望扑灭;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去体验他人的成功,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向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同学之间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真正的合作得以开展。

第四,我做班主任的一个座右铭:“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我想这也是生本教育的一种理解。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再去爱孩子。作为班主任,我也遇到了“双困生”,班上孩子的成绩及行为习惯并不是太理想,可我坚持给每个孩子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理解,我认为现在这个方式是有效的。到现在我真正惩罚过任何一个孩子,可他们却在慢慢长大,不再犯相同的错误。我认为在这一理念中我收获到了更多的开心!

最后,我想说:运用教育新理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如果你并不敢于去尝试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实,我们也可以在我们平凡的教学常规之中点点滴滴地去灌输这些理念,最终有一天,你和你的孩子们也会硕果累累!

文/曾鹏辉

第二篇: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

生本教育 激扬生命

一、生本教育创始人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工程名校长、名教师培训中心主任郭思乐开创。

二、何为生本教育?

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的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三、生本的含义

教育立场——以学生为本。教育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对象——以生命为本。

教学内容——以生活为本。教学设计——以学生好学为本。

四、生本课堂

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为主线的“低碳课堂”,即是“清淡、简洁、自然状态下,没有雕琢痕迹的课堂,是真实而原始的本色课堂。生本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场所。让学生能充分享受学习的自主和自在。主要看:

A 学生全身心(包括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B 学习中的发现、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主要来自学生内部,而不是由教师代替;

C 学习态度以及个性是否发生变化;

D 是否引发自我评价、是否达到学习要求、是否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是否弄明白了自己原先不太清楚的知识。

五、生本课堂特征

三大: 大学习、大交流、大提升。两看: 一看学生状态,二看学习效果。一放: 进度放活

大学习,就是通过比较充分的先学,再进入交流。

大交流,是在比较充分的先学之后,再进入充分的小组交流。小组交流之后,再进入班级交流。在班级交流中,通过对交流者的聆听和评论,有互动、有生成。任何时候,都要面向全体学生。

大提升,是通过互动与交流,或者学生有了新的收获、或者学生的认识有所提升,或者有新的发现。感觉到课后与课前相比,学生是有发展的,而且发展是全方位的。即:个人做好;小组做透;班级做优。

两看,看学生状态。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生动、热烈、快乐、高质、高能地学习。

看学习效果。看学生得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既有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有学习品质的,应该是生命状态整体的提升。从大局看,从整体收获看,不要急功近利。

一放:进度放活,是根据学生学情,灵活调控,不激进。

六、生本课堂教师追求的境界

1.追求积极、欢乐、高质、高效的课堂。

2.追求热爱学习,自信大方,崇尚文化的学生。

3.追求轻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轻松地教,学生愉快地学,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情感发挥到极致。

4.追求无为而为,成就学生成绩优异、素质提升的理想课堂。

因此,要实现追求,到达理想境界,只有走生本之路。因为生本教育为我们找到了一条素质发展,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成绩迅速提升的途径。

七、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前置作业 → 小组交流 → 全班交流 → 教师帮助 个人学习个人汇报 小组汇报 疑难点拨 独立自主 组内互助 组间互动 师生互动

1.前置作业:也称为前置性学习或小研究。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一般以浅显提纲、要点形式布置,引导学生预习,做好“先学”,为学新课做预备、铺垫、指引。布置前置作业,一定要紧紧把握学科教学内容的根本,让学生在“先学”环节,经过看书、思考、查阅资料、请教别人学到3-4成知识。

2.小组交流:是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前置性学习成果,互相检查,互相学习,相互补充,完善自己的认知,促进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学到5-6成知识。

在小组交流环节,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明确要求:(1)同组同伴互相检查;(2)同伴会的教不会的;(3)小组同伴表达观点,要一个一个地说,其他仔细听,不插话,然后再补充;(4)别人说过的不能再从复。

3.全班交流:这个环节是重头戏,是亮点,最具精彩部分。学习小组围绕新课内容的根本进行汇报、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根据汇报展示有机地引发学生评价、思维碰撞、提问、解疑,形成争辩、补充良好氛围,提升学生认识、理解、感悟能力,学到7-8成知识。

4.教师帮助:意思是教师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组织、引导作用,调控课堂纪律,并对小组学习、汇报的空白点、思维碰撞点进行点拨或是知识梳理、拓展、延伸,促进学生学到9成以上知识。教师讲课时间一定不能超过15分钟(一般控制在10分钟)。

举例说明:七年级语文 春 作者:朱自清 前置学习内容:

1.简单了解课文作者背景。

2.正确、流利读课文,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细细品读文段,看作者抓住什么描写春?谈谈你的认识。(简单、根本、开放)

小组交流:(5-8分钟)

要求:1.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2.同组互相说一说做的情况。3.读一读喜欢的文段。

4.说一说作者抓住什么描写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25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1.对前置学习或小组交流的问题,逐一展示汇报,可以指名或某小组汇报。引发同学补充,提建议。

2.文段的理解,要以读引读、引思、引说、引悟。3.展示汇报过程引发评价。

教师帮助(整个教学过程控制15分钟内)作用:组织、引导、点拨、梳理、拓展 如:《春》

1.文段句子中的春草从地下“钻”出来,春花的 “闹”,春风的“抚摸” 等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2.课文的写作特色表现在哪里?(景物特点,顺序、空间转换)使用什么表现手法?(拟人、比喻、排比 三年级语文:14 庐山的云雾

这是一篇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河山的思想情怀。

单元训练重点: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教学目标:会认会写15个生字,会认读9个生字;理解“变幻莫测、云遮雾罩、千姿百态”词语意思;抓住重点句读懂文段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怀。

前置性学习:

1.自主认读生字,积累词语。(简单)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简单 开放)

3.抓住文段重点句,体会作者描写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变幻、千姿百态、流连忘返情怀。(根本 开放)

4.体会作者写景动、静结合表达方法。(根本)小组交流(5-8分钟):

组内互相交流个人前置学习成果。1.互相说、互相读、互相检查。2.会的教不会的。

3.组长记录,做好小组汇报准备。全班交流、展示(20分钟以上): 1.展示认读生字新词情况。(引发评价)2.展示读通、读顺课文。(引发评价)3.展示读、悟文段。(引发争论、补充、提建议)4.展示读写紧密结合。

从三维目标落实看,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点拨(不超过10分钟): 1.难掌握的字词。

2.朗读文段的感情色彩(重轻音、语气、节奏、韵律)。3.思维空白点、碰撞点。

4.写作的表达手法(动、静结合,修辞手法)5.拓展、延伸引领。

三年级数学 周长(认识、计算方法)前置学习:

1.看课文P44-45,探究什么是周长?

我的例子——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2.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

不规则图形 例子— 发现—

规则图形 例子— 发现— 还发现— 3.探究生活中周长计算的应用。例子—— 小组交流:

主要交流前置学习成果 1.同伴互相对照

2.互相说例子、发现、结论 3.交流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

1.小组汇报对周长的认识、例子、发现过程

2.汇报计算方法(规则与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巩固练习题)3.汇报应用 教师点拨

1.满足物体周长的条件(空间观念的根本)2.计算的简便方法(思维灵活性的根本 3.生活中应用(学以致用的根本)

同时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发现亮点及时鼓励、表扬,调控学习纪律。

八、教师前期该做什么工作? 1.宣传、发动(转变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即先学、先做)。3.培养班级骨干、小组长骨干。4.引领学生学会管理,互帮互助。班级学习管理架构:

教师——班干部——大组长——N个小组长——N个小组副组长 班级骨干主要任务或职责: 1.班级、小组学习管理。

2.小组学习交流、讨论、检查、督促、帮扶。3.课堂纪律管理。4.班级活动的策划。。。

九、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1.改变备课方式。由如何备教法、教教材转为引导学生该如何先学、先做?(前置性学习)

2.考虑怎样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全班交流)3.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少讲)。

十、生本课堂教师要把握的问题

1.先学后教: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内容中自主先学、先做。

2.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

3.不教而教:学生能够借助学习工具和小组的力量去学会的,教师就可以不教。

4.做到简单、根本、开放。

十一、定期开展评研

1.什么叫评研?是指评价研讨,由学生发现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评研时间:单元评研、中段评研、期末评研。3.评研方式:分专项评研和综合评研

如语文的拼音、字、词、句、阅读、写作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是全面性要求。数学可以按照知识板块进行。

方式一,学生出题—同伴交换做题—相互评改。方式二,教师命题与采纳学生典型题结合。

十二、共勉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实现成绩优异,素质提高双丰收。

第三篇:激扬生命生本教育反思

激扬生命,放飞理想

———“生本教育”给我带来的反思 读了《人民教育》09年15——16期“生本教育”专辑,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转变。郭思乐教授以全新的理念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提倡教师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学生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取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这使我想到我校所走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在“洋思”的“三清”,“东泸”讲学稿,“杜郎口”小组合作学习,“乐陵”的大语文教学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语文、数学学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取得点滴收获。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在大量学习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秉性、爱好、性格以及家庭背景„„各方面的综合,组建了4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2张桌子合并在一起,从形式上使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保证。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并定期轮换,确保每个成员的发展,利于小组成员的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有时干启不发,举手回答问题的始终是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自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学生根据老师提前设计好的预案先进行自学。流程是自学——小组交流——展示汇报——达成共识、情感升华。课堂上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如:“我们小组通过预习给大家展示的是„„;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我想请每组的2号同学到黑板前听写生字;我来抽测多音字„„”或者是:“通过检测,我发现各组预习得比较充分,望继续努力;通过检测,我感觉三组预习的不太充分,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 为了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我们的课堂不需要点名,想好就说,有时想说的人多了,学生就自觉按小组编号有顺序地进行。并通过老师的相机引导、点拨,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关键词的意思,对句子进行多层次的品读,使师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学生在不拘一格展示汇报和检测中师生进行平等对话,实现了兴参小学倡导的“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学风。如逄明香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的第二课时(前面的环节略)师:现在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在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汇报你们自学的成果。首先走上去的是三组,汇报员拿着预习提纲调控本组及全班同学的展示:“我们组选择的是《屋前搭瓜架》。现在请我们组的3号读一下课文。(学生读)‘这段描写美吗?’(美)‘那就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遍课文吧。’读完三组又一同学站起来说:‘这句话写得太美了!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最后汇报员总结:‘我们组的同学课文读得棒,感受也很深刻。我还想谈一下,我学了这段的感受。’(谈)所以我们认为《屋前搭瓜架》是独特、迷人的风景。”师:“听了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感觉这句话写得太美了。”出示重点句,教师带领学生品读并进行朗读指导。接着二组、四组„„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甚至于我爱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尝试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

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课改以来,教师的观念是发生了转变。如《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老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帮助选择《花美竹笋冒》的小组搜集图片资料;帮助表演的小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意见的倾听者,资料的提供者,困难的帮助者,更是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如在学习《花美竹笋冒》的小组感悟不到位时,老师以质疑的方式将学生引向重点词句:“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中的‘朴素’和‘华丽’是不是矛盾呢?”这样引导着学生进一步体会这一对矛盾的词在这里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将自己随时置身于各组中,成为各组的一分子,成了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4、评价机制的转变。

实践证明,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合当前的教育教学。为了保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永保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建立了发展的全方位的评价方式。

1、转变课堂教学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只注重教师是怎么教的,而我们更重视的是学生是怎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并把学生是否投入、是否全员参

与到学习过程中,作为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首要标准,这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改革的进程。

2、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以往我们总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学生,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建立了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将评价延伸到各个方面以及校内外不同的场所。师生共同制定了《各小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从组长调控、全员参与、合作有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各方面调动学生)和《各小组工作学习活动评价表》(从作业完成、两操、阳光体育、值日、好人好事、科任教师上课„„各方面考察学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这样小组成员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合作性的目标结构、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轮换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从而使学生树立了“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思想。教师评、学生评、小组评相结合,周评、月评、学期评一条龙。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既看到了进步,又找到了差距,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有序地开展。

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课堂注重了学生探究的过程,由于在合作、自学、汇报流程中不够顺畅,导致暂时效率不高,缺少巩固练习时间;开放的课堂,以学定教,给教师提出了挑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学放在课后进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农村条件方面的影响,收集资料、家长指导有困难;在评价方面不够科学,显得过于繁琐„„我们的课堂教学渐渐失去了生机。

我们的教学改革已经举步维艰,进入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原期,再找不到突破口的话就有可能要走回头路,更重要的是挫伤了教师的信心,动摇教师的信念。“生本教育”使我们茅塞顿开,她不仅仅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关键在于把学生当作生命的主体,激扬生命,放飞理想,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我校的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会有新的突破。

第四篇: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等,无一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本教育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儿童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儿童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老师在学生的解放中得到了解放。引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生本课堂更使我领悟到了教育要依靠学生的真谛,感悟到了儿童生命的灿烂,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又如现在的每一节课课前学生总能做好下节课学习准备工作,预备铃一响他们马上会喊出自己班响亮的口号,然后大家一起分享两分钟(经典诵读或背诵等),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和专注的表情,我们老师更会激情飞扬地融入其中——上好每一节课......郭思乐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生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先学”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我相信,用我们的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他们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与学生共同感情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感情。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生本教育”最著名的例子中,其中有一个就是“抛秧启示”,什么是“抛秧启示”呢?插秧是种水稻的大农活。一直以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密层层,以为付出得劳动越多,收获就会越多。年复一年,人们照此方法办理,但禾苗产量依旧。不知谁发明了抛秧的方法,农民把插秧改为抛秧,却能带来丰收。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的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的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类比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并不领情。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规范。因为这些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天性和如何使学生认同。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成绩。“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同样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总有开窍的一天。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长,只要提供足够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开放„„耐心地静候花开,更能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不能真实地感受生本理念下简单的“牧者”的幸福。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学校:乐山中心校教师:彭如

第五篇: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所谓“生本”,即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以孩子发展为本之意;也就是将需要或者能够托付给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孩子们,不加太多的修饰与点缀。”;“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

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把教育和生命连在一起,我也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要在教育中说起生命呢?书中:“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生命的情感。”我反复理解了很多遍,然后才渐渐明白了其中教育的意义:教育不应是对生命的控制,而应是对生命的激扬。书中倡导的“起点非零”、“回归本体”、“发展悟感和情感”、“以儿童的美好学习生活为真正基础”、“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等等观点都是真知灼见,且作者妙笔生花,既热情洋溢激情满怀,又不乏细腻灵动收放自如,读后令人受益匪浅。

下面结合此书说一下我读后的感想:

一、从人与自然的另类对话中感悟教育的规律

“多少年来,人类为了更舒适地生存不断地改变着大自然,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事物,甚至提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然而,大自然的报复却使我们终于明白,人类对大自然的任何改造都必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教育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做一件哪怕是非常简单的事,或者代替他们思考,也正是如此,我们注重:“尊重幼儿、尊重规律”,即尊重每一位孩子,使之人人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尊重教育的规律、尊重幼儿教育的规律,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

二、在“起点非零”的儿童观中改变教育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百年老店、老品牌的产品肃然起敬,是因为它们经受了百年历史的考验。三岁儿童同样是具有历史的事物,但他的历史超过百年,是秉承了人类百万年的发展,所以,他所具有的高级本能是一种经过无数锻炼和淘汰而留下的精品。正因为如此,一个正常儿童所拥有的高级本能,必然足以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而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或者学习相关的学科,不需要有特别的语言天赋、数学天赋之类,只要正常即可。”也正因为如此,我开始反思并且认识到班级里面调皮的、捣蛋的、老摔跤的、爱说话的、坐不住的,无疑都是可爱的,因为这些孩子们就好比每片绿叶的纹路、大小、形状的不同,而不是绿叶和枯叶之间的差异,更不能说有好孩子和坏孩子之分了,“起点非零”的儿童观提醒了我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教育工作

一四年元月份,我们每个年级都在做幼儿园园本课程,其实我有很大的困惑与不解之处,之前看到郑渊洁在教子经中说到:“因为编教材的人不是为自己的孩子编教材,所以编不出适合孩子的教材”,很荣幸的是我们所做的,正是在寻找、思考适合我们班级中自己孩子们的教材。本书《让小花朵更鲜艳》(东莞二幼园本课程)一文中,“每个年级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每个主题下又生成多个子主题;年级间的主题也是有序的安排,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大的主题网络,延绵不断,编织一个无边无际的教育网络,让孩子在其中快乐地玩中学”让我顿悟,我们所做的正是在激起幼儿生命自身的动力,让生命被激扬起来,正是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生本”的理解,我想我又更深刻了一些。

在网上看到许多关于此书的读后感,有人感慨颇多、有人誉为精神享受。这些都为我在读此书、理解此书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指引,当然我也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与思考,可以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端正教育态度。在实践工作中,静下心来、沉下身去聆听孩子,聆听“生长的声音”。

下载将生本教育运用于平凡教学生活——《用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生本教育运用于平凡教学生活——《用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六年语文魏华 窦桂梅老师说:读书是教师必须的生活,读书使人的心灵日益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弱。开学初学校推荐《教育激扬生命》这本书,让我们......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泰兴市济川小学刘燕 冰心老人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寒冷的冬日,静坐桌旁,细品郭思乐教......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模版)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才会创造精彩。——《教育激扬生命》前段时间我阅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了解到一些生本教学的理念与形式,可谓受益匪......

    教育激扬生命小学生读后感

    篇一: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俗话说的好:“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每读完一本书,就会多一份感想,多一份收获。这段时间有幸接触《教育激扬生命》一书。读完此书,感......

    《教育激扬生命》的读后感

    俗话说的好:“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每读完一本书,就会多一份感想,多一份收获。这个假期有幸接触《教育激扬生命》一书。读完此书,感触颇深。从前,“生本”这......

    生本教育读后感

    我的生本教育观 寒假里,学校向我们荐读了《生本教育》专辑(七),拓展了我的视野,使我再次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要有必须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必须的技巧和方法。教师要在善于引......

    生本教育读后感

    《生本教育》读后感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为什麽呢?......

    “生本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刍谈

    “生本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刍谈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本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