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褚时健传》有感1800字
读《褚时健传》有感1800字
原创: 王琼的价值投资
褚老一辈子做好了4件事。
一、烤酒
褚时健15岁丧父之后,从母亲的手里接手了家族的半间烤酒房,通过烤苞谷酒、卖酒贴补家用、赚取学费。因为有强烈的责任心,他做到了每天夜里2个小时醒一次,补充柴火、添加锅里的水、搅动苞米。又加上善于观察和思考,在别的酒师经验的基础上,悟出温度是多产出酒的关键,最后做到了2.5斤苞米就能出一斤酒,出酒率是别人的1.2倍。做事要认真、动脑筋成为他的心法。
二、制糖
1963年,褚时健到新平曼蚌农场糖厂担任副厂长,当时该糖厂的连年亏损,是当地政府很头疼的一件事。经过研究,褚时健发现糖厂熬制红糖的办法还是代代相传的土法,人工搅拌,水干糖出,大多数熬糖用的铁锅长年熏烤,锅底积满厚厚硬壳,受热面积很小。褚时健带领工人敲掉锅底沉垢,增加受热面积,减少燃料消耗。
同时,发现糖厂用的燃料是看似便宜的褐煤,燃烧率相当不充分,1块钱的燃料浪费5毛钱。他看到厂房外有堆积如山的甘蔗渣,便把甘蔗渣拿来充当燃料。因为甘蔗渣湿度大,褚时健就让工人先把甘蔗渣堆放一起,一层压一层,内部温度慢慢升高,水分自然蒸发,这时再用来充当燃料再好不过了。
接下来,褚时健发现出糖率不高,甘蔗渣残余太多糖分。于是他又带领工人把榨糖滚筒由3个增加到9个。后来,经过进一步改造,褚时健引进了真空蒸汽锅,这是从一个制白糖的糖厂学来的。原来生产1斤红糖耗费5.8斤(这是书中数字,前后略微有差别)燃料,改进后只耗费0.8斤,同时,红糖的质量等级大幅提高,售卖价格也大大提高。
一年后,糖厂传来爆炸性好消息,当年纯利润8万元。之后,第二年纯利润20万元,第三年纯利润近40万元。除了提高糖厂利润,褚时健还不忘改善员工生活。带领职工种菜,用废弃的红糖下脚料喂猪,甘蔗渣烤酒,河里捉鱼……糖厂整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大截。想方设法减少和控制成本,钻研技术、利用好优良的设备,兼顾好农民、职工、工厂、国家的利益关系,是褚时健务实干事的法宝。
三、造烟
1979年,褚时健选择了在玉溪卷烟厂当厂长。万事开头难,同在曼蚌糖厂一样,褚时健想着的只有两件事:提高厂子利润,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经过一番整顿,玉溪烟厂人是消停下来了,但是生产质量还是远远不行。褚时健找出了关键点:机器和原料。
于是贷款261万,购买了当时新型的英国莫林公司MK9-5。后来,经过多方面努力,花费2300万美元贷款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线。
云南的气候、土壤都非常适合烤烟生长,可是中国出产的烟叶口感还是欠佳。褚时健跟一位美籍华人烟草专家交流,发现了原因:烤烟种植密度过大,收割过早,得不到足够阳光照射,也未能充分生长。
1985年,玉溪市一个乡长找到褚时健,希望能够借10万元用于农民浇灌烤烟。褚时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但是并不要乡长还钱,只要签订合同要求烟农按照他的方法种植即可。这样,顺利谈下5个乡2418亩烟田,褚时健开始试水种植。从量地、整地、植株间距到肥料比例、生长期,每个环节事无巨细做出规定。辛苦的结果是2418亩烟田平均亩产373公斤,当时云南平均亩产242公斤。而且烟叶质量优良,中上等烟叶比例80%,之前这一比例是20%。
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烟叶,玉溪烟厂迎来了爆发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烟市趋于饱和,大量名牌香烟降价,而玉溪烟厂的卖方市场岿然不动。到了90年代,云烟的盛名更是深入人心。褚时健在玉溪烟厂的17年里,卷烟产量从27.5万箱增长到225万箱,为国家缴纳利税991亿元,平均每年递增43.93%,最高年份达到222%。
四、种橙
1995年,一纸检举信,让褚时健从顶峰跌入谷底。到2001年,褚时健因为糖尿病,褚时健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年已74岁高龄,褚时健承包1500亩土地,用上当年管理糖厂、烟厂的方法,请来技术人员,不断增加租种面积,到2003年,果园面积达到2400亩,投入人民币1850万。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依然要做最好产品的褚时健心中的橙子不是要卖到菜市场,而是要进高档场所。“水果水果,没有水就没有果。”多年缺乏水灌溉,土地板结。经过实地考察,褚时健先是引来了水,来自哀牢山深处原始森林的水源,没有污染,水质清冽。两条引水管总长19公里。
筛选老果树,补种新幼苗,施肥除虫,管理病虫害,所有事老人都亲力亲为,不懂业务的领导永远都做不好事,褚时健几十年的管理生涯明白这个道理。几年下来,老人竟然比农业专家还懂种橙。先后解决了肥料结构、种植密度等等问题。同时用工业化的思路经营褚橙,统一施肥标准、剪枝标准等等。褚橙作为励志橙横扫北上广,至今不衰,除了励志故事外,褚橙确实非常好吃。
用褚老的话说是 “ 做一件事,力气花了,要是马马虎虎地做,那力气也就白花了。认认真真地去做,更划算。”16年糖厂,17年烟厂,17年种橙,不管做什么,老人都像15岁烤酒那样,善于思考,从容应对,用工匠精神,专注于成本优化、技术钻研、利益兼顾,做出了最好的产品,创造了各方多赢的局面。其间个人、家庭的荣辱得失、是非功过、惊天变故,老人用一颗博大的心包容之。让人感慨万千、敬佩不已。
教师《褚时健传》读后感1000字读《褚时健传》有感1500字读《褚时健传》有感第二篇:读《褚时健传》有感
读《褚时健传》有感
从褚橙看中药材种植
——读《褚时健传》有感
春节前,老公带回家几个橙子,兴奋的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橙子,据说是以前玉溪卷烟厂的董事长退休后种的,因为他姓褚,所以叫褚橙,快尝尝',乍一看,这几个橙子比市场上卖的要小一些,颜色浅一些,皮更细腻一些,放在早市或者超市,并不是太出众。
'玉溪卷烟厂董事长能种出什么好吃的橙子来?不会有烟味吧?'我嘲笑到。
'据说,他的橙子所有口味、大小就连成分都完全一样,比昨天的赣南脐橙还好吃'.切开一尝,果然跟平时吃的橙子不一样,果肉入口即化,而且汁多味甜皮薄,最神奇的是,几个橙子的口感自始至终如一,没有区别。从此,我记住了除了赣南脐橙,云南还有一种褚橙,一个以地域得名,一个以姓氏得名。
我这个人,喜欢美味,更喜欢美味背后的>故事,2016年初,《褚时健传》这本书出版,果断出手,一口气读完,合上书本,仍意犹未尽。
褚时健(是中国烟草业的传奇人物,他以17年之功,将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带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烟厂的位置)的人生几经起落:早年丧父,辍学、烤酒、种地,以此帮母亲谋生;青年,重新求学却遭遇战争,扛过枪打过仗;解放后没能逃脱'右派'的命运,却能埋头搞生产,所在糖厂成为当地条件最好的地方;年过半百,接手玉溪卷烟厂,将其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褚时健也成为'亚洲烟王'.可是,到1996年,他却因贪被查,跌落至人生谷底,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说实话,读到这里,我依然觉得这跟自传书跟其他人的自传并无太大差别,一般都是从主角的祖辈或者父辈来介绍其成长背景,进而讲述其一生的经历并展示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然,其中肯定要穿插一些大时代背景以及人生困苦来凸显主角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2001年,他获得保外就医,与妻子在哀牢山上承包了2000多亩荒凉山地,种植甜橙,开始了他另一部令人惊艳的品牌大戏。那一年,他75岁。他用10年时间,以耄耋之躯创制了个人品牌'褚橙',用事实证明,即使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仍然是一个人、一个企业成功的基石。
后面的大戏我就不讲了,跑题太远了,喜欢的买本书看看,买点褚橙尝尝。我们重点要讲一下这部大戏的另外一个主角褚橙,褚橙能够一年之内风靡互联网,价格堪比猪肉,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质量,众所周知,农产品的特点是视老天爷脸色决定品质高下,能够保证品质持恒的很少。这个75岁的老人,从计划种植褚橙那一刻起,就视质量为生命,将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
褚时健用工业化模式来管理农业,实行'作业长+农户'管理模式,作业长负责制定>工作计划,负责每年肥料结构调整、灌溉安排、施肥时间、剪枝>培训、监督和检查农户工作,相当于车间主任,而农户只负责种植,这里农户们不是农民,是农业战线的工人。这样,就保证了褚橙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均一性。
褚时健对种植实行精细化操作,他将烟草种植管理方面的经验引入到了农业种植上来,用先进的、科学的观点来经营农业。他从水源开始,对土壤有机质的比例、剪枝的频率、挂果的多少、浇水的频次,开花时间控制,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掌握了影响产品品质的一手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来调整橙子的口感,保证品质的持恒。
例如:果树种植初,每颗树挂果量3-4公斤,产量偏少,褚时健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每亩146棵果树太密,营养不够,经过多次试验,他果断命令农户将刚刚挂果的果树砍掉,最终每亩保持80棵果树的规模,这样一方面果树结果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果树减少,投入每颗果树的精力大大增加,保证了果子的质量。褚橙挂果量,从最初的平均3-4公斤,逐年增加,到2015年,已经达到了40-50公斤,亩产4-5吨,超过农业水平较高的美国和澳大利亚。
'水果!水果!',必须有水才有果,在种植前期,他使用挖掘机对2400亩山地进行深挖改造,将荒山变成台田,从19公里之外引入山泉水到果园,保证了水源和浇灌的便利。
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口感,因此他还深入研究了土壤结构对果实口感的影响,最终做到了通过调整肥料结构来调整果子口感味道,例如,他通过调有机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来试验橙子的口感,并研究出了最佳施肥时间和方法,褚橙使用的肥料包括鸡粪、塘泥、草炭、烟梗等,一方面,保证了果树营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改变了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的比例从2002年的不到1%提高到2015年3%.病虫害是农业生产定会遇到的问题,果园里的黄龙病更是种植户谈之色变的另一大麻烦,类似于人类的瘟疫,传染性极大,无法治愈,只有砍树一条路可走。褚时健通过多年研究,掌握了引起黄龙病的木虱一年的生活规律,什么时候产卵,什么时候出幼虫,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在木虱即将泛滥的季节,几千亩果园同时喷打农药,将发病率控制到了千分之一之内,而其他产橙基地最好的数据也只有百分之一。
传统农业春种秋收,冬夏两季清闲,而褚橙管理,一年四季都在忙:年初控春梢,保证春天时果树能够吸收足够的阳光和肥料;3月后开花保花,注意防病虫,施肥浇水;夏天抗旱,注意光照是否过猛,避免死果,控夏梢;秋末初冬结果后,控制果子的大小,外观,剪秋梢;冬季摘过后松土,剪冬梢。
工业化的管理,精细化的操作,使褚橙具有了独一无二的识别性。可以说褚橙完全是褚时健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和产品品质死纠到底的精神而成就出来的品质优选品种,为传统农业带来了工业化的操作模板。
这对于多年来一直强调'质量稳定、成分均一'的中药材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橙子的口味和中药材药性一样,都需要研究者静下心来,从农学、环境、管理入手,细致耐心的钻研。目前,国家投入到中药种植基地建设和科研的经费很多,从事中药种植和科研的人员数量也不少,不知是否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张时健、李时健。'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这是褚橙的宣传语,希望有朝一日,市场上也能出现一味'张柴胡'或'李地黄'的中药材。
第三篇:读《褚时健传》有感1500字
读《褚时健传》有感1500字
雷李子
这一周加紧时间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从褚时健小的时候一直看到至今近90岁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
1他从小出生在一个算是当地比较有钱的家庭,家里有酿酒的作坊,父亲在外面做生意常年不在家,平时是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家里的几个孩子。他以后的成就与他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父亲做生意对他的影响以及家里母亲酿酒去集市上卖酒给他带来的经商思维。
还有一个对他影响比较深远的就是他的堂哥,当时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在昆明就读,他堂哥的执着让他进入昆明读中学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思想潮流进而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才有以后的进入企业搞经营并因此成名。
这一连串的事情当然没有我写的这么简单,主要脉络大概就是这样。
从这一系列的事情上来看,从小生活的环境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父亲做生意的经验时不时的会传授给他一些,家里酿酒去集上卖也会带给他一些做生意的经验。怎么样才能多酿酒卖钱?怎么卖才能卖的更快还要多赚钱?这些问题从小就酝酿在他的思维里面。如果从未接触这些那么他就不会对这些东西及其周围的东西有这么多的敏感。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也无法很好的抓住。
去昆明读书接触到最新的思想对他的影响也很重要,可见人不光要埋头苦干研究技术、做产品,还要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跟随时代更新变化的潮流才能顺风而行做的更好!
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他善于思考,认真做事情、务实的精神状态在企业搞经营的时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想想在那样一个全国忙着搞斗争的时期,他能静下心来搞生产,一心一意想办法多挣钱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这是多么的难得啊!
还有他内心对于伟大目标的执着,一个人心中要先有伟大的理想、伟大的目标,然后处心积虑的去追求,最后一定能做成很伟大的事情。
这是他人生奋斗一直到最高点之前的事情。
2之后入狱、爱女冤死才是对他最大的打击,四年的牢狱生活真的让他一直高歌猛进的势头戛然而止,然而他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触底反弹,以74岁高龄二次创业之后历经18年做出亿元企业令我们大跌眼镜,十分的敬佩。人们很是惊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才能有如此触底反弹的能量呢?也许没有人连他自己也未必能说清楚真正的原因,我想至少跟他曾经面对亲人死亡,遭受政治迫害下放农场这些大痛苦有关吧。一个人的成长肯定会承受很多东西,承受的多了面对再一次的打击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响了。反观如今的很多人从小没有遭受过什么事情,一路顺风顺水,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一时觉得受不了就自杀这种行为真是太愚蠢了。就如最近新闻上自杀死亡的软件公司老板、中兴被裁员工、某高校博士等等,这些人遭受的事情和褚时健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如果每一次遭受变故就要死一次,褚时健岂不要死几十次了。
褚时健的事例的确给了现世的人带去了很多鼓舞,尤其是那些创业失败的人在他的身上找到了翻身再战的精神信念。
我从中读出的东西是做事和做人一样需要认真务实的精神,做一件事情不一定老想着会有什么回报,只要操心把事情做好那么好的结果自然会到来。
做事认真,认定目标就要追求到底。
对得起做过的事情,对得起相处过的人。
一个人做工作、过日子都要认认真真,做产品也要认真,(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天自己的一生就是认真的一生,马马虎虎的对待每一天自己的一生就是马马虎虎的一生。)后面括号里面是我自己加上去的。
人当然要努力,要全心全力的做事情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走两步,停下来想一想,以后的路才不会走错。
做领导,一定要懂业务,不懂你怎么去说出话怎么能让别人信服?
无论以什么形式去卖,产品品质都是第一位的,形式无足轻重,内容至关重要。
人哪,做事情能做好肯定是有原因的,现在的收获一定是因为以前的某些积累。当下做事情一定要认真对待,现在的某些积累在以后某一天一定能大放异彩!
一个人的人生乐趣一定是从家里找到的。
人做事情就是发挥自身的优势,让优势发扬光大就是成功。
当领导的最多的不是去想着去研究技术和产品而是去当好服务人员去协调、申请、周旋、权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做有用的人,说有用的话,做事情踏实、肯钻研、认真的人。
做过了你才知道原来可以做到,不做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进步。
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小事料理的好,大事才有本事料理。
以上是我摘抄的书中褚时健的一些我感觉很好的话语,这些话语很值得我深思并作出改变。
第四篇:《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1
抛开作者对褚先生的崇敬和敬爱之情,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细读的。尤其是褚先生的视野,格局以及踏踏实实做事的干劲。
书中看到很多书友评论说,他的成功,因为国企,因为烟草行业,因为种种外部因素,诚然,他的`整个成功人生是包含了一些传奇色彩及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不过,他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魄力和能力,是无法比拟的。毕竟,那个时代的中国,不止一个国企领导,不止一个烟草企业,却为何只有一个褚时健?
书中其实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阶段详细描写的。不知道是因为搜集的素材原因还是其他不方便的原因,褚先生的烟厂顶峰时期的扩张还有监狱那段时光是缩略着的。也许,并不想为人所知。也许,是因为没有励志的作用。
本来人无完人,一个客观的人物传记,肯定会优点缺点都写。而我们只需要从别人的一生中,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借以学习或自我激励。对于那些不认同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费心去纠结。
四颗星给作者,因为她是站在晚辈的位置上,怀着敬佩之心写的,并没有那么的客观和实事求是。五颗心给褚先生的精神。这样的品质真是难能可贵。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2
生命轨迹接近一个世纪,从15岁开始接受生活的第一个磨砺,荦荦少年被迫担当起整个家庭重任,到21岁遭受第二个重创,因为坚持原则,未满足小人自私的要求,被惦记,被“右派”,被下放农场,不断转移,二十年左右的光阴,家庭不离不弃,用真诚和坚韧咬牙坚持,辛辛苦苦十七年将玉溪一个小城的一个小工厂打造成国际品牌,为千万人谋福利,为国家创利税800亿元,自己收入仅80万元,最终却因为,毫无利益关系的朋友送的改善生活的.区区400万,无法解释资金来源,承担牢狱之灾,引起国家对国企收入的改革,,从无期徒刑到五年减刑出狱,归来已是不惑之年。
人生三大打击,因为积极、认真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在人生的低谷却总能结交纯朴、共患难的朋友,即使在监狱中,仍有曾经被帮过的很多人,来探望时留下一些钱,五年出狱时,仅这块钱将近100万元。
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颗敬畏心,遵守自然和市场规律。要努力,要全心全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学会利益平衡,学会舍得。
一个人工作、过日子都要认真,对周围的人也要认真,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相处过的人,在每一个工作的地方都能留下人生的记号。
在褚时健身上,所谓的“烟草王国”、“褚橙”等产业、财富都是可触摸可计算的东西,他的精神和想法、做事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真正的传承之物。
岁月就像一条河,不由分说向前奔腾而去。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告白头。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3
在担任主任工作期间,时常听人说起一个传奇人物——褚时健,昔日红塔集团掌门人和“褚橙”创始人,听大家津津乐道他富于传奇色彩、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尽管跌落谷底,却从不气馁、积蓄力量谷底反弹。从那时起就想要了解他,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工作之余,用了两晚的时间读完了《褚时健传》,细细读着,发自内心的敬佩油然而生!贫苦出生的他对知识的渴望和改变命运的自强不息、不向困难低头追根究底的探索与钻研精神、非凡的胆识和能力、战略性的眼光与商业智慧、以及他对国家、家乡、土地和农民的广博情怀、甚至到了73岁古稀之年,在坠入人生低谷之时,再次进入全新的领域开启他的第二次事业,在贫瘠的荒山上兴致盎然地规划他那宏伟的至少需要花费近十年心血才会有所成果的创业计划的那种坚持与执着、乐观与豁达,至今80多岁还在为如何进一步提高褚橙的品质问题绞尽脑汁,这种穷尽一生去直面和迎接各种问题与挑战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并打动了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褚时健为自己取名的来由,也正是凭着这样一股自强不息的坚持与执着,褚时健的创业故事成为一代神话。为什么别人看来棘手而他经手的事,都能成功顺利的解决呢?
在工作中,他有着一种决不向困难低头,遇到问题潜心钻研的创新突破精神。无论是做糖、做烟还是做橙,他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最初在技术上都是门外汉,但事实证明,不管他做的哪一行,最终他都成为了技术上的行家,进而成为管理上的行家,而这背后是因为他有着一种强烈的顺藤摸瓜的问题意识和应然性的思维方式,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艰辛努力,他所追求的是“沾着手的事情就要干好,大事小事都一样”,所以他不怕问题,积极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最后跨越重重问题,成为了技术和管理的领先者。而我们在工作中又有多少人还在按部就班、墨守成规,遇到问题退而却步、甚至埋怨推诿,找出一大堆失败或不可行的理由,如果我们都有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沉下心来潜心钻研,不断突破,像他一样身体力行的去摸索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局面是否会有更大的改观,人生价值是否会有更充分地体现呢?
在生活中,面临挫折他有一种永不言弃、主动寻求机会的坚持与执着。他的人生中有过两次大的低谷,1959年被莫名其妙变为右派,下放农场之久,但丝毫没有磨灭他的信念与意志,反而在这里他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得到了练就与施展,将糖厂扭亏为盈提高职工待遇,传为一代佳话;,因分配与经济问题从亚洲烟王神坛跌入谷底,被叛无期徒刑,同年,女儿狱中自杀,承受老年丧女的悲恸。然而种种的不幸并没有阻止他奋斗前进的脚步,让我印象深刻也不得不折服的是,在狱中偶然的一次品尝冰橙竟能启发他的二次创业方向,在服刑期间便开始用脚步在无尽的荒山上丈量果树种植尺寸,身患多种疾病保外就医的他有着与妻子承包20__亩荒山的雄心壮志,开始人生第二次创业,最终,褚橙风靡全国,成为“云南最好吃的橙子”“中国最励志的橙子”,他本人一举成为亿万富翁。从“烟王”变身“橙王”,是自我价值的证明,更是对人生的重新洗牌。他在面临巨大挫折时,总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把跌倒当成爬起,面对重重困难,一次次通过自己的努力点燃希望之火,谁也无法想象76岁的褚老与人谈论六年后橙子挂果的景象。一个已然80多岁的老人,还在为自己的事业兴致勃勃的在山间奔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经历生活中的小小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放弃呢?
合上书本,褚时健常说的一句话依然萦绕耳边,他说“经历对每个人都是一笔财富。但一个被经历的苦难压倒的人,是无法得到这笔财富的。任何时候,我都想干事情,成绩算谁的我不在乎。我觉得,人在任何时候精神都不能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有所作为,这是对自己负责任。人不光要承受苦难,还要有战胜苦难的能力。”
感悟一:活在当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褚时健在遭受重重打击后,还能以耄耋之躯创造个人品牌“褚橙”。而我们却总是为自己贴上“90后”“奔三”等等的标签,自困于生活的棋局中瞻前顾后、举步维艰,想要“破局”而出,却缺乏“破局”的勇气,为自己的怯懦和不作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从褚时健的身上,我们发现原来奋斗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从现在开始努力,一切都不算晚,忘记昨天和曾经如何,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当下。
感悟二:褚时健的“应然性思维”——应该怎么做。其特点是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只要事情是有价值的、合逻辑的,他就会一定要想办法寻找突破口,正如他自己所说,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不是目标、不是理想,只是一种性格。正是这种性格让他在任何工作环境中,都能找到突破口,扭转乾坤。
感悟三:工匠精神。从糖厂牛刀小试到铸造红塔奇迹再到打造“褚橙”神话,褚时健成功的秘诀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十六个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人的发展,贪多求快都是大忌。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与提升,量的积累终能达到质的飞越。
人生总有起伏,于高峰时光荣绽放,在低谷时沉潜内修。今天的宠辱与得失,放长眼光看,都可能是笑谈或是成长的台阶。山高人为峰,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一位扎实沉稳,不停向前的老人,让我们体会到的是一份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勇气——坚持、努力、能力。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4
我与《褚时健传》的缘分,源自图书馆的一次偶遇,这也开启了我对褚老的了解和迷恋之路。我羡慕他,因为他的故事紧贴着共和国一个甲子的时代变迁;我敬佩他,因为他在与时代和命运的碰撞中书写出了自己的传奇。《褚时健传》读毕,感慨万千,有人震惊于他在历史洪流中的智慧和勇气,有人臣服于他跌落低谷时的沉着和豁达,而我,震撼于他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的毅力和勇气。
一帆风顺的人生,如同童话故事,玄妙美好却不可得。曾多少次,我在困难面前萌生出了“得过且过”的念头,在磨难面前产生的“畏缩不前”的心理,褚老的现实经历,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这让我汗颜。一支烟、一个褚橙、一本书,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与褚老的故事交汇,这是我们的幸运。这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这位将地方工厂发展成世界级行业巨头的能人,这位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的强人,通过自身经历向我们展示:风雨后的彩虹更加美好,风雨中亦有柔情。
风雨前的预防是智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身处于世、为人事故的准则。纵观褚老一生的跌宕起伏程度,绝非常人所能及,他曾历人生之巅,俯瞰事态万千;也曾尝人间至苦,历经牢狱之灾。而他却在历经风雨后,依旧看到生活的美好;几经波折后,仍然心怀坦荡、拓步向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褚老人生的写照,也正是因此,足够的知识储备让他在人生旅途中心怀智慧、脚踏担当,于人生旅途中阔步向前。人人欢喜于一帆风顺的人生,然而,命运之于你我每一个人,似乎都是残忍有余、温柔不足。于人生旅途中徜徉,做好风雨前的预防,之于工作、之于生活,均百利而无一害。市场之于每个人,都是在些许的规律中变幻莫测。而褚老可以紧紧抓住这些许的规律,纵观全局,了解市场,改进技术,这就是他未雨绸缪的智慧。于你我而言,能力有限,虽不能有纵观全局、造福万民之才,但在人生道路上,做好计划、做到预防,走好自我人生之路,也不失为社会功德一件。
风雨中的应对是能力。当一马平川的希望落空时,当峥嵘险峻的困难来临时,强者披荆斩棘,而弱者止步于此,于人生百态的磨难中,褚老属于前者,这才有了我们津津乐道的`人生励志故事。很多人感慨于人生在世的不易,既要面对繁忙复杂的工作,又要过好看似“一地鸡毛”的生活,人人想寻求工作中的欢乐、生活中的惬意,然而,暴风雨的来临往往非你我可左右。褚老是这样一个老人,在满腔傲骨中受牢狱之灾,在舐犊情深中忍骨肉分离之痛,他有着超人的智慧、缜密的思维,在人生的暴风雨中他始终站立,凸显一代人的担当和智慧。在风雨中,若有广厦千万间为你建立温馨一隅,这是你的幸运;若有一把油纸伞为你遮风挡雨,这是你的福气,若两者均没有,那么你需锻造你的能力。事态万千,风云变化,于人生之旅中所遇、所感、所想不可测、不可知,唯有能力是你永久的保护伞,可以让你在坎坷道路中乘风破浪,一路前行。为此,你需“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风雨变幻不可测,若能在风雨之后依然坦荡,那这就是一个人的胸怀,这正是褚老的人生写照。因为有他得胸怀,才有了“褚橙”的励志故事,才让我们后辈有了得以效仿的对象。愿你我在工作、生活中,如褚老一般,缜密细致、胸怀坦荡,历经风雨后仍能发现生活中的柔情。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5
这本传记刚出的时候就想买来一看, 毕竟褚橙的成功再次将这个传奇的老人推到了人们的面前。因为人在海外购买中文书不太方便,最后在豆瓣阅读入手了电子本终于可以一睹为快。
对于我们这代或许只是听过红塔山,但对这个品牌以及褚时健其人并不很了解。如果不是因为褚橙而让褚时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我甚至连那场世纪官司都不知道。因此当我得知这本唯一由褚时健授权的个人传记出版时,我觉得一定要读一读。或许跟很多人一样,最令我好奇的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可以在获得巨大辉煌时骤然跌入低谷,而后又能在八十岁高龄再次触底反弹的。
褚时健是军人出身,有着军人独特的责任感和坚韧。现今很多出色的企业家都是军人出身,比如自称是褚时健粉丝的万科老总王石,比如现在风头正劲的万达老总王健林。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敢想敢干,雷厉风行。褚时健作为他们的前辈有着更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超前的格局意识。这是他们那个特殊时代所留给他的印记,无论做什么都是以国家为先,为整个民族着想。这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稀缺了,更多的人是从自己出发,怎样让自己快速致富。我们可以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来为只关注自我的现象开拓,但追求捷径的心态却让我们更加的浮躁,不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付出时间和努力。褚时健因为被划为右派而劳改了二十年,五十一岁才开始自己在玉溪卷烟厂的事业,用了十几年将一个濒死的小厂改造成国家税利大户,世界领先企业。而后坐牢,假释的时候已经将近七十五岁。在经历了坐牢和丧女之痛的打击并且已经接近人生结尾,如果换做其他人基本上也就就此认命,平静的过完余生了,但褚时健却又用了十年的时间再次像人们证明了自己。他的动力一是想让自己晚年有事可做,让自己和老伴生活不那么窘迫,一是还是有些不服气。如今褚橙热销全国,他的故事又被大家拿来当做励志的范本。
褚橙和褚时健的故事确实励志,但是又有谁能做到想褚时健那样,纵然七十高龄还能耐下心了身体力行的做自己的事业。如今的社会太过急功近利,这样的大环境下导致年轻人也渴望快速的积累财富,一个七旬老人可以做到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但对于正在奋斗期,时间尚且充裕的年青一代来说十年已然太过漫长。自己作为一个正在拼搏的年轻人,也时常感叹时间不等人,环顾四周的'同龄人,有的功成名就,有的结婚生子,多少也会产生焦急与浮躁的心态。但是时间又是公平的,你付出的一切最终会给与你回报。从某种角度上讲时间真是的一个超于一切的力量,它可以让你一点一滴的经历和努力最终爆发出力量,也可以淡化任何挫折和失败。
褚老那份独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时代责任感和大局观或许很难学来,但我们可以学习他的行动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脚踏实地,亲力亲为,想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却又知易行难的最佳捷径。
最后想对自己说的是,珍惜当下,想做就做,追求完美,时间会给你一个漂亮的答案。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6
“烟草这个行业,本身就带着原罪,加之国家又实行专卖,在这个行业挣到钱,拿到高额利润,成就感大抵也是要打折扣的”
很早之前听大人说起过烟草大王,作为行业内唯一能在社会舆论里乐道的人物,已是大佬。在那些拾人牙慧传被神起的网文里面,各种风气云涌,偶尔提到小时候苞米烤酒的成本意识,强调强调认真,陶醉一下硬核的传奇人生,大致如此。时不时有人也会跳出来指着脊梁骨,贪污落马或者靠人脉的褚橙销售。我想有过社会经验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贪污什么叫无痕运作,当然错就是错了,至于人脉销售的褚橙,用指头都算的出来,我怀疑他们连这两本传记都没看过。行业的特殊性,零零碎碎,也都习惯了。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
对这个经历过摸石头过河的年代的老人,我更感兴趣的是,贯穿褚时健一生对质量的追求和责任,也许是他传奇的人生里折射出来波长最长的一段高光。人一生的气质,不可能是与生俱来,褚时健小时候生活的环境让他务实肯干,但不光是这样,一定还有让他追寻的.东西,甚至是某种信仰。传记里面多次提到,法国人在云南境内修起来的滇越铁路,堪称黑科技的米其林动车,丢下火车的精致的罐头饼干盒子,几个人就管理的井井有条的小站,都让他浑身涌动内燃。这是工业对他的启蒙,这种力量,来的具体,来的直接。这可能就是伴随褚时健一生的东西,在嘎洒糖厂锅炉刮着废渣,在玉溪烟田数着烟草的斑点,在哀牢山望着一片片绿油油的果园,也许脑海里会出现童年时的画面,那些孩子兴奋的追着白色米其林动车,他在想他是其中一个。这大概或许可能好像就是,所谓的童年未完成愿望之魔咒吧。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7
最近在看褚时健传,前面讲到了他在糖厂和卷烟厂的事情,尽管书还没有全部看完,已经有几点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提前写下来,以便日后查看。
第一点就是与产业链上下游共赢的关系,尤其是在烟厂的时候,帮助农户种出优质的烟草,修路到田间地头,几千人的烤烟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农户的收入,调动积极性,让产业链上游能发展的更好,从根本上能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原材料质量。对下游,尽管产品供不应求,也不会胡乱涨价,每年一块钱的涨价额度,让大家都能接受。给产业链下游的代理商充足的利润,让他们有动力去推自己的香烟,同时给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不至于买不起,以占领市场,用规模的提升来促进公司的发展。
这就让人想到现在国内的白酒产业,不管是高端的茅台五粮液,还是中端的洋河古井贡,都在想着提价,一年一次,更有甚者一年两次,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也买不了几瓶,对于白酒这种萎缩的行业,这样是否可持续呢?曾经的红塔山香烟风靡全国,的确良的衬衫口袋总是放着一包。现在好像也没那么火了?那么现在这么火的茅台五粮液,十年二十年后,还会有现在的地位吗?
褚时健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还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对于技改的态度,如果能提高产量,生产出优质产品,就会大力去搞,创造条件去搞,而不是畏畏缩缩,舍不得投资。对于人员的管理,能做到非常有效的激励,所以会极大的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能把职工的生活搞好,还能让大家充满热情的干活,这点真的'做的非常到位。
褚时健也有着非常高超的谈判技能,不管是抗战时期发动群众交粮,还是企业经营时期对刺头员工的处理,或者是和上级政府的交流。尤其是向政府要资源时,表现的非常出色,总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买设备的外汇额度,比如需要市里、省里批准的薪酬制度改革,等等。褚时健很厉害的一点在于谈判时能用数据说话,能将利害关系清清楚楚的告知对方。这真应了富兰克林那句,要想说服人,得用利益而不是道理。而褚时健在谈判时能将利益和道理的比重拿捏的非常准,同时用来为他服务。
褚时健在业务上同样能做到了然于心,所以在带领员工工作时,心里有底,别人也就愿意听他指挥了。对业务熟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怕被员工威胁,现在有些企业,尤其是国企,很多领导不懂业务,或者业务不精,当手下做出要离职,或者要调岗的要求时,这些领导很容易就被“绑架”了。所以做领导的,一定要懂业务,至少最基本的业务开展方法和流程要非常清楚才行。不能光是讲空话,或者只是知道一些大道理,翻来覆去讲。
书还没看完,我觉得褚时健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每一点其实都是引申为一篇文章。
第五篇:读《褚时健》有感1000字
读《褚时健》有感1000字
李昂
种过田、打过仗、当过右派、当过厂长、集团董事长、坐过牢、74岁重新创业。这丰富多彩的故事居然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阅读他的传记,让我体会到了人一生的荣辱成败,跌宕起伏,并深深地影响着我。
第一次知道褚时健是在杂志中看到一篇采访王石的文章,王石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我有很多粉丝,但我是褚时健的粉丝。”王石一手创建起地产业的巨头万科,当他说是一个人的粉丝时,这个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我看到褚时健74岁仍在创业,并且10年后的2012年公司固定资产突破1亿元,利润超过3000万元,公司产品是橙子,并且能达到供不应求的效果时,我深深地佩服这个我爷爷辈的老人。
今年3月,在听讲座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褚橙,当时还不知道就是褚时健的产品。后来听到一斤橙子卖到16.8元,还供不应求。褚时健身体力行,再次让世人震惊。我上网百度褚橙、褚时健,一条条的新闻映入眼帘,一个个案例故事震惊着我刺激着我。我决定更深入的了解这个老人。于是我买了《褚时健》这本书。
不同于之前读过的传记让人打瞌睡,当我翻开《褚时健》时,那平实的语言以及一个个发生在褚时健身边的事,仿佛把我带到了几十年前的云南,带到了那个名叫褚时健的人身边,看着他的经历、看着他的生活。
“经历过的东西,对你都是有用的。你觉得那时候条件很苦,可谁知道今后会不会更苦。当时家庭条件优越的一些同学比我们好过,以后碰到更大的坎儿,我们挺的过去,他们可能就过不去了。所以我说,经历对人来说,有时就是一笔财富。”
“我一直有个意识,人活着就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干得好不好,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好的关键是利润要增长;第二个,做事情,钱花多了也不行,那些年我们是帮国家搞企业,帮国家搞就要替国家算账;第三个,干事情就要对大家都有利。”
“我的人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悔、无悔,也没有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小先问过我:“你对自己的人生如何评价?”我说:“这要由别人来讲,由后人来讲,自己不好说。”对我来说,过去的就过去了,过好今后的日子,干好最后的事情,这是我现在想的事情。”
“要说我一声的追求,我想很简单,不管是给国建干还是为自己干,我都有一个不变的追求:沾着手的事情就要干好。大事小事都一样。我有过失败,有过教训,能走到今天,还是个性使然。我这个人的性情就是不服输,用句时髦的话说:看中自我价值的证明。我希望对我的家乡、对我的民族、对我的国家做点好事,我们这一代人,逃不掉的有一种大责任感。干好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我的追求。”
这些文字都给了我深深的触动,对于这样一个经历过世间百态的老人,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更多的不是想休息,想过去,想得失,而是研究如何种橙子,如何能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如何能使得农产品带有自身强烈的辨识度。而反观自己的工作生活态度,更多的是抱怨、妥协、听之任之。我的能力真的只有这么多?这件事真的是已经尽全力了?这样的想法在我读完《褚时健》之后,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每当我自己松懈的时候,总能想到那个还在山头看果树的老人。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褚时健在这样一个嘈杂纷乱,负面情绪爆棚的时代,给了我太多的正能量,让我见识到了专注和坚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