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先锋"学习体会[定稿]
“弘扬红旗渠精神 争做新时代先锋”学习体会
区纪委、区监委王津:这次参加区委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我感触颇深收获很大。感恩组织。我深切感触到区委的正确决策和组织部门精心组织,为大家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接受党性教育的机会。参加工作20多年来,这是第一次看到并亲身参与到区里组织的外埠党性教育学习,这充分体现了区委落实全面管党治党的政治决心。惊叹奇迹。当驻足在一个个带着厚重历史的参观点,仔细品读着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面,倾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动人心魄的故事时,我深刻体悟到这项伟大的民心工程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人民开创伟业的决心和壮举,而且折射出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英雄气魄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深受启迪。红旗渠精神主要启示和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事求是、务实重干。现在我们各项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同时,我们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及时找准差距与不足,不仅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还要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在执行重要工作中淬炼作风、增强本领、展现才干,切实把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立足岗位,忠实履职、敢于担当,为开创新时代鸡冠区发展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园区 郭晶 :我很荣幸参加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受感动。红旗渠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伟大力量。弘扬红旗渠精神,关键是要不断发展红旗渠精神,坚持把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把艰苦创业和依靠科技进步相结合,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永葆青春和活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提高党性修养。把红旗渠精神当作检视自己的镜子,常补理想信念之“钙”,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理想信念的严肃性,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工作中牢记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要切实转变作风。扑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创实绩。要真心为民服务。把群众当父母,当亲人,当贴心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解决民生问题,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要恪守清正廉洁。“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守住为官底线、做人底线、廉政底线和诚信底线,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践行红旗渠精神。
西鸡西办事处 刘秀艳:近日,我来到了河南省林州市参加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鸡冠区干部培训,在这里我由工作转变为学习,由领导转变为学员,由家庭生活转变为集体生活。在这里,进一步接受了党性教育,心灵上的洗礼。河南省有“三大”精神,每一种精神背后都是许多激励人心,催人泪下的故事,红旗渠精神时刻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惊叹佩服林县人民建成红旗渠的艰辛历程,更为涌现出诸多以杨贵精神为榜样的临县党员肃然起敬。作为一名直接接触百姓的基层干部,我会永远记住这三天培训中的听、看、学的每一个环节,杨贵书记说过要想当一名好干部更要知道百姓的困难是什么。我有决心、信心和责任以实际行动立足本岗,尽职尽责,了解辖区居民所需,解决好辖区居民的困难,确保一方生活幸福,百姓安定。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我愿意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当好人民公仆,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区纪委监委 王桂芹:9月,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第一批去河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培训使自己深受教育和启发。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它是河南林州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的1500公里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红旗渠精神和扁担精神,还是谷文昌精神,都是一脉相传的,都是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此次河南培训,对我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心灵上的净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今后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力,为我区建设和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立新办 徐亮:这次参加区委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对我触动很大,起到了净化思想、增强党性修养的效果。对此,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体会如下:“红旗渠”是在极其艰苦的历史条件下建成的水利设施,它的建成堪称奇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经在历史发展和传承中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看到被习总书记称为“四有书记”的谷文昌,在东山岛上辛勤耕耘14个春秋,防风固沙,绿化海岛,把一个苦难深重的荒岛变成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看到石板岩供销社的干部职工一根扁担创家业,60多年如一日,一心一意为山区人民服务,平均每人走过的山路可以绕地球十圈的感人事迹,让每个学员动容。
作为一名在街道工作的党员干部,我肩负的职责就是为群众服好务,尤其立新街道、矿部社区,在煤矿关闭后,群众生活普遍不富裕,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生活环境不优,采沉区、棚户区居民面临重重生活困难等等,问题颇多。
在日常工作中当我面对这些反复出现的棘手问题时,常常感到头疼。
通过以上的感人事迹,不仅鼓舞了我,而且给我深深震撼,使我增强了为辖区群众服好务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求实务真的精神、百折不挠的韧劲,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做实事、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合格的公务员。
红军路街道于平:9月,我参加了区委组织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短短几天时间,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音像教学、专题讲座、互动等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我对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让我的心灵受到了红旗渠精神的洗礼,我的思想被林州人的坚持和坚毅彻底感染和震撼了。
历史上的林州县极度缺水,县委书记杨贵带领群众,历时十年,以愚公移山的韧劲,劈开挡住漳河水的太行山,红旗渠修建成功。红旗渠的“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换新颜”的豪迈心声,也是我们用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求实求效、构建未来美好篇章的坚定信念。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办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为开创新时代鸡冠区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区委政法委 朱长波:9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区委组织的首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通过实地体验教学,我被深深震撼。红旗渠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让我折服。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吃水、用水的“老大难”问题,原林州县委书记杨贵靠着恒信和毅力,用智慧和血汗创造了人间奇迹——红旗渠。“心中有百姓,脚下有乾坤”就是“人间天河”的铸造者的工作动力。的我们要学习林州人为了人民利益不怕苦和累的精神,要做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践行者。红旗渠的“难而不惧、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红旗渠建设的总设计师杨贵,踏遍千山万水,冲破重重障碍,将别人不敢想的“引漳入林”变成了现实,他的大智大勇、大爱情怀和对人民的赤子之情无不令人感动。作为新时代政法战线的一名同志,应该向他学习克服万难、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坚信冲破重重浓雾总会见到蓝天。红旗渠的“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精神让我汗颜。杨贵书记首次提出修建红旗渠构想时,他表态“大家放心,出了问题我一人负责”.在具体施工中,杨贵书记对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完善,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为一名政法干部,应该学习他注重事实、深入调研的工作态度,学习他求真务实、知错就改的大家风范。试想,如果我们每人都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工作又何愁干不好,我们美丽的中国梦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第二篇:红旗渠精神学习体会
学习红旗渠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
为深入开展“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净化、升华党员干部的党性情操,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谋求发展的司法水平,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经院领导研究决定,政治部近期组织我院全体工作人员赴红旗渠红色基地参观学习。
6月3日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了红旗渠展览馆,观看了《红旗渠》纪实片和话剧,听了当年老书记讲创业的艰辛和努力,重走了富民路,参观了扁担博物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林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设了今天繁华富强美好的林州。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的领导集体“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
历史逝去,然而,在这个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红旗渠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和弘扬。特别是对我们航空港实验区的来说,随着河南省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新的历史机遇为我院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新任务。如何答好“做好实验区建设的建设者和监督者,为实验区建设服好务”不仅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更要以身示范,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大干一场,创造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在新的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激发我们净化党性、纯洁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之一是自信。这种自信首先表现在对待大自然、特别是对待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心态方面。“人定胜天”是对这种心态的高度概括。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是一种敢想、敢干的精神。这种精神还表现在对自己的能力的充分肯定方面。没有这种自信精神的人,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就会什么也不敢想,什么也不敢干,或者是听天由命,或者是企求救世主,或者是迷信别人。其实,要改变我们的命运,全靠我们自己!定位决定地位!特别是对我们航空港区建设来说,现正处于大投入大发展的节点上,每一个人都要拿出敢想敢干,钉钉子的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团结协作精神。林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用十年时间,集全县财力、物力、人力,建成举世罕见的水利工程。可见团结协作精神所起的作用。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我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又都与全局相关联,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肯与他人协作,势必会影响团队的战斗力和整体形象。人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红旗渠的建设者绝大多数都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人。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仅仅是死亡的人数就达到180人之多,而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尽管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没有任何现代化机器设备武装、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农民,却高效率地把红旗渠修成功了。4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岁月。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水,招展的红旗和沸腾的人群,不由感慨万分,似乎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与当年林县的干部相比,现在干部的工作环境好了,文化也高了,眼界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干部的理想信念淡化了,精神懈怠了,群众观念淡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像当年组织修建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那样,团结实干,无私奉献。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此次到红旗渠参观学习,总体来很受触动、很受启发、很受鼓舞。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帜,催人奋进,是我们工作的动力,鞭策我们不能懈怠、不能偷懒。我们航空港区的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我们航空港实验区检察院刚刚成立,困难和挑战很多,在工作中,我们更要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总书记强调,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担当大小,体现我们的胸怀、勇气、激情,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我们要具有敢于担当的品质,对工作带着激情,对生活满怀热情,对事业饱满感情,将工作做好、队伍带好、业务抓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我们每个人把本职工作干好,单位的整体工作就干好了;每个单位、每个地区的工作干好了,我们的国家就强大了,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2016年6月12日
第三篇:红旗渠精神学习体会
红旗渠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工程技术部 王潇
2014年6月6日至8日,公司组织了去往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党员实践活动。主要行程为6日晚乘高铁到达安阳,随即前往红旗渠干部学院。7日上午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并观看《红旗渠》纪录片;下午实地参观人工天河——红旗渠;晚间党员们一起听了《红旗渠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专题讲座;8日上午参观了谷文昌故居、扁担精神纪念馆,并且走了桃花谷;下午我们游览了太行天路,晚上乘车回北京。
此次学习是我第一次来到河南,对于这块中原腹地,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块历史上战乱多发的地域,但同时也是我们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古代的商朝就是在安阳建都。踏上安阳的土地就能感受到一股浓烈的文化气息。在这里即能看到文字博物馆来讲述中华文字的历史,又能看到大片的良田,现代工业设施,当然也有秀丽的风景和热情的河南人民。这次学习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增添了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
在此次活动中,要说最大的收获,是我学习了红旗渠精神。说到红旗渠精神就要从红旗渠说起。红旗渠1960年始建,全线1969年竣工,是林县人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在太行山山腰上修建的引山西漳河水入林县的一项伟大工程,被周总理誉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大奇迹(另一为南京长江大桥)。在游览红旗渠纪念馆的过程中了解到,林县是一个长期缺水的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导致雨水不能长期保存,当地有个民谣“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在有记录的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旱灾,粮食无收导致人相食的惨剧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林县人民发挥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山凿石,硬是在太行山的山腰上修建了一条绵延70公里的水渠。当我真正踏入实地的时候,被红旗渠的工程质量惊呆了,到目前为止,红旗渠的水依然被林县人民用来灌溉,在60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并没有现在现代化的设备,人们通过用铁钎凿石、自制水泥和炸药,愣是在太行山上修建了一条雄伟的人工天河。就工程本身来说就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而期间感人的事迹和留给后人的红旗渠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60年代的中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我们通过历史资料依然能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的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现在人们把红旗渠精神总结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在怀念革命先烈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一下自己,老一辈人给我们留下了如此有价值的精神遗产,我们是否应该好好推敲一下,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我认为,作为一名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何时为了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年轻人就应该勇于奋斗,在奋斗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当碰到这些令人沮丧的问题,我们如何选择,想想这些先烈无疑是给我们最大的精神鼓舞。《士兵小唱》里唱的好,“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有了坚持,困难就没那么可怕了。其次,我们要学会自力更生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身为北漂一族的我很有感触,面对北京如此高额的房价,很多时候我是望而却步。我发现一个现象,当你越是抱怨房价如此之高,你就越是买不起房。房价是自由市场决定的结果,怪不得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与其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不如积极的寻找“增量”显得更加明智。不断的学习、增强个人能力、探索可能的机会,努力为社会创造“增量”的价值,获得收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然后,我们还要学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当代社会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群体生活,做事业离不开团结的队伍,使队伍良好的运转,更离不开每一个无私奉献的个体,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组织管理的基本思想。而个人的团结与无私更是提高个人魅力,树立良好的个人想象的最佳途径之一。
红旗渠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条便民利民的工程,更多的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一种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为体现个人价值、实现内心理想、满足精神家园,努力奋斗吧!
第四篇:红旗渠精神学习体会
弘扬红旗渠精神我为教育事业添光彩
前寨学校徐广文
众所周知,有一条渠,点燃了人们生的渴望,带给了人们幸福,点缀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扬起了林州的美名。它就是中国第二奇迹,世界第八大奇迹,扬名天下的红旗渠。铁锤叮当叮当的砸,铁链哗啦哗啦的响,撅头声声震山谷,推车来回不停步,千山相阻隔,万艰重扑来,志坚意强,誓死换河山,定叫山河穿出来。这就是林州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的一个伟大的奇迹。过去,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是红旗渠的建成,才使那贫困的小山沟,彻底改变了干旱的局面。红旗渠,你告诉中国的人民,林州人是了不起的;你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中国人是伟大的;你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人生不应只贪图享受,应该想一想红旗渠人民的精神。红旗渠啊!你是人民的骄傲,是人民的自豪;你用甜甜的渠水哺育了人们,解除人们吃水的后顾之忧;使旱田变成了水浇田,你给人们的庄稼带来了大丰收,那可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红旗渠不仅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阳光的日历一页页地写着,激励着你,也激励着我。红旗渠的历史一页页地写着,推动着你,也推动着我。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捧读《红旗渠当代传奇》,洹水两岸荡激着重整家园的气吞山河,荡激着教育搭台经济唱戏的鸿篇巨帙。初读这篇政论通讯,我的血在激荡着;再读这篇感人之作,我的心在翻腾着。这是一首催人奋进的进行曲,这是一支热血沸腾的高亢歌,这是再次敲响的抖擞精神的振气鼓,这是几度威震中原的冲锋号。多少个
日子,多少个岁月,一个从事教育的平凡教师,我却在为红旗渠壮行,我却在为红旗渠添彩,在平凡中彰显着灵魂工程师难而不惧的伟大追求。
初读这篇政论通讯,我豪情满怀;再读这篇感人之作,我心潮澎湃。这是一桌精神大餐,激发着林州人难而不惧;这是一部史诗,诉说着林州人的富而不惑;这是一次思想大宴,催化着林州人的自强不已;这是一种昭示,引发了林州人的奋斗不息。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日落月升,一个耕耘着希望的教师,我在为红旗渠弘扬着,我在为红旗渠传承着,在平静中倾注着满腔自强不已的热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的。
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读着《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我激情飞跃,诵着《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我感慨万千。红旗渠养育了我们的生命,拨动了我们的血脉,填饱了肚子难而不惧;挣了票子富而不惑,换了脑子自强不已,有了点子奋斗不息,扬正气把红旗渠当作了传家宝,聚人气一碗糊涂面也气壮,振精神人生没有休止符,创佳绩践行当代红旗渠精神,提品位立于本职放眼未来,我有决心,有信心,当用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为教育事业添光彩;我有目标,有措施,应当把红旗渠精神入课堂,入教材,入头脑,让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让红旗渠精神后继有人。
第五篇:弘扬首义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弘扬首义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首义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一声枪响,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
2011年的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功载千秋;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更因为辛亥革命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首义精神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我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伟大的辛亥革命发端于武昌首义,作为荆楚儿女,我感到无上的光荣与骄傲,也终于明白了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馈赠给了我们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首义精神就是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当时的中国乌云密布,甲午战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中华民族处在的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这时,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者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奔走呼号,唤醒国人的迷梦;他们以笔为枪,掀起了思想革命的浪潮。组成了革命同盟会,策划和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斗争,毅然发动了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武昌起义,并为起义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武昌首义所体现出的炽热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今天,我们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仍然需要高举爱国主义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畏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的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发动了武昌起义,革除了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党人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这是多么伟大的创新和改革啊!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管是科技进步,还是经济腾飞,不管是思想进步,还是文化辉煌,哪一样不需要这种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啊!
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武昌首义前后,无数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新生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无论是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程正瀛,还是面对反动派屠刀,视死如归的彭刘杨三烈士,还是那些成千上万英勇捐躯的首义英烈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熠熠生辉,万古流芳。今天,我们建设祖国,科教兴国,仍然离不开这种伟大的献身精神,它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去努力学习,忘我工作,去孜孜不懈奋斗、拼搏。
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一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武昌首义为什么能一举成功?因为湖北革命党人能一呼百应,精诚团结协作。今天,我们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更离不开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与态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团结协作,从事科学研究需要团结协作,搞经济建设,更需要精诚团结,互相协作。同学们,让我们大力弘扬辛亥武昌首义的这种团结协作精神,努力进取,抢抓机遇,精诚合作,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同学们,不知你是否记得2001年7月13日夜晚。是什么,在黄脸庞上缓缓流淌;是什么,令所有中国人彻夜难眠?中国北京以56票的高票赢得了奥运会举办权。当萨马兰奇口中说出“BEIJING”时,中国沸腾了!全世界似乎只有一个声音——中国,北京!中国人用不争的事实,书写了胜利的乐章。我们告诉全世界——中国赢了!
就在三年前,四川发生了一场8.0级的大地震。短短12秒内,一座繁华的都市变成了一片废墟,高楼塌了,房屋、树木倒了、孩子们被压在了地下......这一瞬间的地震,无数人生死未卜、无数人痛失了家园。
记得地震中年仅9岁的小林浩。在被埋废墟时,作为班长,他带领同学一起唱歌,战胜恐惧;在抢救同学时,林浩的头部被砸破了,手臂严重拉伤,可他还是坚持着、坚持着。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他勇敢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这不正是对守义精神最好的传承吗?
三年后的今天,新的汶川、青川、映秀出现在大家面前。高楼林立,教室明亮,学生们的笑声,歌声,读书声响成一片,让世界震惊!让中国骄傲!
这都是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勇往直前精神的最好体现。
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弘扬首义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当我们在学习上遭遇“拦路虎”的时候,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学习首义精神,把困难当成一种磨练,把挫折当成一种学习,把失败当成一种成长。
岁月更迭,沧桑巨变。首义枪声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中,首义精神永远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
同学们,我们是怒放的鲜花、初升的太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强盛复兴之责靠我们来担当,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向我们的先辈立誓::为国而生、为国而学、甚至为国而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做时代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