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不努力,有什么资格抱怨美文(精选)
你不努力,何谈成功?最近网上热议的华科最年轻教授,谈何不是苦苦煎熬过来的呢?当你自以为很努力时,请看更努力的人;当你觉得命运不公、老板刻薄时,请问你在各方面的能力是否都超越了你竞争对手?如果没有,那一定还有提升空间。
最近,母校一则牛人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到了许多年轻学弟学妹的敬仰。这位现年28岁的华科本科校友获得了湖南大学的木土工程教授职位。24岁毕业那年,他留美读博,3年后毕业,去了美孚做高级工程师。随后作为国家千人青年计划,回国取得了这份殊胜的成绩。一般来说,国内一流大学(top20)的年轻教授普遍也在35岁至上,不少40岁以上的大学教师还只有副教授职称。这位校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虽然和其在美国留学发表的顶尖学术论文直接相关,但这等实力却有赖于本科的积累和始终如一的奋斗精神。
他自己在日志中写到:“我把大学时取得的成绩归结于我的努力,现在我都非常肯定地说,我当时花在学习和思考上的时间,比99%的同学都要多。”每天早上7点就去自习室,经常晚上10点才离开自习室,双休日也如此。在华科这样的学生多不多?就我亲身经历来说,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我作为一个拖后腿的校友引以为豪的华工学风!如果各行各业的商界精英、科研专家和学术大师都能秉承这种奋斗刻苦的精神,中国一定会像德国那样永续发展,而不至于因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最终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乃至于停滞。
结合昨天看的一部华尔街系列电影,在此谈谈感受,也是给我自己的一种反思、教诲和鞭策。成功的人必然有共同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定有勤奋、刻苦;如果不够努力,就不该抱怨。即便你的命运、运气(或者因果上称之为福报)不够好,但如果你足够努力,一定会有所获得。更进一步讲,任何命运多舛的人,都能有这位28岁校友的刻苦精神,你在财富、地位和各方面的收获一定不会差!当你自以为很努力时,请看更努力的人;当你觉得命运不公、老板刻薄时,请问你在各方面的能力是否都超越了你竞争对手?如果没有,那一定还有提升空间。
1、规划比努力更重要
同样的努力,可能获得的结果很不相同。有些人学习很刻苦,但最终却找了非常普通的工作。反过来,正如昨天电影描述的那样,23岁的本科毕业生在投行能获得年薪25万美金的报酬。这其中除了运气不谈外,规划也很重要。就像我自己来说,我自认为运气还算好的人。在华科,像我这样四年时间里累计自习时间不到10小时的,占比不到3%。70%以上的大学同学,每周至少有10小时的自习时间。一方面是专业性质的问题,一方面是学习态度。但比较幸运的是,我找的这份工作从收入、对职业长远发展来看,在当年毕业的几千人里,应该也排得上前3%。这和个人的规划、方向选择很有关系。如果你的方向错了,所耗费的努力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浪费。这也是我常常劝导身边同龄人,以及希望为学弟学妹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创办实习联盟等计划的目的。
2、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很刻苦
由于现前项目基本上都是和外资投行合作,渐渐就会感到自己混得很糟糕。正如电影里描述的那般,23岁毕业就年薪25万美金,工作10年250万美金,公司老板作为最高的打工者,年收入往往超过1亿美金。是不是真的?据我了解,我们在香*的那些投行客户,刚毕业的人,如果运气好,做的项目能很快上市,年收入不会低于20万美金。在这种环境下,虽然自己混得很差,但必然会慢慢觉得,什么500强,咨询公司都是浮云。但反过来一想,自己又有何能耐抱怨?别人是全球顶尖高校,并且本科、高中都是最顶尖的,自己只是中国的普通一流高校;别人英语听说读写和美国人一样,自己写的报告却常被律所笑话;别人一周7天,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一周至少工作100小时,偶尔一个月不停加班就感到累;别人冒着今天狂加班,明天就要卷铺盖走人的境遇,自己却还能经常接到猎头电话,考虑哪儿更安稳。虽然投行的人也有许多不足,比如他们根本不懂行业、思路不清、想当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背景实力、刻苦精神、抗压能力都是最好的!任何还在抱怨的年轻人啊,如果你的业余时间和工作上浪费的时间能够像他们这样充分利用起来,我想在25岁时拿到20多万年薪,绝对是轻而易举!
问题是,多少人在和我一样抱怨时,丝毫没有反思过自己是否足够努力?多少人把大部分的闲暇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看电视、连续剧、刷那些大部分没有营养的微博资讯、逛街买那些打折的奢侈品、一下午耗费在淘宝网,更多的男生则通宵达旦的网游。实在讲,大家都活得很累,打游戏、不眠不休看电视剧,也很耗费精神。同样在耗费精神、体力,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还不够努力的我们,还能抱怨什么?
3、珍惜你的福报
在努力、规划之外,确实存在不可思议的决定因素,把这种因素称之为运气、机遇、概率事件等等都行,但没人可以解释这种因素的作用原理,因为这是超自然的。作为崇尚儒释道文化的人,我深信这就是千古以来历代祖宗所说的福报。香*一代命理前辈陈朗先生,作为李嘉诚的终身顾问和一大批香*富豪的风水顾问,他在早年为李嘉诚算命时,直呼其人的财库是满溢出来的,将来财富不可限量。但即便如此,李嘉诚先生直到今天都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坚持每周至少看1-2本书。试问,我们多少年轻人一年到头看的富有营养的书,超过了10本?我承认,我没有。那不看书也罢,多少年轻人每周至少花5小时时间来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英语?我承认,我没有。因此,今天我能获得这些,我不敢再有什么抱怨。电影中有位28岁MIT动力推进专业的博士,就是他发现了整个公司所有人都没有发现的模型漏洞,引发了次贷危机。一位工作了20年的金融分析师,花费几周时间没有发现的漏洞,被这位MIT导弹学博士在几小时内发现了。这是巧合吗?这就是专业知识。影片中更有意思的情节是,当这些年轻人把问题报告呈现给领导看时,领导腻烦地说自己看不懂。因为不学,因为越往上的人,专业能力越退化。
当然,这世间也有不少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这些好命的年轻人中固然有优秀的,但也有许多败家子。有人说,这是投胎技术,但这也可以归纳为运气、福报。不管福报多大,我相信佛说的“世间福报都是有漏的,总有用完的一天。” 佛陀曾像弟子们现场举例说:“你们看路边那位乞讨的,还有那位坐在挂满璎珞、黄金大象身上的贵族,他们来生的命运正好互相对调。”
运气不会永远那么好!一生好运的人,通常必然具备了成功人士必备的因素。
第二篇:你凭什么不努力美文摘抄
表舅家的女儿与我同龄,二十年前中专毕业后,放弃了工作包分配、户口农转非的机会,从祖国腹地奔赴沿海地区打拼。她发过传单,站过柜台,拉过赞助,跑过销售,现在名下三处住房、一处别墅、两家小公司。其经历真实而俗套,是家族中长辈教育子女的利器。
我感叹,媒体报道的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似乎都狂妄自大、素质低下,只知道满世界挥霍。如果他们都有这股子拼劲,估计就不会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了。
“管中窥豹难免偏颇。”表妹说,她也有机会接触一些有钱人。从小就接受家族培养的他们,大都勤勉,所学所知毫不逊于古人的“六艺”。我们看到的负面典型,多半都是长大以后家里才突然富裕的,他们还远没有形成家族的积淀。
既如此,媒体为何更乐意曝光有钱人的负面形象?
“你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媒体同样喜欢报道穷孩子通过奋斗到达人生巅峰的故事。因为如果把世界描绘成到处都是努力的富家子、懒惰的穷孩子,会让人绝望。”表妹半开玩笑地说。
我沉默了半晌,追问表妹,既然认识这些人,怎么没寻机会上演一回现实版灰姑娘?
“灰姑娘只是个童话。且不说她的父亲是个有钱商人,也不说王子遇见的她是美丽神秘的公主形象,单说一个王子仅凭一场舞会,就要娶之为妻,其可信度能有多少?灰姑娘的结局到底怎样,又有谁知道?”
“既然注定是普通人,你还这么拼命干什么?”
“《旅人与熊》的故事你知道吧?同时面对强敌,能否跑得过熊不重要,跑得过同伴就行!富二代生而拥有的人脉和资源,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但只要肯努力,跑赢我的同伴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毕竟,我们是在同一条跑道上。”
我想起最近盛行的那段话: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在这个大跨界的时代,告诫你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开始,永远不迟,我又有什么借口懒散下去呢?
第三篇:你有资格玩吗美文
梁实秋先生在世时,有一天,我跟他同桌用餐。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冰糖肘子端上来,他不吃,要吃最后端上来的八宝饭。梁先生笑说:“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我发现许多伟人,都因为节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有杰出的成就。
功课表现好的学生也一样。最近报上刊登大学学测榜首的学生,都说他们常常打电玩,而且天天上网。当记者问他们怎么还能成绩这么好的时候,答案则是专心——玩的时候,尽情放松自己,回到课堂则全力以赴。
这也使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个统计报告:受高等教育的人平均寿命长得多,老来也比较健康。报告分析,一方面因为那些人收入高,生活比较优裕;一方面因为他们能克制自己,想吃的东西不吃,不想动的时候,仍然强迫自己运动,所以连老来发胖的比率都比一般人低。可不是吗?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智商也不会差到哪儿去,那些既能玩,又能读书的人,都有个本事,就是他们在玩耍之前先有个计划,如同梁实秋先生决定到最后要吃八宝饭,于是在前面特别节制。
相反,一玩就忘了时间、忘了考试,以及回到书本上仍然不能收心的学生,则不可能表现得好。
岂止读书如此,工作也一样。有位企业家说得妙——美国工人可能自己去上夜校,拿到文凭,就要求加薪,不满意则跳槽。表面看,糟透了,但是有人从我这家跳到别家公司,也有别家栽培的跳来我的公司。结果人才交换,大家都能进步。
日本公司则不一样,员工到一定的时候,公司会安排进修、安排出国,届时又调回国,按部就班地升迁,一干一辈子,甚至死了之后都葬在公司的墓园。但也正因为他们以公司为家,所以能牺牲,能奉献,尽忠职守。
可是我们的工人,没学到人家的优点,却学到缺点。他们希望有日本公司的照顾,却没有日本工人的忠诚;他们要求美国式的自由,却没有美国人的自觉。
如果我们把这位企业家的话,用在华人孩子的身上,会不会也很有道理——今天,华人孩子希望有中国式父母的溺爱,却没有传统中国式的孝敬;希望有美国家长的放任,却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
各位年轻朋友,我们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往往也得放弃一些东西。
如同梁实秋先生想吃后面的八宝饭,就不碰前面的冰糖肘子。也像美国工人要跳槽的自由,就得有进修的自觉;日本工人要公司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得有谨守的忠诚。
同样的道理,当你想明天出去痛痛快快玩的时候,今天就得拼命把该念的书读好、该做的功课做完;当你今天晚上坚持要看两小时电视的时候,则应该一放学就专心用功,而且看完电视立刻收心。
如果你既不能少玩一分钟,又不愿多用功一点儿,既想成绩好,又不愿牺牲玩耍的时间,或在读书时开着手机,心猿意马,玩的时候又惦记着功课,提心吊胆,怎么可能成功?而且到头来你既没能玩好,又误了学业。
后面要过瘾,前面就得牺牲。
第四篇:你没有资格抱怨学校不好
你没有资格抱怨学校不好
我问我自己,你曾经做到过顶级吗?我的回答是“有过”.你也问问你自己,你的回答是什么,如果不能说出“是”,那么对不起,你真正需要的是自我反省。
你没有上北大清华,是你自己考上的这所学校,更现实一点的,在这二三流大学,你得过一次第一名吗?
有一次我去一所大学做演讲。那所大学虽然位于首都,但级别并不是很高。演讲结束之后我和几个听众一起用餐,其中有一个二年级的女生对我这么说:“我们来到这所学校,入学前想的和现实的差距也太大了。师兄师姐们说,从这个大学出来的人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而且专业也是冷门„„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老实说,最近大街上是个人就是大学毕业生,我们上学一点儿用都没有。”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这些话表示赞同。话的确没错,学历高下有不同,专业也经常会分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不过当时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你说得一点儿都没错。我也赞同你说的话。不过,我觉得有些事你还是应该问问自己。既然如此,你本人在这所不起眼的大学、这个不起眼的专业里拿过第一名吗?不仅仅指成绩,也包括其他领域。”
所有的人都在说自己大学的不好,但是这些人在这个专业的人群中,或者在这所大学的这个专业里拿过第一名吗?虽然在全国所有的大学生中拿第一名很难,但既然你说这里不是一个好地方,没有任何竞争力,是不是应该可以在这里轻松拿下第一名呢?如果不是的话,岂不等于承认自己连这种学历都不配?
我平时经常对后辈们说:“我们的大学的确没能为你的简历加分,或者,至少不是可以拿来炫耀的东西。所以说,如果在这里拿不到第一名的话,你就得想想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批评你的学校之前,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你在这样的学校中到底获得了什么程度的评价。”诉苦和批判之间只隔着一张薄薄的纸。这张纸就意味着资格,我所说的话也是关于这种资格的。
我们经常抱怨自己的学校、学历不够好看。不过更多的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自我贬低的自己的大学里表现得既不出色也不优秀。我们应该承认:当我们进入社会之后遇到种种障碍,很多人都认为百分之百是因为学历,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除了学历之外,自己也没有其他值得炫耀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过三年或四年的大学时间,这段时间当中也肯定有过不少展现自己的机会。我所说的机会,并不是指要你在全世界或者全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而是在我们自我贬低的自己的大学里展现自己。假如我们连这种机会都抓不住,从未付出过努力,在自己眼中的低等人群里都成不了最好的一个,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埋怨学校、学历呢?
就算不是他人所羡慕的高端领域或好位置也无所谓。能在相关领域做到顶级,肯定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巨大的优势。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站在顶端展望未来了。站在最高点的刹那,你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和那些站在半山腰就在妄想天有多高的人相比,两种认识达到的高度之间的差异就是认知和叹息的差异。认知产生策略,而叹息只会增加人的挫折感。
如果你正因为学历而苦闷,那你就该问问你自己了。此刻的你是不是站在了最高点?可以肯定的是很少会有人已经站在了最高点的位置上还会有挫折感。我们在半山腰空叹息,倍感挫折,不能怪任何人,要怪只能怪你自己。
我问我自己,你曾经做到过顶级吗?我的回答是“有过”.你也问问你自己,你的回答是什么,如果不能说出“是”,那么对不起,你真正需要的是自我反省。
第五篇:你凭什么不努力
你凭什么不努力
努力在百度词典上的基本解释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把才智、力量尽量使出来。十几岁的我们无疑是最美好最美丽的年华。李大钊说: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得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
当你荒废时间的时候有多少人在拼命?很多的人一开始都在追求人生的辉煌,拼搏奋斗努力,流汗甚至于流血。但是一路走来,更多的时候慢慢的发现,并不是你辛苦了、付出了、流泪了、流血了,就一定会收获。于是我们放弃了,我们不再拼搏。杨澜在大学看似劳累的生活,她的努力并没有马上给她带来成功,却为她日后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你凭什么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有所收获?你凭什么不相信,未来变数那么多,今天的努力,总有一天会成为未来的铺路石。
也有许多人,他们也努力了,甚至他们所走的路比成功者还艰辛,可是成功却总是与他无缘,或者没有看到成功。这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个“失败者”吗?当然不能!他们同样是成功者!他们在奋斗中已经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同样拥有鲜花与掌声。不然,为什么马拉松赛跑中即使最后一名坚持到终点的运动员,人们还为他鼓掌呢?看到他们,你凭什么不努力?
很是敬佩集藏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舍弃种种世俗的享乐,牺牲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殚精竭力,在他人的讥议和冷嘲热讽中默默坚守,以宗教徒般的虔诚和执著,探幽寻微,搜罗觅求,沙里淘金,集腋成裘,将一件件别人眼中的俗物罗致到自己门下,将爱好演绎成事业,将平凡演绎成美丽。除非你绝顶聪明,鸿运当头,否则想要出类拔萃,必须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多准备一些,多迈出一步,多坚持一阵;流更多的汗,吃更多折苦,品尝更多的寂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生突然就变得忙碌起来。每个时段都被忙碌充塞。但那并不是努力,更多的是应付。我们生活的没有目标,甚至觉得孤独失望。我们在不停忙碌由不得我们自己。没有人喜欢忙碌,但又不得不去忙碌。但我们可以将忙碌变成为自己而努力。同样在忙碌,却有所收获!
趁年轻,赶紧努力,不要辜负你的青春年华!你没有什么理由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