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师培训心得:新征程,心起航[精选]
新征程,心起航
——新教师培训心得
青年教师——韩苗樱
很幸运在今年高新区同工同酬教师招聘考试中黄金谷学校选择了我,再次给予我成长的机会,之前的一年时间在火炬小学代课,说心里话只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及学校布置的任务,其余的时间无所事事,一度让我感到很迷茫,找不到方向。但通过紧张而充实的两天新教师培训,在孙校长、王校长、李主任、田主任以及优秀的前辈王老师的讲话中又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两天的培训内容虽不多,却涵盖了很多方面,新学期就这样就开始了,面对新的征程,希望我们用心去做,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自己这几天的心得体会。
教师情怀
这是在培训中映在我脑子中的第一个词,那天听孙校长聊起她当年毕业时是分配工作,那个时候她并没有明确的要当教师,而我却跟孙校长不一样,高考毕业填报志愿的时候,很明确干脆填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希望四年以后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想成为一名教师的想法,是在初中的时候就萌生了。那个时候正处在青春期,初到寄宿学校很不适应,天天各种方式闹着要回家,当时我的班主任却一直没有放弃我,天天开导我,把一个叛逆的我从转学的边缘拉回来。就在那个时候,我决定要成为像我老师一样的老师,希望凭借我的力量能够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方向,希望孩子们也和我一样幸运。在我的教学中我一直秉承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我认为爱是相互的,一切的教学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在这两年的教学中,自我感觉这一点我是做到了,跟孩子们先打成一片,不管是教学还是班级工作都开展的更加顺利,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直坚持去做。
团队意识
在培训中我思考的第二个词就是团队,孙校长第一次称呼我们的时候用小伙伴这个词让我心头一暖,这是在之前学校从未有过的称谓,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黄金谷就是我们的家,孙校长是我们的大家长,更像我们的妈妈,在这短短几天内不管是教师住宿还是其他她都一一过问,帮着协调解决,这让我们很暖心,工作起来更有冲劲。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大集体,同样学校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尤其黄金谷学校是一个崭新的学校,很多工作的开展需要我们群策群力,希望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们能够拧成一股绳,为学校的美好明天共同奋斗。
学习进步
这次培训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学习进步。在之前的学校里,那个时候想学习可是没有机会,每周的代课任务都很重,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以至于自己温水煮青蛙已经煮了两年。现在学校给我们大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而且23名新教师之间相互学习,那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希望我能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跟专家学习,跟同事学习,自我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目标是不断前进的动力,利用这几天我也简单的给自己制定了一下目标,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将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系统体系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够把常态课的知识落到实处,公开课能够得到同事们的认可。班级管理中更加系统体系化,帮助孩子树立更好的日常习惯,培养班级良好的班风,形成班级特色。担任小学教务员能够认真负责的完成各项工作,协助李主任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教学更加系统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学期,新学校,新征程,希望我脚踏实地,用心去面对新学期的各项事务,行动起来,不断去充实提高自己,也希望各位领导及老师更够监督我,帮助我一起成长!
文│韩苗樱
第二篇:“新教师,新课堂”培训心得
聚焦语用,突出实效
——“新教师·新课堂”海峡两岸基础教育
交流研讨活动心得
杨韩竹
本次“新教师·新课堂”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的主题是《聚焦语用,突出实效——海峡两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策略比较研究》,但其本质还是通过对海峡两岸阅读教学的比较中挖掘语文教学中的语用教学的方法与方向。
台湾康轩版“国语教科书”总召集人林于弘教授认为台湾与大陆在阅读教学与语用教学上之所以出现如此差异,一方面是教育理念的差异,另一方面就是教材设计与课本容量的差异。但教材暂时属于“不可变更条件”,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呢?山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给出了发展方向,即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以课文为教学案例,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之无论课内、课外都能自如运用语言。
但究竟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吴教授主张的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向呢?在此笔者以本次活动中杭州市崇文实现学校的虞大明老师示范课——《麦哨》为例,具体分析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语用教学的方式。
《麦哨》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通过对乡村孩子“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两件事的描写,表现了乡村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两点,完全能够体现语文教学中的语用教学理念:
一、声音、动作模拟,给予学生直观感受
课堂中,虞大明老师以共同模拟不同的哨声的方式来教授、强调标点的作用。在讲解省略号的运用时,虞老师首先让学生朗读“呜卟,呜卟,呜„„”,当许多学生只读出文本显示时,虞老师提出学生们读的不对的观点,引导学生
将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读出,并以“谁读出的‘呜卟’最多”的竞赛方式让学生理解省略号中包含许多原事物的省略。
在讲解破折号的运用时,虞老师以师生共吹麦哨的主题,以模仿麦哨韵律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破折号对于表达的重要作用:
麦哨一:呜——卟,呜——卟,„„ 麦哨二:呜卟——,呜卟——,„„ 麦哨三:呜——卟——,呜——卟——,„„
虞老师引导学生根据破折号与省略号的位置来模仿出麦哨可以吹出的哨音韵律,从而使学生清楚、直观的感受到两种标点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理解两种标点的运用方法。这种模拟教学远比直接讲解更加有效率。虽然在课堂中,老师没有对学生明确破折号与省略号的定义与使用方法,但是学生通过体会所得来的经验可以令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自如的应用这两种符号,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与经验感。
二、动作模仿,品析词句
在体会孩子们在采茅茅针中得到的快乐时,虞老师以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根据朗读联想并做出相应动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乡村孩子对于茅茅针的喜爱与它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在模仿过程中,虞老师将模仿的重点放在“沁”之一字上,重点品析“沁”字的用法。但是虞老师在讲解中脱离了传统教学的窠臼,并未直接讲解“沁”用在此处的好处,而是让学生在他的朗读中反复重复整个动作,学生通过联想当时的情景来感受“沁”的作用。当真是“不着一字,风流尽显”。
这样的授课方式既避免了老师的灌输式教学,又使学生以自身体会理解语句的写法与运用,其效果远超目前课堂中的“引导——回答——梳理”模式。
三、写作教学
前文也有提及,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模式是 “教课文”,而非“教语文”。我们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还是以讲解课文内容为主。但是,开设语文课程 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如运用语言,而不是单纯的分析文本。在没有写作基础与写作经验的前提下分析文本,只会让学生始终停留在初步理解内容的阶段,而不能培养学生的文章鉴赏能力,审美力与文字运用能力,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支撑点与落脚点。
在本堂示范课中,虞老师在理解课文,品析词句后,将教学重点投放到本文所投射出的写作方法上——“首尾呼应”与“选材独特”的写法特点与应用。现以“选材独特”写法的教学为例,简述虞老师对写法教学的处理。
课堂上,虞老师以回忆课文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课文中重点突出的事件,即吹麦哨与采茅茅针。继而提出“你为什么对这两件事印象深刻?”与“为什么以这两件事为重点来表现乡村孩子的快乐?”,通过学生对两个问题的自主..思考来让学生理解选择材料的方法,进而点明:“在写文章时选择最独特的事情,写得最清楚,是写好文章的金钥匙”。
在课文写法分析与总结后,虞老师并没有结束教学,而是加入了课外相似文章阅读,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首尾呼应”和“选材独特”的理解与感受。这也同吴教授所提出的语文课程要从“课内”转向“课外”的改革观点相符,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本次研讨活动使我收获巨大,可以说是刷新、转变了我陈旧的教学观念,并且我今后的教学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使我对于新课标的改革有了跟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于如何在实践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将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运用放在首位,以课文为例子,引导、教授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最后自如运用语言。
第三篇:金秋季喜获丰收 新征程扬帆起航
金秋季喜获丰收
新征程扬帆起航
——记2017年秋季迎新、军训、开学典礼
在这个祥瑞满怀、硕果累累的金秋,华山教育集团轨道交通运输学校迎来了新的学期,迎来了2017级秋季2800(不含312名春季生)余名莘莘学子。自8月18日新生报到至9月8日新生军训闭营仪式暨新学期开学典礼落下帷幕,至此,学校迎新和军训工作圆满结束,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展开。
为了确保2017级新生迎新、军训工作顺利进行,驻兰办先后两次组织六校区校领导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制定了严谨周密的迎新军训工作方案,将新生接站、办理入学手续、食宿安排等每一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人,责任明确。8月18日、19日和8月23日、24日六校区共迎来了2800余名2017级秋季新生,根据六校区实际情况,兰州校区新生军训工作同一由兰办安排部署,分别在皋兰基地和榆中基地分别进行。8月20日两个军训基地同时举行开营仪式,甘肃省军区教导大队承担两个基地的军训任务。其中,皋兰基地共有1503名学生参加军训,由杨晓东校长担任基地总指挥,孙建平校长担任副总指挥,由皋兰校区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秦陇、北方、东校区三个校区辅导员老师与军训教官紧密配合,严格作训,刚柔并济,宽严有度,按照原定军训计划完成了所有训练项目,并于8月30日如期举行了军训闭营仪式。榆中基地共有来东校区、西校区、榆中校区的1328名新生参加军训。因持续降雨和东校区延迟报到两方面原因,学校对原定军训计划做了调整,将新生入学教育与军训活动有机结合,天气晴好时,正常训练,下雨时,根据新生入学教育课程计划,由兰办领导和学校领导分时段以大课的形式进行授课。通过20天的训练和授课,同学们在“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坚定信念支撑下,圆满完成了本次军训的全部训练任务。
9月8日,榆中基地军训闭营仪式暨西校区、东校区、榆中校区三校新学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永敏、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总裁张涛、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常务副总裁张六民、副总裁冯海虹、副总裁吕亚东、副总裁郭长剑、高级顾问惠永武、高级顾问范光洲、集团总裁助理姜英、集团秘书长冯渭清、兰州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秦陇校区校长李小辉、北方校区校长杨晓东、西校区校长李欢旺、东校区校长孙建平、榆中校区校长张明良、皋兰校区校长张光明及集团各部部长、集团其他二十余所分校校长出席了本次仪式。军训闭营仪式上,集团吕总在军训作训总指挥田武战的陪同下,与西校区、东校区、榆中校区三校区校长一道检阅了由1300余名新生组成的13个方阵,并向所有参训新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参训学生英姿飒爽、队列整齐、口号洪亮,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接受了检阅。分列式同学们神情专注、步伐整齐、口号响亮;会操表演整容强大、豪气冲天、威武壮观。同学们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在场领导和老师的一致赞誉。闭营仪式上,与会人员听取了榆中基地总指挥张明良校长做的军训情况汇报。吕总对榆中基地军训工作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天本次军训过程中,作训单位高度重视,作训教官科学施训,严格管理使参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辅导员老师吃苦耐劳,关心关爱学生,有效保障了军训的安全和质量,全体参训学生在为期20天的训练中,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以一名军人的姿态,用勇敢和坚毅诠释了军训这一难忘的经历。
9月8日,榆中基地军训闭营仪式暨西校区、东校区、榆中校区三校新学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永敏、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总裁张涛、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常务副总裁张六民、副总裁冯海虹、副总裁吕亚东、副总裁郭长剑、高级顾问惠永武、高级顾问范光洲、集团总裁助理姜英、集团秘书长冯渭清、兰州轨道交通运输学校秦陇校区校长李小辉、北方校区校长杨晓东、西校区校长李欢旺、东校区校长孙建平、榆中校区校长张明良、皋兰校区校长张光明及集团各部部长、集团其他二十余所分校校长出席了本次仪式。军训闭营仪式上,集团吕总在军训作训总指挥田武战的陪同下,与西校区、东校区、榆中校区三校区校长一道检阅了由1300余名新生组成的13个方阵,并向所有参训新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参训学生英姿飒爽、队列整齐、口号洪亮,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接受了检阅。分列式同学们神情专注、步伐整齐、口号响亮;会操表演整容强大、豪气冲天、威武壮观。同学们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在场领导和老师的一致赞誉。闭营仪式上,与会人员听取了榆中基地总指挥张明良校长做的军训情况汇报。吕总对榆中基地军训工作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天本次军训过程中,作训单位高度重视,作训教官科学施训,严格管理使参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辅导员老师吃苦耐劳,关心关爱学生,有效保障了军训的安全和质量,全体参训学生在为期20天的训练中,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以一名军人的姿态,用勇敢和坚毅诠释了军训这一难忘的经历。
2017年榆中军训基地新生军训暨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文艺晚会于9月8日晚19:50在榆中校区操场隆重举行。集团领导及28所分校校长出席并观看了演出。“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晚会由一支柔美轻盈的古典舞曲拉开帷幕。妙曼的舞蹈、深情的演唱、动听的器乐合奏、滑稽的小丑表演、包袱迭出的小品,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将晚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华山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集团董事长任永敏现场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台下的师生不约而同挥动着手中的荧光棒并随声齐唱,歌声高昂有力,直击人心。董事长还送给全体师生一句话“我们要爱国,爱家,爱己,更要爱我们的学校”,对莘莘学子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此,集团还邀请来著名书法家徐统一在晚会现场挥毫泼墨,为学校题字“精、气、神”,寓意全体师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团结就是力量,团队创造奇迹,由集团吕总、姜英助理和兰州六校区校长带来的歌曲串烧,将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的歌声激情高亢,振奋人心,现场的掌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时间整个校园被嘹亮的歌声和激昂的热情包围着。
特别是最后合唱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万众一心,气势恢宏,排山倒海,将兰州校区领导人团结协作的作风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曲难忘今宵,演绎了同学们对军训生活的难忘,饱含着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深的祝福,与会领导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随着相机快门的按下,本次晚会圆满落下了帷幕。
第四篇:新征程、新梦想、“心”驿站
新征程、新梦想、“心”驿站
9月3日清晨6时,沐浴着从硅湖拂面而来的阵阵微风,迎新小组的工作人员们早已来到迎新场所各自的岗位。今天是我院11级新生报到的日子,为此我院展开了迎接11级新生活动。全体工作人员秉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细心的工作态度,全面落实迎新工作。
为了保证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筹委会特地的在昆山的汽车南站和北站、火车南站和北站分别设置了接待处,以方便学生和家长一下车就能找到“家”,引导他们在这个“驿站”作一个短暂的休息,等待学校的专车接送。很快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建立了新生及其家长对硅湖学院学生的认可与信赖,使其疲劳顿消。
在汽车南站的接待处我们见到了一位刚下车的祁智同学及其家长,祁智同学表示:“一大早就从老家金湖赶过来了,今天是开学的日子,心情有点激动。”,祈家长满口赞叹我院车站接待处工作人员的服务周到、待人亲切、办事效率高。同时,也希望女儿能在我校深造三年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火车站,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他们早上4:10就过来了,已接待了不少学生和家长,这里主要是浙江、南京、镇江、徐州、连云港还有常州方向来的学生,他表示:虽然天气极其炎热,但是他们还会坚守在岗位上,耐心的等待着每一位“家人”的到来。
这次迎新工作,充分展现了我院强大的凝聚力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新学期的开始营造了喜悦温馨的氛围,加强了新生们对硅湖学院的归属感。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11级的新生们能够继承这一传统,延续喜悦,传递感动,尽情享受美好多彩的大学生活,硅湖学院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将会由你们来创造。
第五篇:新教师个人教学工作心得:踏上征程
新教师个人教学工作心得:踏上征程
苏芊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834000)
不知不觉工作已经一年半了,在2009年那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也就是从刚跨入一中的那一刻起,我就为能加入这个光荣的大集体而倍感自豪。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师范大学;从懵懂的小学生到忙忙碌碌的中学生,再到莘莘学子;从对老师单纯的畏惧,到敬畏之情,再到学为人师的自豪之感。我也感受到了角色以及身份的巨大转变。当时想到了我即将踏上的中学讲台,年轻的心房一下被理想的激情和创造的冲动所鼓胀——我以后是教师,我可以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越来越多的新生命。“让知识和修养卓越你的人生”,这个校训,不仅激励着学生,也使我感到了身上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不可否认,这一年半以来,初为人师的我品尝到了甜蜜的同时也体味到了苦涩。因为理想不可能一下就照进现实。
作为80后的我面对90后的学生们时,会产生一定的错觉,仿佛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曾经说过“童心是师爱的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与所教的学生年龄差距较小,思想感情和兴趣爱好有共同之处,但有时应注意把握这个度。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我应该保留一点童趣,主动向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靠拢并不表示一味地迁就,而是一种教育的需要,当我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时,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要让自己有童心,关键是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并教育学生。
孔子曰:“仁者,爱人。”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也是一种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现在经常提到的“亲和力”,实际上也是一种情商和人格魅力的表现。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儿的人。教育源于一种情感对话,离开了情感,教育仿佛一架断了弦的钢琴,任何旋律都无从弹起。(工作体会 www.xiexiebang.com)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应该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的尊严并不等于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
老师应该以善良正直真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而不是靠一种精神上的打压和单纯的严厉来管理学生。互相欣赏对方性格、品德、行为中的闪光点是非常重要的,到时会发现哪怕是和调皮的或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也有值得其他学生或是老师欣赏的地方,这时,应该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学生不应以成绩被划分三六九等,也不应该被“良莠不齐”来形容,一视同仁是老师所应该恪守的标准。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有一句名言:“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我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成为其中合格的一份子。
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不但要在心理和思想上发生一定地转变,还要在对课本和教学实践的认知上有新的定位和探索。在百度上查询“新课改”的“六大改变”,我体会最深的是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方面: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课程目标的分类使我备课有了多方面的思考角度,而不拘泥于单方面地枯燥知识的机械传授。课程实施的重大改变则使刚工作就接触到新课改的我深深体会到“对话式”课堂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回想起自己作为学生所亲身体会到的十几年传统语文“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更像是对教学实践暴风骤雨式的重大变革。
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过程而已。教师以一种很高的姿态出现在讲台上去俯视学生,而学生也只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膜拜老师。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注重答案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式进行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
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安静”、单调的“一言堂”转变成了热闹、具有亲和力的合作探究型课堂。老师是一位引路人,学生们则是探索者,在课堂上营造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氛围。当然,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让每一位学生享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这是 “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因为开放性问题的缘故,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这完全属于正常现象,老师不必急于纠错或竭力统一观点,因为不同的理解恰恰是学生研习文本的最好的动力,通过再次地研习,使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及时有效,理解的多元化正是新课改所体现和推崇的。
比如我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时,让同学们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进行点评,看看“仁政”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和启发?同学们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现在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政策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学生认为孟子应该要回版权,因为现行的政策是他两千多年前发明的),而文中所叙述的奴隶社会的种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有的同学认为当时官僚主义思想盛行,就像现在的“李刚事件”)。
这不正是理解多元化的一种体现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根据学情即兴发挥,摆脱束缚,使课堂教学更加顺利和高效。
南通著名语文专家郭志明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老师要有大情感、要能大包容、要有大洒脱。”这其实也是新课改对语文老师的要求。通过一年多以来的教学,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作为新教师的我会继续努力,踏上征程,让自己成为一名拥有大情感、大包容、大洒脱的合格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