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反思报告
教学反思报告
学号: 专业: 姓名:
通过一节小学四年级美术课《纸盒变家具》的案例分析,教师对其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反思。具体如下:
教学案例:小学四年级美术课《纸盒变家具》
一、教学案例分析
本节美术课为“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目标意在让学生通过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教学难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二、教学案例环节内容
1、播放音乐,组织教学,做好上课准备,导入新课。在讲新课之前,老师想问下我们同学:家具我们都非常熟悉,那么你们所知道的家具都有哪些种类呢? 桌:餐桌、电脑桌 椅:折叠椅、沙发 柜:书柜、电视柜 床:单人床、双人床
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其实不光我们使用家具,古代人呢很早就开始使用了,咱们同学看看图中那个家具是古代人使用的?大家找一找
为什么你觉得这把椅子是古代的家具?
因为这把椅子样式古朴、雕刻着花纹,材料也是木头做的,而现代家具多是以样式简洁、颜色丰富为主,现代家具多是以样式简洁、颜色丰富为主的
家具的文化特点我们同学也都了解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我们生活中,家具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房间、还使我们的屋子更加干净、整齐。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也动手制作一些漂亮、美观的家具啊?咱们同学也准备了这么多的纸盒材料,那老师今天就来带大家学习如何把这些纸盒制作成家具,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纸盒变家具》
2、讲授新课
教师授课:好,一提到纸盒变家具我们同学肯定知道是用纸盒来做的,那老师想问下大家: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材料制作的家具?家具都是什么形状的?
老师举个例子,比如沙发是长方形的,是用布和木头做成的,谁能再来像老师一样完整介绍下?
我们同学真聪明,知道的真不少,可是我们今天是用纸盒来做的,谁知道我们为什么不用普通的纸啊?
普通的纸比较软,做成家具不牢固,并且纸盒的形状也非常接近我们生活中家具的形状
现在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其它小朋友设计的家具,大家想不想看一下啊?那我们一起来看下
首先,第一副作品是一张上下铺的双人床,用的材料是纸盒和彩纸,右边给出了制作方法,咱们同学仔细观察,谁能根据给出的方法给大家讲解下?
我们同学说的非常好,现在我们看看沙发如何来制作,老师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欣赏更多的作品 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我们同学手中都有纸盒,每个人的纸盒形状是不一样的,每个小组讨论下,看看你的纸盒最适合做成什么样的家具?
3、动手实践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指导学生创作,并提出作业要求:实用、美观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创作
4、展评作品,教师小结
教师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1)选出色彩最丰富的作品。(2)谁做的最新颖?(3)谁做的最牢固。?(4)你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对展示出来的作品进行小组分析评价,提出优点和不足。
5、教师小结,课后延伸,组织学生离开教室。
三、课后教学反思
美术教育是人们学习改变社会、创造社会、创新思想的教育。美术教育让人们从内心世界去发现和挖掘自身的艺术潜能,从而在生活中去感受到什么是高贵、典雅。我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通过运用各种材料来丰富作品。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师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家具种类、特征来进行描述,尝试以纸盒材料进行创作,这时候作品里不简单是家具的形体表现,而是从将内心的灵魂付诸其内,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美学的情感表达。学生体验生活和感受美感价值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表现。
过去人们视乎忽略了美术学科的重要性,现如今教师在针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方式进行理念更新。教师的精心设计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节课里,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准确完整的传授知识,充分顾及到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训练。
本节课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来进行大胆创新。教师要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其实是一个人内在的创造潜能,从刚刚懂事的孩子起,对许许多多事物都是抱着好奇心态,其实这也是兴趣的内在引导,随着对事物的不断理解和掌握,兴趣会有更高层次的体现,所以也可以说兴趣是人最好的启蒙老师。当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之后,所需要的兴趣提高将会是老师最大的责任,一位优秀教师会格外注重学生平时的兴趣表现,抓住孩子的好奇心,从中找出如何让学生去正确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中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样培养孩子才能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要耐心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责任不光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每一个孩子在学习和思想上都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学情进行耐心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很多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兴趣爱好。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作品的一个鼓励,一个赞赏,很容易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对美术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都会有着巨大的帮助。美术常规课是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很多学生往往因为技能掌握不好,失去了自信心,从而放弃学习。作为教师可以多观察,多鼓励,教学多样化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拾回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中更需要丰富教学,开发创新潜能。学生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更离不开丰富的教学内容。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知识的渴求欲望也更加强烈,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定立原点,进而形成“流水线”学习模式,丰富的教学模式会开拓学生的眼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可丰富教学模式,一节新颖的美术设计课会使孩子重拾学习兴趣,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孩子感受新的知识,使学生善于迅速发现新理念,敢于大胆实践和创新,从而更高的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第二篇:教学反思报告
反思报告
一、学情分析反思
了解和研究学生,一定要弄清楚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再设计好适好适合本班实际的难易程度适当的教学活动方案,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成为关键。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尽可能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教师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是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让学生在学习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使每个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只有充分做好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才能做到教学活动的侧重点,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跟快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的反思
全面贯彻三维目标,新教学理念,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了解基本数学思想,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活动反思
1、在让学生独立探究、形成知识的过程,教学活动一定要紧凑。首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适当引导,用赏识学生的积极态度对待激发学生的学习,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优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面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人的优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不管是学生大队还是答错,都给与积极的评价,引导留给学生活动探究的空间,确实做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用多种多样的兴趣激励法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改变观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数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第三,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厌烦,有一种沉重的负担。
2、学生动手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观察到生动形象的数学现象,并形成严密的推理过程。
(1)从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简化复杂问题。如数学第四单元“年、月、日”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平年和闰 年有大部分同学容易混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自然也愿意去了解,以很高的热情去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有用的数学的价值。
(2)用生动有趣的图案和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知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用精彩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4)用实验和游戏方法吸引学生。在新的实验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和游戏,把这些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起来。这些实验和游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玩中学习,在做中学习,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事例吸引学生。在严密的逻辑性思维条件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个笑话、一句生动的话、一个有趣的事例能给人以美的遐想,激发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6)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答对问题的喜悦,发现规律的兴奋,而对知识不封闭,充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进一步探索思考,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表扬,对学生的新发现、新方法尽可能的加以肯定,并积极推广,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会以更大的热情积极性投入到学习探索中。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作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能力。作为年青教师,要想使自己快速成长成一个优秀的教师,坚持每节课后写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篇:教学反思报告
教 学 反 思 报 告
教学反思报告
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英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面能够。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在担任公共课大学英语教学将近两年时间,作为一名英语教学的实践者,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生涯逐渐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与取得的一些进步。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如何研究和学习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教学课堂上的实施效果,是值得个人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分析与反思则对教学能力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其内涵而言,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我对自己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希望通过反思使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不断提升。
第一,从教学观念方面进行反思。作为新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我认为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做到因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施教。在刚来科院时我所教授的是专科英语,在讲解词汇后,我发现自己高估了专科同学们的英语水平,词汇的讲解偏深入,在听取教研室老师的听课意见后,我在后来的备课中学会了要备学生,而不是单纯的备课本。在后来教授本科英语后,我发现自己经常在讲授中自己说得多、学生动得少,经过反思认为自己在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同学通过课堂活动全部参与进来,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避免了填鸭式教学,这样慢慢改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第二,教学环节的反思。一堂课结束后,走下讲台,我发现这节课怎么自己讲解过程上衔接不太好,知识的过渡不够自然,通过反复琢磨,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不够紧密,逻辑性不强,这就导致了自己在教学中没有认真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英语教学是语言技能的教学,而不是单纯语言知识的传授。首先,通过对以往教学的反思发现自己的教学内容
并未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深入思考教学目标设定后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不能完全与学生的学情联系起来,所有出现了知识传授中的重难点不够突出。
第三,教学方法的反思。大学英语的课程类型包括:听力、阅读、写作、翻译以及语法这些方面。在刚开始登上讲台时,我在写作和翻译方面,未能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讲授或者是教学方法不够合适,所以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我会通过听课的方式不断向优秀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听取张教授的翻译讲授课之后,发现翻译的讲解应让学生先动脑动手进行翻译,然后呈现在黑板上进行分析改错,并分析原句的主干部分在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要讲解到一些相关的翻译技巧。
第四,板书设计的反思。在回顾自己的板书,通过反思总结发现自己在板书书写及设计方面欠妥,比如字体的大小及工整、重难点是否清楚标出以及一些补充内容是否包括在板书内。随着不断总结改进,目前的板书的书写已经有了明显进步。
总之,在短暂的两年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从开始的只关注教学、不关注学生到现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参与课堂学习;到对于词汇、文章、语法、翻译及写作的讲解方法能够因内容而异且灵活多变;再到对于板书书写的工整规范靠拢,再到能够轻松组织课堂教学,我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究其原因就是我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反思,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
第四篇:教学设计反思报告
设计高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学习的高效课堂为主,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本人想从以下几点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活动或适当点拨为辅,以构建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的师生课堂关系。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是任何教师也无法代替的。所以说:教师要充分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好学生的各种活动,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启迪学生们的智慧,活跃学生们的思维,给以足够的活动和学习时间,引导学生们认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自己等,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温馨,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之目的。
二、处理好学生“学会”与学生“会学”的关系,以达到学生成绩的大面积提高。
我们说: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激励回忆,合作探究,讨论总结、练习作业、课后反思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生的“学会”变成“会学”,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
三、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抓好的重要一环。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谈话、音乐动画、网上查寻、问题答辩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感,从而兴趣盎然的学,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最后,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四、创设情境的回顾,反思自己的教育与教学,以实现高效课堂。
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对那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提出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把新课程理论内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在创设的有效教学行为中,突显的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转变中完成了历史的教育教学功能。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1、挖掘出全新的历史新课程价值取向
2、以情境创设、亲历体验、感悟内化、激励践行展开教学。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感知入手,在过程中感悟历史,在激情中学以致用,进入历史学习的新境界
3、加强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五、如何正确处理好高效课堂,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新时期面对着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的实施,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教师的语言。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的心理。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的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所以教学要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来实现高效课。
4、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也达到了以“情”致“动”的良好效果。
最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高效课堂的实施,不仅要多听课,多评课,更重要的是要多钻研,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学科思想,去引领学生学习,更好地完成高效课堂。
总之,有情趣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成功的课堂——高效课堂。
第五篇:《秋天》 教学反思报告
《秋天》(何其芳)教学反思
诗歌距离学生是既遥远又切近的。说遥远是因为平时学生很少接触诗歌,诗歌对于他们而言是陌生的;说切近是因为少年多愁而敏感的心和诗歌是相通的。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有它的独特性,它是可感而不可言说的,所以,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因此,本课采用了以微课和PPT形式引导学生、以读带讲引导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
《秋天》是一篇略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用微课和PPT教学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秋天》一课的教学,我通过微课和PPT等多样化的朗读带学生走进课文的优美意境中。朗读对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各项语文活动都要由阅读文体开始,对于诗歌则尤为重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走进诗歌走进作者的心里。所谓多样化首先是指程序上的循序渐进,由识记生字到读顺诗歌到读出韵律以至读出感情,步步走来,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其次是指多种方式朗读,可以听朗读,自读、同桌共读,形式多样化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后看来,总觉读出韵律一节处理的不妥当。我本意是想通过四步读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方法,但由于诗歌节奏的划分本无定法,它和语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给学生划分节奏时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第一诗节给学生作一个范例,并不能真正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这一环节上的遗憾。
在悟秋这一环节中,我微课和PPT让学生发挥合作精神,共同探讨思考问题,学生讨论热烈,答案找得十分准确,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赏秋的时候,我觉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诗歌凝炼的语言,似乎还略显抽象,有点难度;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参考书很多,所以很多学生直接放弃了自主思考的环节,而是直接将参考书上的答案念了出来。虽然之后我有作相关解释和引导,但是,这毕竟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激烈讨论而得出,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锻炼。
每一堂课我都认为应该给学生一个质疑问难的机会,因为“学贵有疑”,正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真正对课堂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走进文本,有着独立思考意识的。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遗憾,我在这一节课上却缺少了这一环节。
总之,由于各种原因,总觉得这课的教学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没有真正活起来。希望以后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能用微课和PPT上一堂真正让学生和老师都乐在其中,而且又能轻松掌握重难点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