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南极的主人_苏教-精选文档
第十五课 南极的主人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9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会简单的看图说话。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讨论,使学生了解企鹅名字的来历,能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企鹅形态。激发学生对南极探秘的兴趣及对企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观,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兴趣。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哪个季节我们可以看到雪花呢?(演示第2张幻灯片)
生:冬天。
师:为什么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能看到雪花?
生:因为天气冷。
师:还有一个地方比我们过冬天的时候要冷很多,它那里一年四季都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你们知道那是哪吗?(演示第3张幻灯片)
生:南极。
师:对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南极的寒冷吧。2.板书课题《南极的主人》。(演示第4张幻灯片)
3.指导朗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演示第5张幻灯片)zhǔ
ěr jī
yīn bīng jiāo yǔ
pàng 主
耳
机
因
冰
交
羽
胖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演示第6张幻灯片)“机”的偏旁是“木” “因”的偏旁是“口” “冰”的偏旁是“冫” “胖”的偏旁是“月”
(3)指导生字的笔顺。(演示第7张幻灯片)
演示“羽”和“胖”字的笔顺。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演示第8张幻灯片)
南极
主人
寒冷
世界
动物
企鹅
生机
冰雪
羽毛
因为
三、精读领悟
师: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文,标好自然段,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演示第9张幻灯片)
讲述了南极主人的故事。
1.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极,看一看它的主人是谁呢? 2.师:南极在哪呢?我们来看一看。(演示第10张幻灯片)
生:地球的最南端。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文是怎样介绍南极的?(演示第11张幻灯片)
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就算是夏天,也能看见厚厚的冰雪。师:在南极你看到了什么? 生:雪。师:“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是不是有同学想问,不是越往南天气越热吗?那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呢?(演示第12张幻灯片)
生交流思考。
解说: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那条分割的线叫做赤道,那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从赤道向两端越来越冷,所以南极虽然在地球的最南端,但是却是最冷的地方。我们国家在北半球,所以越往南天气越热。(演示第13、14张幻灯片)
师:南极冷,那到底冷到了什么程度呢?(演示第15张幻灯片)
生:就算是夏天,也能看见厚厚的冰雪。
师:同学们我们在夏天感觉怎么样?(演示第16张幻灯片)
生:热。
师:在夏天的时候南极怎么样? 生:有厚厚的冰雪。师:那得有多冷啊!
3.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谁会在那么冷到地方生活。
在这个冰雪世界里,生活着一种不怕冷的动物。它们经常昂首挺胸,眺望远方,好像在企望什么,因此人们叫它们企鹅。(演示第17张幻灯片)
师:你们知道是谁们在南极生活了吗?(演示第18张幻灯片)
生:企鹅。
师:企鹅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它们经常昂首挺胸,眺望远方,好像在企望什么,因此人们叫它们企鹅。
师:“昂首挺胸”说明了什么?(演示第19张幻灯片)
释义:“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生:说明了南极寒冷的天气对企鹅一点影响也没有。
师:“企望”是什么意思呢?
生:盼望。
4.原来企鹅的名字是这样得来的呀。那企鹅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呢?(指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
胖胖的企鹅披着黑黑的羽毛,挺着白白的肚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派头十足。有人靠近时,它们或羞羞答答,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办,或东张西望,交头接耳。那憨厚又带着几分傻劲儿的样子,真惹人发笑。(演示第20张幻灯片)师:企鹅的外貌是怎样的呢?(演示第21张幻灯片)生:黑黑的羽毛,白白的肚子。师:它是怎样走路的呢? 生:一摇一摆。
师:“派头十足”说明了什么?(演示第22张幻灯片)释义:“派头十足”指行动、举止过分神气的样子。生:自在、神气。
师:那当有人靠近的时候,它们会怎么样呢?(演示第23张幻灯片)生:它们或羞羞答答,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办,或东张西望,交头接耳。释义:“羞羞答答”:害羞,难为情。
“东张西望”:“张”是看的意思,这里指向四处看。
“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师:企鹅这样的表情说明了什么呢?(演示第24张幻灯片)生:说明了企鹅跟人不熟悉。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南极地区天气寒冷,人很少去。
5.师:那为什么说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呢?(演示第25张幻灯片)
生:成群结队的企鹅,给寂寞的南极带来了生机。
释义:“寂寞”指清冷孤单。
师:为什么说企鹅给南极带来了生机?(演示第26张幻灯片)
生:因为南极非常寒冷,一般人和动物是不会在那里生存的。所以企鹅就成了南极地区有生命活力的代表。
释义:“生机”:生命的活力。6.归纳总结(演示第27张幻灯片)为什么说企鹅是南极的主人?
企鹅只适合生活在严寒的南极,也是南极最有代表性的生物,所以说企鹅是南极的主人。7.我会比较(演示第28张幻灯片)
(1)企鹅,给南极带来了生机。
(2)成群结队的企鹅,给寂寞的南极带来了生机。哪句好?为什么? 第(2)句好。把企鹅的数量多和南极的生物少更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出来,凸显了企鹅是南极的主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南极因为有了企鹅才不寂寞。同样,企鹅因为南极的冰雪才能让它们能够快乐的生活在一片和谐的环境中生生不息。(演示第29张幻灯片)
五、课堂练习
1.我会扩词。(演示第30、31张幻灯片)机(飞机)(耳机)主(主人)(主要)冰(冰雪)(结冰)2.读一读。
昂首挺胸
眺望远方
一摇一摆 羞羞答答
东张西望
交头接耳
六、作业布置(演示第32张幻灯片)1.朗读课文,再分角色演一演。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演示第33张幻灯片)
南极的主人
企鹅
成群结队
带来生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出“企鹅与南极的关系”。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孩子们不仅能了解相关知识,并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对企鹅的喜爱,这对于学生的长足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的好奇心。
第二篇:15 南极的主人教案
南极的主人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掌握新偏旁“月”。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朗读文中四字词语,积累词汇。3.读懂课文,了解企鹅名字的来历,想象并表演文中所描绘的企鹅的各种动作与神态。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是不写。掌握新偏旁“月”。
2.读懂课文,了解企鹅名字的来历,想象并表演文中所描绘的企鹅的各种动作与神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导入:出示南极的图片。板书:南极,读准生词。2.为学生介绍南极,引出主人,学习生字:主。3.将课题板书全,指明读课题,齐读课题。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南极的主人是谁?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称它们为南极的主人?„„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正音。
冰雪
动物
因此
胖胖的羽毛
交头接耳
生机
昂首挺胸 企鹅
披着
羞羞答答
寂寞
眺望远方
一摇一摆
东张西望(2)去掉拼音读。
(3)指名读长句子,注意停顿。
胖胖的企鹅/披着黑黑的羽毛,挺着/白白的肚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派头十足。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理清文章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南极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读。
3.讨论交流:南极是个怎样的地方?(引导学生抓住“最寒冷”“就算„„也„„”“厚厚的冰雪”等语句体会南极的寒冷。)
4.补充出示词语,学生齐读积累。
冰天雪地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白雪皑皑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冰、胖、羽、机,组词,理解自已。2.指导书写,范写。(这4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都是左窄右宽,这是字形上的共同点。)
(1)胖:学习新偏旁“月”,告诉学生“月”做偏旁有时表示月光,更多的表示肉,让学生试着举例带月字旁的字。(书写要领:月做偏旁时要写得瘦一些,右边半的最后一笔是悬针竖,逐渐手笔。)
(2)冰:左窄右宽,水的横撇在“ ”中间起笔,水的竖提写在竖中线上。(3)羽:指导写字时,须让学生观察左右两个习字的大小、高矮。(书写要领:左右相同时,左小右略大。)
(4)机:木字旁瘦长,左右紧凑。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反馈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昂首挺胸
眺望远方
一摇一摆
羞羞答答
东张西望
交头接耳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插图,指名读。
(2)学生通过表演理解:昂首挺胸、眺望远方。
(3)讨论:企鹅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用找近义词的方式理解“企望”一词。(期望、希望)
(4)有感情的齐读第二自然段。2.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你喜欢企鹅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相机出示句子:
①胖胖的企鹅披着黑黑的羽毛,挺着白白的肚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派头十足。抓住“黑黑的、白白的”感受企鹅特有的颜色搭配,“胖胖的、挺着肚子”写出了企鹅的体型特征,“一摇一摆”则写出了企鹅的动作特点。
欣赏视频,理解“派头十足”,本义指行动、举止过分神气的样子,文中形容企鹅走路的样子,十分可爱。
学生通过表演朗读,进一步体会企鹅派头十足、憨态可掬的样子。
② 有人靠近时,它们或羞羞答答,好像不知道怎么办,或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指名读,这里的“或”是什么意思?(有的)
学生表演企鹅的不同神态,理解四字词语:羞羞答答、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拓展:出示企鹅的视频,学生观察企鹅的神态,练习仿写句子。有人靠近时,他们或
,或
。(3)带着喜爱之情齐读第三自然段。3.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2)出示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更喜欢那个句子? 企鹅,给南极带来生机。
成群结队的企鹅,给寂寞的南极带来了生机。(3)交流:“成群结队”写出了企鹅之多;“寂寞”在句子里是指南极生存的动物不多,而活泼可爱的企鹅给南极带来了生机。因此,企鹅被看做是南极的主人。
(4)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扩展延伸
1.齐读课文,结合课题讨论:为什么把企鹅称为南极的主人? 2.小组合作学习:学做讲解员,在小组里介绍企鹅。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主、因、交、耳,字词,理解字义。2.指导书写,范写。
(1)主:与“王”做比较,记忆字形。(书写要点:点竖对齐,底横长而平)(2)因:全包围结构,书写笔顺的规则是:先里头后封口。(书写要点:四角有力,大字居中,捺画变点。
(3)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下部的撇、捺起点位置在上面撇、点的中间,笔顺是先撇后捺。(书写要点:交叉点,对正中)
(4)耳:观察两竖的位置和最后一横的写法,横画要稍往上斜。(书写要点:笔顺间隔均称,右竖长,似悬针。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反馈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课外阅读介绍南极和企鹅的文章。
【板书设计】
南极的主人
昂首挺胸
眺望远方
一摇一摆
派头十足
羞羞答答
不知所措
东张西望
交头接耳
练习6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用字词句。2.读背成语。
3.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进行综合性语文练习。4.写好带有笔画“
”(竖钩)的字。
5.口语交际,向别人介绍自己“六一”儿童节这天参加过的活动。【教学重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用字词句。
2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进行综合性语文练习。
3口语交际,向别人介绍自己“六一”儿童节这天参加过的活动。【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学和用
一、谈话导入,读题
师:家,多温暖,多幸福的地方。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能不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
指名说。
师:在你的小房间里都有些什么? 教师讲清楚题目的要求。
二、指导读词串 1.出示词串字词。
师:请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学生自读。
指名读,学生、老师共同正音。
2.指导字音:铃、屏,要读后鼻音;脑,要读鼻音。3.诵读词串,明了房间与用具的关系。
三、写生字卡,看图粘贴卡片
1.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发给同学。自己读读手上的生字卡片。四人小组交流学习。
学习内容:把手中的生字卡片与同伴交流,读准字音,共同学习词串,朗读成诵。2.出示房间挂图。
你能把手上的生字卡片粘贴在图上相应的地方吗? 3.粘贴练习,建立图像与词语的联系。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词语贴在家里相应的地方,我们经常认认,就能记住啦。回家试试看。
四、说说自己的卧室里摆放了哪些东西,用表示有关用具的词语说话
师:说得真好!今天学的词语里大多是我们熟悉的字,大家愿意抄写一下,把它们写得很漂亮吗?(提示二类生字“橱”的间架结构)
五、学生抄写词串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读题,审题。2.看题中的内容。
说说我们要学习什么。3.指导学成语。
(1)出示:漫山遍野
绿树成荫
天长地久
树大根深 借助拼音自己读词语。(2)教师范写。
(3)四人小组读成语。(4)理解成语的意思。
看图理解,学生只要说出大概意思即可。
漫山遍野,绿树成荫:山野上长满了树木,树木的枝叶非常茂盛,在地面上留下大片的树荫,真是绿荫如盖。
天长地久,树大根深:时间长,一棵棵小树就会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4.练习。
(1)看图熟读成语,想象成语描绘的情景。(2)四人小组学习。
学习内容:熟读成语,练习背诵,看哪个四人小组学得又快又好。5.反馈。
请四人小组背诵。全班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写字有方 1.审题。
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本题是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的训练,突出“
”(竖钩)的写法。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于、呼、行、你。
(2)分析这4个字的结构,说说这4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笔画“
”)(3)观察这4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重点指导观察“
”(竖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知道观察本题插图和上面方框内“
”(竖钩)的写法.读方框旁的文字:“竖钩稳,身子直,脚儿翘。”教师范写笔画“
”(竖钩),学生书空。
(5)复习描红、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6)教师在黑板田字格中范写“于”,提醒学生注意笔画“
”(竖钩)的写法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予以表扬。
(2)指名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于”字,集体评价,教师评点。5.按以上步骤,对“呼、行、你”进行指导、练习、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三项。
一、读题,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读图上文字,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教师谭华,进一步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让学生把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的照片拿出来,老师讲明要求,进行指导。
二、小组讨论
每个人说说自己所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并把自己平时了解到的、查找到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意识。
指名当讲解员,把自己收集的图片讲给大家听。
还有谁也相当讲解员?鼓励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情况将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布置展览要求
你们每个小组讨论得都很好,心中一定想好了如何将展览布置得别具一格,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请四人小组代表发言,说说本小组的见解。
四、开始活动
学生动手布置展览,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老师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活动评价
刚才,通过同学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完成了你们手中的展览布置,这充分说明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只要自己肯努力,只要与同伴团结协作,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六、展览展示
让同学们欣赏自己的杰作,老师给与最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
一、读题
1,提示口语交际的话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书上的文字,明确本次说话练习的要求。
二、指导说话 1.引导学生回忆。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们学校展开了什么活动? 你都参加了那些活动?
2.观看录像,调动学生说话的欲望。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学校的活动,爸爸妈妈都带你参加了哪些活动?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 2.四人小组交流。3.指明上台说。
4.你还知道别的国家的小朋友是怎样欢度自己节日的? 看有关录像。中国红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弓”。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中国红”的象征意义,激发儿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中国红”的象征意义,激发儿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导入:出示文中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3.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中国红”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成为“中国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小节序号,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正音。
妈妈
身上
飘扬
城楼
一张张
春联(2)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描写了哪些红色的事物? 2.讨论交流,出示:
太阳
花儿
衣服
国旗
城楼
灯笼
春联
笑脸
3.开火车读,齐读。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妈、身、扬、安、城、挂、张,组词,理解自已。2.指导书写,范写。(“妈、扬、城、挂、张”这5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
(1)妈:左右两部分要写的紧凑,左边的点画与右边的横画注意避让。
(2)扬:引导学生读帖,观察横折折折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明确书写要点是:横折折折钩要写地饱满,两撇要并行,上短下长。
(3)城:注意笔画间的穿插避让,斜钩伸长。
(4)挂:注意横画的长短变化,间隔均称,左右照应。(5)张:竖提要直,捺画伸展。
(6)安:上下结构,女中的一横要长些,使整个字显得稳定。
(6)身:独体字,横折钩要站得直,横画之间间隔均称,第三横左边出头,右边不出头,最后一撇要舒展,与第三横的收笔处相交。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反馈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太阳
花儿
衣服
国旗
城楼
灯笼
春联
笑脸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插图,指名读。
(2)讨论交流:读了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①每一句后面的3个字都一样,最后一句加了个“也”字。②出示:比一比,读一读。
花儿
开放的花儿
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
身上的衣服
妈妈身上的衣服(3)你也能学着说一说吗?
花儿
开放的花儿
春天开放的花儿
太阳
()
()
国旗
()
()(4)有感情的齐读第一小节。2.学习第二小节。(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你又有什么发现?(写法与第一小节一样)(3)观察插图,出示填空题。
花儿
开放的花儿
春天开放的花儿 城楼
()
()
灯笼
()
()
春联
()
()
笑脸
()
()(4)有感情得齐读第二小节。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什么情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扩展延伸
1.你知道课文里描写了哪些“中国红”? 2.为什么把它们叫作“中国红”?(“中国红”特指中国人最喜欢的红色,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也象征着光明、繁盛、温暖和希望)
你还能学着说一说吗?
花儿
开放的花儿
春天开放的花儿 朝霞
()
()
枫叶
()
()
窗花
()
()
红领巾
()
()
„„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将课堂上仿写创作的小诗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中国红
国旗
天安门
国
衣服
春
联
家
笑脸
我 团团和圆圆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团团圆圆名字所表达的心愿:盼望两岸同胞早日团圆。【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是不写。掌握新偏旁“月”。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团团圆圆名字所表达的心愿:盼望两岸同胞早日团圆。【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导入:出示大熊猫团团圆圆的图片,学生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团、圆”。
先巩固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则:先里头,再封口。
书写要领:方方正正一个框,两竖站直勿歪斜。框内部分要适中,大了太挤小了空。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读准生字“团、圆”,将“团团、圆圆”的后面一个字读成轻声。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大熊猫为什么叫“团团圆圆”?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正音。
宝岛
男生
小朋友
排队
邮票
木栅 可爱
大熊猫
爬高上低
啃竹子
合影
留念(2)去掉拼音读。
(3)指名读长句子,注意停顿。
每天,小朋友们/排着长队,等着跟它们/合影留念。(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理清文章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大熊猫团团和圆圆住在哪里? 2.指名读。
3.讨论交流:宝岛台湾的木栅动物园?学习生字:宝,指导书写。
4.播放团团圆圆的照片,学生说说对团团圆圆的印象,理解“可爱”一词。
补充介绍大熊猫团团圆圆的背景资料。
5.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在《生子书写本》上描红、仿影、临写“团、圆、宝”3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课后习题:积累运用)读一读。3.说一说团团圆圆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
(2)讨论:团团和圆圆的性格分别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团团是男生,一有空就爬高上低。圆圆是女生,喜欢安安静静地在一边啃竹子。
比较团团圆圆性格的不同,重点抓住“一有空就爬高上低“体会团团的活泼,抓住”安安静静、在一边”体会圆圆的文静。
(4)男女生分别读写团团圆圆的句子,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2.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2)小组合作,想象说话:团团圆圆和它们的宝宝是怎样快乐的生活的?(3)每组派代表交流展示,集体评议。(4)齐读第三自然段。3.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
(2)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团团圆圆一家受到台湾人民的欢迎?(3)交流,重点突出以下关键词。
第一句:可
第二句:每天、排着长队、等着、合影留念。
第三局:纪念邮票。(4)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扩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结合课题讨论:为什么给它们取名叫团团圆圆? 3.思考:你喜欢团团圆圆吗?为什么?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男、朋、友、队、票,组词,理解字义。2.指导书写,范写。
(1)男:会意字,上下结构。上面是田,下面是力,提醒学生不要将田字格中间的竖画和力字的撇画写成一笔。
(2)朋:左右结构,右边略大。(3)友:与“有”:做比较。观察字形,书写时两撇有变化,右边的横撇往右靠,捺画舒展。
(4)队:提醒学生,左边是双耳旁。书写要点:长撇穿插耳朵下。
(5)票:上下结构,指导学生写好上面的西字头。书写要点:上短下长,上窄下宽,下面第二横是长横。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反馈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把团团圆圆的故事将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团团和圆圆
台湾
早日团圆
大陆
练习7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读儿歌,讲故事。2.写好带有笔画“
”(横撇)的字。3.读背成语和古诗。
4.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教学重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读儿歌,讲故事。2.写好带有笔画“
”(横撇)的字。3.读背成语和古诗。
4.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学和用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要求。
二、指导第一小题
1.指导读题,明确要求。2.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
3.指名学生读儿歌,教师评点。
4.联系儿歌中“学做事、敬父母、孝长辈”等内容,说说自己家里的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5.反馈:全班同学齐读儿歌。
三、指导第二题
1.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依次看图,弄清图的内容:图中有谁?他们是什么关系?在干什么? 第一幅图:孙女在家里给奶奶洗脚。或外孙女在家里给外婆洗脚。第二幅图:儿子在餐厅帮妈妈擦桌子。
第三幅图:孙女在阳台帮妈妈浇花。或外孙女在花房帮外公浇花。第四幅图:儿子在院子里帮妈妈喂鸡。
3.仿照例句,结合图的内容,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一说。4.给例句下面的句子填空。
你能把手上的生字卡片粘贴在图上相应的地方吗?
四、指导第三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同桌交流自己在家会做什么事。
3.鼓励学生向全班说说自己在家会做什么事情,同学点评。
4.教师小结: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对长辈关心、尊敬,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品质。
五、指导第四小题。1.读题,弄清题目要求。2.教师讲“香九龄,能温席”和“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3.学生复述这两个故事。
讨论:这两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4.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情。5.反馈:教师点评学生学习本题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写字有方 1.审题。
指名读题,讲清题目要求:本题是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的训练,突出笔画“
”(横撇)的写法。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久、友、冬、变。
(2)分析这4个字的结构,说说这4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笔画“
”)(3)观察这4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重点指导观察“
”(横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法。
(4)指导观察本题插图和上面方框内“
”(横撇)的写法.读方框旁的文字:横画短,折角尖,撇流畅。教师范写笔画“
”(横撇),学生书空。
(5)复习描红、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6)教师在黑板田字格中范写“久”,提醒学生注意笔画“
”(横撇)的写法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按以上步骤,指导“友、冬、变”3字的描写、仿影、临写。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教学成语。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2)准确认读。
①学生借助拼音自读4条成语。②教师范读正音。③学生自由练读。(3)了解成语大意。
①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思考:图中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骨肉之情”指父母与子女(也包括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感情。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子女的冷暖、痒痛,做父母的无不记挂在心上,这就是“痛痒相关”。“情深似海”指感情像海洋一样深。“恩重如山”是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像大山一样深厚。(4)交流。
联系亲身体会,领悟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5)熟读成诵。
①指名读。自由读。②练习背诵。③检查背诵。2.教学故事:《江上渔者》。(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试读,指导读准字音:一叶
出没
舟(3)教师范读。
(4)指名读,集体练读。(5)看图理解大意。
①渔者:打鱼的人。但:只。
②打鱼的人在江上干什么?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③小结:那些爱吃鲈鱼的人,体会到打鱼的人在大风大浪里打鱼的辛苦了吗?
(6)指导感情朗读。
(7)练习背诵。
①自由练读,试背。②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说话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的家住在环城花园2号楼305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布厂的工人。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指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介绍。
第三篇: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河小学 方晓明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及两个偏旁,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
3、能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4、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教学准备:
田字格本、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到森林里去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诗歌——《叶子的眼睛》。
2、板书课题,学生一齐书空。相机在田字格里教学生字“叶”,偏旁是“口”,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请学生读课题,说出自己的疑问。(叶子怎么会有眼睛呢?叶子的眼睛是什么啊?)
二、初读诗歌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出示词语,指读正音。
叶子 走进 高兴 雾气 阳光 脚步
露珠儿 迷迷蒙蒙 不小心 眨呀眨的
3、生字读音指导。平舌音:走。翘舌音:眨。前鼻音:进、心。
后鼻音:兴、蒙、轻、灵。
在文中“的”“了”属于语气助词,要读轻声。
4、教师范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诗。指名试读,教师相机指导。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理解诗歌
全篇短诗一共有3句话。
1、学习第一句。
本句话是环境描写,刻画出一幅静谧的环境氛围,为下文“叶子的眼睛”的描写埋下伏笔。
“山上的早晨”,交代了时间(早晨)与地点(山上)。“雾气还迷迷蒙蒙”,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有雾)与周围的环境(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很轻很轻”一词写出了阳光照射进森林是毫无知觉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的。同时体会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通过阳光很轻的脚步怕打扰森林的宁静,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样一种宁静的环境。“不小心”是不是故意的意思,尽管阳光的脚步很轻很轻,可还是惊扰到了树叶,把它摇醒了。
2、学习第二、三句。
这两句话写出了被惊醒后叶子的形态。“哇——
水灵灵,亮晶晶,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眨呀眨的,好像在说: 天亮了,真高兴!”
前一句话揭露出了谁是叶子的眼睛——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水灵灵,亮晶晶”这两个叠词形象地刻画出露珠亮丽的外在形态。后一句话将露珠赋予人物的动作(眨)与语言(说),从而使露珠的形象更加具体、灵动。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叶、还、就、走、进、心、高、兴。上下结构的字:高、兴; 左右结构的字:叶、就; 半包围结构的字:还、进; 独体字:走、心。
2、指导书写生字。
还:书写时“辶”的捺画要长一些。
就:右半部分的“尤”要写得竖长一些,不要忘记最后一笔的点。走:第三笔与第四笔都在竖中红上,注意不要连在一起写成一笔。进:半包围里是“井”,不要写成“并”了。
心:第一笔是点,第二笔的竖弯钩起笔要写在第一笔的右上方位置。高:中间的“口”要写得扁平一些,下框中的“口”不要写得太大。兴:第三笔是点,不要写成撇;第六笔是点,不要写成捺。叶:左右结构,注意右边是“十”,不是“土”。
3、老师带领学生书空生字,并理清笔顺记忆生字。
4、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导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三、背诵指导
全诗有2个小节,共3句话。背诵时可以按照“森林中的情景”——“叶子的眼睛”的顺序进行记忆。其中“森林中的情景”部分可以按照空间顺序的转换:由雾的形态到阳光的神态描写进行记忆背诵。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
《柳树醒了》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
《柳树醒了》的教学重点是识字,难点是背诵课文。教学时让学生在聊中学,在游戏中巩固。背诵课文的难点在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几个词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学习课文时帮助学生分析出,柳树醒了后首先要洗澡,然后梳头。洗澡需要春雨,梳头需要春风。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愉快中识字,在轻松中学文了。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景,读中识字。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柳树醒了——泛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会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春(天、雷、雨、燕、草、花……)
3.再看一看视频(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感受一下春天的情景。
4.出示课文插图,这儿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第1课。先跟着动画默读,再自己读一读,读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播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诵读》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1)板书课题:1.柳树
了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 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学生自由说)(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⑥成果展示。
四、板书设计
1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写好“说、话”两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
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练字作业。
2、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 说话
柳树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长高了
《春雨的色彩》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视频《春雨的色彩》、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春雨的色彩》
2、同学们,我们刚才感受了下春雨时的情景,现在,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课文吧?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自己在心里默读,并标记好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同时通过拼拼音的办法记住它们,读会它们。
3、播放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等)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6、看视频演示的情景,用一个字抢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洒水车(洒)C、小水珠落下(滴)
7、出词给学生读。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4、课外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春雨的色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8、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滴 雨滴、水滴……
欢 欢乐 欢笑……
题 题目 数学题……
线 纺线 棉线……
三、指导写字,扩展思维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2、范写临摹
3、重点指导“绿”字的笔画
4、对照
5、拓展: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请同学们在下春雨时好好看看,并听听春雨说些什么,把看到的说出来,把听到的写出来。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颜”的认识和“绿”字的书写;分角色朗读。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同学作简单介绍。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大家看这段视频。(播放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
二、自主学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困难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会认没有,课文是否读通。
3、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他为什么要来植树?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反馈:
⑴相机播放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并适当作以补充,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⑵相机讲述邓小平同志与人民一起植树的场面。
⑶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填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请学生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相帮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交流讨论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扩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四、作业设计
1、参加一次植树活动,说说植树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古诗两首》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春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也可利用动画资源《春晓》中的范读部分辅助教学)。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三、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播放动画《村居》,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第五篇:苏教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期末总结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期末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能根据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契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教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思想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争让学生鲜活起来,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已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二、注重朗读指导,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不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新闻记者时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悟。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引入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童话故事》《昆虫记》等,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学生积累奠定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践活动。如:学习《柳树醒了》后,组织学生去校园找春天;学习《要下雨了》,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有关天气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如给话配画,给画配话,把诗变成歌曲,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本学期,我虽然尽心尽力地去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把教育教学视为事业去做,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奋斗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