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春》教学设计2[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2:0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春》教学设计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春》教学设计2》。

第一篇:语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春》教学设计2

........《春》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认知目标:A.识记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B.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素质培养目标:F.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试题试卷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知识回顾(作者简介)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â)薄(bó)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六、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讲读示范

(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1.讲读第一部分:盼春

试题试卷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拟人)(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复)(3)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讲读第二部分(第2、3、4、5节):绘春

(齐读第2、3、4、5节,分析讨论按顺序说明描写的对象;说说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哪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1)总括轮廓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先粗笔勾勒,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提一笔,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2)春草图

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色。这里有草的动态:“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旺盛的长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与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黄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揭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3)春花图

春花图,着力描写春花竞放。作者选择开花时节相仿而花色各异的桃、杏、梨作为描写对象,先用拟人写出它们的争相盛开,再通过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接着,作者由群花的争芳吐艳展开联想,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同时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称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它们虽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如火如霞如雪,却也明艳照人,别有一番情趣。(4)春风图

春风图,着力描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通过触觉写它的和煦、轻柔;微微润湿的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和“各种花的香”,通过嗅觉写出了春风带给人的特有的清新;呼朋引伴的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试题试卷

........短笛,通过视觉和听觉绘出了一副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好画面。在这幅图中,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二、独立分析,教师点拨

1.讲读第二部分(第6、7节):绘春(1)春雨图

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细密轻柔、润泽万物。春雨的特征是,一多二细。先说雨多、雨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然后顺着春雨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绿的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无一不带着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征。接着又把视线转移到人间,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用“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接着写行人,写农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撑起伞慢慢走着”,安宁、悠闲,或“披着蓑戴着笠”,带有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写“在雨里静默着”的房屋,与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细雨绵绵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温馨的景色,那一种和平安静的氛围,都描绘得出神入化。(2)迎春图

迎春图,着力写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风筝”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进而带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欢腾的景象,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然后作者巧妙地点出寓意:“‘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画面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颂扬了像春那样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讲读第三部分:赞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她有“无穷活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试题试卷

........长进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在盼春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齐读课文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四、归纳写作特点

1.观察细致,描述生动真切; 2.诗情画意相融合;

3.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准确生动。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2.完成课后练习四; 3.背诵全文。

试题试卷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示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示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说说诗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通过拓展阅读增加古诗的阅读积累,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陆游的遗嘱

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它蕴含着一种心情,讲述着一个故事,甚至记载着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诗。(板书:示儿)写的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一位饱经风霜、悲愤交集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他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了一份遗嘱,是怎样的一份遗嘱呢?师配乐朗诵《示儿》(出示课件)这位老人是谁?(板书:陆游)

3.看看资料,说说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铮铮铁骨,他的高坚气节,就如他赞咏梅花时说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疏通诗意,了解遗嘱的内容。

1、这首诗见过吗?能背诵的背诵,不能背的朗诵。

2、陆游留给儿子的这份遗嘱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有人已经举手,师可以问:“某某同学已经知道,那我们是让他告诉我们呢,还是我们自己去探索一下。为什么?因为‘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教导儿子的学习方法,你不妨也去试试,你的理解一定更深刻。)

3、同学们借助书中的注释,自己先去理解理解。

4、自己想好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过一会儿要请其它组的同学来检查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师巡视并作适当地指导。

5、组际检查。哪个组敢接受挑战,其它同学可以从字词句方面来考考他们,也可以提自己不懂的问题。

(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在互动中强调某个字的意思,如元——原,但——只,乃——你的。老师在旁认真倾听观察,时而质问;“你们有意见吗?”时而点拨:“为什么你这样认为?”时而深化:“有意见吗?还有没有说得跟他不太一样的。”)

6、自己悟出来的才是最好的,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嘴去说别人的话呢?同桌相互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拓展阅读,体会遗嘱的内涵。

(一)1、同学们,作为一个父亲,这是陆游留给儿子的一份遗嘱,但作为诗人,这是他的压卷之作。理解“压卷之作”吗?(压:超过。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是啊,在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里包含着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更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番。自己静静地读读这份沉甸甸的遗嘱,想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留这个遗嘱时的心情?(悲)“悲”是什么意思?(生说师板书:悲伤)“悲”什么呢?(不见九州同)怎么理解“万事空”?这说明他在意自己的生死吗?(生无所恋,死无所惧)既然如此洒脱豁达,为什么又对“九州同”念念不忘呢?当时的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生活的社会环境。

(二)、学生自由看资料。同学们可以划一划,注一注。

(三)、根据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点拔。

1.你知道陆游为什么而悲了吗?(为山河破碎而悲)在他的脑海中一直有着这样的一幅画面:(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是陆游68岁时在绍兴写的。请男同学读前面两句,女同学读后面两句。一边读一边想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滔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巍巍华山是祖国的西岳,而今这大好河山被金人所占,怎么不叫人痛心呢?生活在敌人铁蹄下的遗民苦苦盼望着王师的到来,他们翘首南望等了一年又一年,他们又过了一年怎样的生活?(水深火热、民不聊生、不见天日,妻离子散,度日如年,猪狗不如,家破人亡,泪尽血流的一年……)但65年过去了,我们的老百姓还是只能等待着,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83年过去了,国家还是没有统一,想到这里,诗人只是“悲伤”吗?(悲痛)齐声背诵。

3.同学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等收复中原的一天,等了一年又一年,这些年来王师在干什么?南宋统治者在干什么?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由读一读,说说他们在干什么?(西湖边轻歌曼舞,文武百官喝酒赏乐、花天酒地、苟且偷安……)

4.说得真好。是啊!北方的壮丽山河沦陷了,而南方西湖边却还是一片歌舞欢庆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可西湖上的权贵们却在歌与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收复中原的军队,望眼欲穿,可南宋的统治者却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遗民忘到了九霄云外。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觉得总有一天,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陷的。我认为南宋统治者太腐败无能了;我觉得百姓等了一年又一年,而这些达官贵人却整天不思收复失地,眼看自己的国土被人践踏,却无动于衷,感到愤恨。”)

5.陆游想到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统治者,想到这些苟且偷生的统治者,心里除了悲伤、悲痛外,还有什么呢?(悲愤)

诗人把这份痛心与悲愤写进了诗中,你能读出这份感受吗?(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因为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想到那些花天酒地、苟且偷生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生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生命即将结束,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所有的悲哀、悲痛、悲愤都融进了这句诗——(生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6.诗人最后嘱咐儿孙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叫儿孙们不要忘记,实际上诗人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呀。那么陆游死后,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读〈题陆放翁诗卷后〉

这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在陆游诗集后面题写的一首诗,诗写于南宋灭亡后,“九州同”是实现了,但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朝统治者。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能告诉陆游吗?读到这里,你又是什么心情啊?

(四)、小结:

1、是啊,诗人一想起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统治者,作者心中就十分悲愤;想起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作者又是百般悲怜;想起那些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作者更是万分悲恨。想起自己坎坷的人生,不屈不挠的追求,既悲凉又悲壮。陆游这个“悲”字可谓是入木三分啊,我们该怎样把这复杂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呢?多元朗诵《示儿》。

2、虽然这颗滚烫的爱国心停止了跳动,但是他的爱国激情却激励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让我们锁定陆游临终前的那一幕,让这个镜头成为永恒好吗?请同学们拿出笔,写写陆游临终前的心情、表情是怎样的?(生写)

3、交流。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永恒的一幕,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们伟大的爱国诗人,让这光辉的一幕如同他的诗,如同他的人格一起流芳百世!

四、课外延伸,了解更多的南宋爱国人士。

课后我们去收集一下南宋时期还有哪些忧国忧民的诗人和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下星期的班队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那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了解那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讲述那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故事。

(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流传;爱国女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肝胆相照;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惊天地、泣鬼神。辛弃疾、杨万里等)

结束:同学们,让我们在读史中背点诗,在学诗中读点史,作到(板书):——诗史结合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2《一面》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一面》

[教学目的] 1.通过文章对鲁迅先生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了解他献身革命,关心、热爱进步 青年的崇高品质,以及鲁迅精神对当时进步青年的巨大鼓舞。

2.学习观察人物的一些方法,了解如何随着观察条件的变化,粗细得体,详略得当地描 写人物。[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立掌握课文三写鲁迅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气质上的作用。2.通过“一面”的印象分析,加深对“一面”力量的理解 3.授课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及意义,初步掌握文章结构,正确划分段落层次。2.指导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认识鲁迅给“我”的最初印象。[教学过程]

一、解题及写作背景

《一面》是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作者阿累当时是上海英商汽车公司一个普通的汽车售 票员,他回忆了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相遇“一面”的印象,勾画出鲁迅先生的形象,从而写出了“一面”的力量和意义。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鲁迅的祟高精神,揭示了鲁迅是水远和劳动大众站在一起的这一深刻主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歇(xiý)瘦(shíu)扭(niǔ)累(1èi)窑(jiào)脊(jì)矮(ai)殷(yīn)嵌(qiàn)窘(jiǒng)鞠(jū)躬(gōng)懊(ào)莽(mang)嗤(chī)捻(nian)颓(tuì)晰(xī)竖(shù)踌(chîu)躇(chú)摩(m6)挲(suō)惑(huí)熏(xǖn)憎(zýng)恶(wǜ)揩(küi)恭(gōng)虐(nûè)辱(rǚ)恣(2ë)踱(duî)mî模糊 léi 累赘 ê 恶心 模 mú模样 累 lê积累 恶 è 恶毒 lèi劳累 wǜ 可恶

赫然:这里是很鲜明的意思。

窘:为难。

殷勤:热情而周到。

陡然:突然。

莽撞:鲁莽冒失。

踌躇:犹豫不决。

摩挲:用手轻轻的摸了又模。

打眼:引人注目。

颓唐:精神不振作。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便宜。

恣情:不约束,放纵自己的感情。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三、复读课文(归纳两部分的意思)第一部分:“一面”的印象。

第二部分:“一面”的力量。

四、课文分析 1.

问1:文章一开始介绍了什么?--时间:1932年秋;地点:内山书店;人物:“我”内山老板“鲁迅”。

问2:作者说,内山老板身上有一种“非日本”的东西,这“非日本”的东西是什么?--1936年,日军侵华,残酷屠杀中国人民,而内山能与中国人倾心交谈,不时发出充满友谊的笑声,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人们自然能从这笑声中体味到“非日本”的东西。

下文有哪些地方能表现出“非日本”这三个字?--“殷勤的点头”;“笑着说……” 问3:坐在南首的那个人什么样?--最初印象:五十岁上下、瘦、穿着朴素,只能“模糊辨出”(阴雨天,光线暗,距离远)第一次肖像描写从人物体态、年龄、衣着等方面整体上粗线条勾勒。2.请学生朗读4一17节。“我”在书店翻检书籍,受到内山老板的热情接待。在书店,“我”发现了一本鲁迅先生的书《毁灭》。

问1:“赫然”什么意思?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色彩?--鲜明。“我”看到鲁迅译三个字,眼睛为之一亮,引起了“我”感情上的震动,油然而生敬意,表明鲁迅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

问2:从文中的介绍可以看出,“我”是怎样一名青年?--穷苦,具有一定进步思想,渴求知识的青年。(喜爱读书并爱读鲁迅的书)鲁迅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里,总是能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当作武器,揭露、抨击社会的腐败和阴暗。他的文章总能给人以启迪和希望。此时,“我”看到的这三个字已由“鲜明”转为“光明”,因而“像得到保证似的”。表明进步青年对鲁迅先生的无限信任。于是,“我”想买下这本书。

问3:“我”正在踌躇之际,是谁出来把书卖给“我”?--吸烟斗的人。外形:消瘦,但精神很好。第二次肖像描写,从“瘦”入手,着重写他的精神特征。先生从店后走出来,比前次距离近了,很显然是要过来问我买书的事。因此,“我”对他注意起来,观察也比前次细致。

问4:肖像描写如何体现先生的精神很好?--头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隶体一字的胡须,这说明先生是个有棱角,极富个性的人。作者以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这正是先生为人民大众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外在表现。

五、布置作业 1.本课生字、词。

2.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填表。

3.预习先生第三次肖像描写及全文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先生肖像在反映人物精神、气质上的作用。2.通过“一面”的印象分析,加深对“一面”力量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复习情况 1.听写部分生字、词。

2.提问:(1)“赫然”一词的含义?--①引起“我”感情上的震动,油然而生敬意。--②像看到一线光明,表明进步青年对鲁迅的信任。(2)两次肖像描写的特征是什么?--第一次:瘦。第二次:瘦但精神。

二、继续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为了躲雨,“我”到了内山书店,无意中看中了一本鲁迅译的《毁灭》,由于手头拮据,因而买不起书。正当“我”左右为难的时候,原先坐在南首的那位先生走过来询

问:“你要买这本书吗?” 问1:“我”从陌生人的目光中感受到了什么?--“……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此时,“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受到长辈的爱抚。

问2:鲁迅并不认识作者,为何送书给他?--表现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和支持。

问3:当他说:“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时,“我”以怎样的心情观察他?观察到了什么?--“惊异”,“我”极力想猜出眼前的人是谁。在这种强烈感情的支配下,“我”开始重新观察这个人。所以,这次观察不仅有前两次描写内容重复出现,而且又比以前更细致,留给人的印象也就更深。

脸: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

头发:寸把长,直竖着。

胡须:隶体一字。

长衫:牙黄羽纱。

烟嘴:左手捏一支黄色的,一头己熏黑。

手:竹枝似的。

问4:作者反复突出他的“瘦”,为什么?--借以反映鲁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我”对先生无限爱戴、敬仰之情。

问5:这一回,“我”终于认出眼前这个人,“我”的感受又是如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称同志--志同道合。称朋友--感情深厚。称父亲--崇敬爱戴。

称师傅--要学习他。称战士--颂扬他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

从肖像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形容憔悴,却依然战斗在革命的最前列,对青年人是那样的关心和爱护。面对那慈样而正直的目光。“我”万分激动,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鞠了一躬,接过书向门外走去。刚才还如踩了棉花团一般,现在陡然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讨论: 1.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后,归纳。)--为革命而忘我工作的人。(瘦)--具有顽强意志和坚强信念的人。(精神)--为人谦逊,对进步青年关怀、支持。(赠书,主动向“我”推荐别人写的书)2.肖像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表现先生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请学生朗读。

问1:为什么四年来,每当遇到辱骂和踢打时,“我”总是昂起头?--先生坚强的意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时时鼓舞着“我”,只要想到这些,心里就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生命中仿佛有了根支柱。

问2:“我”所感受到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哪儿?--来自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会面;来自鲁迅坚强的革命意志,忘我的革命精神、诚挚的关怀和鼓舞。

问3:先生去了,为什么不是悲痛的时候了?--共同的理想还未实现。经过不断努力,最 终实现先生的遗志,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祭奠。小结:“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与先生相见的“一面”,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信赖、爱戴、敬仰之情,以及踏着他的血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

四、总结中心

学生讨论后,归纳。

通过对先生肖像、言行的描绘,赞扬了先生关怀、热爱进步青年的崇高品质以及坚定的斗争信念,表达了作者踏着先生的足迹继续奋进的决心。

五、写作特色

三次肖像描写: 抓住了鲁迅的肖像特征,由整体--局部,由粗线条勾勒--细致具体的描写,突出鲁迅的精神面貌。这三次均抓住了瘦的特点,借以反映鲁迅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他虽瘦但精神抖擞,突出表现了鲁迅顽强的意志。这样,既突出文章的中心,又大大丰富了题目“一面”的内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2.把研讨与练习四填在书上。[附录] 板书设计 远处(模糊)瘦、(脸、竹枝似的手)

坚定的革命意志

一面的印象近处(清晰)精神(头发、胡须)忘我的革命精

一面 诚挚的关怀和鼓舞 面对面(完整而深刻)瘦(脸、手)

精神(头发、胡须)

一面的力量:踏着先生血的足迹的继续前进的决心。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春》教案 北师大版

《春》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认知目标:

A.识记 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B.理解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

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 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素质培养目标:

F.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二、达成目标策略

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 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知识回顾(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â)薄(bó)烟

黄晕(yùn)蓑(suō)衣

巢(cháo)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六、布置作业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讲读示范

(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

1.讲读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拟人)

(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复)

(3)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讲读第二部分(第2、3、4、5节):绘春

(齐读第2、3、4、5节,分析讨论按顺序说明描写的对象;说说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哪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

(1)总括轮廓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先粗笔勾勒,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提一笔,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春草图

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色。这里有草的动态:“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旺盛的长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与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黄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揭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春花图

春花图,着力描写春花竞放。作者选择开花时节相仿而花色各异的桃、杏、梨作为描写对象,先用拟人写出它们的争相盛开,再通过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接着,作者由群花的争芳吐艳展开联想,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同时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称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它们虽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如火如霞如雪,却也明艳照人,别有一番情趣。

(4)春风图

春风图,着力描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吹面不寒”“像母亲的手”,通过触觉写它的和煦、轻柔;微 微润湿的空气中混合着“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和“各种花的香”,通过嗅觉写出了春风带给人的特有的清新;呼朋引伴的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短笛,通过视觉和听觉绘出了一副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好画面。在这幅图中,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二、独立分析,教师点拨

1.讲读第二部分(第6、7节):绘春

(1)春雨图

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细密轻柔、润泽万物。春雨的特征是,一多二细。先说雨多、雨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然后顺着春雨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绿的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无一不带着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征。接着又把视线转移到人间,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用“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接着写行人,写农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撑起伞慢慢走着”,安宁、悠闲,或“披着蓑戴着笠”,带有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写“在雨里静默着”的房屋,与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细雨绵绵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温馨的景色,那一种和平安静的氛围,都描绘得出神入化。

(2)迎春图

迎春图,着力写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风筝”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进而带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欢腾的景象,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然后作者巧妙地点出寓意:“‘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画面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颂扬了像春那样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讲读第三部分:赞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她非常“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她有“无穷活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长进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在盼春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齐读课文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四、归纳写作特点

1.观察细致,描述生动真切;

2.诗情画意相融合;

3.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准确生动。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2.完成课后练习四;

3.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一切„„欣欣然张开了眼

总括轮廓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钻、嫩、绿、满---草

春草图(草报春)坐、躺、滚、踢、跑、捉---人

态:赶趟儿

春花图(花争春)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实)

二、绘春

(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触:抚摸

春风图(风唱春)

味:泥土气息 草味 花香

声: 鸟声 清脆 宛转

笛声 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春雨图(雨润春)

状:斜织、薄烟

景: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迎春图(人迎春): 城乡 老小 舒活 抖擞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赞春

三个比喻句:“新”“美”“力”

第五篇:语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筏子》教学设计

《筏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领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品质。

4、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难点:领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品质。

教具准备:

黄河水车的图片,羊皮筏子的图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黄河那汹涌澎湃的气势更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不屈向上的人格。作为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袁鹰先生的文章《筏子》,看看他笔下的黄河大水车、羊皮筏子及“黄河的主人”们是如何与黄河进行抗争的。

二、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复春,又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后,曾在中学任教。1945年底到上海《世界晨报》任记者,1947年初编辑上海《联合晚报》文艺副刊。其间写了很多反映青年学生生活的小说、散文和诗。上海解放后,任《解放日报》记者,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工作,曾任文艺部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散文世界》主编等。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秋水》等。袁鹰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

三、关于羊皮筏子: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像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

四、学习生字词。

规模()浊浪()心悸()相称()似的()汹涌()吞噬()湍急()浏览()化险 为夷()如履平地()

五、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课文。互动2:听了同学的课文复述你有何感想? 明确:羊皮筏子虽然很小,却能经得起大的风浪。艄公的技巧高超,令人佩服。乘客的胆子真大,处变不惊。黄河的气势让人感到震撼。

互动3:上一篇课文写的 是了长江,这篇课文写的是黄河。两位作者是不是把它们都作为自然景观来写呢?如果不是,作者想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不是。关于《 长江》,郭风不光赞颂了长江,更是讴歌了古老而又年轻的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篇课文的作者想要歌颂的是征服自然的人类,这赞美包括了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的勇敢,机智、沉着和毅力,也颂扬了黄河的雄浑磅礴。

互动4:现在我们大家再仔细把课文读一遍,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以上几点的?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本文主要通过在汹涌的激流上鼓浪前进的艄公的描写,通过在羊皮筏子上镇定自若的乘客描写,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大胆和镇静,还需要小心和智慧。

互动5:作者极力描写的是黄河上的艄公形象,写乘客的大胆镇静又是为什么呢? 明确:衬托艄公技巧高超

互动6:那么写黄河的惊涛骇浪以及羊皮筏子的小呢? 明确:也是为了衬托艄公的技艺高超。

互动7:艄公技艺高超,乘客谈笑自如。这一切都是征服自然的人类的最好写照。那么作者想要 通过这一切阐明的是什么道理呢?

明确: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是不行的,要战胜艰难险阻、征服自然还得靠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只有大胆镇静与小心智慧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互动8:这篇课文的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阐明这一道理?明确:鲜明的、一系列的、全方位的衬托和对比。有正衬,如写黄河的大,以大水车衬托。写黄河的深,以筏子的载重多衬托。写黄河的急,以羊皮筏子的快来衬托;有反衬,如见到羊皮筏子前和见到羊皮筏子后的想法,岸上的人和乘客的不同心情的比较;有正衬、反衬错杂,如小小的浪头吞噬筏子,即正衬了黄河的凶险,又反衬了征服自然的人们;有衬托对比交织,如提心吊胆和从容谈笑

即使对比,又是前者反衬后者。这一连串的的对比、衬托是文章结构紧凑、文脉连贯。

研读与赏析: 见课后习题。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的倒数第二段。

2、利用课外时间参观黄河水车,羊皮筏子。补充材料: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 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 你闻所未闻。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 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兰州市北滨河路180号的陈老汉便是一个出色的放筏人,他放的只不过是橡皮筏,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祖居兰州市的李德明老人也是一个羊皮筏子放筏人,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

下载语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春》教学设计2[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春》教学设计2[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语文下册10望岳教学设计2

    望岳 1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品味诗歌的语言,受到艺术美的熏陶。 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文学修养。 3.体会诗歌的意境,深刻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怀。 2学情分析 一......

    七年级下册语文《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 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 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教学设计

    【课 题】:《古诗二首》 《绝句》 【课 型】:新授课 【课标定位】: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能通过学习古诗中的重点字词,能弄清诗句的含义,同时初步学会利用想象,领会诗的意境,......

    七年级语文下册《猫》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猫》教学设计 郑振铎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 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

    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C1403班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教学设计 语文版

    《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感受形象,体会感情 二 欣赏优美语言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让学生谈谈春天给人的感受,列出词语,并一一写上黑板 二 检查预习工作. 包括字词的注音,......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