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案例
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
——教学《汽车的联想》
《汽车的联想》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课。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学生们对它都非常熟悉,所以学生们对画汽车具有浓厚的兴趣。但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让他们就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去绘画一辆汽车,也许他们会画的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样的作品,就达不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表现汽车形象的目的,更无法让学生体验到“造型.表现”的乐趣。
那么如何让学生画出的汽车体现出他们各自的创造性?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表现方法外,还需要更多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们敢于创新、大胆想象。在汽车的外形创意和功能创意上展开联想的翅膀,有创意地绘画出与众不同的汽车形象。
一、案例描述:
小学一年级下册第3课,《汽车的联想》。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一课。我的发现:汽车可以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图形概括。我来体验:
1、请选择几种形状组合汽车外形。
2、添加细节,体现特殊功能。我爱探究:怎样把生活中的物品变成汽车的形状? 我能创新:我还能画出更新颖的汽车。
艺术实践:请画一辆你最喜欢的汽车,并介绍给你的小伙伴。
教学过程:
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样的车?他们都能为我们做什么? 学生们说出他们各自熟悉的车。简单介绍车的功能。2.分析汽车结构。
(1)问:不同功能的车,它的外形一样吗?生:不一样。
(2)展示汽车玩具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汽车的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观察、分析,回答:车头、车身,车窗、车轮……。3.探究汽车的表现方法。
(1)问:汽车的各个部分可以用什么形状概括呢?它们都由哪些基本形状组成的?
生:汽车可以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简单的图形概括组成。(2)教师课件展示结构复杂的车、通过课件分析讲解。
学生总结:结构复杂的车也同样是由概括基本形组合而成的。(3)我来体验:利用几种你喜欢的形状组合成汽车的外形。学生运用几何形组合,简单地画出汽车造型。
4、欣赏造型新颖、美观的现代汽车。(课件:展示图片)
5、师:汽车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哪些问题? 生:尾气导致环境污染、能源大量消耗、城市交通堵塞…… 我们在设计汽车时就要考虑解决汽车带来的问题。
6.环保汽车课件展示:充电汽车、以氢气为燃料的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学生欣赏设计师设计的环保汽车。7.欣赏同龄学生作品。
看看这些汽车的造型象什么? 生:鲸鱼、蝴蝶、香蕉、飞机……
8、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系。
(1)启发学生将生活中的物品改造成汽车。
师:我们生活中的动物、水果、物品都以变身成汽车。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事物变身成汽车?
生:妈妈的高跟鞋,大苹果、小白兔、蛋糕和冰淇淋……(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开发汽车更多的功能。你们想让你们的车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环保、科技(电子导航、卫星跟踪、风能发电、太能板、螺旋桨等)(3)引导学生可以用色彩、图案去装饰、美化汽车。
再想一想,可以给不同外形的汽车穿上什么样的漂亮外衣呢? 生:七彩的颜色、桃心的图案……颜色丰富、图案美观。
9、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画一辆有未来感的汽车。提出作业要求:
1.设计绘画一辆造型美观、奇特、功能强大的汽车。2.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3、合理添加图案进行装饰。
二、案例分析:
一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基本形状,会用基本形状概括的方法表现简单的事物。但对于利用形状的组合表现汽车的联想,或根据汽车的外形把生活中的物品变成汽车的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就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汽车的回忆、观察、启发联想等,创新、想象出不同造型、不同功能、不同图案的汽车。
(一)分析汽车构造
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猜谜语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学习内容。汽车作为运载工具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所见到的不同种类的汽车及其功能,了解汽车的构造。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观察对象的视觉艺术特征。为汽车的联想和艺术创作铺垫。
(二)探究汽车的表现方法。
观察老师展示的汽车玩具模型,探究汽车各部分是由哪些基本形组成的。明确汽车可以用基本形进行概括和组合。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结构再复杂的汽车也同样是由基本形概括组合而成的。从而用基本形组合进行大胆的联想,创造性的画出各种不同的汽车。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汽车的历史和文化,使学生在学有所乐的同时,学有所得。
(三)欣赏同龄学生作品。
通过教师示范和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给学生以一定的启发。欣赏了鲸鱼车、香蕉车、飞机车等等造型奇特的车,使学生感知把生活中的动物、水果、食物、生活用品等的外形和汽车的外形联系、联想,就可以变成奇特、有趣汽车的形象了。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外形像只可爱毛毛虫的汽车、造型象靴子的《靴子车》。还可以从汽车的功能上引导学生欣赏,比如:作品《环保节能车》《装甲车》在表现汽车结构的同时,添画了太阳能板、螺旋桨……体现汽车的特殊功能。接着再欣赏汽车的图案、色彩,引导学生用各种色彩、图案去装饰、美化汽车。总之,教师要极大地去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启发他们的创造思维。
(四)明确要求,自主创作
明确作业要求和评价要求,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艺术实践,并能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效果与思考:
对于一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活动,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鼓励学生带一些汽车玩具,那样有利于学生在上课可以细致地观察汽车的结构。本课的实践活动主要鼓励学生运用水彩笔和油画棒等工具进行创作。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们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联想,他们能够设计创意出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汽车。从而体验到了“造型.表现”一课是可以快乐的联想绘画。大家的作品一点也不千篇一律,而是各具特色。一年级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还不够细致,所以教师在指导绘画时,提示学生观察并注意表现汽车各个部件的特征,力求体现出细节,如车轮轴、螺丝、车窗等。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表现方法的同时,教师要还应注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意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设想。总之,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都能通过联想创作出各自不同的汽车来。体验到了“造型.表现”的乐趣。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主题】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之多媒体巧妙应用。
【背景】这是人美版第三册第5课《漂亮的小钟表》教学内容,这一课属于美术的设计〃应用的范畴,小学美术低段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课堂活化,为此,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钟表外形的特征,能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材料和彩纸剪贴的方法,设计制作既有特点又美观的钟表,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钟表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并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
3、通过本科学习,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情景】课前我制作了漂亮的课件,把整个课程设置成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展评四个阶段。在导入环节我设置了猜谜导入,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同学们都很积极,很配合,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在看一看环节,同学们对琳琅满目的钟表表现出极大的喜爱。试一试,大显身手,同学们都很积极。
【分析】
1、多媒体应用的视觉功效
在信息化普及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似乎已经跟不上潮流,尤其对于我们艺术科目,借助多媒体比单一的讲述和只局限于课本的范例更能达到课堂预期的效果,在看一看环节,如果只是课本上的例图,学生可能不尽兴,可能课前已经看了,激不起多大的兴趣,但是借助多媒体,借助现在的网络,我们可以搜集很多的钟表图片,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为设计小钟表提供更多的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2、多媒体应用调动学生掌握新知
在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时,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听得不但不烦,还很清楚,达到了激情引趣,趣中施教,教中有乐,乐中起智。有动画效果,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审教育人,美中育人,自由创作,巩固新知。在想一想环节,对于钟表外形结构的理解,如果只是讲述,或者以我制作的小钟表讲述,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不高,理解性也不高,但是借助了多媒体,通过看、听、想一步一步容易掌握和理解。在试一试环节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的设计制作,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体会】
随着《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课堂教学无论从思想、方法、手段、过程、形式上都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这一改革和变化使美术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日愈明显。在来西张小学之前,美术课运用多媒体只是在公开课的时候用,平时上课很少去用,因为条件的限制,也因为自身的懒惰吧。在西张小学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面临的又是小学生,我的美术课基本都是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变革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为美术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开拓了自由、广阔的空间,从而使美术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好地适应学校素质教育的需求,更有效地为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四年级《千变万化的帽子》
一、案例主题:
本课以真实性、朴实性和学科性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由于帽子的知识特别丰富,在一节课里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课的设计。力求做到课件少而精,不摆花架子,让学生学得扎实。
二、案例背景:
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帽子的种类和用途很多。除了有遮阳、保暖、美观的作用外,有的可以显示职业和身份,还有的可以保护头部避免或降低来自外力的伤害。古今中外的帽子文化更是值得探究的。而四年级的学生对帽子的认知仅仅是:知道帽子的防晒功能、保护头部的功能、显示身份的功能、帽子的装饰功能。但学生们所知的这些功能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明确起来。同时,四年级的学生们对任何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都很感兴趣。他们对如何设计制作一顶功能强大同时又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帽子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但是,到底如何把一张平面的纸做成立体的而且又具有不一样的外型呢,学生们一般都只是把纸一卷了事,这样做出来的帽子外型就会是千篇一律了。所以,这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学习障碍。另外,如何在方形、圆形、梯形等基本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这是需要学生们开动脑筋去思考的问题。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有关知识并能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帽子。
2、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装饰方法。能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制作造型独特的帽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生活、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兴趣。
四、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要求: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纸制帽子。
重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帽子。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若干个帽子、剪刀等手工制作工具。
2.学生准备: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素描纸﹑小刀﹑各种装饰品。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出示课件,出现歌曲《小红帽》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小红帽的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小红帽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接受提问:“小朋友们,我是小红帽,大家看一看,想想你看到了什么?我头上的帽子漂亮吗?你也想有一个吗?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吧!一起做千变万化的帽子。”教师板书课题——千变万化的帽子。
再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帽子。有古代现代,和各民族,款式多样,让学生进行区分对比,通过欣赏对比让学生对帽子的形状、颜色、饰品更加了解,为制作帽子积累素材。
(二)、师生合作、探究方法: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哪些方面的变化吗?
2、师生共同研究帽子的制作方法:选择材料,设计款式,制作方法(主要是粘贴,缝制),装饰方法(粘贴,画,佩带)。教师板书。
(三)、教师示范:
因为制作是本课难点,所以教师要做一些拼折的示范,让学生更直观一点,利于学生掌握制作要点。教师再小结,强化学生对帽子制作步骤的了解。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老师提出制作要求,让学生自选材料和方法,制作出一顶造型独特,颜色美观的帽子。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剪刀、针线注意安全。垃圾装进袋子里。
(四)、小组合作、创作实践:
1、分组或单人进行创作,可互换材料。制作前小组先讨论制作帽子的想法并画出帽子的小图。分组进行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画出图稿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2、学生创作时,多媒体展示所有帽子的图片和播放优美的轻音乐渲染良好的创作氛围,同时也为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具体的视觉形象。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展示表扬。
(五)成果展评:
1、让学生出示制作的帽子,小组或个人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来肯定作品,同时也肯定了学生的能力。请制作优秀的小组或个人谈谈自己的制作构思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现在动感的音乐响起来了,请学生带上亲手制作的帽子,伴随着音乐闪亮登场了。他们像小模特一样,摆出造型展示自己的帽子。通过这样的表演,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课后延伸:
出示用其它方法设计的帽子,让学生发挥想象,未来的帽子会怎样?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大家敢想敢尝试,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设计出款式更奇特,功能更多的帽子。可以写出构思,画出设计图。让学生的想象和创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七、教学后记和反思
本课努力地探索小学设计制作课的教学实践,将美术中的设计制作和音乐中的歌曲教学融入到美术课教学中,并通过可爱的动画、动听的歌曲,巧妙的对话来创设一个童话般的帽子世界情境,使学生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学习;始终围绕《小红帽》的歌曲来进行艺术的感受、体验和创造。充分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同时又体现了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较成功地描绘出了各自想象创造的帽子形象,并能基本跟唱《小红帽》的歌曲,学生学的主动,学生开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得到了设计制作课教学的点滴经验和成果。
我们都知道:教学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进行反思,只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才会有教学的改进。
我认为本课教学后,有几个值得反思和重视的问题:
1、本课教学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摆脱传统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束缚,在歌曲学习与设计制作学习的融合和过渡上还显生硬、不自然。
2、教师的示范过多,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有一定的局限影响,没能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创造力。
3、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在对歌曲的教学处理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身缺乏较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积累。使学生的歌曲表演唱练习效果不太理想,远未达到预想的艺术表演唱的效果。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美术教学案例《标志设计》
案例背景
标志设计是在以前学习习近平面设计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图形的造型和构成中的基本手法,开展应用设计实践课。标志是一种象征性艺术,他依靠一种象形的艺术语言,向观者传导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只要留心,标志几乎已经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沟通多向感受的渠道。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设计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只要真正的分析和理解了标志创意过程,就能设计出好的标志设计作品,做到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标志设计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本课内容设置注重从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标志的观察和识别出发,展现设计艺术对我们生活的独特意义。学生在识别大量熟悉的标志图片时,对标志的种类特征、表现形式等要素,有了系统的认知,并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学生依靠直觉、感受、想象和灵感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地探究,从而产生了对标志设计求知欲,使学生在充满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体验成功和欢愉。
教学目标 :
1、正确理解并掌握标志的概念,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标志,并了解标志所传递的信息含义。
2、通过观察、体会,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的尝试设计富有意义的的标志。
3、通过学习和设计标志,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了解标志的应用分类和构成形式及标志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如何构思标志设计的创意,使设计的标志富有意义。教具准备:收集一些著名标志范例,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直尺、圆规等绘图用品。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视觉图形进一步加以简化、美化,形成简明易认印象深刻的视觉符号,他能准确地向人们传递特定的信息,这就是标志。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标志设计。(出示:课题)
师: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有关标志的那些知识呢? 下面请
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和老师开始今天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标志的含义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初步了解标志。(演示教学课件)师: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标志可以看出,每个标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通过我们刚才对标志的初步了解,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什么叫标志?
生:。。。
师:因此可以说: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识别、象征、审美和凝聚的功能。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标志的种类
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标志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种类?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展示类别及图例)。
标志的类别繁多,使用广泛。例如:
用于国家标志的国徽、国旗。用于团体标志的共青团团徽,团旗,少先队的星星火炬。用于商品上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轿车标志;用于各行业、机关等职能部门的专业标志,如公路局的标志、中国铁路的标志、公安机关的标志等;用于会议上标志,如奥运会标志,我国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用于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称交通标
志;指示人们注意安全的安全标志;此外,标志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多样化,如体育运动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等。
(三)标志的组合形式,教师结合课件讲解。
颜色组合方式:我国在生产和交通安全的颜色标志为红(静止、停的意思)、黄(警告、注意的意思)、蓝(指令、遵守的意思)、绿(安全通行的意思)、如铁路用黄和黑标明注意、警告、危险的安全标志,用红和白作为公路交通标志,用红、黄、绿灯指挥车辆行驶的标志等。
图形组合方式:如奥运五环标志,党徽标志、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等等。
文字组合方式: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可口可乐标志、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志等等。
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如运用中国古钱和“中”字构成的中国银行标志、中国铁路的“工人”标志、中国工商银行标志等等。
(四)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以设计“南票实验小学”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制作过程。
选题。确定标志设计的题目、内容及要表达的信息;
构思。怎样突出标志设计的特征,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构图。可多画几幅草图,反复思考,寻找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也可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定稿。选择最理想的设计定稿。
着色。设色单纯、醍目,或用对比色彩。一般只用一两种颜色,防止杂乱影响效果。
(五)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强调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简:设计简洁,一目了然,易识别。(采用美国百氏可乐饮料公司标志的五次变革来说明标志设计从繁到简的过程)
准:图文组合清晰,意向表达准确。(中国银行标志)奇:独树一帜、不能雷同。(采用几幅典型的标志图说明)美:符合艺术美的规律、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情感,注意使用场合。
四、作业要求:
1、请设计一幅具有特色的“禁止吸烟”标志;
2、请给学校的音乐会、艺术节、讲演比赛、故事会、家长会、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校庆等活动设计一个标志;
要求: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独特、美观。
五、学生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音乐和播放课件标志欣赏)
重点:引导学生丰富思维方法,如:怎样将语言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得明确,又有独特的形象。发现有独特设计的作业 可以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启发。
六、课堂小结:展示设计较好的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作业后把作品贴到小画廊,并选出优秀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中展评,巩固标志设计的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知识内容也可让学生以谈设计的构思过程来说明。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空间。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先收集各种各样的标志设计,从整体角度考虑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学生先有感性认知,继而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标志设计的境地,激活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和想象等审美元素的开发,感受设计美带来的愉快。
这堂课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引入主题,突出课中的知识点。使学生主动地在课堂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拓展。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而且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都得到了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谁画的鱼最大》
一、案例主题: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最优化教学导入,运用引导观察,树立多元化评价,体现人文性教育,为学生的创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案例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本课采取影片《海底总动员》里可爱的鱼儿尼莫做形象,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极大激发了学生创作兴趣,使课堂有声有色,富有童趣。
三、案例情境描述:
[片段一]欣赏:美丽的海洋世界
1、课件播放:小朋友们,我是尼莫,我今天带你们到我的家,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要告诉我哦!(放课件:欣赏海底世界录像)
生1: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鱼。
生2:我看到了许多鱼儿在海底游来游去,非常漂亮!生3: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跟尼莫玩一玩。师:海底世界这么美,你们想对尼莫说什么或做些什么吗? 生4:尼莫,你的家真美,我想把它画下来。生5:尼莫,你带我到你家玩吧!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让我们每个人爱护鱼类的同时,也爱护它的家。
2、教师:鱼之所以能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玩,就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1)学生说,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2)认识不同形状的鱼的特点。〈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鱼的形状真是千奇百怪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鱼身体的各部位的特点。)
[片段二]比较:认识大小
1、教师:小朋友们,尼莫从大海的深处请来了它的两个朋友,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不同?(学生:一大一小)好,现在我将这两条鱼放在一样大的纸上,你们仔细比较,哪条鱼放在画面上更合适?更好看?(出示两条玩具鱼)
2、体会如何将鱼画大:(学生进行画大的感受)
3、出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作画时应有正确的作画习惯,敢于充满画面并画大。
[片段三]欣赏艺术作品
1、课件出示农民画,引导学生比一比,说一说自然界的鱼与艺术作品中的鱼的异同。(1)教师:下面我们看看农民画家是怎样画的?出示艺术作品《戏鱼》,让学生比较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给5秒钟的时间,学生欣赏讨论
(3)引导学生说出鱼的变、加、色三方面的变化。
2、教师总结:农民画家真是太有创造性了,他把鱼变得更美了。找画中的秘密,农民画家是如何把鱼画大的?你们知道吗? 〈课件演示:将鱼变小再复元〉
3、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片段四]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鱼。
2、师生互评
生1:我觉得某某同学画得漂亮,色彩很丰富。(我也觉得是)生2:我觉得某某同学画得最大,外形也非常好。(对,但我觉得勾线再流畅点就更好了)
生3:某某同学画得很像动画片里的尼莫很漂亮。(你观察的真仔细,真棒,能再画大点就更好了)
生4:我觉得他画得更大一点就好了。(你的建议真好)生5:我画我画得是尼莫在海底做游戏。(你真有想象力)生6:我画了条大鱼在吹泡泡。(你画得形象真生动)师:你们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为你们骄傲。
3、海底漫游(师生共同进行)
教师带领学生听音乐到海底世界去游玩,看谁的动作最像小鱼,将你的小鱼展示在珊瑚礁上,学生围坐欣赏。
教师小结: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的朋友。
四、课后反思。
(一)实现最优化教学导入
具调查,人获得信息的途径有80%来自视觉。所以形象丰富、生动的图象是美术课堂导入环节的主要来源,通过对色彩的感受、形态的体验、情景的触动,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进入有效地学习状态。
本堂课经过小丑鱼尼莫的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着海底世界美、鱼儿的美,不由自主地想把它画下来。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情感”是和谐教育的动力,导入方式的最优化设计又是课堂教学的排头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源。本堂课的导入实现了优化教学,为学生作画做好了铺垫。(二)运用合理化引导观察
根据儿童形象思维特点,通过两条玩具鱼,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大小,直观形象,使学生真正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再通过提问,说一说自然界的鱼与艺术作品中的鱼的异同。让学生观察后体会到生活景象与艺术作品的差距。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三)树立多元化评价
通过自评——他评——师评的三位一体化,每个人的不同角度出发,使评价更丰富,更多元化。而目前美术公开课有些忽视学生作品评价,《美术课程标准》在论述美术作业评价是指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作为引导者,应该留出一点时间发现作品的亮点,强化个性发展或引导指出并弥补不足,获得持续发展的兴趣与潜力。然而,一些老师并没有给学生进步发展的机会。没有老师的点拨评价,我想学生只能原地踏步。再加上他们在不断地欣赏大师作品,等到高年级后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从而失去作画兴趣,那是我们做老师的最大悲哀啊!所以说,重视并树立多元化评价是刻不容缓的。
(四)体现人文性教育
感受了如此美丽的海底世界,相信会给学生留下一点感触,树立一些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