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课《春》教案
《春》教案
朱自清
126班
颜雅静
摘要:课堂上分析文本的精彩片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如何合理利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呢?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感知课文内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作者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
3.学习作者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的景物描写方法,并运用于练笔中,使景物描写的能力能够有所提高。
4.对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以鼓励为主,但要注意引导 的方向性。)
5.在语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6.从本文的学习中,初步学会阅读文章和欣赏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从作者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2.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3.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教学设想
多媒体教学,通过赏析该文,学习散文的写作方法 课型 新授课 预习指导 朗诵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二、作者简介 1’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他留下来的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绿》,这些文章我们在中学里都会学习到。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他的《春》这篇文章。
三、朗读16’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要用你的心去领略春的风光,春的气息。在读的过程中有遇到好的词和句,就用笔把它划下来,这不仅是我们学会欣赏,提高鉴赏能力的第一步,而且也是阅读课外文章,积累词汇的一种常见方法。
正音正字:“水涨起来了”的“涨”,“涨”是多音多义字。
散(sǎn)在草丛里 ,酝酿(yùn niàng),巢(cháo)应和(hâ), 晕(yùn),蓑(suō), 水涨(zhǎng),剿(cháo)迷藏(cáng),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笼(lǒng)着一层(cãng)薄(bó)烟
散:散(sǎn)在草丛里 散(sàn)会
四、分析精彩句段
1、盼春。3’
现在请同学们整齐的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作者期盼的语气。想一想,这一段哪里写得好?
(1)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可以表达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确:这种叠用,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如我们在叫唤朋友或者父母亲的时候,叫两声往往要比叫一声更加急切一些。)另一方面,也把读者的心悬起来了。(盼望着,盼望着什么?心往上提了一级,没写,还是一个盼望着,急了,心情又提了一级,到底盼望着什么?东风来了,为什么东风来了会让作者如此兴奋?答案还没出来,心又上了一个台阶,最后作者才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原来作者是在盼望春天。这就给我们读者一种渴望读下去,探究他后面到底写什么的愿望,从而引起共鸣。)
通过这样一种叠用,作者在文章一开头不仅表达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将读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读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确: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把春天拟人化,写它的脚步,仿佛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在远处向你招手,缓缓地向你走来,一种欣喜之感油然而生,让人倍感亲切。
(3)一句很朴实很平凡的语言,为什么我们能体会出这么多的东西呢?这就涉及到我们阅读文章的一种能力:品味和欣赏。(课本P51)
引出第三单元提示,联系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有春天,有冬天,有秋天。春风秋雨冬雪,大自然是美的。但是朱自清笔下的春最美,最需要我们来品味和欣赏。
如何品味和欣赏呢?方法之一就是体会文章中的修辞。在第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拟人和反复),通过两种修辞手法,表现了对春天的盼望,这是文章的总起。此时春天还没到,只是近了。接下来呢,春天来了,„„
2、绘春:接下来呢,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8’(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或者以自己第一天见面为例。)
所以,在这一段里,作者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景象。
景象:一切,山,水,太阳。
知识点:一切,说明了没有一个例外,眼睛所看到之处都是。
然:“的样子”,表示一种状态。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张开了眼。”是拟人写法,很形象很具体地写出了春天刚到时的特点。
“朗润”表示明朗、润泽。因为春天到了,山草变绿,林木抽芽,色彩变得非常鲜明,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树木由枯萎转为润泽。给人一种清晰明亮的感觉。(点击朗润的山的图片。)
水涨是因为冬天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冬去春回)
写太阳,拟人。用“红”来描绘,表现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不会给你一种烈日的刺通感。
(3)这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和排比。
排比:“山郎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作用:使句子整齐和谐,有气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朱自清在其他文章中的精彩排比还有:“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是,便从凝然的双眼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匆匆》)
学生优秀习作:“在上课的时候,日子从读书声中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写作业 时,便从舞动的笔尖上过去。每天都重复着这些,没有什么改变。”
过渡:这一段是作者在描绘春天中的总写,他用非常概括的语言勾画出了春天的整体景观。那么接下来作者就要对春天进行仔细地观察,用他细腻的笔触去描绘春天的美,为我们展现一幅幅春的画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3到第7段,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几幅画,分别以哪一种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你能否为这些画起一个漂亮的名字?
明确:展现了五幅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3、春草图,请同学朗读第3段。11’
(1)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春草图的?
明确:
质感:嫩嫩的。写出小草柔嫩的特点。
颜色:绿绿的。有了绿色就等于有了绿色,这里同样也是用绿色来象征着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命力:首先,用“钻”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钻不是一下子钻上来的,而是偷偷的钻上来,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的长出来的样子。
“钻”和“偷偷”两个字用语非常准确,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坚强的性格,显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使得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也使没有感情的小草变得像人那样,有感情了。
其次,“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表明了春草分布广阔,绿满大地。刚才是从一颗小草写它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又从整片的小草写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描写是多角度的,这样子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体。
再次,“坐着,躺着,打两个滚,„„捉几回迷藏。”这一组短语作者连用了六个动词,写了一群天真活泼小孩子。语言是非常口语化的,就像在和一个小孩子说话一样,非常亲切,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一样。
(2)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这些景象也正映现出了作者春天的一股强烈的热爱之情。这种用景物的描写来寄托作者感情的写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叶子、风、草为例作对比。)
如:叶子,心情好的时候是嫩嫩的,绿绿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干的,或者„„
风,心情好的时候是轻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凛冽的,刺骨的。
模仿:草,心情好的时候是软绵绵的,更好的时候,甚至是散发着阵阵清香。
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硬梆梆的,针刺般的,甚至是恶臭。
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也是我们进行品味和欣赏文章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同时这种方法放在我们的作文中也同样会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展示优秀习作:
“望着天空,看着白云,又远又近,有一种刺眼的感觉。„„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照射在路旁的树上,像被击碎的玻璃落在地上。风轻轻吹过,我多想将我现在所有的感觉都寄托在风身上,让它随风远去,随风消失。呼,一天又过去了。”
评价习作: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景物当中。
因此,学会在文章中欣赏它情景交融的地方,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精髓之一。因此,今天的第一个作业 就是要来运用这个精髓:在接下来的四段中,自己学着欣赏这四幅画面,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主要抓住两个点:第一,描写过程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哪些地方是属于情景交融的,有什么效果?在学习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同时,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认真的阅读文章,带着问题去思考。
五、作业
1、背诵第2-7段。
2、掌握字词及课下注解,准备小测。
3、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对课文中生疏字词的掌握。
2、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方法自己欣赏文章,领会作者思想感情。(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和评价)
3、掌握多种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努力通过联想和想象充分地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检测字词5’
(二)导入
5’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学习了他描绘下的第一幅画春草图,这幅春草图是怎样的呢?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背诵一下这一段。
作者并不单纯用春草图来表现春天,他还描写了春天的花,那么春天的花是怎样的呢?请一位同学来背诵这一段。
(三)春花图8’
1、假如现在你手中还握着一架摄像机,按照课文的描写,你将如何进行拍摄?
明确:从树上似锦的繁花移到花间喧闹的蜜蜂,最后移到地上草丛中烂漫的野花。从高到低 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是值得我们在在作文时学习的。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幅画美不美?
谁能具体说说朱自清笔下的春花为什么能够写得这么美?
预计有如下几种答案:因为朱自清喜爱春花,在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知识广博,语言美,在描写中使用了修辞手法。(引出修辞)
3、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明确:(1)拟人,写春花报春的气势。
(2)比喻,写春花色彩的艳丽。
(3)通感,写春花气味的甜香。
(4)衬托,写春花数量的巨大。
(5)比喻,写春花种类的繁多。
总的特点:春花万紫千红,争芳夺艳。
(附:用拟入,写桃树、杏树、梨树;不简单地说花朵开得茂盛,而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描述,寓树以人的情态、动作,“赶趟儿”,表明争先恐后地,要赶上这一趟儿,赶春天,赶春光,百花争春,这就把是写活了。用比喻,1,写花色的艳丽,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2,为什么要把遍地的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没有直接写到太阳,但却能够让人感受到一股明媚的阳光,没有直接写到风,但却能够让人明显地感到一股习习的春风。)
从中,我们看到,五句话,写了五层意思,层次极为分明,都围绕着春花写,中心十分突出。从中我们是不是能获得一些对作文很有帮助的启示呢?——写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在围绕中心写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让文章更加的精彩,让你所描绘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可感,这就非常需要修辞的运用。就像作者把野花比喻成眨呀眨的星星,很含蓄的写到了风,写到了太阳,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同时他也将这段对春花的描写引到了下一段对春风的描写。现在请全班同学朗读第5段。
(四)春风图10’
请一位同学起来背诵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体的、形象、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写,我们也容易读。而春风是一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作者怎样去写呢?
1、作者写春风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先写风的温和,再写风的香气,后写风的和悦。
2、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从人的哪些感觉来写的? 触觉、嗅觉、听觉。
3、作者从触觉写春风,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为什么要把春风比成母亲的手,而不比成父亲的手,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手呢?
明确:母亲手的普遍特点是温顺柔和,而父亲的手的特点是粗广刚毅。因此,这一比喻从触觉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把本来看不到摸不着的风形象化了。同时这个比喻也印证了前面古人所讲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因为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为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风却不一样,古往今来,人们对春风的感受却是一致的,像母亲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点。
4、才说了,风本来是没有味道的,这里哪来的香味?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嗅觉感受到了春风带来的各种气息,有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有青草味儿,也有花的香,写出了春风的香甜和醉人。
5、作者还借助听觉写出了风的和悦,请问他听到了什么?
鸟儿“清脆”、“宛转”的叫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和轻风流水应和,这是多么动听的音乐。
6、以上我们看到作者从触觉、嗅觉和听觉三个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图,作者也同样运用了这三种感觉,还有视觉。从中,我们看到,文章对春景写得如此具体生动,是和作者多方面的感觉和深切地感受分不开的。这里我们又获得了一种启示:要获得实际感受,就耍仔细观察,观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齐开放,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和表现事物。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要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能力的一种途径。
(五)春雨图5’
那么春天的雨又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朗读第6段。读完后思考或者自由讨论两分钟,让学生上台填写表格。(目的是让学生试着用自学或探讨学习的方式欣赏文章。)要说出体现在哪里。
明确:
顺序,由物及人,由近及远。
修辞,排比,比喻。
特点,细密,轻盈。
(六)迎春图5’
以同样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七)颂春4’
请同学朗读8—10段。说说这三段赞颂了春天的什么特点:生机勃勃,千姿百态,充满活力。
(八)活动3’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为什么?甚至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个字或词谈谈体会。
(九)总结1’
评价同学的谈话。从文章中作者体现出来的感情,到从作者景物描写的方法给读者的启示,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进行作文。
三、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并读熟《古代诗词五首》
四、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绘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五、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诗意盎然、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机械地、繁琐地逐一分析五幅图画,学生在下面认真地作笔记,尽管学生把笔记写得密密麻麻,我想,这也无疑是对新教材的一种背叛,是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结果肯定收效甚微。
因此,我教学本课时将课文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朗读为主,用30分钟听读、齐读、自读,然后用15分钟进行了分组朗读比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同学们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把握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深入到作品的意境当中,细细地涵泳品味,进一步领会了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观。第二课时,我将品位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采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课的优美语言有真切的体会。起先20分钟,老师检查字词,介绍作者和背景,然后帮学生理清思路,进行整体感知,尤其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生以“渔”)。在这个基础上,品位语言也就水到渠成了。接着,我布置同学们围绕两个题目(如前)分小组讨论5分钟,让同学们大胆发掘文章语言精彩之处,尤其是动词的运用、句式的变化、口语的穿插、修辞的妙用、各种感观的调动等。除此之外,还要求同学们进行联想拓展,把课内外所积累的古诗文写春的名句进行一次大整合。
最后20分钟,就是这堂课最出彩的地方。同学们踊跃发言,这是出乎我预料的,连平时最胆小、对语文没有兴趣的几位同学都发了言,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们都说出了对课文的自己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勿庸置疑,这些回答虽然显得还有些幼稚或不完善,但是,这毕竟是同学们自己自由探讨得来的,比起老师越俎代庖的“灌输”或许更有效果,更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
第二篇:第1课教案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该亚的传说 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厄瑞斯忒的传说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古猿 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以及人种的形成等知识。新课教学
一、人类的起源
1.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镜内最早的古猿——元谋人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有关南方古猿生活的时间及所在的大洲等情况,再进一步分析: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说明南方古猿处在由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将南方古猿与元谋人进行比较,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较早生活的地区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提问: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什么标志着古猿演变成了真正的人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①首先是劳动促使了古猿的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手脚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的需要。②制造工具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举,动物怒会制造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随着脑力和生产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现代人产生了。
2.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人类随着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逐渐到从未涉足的地域生活。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又相对隔绝,主要的种族逐渐形成。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人类学者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思考课中题:“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在学生会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有关地理知识思考人种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学生看书了解了三大主要人种的分布情况后,提问:美洲的黑人是怎么来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种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并指出世界上的人种,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因人种间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二、母系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在当时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个人无法单独生存,只能维持群体的生活。特点:是以母系的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的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加深学生的印象。思考课后温故知新习题,认识原始农业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作用。2.该亚的故事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小字,了解该亚的故事,使学生初步认识神话传说与历史的关系。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更多的神话。
三、父系氏族社会
1.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师要求学生看课本,整理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特点:以父系的血缘为纽带;男子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财富增多,出现私有财产。2.厄瑞斯忒的传说
要求学生看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教师总结指出,今天的人们一方面是根据考古发现,另一方面是依靠神化传说对原始社会进行研究探索的。小结巩固
归纳本课的基础知识,从人类的形成、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等认识到劳动、生产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从人种的形成、原始农业对人类发展的作用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课后探究
上网查找有关人类起源的知识。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古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金字塔 古巴比伦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城邦出现和奴隶制小国的建立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①指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②指导学生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③组织学生探讨“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亚非文明古国的有关历史。②通过看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使学生感知亚非古国灿烂神奇的文明。
③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金字塔的建造之谜”,指导他们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增强学生的团对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讨“金字塔的建造之谜”,使学生认识到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通过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使学生认识到法典保护奴隶主利益的实质,也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③通过学习“印度的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为巩固奴隶主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统治服务的,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重点难点
重点: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软件。教学建议
本课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借此并运用多媒体软件,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一问一答,一问多答,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等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这些文明古国现在还存在吗?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些内容。新课教学
提问: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是指哪些国家吗?学生回答并在地图上指出各国的位置,指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
要求学生看书,注意思考以下问题:这些文明产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为什么古代文明多产生于大河流域?各个文明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流域文明的产生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那里到处是五谷不生的荒野、沙地,终年雨量稀少。然而,发源于苏丹的湖泊、汇集着沿途雨水奔涌而来的尼罗河改变了这一切。由于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还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肥沃的淤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的工具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后来这里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古代埃及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40多个奴隶制小国,产生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2.埃及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形成 公元前3100年形成,首都孟斐斯 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
提问:①为什么叫“金字塔”?②为什么古埃及的国王热衷于即位后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并要将陵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③你知道哪些有关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知识?④金字塔的修建有何历史影响?
指出:修建金字塔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加剧了古埃及国内的阶级矛盾,削弱了国力。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二、古巴比伦王国
1.两河流域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约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它们之间为争夺奴隶、土地不断战争。两河流域南部时而统一,时而分裂。2.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公元前18世纪,首都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特点:是历史上以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由于阶级矛盾尖锐,古巴比伦王国长期处于混乱和分裂状态,国家并不巩固,约公元前16世纪早期被外族所灭。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印度河流域奴隶制城邦的出现
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2.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提问: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有什么影响? 指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为了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的。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和中国 小结巩固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到五六千年前,亚洲、非洲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古国,主要有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了解了它们进入奴隶社会的时间和建立统一王国的时间。这些文明礼貌古国在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3课 欧洲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 爱琴文明的兴起 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伯里克利当政时的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 布匿战争与罗马的扩张 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①通过识读《爱琴文明》、《古代希腊》、《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等图,增强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何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通过解答课后的畅想天地题“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有何不同”,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①在“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中,采取自学辅导法。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识读地图,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两目的学习中,注重探究式学习。首先鼓励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课堂讲述雅典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故事、布匿战争的故事,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从而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探讨扩张战争对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爱琴文明”一目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使学生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从而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②在“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但伯里克利毕竟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③通过“罗马共和国的兴衰”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罗马先有共和国后有帝国这一史实,从而感悟到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奴隶起义是打击奴隶主统治、推动奴隶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重点难点
重点:伯里克利执政时雅典的奴隶民主政治 难点:布匿战争和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古代亚非文明是在哪些地区发生的?分别产生了哪些文明古国?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与古代亚非文明不同的是,它的发现问题不是在大河流域,而是以海洋为中心。新课教学
一、爱琴文明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岸,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2.爱琴文明
提问:①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怎样的?它以什么海洋为中心?②爱琴文明的起止时期、先后的中心分别是什么?③爱琴文明为什么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④说一说爱琴文明创造了哪些灿烂的文化?
指出: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公元前12世纪衰落,历时约800年。古希腊爱琴文明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古代希腊人辛勤创作的结晶,更是希腊奴隶们辛劳的见证。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雅典的繁荣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希腊最著名的城邦。工商业发达,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学生思考:①雅典是什么阶级专政的城邦?②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改革后的雅典社会是否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呢?③雅典为什么在希腊各城邦中居于领导地位?
指出:梭伦改革只是雅典民主政治众多发展里程碑中的一个,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当属伯里克利当政时。伯里克利当政时,雅典处于全盛时期。2.伯里克利当政时的民主政治
学生讨论: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归纳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伯里克利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扩大奴隶主的民主。但是伯里克利毕竟是奴隶阶级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仍然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专政。
当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时,在意大利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
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思考:①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机构如何设置?它属于什么政体形式?②罗马何时称霸地中海?它是怎样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的? 2.“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思考: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有何影响?
布匿战争给罗马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后果:一方面它导致罗马奴隶制经济的高度繁荣,使罗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达到极盛;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小农破产、公民兵役制的瓦解、社会道德风尚败坏沦落,从而为罗马共和国的衰亡埋下了隐患。3.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4.罗马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指出:无论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都是奴隶主专政的国家,都是奴隶主阶级掌握政权,对奴隶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社会。小结巩固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爱琴文明是希腊的早期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罗马共和国经过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从而也使国内的危机爆发,共和国衰落,进入帝国时代。
第三篇: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以及其他学派的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2.过程与方法
分析、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讲述,比较;问题探究、列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的人文主义精神;了解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以祖国的历史文化而自豪;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教学方法】:
(1)主要采取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
(2)注意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文献资料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对吧?《百家讲坛》大都讲的是国学,说到国学,说到儒学,当然要说孔子,说孔子,就先说这《论语》。大家对于丹讲的《论语》一定不陌生,《论语》就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记录,《论语》是伴随着儒家学说的诞生而诞生的,它所表现的思想主要有仁、义、礼、智、信。至今,中国社会还在受其潜然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 由此导入新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社会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说明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3、主要流派及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百家之中的十个主要学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
4、影响:展示稷下学宫图片,说明稷下学宫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思想:
(1)思想核心——“仁”。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2)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些宗教色彩。
(3)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黎的要求。(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看司马迁对孔子的评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再看孔庙、孔府、孔林的一些图片,体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孟子的思想:(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3)主张“性本善”。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的“性善论”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伦理学说都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四端”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认为统治者把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仁政”了。孟子说的人性善是一种先天就有的道德观念,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3、荀子的思想:
(1)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2)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主张“性恶论”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虽然和孟子观点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涂之人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②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这是老子思想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2)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
2、法家: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1)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2)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课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去粗存精,古为今用.
第四篇:-第1课-巴黎和会-教案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巴黎和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等大国的图谋;了解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理解《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客观作用和局限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现象与本质的原理,揭露列强的真实用心;认识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
2、用具体分析方法,揭示《凡尔赛和约》关键条款的背后用意,理解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列强在和会上争夺与勾结的分析,使学生形成对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各自阴谋的正确认识。
2、通过对巴黎和会背景和条约的讲解,深刻看到中国作为弱国,惨遭宰割的命运,同时,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据理力争,他们的爱国、他们的勇敢,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情感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凡尔赛和约及其评价 难点:《凡尔赛和约》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导入: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和势力范围,重新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如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建立的维也纳体系、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
1、巴黎和会的召开
①目的: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瓜分战利品,建立国际新秩序。②时间与地点:1919年1月18日,巴黎凡尔赛宫。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和地点——1月18日、凡尔赛宫:40年前普法战争中德国击败法国后,在凡尔赛宫举行德国统一仪式的时间是1871年1月18日。法国人把巴黎和会的会址不仅选在了当年德国人耀武扬威的地方,还选择了德国人最值得庆祝的日子,但是所讨论的事情却是如何惩罚德国,法国人再一次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对德国人进行雪耻。
③与会国:27国,德奥等战败国与苏俄除外
④操纵者:“三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三巨头各有雅号,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出席和会,大唱和平,被称为“百灵鸟”;克里蒙梭78岁高龄,曾以18次倒阁成功而著称,是典型的复仇主义者,态度强硬,力图削弱德国,称为老虎总理;劳治乔合老谋深算,被称为狡猾的狐狸;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沉默的小伙伴”。会议延续了5个多月,但全体会议仅召开了7次,其他时间多是在大国的秘密会议私下磋商中度过的,据统计,四大国(英、美、法、意)的秘密会议开了145次。以至于在无休止的秘密会议期间,大部分代表无事可做,游览巴黎以打发时间。
2、与会各国的主要打算:
(1)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2)英国:利用战胜国的地位,吞并已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一些领地,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同时利用美国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大陆。
(3)法国:削弱乃至肢解宿敌德国,把中、东欧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4)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以便进一步侵略中国,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各国都心怀目的参加会议,把弱小国家利益当做他们之间妥协勾结的筹码?—性质。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种权利。
3、会议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4、议题
(1)对德问题的争夺(焦点问题)
法国:极力主张最大限度制裁德国,甚至建议将德国莱茵河西岸的领土分割出来,建立一个受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以实现肢解德国的目的;
英国:出于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不想把欧洲政治平衡打破,不愿因过分削弱德国而导致法国称霸欧洲的局面出现,因此极力反对法国的主张,特别是建立“莱茵共和国”的主张;
美国:想法比较复杂,且有所矛盾。美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特别是建立一个法国控制的“莱茵共和国”的建议。但又不能不考虑到法国未来的安全,只能与英国一起承诺一旦遭到德国的进攻,将联合援助法国(2)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①山东问题的由来:
A、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界地,“二十一条”承认日本在山东的特权。B、一战后,中国要求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要把山东权益合法化。② 中国据理力争
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让大家看一样东西。(掏出金表)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1919年1月28日,中国代表顾维钧关于山东问题的陈词,一度使这个问题闪现出一丝曙光。可惜,巴黎和会不是公平的辩论赛,大家都是来做交易分糖果的。中国跟多数殖民和半殖民地国家一样,在和会上的命运,如同是砧板上的鱼肉,所差的无非是切给谁而已。
③ 山东问题上的勾结: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④ 影响: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和人民反对和约的压力下,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认识;帝国主义大国漠视弱小国家正当的民族权益;弱国无外交。
5、结果:《凡尔赛和约》
帝国主义列强经过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拟定了对德和约草案,并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使德国拼接受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1)签订的时间地点:1919-6-
28、凡尔赛宫镜厅。
正是5年前的这一天,奥匈帝国在得到它的强大盟友——德国的支持后,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今天,战胜国选择在5年后的同一天,让德国人接受协约国对它的审判,算是对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战争失败的羞辱。
(2)主要内容:
A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所以,战胜国将全部战争罪责推到战败国的头上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明显有“成王败寇”的特点。B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分西、东、南部三块。
西部: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法国代表提出阿尔萨斯必须归还,原属德国的萨尔煤矿区也将由法国控制,萨尔区的储煤量相当于法国全国煤炭蕴藏量的40%,而且还紧邻法国的洛林铁矿区,将两者联合起来,无疑将极大推动法国重工业的发展,同时制约德国重工业的发展。关于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问题,指出这是对法国建立莱茵共和国方案没有得到实现后的一个妥协的产物。
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关于德奥关系问题,说明这里隐含的协约国的深远意图:奥地利与德国在民族和历史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奥地利在军事上受德国影响,也有较强的军事能力,所以,德奥的合并对它们的欧洲邻国来说,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
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并将波兹南等一部分领土划给波兰。在东普鲁士同德国的本部之间划出一条“波兰走廊”作为波兰出海口,德国交出但泽由波兰管理。
关于德波关系问题,要指出:其目的在于以波兰去牵制德国;而这一安排是对德国领土的最大分割,将经济发达的东普鲁士分割为一块飞地,是德国难以忍受的,也成为后来德国发动对波兰战争、挑起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借口。
总之,《凡尔赛和约》让德国损失了13%的领土(约2.7万平方千米)和10%的人口(约800多万)。
C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关于殖民地全部被瓜分:指出德国挑起战争的目的是要夺取更多的殖民地,但结果事与愿违,德国不仅没有获得一块新的殖民地,而且自己拥有的殖民地全部丧失,这对德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心理打击。
关于“委任统治”:是指一战后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例如给予行政指导和援助。根据国联盟约,原先德国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均由国际联盟委任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进行统治,这些国家代表国际联盟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实行监管或监护。委任统治的实质,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更隐秘的殖民主义统治政策。Why?随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旧的殖民体系再也无法按照原有的形态存在下去了,帝国主义不得不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殖民地宗主国大都是战败国的,当地人民都设想利用战败国的不利处境争取民族独立,如果战胜国以不变的形式进入这些殖民地,不会被当地人民轻易接受,这迫使它们改变策略。反映了时代进步,由列强私下瓜分、直接兼并殖民地转变为按国际法公开地解决殖民统治问题。
D限制德国军备:①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②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③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和潜水艇,海军只许拥有轻型战舰;④莱茵河东安50千米为非军事区,德国不得设防。
关于德国兵役制的问题:解释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内涵,以全民为征兵对象,所有适龄青年都要服役一段时间和普遍接受军事训练。这种兵役制常常与军国主义相联系,协约国禁止德国实行这样的兵役制,目的是要约束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
关于允许德国陆军拥有10万人:说明其目的是能够让德国资产阶级有足够力量镇压国内人民革命(当时出现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高涨局面),但这一数量的陆军,又不能满足德国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
关于不得拥有空军和潜水艇:说明空军和潜水艇被公认为是进攻性武器,是德国对外侵略战争的必备条件。不允许德国拥有,无疑是防止它再次挑起战争的可能。关于海军只能拥有轻型战舰:说明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德国在海外的军事扩张,也避免了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竞争。
关于莱茵河东岸非军事区问题:指出这是将法国所要求的与德国之间建立缓冲区的进一步扩大的举措,对德国的进一步控制。
E赔款问题:规定在1921年5月1日前,由赔偿委员会确定赔款总额和赔款方式。在此之前,德国应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并承担占领军的全部费用。(最终决定德国赔款2260亿马克,之后减至1320亿马克。道威斯计划,1924年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提出解决德国赔款的计划,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对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3)、评价: 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军元帅福煦” 性质:战胜国对德国的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积极性:缓解矛盾,初步建立新的国际体系。(英法获利最大,美国受到抑制)
和约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也缓和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使它们通过这个和约达成了利益的妥协,初步建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体系。
(3)消极性:对德国过分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和约背后潜藏的新的危机)《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并为后来的希特勒所利用。和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便喊出“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旦德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必然要求摆脱这个和约所强加的种种束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凡尔赛和约》已在国际关系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总结: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但它们追求的是霸权基础上的和平。都力图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秩序,巩固战争的成果,实为战前列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继续。
巴黎和会并非和平会议
1.会议目的:它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和反苏的国际会议。
2.会议内容: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会议密谋遏制苏俄,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筹建国际联盟,反对列宁创建共产国际。
3.和会性质:巴黎和会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
4.对待中国的态度: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的正当权益不但没有受到尊重,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收回德国强占的山东的权益,但英、美、法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第五篇:第1课《小伙伴》教案
第二单元
多彩的学习生活 第1课
小伙伴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头部的基本比例、基本形,头部透视规律,指导人物脸部五官比例是以“三庭五眼”的规律分布,懂得由于人物头部的基本形以及五官比例的细微不同产生人物相貌的差异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周围同学的脸形、表情,欣赏画家作品的表现方法,初步学习通过观察并以先造型、敏感造型的不同表现方法,表现人物相貌特征和表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观察、分析不同同学的脸型、表情和性格,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铅笔橡皮速写本
二、课堂学习:
(一)引导阶段
1、请观察你手中的教科书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
2、在数学课上学的比例和比值,在我们身上也大有用处
(二)发展阶段
1、简要介绍美术作品中的黄金比例(1:1.6)应用,以中国画和油画为例
2、观察同桌的脸型特征
3、讲解三庭五眼,并分析五官在三庭五眼比例的理论知识以及人物头像的初步画法。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析,提出意见并寄予鼓励。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三、课后拓展
1、随时扑捉生活中的人物头像进行线条速写表现
2、用线条形式表现家庭成员或身边熟悉的亲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