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小小音乐家-教学教案(写写帮推荐)
教学内容:表演《快乐的音乐会》教学目标:
一、演唱《快乐的音乐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二、能为歌曲编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旋律中×× ο×│ × ―│的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1、导语:你们听过音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听音乐会,让我们来仔细的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呢?
2、播放课件,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带领学生听着歌曲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采用与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边读歌词边做拍手拍腿的动作。同时解决难点。
5、跟着音乐小声的学唱。(先学第一段歌词再跟唱其他几段。)
6、引导学生唱着歌曲表演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三、进行歌词的创编:
师:歌曲中的小朋友演奏了胡琴、喇叭和铜鼓,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呢?我们把这些乐器也唱到歌曲中吧。
1、分小组讨论创编。
2、各小组表演歌曲。
师:我们也来开一场快乐的音乐会。(每一个小组表演一段)小结第二课时(第十一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和合唱《小乐队》。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百鸟朝凤》、《小乐队》,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小朋友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一唱。
二、聆听《百鸟朝凤》
师:你们知道谁是鸟中之王吗?
传说有一种叫凤凰的神鸟,它的羽毛比孔雀还要漂亮,它就是百鸟之王。
1、初听音乐: 我们来聆听《百鸟朝凤》,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边听边看课件,并思考)
2、简单介绍唢呐(出示挂图)
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是由一种名叫唢呐的乐器演奏的,唢呐是我国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它的管身是木制的,上面开有八个音孔,上端装有一个细铜管,下端有一个铜制的喇叭口。唢呐最擅长模仿鸟儿的叫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唢呐是怎样模仿各种鸟儿的叫声,你能跟着学一学吗?
3、复听音乐。
4、进行小结:听了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怎样呢?
这首乐曲不仅表现了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而且还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欢快愉悦的心情,人类和大自然就应该这样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三、聆听《小乐队》
刚才我们听到了一首用唢呐演奏的乐曲,其实还有许多乐器都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乐器演奏片断,同时出示各种乐器的挂图。
2、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呢?你能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
3、这些乐器演奏出的音乐真好听。下面我们用一首歌曲来夸夸它们吧。
4、初听合唱《小乐队》,注意听听歌中唱了哪些乐器。(歌曲中唱出了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圆号和定音鼓)
5、再次聆听合唱《小乐队》。(边听边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这些乐器)小结第三课时(第十二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唢呐配喇叭》; 编创与活动。教学目标:
一、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旋律中×× ο×│ × ―│的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授:
1、提问法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欣赏的乐曲《百鸟朝凤》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唢呐)
2、湖南的小朋友他们也很喜欢吹唢呐,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湖南民歌《唢呐配喇叭》。三.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并自编动作表演
1、播放课件,指导学生听歌曲范唱。
小朋友们能自己加上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吗?让我们听着歌曲来试一试。
2、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3教师适当美化和规范表演动作。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不错,你们会唱这首歌曲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吧。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师纠正出现的错误。小朋友们唱得真好!现在让我们边唱边表演。
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指导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铃鼓:х х|о х| 碰铃:о о|о х| 响板:о о|ххх| 2.指导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请1、3组的小朋友为歌曲伴奏,2、4的小朋友跟着音乐高兴地唱起来。(再交换表演)五.编创与活动
1、结合《唢呐配喇叭》引导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2、唱一唱,看谁的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唱准确的学生,教师可在其课本上盖小红花印,以此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小结
第二篇:小小音乐家教案
《小小音乐家》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的】
1、用自然的声音,神气的表情学会演唱歌曲《小小音乐家》
2、愿意与他人合作参与表演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
3、用表演、编创等形式表现《小小音乐家》 【教学重难点】
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播放课件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舞蹈家图片
师:他们把美妙的音乐带给我们,人们尊称他们为音乐家。同学们,你们想当音乐家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小音乐家,他想和大家做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
——播放课件歌曲《小小音乐家》
三、引导掌握
1、学唱歌词 a、师有节奏击掌提问 强调附点及十六分节奏 b、生有节奏击掌回答 c、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d、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生随音乐律动
2、学唱旋律:
a、师弹一句旋律生用“啦”来轻声哼唱 注: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b、集体哼唱
3、学唱歌曲:
a、播放歌曲《小小音乐家》 b、生轻声跟着音乐唱
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试着唱唱吗? 生:(略)c、再次聆听歌曲 d、随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e、巩固歌曲
四、创造与表现:
1、创造(编创歌词)a、小组协作讨论 b、分小组创编
2、表现 a、汇报表演 b、展示评价
五、小结
师:这节音乐课你们玩得高兴吗?让我们相会在下一节音乐课吧!同学们再见!
第三篇:小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三年级《小小音乐家》教学反思
曾万浓
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有:准确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认识吉他、小提琴、法国号这三种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及演奏姿势。通过检测,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完成以上要求,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歌曲的音准上掌握的不是很好,需加强练习。
在歌曲教学中,有不少节奏难点,如“0 勃隆︱砰砰 砰勃隆︱砰砰 砰 ”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的弱起衬词“勃隆”,是比较难处理的,虽然通过反复的听唱,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但是我觉得是缺少解决方法的。课后我在思考,如果为了不让学生将“勃隆”两字常到强拍位置而让学生只唱“砰砰砰”,将八反休止符及“勃隆”放在心里默唱,这样,更能确定“砰砰砰”的准确拍位,同时在默唱时也能聆听“勃隆”两字的弱起感觉。又比如在“跳•哟 唱 哟” 这一字多音的乐句,处理最不好,尽管我进行了多次范唱,节奏仍有错误,学生还是很明显地将“跳•哟 唱 哟”唱成了“跳 哟 唱 哟”。课后我思考在教学生唱“跳”字时做一个伸懒腰的动作,并在“5 3 1︱2 1︱”中的“3”音处加个“ao”音,节奏,那么难点解决了。我相信,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多想想怎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这样的课一定会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第四篇:我是小小音乐家教案
《我是小小音乐家》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三件乐器。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半拍休止及弱起。
2、进行歌词创编。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场面。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附点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音乐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师:音乐是由1234567七个音组成的,音乐家们把这些音加上不同的节奏就形成了美妙动听的旋律,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生:快乐,活泼地。
师小结:这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场面。三:学习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我是小小音乐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唱一遍歌曲,挺好老师的新问题:小音乐家演奏了哪几种乐器?你要根据老师的提示,仔细来听辨歌词。
学生:第一段:吉他。(弹奏乐器)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
第二段:提琴(拉奏乐器)音色优美、明亮,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第三段:法国号(圆号)(吹奏乐器)它发源于欧洲,它的音色富于诗意,表现力很丰富。
2.再次听歌曲:
师:再听歌曲的时候,同学们听好老师新的问题,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几个城市来分别演奏了这三种乐器?
生:
第一段:伦敦(伦敦是英国的首都)
第二段:柏林(柏林的德国的首都)
第三段:巴黎(巴黎是法国的首都)3.第四遍听歌曲。(1)随教师画歌曲旋律线
师:这一遍听歌曲的同时,我们要把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画出来你跟我一起画好不好?
4.第五遍听歌曲
(2)用身体起伏表现旋律。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随着旋律的起伏动起来。5.随教师哼唱歌谱
师:刚才同学们用我们的肢体语言已经把歌曲的旋律完美的表现出来了,下面我们能不能试着跟老师哼唱一遍歌曲的旋律部分? 6.试唱歌曲 四:处理歌曲
1.前两个乐句:表现小音乐家自豪的心情。(拍胸表现自豪)
第三乐句:声音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用蹦来表现轻巧,弹性)师: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请你们带着这种感觉唱一唱下面这条旋律,先听我来唱。师:仔细看我在唱之前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师范唱 师:谁看出来了?
生:做了一个点头的动作。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有个休止符。
师:讲解休止符,半拍休止符,由于旋律是后半拍起,所以用点头来表示,你们也来学着做一遍。2.3.第四乐句:用圆滑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抛纸团表现)4.最后一个乐句同第三乐句。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演唱的太好了,看来你们已经有了成为音乐家的潜质,同学们一定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乐器?谁想把你喜欢的乐器介绍给大家? 就比如我——我喜欢马头琴,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老师给大家介绍? 师: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________,我___起______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下面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学生创编歌词,并唱一唱。七:小结:
音乐家包括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比如歌曲中唱到的都是“音乐演奏家”,还有歌唱家,舞蹈家,词作家,曲作家„„。同学们你长大想当什么家?老师祝愿同学们都能梦想成真!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同学们下课!!
第五篇:《我是小小音乐家》教案
《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2.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教材分析:
《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的场面。2/4拍,一段体结构。1=F,大调式。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个别音的节奏稍有变化,跳进的旋律和以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塑造了一个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三乐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采用了紧凑的节奏,上下行的级进使歌曲更显得欢快、跳跃。弱起节奏和象声词的运用,增添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使小朋友俏皮可爱的形象跃然而出。第四乐句节奏舒展,好像是做一个短短的休息,接着又重复了第三乐句,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第三乐句是这首歌曲的中心部分,也是最有特点的一部分,在教学时要重点练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英国的小音乐家,你们听听他会演奏什么乐器? 2.欣赏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动画。
3.学生回答:音乐家会打手鼓、吹喇叭、敲木琴。4.请学生用动作模仿演奏这三种乐器。
5.再次聆听歌曲录音《我是小小音乐家》,学生边听边用动作模仿。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学习1.学歌词。
(1)师:你们刚才的动作模仿得非常像,能用你们的歌声来模仿乐器演奏出的声音吗? 出示歌曲第三乐句。
(2)学生按节奏轻声读一遍歌词。教师纠正学生在节奏上出现的错误。(3)认识一个八分音符、两个十六分音符节奏。(4)学生按节奏再来读一读歌曲第三乐句的歌词。(5)老师再范读一遍歌词,学生注意听重音出现在哪里。
(6)学生再读一遍这一乐句,读出重音。2.学唱歌曲。
(1)老师弹琴,学生演唱第三乐句。
教学要求:学生演唱这一乐句时,要注意声音轻巧有弹性。
(2)学生和老师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演唱第三乐句,老师演唱其他乐句。)
(3)老师再次范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边听边划拍子,注意听歌曲在开始时有什么特点?
(4)学生听后回答:歌曲开始时是弱起。
(5)老师指挥,学生轻声慢速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6)老师弹琴,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教学要求:学生要注意歌曲开始时是弱起,要唱齐。演唱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
(7)老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注意:歌声轻巧。
3.歌曲表现。
(1)老师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如手鼓、沙锤、三角铁),学生可以分小组选择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2)学生可以在演唱第三乐句时,加上拍手或打击乐器伴奏。(3)小组展示。
4.播放《我是小小音乐家》伴奏,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妙,我们加上打击乐器完整地表现一遍歌曲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八鱼小学 徐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