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和学情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2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2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1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3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理解诗歌内容并熟读成诵。b.掌握诗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能力目标:a.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采用 “悬想法”婉曲的传情达意之妙。
b.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并理解纯朴真挚的思亲之情、夫妻同心离居的忧伤。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通过意象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采用“悬想法”婉曲的传情达意之妙。【依据】意象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四、说教法、学法
1.美读教学法:自读、范读、齐读,体味诗歌的音乐美。2.探究意象法:通过探究意象,理解诗歌内容。
3.体验式教学法: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五、说教学过程
(一)“芙蓉出水”,导入课文
通过提问“ 同学们知道荷花的别名有哪些?” 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导入课文,并介绍诗歌写作背景及相关常识。【依据】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卢姆)
“诵其诗,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
(二)“初览众山”,整体感知
运用美读教学法,通过自读、范读和齐读,使学生对诗歌节奏和内容有整体的把握。【依据】
《新课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
(三)“跋山涉水”,深入赏析
A.自主思考: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b.“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a.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b.你认为从“涉江采芙蓉”到“所思在远道”,是触景生情还是托物抒情?为什么? c.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d.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四)“拨云见日”,课堂小结
对诗歌的“悬想法”这一表现手法进行总结,并对诗歌意境高洁、余味悠长的艺术特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印象。
六、说拓展训练
运用悬想法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一个人的思念,题目不限。【依据】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朱敬本)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毛泽东)
七、说板书设计
第二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1
一、关于教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十分重要。
二、关于学情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三、关于教学方法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四、关于教具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资料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 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 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 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2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5、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说教法、学法
诱导探讨法为主
阅读分析法为辅
三、说教程
(一)导入
1935年,陆侃如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资格答辩上,一位教授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孔雀东南飞》为什么要向东南飞?” 只见陆侃如面不改色,稍微思考了一下,从容地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立即博得满堂喝彩。《西北有高楼》是我国早期五言组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陆侃如引用这首诗为自己解难,说明古诗十九首影响深远。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同样出自古诗十九首,下面请进入《涉江采芙蓉》。
(二)学生朗诵,教师正音并范读。
采之欲遗谁? 遗,读如(wèi)赠送。
(三)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诗歌内容,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现委婉曲折,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对后代产生很大影响。
(四)鉴赏
1、合作探讨
①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
②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③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④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这句诗是全诗发展的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
⑤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⑥本诗的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2、教者小结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故在教学时应当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分析。
3、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五)指导背诵
明确:按照诗意的“起承转合”来记忆背诵。
(六)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3
同学们,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很好,大家都知道。但是,这句诗不过是整首诗的开头,接下来的几句,有没有同学听过?那么我们看到大屏幕上。
在读这首诗之前,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读了这首诗,我们才知道,有的距离不是用眼睛来衡量的,有的人近在咫尺,心却相隔千里。而经过老师的补充,我们应该有更深的了解。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从千年前传来,被这种伤痛折磨的古人发出的那一声叹息。
隔着亘古的时空,要听清这声叹息可能不易。但是同学们可以通过体会这首诗的感情,自己读出这声感叹。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没有生字词,也不是很难理解。因此,在读的过程中,第一,注意字的读音;第二,仔细体会诗中的感情。
很好,声音很大。但是,这首诗,我刚刚说了,就好像一声叹息,叹息应该是轻轻的、缓缓的。同学们的节奏稍微快了一些。但是不要紧,读出感情是读诗的高层境界,也许在学习这首诗的内容之后,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诗的感情。也希望在这堂课的最后,每个人都可以把这首诗背出来。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总集,总共是十九首。这十九首诗并非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作者也都不可考。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年代所作的。钟嵘评价这组诗“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可见《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被放逐的臣子,被抛弃的妻子,久未见面的好友,流落他乡的游子。我们看到,这些都是可喜之事还是可悲之事?为什么会如此呢?
现在让我们正式进入这首诗,刚刚我提到了,《古诗十九首》的诗题都是以诗的第一句为题,那么我想请每位同学做一回小诗人。这首诗读了一遍,如果按照诗的内容或是诗的感情来看,可以给它起个什么题目呢?
很多同学这个小诗人做的非常尽职,按照自己的理解起了诗名,比如说: 我再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这个的主人公,你们认为,是男子还是女子呢?根据是什么?
好,既然同学们都认为是男子/女子,我们就从男子/女子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
既然同学们有争议,各执一词,而且好像双方都非常有道理,那么我们暂且还是称它为主人公。边分析这首诗,边探讨,到底是男子 还是女子呢?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就是莲花,我们在哪篇文章中学过莲花的?大家反应很快。《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莲代表的是什么?高洁的君子之风。还有没有?其实我们还学过一首诗,只是里面荷花换了个名称,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用来喻意境的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在很多情况下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兰泽”、“芳草”往往和知己,君王联系在一起,用来表达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原来我跟大家说了,读诗要抓什么?意象:芙蓉、兰泽、芳草,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时候我们猜测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轻快
好,这一句,主人公踏过江水去采一朵莲花,这个画面,让我们觉得是在哪里?是大漠?塞北?还是江南?我们眼前出现这么一幅画面了,盛夏的江南水边,我们的主人公驾着一条轻舟,慢慢摇着船桨,穿梭在荷叶中,去采那一朵莲花。大家认为,这是一名男子,还是女子?但是,是不是完全排除是男子的可能?也没有。我们接着读。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了要给送给谁呢?从上一句我们知道主人公去采芙蓉,为什么要采呢?现在才知道,是要送人的。大家不要觉得送朵花是小事,我们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和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现在想表达爱意送什么?什么值钱送什么,还有直接送钱的。而古人和我们不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他们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财宝,往往是一枝花或是一株芳草。
我们熟悉的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交好,元稹为御史奉使往蜀地去的时候,看到路旁烂漫的山花,写到“深红山木艳彤红,路远无由摘寄君”。
送别的时候不是收拾金银细软让对方带着,而是折一枝杨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因为柳字音近留。我们学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说题目可能有同学忘了,但一听肯定会回忆起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的《寄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甚至有时候,只是一颗小小的红豆。还是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现在我们应该能够了解到古人所赠之物所寄托的情感了。折花送柳,一方面传达了对亲友的关怀、思念。一方面有寄托了美好祝愿。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好,这位主人公赠送的对象,是谁?远方的人。而且结合全文可以知道,是远方的那个爱人。我们思考。主人公是真的`采过芙蓉以后,才想到“所思在远道”吗?这一问一答是什么手法?设问。有什么作用?
A. 所思,不是才过之后才想到爱人。而是时时刻刻想着他。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之前“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爱人。如果开头就开门见山把对方托出,就显得平淡无味了。
B. “远道”透露出什么讯息?爱人不在身边。为下文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做铺垫。起到暗中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个情感还能说是欢快吗?失落。那么我们想到,之前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景象是什么景?乐景,可是主人公带的是什么情?哀情。这叫?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的诗我们接触不少了,刚刚提到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非常典型的一首。在这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中,主人公手拿一朵莲花,站在舟头,独自怀远,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好,从这两句看,我们能读出主人公的性别吗?还是不能严格的区分。一个女子手持莲花,呆呆地思念自己的夫君,或是一个男子,痴情地凝视这江水想着家乡的妻子,都可以成立。我们接着看。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 长路
旧乡在哪里?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什么感情?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体会一下,环顾、漫浩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长路漫浩浩,“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看到的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
这一回头,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但是,却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这两句,我们在看一下,到底是男子还是女子?按常理推算,一般离家远行的是男子,第一二句有极大的可能是女子,三四句两者皆有可能。五六句男子的可能居大。我们在接下来看第七八两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这两句没有顺承上面,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守,那就只能忧伤以终老了。
心情如何?忧伤痛苦。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这两句觉得是男子还是女子呢?好像又皆有可能。
那么整首诗读完了。我们还是围绕着主人公是男是女的问题,再来梳理一遍。第一二句有极大的可能是女子,三四句两者皆有可能。五六句男子的可能居大。七八句又是两者皆有可能。所以无法判断究竟如何。我们就从两边都分析一下。
如果是男子,那么涉江者的是男子,环顾者也是男子。
如果是女子,涉江者是女子,环顾着是否一定是同一人呢?环顾着是涉江者的“所思”。
这名女子在采芙蓉遥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这个想象出自女子对于男子爱情极深的信任,心有灵犀一点通,衬出下文“同心”二字不是空话。“忧伤”的也不仅仅是女子一个人,这个画面中相对出现了两个人隔着遥远的长路互相思念,这声叹息也有了回声。这么一想,这首诗的意味更加深刻。
这种写法叫什么呢?“悬想”。是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是先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营造一种“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是从内容、感情上来推断的。其实还可以从常识去推断。游子求仕应当上京,东汉京城在洛阳,怎么会走到芳草胜放的江南江畔呢?况且江南民谣中惯用双关语,“芙蓉”谐音“夫容”,环顾望旧乡的人是这位女子所思的、等待的、怕此生不能再见面的爱人。
因此,从两方面去理解都可以,而且从女子的角度去想,还可以引出我们更多的理解。
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我们分析完了,之前说读诗的最高境界是把这首诗的感情读出来。既然我们说这首诗既可以是男主人公,也可以是女主人公,就请男女生分别读一下。男生先来还是女生先来?好,可不可以背诵?大家把书关上,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很不错。那么请大家赏析一下另一首《古诗十九首》的诗《行行重行行》,我做了一部分删节,大家看一下,是否和我们学的《涉江采芙蓉》所表达的感情是类似的?很好,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课内的诗,还多理解了一首课外的诗。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描摹我们这首《涉江采芙蓉》的画面。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因此,它十分重要。
2.说学情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3.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用多媒体展示)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4.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说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四,教具的使用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诗三首》。由于时间有限,我将以诗三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为例进行说课。下面,我讲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我讲讲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的'身份,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感情。缘由:这首古诗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要学生用今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人的思想感情,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况且,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三部分,说教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诱导探讨法为主,阅读分析法为辅
第四部分,说学法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我设计以下的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第五部分,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1935年,陆侃如在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资格答辩上,一位教授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孔雀东南飞》为什么要向东南飞?” 只见陆侃如面不改色,稍微思考了一下,从容地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立即博得满堂喝彩。《西北有高楼》是我国早期五言组诗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陆侃如引用这首诗为自己解难,说明古诗十九首影响深远。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同样出自古诗十九首,下面请进入《涉江采芙蓉》。
(二) 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 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板书)涉江采芙蓉
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 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第六部分,说板书设计
(板书)涉江采芙蓉
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以上就是我对《涉江采芙蓉》的说课!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三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涉江采芙蓉》,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A、说教材
在这里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通过激趣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并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分析,为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首先明确重点:
1、抓住诗歌的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然后把握难点:
1、多角度解读诗歌。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结合本文特点,我选择了以下学法和教法。
B、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意识的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前半节,所以要不断地变换教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法进行本节课教学。
1、多媒体演示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互动点拨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交流,点拨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3、情景问答法: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体悟感知作者的心情。下面谈一下学法。
C、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文本,疏通文本大意,以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积极读书的良好习惯。
2、探究合作法:通过提问,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课文,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积极参与。
3、联想想象法:通过联想想象,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再好的教法和学法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D、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切入文本
(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 解决重点
(四)深入研读 理解难点
(五)布置作业 提高升华
(一)激趣导入 切入文本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点,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有关本课的图片、以播放音乐的方式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导入语:《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它是《文选》“杂诗” 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及感情基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精读课文 解决重点
1、提出问题:“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和“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都描写了有哪些意象,分别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答案:“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从侧面烘托主人公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遗人“芙蓉”? 明确答案: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王维在《相思》就写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四)深入研读 理解难点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五)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诗十九首》还有哪些诗歌,选一首最喜欢的进行鉴赏品味,下节课班上交流。E、板书设计
一堂优质的说课离不开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荷花,呼应了本文的内容是采芙蓉,也突出了古诗中的主要意象,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能帮助学生把握教学思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各位评委老师及给位参赛选手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
备课人:赵如平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1、《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2、“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特定含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 1 / 4
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统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3、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4、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所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成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的《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4.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 4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5.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没有。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6.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7.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8.五、六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9.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10.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总结:
/ 4
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结束语:联系《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自古以来,世间的凄楚悲怆可以数出千千万万种,其中以“无奈”两字最为苍凉。没有一种生命可以和时间匹敌,即使是目睹沧海桑田的神仙。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那不可超越的无奈以外,偏偏还有一段与无奈相抗衡的感情。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作业:
1、背诵课文《涉江采芙蓉》,并准备默写。
2、完成《新学案》上的本课练习
/ 4
第五篇:《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周凌云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诗歌的主题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3、了解诗歌中对面写法的技艺及效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几年,我们中国人也流行过西方人的节日。当母亲节来临时,年轻的儿女们会送给母亲康乃馨;当情人节来临时,浪漫的男士会送给心上人玫瑰花。不知从何时起,花俨然成为了人们的浪漫信使。也许我们会觉得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舶来品,是洋为中用的一种时尚,但其实我们学了中国古代诗歌之后会发现,我们的前辈,聪明的中国人早就领先于西方文明,为各种花卉植入了不同的花语。如:菊花代表恬然自处,傲然不屈
(唐)元稹(zhěn)把对菊花的喜爱表达到了极致: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是轻柔多情,离愁别绪的载体
李商隐:【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丁香更是美丽高洁、愁怨易逝的化身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栀子花又名“同心花”,花语不言而喻
今天我们来认识芙蓉,解读芙蓉的花语。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思考问题:
1、谁在“涉江采芙蓉”,为何采芙蓉?
2、谁在“还顾望旧乡”?
(三)、探究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采芙蓉者为女子
问:从哪里看得出来,采芙蓉者为女子?她为何要采芙蓉? 明确:“所思在远道”,男子在外。女子采芙蓉是为了送给远在异乡的心上人。问:兰泽如此多的芳草,为何要送芙蓉? 依据:(1)“芙蓉”与“夫容”谐音,“莲”与“怜”谐音,怜子”即爱慕心上人,“藕”与“偶”谐音“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读曲歌》)表达的也是爱人之间的心心相印。“采芙蓉”:有着思念心上人的寓意。
(2)、采莲喻男女情爱的诗歌俯拾即是,大多描写的是年轻女子借采莲表达情愫。
南朝民歌《西洲曲》:……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2、“还顾望旧乡”者为谁呢?是男子,这个男子是女子看到的,还是想象的? 结合诗歌:多情的女子欢喜地采着莲花,但转而一想,我送给谁呢?思念的人啊,你是否独在异乡,回望着我的方向呢,你是否也在怅惘着回家的漫漫长路呢?还顾望旧乡者为女子的心上人。——从此种角度分析。此诗从主题上可理解为闺怨诗
2、采莲者为男子(山迢迢,水长长,我在这头,你在路的那头)男子身在异乡,看到“兰泽多芳草”,竟然起了鲜花赠心上人的念头。“兰泽如此多的芳草”,男子为何独独选择采芙蓉?(1)、女子经常被形容成“出水芙蓉”般的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的诗句。芳草也可代指女子。
(2)、“芙蓉”谐音“妇容”
那么多的芳草,男子唯一钟情的只有那“出水芙蓉”般的心上人,这种情感不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情有独钟吗?有了这种对“妇容”的忠情,才有隔着千山万水对家乡绵绵不尽的思念,才有与心上人分隔两地的撕心裂肺的哀痛。——如此理解起来,本诗从主题上来划分,可归为“游子诗”
归纳:把镜头首先定位到后部分的“还顾望旧乡”,会有一种奇妙的发现。男子在忧郁地望着家乡的方向,想到了远方的那个她在采着芙蓉,在思念着自己。这么一理解,我们发现这首诗真的耐人寻味呢。
3、男子“还顾望旧乡”想像家乡的女子在“涉江采芙蓉”在思念着自己,当然,从主题上来说,诗歌依然可以理解成“游子诗”。
三种理解均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采莲者为“女子”的理解似乎更恰当,“所思在远道”,因为徭役、战事、求取功名等因素,漂泊式的生活成为中国古代男子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存状态,抒发羁旅怀归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齐读本诗,要求读出情感。
(五)、发挥想象,根据诗歌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5分钟完成)要求:
1、想象合理
2、突出人物形象(外貌、神态、动作、细节等等)
3、语言生动,感情充沛(置身诗境)
4、注意画面的层次性(一定的写作顺序)
(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推选出优秀作品并作展示。如何体现画面的层次感,即现实与想象的不同。可以用“仿佛看到。。。”,“我依稀看到。。”,“远方的人啊,你是否在回望渺渺的家乡。。。”用一种猜想的语气,写出那种痴情、那种幻想。
(七)、归纳本诗的艺术手法
联想与想象,虚实结合、对面写法
明确:诗歌前半部分实写女子在采莲的过程中想起了在外的心上人,后半部分虚写男子思归。架起这座感情桥梁的为“芙蓉”。诗歌运用了对面写法。
(八)结合课外诗歌理解对面写法的写作技巧与效果 举例: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效果: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种表现形式常常使诗歌含蓄委婉,耐人咀嚼,富有余味富有意境。
(九)、总结:学习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不仅知道传统的中国人会借莲来表达思念这种浪漫方式,更知道如何借对面写法来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十)、推荐洛夫“众荷喧哗”,写得细腻,生动。
(2)、采莲女子动作的轻盈优美与采莲场景能够和谐成画,“江花玉面两相似”,女子姣好的面容与莲花粉嫩的花盘交相辉映,莲花摇曳生姿与采莲女的窈窕身姿相映衬,显得别有风韵。
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几个小孩用长长的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