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此不做教书匠---——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有感
从此不做教书匠
——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有感
对于一个常读书的人来说,打开一本新书,不需读太多就可以感受到书的份量。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这个题目有些悬念,是它带领我走进了文字深处。书中的很多语言都富有诗意,我愉悦地读着,搜寻并摘录着那些带有阳光气息的文句。全书用很多故事来连缀,从那一个个生动美丽的故事里,我感悟到了很多。
一、不要把爱平均,把更多的爱留给那些不可爱的孩子。
《唐老师手上的大花手环》,讲的是一个老师从学生送她的礼物中挑选了一件很难看大花手环戴在手上,老师的这一举动让那个性格古怪的孩子从此发生了改变,他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母爱般的温暖,从此热爱学习,积极生活,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而对丑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言行优秀的孩子,人们自然就产生好感;而举止怪异的孩子,我们需要理智地说服自己才能去爱。其实,最需要老师关心和爱护的,正是那些惹是生非不合主流的孩子,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非同寻常”,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教育者的“爱与教育”,如果我们不能特别用心,也许他们就会放任自流,最终成为一个没有作为的人。也就是说,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正是他们成长中最薄弱和无助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替他们的前途着想,把爱更多的留给他们,也许他们的人生从此就能改写。
二、少些批评指责,给孩子留有犯错误的机会。
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把它抄录下来:“错误是进步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就是修正的过程。”也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吧。”其实,犯错有时不是坏事,它可以
让人更好的自省。没有谁生来就是一个完美者,即使是阅历丰富的白发老人,都有可能经常出错。从某一个方面来讲,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受伤和成长,何况是孩子?可是,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中,当孩子做了错事,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很容易气急败坏地批评指责。这样的做法有时显得过于简单粗暴,不但不有利于学生改正,反而可能让其产生逆反情绪。每个人都是从青少年时代走过来的,每个人都有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待学生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就会多一些理性和智慧。
三、走进自然,尽情感受自然的纯真与美丽。
大自然是一部丰厚而神奇的无字书,走进它的怀抱,你会感受它的无限奥妙与快乐,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融为一体。书中写到,老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赏植物,用诗的语言来描写花的美丽;老师还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赏鸟,倾听流水的声音,感受风的方向。我们闭上眼睛想想,那是何等让人神往的事情啊。而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太过于急躁,我们在用心经营着教学,我们在争分夺秒逼学生用功,孩子失去了与自然亲密的机会,缺失了品赏自然之丽的能力。难怪有些孩子逃课,难怪有很多孩子厌学。教育不等于教学,教育不能丢掉育人的基本功能。我们急功近利地追求优秀的成绩,却把人与自然活生生地断裂开来,把本属于孩子的快乐给剥夺了。失去自然这个玩伴,我们的生活也将失去诗意与纯真。这真是我们教育的一种莫大遗憾!
四、开阔视野丰富人生,做一个心胸博大的人。
清楚地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人的书架上只有某一类书,这样的人必定心胸狭窄,我们要离他而去。”初看觉得这话好像偏激,细细品味,的确是有道理。蜂蜜之所以滋补养
人成为上等佳品,是因为蜜蜂博采百花之精华。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只会让人变得狭隘和小气。所以,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灵活多样,我们教师个人的素养就要不断地提升和丰富,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已有经验和能力,学无止境,教学也无止境。如果我们熟知音律,那就教孩子听听音乐,感受旋律之美;如果我们喜欢文学,那就不妨和孩子们聊聊文字之趣;如果我们热爱生活,那就敞开心扉和孩子的心灵共舞。作者在书中用极其欣赏的语言,讲到一个50岁的男人学跳芭蕾舞,这个举动让我敬佩之余,也平添了几分艳羡。我们何时能像他一样热爱着、快乐着、忘我着、并感染着别人呢。当然,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智慧和启迪远远不止以上所述,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优雅并快乐的生活,在无师指引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鲜活与美好。当家长放心的把孩子放在我手上的时候,我这个为人师者有没有把孩子的未来发展放在教育的首位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我成天忙于上课忙于批改,自认为敬业乐业没有怨尤,其实也仅是满足于做一个合格的教书匠而己。不用灵魂去育人,缺失人文关怀的教学,其实都是对教育这个神圣职业的误读。读了这本书,我想起一首歌的歌词:“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我决定,从此不再做教书的“能工巧匠”,推开面前的重重迷雾,我要做那个播洒阳光到孩子心灵中的光明使者,让他们因为我这个老师的存在而感到无限幸福。我可能不是最好的老师,但“做最好的老师”却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第二篇:从此不做教书匠——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有感
从此不做教书匠
——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有感
对于一个常读书的人来说,打开一本新书,不需读太多就可以感受到书的份量。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这个题目有些悬念,是它带领我走进了文字深处。书中的很多语言都富有诗意,我愉悦地读着,搜寻并摘录着那些带有阳光气息的文句。全书用很多故事来连缀,从那一个个生动美丽的故事里,我感悟到了很多。
一、不要把爱平均,把更多的爱留给那些不可爱的孩子。《唐老师手上的大花手环》,讲的是一个老师从学生送她的礼物中挑选了一件很难看大花手环戴在手上,老师的这一举动让那个性格古怪的孩子从此发生了改变,他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母爱般的温暖,从此热爱学习,积极生活,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而对丑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言行优秀的孩子,人们自然就产生好感;而举止怪异的孩子,我们需要理智地说服自己才能去爱。其实,最需要老师关心和爱护的,正是那些惹是生非不合主流的孩子,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非同寻常”,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教育者的“爱与教育”,如果我们不能特别用心,也许他们就会放任自流,最终成为一个没有作为的人。也就是说,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正是他们成长中最薄弱和无助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替他们的前途着想,把爱更多的留给他们,也许他们的人生从此就能改写。
二、少些批评指责,给孩子留有犯错误的机会。
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把它抄录下来:“错误是进步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就是修正的过程。”也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吧。”其实,犯错有时不是坏事,它可以让人
更好的自省。没有谁生来就是一个完美者,即使是阅历丰富的白发老人,都有可能经常出错。从某一个方面来讲,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受伤和成长,何况是孩子?可是,在我们的教育和教学中,当孩子做了错事,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很容易气急败坏地批评指责。这样的做法有时显得过于简单粗暴,不但不有利于学生改正,反而可能让其产生逆反情绪。每个人都是从青少年时代走过来的,每个人都有一段非走不可的弯路。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待学生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就会多一些理性和智慧。
三、走进自然,尽情感受自然的纯真与美丽。
大自然是一部丰厚而神奇的无字书,走进它的怀抱,你会感受它的无限奥妙与快乐,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融为一体。书中写到,老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赏植物,用诗的语言来描写花的美丽;老师还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赏鸟,倾听流水的声音,感受风的方向。我们闭上眼睛想想,那是何等让人神往的事情啊。而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太过于急躁,我们在用心经营着教学,我们在争分夺秒逼学生用功,孩子失去了与自然亲密的机会,缺失了品赏自然之丽的能力。难怪有些孩子逃课,难怪有很多孩子厌学。教育不等于教学,教育不能丢掉育人的基本功能。我们急功近利地追求优秀的成绩,却把人与自然活生生地断裂开来,把本属于孩子的快乐给剥夺了。失去自然这个玩伴,我们的生活也将失去诗意与纯真。这真是我们教育的一种莫大遗憾!
四、开阔视野丰富人生,做一个心胸博大的人。
清楚地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人的书架上只有某一类书,这样的人必定心胸狭窄,我们要离他而去。”初看觉得这话好像偏激,细细品味,的确是有道理。蜂蜜之所以滋补养人成为上等佳品,是因为蜜蜂博采百花之精华。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只会让人变得狭隘和小气。所以,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灵活多样,我们教师个人的素养就要不断地提升和丰富,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已有经验和能力,学无止境,教学也无止境。如果我们熟知音律,那就教孩子听听音乐,感受旋律之美;如果我们喜欢文学,那就不妨和孩子们聊聊文字之趣;如果我们热爱生活,那就敞开心扉和孩子的心灵共舞。作者在书中用极其欣赏的语言,讲到一个50岁的男人学跳芭蕾舞,这个举动让我敬佩之余,也平添了几分艳羡。我们何时能像他一样热爱着、快乐着、忘我着、并感染着别人呢。
当然,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智慧和启迪远远不止以上所述,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优雅并快乐的生活,在无师指引的时候,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鲜活与美好。当家长放心的把孩子放在我手上的时候,我这个为人师者有没有把孩子的未来发展放在教育的首位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我成天忙于上课忙于批改,自认为敬业乐业没有怨尤,其实也仅是满足于做一个合格的教书匠而己。不用灵魂去育人,缺失人文关怀的教学,其实都是对教育这个神圣职业的误读。读了这本书,我想起一首歌的歌词:“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我决定,从此不再做教书的“能工巧匠”,推开面前的重重迷雾,我要做那个播洒阳光到孩子心灵中的光明使者,让他们因为我这个老师的存在而感到无限幸福。我可能不是最好的老师,但“做最好的老师”却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从此不做教书匠
——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有感
王洁
宋村中学
第三篇: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读《不做教书匠》心得体会
孙沛
在寒假期间我再次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书中句子很短,文字很美,字字扣人心弦,道出了大部分新老师的心声。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我们教师指明了一些方向。书中写了八个内容:做一个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个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个有亲和感的教师和做一个有智慧感的教师。里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对于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很多人,常会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而我们,在踏入教师工作岗位后,要去喜欢它,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具备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回顾上阶段的教书生活,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
我们需要先树立一个工作的目标,之后责任感、约束感、积极感才会随之增强。只是,拿什么来实现目标呢?在文中,我找到了答案——要一颗爱的心。
对一个教师来说,爱首要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感。什么是责任感?责任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我们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呢?我认为,教师的责任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职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感。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否则,无法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爱也体现为耐心,管老师在书中谈到了耐心,就是对后进生是怎样的耐心教育、辅导。一个班上后进生是老师感到最头疼的事,这些学生,贪玩喜吵闹,学习不认真,或成绩一塌糊涂。老师总是要想转化他们,但这些学生顽皮得很,很多的老师会失去信心,但管老师能做到对后进生的转化有足够的信心。那么,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自己的学生,来对待学生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我们班里的李明昊可以说也是非常出名的。刚说完的问题,你再问他,他还是什么不知道!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教一番,第二天情况有那么一点点好转,第三天还是照旧。时间久了,他麻木,教师也麻木了。后来我给李明昊的妈妈打电话,他妈妈说老师曾经奖励过他一只棒棒糖,他在家放了好久都没舍得吃,说是老师奖励给他的,要好好放起来。我听了之后良久无语,是啊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棒棒糖就让孩子高兴许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他们耐心一点呢!我们把说过的话再说几遍又何妨?看到孩子有进步我们不是更高兴吗?所以我对自己说对孩子们多点耐心吧,他们都是奇葩!
爱也体现为亲和感,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管老师一样有“亲和感”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很难!这份长达35页的关于“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的篇章,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上课时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里,孩子们才是课堂的主角,是导演,我们充其量是课堂的高级配角。不要对孩子板着脸,开心的对他们笑一笑,说不定就是因为你的这一笑,很多走神的孩子就马上回到课堂了。
同是为人师,所以我边读边在比对、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管老师的教育手记,让我看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关键—— 持之以恒,理解的微笑不只是瞬间,平等的交流不该是心血来潮,内心的宽容不只是套出真话的手段,真诚的关爱不只是语言的表达。爱是一首无字的歌,祝愿天下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在教书育人中体会教育的真善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第四篇: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教育是朵带笑的花
-----读《不做教师匠》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毛主席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读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读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扰”。可见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平常又那么重要的一件事。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成为阅读的实践者与受益者。所以,我镇举办的此次读书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也希望通过参加本次活动与大家交流读书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是朵带笑的花”。这是一本书中的子标题,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就被它深深的吸引,如同有一股暖流流过心田,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把这本书读完。读完之后发现这果然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今天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与我一样从中受益。
这本书就是《不做教师匠》。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全国第一本为青年教师量身定作的励志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庆幸自己能读到这本书,而且读完之后发现这样评价这本书一点也不为过。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管建刚老师。管建刚,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学科带头,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教师之友》《小学语文教师》等全国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0多篇,著有《魔法作文营》《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等著作,创下带班两年,学生发表习作200篇的记录。在这本书中管建刚老师和我们谈人生、讲教育,他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将道理寓于故事。他针对教育现状以及年轻教师的思想言行谈经论道。他以响鼓开篇,令人振奋;他以悠长的乐曲结尾,让人回味无穷。在这本书中他对年轻教师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也为我们青年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管老师指出青年教师应该力争做一名有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和智慧感的教师。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走进这本书,看管老师教我们如何“不做教书匠”。在第一章中管老师要求我们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管建刚老师说到“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永远地迷失;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不断地消耗。” 许多年轻人满怀着远大的抱负投入到教师的行列中来,可真正工作了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于是他们开始动摇自己的教育信念,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开始在目标混乱中徘徊,消耗着自己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及至过了浮躁的岁月,却再也没有青春的活力,再也没有奋斗的勇气了,一切就在表面的安逸中走向人生的尽头。老师们这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可悲啊。我想说年轻的教师啊,既然我们已经走上了教育这条道,就让我们坐定“教育”这把椅子,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出彩教育,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在第二章中管老师要求我们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自由,不喜欢被约束,可是真正的自由都是以自律为前提的呀。规章制度对遵守制度的人只是一种形式,它的存在只是让管理者有依有据地肯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价值。纪律就像石头,如果你把他背在身上,会痛苦无比。如果你把他垫在脚下,它会帮助你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所以老师们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让我们从自我约束开始。在第三章中管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从事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而失去责任感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将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我认为,作为老师,我们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就是尽快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只有我们发展好了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才能真正对学生负的起责啊。所以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大胆勇敢的向上向前发展吧!在第四章中管老师教育我们要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拥有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拥有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不断地追求上进就是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表现。那如何做一名有上进感的老师呢,管老师告诉我们第一要用好残边料角的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因时间短小而不珍惜,这样集腋成裘,积少成多,残边料角的时间也能有大作为。第二要在业余时间上下功夫。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如果你每天这个时间都在上网,你也许会成为一个资深网民;如果你每天这个时间都在打游戏,你也许会成为一个游戏高手;如果你每天这个时间都在读书学习,你也许就会成为一名名师。所以老师们让我们珍惜点滴时间,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这样的话,“优秀”会有的,“先进”会有的,成为名师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在第五章中管老师告诫我们要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管老师说到一个教师要想做到非常杰出,或许是需要天分,需要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是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成为在一定范围、一定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则是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的。人的追求,起初都会热情洋溢,但最难的是中间那段奋斗,那段需要‘绝不,绝不,绝不能放弃’的坚忍岁月,这段日子确实会有很多困难,确实会发生很多意外,但是所有困难加起来,都不如我们能够想出来的克服困难的办法多,最可怕的困难和障碍不在外界,而在我们心中,在于我们是否有坚持下去的勇气与永不言弃的斗志!所以年轻的老师们不要着急,只要我们耐得住寂寞,永不放弃,不断奋斗,我们一定能收获自己的果实。在第六章管老师告戒我们要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是有一定的学历,谁都能成为一名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好像是个人人都能胜任的角色。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教育为什么不能像医生一样给人以专业形象呢?也许别人不重视我们的源头,是因为我们自己不重视自己,大众不把教育的神圣当回事,其源头,正是我们教师不把教育看的神圣。教育,当所有的教师都尊重它,都把它当做生命一样神圣的时候,别人就不能不对它肃然起敬了。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尊重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到了,教师的专业形象自然就有了。在第七章中管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正如我演讲题目“教育应该是一朵带笑的花”。教育的着落点是培养有尊严的人,公正的人,正义的人,自信的人,真的人,美的人。世界,说到底是因为人的美好而美好,因为人的眷恋而眷恋。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快乐的。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你越投入,付出越多,越是深入其中,工作就越有价值,你就越有快乐。所以老师们让我们投入的工作吧,投入之后你自会体会到教育的乐趣,自会快乐起来,自然就会成为一名有亲和感的老师。在最后一章中管老师引导我们要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理想的教育世界是一个爱与智慧的世界,理想的教师就是爱与智慧的使者,他拥有爱与智慧,他慷慨地付出爱与智慧,他在爱的付出中收获爱,他在智慧的付出中收获智慧,他在教育的世界中收获人生的境界。教育是最具创造力的工作。教育一旦异化为单纯的“手”的工作,教育和教育者也就走上了一条无趣的不归路。教育是一项智慧的工作。工作之前用心,工作之时用心,工作之后用心。用心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所以,老师们让我们用心工作吧,让我们用心去营造属于自己的爱与智慧的教育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很幸运能成为一名教师。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思想丰富的个体,是我们祖国的未来。难道还有比这样的工作更令人激动,令人兴奋的吗?
亲爱的老师们,不管未来如何变迁,让我们坐定这把叫做“教育” 的椅子,用心去做,投入去做,充满勇气的去做,这是无愧于只有一次青春,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生最好的行动。当我们心无旁骛的去工作时,当我们按照管老师所说的去工作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幸福。那时我们一定会明白先人把教育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非过誉。
最后,我想用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一段话结束自己的演讲。“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教育的幸福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教师将感到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教师的幸福将是学生的幸福的总和。”教育原来可以做得这么有滋有味,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去工作,带着微笑去工作,用心去体会幸福就在身边的感觉吧。
第五篇: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读《不做教书匠》有感
有人说: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一不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象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如果一位教师能把“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思想理念植于心田,活到老,学到老,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那么他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智慧迸发,情怀豁达。他的精神生活会天天充满阳光,并让其学生受益终生。
寒假期间,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书中的好些故事并不陌生,回顾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经历——认真备课、上课,对学生负责,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适当培养学生的人格。我以为做了一名不错的教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才恍然大悟,我充其量只是一个“教书匠”。什么是真正的教师。心灵的力量、情意的关怀、人格的熏染、文化的气质、智慧的实践。我到底具有了哪几条来完成这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呢?
书中有八章给我们指明了成功教师的目标,特别是第七章《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让我感受很多,在这一章里有一部分内容,题目是《教育在欣赏中微笑》,我读了很多遍了,每读完一遍我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在我的教学实际中我对这部分内容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班很多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经常不完成作业,催很次都交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我能做的就是对他们大发脾气,结果是效果甚微。这个班的优秀生很多,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却很粗心,对他们教育,我不是引导,也不是和风细雨,有的只是狠狠的训斥一顿,结果是这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还有一部学生做事总是漫不经心,拖拖拉拉,我对他们也没有好脸色,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开始怕老师了,课堂气氛也显得沉闷了,课后也不敢接近老师了。我反思自己,真是不该这样,学生本来就是来学习本领的,什么都能干好,还要老师干什么?所以我开始寻找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美好,表扬学生的进步,对于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委婉提醒,耐心对孩子们讲道理,学生听话了,可爱了,我也不像以前那样生气了。当学生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时,我上课提醒一下,或一个眼神,或让他同桌回答问题,或到他身旁摸摸他的头,这样也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听讲,又不会打乱课堂秩序。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也敢和我说了。所以做名亲和感的老师,学生喜欢,我也开心。
成尚荣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一种保护。”学生只有有了安全感,学习才可能很快进入状态,学生才感到学习是快乐的。如果我们能微笑着对学生说话,微笑着倾听学生们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孩子们是何等的快乐?“爱就是教育”,微笑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真挚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老师的点滴关爱,犹如窗外冬日的暖阳,让学生感觉沐浴在金色的光线之中,这就是教师的爱的“魅力”。孩子可能会挥霍父母的爱,却一定会珍惜老师的爱。老师的一句平常的关心话、一件可能是不经意中的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而被学生珍藏一生。
管老师在《不做教书匠》里的说过“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笑吧,老师们!我们要以行动教育学生,要微笑着面对学习,微笑着面对生活,学生会喜欢我们的,教育的阳光也会变得灿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