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时间:2019-05-15 02:1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第一篇:浅议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浅议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摘 要: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研究、社会责任四个具体方面。针对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来说,指的是基于生物学的认知进而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用于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具体的解释,并尝试着去解决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培养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

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社会相关事物中内含的生物学知识?如何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利用生物学知识去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呢?我认为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建立“有心、有才、有行、有未来”的四有精神是基于社会责任的生物学素养所必需的。[1]

一、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有心”

所谓的“有心”指的是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及社会事件的关注度,并找出其中与生物学相关的内容,以便能够用科学知识进行判断和解释;同时将社会责任意识与日常的课堂教学相整合,逐步建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心。[2]

如何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呢?

高中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在16-19岁这个区间,由于年龄的限制,使得学生的关注面呈现出单一化,对所关注的事物认识也比较浅薄,而且大多数的关注点只局限于游戏、娱乐、运动等对他们来说更为感兴趣的方面。如此一来,要使得学生能对更多日常生活及社会事件的关注度有所提升,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现实素材的不断融入与更新,用来不断调拨学生的神经,逐步建立他们的兴趣,将他们从被动的接受逐步转化为主动搜寻和持续的关注。在潜移默化学生的关注点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活跃度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课堂更高效。例如,在《细胞呼吸》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细胞呼吸各阶段需要的条件,尝试让学生去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内因和外应分别有哪些?内外因素的影响途径分别是怎么样进行的?有哪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能体现出对应的影响关系?进而扩展到果蔬的储藏条件是什么?在电视广告中各类电冰箱的宣传点是基于什么生物学原理提出来的? 从而加深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学到了知识,使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进行迁移。在教学《细胞的分化》一课时,就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指出自身或者周围的人在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例如过度玩手机电脑、吸烟、熬夜、吃垃圾食品等的危害,从而告诫学生珍爱生命,从小做起,并对家人进行规劝,利用小手拉大手的策略,让全家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再在教授《生物的变异的应用》这堂课时,让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去分析这些热点问题,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切实领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与个人生活、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二、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有才”

“有才”指的是学生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所必需要掌握的生物学科知识和生物学科基本技能,是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是素质教育中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水平,打好根基。

如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呢?笔者认为这得从教师教学做起。纵观现在生物学教学,普遍的高中还是从高二年级才开始接触,高中实际接受生物学教育的时间为两年,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的生物学知识与技能,并保证后续能合理的应用到社会实?`中,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够切身融入教学体系中,教师除了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之外更为关键是需要教师能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应用于不同内容形式的教学。例如在基因突变这堂课的复习时,为了深化这一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本堂课的教学,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设置一系列问题进行教学过程的层层推进:基因与DNA、染色体、碱基间有什么关系?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的含义是什么?碱基对替换是否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什么情况下性状会发生改变,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改变?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可能有哪些类型?分别会有什么后果?什么时候发生基因突变?哪些细胞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后可否传给子代?为什么?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可以解释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什么?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学生可以将本堂课内容从浅入深逐步进行分析,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达到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3]

所谓教无定法,但是需要教要得法,只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知识型人才和经济型人才,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的责任。

三、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有行”

“有行”指的是学生要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能力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养成严谨、规范的操作习惯,造就应用型人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高中课堂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平台,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直接从中获取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并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过程加深理解,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有效的提升;在了解并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形成并完善科学探究的态度和方法、思维与技能,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对于将来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生物学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需要事实就是的态度,只有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方法才能达到既定的实验目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尊重实验结果,认真思考完成实验作业并探究实验成功的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品质。除了课堂实验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进行辅助性教学,进一步将课堂理论和基本操作上升到社会实践的高度。例如可以通过参观污水处理厂来了解实践操作中的生物知识的应用,以及高新技术的操作原理。通过参观铁皮石斛基地去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明白现代生物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既提升生物学的认同感又能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素养,以到达“有行”的培养要求。

四、持之以恒造就“有未来”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需要长期浇灌才能开花结果的事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坚持“有心”“有才”“有行”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东风下不断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研究的能力,才能将生物学更好的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实行,才能在未来肩负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真真正正的做到“有心、有才、有行、有未来”。

参考文献

[1]徐亚博.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J].教育界,2015.(5).[2]邹云.试论让高中生物教学走出课堂的方法学术期刊[J].南北桥,2016.(5).[3]赵士伟.生物课堂教学浅析学术期刊[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6).

第二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理化生等理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是让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在探究过程中,学习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技能,而且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其中逻辑思维能力则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它起着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判断、推理和结论等重要作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利用生物科学史的经典案例,帮助学生建立成熟的逻辑思维模式

教师要吃透教材,理顺思路,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从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魏斯曼预言减数分裂→摩尔根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格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科学家证实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及基因工程→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现代生物进化论,围绕人类对基因的发现、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既展示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又体现了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遗传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既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尝试像科学家那样解释和推理,又能从众多科学家表现出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其他优秀品质中多有感悟。特别是感悟科学家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思想方法。通过分析萨顿的假说,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通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再次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等等。细心推敲经典案例,使我们的教学能让学生感觉身临其中,建立成熟的逻辑思维模式。

二、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格里菲思所做的体内转化实验,二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对格里菲思启发最大的是哪组实验?这组实验注射的肺炎双球菌是什么类型?实验结果如何?S型菌不是已经杀死了吗,那么第四组中导致小鼠死亡的S型菌是哪来的?在一系列的问题串的引领下得出结论——可能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有某种活性物质,促使转化。这种物质是S型菌体内的什么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吗?艾弗里利用什么方法来证明DNA是转化因子而其它物质不是。既然艾弗里已经证明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那科学家为什么还要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与艾弗里的实验不论在实验材料、具体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可是他们有无共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他们选择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有什么优点?如何标记两组噬菌体?离心后用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而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可以检测到32P而检测不到35S又说明了什么?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学到了科学的实验方法。

三、通过解题过程,进行逻辑思维的强化训练

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特别注意教给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想”。要尽量展示解题思路及其产生的原因,纠正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与偏见,这其实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为了做好这一点,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动脑筋去想,去做题,去亲身体会,要求学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口头分析,口头推理,准确规范地使用生物学名词、术语,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清楚、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解题过程,并能使表达合乎条理,层次清楚,符合逻辑。例如:一个男子把自己某一个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1/4,对否?为什么?该题许多学生都错误地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事实上,如果假定这一个基因在X染色体上或者在Y染色体上,结果应是1/4或0。再如:用黄豆生豆芽,1kg黄豆生5kg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A.变多;B.变少;C.先变少后变多;D.不变。学生往往会错选A,这是由于受生长发育同化作用(光合作用)大于异化作用的旧有知识的负迁移的影响,不能从题目中提取的信息“生豆芽”中概括出这是一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见光),相反要消耗有机物(呼吸作用)的过程。所以,必须通过强化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总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学习课本的专业知识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同样是至关重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这一教学目标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

第三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摘要: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相关阐述,然后分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生物教学;核心素?B;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学科比较多,需要掌握的知识容量大,而生物学科便是其中的有机构成之一。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考虑到今后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塑造学生生物基本技能和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

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观念与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针对核心素养,可以对其进行细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素养。上述三个方面属于一级指标,而每一个一级指标又可以分为四个二级指标。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素养和国际理解组成了社会参与,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和问题解决组成了自主发展,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素养、人文素养组成了文化素养。

三、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学效率高低与否,一方面与教师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有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技巧,在学习中管理好自己,而这些内容都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

其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学科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实质就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方面意义重大。

四、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巨大,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清楚地明白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知识点的导入时,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开始生物学科的学习。教师可以选择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创设情境,也可以借助生活案例进行创设,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热情,而情境创设一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会随之提升。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相关内容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引出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如“糖类和脂类的组成有哪些元素”“糖类和脂类有何功能”,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探讨,讨论结果出来之后,给出往届学生的探讨情况,让学生与之进行对比,学生看到之后,内心会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往届学生对于刚刚自己所讨论的问题的探讨情况,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优化引导,提升研究学习效度

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难以实现的,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依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更多激发点。因此,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更多体现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特征。比如,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有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预习教材,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提出对教材的疑问,选取其中疑问最大的地方进行探究。其中“晒干的小麦种子放在洁净的试管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会出现水珠,这部分水珠属于什么形式的水?”是提出人数最多的一个问题。于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从中进行引导,以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构建与完善概念,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表达,也影响到学生的理解。生物学科中也有语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构建与完善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以“染色体变异”这一内容的讲解为例,里面涉及很多概念,染色体变异又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下面又有缺失、重复、倒位等概念,如果学生无法掌握这些概念,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将会变得相当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重点讲解其中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合实际生活进行讲解,将“蜜蜂家族”中的蜂王、雄蜂与工蜂的案例引入其中,学生在分析蜂王和工蜂之后,构建起来二倍体的概念,通过模仿,建构了三倍体和四倍体的概念。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4.注重实验,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实验的相关说明,教师应当进行优化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白实验的重点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意识。另外在进行演示的时候,必须要优化演示操作,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实验操作,及时跟上实验的步伐。例如,在讲解“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相关知识时,可以设计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师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实验材料,并设计实验步骤,并讨论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整个过程下来,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了提升,主动意识也明显加强,并且语言的组织与合作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生物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生物学科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1]王丽.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12(33):59.[2]司鹏飞.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6,28(12):23-24.[3]张乐.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例研究[J].高考,2016,36(12):209-209.作者简介:朱徽,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学。

第四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从三维培养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出发,找原因想方法。通过加强物理教学与社会的联系,在教学中应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感,研究方法

绪论

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道德情感与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要求个人不仅要人性健康发展,而且还需要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是以每个人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基点的。在当前社会不良氛围下,当代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甚至淡化了,做事、学习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自私、懦弱、冷漠等不良品性大量滋生,对集体活动和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热情,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得很不够,伤害他人以及自我伤害事件时有发生等等。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感悟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充分认识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因此,对正处于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迫在眉睫。

1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物理课程制定了三维的培养目标:

(1)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知识内容体系的掌握,科学、技术、社会(STS),测量技能,收集处理,描述数据技能的培养];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包括观察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信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

(3)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兴趣、好奇、勇于实践、乐于参与、克服困难、有成功感、尊重科学、有条理怀疑、合作态度、STS观念渗透、责任感与使命感)。

初中物理课程理念有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非精英教育,所以物理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新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综合素质,必须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以便实现基础物理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社会责任感是人对自己的言行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它将使中学生的行为更完美,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新课程中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要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实践证明,如若教师观念不变,那么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都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2现在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原因

在校园内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事,如:教室内无人时,教室门敞开着,大白天灯光依旧亮着,教室前面的显示屏开着就是没人去关;学生的作业散乱堆在讲台上,大家只顾找自己的,人家的掉在地上也当没看到,该某同学值日,打上课铃一会黑板还没檫等等。现在的中学生多是“抱在怀里的”一代人,生活无忧无虑,外表看起来独立、有个性、坚强,可内心脆弱浮燥。他们心理上正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互矛盾的时期,对生活缺少更深层次的思考,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经常义气用事,没有考虑到自己应该承担什么后果。现在的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如此淡漠的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各种社会思潮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学生。社会上出现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严重地腐蚀着中学生的心灵。中学生价值观日益现实化和极端个人化。受社会上“拜金风潮”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出身在富裕家庭的学生情况尤其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影响所及,也使其他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种只知追求物质利益,追求个人享乐的风气,极易造成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二是学校教育问题。学生每日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家里。甚至很多的学校搞封闭式教学,更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其结果也造成中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我们以往的教育为追求成绩,重知识轻素质,不太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学生对生活很少有深层次的思考,对责任感了解不够,无责任感也是必然的。做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具有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责任,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意义重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责任意志是构成责任心的维持因素,学生要具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因此,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

3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通过多种活动,运用资料研究、个案研究、教育实验实施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运用调查与因素分析法,对影响学生责任感的因素调查及其分析研究。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逐渐形成世界观的时期。我们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加强引导,通过日常生活和学校一系列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他们努力做到对自己负责和对班集体负责、对学校负责,鼓励他们多关心他人,多关心集体,多参与集体活动,关心国家大事,帮助他们尽早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校期间,不但要自尊自爱,还要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要他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参与学校学生会、团委工作,体会生活在这个集体中可以得到的温暖,而且也应该承担责任。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我是从以下方面着手:

3.1提高教师的素质,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责任感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有责任感,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以自身人格来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老师所讲的道理信服。我在每次演示实验后,习惯性收拾好仪器,学生才会在教师“身体力行”中学样,在实验后整理仪器,打扫卫生,为后面班级开展实验做好准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帮助学生确立“责任感”的意识。尊重全体学生的人格,尤其不要忽略了“差生”的正当的要求。在教学中,每年都要遇到几个先天有点问题的学生,他们被学生戏称为“弱智生”,很多同学瞧不起他们,认为“弱智生”是无可就药的,来学校就是混混日子,老师就别花精力在他们身上了。当这些被称为“弱智”的同学不交作业时,我象对待其他同学一样,督促其补交,利用课间帮助他们完成;上课时,我也会刻意多望他们几眼,和他们进行眼神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并请几名物理尖子生组织一帮一,主动帮助他们。我以自己的言行告诉所有的学生,对待这些有异与常人的同学,我们要有同情心,更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3.2全面评价学生,把如何做人、如何树立社会责任感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困难,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女生怕动手,我就和她们一起动手,讲请要点,带动她们自己参与探究,鼓励他们动手,成功后加以表扬。长此以往,在我的关注下,她们学会了以小组为中心,都能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探究问题。

古语说“人心齐,泰山移”,教学中我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一次在讲“电流和电路”时,进行小组活动,每4个人一组,组装电路分别使灯亮铃响。本人交代注意事项后,开始试验,有些组,往往就一个同学动手,其他同学围观,还有个别同学漠不关心。当实验失败时,不是抱怨仪器差、就是抱怨动手的同学不会做,使得动手的同学情绪差不愿继续做下去,大家就等着老师去帮忙。另一些组合作氛围好,连接电路时都动了手,忙而有序,出现问题时,相互讨论故障原因,集思广益,沉着冷静,常常成功。实验毕,我指指挂在墙上的 “2007年常德市五中广播体操一等奖”的旌旗,问道:还记得这面分量极重的旌旗吧,全校三十几个班,凭什么就挂到了我们班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本人听在耳里记在心间,接过话题说:“今天的分组实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把组内的事当自己的事,既分工又合作,全力以赴地去做。这恰恰就是现在独生子女所欠缺的责任意识,今天做得好的继续发扬,做得不好的请多加强修炼,让我们大家都来做有责任心的人。”

3.3用古今中外物理学史上探究、发明、发现感人实例激发学生责任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我在备课中挖掘教材中与社会责任感有关的结合点、切入点,如古今中外物理学史上探究、发明、发现感人实例。往往是责任感越强的科学家,其成就也就越大。每当有介绍我国古今科学技术领域巨大成就的阅读材料,我都会以饱满的热情融入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来激发学生责任感。例如讲水能的利用,祖充之发明了水锥,能磨面、春米。如讲能量时,我提出我国科学家在艰苦的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神舟六号”在我国科技专家、部队官兵和广大职工的努力下,才实现了“零缺陷”和“零误差”。我国的很多科学家的成果,对物理学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杰出的贡献,这也体现他们对祖国的责任心,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感触,认识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和为中国的明天所担负的重任。

3.4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将活动中引发的思考及时地反馈给老师或有关部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建构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教材处理上也要打破本本主义,而应关注时世、关注生活,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例如我在教学中要学生调查电池的危害及回收途径,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电池对人体的危害,体验到回收的各种困难,从而培养起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对学生进行一些教育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例如观看四川发生的大地震时的一些感人事迹。我们平时教育如能自觉把教育与百姓生活与国家大事结合起来,那我们的学生也会关心国事的,学生就不会成为社会责任感淡漠的人。我们不仅在教材上、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关心国事者,那对学生的影响就不仅是暂时的而是终身的了。

我根据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倡自尊自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和帮助他们,在方法上多引导,少训斥。通过努力,我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过程中,取得一些成绩: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心态,诚实守信、善于与人合作交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明天的成材,让他们今天增强社会责任感。

结论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不仅是德育目标的要求,也是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要求。一旦我们通过物理教学和其它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一定会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常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走进新课改[M],2003.6 [3]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五篇:在高中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在高中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摘 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除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际行动能力、问题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素质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式实验教学 自我管理 动手操作 问题研究 团队协作 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32-02

新课改提倡“还课堂于学生”,很多教师都开始尝试以各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实现从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以学生求索为主的新型的“求问式”教学的转变。这一行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多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众多创新性教学尝试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模式,特别是对于生物这一类理科来讲,学生是否真正拥有学科逻辑思维,真正掌握学科知识能力,将直接决定其学习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自我管理能力

对比“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则是探究式教学最为突出的亮点。特别是对于实验来讲,实验本身就需要学生亲自完成,因此,当教师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时,实际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为例,其中有一个探究式实验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时,通常情况下教师只会给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实验资源,并适当地指明方向,交代关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剩下的实际性实验都由学生来完成。这在给学生提供了更大个人发挥空间的同时,也让学生拥有了更加充分的自由度。而学生能否在教师放手的自由条件下,仍然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实验学习之中,就是对个人自律性的要求。与此同时,学生能否很好地将松散的思维捋顺,根据实验提示与实验要求,合理地按照“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现象记录”的过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关键在于学生对个人时间安排与学习效率的要求如何。除此以外,学生在进行探究式实验学习时,能否严格提醒自己遵守课堂纪律,特别是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器材,及时在实验中记录数据(这里主要指的是学生需要有这种意识,而不能等老师提醒)等,都是学生对个人学习习惯的一种要求。由此可见,看似自由轻松的探究式实验学习,实际上,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进度安排、学习习惯等方方面面都是一个考验,总结起来就是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锻炼。

二、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的本意是实践,试验,即需要实验者具体地去反复检验,而这一切的落脚点都是“动手操作”,因此,探究式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当它被教师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时,基本上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第一,让学生参照教材中的实验说明,自行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物质来研究。例如有的学生会选择空心菜,并分别选择嫩绿色、深绿色、嫩黄色等不同颜色的。第二,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例如在色素研磨之后,将毛细吸管这一工具改为盖玻片。第三,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化,例如将圆形滤纸中色素的分离计入到探究实验当中等。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探究实验,其整个过程都需要“提取色素→制作滤纸条→画滤液细线→分离色素→结果观察”这几个环节,其中,学生需要对材料(如空心菜)进行剪碎、研磨、过滤、收集,需要对滤纸条进行合理地裁剪、绘线,需要以正确的方法将滤纸条插入倒层析液的烧杯中等,不论是哪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验。而动手能力好坏,又会直接决定最终的实验结果的合理与否。不难发现,对学生来讲,探究式实验学习法能够很好地培养个人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问题研究能力

探究式实验中最核心的一个特征就是“探究”,而它的落脚点就是“问题”。实际上,探究式实验教学是以一个个的问题来开展的。教师抛出问题,学生通过探究来解答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又会陆续遇到各种问题,在“问题→求解”的反复中去一步步地接近探究结果。因此,对学生的问题研究能力来讲,探究式实验教学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式。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例,其中有一个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探究式实验。这个实验由“洋葱根尖培养→装片制作→观察→绘图”四大步骤构成,其中,仅“装片制作”这一个环节就会经过“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这几个环节。从学生整体的探究情况来看,期间会碰到不少的问题(部分是学生自己遇到的,部分是教师抛给学生的),例如,无细胞分裂的原因是什么、解离时间过长会出现什么问题、漂洗的目的是什么、压片时力度过轻或过重会出现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依靠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一个个地去发现并顺利解决。不难发现,在完成探究式实验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实际上是问题探究能力的一般培养过程。

四、团队协作能力

一般来讲,当教师选择探究式实验教学法时,都会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完成实验。站在每一个小组成员的角度上看,自己是否和(下转第34页)(上接第32页)其他组员配合默契,并且在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都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表现,最终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探究式实验教学对于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培养大家团队协作能力的机会。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对于这种实验内容比较多的探究式实验,教师一般会给每个组指派实验内容,如有的鉴定还原糖,有的鉴定脂肪,有的鉴定蛋白质。从组内分工来看,有的学生需要负责选材,有的需要负责制备组织液,有的需要负责观察,有的需要负责记录,最后,还有的需要负责进行实验结果汇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否都从个人的实际能力去定位自己在组内的角色是对组内领导人的考验,而实验过程中彼此是否默契配合就是对组内成员间的考验,表现于外就是团队精神、团队分工。因此,生物探究式实验有助于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科学素质能力

最后提到的一点就是学科的科学素质能力。实际上,上文提到的自我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题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从学生的心智、认知、学习习惯、行为选择、价值观念等方面去锻炼与培养学生,而这一切的落脚点都是科学素质能力。从实验的角度上讲,它强调的是“实际检验”这一种重视实践的精神理念与实际行动。从探究式的角度上讲,它强调的是“探究”这一种态度与方式。从学科属性上讲,生物作为自然学科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它强调的是对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当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时我们就不难发现,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本质与初衷是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去发现科学,认知科学,并始终以科学的精神去不断研究。特别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能否拥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科学的学习观将对后续乃至终身的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总的来讲,高中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能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能力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习的本质与初衷是“探索未知,解答疑惑”。因此,它本身强调的是一种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与探究式教学的核心与精髓不谋而合,这也使得探究式学习的教学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与推崇。对于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来讲,与其单纯地由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或者直接地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去操作实验,倒不如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机会。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在开展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借助探究式实验教学,学生除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际行动能力、问题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素质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地将探究式实验教学引入到教学之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高中生物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责编 卢建龙)

下载浅议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计划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计划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

    浅析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浅析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九江三中张智 摘要: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教学事例,运用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体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体会 实验小学 张桂芳 “顺应天性”的核心,是顺应人类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相应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是数学思维活动的......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

    在乡村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掘美

    在乡村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掘美、创造美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欲使自己的智力和道德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和保持,必须从儿童时代就重视美育的训练,美育是完善人格得以成立的基础。......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泽云 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提出了“要增......

    在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领悟创新

    在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领悟创新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学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脱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内容摘要: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