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时间:2019-05-12 23:3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第一篇: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一、在节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节奏教学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师把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所体验到的节奏引导到音乐种,通过拍击实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针对二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性,选择有趣味性、学生广泛喜爱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充分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角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例如:学习《大鹿》一课时,课前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头饰分别代表“大鹿”、“小兔”、“大象”、“小鸟”、“狐狸”等。请几位同学架起一座房子,大鹿站在房子里,教师分别按先后弹奏小兔、大象等的旋律,弹到谁,谁就学做自己所代表的动物的动作走到大鹿门前、用木鱼的敲击声作为敲门声(不同的动物敲门声的轻重、强弱都不同),在进门前还得过一关,大鹿在门内大打一个节奏,要求门外的小动物变换其中一个小节节奏,打一个新的节奏才能进门。每一个小动物打的节奏尽量不要重复,等所有的小动物都进了门,大家才能一起欢快地唱《大鹿》这首歌。全体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活动中学会听辩旋律,又能自立创造出新的节奏,也能控制好强弱,还能玩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欣赏教学是让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去感受音乐。这样,才能把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变为实际的音乐音响,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在欣赏教学中,采用听、想、视、画、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置身于音乐的美好境界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教学中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动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如欣赏《森吉德玛》时,让学生随音乐进行表演,当听到欢快的旋律时,学蒙古少年做骑马的动作,当听到优美抒情的旋律时,模仿蒙古小姑娘做应肩、耸肩、挤奶等的动作。通过表演,乐曲的情绪、速度很容易地被学生掌握。

三、在歌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教学是重头戏。在歌曲教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打击乐器,即可以起到辅助伴奏歌曲的动作,又可以在伴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如《我是小骑兵》的教学,可加上骑马、瞄准、行军礼动作,以舞代词,让学生边读边演,一切都在愉快的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培养了乐感美感,而且也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如《看龙船》这首歌曲,宛如一幅画,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端阳节竟渡龙舟的热烈场面。在教唱时,先准备好打击乐器,一部分学生边唱边做划船的动作;另一部分学生按歌曲节奏敲击锣鼓进行伴奏。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曲、边伴奏。这样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场面和意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歌曲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创造,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妙用。总之,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很多,在教学中只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探索恰当的教学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点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为实现小语教学的目的,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就要在教学中转变观念,创建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多参与,引导实践。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个体学习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有效学习。例如,在朗读训练时,怎样培养学生语感,怎样使学生在朗读时入情入境,光凭教师的几遍范读,学生听听就能达到要求是不可能的。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训练之中,亲自试一试,读一读,悟一悟。朗读时学生可能内心感觉都很好,可是读出的效果和感觉不一样,引导学生再读再悟,让学生反复实践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关键,学生从感觉到读,就是实践的过程。在指导朗读《小抄写员》这一课时,让学生紧紧抓住叙利奥的心理活动,围绕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时担心、害怕、高兴、矛盾、伤心等的复杂感情,自读自悟,通过示范、交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次的练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一步步加深,学生再朗读时就会被叙利奥从小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优秀品质所深深感染。这就是学生在教学中参与实践的结果,尽管不是每个学生都达到了朗读目标,但不同的学生通过实践对语文学习有了不同的收获。

二、多动手,学习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儿童看别人操作和自己动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感受,有体验,进而深入理解。培养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强调在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的操作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实践活动。如人教课标版第六册《燕子》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对燕子外形的描述,让学生画出机灵活泼的小燕子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像《捞铁牛》《曹冲称象》等一系列涉及物理原理的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积极动手实验,在操作实验中发展语言和思维。另外,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实践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做批注、写读书笔记,每月还可以指导学生办一期手抄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办报,并对版面、内容、书写做出具体的要求,如“新北京、新奥运”、“环保小卫士”、“科学小知识”、“英雄故事”等。并把手抄报放到橱窗进行展示,使每个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多活动,大胆实践。

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打破时空界限,变禁锢、封闭的课堂为课堂、校内、社会彼此相连的一泓活水。因此我们必须把语文教学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例如:人教版第七册《登山》一课中,巴果茨基认为列宁“是不能通过那条危险的小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巴果茨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让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两组,仔细研读课文,找出依据,展开辩论。正方认为:列宁是俄国革命领袖,俄国人民不能没有列宁,万一不幸失足会影响俄国革命的进程。反方认为:列宁不走这条危险的小路,就看不到日出,同时作为一个革命领袖,遇到危险时不能害怕,更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在争辩中,学生对革命领袖列宁的伟大品格不

待教师讲,自然都理解了,同时也受到了感染与熏陶。论辩展示了他们的灵气和才华,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激发了智慧的光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再如,学习了《西门豹》、《将相和》等课文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它们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把静态的文字演变成活灵活现,生动感人的剧情,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是实践活动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正确引导,放手让学生参与,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就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篇: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能力

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43-01

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意志和培养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

学生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对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演奏乐器则能从视觉与触觉上直观地帮助其对音乐综合知识的学习。因为优美动听的旋律,需准确的音高作保证;生动活泼或粗狂有力地节奏,需准确的音值作保证;引人入胜的情感,需适当的速度、音色、力度作保证;此外音乐记忆力、音乐理解力、音乐想象力、识谱能力、演奏技巧等,都直接影响乐器的艺术效果。因此,器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是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但人与人这种能力的差别也是非常悬殊的。学习器乐,恰恰能使这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因为器乐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学习任何一门乐器都要求学生用眼去看乐谱和观察其结构,用耳去听旋律、和声,用脑去想意境,用口和手去吹拉弹唱,用心去感受音乐。据研究表明,当学生演奏乐器是,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大脑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大脑的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不仅表现在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乐器时,美妙的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荷尔蒙的分泌,而且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因此,器乐教学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合作精神

在器乐教学中,齐奏、合奏、重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参与这些多种形式的演奏时,往往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不仅反映在艺术表现上或演奏技巧上,也反映在学生的意志品质上。通过克服器乐学习中的困难,会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另外,器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因为多种形式的演奏是需要学生间的相互配合的,所以活动的同时也是与人交往的过程。

四、开发学生智力

现代科学证明,在学校那些看谱就能唱、会奏的学生,一般其各门功课都较优良。实践也证明,器乐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共同发展。

器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我们在器乐教学中针对学校 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处理好器乐教学与其他音乐教学的关系

器乐教学是整个学校音乐教学的一部分,与唱歌、乐理、欣赏等内容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教学中在课时安排上,应穿插唱歌和欣赏教学,把乐理知识融汇在器乐教学中。这样可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适合学生演奏的乐器

在学校开展民族器乐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器乐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又不会 过多的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其次,选择比较轻便的,易于携带的,三,选择价格比较低廉的,学生家长能够买得起的,便于人手一件的。

四、课考虑地区特点,就地取材。比如各种节奏打击乐器、竖笛、口琴、手风琴等,不仅适应课堂教学,而且也能为学生家长接受。

3、选择适宜学生演奏的乐曲

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乐曲。篇幅要小、难度要适宜。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意志力贯穿始终,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等方法。

让我们以学生为本,真正让乐器走进课堂,从而促进乐器教学蓬勃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器乐老师,我们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促进器乐教学的发展,从而让我们的民族器乐也能够得到发展。在教学这条道路上,还有待我们不断改革,不断更新教学方案,才能让我们的器乐教学之路更加蓬勃生辉。

参考文献:

[1] 秦德祥《元素性音乐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2] 中小学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出版社出版

第四篇: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探索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探索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无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可谓是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如繁星,许多流传千古的诗作,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的成长,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提高。

首先,有意识地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打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学生要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人格。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上自天文,下自地理,万事万物,皆入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对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学习、背诵,用这些优秀诗篇打做人的底子,打文化的底子,底色亮丽,在人生旅途中将受用不尽。

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在诵读时,我告诉学生:读书在于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要抓住其中的思想精华,要有感情地朗读,要达到荡气回肠的诵读效果。又如杜甫的《望岳》,读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我结合该诗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告诉学生“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启发大家要奋发图强,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步入新境界。再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郑夑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中所蕴含的顽强拼搏、百折不回的意志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养料,我有意识地开发本诗歌里面所蕴含的教育资源,给学生以日后成功必备素质方面的启迪。例如在教学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诗时,在教学柳宗元的《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时,我除了采取情景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外,我还向学生强调这类诗歌最感人的地方是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严酷的处境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表达了作者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孤傲高洁的节操和浩然正气,我们要学习他们坚持真理的铮铮傲骨和高尚品德。

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我们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是在用中 华优秀文化、用精练、精湛的母语哺育我们的后代,在他们心田播撒文化的种子,撒播做人的良种。我们要教出感情,教出气氛,学生从诗词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往往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第二,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当外物和诗人内情猛烈撞击或交融时,就会形成动人的诗篇,就会产生千古绝唱。诗歌是灵动的,充满诗人的智慧和灵性,因此,教学生阅读诗歌,千万不能肢解,不可嚼烂,如果把灵动的、活泼的诗词教僵了,教呆板了,就使它们丧失了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教学古诗词时应整体把握,朗读吟诵,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入诗境,使他们如见其境,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诗歌极具形象性,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储备,让他们开展联想,开拓想象。如我在教学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时,为了引导学生感知领悟杜甫笔下春天的美景,我采用斯特劳斯的轻音乐《春天圆舞曲》为学生朗读配乐,鼓励他们在如诗如画的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在阅读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生机盎然、风光旖旎的迷人画面,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非常高涨,学生们踊跃发言,对诗中景、诗中情从不同侧面、不同方位进行理解,展现了作者笔下和他们心中美好的春天:成对的黄鹂在青翠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唱,一行行白鹭在一碧如洗的的天空自由飞翔„„然后我鼓励他们用美丽的色彩画出令人心驰神往的春景,之后我让他们讨论“全诗的景物描写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此时答案已水到渠成,学生们脱口而出:表达了作者欢快喜悦的心情和开阔的胸襟。

把握诗歌的形象,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学生读出画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画意,学生的想象创造意识就能得到发展。

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我注意营造音乐的氛围,以乐曲《橄榄树》为引子,导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在感知内容部分,配乐朗读《流浪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引起学生联想,让他们联想起远在异地的亲人和流浪天涯的羁旅之人没有什么两样,从而产生共鸣,描绘本诗的画面,感悟其内容,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并启发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结果:本诗表现了流落天涯的游子孤独、悲苦、凄凉的思乡之情,也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感悟在那时局艰难的战争年代,作者疾病缠身、身世坎坷的处境和苍凉萧瑟的感情。为了拓宽教学资源,我让学生收集背诵思念家 乡亲人的古代诗词,看谁收集背诵的多,学生们兴趣盎然,收集了《静夜思》、《泊船瓜洲》、《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月夜》等名篇,此举增加了积累,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将《登高》改写成叙事文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要把握诗歌内涵,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教师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对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认真加以体会、感悟,并以真切的体会与学生交流。如在教学李绅的《悯农》一诗时,我针对一部分同学把许多还能继续穿的衣服鞋袜丢弃一旁,把一些能用的作业本、书包和文具扔掉、花费父母的血汗钱买崭新高档的文具、衣物和同学攀比的情况以及生活上讲排场、比阔气的情况,针对一些同学吃饭挑食偏食,每次倒掉许多饭菜,浪费粮食现象严重的情况,针对一些同学体会不到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不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不珍惜父母劳动血汗和钱财的令人痛心的行为,我结合诗中的语句,讲解了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艰辛、艰难情景,两相映衬,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然后动员全班同学向全校学生发出了“节约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让“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观念扎根于学生的心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小结课文时,我把握诗歌意境,因势利导,发表了简短的演讲:“是母亲,撑托起我们成长的蓝天丽日;是母爱,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感念母亲的恩德,我们就应该以积极奋发去回报母亲的辛劳操持,让我们永远敬重母亲,以此来报答神圣无私的母爱。”学生听后,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然后我向学生推介了一篇散文《悠悠寸草心》,让他们理解具备孝心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我最后向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给母亲洗一次脚”,通过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心灵受到很大震动,学生家长反响强烈,并建议多开展此类有益的活动。在教学郑燮的《竹石》时,我启发诱导学生要学习竹石任凭千般磨难和万般打击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坚韧劲头,学习它们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坚定不移的精神,并向学生印发了《说“吃苦”》这篇文章,告诫他们“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的道理,我介绍了日本的吃苦学校及日本人的清苦思想,列举了经过艰苦磨练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外名人的事迹,渗透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最后归结出“逆境造就人才”的哲理,并启发他们要为振兴中华自觉接受磨练。我在实践中感受到:诗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沟通心灵的对话、实现人文精神积淀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是生命实践的新方式。

第四、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学生积极性,积累语言,增添学生文化积淀。

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学习诗词对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有帮助。诗词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练、精辟、优美、形象,言简意赅,言简意深,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境界全出,成为千古佳话。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 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诵读指导千万不能一个模式,学生是有个性的,每名学生对诗中形象、诗中情味、诗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只要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沟通;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

在古诗词教学中只要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欢乐,让他们沉浸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就能扎扎实实积累语言、积累文化,促使他们在思想情操上受熏陶,形象思维、创造意识等方面得到锻炼。

另外还应注意开拓课外阵地,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发展他们健康的个性。课内毕竟是一小块,课外才是一大片。配乐朗诵、节日抒怀、见景说诗、描绘赏析、吟唱会等均为较好的读诗方法。阅读古诗词的兴趣非先天生成,要靠培养。教师要从提高认识入手,在激发求知欲上下功夫,辅之以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古诗词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文化含量极高,我们会继续在古诗词教学方面不断实践探索,为青少年的语文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石。

第五篇:浅谈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音乐能力论文

摘要:情感体验——聆听音乐——体态律动——听音视唱——演唱演奏——创作,乃是一个循环往复、循序渐进的教学结构模式,每一周期都使学习者迁移到一个新的音乐能力发展层次。在这一模式中,学习者的音乐情感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在与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接触与交往中,音乐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在主体地位,能够因为对音乐积极自觉地参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创造性意识的人。

关键词:音乐教学 音乐感受能力 创造性意识

一、音乐的情绪体验

音乐的情绪体验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让儿童接触音乐之前,必须有一个让学生体验自然情绪的阶段,诗意的朗诵,带感情地讲故事,都是发展自觉性音乐能力的条件,这些艺术性的活动都是与自觉性音乐能力最接近,或者说是最相通的。当孩子有了表现情绪的强烈愿望时才开始让他们接触声音,告诉他们,声音可以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高亢明快、节奏活泼跳跃的声音可以表现我们愉快的情绪;当我们忧伤的时候,低沉阴暗、节奏缓慢的声音可以表达我们伤感的情绪。表达情感的声音,我们称它为音乐。音乐还可以模仿雷声、鸟叫、小溪流水等大自然美妙的音响。当孩子们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再告诉他们,音乐是他们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可以借助极其丰富的音乐来倾诉内心的快乐和忧伤。经过这个阶段之后就可以开始接触音乐了。

二、聆听音乐

有了真实情感与音乐的联系,就可以进入聆听音乐的教学了。最初聆听的音乐,必须是具有鲜明情感选择性的音乐作品,这样才能在学生刚接触音乐时,即对音乐情绪具有敏锐的感觉能力。但聆听的音乐作品必须是完整或相对完整的,哪怕就是一段很小的片段。

因为人们在掌握一定的视唱能力,或掌握一定的演唱、演奏技能之前是无法完整地表现音乐的整体形象的,但人们却能够在聆听音乐中完整地感受音乐。这种感受能力甚至在清晰的听觉表象形成之前,就已存在于人的心理能力结构之中了。当然最初的音乐感受力是很模糊很粗糙的。但聆听音乐所产生的对音乐感受的整体性却是音乐整体能力结构发展的关键。因此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都把学会聆听音乐作为发展音乐能力的第一步。

三、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正是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正确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作为聆听音乐者主动参与音乐的第一个最自然的行为表现,体态律动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说体态律动在音乐运动觉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但音乐心理学家认为,正是“在音乐教学的初级阶段上,未必可以找到比节律学更直接、更有效的发展音乐节奏感的其他途径,这里,节律学被理解为以简单的,儿童容易做到的运动表达音乐节奏”。

体态律动的基础仅仅是人在生理水平上对音乐音响的反应,这些反应包含对旋律线条上升下降、节拍、节奏变化,肌体紧张松弛的本能感受,然而基本的音乐情绪在这一水平上已开始模糊地感受到了。音乐作品不是作曲家随意编造的,它从本质上说是作曲家情绪体验的外化形式,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精神生命,一种情感的表现形态,体态律动促使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深入到音乐情绪体验之中。体态律动亦可以是对音乐作品非常高水平的反应形势,犹如一个指挥家用准确简练的动作把握了整部交响乐。体态律动并不是取代听觉训练,但它极大地强化了聆听音乐的自觉意识,为音乐听觉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听音与视唱

这一阶段一般又称为视唱练耳,并结合着必要的乐理知识教学。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是没有纯粹的知觉的,知觉必须和感觉结合在一起,听觉表象必须和调式感结合在一起。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培养进行音乐表演、欣赏及创作等各种音乐活动所必需的音乐听觉能力。孩子们开始学着用自然的嗓音来再现他们听到或看到的音乐形象。音乐心理学家认为,为了使儿童最初的音乐听觉表象能在良好的调式感基础上建立起来就必须从听唱,或视唱完整的旋律开始,哪怕是最简单的旋律片段,也应包含调式上从稳定音到不稳定音再到稳定音这样一个体现“松弛——紧张——松弛”的音乐性过程,从而体验最基本的情绪变化。音程的学习,也应该放到完整的调式旋律中去把握。唯有这样做,听觉表象能力才能建立在良好的调式感之上。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能够表现音乐情绪的形式也是极其丰富的,例如音色、节奏变化等,但在通过音高关系变化来表现音乐的范畴中,调式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核心。

五、演唱、演奏

有了聆听音乐与体态律动的基础,有了最初步的、建立在调式感基础上的听觉表象能力,就可以开始发展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了。演唱、演奏是运动觉的高层次能力。演唱、演奏都需要高技巧的运动觉能力,它是细致、灵敏的局部机能运动。例如演唱的喉头、声带、气息运动,弹奏钢琴的手指、手臂运动,这些能力是在一定的技能训练中才能获得的。但这种技能的训练必须是在儿童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具有通过音乐来表现自己情感的强烈愿望之后才能开始,而器乐的学习还应在演唱的学习之后,必须在学生已经有了“通过乐器来歌唱”的愿望产生之后。

从运动机理看,演唱、演奏的运动觉能力是高水平、高难度的,而从音乐感受的心理机制看,演唱、演奏的肌体运动又是局部的、低层次的,它必须服从表演者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服从因音乐整体感受产生的肌体紧张状态的变化。当局部的紧张状态在演唱演奏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时,这种音乐表演是缺乏表现力的。因此,在演唱、演奏训练中,首先要求学习者学会肌体的放松与心理上的积极状态。

六、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狭义的音乐创造及音乐创作是指具有创造性的创作者运用想象力对大脑记忆的音乐材料进行新的组织和创造,产生出新的音乐形象。广义的音乐创造还包括演唱、演奏等一系列包含着学习者运用想象力参与的音乐活动。因此,演唱、演奏往往被称为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无论哪一种意义的音乐创造,实质上都是人运用音乐想象力的行为和结果。可见在一切音乐活动中,在一切音乐情绪体验中,人的想象力都是不可缺少的。

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感受能力,即音乐的情绪体验能力。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音乐情绪体验是引发受教育者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情的关键,也是音乐技能发展的原动力并直接构成音乐能力的核心部分。

下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教育。音乐教育成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培养课程,音乐教师也结合新......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李文康 (宝鸡市陈仓区坪头中学,陕西宝鸡,721312) 摘要:在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当前教育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活动的迫切任务。本文结合幼教特点,力求从以下......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范文

    艺术讲演,打动听说 通过认真看了两个有关听的案例,我觉得两个课标中关于“听”的内容的共同点是: 1、 都是根据小孩子的生理特点,通过看和听的渠道,使小孩子很容易地、主动地、积......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在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尤其在几何教学中,这一点尤为突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对学......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摘 要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正确地培养学生审美观点、从而提高民族优秀文化审美的情感和能力。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 创意源自生活,小到你平时走路,大到天马行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然也少不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