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学案

时间:2019-05-15 02:5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学案》。

第一篇: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学案

《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和机遇》学案

考纲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就业是民生之本,知道解决就业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通过学习,能够正确看待现阶段的劳动就业问题,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认识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看到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上,我们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从而增强解决这一问题的信心。

3、通过学习,能够知道对于劳动者就业在科学文化素质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增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学习重点: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当前我国劳动就业的机遇)学习难点:

现阶段劳动就业的意义 自学指导(思路):

①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②我国就业存在的机遇(思考:入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看待)③劳动就业的意义

④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从党和政府来看;从劳动者自身来看)深入思考:

1、我们现在还在读书,为什么要关心劳动就业问题?

2、如果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矛盾,应该怎么办?

3、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你将有怎样的准备? 自学展示:

请列举出本框的主要知识点:

基础训练:

1、____________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

2、就业是___ ___。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_______________大局的重大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__,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_________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_________,坚持劳动者____________、市场____________和政府____________的方针。这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也为解决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提供了根本保证。

拓展训练:

1、我国就业形势问题之所以突出、繁重和紧迫,是因为„„„„()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低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④就业是民生之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地扩大就业。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就业? 3、2010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等6部委联合开展“创业引领计划”,以一系列新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引航”、“护航”。这些政策包括: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市场准入条件、出台高校毕业生个体经营收费减免政策、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做好劳动保障服务、开展创业培训等。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政府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一: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有2.7亿人,而技工只有8720万人,高级技工只有1860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6%。专家认为技术工人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而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某地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高级模具工,应聘者廖廖无已。

材料二:对一些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很多新增工作岗位特别是初、中级岗位“无人问津”,一进招聘不到合适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在观望等待。

材料三:2009年4月24日,南京市评选出首批“首席工人”。平传宝是南京金陵石化加氢裂化车间的一名普通操作工,但其特别之处在于拥有“首席技师”头衔,工资待遇相当于副处级干部。与一般工人相比,他拥有自己的绝活。如他提出的在分内增设瓦斯火嘴,采用油气同烧的方法来减少燃料油的耗量的合理化建议,每年节约油万吨以上,增效90多万元。在金陵石化像平传宝一样获此殊荣的还有两名普通工人。他们是江苏省推出“首席工人”制后,首批出炉的首席技术工人。

(1)你从材料一发现了什么问题?联系材料一,产生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高考直击:

(2009年上海高考简答题)

35、为了支持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国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

(1)经济常识告诉我们,“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请参照就业概念,谈谈什么是创业。(2分)(2)大学生创业对自己和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答案】(1)答题应包含“自主创建”和“依法经营”等要素。

(2)创业可以为自己创造就业岗位,也可给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创业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潜能,促进自我完善,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关键是第二问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大学生自己创业的意义,可以从国家个人的角度充分展开,但是从哲学角度就联系到人生价值的实现。

课后检测:

相关的配套习题训练等。预习新课:

【时政链接】大学生就业困难,一些有能力的大学生应聘时提出“零工资”就业,即免费在应聘公司干一个月,公司满意就签约,不满意就走人。这种“零工资就业”马上受到有关方面的质疑,为什么?

思考: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择业观?

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答: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才能稳定生活来源,保证和提高生活质量;充分挖掘劳动力资源,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重要性: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②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着人们的前途与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本部分命题的重点,尤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高考经常结合我国的就业形势、政府相关就业的措施、劳动者的就业观念、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对其进行考查。

学习过程:

板块一:复习巩固

1、我国的就业政策是什么?

①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2、就业的重要性(重要意义)

①劳动就业是人们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③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人们前途和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m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并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为一个人一生的顺利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4、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劳动者如何顺利实现就业?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1)劳动者要顺利实现就业必须

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劳动者正确择业应考虑的因素、多途径多方式就业等)

②提高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劳动者就业和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

(2)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生产。

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就业领域等。

(1)在学习的同时,要多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善于从时事新闻报道中收集有用的信息。(2)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平时艰苦的努力。

“不一定终身受雇,但必须不断学习” 该观点是正确的,因为:

1、学习可以丰富知识,可以提升技能,可以发展智慧,可以陶冶情操!

2、为了事业成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但学习不一定就是为了事业的需要,为了人生辉煌,我们更需要不断学习!

3、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从而更深切地体验存在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追究和享受更完美的人生。

四、热点追踪 宏观把握:公司如何经营发展、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劳动者维权等始终是高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从考查的题型看,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出主观题。从考查的时政热点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经营困难、我国近几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央方针、措施。会成为2010年高考重点关注的内容。微观思考:

【例题一】材料: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了35.1亿元专项资金。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扶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怎样才能使中小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

【例题二】材料一: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有2.7亿人,而技工只有8720万人,高级技工只有1860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6%。专家认为技术工人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而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某地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高级模具工,应聘者廖廖无已。材料二:对一些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很多新增工作岗位特别是初、中级岗位“无人问津”,一进招聘不到合适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在观望等待。材料二:2008年4月24日,南京市评选出首批“首席工人”。平传宝是南京金陵石化加氢裂化车间的一名普通操作工,但其特别之处在于拥有“首席技师”头衔,工资待遇相当于副处级干部。与一般工人相比,他拥有自己的绝活。如他提出的在分内增设瓦斯火嘴,采用油气同烧的方法来减少燃料油的耗量的合理化建议,每年节约油万吨以上,增效90多万元。在金陵石化像平传宝一样获此殊荣的还有两名普通工人。他们是江苏省推出“首席工人”制后,首批出炉的首席技术工人。(1)你从材料一发现了什么问题?联系材料一,产生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例题一】答:(1)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税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自身,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成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要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面向市场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例题二】答:(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级技工紧缺。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就业观念上的障碍;二是职业技能上的障碍。(2)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构建有利于劳动者成才的环境,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多渠道就业。

第二篇:第二框现阶段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

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第二节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

第二框现阶段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当前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现阶段劳动就业面临的任务的艰巨性,更好的把握面临的良好机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情景教学,体验现阶段劳动就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现阶段的劳动就业问题,一方面,认识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看到面临机遇,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活动:网络搜集资料:关键词——小康社会和就业;入世和就业;就业政策

三.教学过程:

师: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劳动者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十一五期间,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风险因素,列出了10个主要方面,其中就业问题成为首要问题。

【学生活动】:调查学生亲友中下岗失业情况。

【多媒体展示资料】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人山人海的图片或录像

相关就业形势严峻的资料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

【板书】二.现阶段劳动就业的良好机遇

(一)现阶段劳动就业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

1.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增加(每年新增1000万)

2.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增加(还需提供1300-1400万个岗位)

3.大量农民进城就业(每年需接纳吸收1亿人)

加上消化往年积累的失业劳动力,几方面人流汇合在一起,使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成为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请同学思考:解决好就业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答略。

师归纳:就业是民生之本。

解决就业问题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有利于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师:当然,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面临的任务的艰巨性,更要看到面临的良好的机遇。

【板书】

(二)解决劳动就业问题面临的良好机遇

【视频】《回顾与展望:南汇两港一城的建设》

(也可以用世博会或奥运会的材料)

【学生讨论】两港一城建设需要哪些人才?你如何把握机遇?

学生发言略。

师归纳总结: “两港一城”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机遇。

【板书】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视频】龙永图谈入世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谈谈入世对就业的影响。

【板书】2.入世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资料显示】入世后,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提问:加入世贸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哪些新的就业机会?请举例。答略。

师归纳:入世后,由于贸易的增长,大量外资的引进,特别是发达国家制造业生产基地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对我国劳动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活动】:请说出2条和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

请说出2条和下岗工人再就业相关的政策。

【板书】3.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党和政府把扩大就业上升到发展战略高度来考虑,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事来看待,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举措来落实,多方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就业渠道。

【多媒体资料】上海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内容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扩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联动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资金扶持,信息引导,场地扶持,创业指导,税费优惠

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公共实训,职业培训,职业鉴定

就业援助保障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和相关的公共政策联动

师归纳:A政府促进就业,主要是制定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对特殊困难对象给予就业援助,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也会给劳动者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C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创业是最大的就业。激发劳动者自主创业,让老百姓自己造饭碗。在已经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约有30%是自谋职业。

这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也为解决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提供了根本保证。

【课外作业】:目前,“有岗位没人去”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部分下岗工人还存在“等政府,等救济”的思想,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根据学生的表现分别给予加分、鼓励性的语句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在小组活动、班级交流中的表现可以小组评语和等第的形式加以记录,并作为平时成绩。

五.教学设计说明:

目前的就业形势虽然很严峻,但高一的学生对这方面的思考还比较少,所以让学生在课前先查一些资料了解就业形势,分析原因,课上采用“两港一城建设”等学生身边的例子来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机遇。请学生搜集 “上海十一五规划”的相关内容并加以分析介绍,使学生养成对国家政策方针的关注。

【相关链接】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摘自上海十一五规划纲要):

扩 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开发 有机结合的促进就业机制,大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对吸纳市民就业量大的均势产业进行必要的扶持。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创业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发挥好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市、区两级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和资助创业,进一步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运用公共财力创造或购买的就业项目和岗位,重点用于安置生活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人员就业。巩固政府补贴的公益性就业岗位,提高困难人员的就业稳定率。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就业政策与保障政策联动,促进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积极就业。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促进就业责任体系。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施第二轮“三年技能振兴计划”,完成100万 人次职业培训,注重加强面向郊区农民、青年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依法强化劳动监察和执法力 度,逐步推行特殊岗位就业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鼓励国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措施安置富余人员。加快推进 就业立法。

教学设计:上海周浦高级中学赵岚

指导教师: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顾永平

第三篇: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设计人陈云宁刘艳娜

审核人张晓慧

初二历史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编号19

班级姓名组号

【课题】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授课时间】2013.6.17

【学习目标】

1、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知道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浅析社会转型期我国现阶段的突出矛盾

浅析社会转型期我国现阶段的突出矛盾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突出矛盾的历史背景及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充分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除了存在着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还存在着社会突出矛盾。近期我国严重存在的部分官员经济腐败与人们反腐败的尖锐斗争,及现阶段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就是明显的事例。随着当代社会主义实际生活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进了新的时期,这是一个十分全面和极为深刻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全方位地深人展开,由于人和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深人展开,社会矛盾也就必然地比以往显露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广泛深人。其中还相继地出现了一些过去没有的社会突出矛盾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前几年出现的群众金融风险损失等经济纠纷,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难、部分公民道德缺失、部分官员贪污腐败,以及恐怖主义分子的**活动等,都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这些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具有激性表征和全局性影响的矛盾,就是社会突出矛盾。

社会各阶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 形成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 即: 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以及社会差距扩大之间的矛盾。

(一)当前中国社会突出矛盾的症结在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这些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经济发展的最大成就就是基本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全国普遍迈上了构建小康社会的征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不在有钱花不出去、买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的情况, 而问题恰恰是人们不敢放心地消费, 不敢轻易地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大大方方地买回自己可心的商品。他们有太多的后顾之忧,这些是因为社会事业没有和经济同步发展。大胆预测, 在未来一个时期内, 即使经济再飞速发展, 物质财富再急剧膨胀,只要没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事业的发展不能和经济建设同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统筹进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只会加剧,不会消除。

(二)当前中国社会突出矛盾的根源在于分配制度的缺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强调的是, 初次分配讲效率, 再分配讲公平。问题是, 初次分配提高了效率, 再次分配是否真正实现了公平。当前国家税收收入增长高于居民收入, 国库充实了, 理应主要用于解决民生问题,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对农村落后地区的公共设施投资, 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恰恰这些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

(三)当前中国社会突出矛盾的表现在于阶层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矛盾无处不在, 存在矛盾是正常的, 存在矛盾而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就不正常了。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但是这种利益矛盾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否则就会使矛盾激化, 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原有社会阶层认为新的社会阶层利用政策的空缺或不正常的手段攫取了本该属于社会大众的公共资源;草根层觉得只有精英层的利益诉求而缺少属于自己的利益诉求渠道;新的社会阶层有种经济上的巨人而政治上的矮子的不平衡心理, 等等。

二、正确处理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方法论, 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发展的协调性。

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 要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问题。同时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 克服那种片面发展观。一个时期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并且把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及中西部地区, 积极探索医疗制度改革,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把经济的发展同社会事业的进步综合考虑,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的问题。今后, 应继续在这些方面作出努力。

(二)弥补体制或制度的缺陷。

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因利益而起,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难以满足公众对社会利益的需求, 难以实现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 再加上我们并没有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利益均衡机制, 共建与共享脱节,优势阶层获利多, 弱势阶层获利少, 甚至比较利益下降。因此, 在利益格局和利益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要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无论制度的重建还是制度的完善, 都牵扯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形成改革的阻力, 这也体现了制度创新的艰巨性。

(三)创造解决矛盾的软环境。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但是由于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有一个缓冲的过程, 在这个缓冲时期, 要创造有利于突出矛盾解决的软环境, 矛盾虽不能立即解决, 但绝不能使矛盾激化,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为此, 一要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勤政为民;二要强化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责任, 扶危济困, 关注贫困地区, 关爱弱势群体;三要营造良好的温馨的社会氛围, 消除阶层间心理隔阂, 保持社会的稳定。

第五篇: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报告

详细啊呀

一、2006年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发展情况

2006年,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构建“和谐贵阳”的执政理念统领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到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促保障、以保障促和谐,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一)坚持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就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市完成新增就业岗位4.51万个,实现城乡统筹就业7.16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9万人(“4050”人员411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3万人;完成城乡统筹培训5.04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培训1.2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6万人(“4050”人员3867人),农村劳动力培训2.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开发公益性岗位2511个,核发小额担保贷款1256人,贷款额达2264.1万元。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减免税收3348.82万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334.89万元。

社会保险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征缴养老保险费10.9亿元,养老保险扩面7.85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9733.73万元,失业保险扩面3.84万人,征缴医疗保险费6.16亿元,医疗保险扩面9.15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4219.09万元,工伤保险扩面8.4万人,征缴生育保险费2100.44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40.29万人。

(二)围绕重点抓基础,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资本、安国之策。以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为主线,突出重点,加大力度,落实措施。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了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在认真落实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四项补贴、税费减免等帮扶措施的基础上,将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展到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就业方面。小河区扩大失地农民后续扶助试点工作,修改完善了《失地农民后续扶助办法》(试行);乌当区积极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为401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清镇市多方协调资金100万元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等等。同时,从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入手,编辑出版了《现行就业再就业政策汇编》及《再就业优惠证》申领、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11个相关配套扶持政策宣传册,开展了“政策进万家活动”,使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进一步推进就业援助工作。通过开展“四送两落实”和“两帮一创”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送出岗位420个,送培训420人,送政策840人,送温暖140人,继续完善对“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111户“零就业家庭”中的117人实现就业,安置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150人,形成了部门配合、社会联动、共同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三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城乡统筹就业。通过举办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2006年大中专、技职校毕业生招聘洽谈会暨创业项目洽谈推介会”等,全市共有2308家(次)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万个,吸引12万人进场求职登记。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还提供个性化服务,先后为市公安局、市公交总公司、星力百货等大型用工单位举办专场招聘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公共职业机构作用,全市劳动力市场采集用工信息6873条,提供就业岗位98701个,进场求职97380人(次),成功推荐12573人。此外,还加强了与省外的沟通联系,组织劳务输出3941名。四

是进一步推进并轨工作,以促进再就业来推动并轨工作的开展,全市滞留再就业服务中心的1.05万人,已全部办理出中心相关手续,形成了并轨工作与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贵阳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全面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的基础上,对不具备参保条件的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按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费,进一步扩大了救助范围。同时,从2006年9月起全面提高了贵阳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个中心城区每人每月从170元提高到215元,其他区、县(市)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26%。全市筹集城市低保金9490万元,其中市、区两级财政投入2590万元;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人口7.8万,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10012.7万元,切实保障了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启动以来,全市已将符合条件的42383人纳入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为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制定下发了《贵阳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对促进全市农村居民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累计筹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701.68万元,其中市、区两级财政投入约1300万元。2006年全市共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652.8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农村医疗救助稳步推进,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全面启动。在全面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全市稳步推进特困群众医疗救助配套制度。从2006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在全市全面铺开,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在合作医疗基础上,对个人负担500元以上的重大疾病进行救助。截至2006年12月,全市享受农村医疗救助的困难群众有49662人(次),共支出救助金150万元。积极组织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并结合贵阳市相关医疗制度和特困群众的具体实际,制定了《贵阳市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06年全市共救助城市特困群众170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0万元。社会救助工作扎实开展。农村五保供养按照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要求得到了较好落实。继续发挥好“爱心超市”的社会捐赠平台作用,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区县市建立“爱心超市”。同时,教育、住房、医疗、司法等救助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各项救助制度之间的配套衔接,各级政府救助资金预算逐年增加,促进了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

(四)围绕难点抓扩面,加大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力度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贵阳市从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入手,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社会保险重扩面。结合国务院38号文,明确了“五险”扩面征缴具体实施方案,养老保险扩面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医疗保险以困难企业和中央、省属在筑优势企业为重点,失业保险以非公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为重点,工伤保险以煤矿、非煤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为重点,生育保险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重点。二是坚持多管齐下重服务。通过调整社保业务大厅窗口布局,推行“五险”一条龙服务收费,启动工商银行办理代扣社会保险费业务,邮寄参保人员缴费清单,实现了银劳互联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的集中整合。为做好新的社会保险政策启动准备工作,拟定了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政策调整的程序需求。三是坚持围绕中心解难点。以创新的思维,解决弱势群体参保问题。将个体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和一次性领取养老保险金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人员,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的办法纳入医保。云岩区将环保人员、居委会委员纳入参保;南明区落实了居委会委员参保问题。全面启动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建立农民工参保模式的互换机制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机制,出台《关于贵阳市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意见》,实现了农民工医保政策与城镇职工医保政策的相互衔接,云岩区按照城镇职工参保方式为在辖区内就业的2000余名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制定了《关于灵活就业等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调动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并有效解决了政策出台前已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医保遗留问题。

(五)抓好维权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构建“和谐贵阳”的执政理念,继续以协调劳动关系为主线,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重点,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一是以启动“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非公有制企业、重组改制国有企业和建筑等行业企业为重点,督促企业依法签订劳动

合同,切实提高劳动合同鉴证率。继续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促进三方协商机制建设,逐步实现向基层延伸。同时,认真做好关闭破产、改制重组企业和经济性裁员、下岗职工出中心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以全面贯彻《信访条例》为重点,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信访举报中心的协调作用,对投诉举报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案件做到快立、快查、快处、快结。通过建立专兼职监察员互补,市、区(市、县)、乡镇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结合劳动用工年审,坚持不定期开展以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整顿劳动力市场、打击非法职介为重点的专项监察和严肃查处在签订劳动合同、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年督促用人单位签(续)订劳动合同2.21万人,督促扩面参保9292人,新增社会保险费1200万元,为劳动者依法清理拖欠工资、押金155万余元。三是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7.2%,案件回访率达10%。四是严格落实《最低工资规定》,做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调查测算发布工作。

二、2007年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展望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重点,抓好促进就业再就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年力争实现城乡统筹就业6.6万人,统筹城乡培训4.4万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扩面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扩面2万人,失业保险扩面2万人,工伤保险扩面2万人,生育保险扩面1万人,开展养老、失业保险纳入市级统筹试点。

(一)继续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充分发挥创业市场作用,以“四送两落实”活动和实施“零就业家庭”创业计划为载体,开好全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现场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资金扶持等,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全市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二)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深化六项改革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敦促职工安置方案和资金落实到位;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改革,力争建立市级层面的高技能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和表彰奖励机制;深化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改革,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稳步推进养老、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深化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办法,适时启动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同时抓好农民工工伤保险扩面工作;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困难企业、老集体企业和城镇居民、参保职工家属、大中专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实施办法,启动三县一市企业医疗保险和公务员生育保险;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

(三)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努力完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制度健全、相互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重点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救助制度。一是进一步强化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切实形成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是制定出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渐退制度,探索寻求切实可行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核实办法。三是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做好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衔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实施方案,规范救助程序,加快推进城市医疗救助,努力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带来的益处。四是加强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支持,逐步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五是加快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加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组织机构的建设。六是贯彻《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确保供养资金落实。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救助、临时救济、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四)提升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施五项建设

一是完善行政村就业服务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城镇社区就业服务。加快就业服务网络系统建设,逐步向乡镇、社区延伸,实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动态管理。二是全面推进“金保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实现10个区(县、市)基础数据集中管理和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险业务联动,做好决策支持系统、基

金监管系统启动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升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深化劳动争议仲裁庭标准化建设,开展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试点工作,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适应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抓好《贵阳市家政保姆培训中心项目》建设,逐步扩大贵阳市第一高级技工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培训项目。五是加大企业离退休人员退管站建设力度,力争上半年建成覆盖全市范围内有离退休人员居住的乡镇、街道企业离退休人员退管站,抓好协管员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激励、定期督查、信息反馈制度。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监管,完善机制

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协调配合,加快企业试行工资集体协商步伐;二是进一步完善解决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参保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之间的协议制约机制、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初审复审分离制度和借助新闻媒体对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暗访制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有效控制不合理费用的产生;四是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颁证率的招投标工作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健全内控制度,强化稽核、稽查、拨付程序和办法,指导各区(县、市)建立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的监督协调作用;六是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机制和网上案件调处机制,在全市推行建筑领域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六)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加大推动《劳动法》全面贯彻落实力度,开展清理非法职介和拖欠民工工资专项检查,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欠薪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36号文,结合贵阳市情,抓好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和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三是整合全市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探索高校职业技能鉴定路子,强化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举办第二届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比武大赛;四是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五是重点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问题,继续开展对返乡创业带头人的帮扶工作;六是拓展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启动对城镇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失地农民、城镇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七是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困难群体达到退休年龄但未领取养老金人员社会救助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八是继续抓好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把更多的中央省属企业、非国有企业、城乡劳动者和城镇困难群体纳入医保覆盖范围。

下载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就业

    人力资源管理结课作业 我是考虑到大学生毕业及就业后将面临方方面面的难题而选修了这门课程的。选课之前,我考虑到了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考了到现在刚刚是二年级,可以有较......

    挑战与机遇

    的确,我也认为新课程对一线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当然其中也蕴涵着机遇。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制度改革、竞聘上岗、教学质量的稳定及怎样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断提高自身......

    实力与机遇

    实力与机遇 观点:实力比机遇更重要十分庆幸自己可以站在本辩论赛的决赛场上,在这里,个性在张扬,思维在碰撞,很希望我们正反双方都能够抓住这机遇,发挥自己的实力,共同营造一场激烈......

    机遇与成功

    《 机遇与成功》 机遇像一块粗糙的石头,只有在艺术家的手中才能重获新生;上苍赐予我们机遇,我们必须有能力设计并把它塑造成完美形象. 这世上从不缺少机遇,就像漫山遍野的粗......

    机遇与能力

    机遇与能力,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知道伤透多少人的脑筋。很多人都会认为能力是第一位的,机遇只不过是补充而已,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牺牲了很多......

    挑战与机遇机遇与挑战

    挑战与机遇在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电影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1990年代中期,以好莱坞大片进 入中国大陆为起点,海外及港台资金、人员、技术大量涌入内地,往昔中国电......

    成功与机遇

    成功与机遇 成功,他与机遇有关,但是,一个不会抓住机遇的人是不会成功的。可能有些同学一直很想成为比尔。盖茨、乔布斯和偶像作家韩寒,象他们一样散发着巨大的光环。他们一个是......

    机遇与成功

    机遇与实力 实力和机遇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如果自己有很好的实力,但是没有机会让你去展现,没有发挥自己实力的舞台,那么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空悲叹了;如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