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高三综合科物理复习《力》

时间:2019-05-15 02:1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总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高三综合科物理复习《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总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高三综合科物理复习《力》》。

第一篇:高三总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高三综合科物理复习《力》

第一章《力》复习题

一、力

力的概念: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分类:按性质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效果分类: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力

重力产生:_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_ 重心:_________________

三、弹力

产生: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①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②绳产生的弹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摩擦力

静摩擦力: 产生:①物体___________②接触面__________③有相对___________ 方向:沿着_________,与相对_________相反.大小: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 产生:①物体__________②接触面__________③有相对__________ 方向:沿着_____________,与相对________相反.大小:__________.五、力的合成与分解

遵守的定则:_______________.合力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哪有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沿倾斜角为θ的斜面向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3个力 B、木块受到4个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mgsinθ D、斜面对木块的弹力是FN= mgcosθ

第二篇:高三总复习心得体会

高三化学总复习实验专题复习体会

作者:项莉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训练是学习、理解和掌握重要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的最佳手段。同时,在高考试题中实验内容分值一般在15%—20%,有时高达30分,所以说搞好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是有效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我针对近五年的高考和自己的复习谈一点体会。(不对之处请多批评指正)对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三项是高考实验题考试的重点:

1、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

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在考题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

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

这类试题的特点多是利用给出装好药品的单个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正确连接,或给出全部或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要求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或补充实验。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实验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

根据对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的分析,高考实验试题以下特点:

1、源于课本

从近5年高考化学卷实验试题以及近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而且,有些试题所涉及的实验直接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试题内容出自课本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但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并不是课本实验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对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等方面的内涵作深度挖掘,以方法、仪器、装置的改进;变换仪器、药品、原理、方法和问题角度;原理、方法和新信息的迁移等的形式来命题,从而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深层次的掌握情况。(2)、突出基础

随着命题指导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高考化学对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虽然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从答题内容看,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大都源于中学化学教材,很好地体现基础性.(3)、强调综合

从近年试题走向可以看出,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即以实验为中心,将化学实验与其他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4)、联系实际

重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要求。分析近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在实验题中渗透了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知识。测试内容可以涉及药品的选取、装置的设计、实验的现象、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实验实施的步骤等。试题很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5)、注重创新

注重创新是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又一个特点。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在学生已有实验知识(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针对高考化学实验考查内容的特点和重点,在化学总复习实验专题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意:

第一、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掌握常见仪器装置的用途 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合理选择实验用品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要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必须明确实验仪器等的用途。因此在实验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仪器装置的用途的复习。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不少实验都会使用到同一种仪器。复习时,必须把使用同一仪器的多个实验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其中的道理,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该种仪器的用途。例如,在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制取乙烯的实验、制取硝基苯的实验、、石油分馏实验等都要用到温度计,但由于要测定温度的物质或环境不同,因此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也不同。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在一些实验过程要多次用到同一仪器或装置,由于该仪器或装置处于不同的实验阶段和位置,其作用也有所差异。复习过程中也必须对它们依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作到系统的掌握。比如,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在粗盐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过程中三次用到玻璃棒,由于玻璃棒所处的实验阶段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在复习过程中也必须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

此外,许多仪器具有相同的功能,如作量具的仪器有量筒、量杯、容量瓶、滴定管等。虽然都可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但由于它们的精度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实验的需求来选择;同样的,象可以用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烧杯、蒸馏烧瓶、蒸发皿、坩埚等,但加热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能够直接加热,而有的则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在不同的实验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要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选择。在复习过程中也必须予以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突出特点和规律。

第二、深入挖掘、分析研究,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复习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顺利进行化学实验的可靠保证,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必须结合具体的实验,努力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认识:1)对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理论依据的问题);2)对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3)对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的操作);4)对错误操作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只有按照四个维度对实验操作进行挖掘和研究,才能深刻领会实验操作的实质与内涵。比如,对于过滤操作,不仅要明确操作时要遵循“一角、二低、三靠”的原则,而且还要研究如果没有这样做,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如,在用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过程中,必须掌握:①向硫酸亚铁中滴加氢氧化钠时,胶头滴管应该如何操作(胶头滴管必须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再挤压乳胶头);②为什么要这样操作(避免胶头滴管在滴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与空气接触而溶解氧气);③不这样操作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由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促使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氧化变质)。如果在复习过程中有进行这样的挖掘,那么就可以顺利地解答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3题。

有些实验操作的方法会因实验仪器装置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就必须抓住实验操作原理、结合具体实验来确定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装置气密性检查操作,凡涉及气体制备、收集和气体反应的仪器装置,都要进行这一操作。操作检验所依据的原理为:通过气体发生器和附设的液体构成密封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仪器装置是否密封。但由于不同实验仪器装置的差异,检验所采用的操作与方法也有所区别,有的采用微热(加热)法,操作程序:利用热源(手或酒精灯等)对仪器装置微热——观察是否有气泡——移开热源——观察是否形成水柱。

第三、重视仪器装置功能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于同一仪器或装置,通过不同的操作或一定的组合、改进,就可以实现仪器装置功能的拓展。例如,右图装置,采用不同的操作,可开发出不同用途:(1)用作排气集气装置;(2)用作排水集气装置;(3)可用于测量化学反应中产生气体的体积;(4)可用作安全装置;(5)可用作尾气吸收装置;(6)可以用作观察气体排放快慢的装置;(7)可用作净化和干燥装置;(8)可以用作反应器,等等。

此外,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常常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指定的一些常规的仪器,通过对常规仪器的组合或改装,设计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以此考查考生“对试题所给的单件仪器或小的装置先行识别,然后再装配成整体装置”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启普发生器原理实验装置、防止倒吸装置的创新设计。象这样对仪器功能的开发与拓展,实际上也体现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总复习时,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第四、全面分析课本实验,挖掘内涵,提高应试变通能力。上面已经分析,高考试题具有“回归基础,在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特点,这就为总复习指明方向和方法。在总复习过程中,我认为中学阶段几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实验必须重做:

⑴粗盐提纯、萃取与分液、中和滴定(含标准液配制)、蒸馏石油等操作实验

⑵氨气、氢气、氯气、乙酸乙酯等制取实验

⑶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的理论实验

⑷氯气、硫酸、硝酸、铝和铁及其化合物、乙醛等物质的性质实验 通过重做以上实验,进一步巩固实验基本操作以及掌握物质制备、物质性质和化学理论研究(探究)等实验的实验技术和要领。当然,重做这些实验并不是简单重复地做一遍,而是要求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审视已做过的这些实验。具体地说,就是要重做这些实验时,要求对每个重做的实验做到 “ 一个了解、五个会 ”。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学会控制条件、学会使用仪器、学会观察分析、学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以及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同时还要培养七种意识,即:①动手操作意识;②安全意识;③规范化意识;④环保意识;⑤质量意识;⑥定量意识;⑦创新、质疑意识。如:对氨气制法及喷泉实验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回顾:(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原理、操作原理、收集原理;(1)能否用NH4NO3、NaOH固体共热制氨气?为什么?(3)有人提出可以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制取氨气,为什么?请设计一个用上述药品制取氨气且可控制产生氨气速度的实验装置。(4)用倒置漏斗装置吸收尾气,可以防止氨气倒吸,为什么?(5)指出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还有那些措施可以引发喷泉?(6)若“喷泉”实验中烧瓶的体积为250mL,导管长35cm,胶头滴管中水的体积为0.5mL。要是“喷泉”实验能够成功,那么,在常温常压下,烧瓶中气体的溶解度至少要多大?

第五、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题要明确、简练。

从这两年高考的评卷结果来看,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差表现在不切中要害,含糊不清,不具体明确,化学术语不规范。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严格要求学生实验简答题的语言文字表达规范化,尽可能明确化,简练化,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本质上说明问题。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点是分散的,但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是较为稳定的,这给实验复习中突出重点提供了可能。实验复习可根据考纲和上述几方面内容设计一定的专题加以重点复习,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三化学总复习要重视化学实验,注重优化实验复习模式、优化实验复习过程,立足于教材上已有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特别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内容,以基础实验为基点,从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方法、现象的观察入手,训练文字表达能力,并拓宽课本实验,紧紧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培养其发散思维,简单实验原理与基本实验仪器的活用、多用与巧用,要在清楚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设计,注重对实验知识进行重点的系统类比归纳,以求同存异、灵活把握。采用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等复习方法,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对于一些较完整的典型实验,应予以全方位的规范复习,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高三总复习教案

高三总复习教案―等值线

等值线作用:等值线是在地图上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式,种类多样。除了以上分析的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外,还有等潜水位线、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辐射线、等年太阳辐射量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状变化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但有共同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分析等值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数值分布规律,向哪个方向递增或递减,影响因素是什么。

2、等值线闭合处的数值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等值线密度及反映的问题。等值线密度大,单位距离内差值大。

4、等值线弯曲及反映的问题。等值线弯曲凸向高值方向,反映弯曲处比两侧数值低,反之则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原因。

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如新疆天山南北的降水分布。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多雨——迎风坡 少雨——背风坡 例题: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位于

A.非洲西海岸 B.北美洲西海岸C.南美洲西海岸 D.欧洲西海岸

答案:A点拨:东西经分界线为0度经线,结合经纬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西海岸。(2)图中B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 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D.受低气压控制 答案:C点拨:非洲南部西部海岸有寒流经过,使经过地区降水减少。

二、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基本知识及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这种示意图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的判读、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大小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与图示时间和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等。判读时掌握以下一些技巧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因此也可以说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在这种图上,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但在有数字标注的图上,其最大的圆圈并不一定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等太阳高度线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的一部分。

(2)示意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正;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太阳高度为90°。根据该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

(4)在判读时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地方时、北京时间和世界时的区别等。

例如:下面为地球上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A、一半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2)等太阳高度线C的数值是,D点的经纬度位置为。(3)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约有多少千米?(写出推理和计算过程)(4)下面的四幅日照图中,日期与上图最接近的是。

答案:(1)B(2)67° 67°N,120°W(3)A、B两点间距与B、N两点间距相同,而B、N在同一条经线上,根据纬度1°的经线长约110千米,可算出B、N间距约为110×67=7370(千米)

(4)A 点拨:(1)此时东经60°为0点,与北京处于同一日的地区从60°E顺着自转方向到180°,跨120个经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2)赤道上白昼正好为一半,等太阳高度线C切于赤道,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的西经120度经线上,等太阳高度线C与直射点纬度差为23度,故太阳高度为90-23=67°。

(3)B点位于该图正中心,圆圈为以B为圆心的正圆。线段BA=BN长度,B、N纬度差为67°,纬度1°的经线长约110千米,可算出B、N间距约为110×67=7370(千米)。

(4)本图表示北纬67°到北极点之间出现极昼现象,故A对。C图中,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只是昼长夜短,只有北极点附近有极昼现象。

三: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

(1)判定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为潜水流向。(2)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实际距离,即为潜水面的坡度。

(3)潜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点,二者高程差即为潜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点位置不在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处,则可用内插法求出该点地面与潜水面高程,潜水埋藏深度即可求得。(4)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根据潜水流向来判定。

(5)利用等水位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水井和排水沟。

例题1: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口井中,水面离井口最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点拨:水面离井口距离用等高线数值-等潜水位线数值,比较即可。(2)下列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A.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 B.山脊的潜水比山谷的潜水埋藏浅

C.山脊是潜水的补给区,山谷是潜水的排泄区 D.潜水的运动方向是从山谷到山脊

答案:A点拨:图中显示出等潜水位线基本与等高线起伏相似,说明潜水位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从等高线弯曲可以看出,左侧为一个山脊,中间是一个山谷,等潜水位线垂直穿过山脊和山谷,不能说明山脊的潜水比山谷的潜水埋藏浅。潜水的运动方向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到低。

例题2: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 “二级悬河”发展。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米):

答案:B点拨:黄河下游位于华北平原,海拔高度不会到达500米,故C、D错;B图潜水位线弯曲表明,黄河经过地区的地下水位高于两侧地区,说明黄河水补给地下水,为地上河。

(2)黄河水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

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 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C.黄土高原中下游落差大 D.黄河终年水量丰富 答案:C点拨:河水输沙能力取决于水流的速度,而水的流速又取决于河流落差,黄河中游地区为高原,下游为平原,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4(3)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

答案:C点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大雨后下渗能力加强,地表水减少,水流变得平缓。

第四篇:高三总复习练习一

高三总复习练习一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赝品(yàn)禅让(chán)粳米(jīng)龋齿(qǔ)

B.发酵(jiào)粗糙(zào)邂逅(hòu)纰漏(pī)

C.瞻仰(zhān)绦虫(tāo)龟裂(jūn)溘逝(kè)

D.偌大(nuò)内讧(hòng)歼灭(jiān)涪陵(f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溯惊世骇俗欢跃拾人牙慧

B.陷阱揆情度理临摹成群结对

C.零售黄粱一梦提要一筹莫展

D.就犯孤注一掷提炼临渊羡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世界级网球名将桑普拉斯在ATp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以3比0轻松击败他的老对手阿加西,又一次夺得冠军,这是他第五次__________ATp。

②春节期间,北京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_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杭州大酒店越来越多,一流厨师供不应求,于是不少店家争相出高价招聘,有人戏称:“酒店挖_________,肥了大厨师。”

④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本来可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________了。

A.问鼎惠赠墙角搁浅

B.夺冠敬赠墙角搁置

C.夺冠惠赠墙脚搁置

D.问鼎敬赠墙脚搁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湖北省房县窑淮乡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令人叹为观止。

B.楚学家张正明先生主编的绘图楚史《雷电·火焰·凤凰》,看后使人感到通体舒服,它不但脉络清晰,而且从典章制度到语言习俗都持之有故,一丝不苟。

C.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D.曹丕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无疑要算是几千年中少有的大真话之一,以致大家全无力反驳它,心悦诚服地将它作为批评史上的存而不论接受下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除此而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许多诗句的形成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

B.最近,我在长江三峡拾得一枚珍贵的长江奇石,它左边的赤甲山呈粉黄色,右边的白盐山为青灰色,整个山形如夔门雄姿,实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C.一般行文之误,容易被发现。但数字与专名之误,由于多半不易识别,因此更应当留神。

D.笔村有一棵前人栽种的年逾500旬的糯米糍荔枝树。据史料记载,笔村糯米糍荔枝栽培历史已有500多年,明朝时已普遍种植。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实物资料考察,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龙,___________,一般都是长体,颈部也比较细,弯曲程度大,无足无爪的多。总之,这个时期的龙,与蛇的相似程度大,与________有较大的差异。

①形态大部分与蛇接近

②大部分形态与蛇接近

③特点粗体、粗颈、变曲程度小的鳄鱼、蜥蜴

④鳄鱼、蜥蜴粗体、粗颈、变曲程度小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陶安,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①,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洪武②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道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

①太祖:朱元璋。太平:今安徽当涂,宋置太平州,明清改称府。

②洪武:朱元璋称帝后的年号。

7.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抚形胜以临四方抚:据有。

B.太祖多其能让多:赞许。

C.视诸儒最旧视:看待。

D.时人荣之荣:认为荣耀。

8.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耆儒:资深的儒家。

B.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拨乱:治理乱世。

C.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吊伐:抚慰人民,讨伐罪人。

D.论前代兴亡本末本末:原委。

9.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制门贴子赐之(代陶安)

B.时人荣之(代皇帝赐门帖子)

C.闻之道路(代陶安的“隐过”)

D.帝大怒,立黜之(代陶安)

10.朱元璋称陶安“谋略无双”。下列句子,都说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③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④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⑤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⑥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他看出朱元璋的与众不同,认为他拨乱救民,顺应民意,必能平定天下。

B.陶安不赞成朱元璋急于攻取金陵,因为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成,占据如此优美的地方面对四方的进攻,很难不被攻克。

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D.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见解得到了朱元璋充分的肯定。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所作的《郊祀歌十九章》都属于这一类,犹如《诗经》的“颂”。另一类是从各地采集来的“俗曲”,它们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无名氏的作品,是西汉乐府诗的精华,因为它们来自民间,所以后世称之为乐府民间歌辞,或乐府民歌。《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记载。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汉之“乐府”即相当于周代的《诗经》;反之亦可以说,周代的《诗经》即相当于汉代的“乐府”。

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有散失。搜罗完备的,则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中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按照各自音乐的不同,分成12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约60首。再合以《汉书·礼乐志》所载的《安世房中歌》《郊祀歌十九章》,就是现存的两汉乐府的全部了。在写作年代上,《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十九章》最早;鼓吹曲辞中的《铙歌十八曲》是西汉时的作品;相和歌辞中的汉乐府民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是“汉世街陌谣讴”;杂曲歌辞中所录的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王言诗。

汉乐府民歌与基本上是四言体的《诗经》不同,从句式上说,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但重要的是两种,一是杂言,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它发展到唐代则形成为自由奔放的“歌行”体。另一种是五言,完整的五言诗在汉乐府民歌中已有相当的数量。五言诗虽比四言只多一个字,但却能够把单音词与双音词有机地搭配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增强了表现力,五言诗最终发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12.作者说汉乐府的“郊庙歌辞”犹如《诗经》的“颂”。对这样类比的用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庙堂文学。

B.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和神灵的功德。

C.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人创作。

D.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不能代表乐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成就。

13.对“歌诗”和“声曲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当时流行的乐府音乐。

B.“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为乐府民歌写的歌词。

C.“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歌词,“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曲谱。

D.“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曲谱,“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歌词。

14.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两汉有代表性的乐府诗产生的时间。“杂曲歌辞中所录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由此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歌作者由民间诗人为主逐渐发展为专业诗人为主。

B.汉乐府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文人创作产生了影响。

C.汉乐府民歌对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汉乐府民歌创作纵贯两汉是中国文学史光辉灿烂的一页。

15.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间歌辞的内容,《汉书·艺文志》作了收采,两汉其他文献中没有记载。

B.就诗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汉“乐府”相当于周代的《诗经》。

C.汉“乐府”中《国风》有138首诗,这个数目与《诗经》中《国风》的数目接近。

D.汉乐府民歌以杂言诗居多,这种杂言诗不讲章法,句式自由随意,气势起伏跌宕。

第II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1.第II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分数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芦沟晓月①

王统照

“苍凉自是长安日,呜咽原非泷头水。”这是清代诗人咏芦沟桥的佳句。原非泷头水,是不错的,这桥下的汤汤流水,原是桑乾与浑河的合流。桥工的建造既不在北宋时代,也不开始蒙古人的占据北平。金人与南宋南北相争时,于大定二十九年六月方将这河上的木桥换了,用石料造成,这是见之于金代的诏书,据说:“明昌二年三月桥成,救命名广利,并建东西廊以便旅客。”

马可波罗来游中国,官服于元代初年时,他已看见这雄伟的工程,曾在他的游记里赞美过。

经过元明两代都有重修,但以正统九年的加工比较伟大,桥上的石栏、石狮,大约都是这一次重修的成绩。清代对此桥的大工艺也有数次。乾隆十七年与五十年两次的动工确为此桥增色不少。

“东西长六十六丈,南北宽二丈四尺,两栏宽二尺四寸,石栏一百四十,桥孔十有一,第六孔适当河之中流。”

按清乾隆五十年重修的统计,对此桥的长短大小有此说明,使人(没有到过的)可以想象它的雄伟。

从前以北平左近的县分属顺天府,也就是所谓京兆区。经过名人题咏的,京兆区内有八种胜景:例如西山霁雪,居庸叠翠,玉泉垂虹等,都是很幽美的山川风物,芦沟桥不过有一道大桥,却居然也与西山居庸关一样列入八景之一,便是极富诗意的“芦沟晓月”。

本来,“杨柳岸晓风残月”最容易引动从前旅人的感喟与欣赏的凌晨早发的光景;何况在远来的世流上有一道雄伟的壮丽的石桥;又是出入京都的孔道,多少官吏、士人、商贾、农工,为了事业,为了生活,为了游览,他们不能不到这名利所萃的京城,也不能不在夕阳返照,或东方未明时打从这古代的桥上经过。你想,在交通工具还没有如今迅速便利的时候,车马、担签、来往奔驰,再加上每个行人谁没有忧、喜欣、戚的真感横在心头,谁不为“生之活动”在精神上负一份重担?盛景当前,把一片壮美的感觉移入渗化于自己的忧喜欣戚之中,无论他是有怎样的观照,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错综,而对着这个具有崇美的压迫力的建筑物,行人如非白痴,自然以其鉴赏力的差别,与环境的相异,生发出种种触感。于是留在他们心中,或留在藉文字绘画表达出的作品中,对芦沟桥三字真是有很多的酬报。

不过,单以“晓月”形容芦沟桥之美,据传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头(晦日)天快晓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他偏先得清光。这俗传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疑惑。其实,芦沟桥也不过高起一些,难道同一时间在西山山顶,或不平城内的白塔(北海山上)上,看那晦晓的月亮,会比芦沟桥不如?不过,话还是不这么拘板说为妙,用“晓月”陪衬芦沟桥的实在是一位善于想象而又身经艺术家的妙语,本来不预备后人的测验。你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潮气清濛,烘托出那钩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这样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如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发生出多少样反射的美感。

你说,偏以这“晓月”陪衬这“碧草芦沟”(清刘履芬的《鸥梦词》中有长亭怨一阕,起语是:叹销春间关轮铁,碧草芦沟,短长程接),不是最相称的“妙境”么?

无论你是否身经其地,现在,你对于这名标历史的胜迹,大约不止于“发思古之幽情”罢?其实,即以思古而论也尽够你深思永叹,有无穷的兴趣!何况,血痕染过的那些石狮的鬈鬣,白骨在桥上的轮迹里腐化,漠漠风沙,呜咽河流,自然会造成一篇悲壮的史诗,就是万古长存的“晓月”也必定对你惨笑,对你冷觑,不是昔日的温柔,幽丽,只引动你的“清念”。

桥下的黄流,日夜呜咽,返挹着青空的灏气,伴守着沉默的郊野……

他们都等待着有明光大来与洪涛冲荡的一日——那一日的清晓。

①本文作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有删节。“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引发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起笔引用清人的诗句,奠定了全文悲戚、愤懑的感情基调。

B.历史上,国内的民族矛盾与战争并不能阻断中华文明的沿传与发展。

C.金人始建芦沟桥是为南下扩张,乾隆两次重修则是为京都添增胜景。

D.芦沟桥可使人“发思古之幽情”,更能让炎黄子孙不忘国耻,同仇敌忾。

E.“芦沟晓月”,传达出旅人所陶醉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妙境。

答:[ ][ ]

17.为什么说京都八景之一的“芦沟晓月”极富诗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说明下面语句的深刻含意。(4分)

血痕染过的那些石狮的鬈鬣,白骨在桥上的轮迹里腐化,漠漠风沙,呜咽河流,自然会造成一篇悲壮的史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简答下面问题。(6分)

(1)指出结尾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与含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伤作者写《芦沟晓月》的目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5分)

20.默写(4分)

圣人无常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1.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

(《论衡·儒增》)

译句: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存道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阅读李白的《长相思》,完成后面题目。(6分)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箪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评点“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孤”字的艺术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论:“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两句,用语似嫌重复,“青冥”即“高天”,写“波澜”也似可不必兼用“渌水”。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3.为下面的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科学家选择3只先天性失明的小狗作为实验对象。这些小狗在一个名为RpE65的基因上存在着突变。科学家将携带着正常基因的病毒注射到小狗右眼的视网膜细胞里,不久之后,3只小狗右眼都有了视力,它们能在摆放着障碍物的房间里自由自在地行走。中国医学科学院金磊教授认为,这一突破性成果表明,科学家在研究治疗失明方法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

24.在横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化作一千一万种生命的形式,还化作歌声,还化作微笑,还化作温暖和美丽的色彩……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4分)

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唐元和十——十三年(公元815——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

浸月亭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悉,1月24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附地死亡。接下来瞬间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

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节操;有的践踏着公众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自己的或他人的)不少难忘的“一瞬间”,请以“事发一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间。

要求:

①联系现实生活,把话说开。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等级

得分

总分

评卷人

50分

基础等级

一等

50—41

二等

40—31

三等

30—21

四等

20—0

10分

发展等级

一等

10—9

二等

8—7

三等

6—4

四等

3—0

其它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1.C 2.A 3.D 4.B 5.C 6.D

二、(15分,每小题3分)7.C(视:比)。8.A(耆儒:年老的学者。耆,年老。儒,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不同。)9.D(代言陶安隐过的御史。)10.B(③句言治理地方的政策适当。④⑤句说他对治理国家有深刻的见解,都是有谋略的表现。①句对当时形势的正确分析,也表现出他的谋略。②句说明他谦让,“太祖多其能让”就是很好的注解。⑥句是他对皇帝的称赞。)11.B(相关的语句理解错了,请参看译文画线处。)

三、12.C; 13.C; 14.A; 15.B。

四、(18分)16.(4分)B D(答对一个得2分,超过两个选项,本题不得分。)

17。(4分)答案能体现以下要点即可:(1)远来的旅人在雄伟壮丽的石桥上临晓风、看晓月,最容易引动感喟。(2)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构成一幅佳画,使行旅者各自在心灵深处产生美感。

18.(4分)爱国军人为抗击日寇在芦沟桥上喋血捐躯,芦沟桥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历史见证。(意思对即可)

19.(6分)(每小题3分)(1)结尾一段文字言简意赅,卒章显志,作者坚信抗日的洪流不可阻挡,热切盼望抗战胜利的到来。(2)作者对芦沟桥历史沿革的考证,对“芦沟晓月”胜景的赞美,都是为了激发、增强全国各族同胞的爱国热情和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意思对即可)

五、(15分)20。(4分)答案略(错别字及丢落字每2个扣1分,错2个标点扣1分,扣完4分为止。)

21.(5分)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也要松弛和休息。(3分)②存道以亡身:思考义理而达到忘我的程度。(2分)

22.(6分)(1)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苦。(2)一个“孤”字,明写一盏昏暗的孤灯,涵蓄着诗人内心的孤苦与无奈,“孤灯不明”引人“思欲绝”,“思欲绝”的人儿眼中总是不明的“孤灯”。(3)可以从充分抒发感情的角度阐发。

六、(12分)23。(4分)基因疗法使狗复明

24.(4分)从山间奔了过来,化作溪流和湖泊。(答案不唯一。扣住“一千一万种生命的形式”即可。)

25.(4分)此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其诗《琵琶行》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故此亭名为“浸月亭”。

七、(60分)26。按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译文]

陶安,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因为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成中的父老出迎。太祖接见他,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杀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人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太祖问:“我要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双提升为郎中。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能方面不如章溢、叶琛。”太祖赞许他能够谦让。黄州初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陶安做黄州的知州。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

洪武元年,太祖又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环境的人容易奢侈。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无所顾及。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你说的很恰当。”君臣双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美色使人看了晕眩。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

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第五篇:高三总复习练习(三)

高三总复习练习

(三)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谙(ān)熟 应(yìng)酬 麻痹(bì)奴婢(bì)

B.针砭(biān)商埠(bù)搭乘(chéng)瑕疵(cī)

C.炮烙(1uò)档(dǎng)次 肤(fū)浅 痉(jìng)挛

D.花蕾(lěi)癖(pǐ)好 霎(shà)时 怨艾(y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唉声叹气 如愿已偿 文笔简捷 冬夏长青

B.失口否认 待价而沽 共商国事 釜底抽薪

C.平心而论 皇皇巨著 爆发政变 人影憧憧

D.气喘嘘嘘 火势蔓延 万象更新 一泄千里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老先生一生_________名利,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三楚文化的研究中。

②为避免诸位产生误解,我有必要再一次郑重__________如下几点意见。

③东南亚金融危机提醒我们,一定要增强对金融危机的_______意识。

A.淡薄 申明 防备 B.淡泊 声明 防备

C.淡薄 声明 防范 D.淡泊 申明 防范

4.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前来应聘的教师,学院以是否具有大宇精神决定取舍:重物质利益者、暮气沉沉

者、滥竽充数者、缺乏自信者……都一概敬谢不敏。

B.三年中,某公司经理因经营不善锦囊羞涩,拿不出钱来,不好意思总是蹭吃蹭喝,知趣

地走了,不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C.胡适在北大给学生上课时,依次介绍了孔孟等学说并在黑板上略写了“孔说”“孟说”,轮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他依样画葫芦地写了“胡说”,此一“胡说”,可谓大言不惭。

D.,近两年,除了“大款”“大腕”这类北京江湖黑话泛滥全国,更有西来的新词儿,借词语、语法、句法的排列组合而成的文章横空出世。

5.下面句子表述清晰,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伟先后将集体企业的8辆小轿车分别送给某省省长及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长期使用。

B.在去年沈阳举办的足球联赛上,右边锋×××在第三和第六分钟两次攻门,双双告捷。

C.在807路公交车上,一个男子拿出两支红黑色的铅笔,用100元人民币套住铅笔猜赌。

D.家喻户晓的“容声冰箱”以其世界级的环保科技,成为第一台进入联合国的中国冰箱。

6.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1)现代战争使用电子干扰的主要目的是让敌方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__________在彻底使敌方瘫痪的情况下再进行“外科手术”。

(2)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4公里处,_____________。这是三国时刘备临终托孤之处。

①摧毁其作战指挥的总系统 ③高峡背依,长江下临,形势雄壮

②摧毁其“大脑神经网络”系统 ④背依高峡,下临长江,形势雄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一11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普沉厚寡言,镇阳豪族魏氏以女妻之。

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领同州节度,辟为推官;移镇宋州,表为掌书记。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谊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左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太祖数微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茵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尝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太宗入弥德超之谗,疑曹彬不轨,属普再相,为彬辨雪保证,事状明白。太宗叹曰:“朕听断不明,几误国事。”即日窜逐德超,遇彬如旧。

祖吉守郡为奸利,事觉下狱,案劾,爰书未具。郊礼①将近,太宗疾其贪墨,遣中使谕旨执政曰:“郊赦可特勿贷祖吉。”普奏曰:“败官抵罪,宜正刑辟。然国家卜郊肆类,对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太宗善其言,乃止。

[注释]①郊礼:即郊祀,在郊外祭天地。郊祀时,一般要发布赦令。

7.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刘词辟为从事 B.普明日复奏其人

C.普颜色不变 D.为彬辨雪保证

8.对下列句中加黑的同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 奏:上表推荐。

B.而众军擐甲露刃,谊拥麾下 麾下:统帅旗下。

C.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 向:接近,将近。

D.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临:将要,快要。

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及受禅,以佐命功 B.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C.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D.属普再相,为彬辨雪保证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然国破家亡相随属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普政治上精明老练,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一组是

①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 ②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③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 ④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⑤即日窜逐德超,遇彬如旧 ⑥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秉性深沉,颇受太祖赏识。陈桥兵变之后,太祖登基,赵普以辅佐之功,被授予高官。

B.太祖雪夜登门,与赵普商议国事,赵普建议太祖先平定其他国家,太原方面,由他来负责防御。

C.赵普自幼读书不多,在太祖勉励下,晚年手不释卷。死后发现其书箱中有《论语》二十篇。

D.大祖时赵普既以犯颜敢谏见称,至太宗朝,又多次进谏,避免了太宗理政的失误,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题。

夏商周年表考证

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学科的专家学者,遵循由晚往早、由已知推未知、逐步推进的年代学研究原则,首先以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作为基点,推求共和以前10位周王的年代。传世的西周青铜器中,有些铭文同时记有铸器的年、月、日和记时词语等“四要素”,它是推求列王年代最宝贵的资料。遗憾的是,这些铭文犹如一堆错乱的、年代不明的日历纸。为了使青铜器年代研究能在有效的范围内进行,“工程”选择了西周初期的2个重要遗址,进行考古学文化分期研究,然后采集系列样品作年代测定,进而确定周初的年代范围。两个遗址的测年数据,可以为推断西周始年提供依据。而且与殷墟最晚的文化层的测年数据吻合。历法学家对《春秋》、《左传》中的历法资料作了研究,上推西周历法的概貌。铜器专家以严格的考古学类型学方法,先按照铜器的器型、纹饰、内容、文法等的特点,排定大致的前后顺序,然后根据上述历法原则进行天文计算,作进一步的调整,从中确立了7个年代定点,奠定了列王年代的基本格局。

武王克商之年是商、周的分界,确定这一年代是三代年代学的关键。学界已有44种结论,前后相差112年。诸说大体可以归结为长年、中年、短年三说。l997年发掘的长安县沣西18号灰坑,是“工程”的重要收获。经对此遗址所采集的系列样品 的测年,从而排除了长年说的可能性,将克商年的范国从112年缩短到30年。在上述克商年的范围内,“工程”通过对文献和出土资料中的天象记录进行天文推算,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年1044年、公元前1027年等三个克商年的方案。其中公元前1046年与文献、金文历谱、出土材料等符合最多,故定为首选之年。

史学界以盘庚迁殷为标志,将商代历史分为前、后两期。由于商后期王室世系比较清楚,殷墟考古文化的研究也比较成熟,加上有10余万片甲骨,材料比商前期丰富得多。据《竹书纪年》记载,商后期的积年为273年,由于克商年定在公元前1046年,所以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18元。由于盘庚迁殷之年已经推定,商前期年代框架的下限已经确立,若有准确的商代积年,就可以求出夏商分界,得到其上限。

夏代基本上年代框架的估定包括两点,一是夏商分界,二是夏代始年。夏商分界已推定为公元前1600年,夏代始年的推定,主要依靠考古资料。为公元前2071年,基本落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第二段(公元前2138一前2040)范围之内,取其整数则为2070年。以往各类工具书中的历史年表,夏商周部分都是采用古书中的某一说法,然后简单相加,得出相应年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同年表》则不同,它的每一个数据都以多学科交叉研究作为支撑,两者在年代学上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2001.2《新华文摘》有改动)

1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年代学研究原则”的一项是

A.以西周共和元年作为基点,推求共和以前10位周王的年代。

B.研究《春秋》、《左传》中历法资料,推知西周历法概貌。

C.利用传世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上的“四要素”,推求列王年代。

D.西周初两遗址的测年数据,与殷墟最晚文化层的测年数据吻合。

13.对原文确定“武王克商”之年,在三代工程中的主要研究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学界已有的44种结论前后相差112年的说法进行考证。

B.将长年、中年、短年三说的范围从112年缩短到了30年。

C.确定这一年是三代年代学的关键,可以确定周朝的初始之年。

D.从天象记录的推算结果看,公元前1046年是商王朝的初始之年。

1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的一项是

A.对长安县沣西18号灰坑遗址采集的样品的研究,提高了克商年范围的精确度。

B.以盘庚迁殷为标志,将商代历史分为前、后两期,商后期王室世系已经比较清楚。

C.夏商分界已经推定为公元前1600年,夏代起始之年已经推定为公元前2070年。

D.对西周青铜器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确立了7个年代定点,奠定了列王年代基本格 局。

15.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王朝的年代推断是考古、青铜器、历法、天文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

B.商王朝年代的研究中,甲骨学研究成果为科学考定商王年表提供了重要依据。

C.“三代年代学”研究都是以商周更替年代为关键点,推演出准确的上限或下限。

D.以往历史年表都依据古书中一说,“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年表则依据多学科研究的成果。

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高三总复习练习

(三)

语 文

第Ⅱ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蝼蚁壮歌

金马

兴许是染上了人类容易“自视过高”的通病,我自幼对蝼蚁之类的小生灵,曾长期瞧它们不起。

友人曾建议,能不能写一本关于蚂蚁的书,我当时听了,心里觉得好笑,区区蝼蚁,何足挂齿!

后来,倒是一位英国老殖民主义者的言论刺激了我对蚁国的兴趣,因为他竟把发展中国家统统污蔑为“蝼蚁之国”,于是,我不免产生了一个兴味很足的念头:我倒要看看这个小小的昆虫世界是不是真的像殖民佬贬斥得那般没有出息,探索一下它们到底是在怎样铺排着自己的生活。此后不久,我陪朋友到香山畅游,漫步来到双清,只见对面石壁上蠕动着一条长长的黑线,好奇心驱使我向前仔细查看,发现原来是一队蚂蚁正背负着种种食物搬家呢。我的朋友正好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看到我认真的神情,凑趣说道:“这是蚂蚁发现巢穴面临威胁,正在紧张备战呢!”我不禁伫立良久,看着这“骤然临之而不惊”的小生灵,竟比临战的人类显得还要镇静,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

随后,我不知不觉地真的关心起这小小的生灵来了。法布尔所揭示的蚂蚁王国的内幕,书刊杂志上有关蚂蚁世界的趣闻、故事,我都读得饶有兴味。连我自己也不解的是:不论碰上从哪方归国的朋友,我都忘不了在谈话之间徇问一句:“那儿有关于蚂蚁的趣闻吗?”这个怪问题,常常使对方不解其中滋味。记得有一次,当我问到一位畅游南美洲后归国的作家,不料他却大为动容,说道:“哦,你也知道这蚁国的壮歌吗?我真乃三生有幸,这次亲眼目睹了一幕永难忘怀的情景。”

接着这位朋友追述了在南美洲一个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

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象一只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丘

陵。这时,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忽然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燃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并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的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无以复加的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蚂蚁——这小生灵就是这样闯进了我心目中的崇敬者群。我开始进一步追寻着它们的生命轨迹,开始探索它们在生存斗争中那些足以使生命发光的东西。

(有删改)

16.作者说:“我自幼对蝼蚁之类的小生灵,曾长期瞧它们不起。”后又说对蝼蚁“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4分)

(1)作者“曾长期瞧它们不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不由得对它们生了怜爱之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第五自然段追述了友人给他讲过的关于“蝼蚁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并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岗位。”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作者写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段描写中,作者运用多种写法突出蝼蚁之“壮”,请你举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蝼蚁壮歌》重在写一个“壮”字:描绘“壮”的景观,揭示“壮”的道理,推想“壮”的同类,层层深入展示出事物彼此间的逻辑联系。

B.本文通过对蝼蚁的探询,形象地描绘了蚁国的面貌。作者发现了蚁国的性质,由此 进行类比推理,得出:只有万众一心、楔而不舍,才能振兴中华。

C.作者写蝼蚁,有画面,有音响;有动态描写,有静态勾勒;作者把所见所闻和由此产生 的“怜悯”之情层次分明地表现出来。

D.本文抒情“合情合理”,情理交融。作者即理缘情,让胸中不断涌动的炽热情感如山 涧小溪随山势流转,与层层拓开的所悟之理融为一体。

E.本文语言平易质朴,作者用晓畅流利的口语抒情写意,具有浓重的幽默味,增强了议 论的亲切感。颇有表现力的文言词汇也使本文生光叠彩。

答:[ ][ ]

五、(15分)

20.默写,填空。(4分)

①楔而不舍,_____________。出自《 》,作者_____________。

②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③想当年,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④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出自《 》,作者________。

21.将下面短文译成现代汉语(5分)

张溥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节选自《明史·张溥传》)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后面题目。(6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作者运用什么写法抒发了怎样一种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精神?最后两句的言外

之意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3.用“新队员和老队员”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3分)

在第17届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决赛阶段比赛中,中国足球队中的老队员沉着冷静,展现国脚雄风,新队员奋勇争先,尽显小将英姿,老队员和新队员团结奋斗,顽强拼搏,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两轮取得了参加世界杯的决赛资格。

新队员和老队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以下四个标题是从近期报刊杂志上摘引下来的,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妥,请你指出其中三处并加以改正。(3分)

①驾车撞死人,外逃又罹祸(司机活着)改为:

②昨日的功臣,明日的魁首(功臣犯罪)改为:

③谨防烟花爆竹,预放煤气中毒 改为:

④毒菇秧及无辜,市民不敢食菇 改为:

2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某校学生王亮于6月16日接到东四邮局寄来的领货通知单。上面说,您邮购的书籍已到,请您于三日内到邮局取货窗口提取。提取时应带A.领货通知单和B.收货人的证件(C.身份证或D.学生证)或E.学校证明信及F.领货人印章。

王亮看了通知,一时弄不清要带哪些证件,请你写出对领货通知单要求携带证件的三种理解(只写证件前的序号),并代邮局重新拟一则领货通知单,清楚他说明应该携带的证件。(不超过80字)(6分)

三种理解: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3分)

领货通知单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说,巴黎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画家,长期埋头创作,但却一直默默无闻。他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等我死了,你们就会认识我的价值。可是,时间飞逝,年轻的画家熬着熬着就烦躁起来了,并渐渐生出了绝望的情绪。有一天,他登上埃菲尔铁塔,高叫着要跪下去。这一绝招,引来了大批记者和救援警察。结果,他上了当天报纸的头版,一夜之间,成了新闻人物。接着,作品的销路也打开了……

这件事情曾是一个笑话。但按照今天的观念,它属于“眼球”经济的范畴。“眼球经济”又叫“注意力经济”。这种理论认为,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你以“眼球经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求:①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话题。

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北京市东城区2002年高三总复习练习

(三)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1.C 2.C 3.D 4.D 5.D 6.D

二、(15分,每小题3分)7.D 8.D 9.D l0.C l1.B

三、12.D;13.C; 14.B;15.C

四、(18分)16.(4分)①自视过高。(2分)②蝼蚁发现巢穴受到威胁,正在紧张备战。(或:骤然临之而不惊,竟比临战的人类还镇静。)(2分)17.(4分)引人深思,促使人联想到人类在重大灾难面前,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生存。18.(6分)①这里显然不只是在描述蚂蚁突围的情景,作者已经在把自然与社会、蚁国与人类“沟通”了。(3分)(意思对即可)②写法有拟人、对比、反衬等。(说出一种即可)扣住“蝼蚁之壮”分析即可。(3分)

19.(4分)B.E

五、(15分)20.(4分)①金石可镂(《劝学》)荀子②樯橹灰飞烟灭③金戈铁马④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白居易(每2个空1分)

21.(5分)译文:张溥幼年时就爱好学习,阅读的书籍一定要动手抄写。抄完,朗读一遍,就烧掉,又抄,像这样六七遍之后才停止。右手握笔管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硬茧。冬天手上的皮肤冻裂了,每天用热水浸泡几次。后来就把他读书的书房命名叫“七录斋”。

22.(6分)(1)五言律诗。(1分)(2)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的飘零落寞之感。(2分)(意思对即可)(3)(3分)第5、6句表达了作者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2分)最后两句的言外之意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有一定的才识。(1分)

六、(12分)

23.(3分)新队员和老队员组成的中国足球队在第17界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决赛阶段比赛中,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两轮取得了参加世界杯决赛资格,这是新队员奋勇争先、尽显小将英姿,老队员沉着冷静、展现国脚雄风,新队员和老队员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24.(3分)①“罹祸”改为“闯祸”。②“魁首”改为“罪魁”或“元凶”“祸首”。③“谨防”改为“禁放”,“预放”改为“预防”。④“无辜”改为“好菇”。(乱用拟人方法。)25.(6分)①ACF②ADF③ AEF(3分)领货通知单:(3分)

领货通知单

王亮:

您邮购的书籍已到东四邮局,请于三日内带领货通知单、收货人印章和以下证件(身份 证、学生证、学校证明信)中的一种来我局取货窗口办理取货手续。

东四邮局

2002年6月16日

七、(60分)26.按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译文】(供参考)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赵普性格深沉,不爱说话,镇阳有一个姓魏的豪强大族,把女儿嫁给了他。

后周显德初年,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征辟赵普为从事。刘词临终时,又留下表章,向朝廷推

荐赵普。周世宗进兵攻打淮南地区,太祖攻下滁州,宰相范质又上奏,推荐赵普为滁州军事判官。太祖任同州节度使时,征辟他为推官;太祖改任宋州节度使,向朝廷上书,任命赵普为掌书记。

太祖北征到了陈桥,喝醉了酒睡在营帐中,军事们要拥戴太祖当皇帝,赵普与太宗便推门直入帐中,将事情告诉了太祖。太祖打着呵欠慢慢起来时,军士们都穿着铠甲举着兵器,欢呼着将太祖簇拥到统帅旗下。待到太祖登上帝位后,赵普因辅佐立朝有功,被授予左谏议大夫的官职,充任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着便服出宫造访功臣家,因此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换穿便服。一天下大雪,近半夜,赵普以为太祖不会出宫了。过了很久,听到敲门声,赵普急忙出门,见太祖立在风雪中,赵普又慌又怕,赶紧跪地迎接。太祖曰:“我已约了晋王到你家来。”不一会儿,太宗也到了,于是在大堂中间的地上铺设了几层垫子,三人坐在上面,烧起了很旺的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给他们斟酒,太祖称他为“嫂子”。于是,太祖与赵普商量攻打太原的事。赵普说:“太原抵挡着西北两面的敌人,太原攻下后,就得由我们单独来防御外敌,不如留待消灭了其他国家后再说。那时,像这样一块弹丸黑子似的小地方,还逃得了覆灭的命运吗?”太祖笑着说:“我的意思正是这样,刚才不过想试试你罢了。”

赵普从小就学习官吏办事的方法,但读书不多。待做了宰相,太祖曾勉励他多读书,所以

晚年时,赵普总是手不释卷,常常一回家就关上房门打开箱子取出书,读上一整天。待第二天处理起政务来,总是果断利落。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的人,多气量狭小,遇事缄默无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人能比。他曾推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肯任用。赵普第二天还是推荐那人,还是没有被任用。第三天,他又向太祖推荐那个人,太祖发怒,把奏章撕碎仍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下拾起奏章回家去了。过了几天,他把撕碎的奏章补贴好,再次像以前那样上奏,太祖方才省悟,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太宗听信了弥德超的谗言,怀疑曹彬要造反,刚好这时赵普二度任宰相,为曹彬分辨清楚

并且予以担保,才使事情的真相得以明白。太宗叹息说:“我听断不明,几乎误了国家大事。”当天就放逐了弥德超,对待曹彬一如既往。

祖吉做地方官时非法谋取财利,事情败露后被关进监狱,案件审理完毕,案卷尚未办好。

郊祀的日子快到了,太宗痛恨祖吉贪图财利,就派中使去告知执政说:“郊祀大赦时,可以特地不宽免祖吉。”赵普进谏说:“败坏官事抵罪,应当明正典型。国家选择郊祀的日子释放各种人,是通于天地,禀告神明的,为什么要因为祖吉而破坏陛下的赦令呢?”太宗赞同他的话,才收回成命。

下载高三总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高三综合科物理复习《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总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高三综合科物理复习《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热学34

    34、分子运动论(1)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学习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_______的性质最小的微粒。......

    高三二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1.在等比数列{an}中,a1=1,公比|q|≠1,若am=a1a2a3a4a5,则m=_______________ 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a1a2a3=5,a7a8a9=10,则a4a5a6=____________ 3.已......

    高三总复习之边塞诗(最新)

    唐诗之“边塞诗” 边塞诗 一、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其兴起的原因,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3课时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 现代文部分 基础知识 【知识梳理】一、语音吧台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狭隘 跋 涉 沉溺 慰......

    高三总复习练习(二)(共五则)

    高三总复习练习(二)语 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

    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案01

    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案01 (800字) 第一部分:区域地理 第一讲:地球与地图(第一课时) 主备人:沈洪波 审核: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备课组 【高考考纲要求】 1. 地球的形状和......

    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案03

    2015届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案03 (5000字) 第一部分:区域地理 第二讲:气候类型 主备人:沈洪波 审核: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备课组 【高考考纲要求】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字形教学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正确识记现代普通话汉字字形(一) 学习目标:正确识记现代普通话汉字字形。 教学重点、难点:形声字、易混字。 学法指导:勤读勤查字典词典勤归纳总结。 典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