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折纸青蛙
《一年级折纸青蛙》
宏村学校 汪治勤
活动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学生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活动准备:
青蛙的多媒体课件,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一段青蛙跳的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一、欣赏多媒体课件,启发引导学生总结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青蛙的头和身体像一个什么形状?(三角形)青蛙有几条腿?(有四条腿)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它们分别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二、出示大范例,引导学生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师:老师观察青蛙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你们看看老师的纸青蛙和你们观察的一样吗?它们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用上面一层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层向下折出来的)
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1、引导学生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2、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3、背面同样。
4、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5、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游戏《青蛙赛跑》
1、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
2、引导学生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3、引导学生将“青蛙”放在“池塘里”,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4、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再引导进行讲评。
四、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伸:
让学生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第二篇:折纸青蛙教案
飞马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
《送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纸青蛙的折法,并对其进行装饰美化,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对青蛙的保护意识。
2.幼儿乐意参与家长助教活动,应体会其中的快乐。
材料准备:彩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今天阿姨给小朋友们给带来了一只小玩具(出示范作),你们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一只小青蛙”。
2、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折纸青蛙。
二、新授。(老师与学生一起做)
1、拿出长形纸一张,幼儿仔细观察折叠步骤示意图,在一些简单的折叠步骤上,可以适当地请学生上台来完成,在复杂的折叠步骤上,分别到每组进行指导。一定反复地演示几次,注意对准(边线),比齐(折痕),抹平。
2、家长带做一遍后,其他幼儿分成五个大组进行比赛,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装饰。采用水彩笔给小青蛙添画眼睛和美丽的衣裳,三、组织活动,分组进行青蛙跳远比赛。
1、同桌之间进行比赛,用手轻轻按一按青蛙的尾部,看谁的青蛙跳得又远又高。每组从中选出四名代表参加比赛。同时播放音乐《小青蛙》。
2、每组四名代表每次一名到比赛场地进行比赛,最后四名参加总决赛,获第一名者授予“青蛙王子”的称号,并奖励一项纸皇冠的头饰。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都知道,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护它。也请小朋友们把这只青蛙带回家,送给妈妈,让妈妈过一个高高兴兴的母亲节。
2010.5
第三篇:折纸青蛙教案
教学名称:折纸青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活动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学生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对折纸感兴趣。活动内容:折纸活动《青蛙》
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学生观察青蛙图片,正方形纸若干,纸青蛙大范例 活动过程:
1、启发引导学生总结青蛙外形特点。师:青蛙的头和身体象一个什么形状? 学生:三角形。师:青蛙有几条腿。学生:青蛙有四条腿。
师: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好,同学们了解了青蛙外形后
2、出示大范例,引导学生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师:老师观察青蛙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你们看看老师的纸青蛙和你们观察的一样吗?它们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学生:用上面一层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层向下折出来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A:引导学生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C:背面同样。
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A、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B、引导学生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5、评选出做得最好看的青蛙和跳得最高的青蛙。(考虑奖励纸花)然后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
教学难点:1.课堂秩序问题。
2.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不知道,如果接受能力较强可以再叫他们叠纸花。
教学总结:
第四篇:《折纸青蛙》说课稿
《青蛙折纸》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蛙折纸》。
一、说教材 “折纸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折纸是一门艺术,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折纸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展示、互赠自制“礼品”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与他人分享快乐、祝福他人的博爱之心。
3、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共同研究,感受折纸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了解折纸的简单方法。教学难点:
学会看简单的折纸图解,跟着图解折出简单的折纸作品。
四、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采用启发、探究、体验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质疑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分为: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学习技法——实践操作 感受快乐——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四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通过自由折、创意说和学习折纸技法两个活动完成;第三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开展看图解折,高兴玩和欣赏精美的折纸作品两个活动来解决这一难点。下面就主要来介绍这四个活动的设计安排
活动一:自由折 创意说 1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简单介绍折纸知识
并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自己选择折纸作品。活动完后,在小组交流:介绍自己的折纸作品,并根据自己的折纸作品创编小故事、儿歌等 【设计意图】:充分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资源,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是在创意环节中,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活动二:了解并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
(在这一活动中注重做中学,让学生边看边用纸折一折,遇到学生会的就请同学来当小老师,更好的利用学生资源)
【设计意图】学生一边了解折纸线型、符号,一边亲自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达到了做中学。在这一环节中,我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突出这一教学重点,即:学生自学、学生教、老师教。三种不同的方法都是根据学情而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效的利用了学生已有的资源。
活动三:看图解折、快乐玩
【设计意图】学生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课上我为学生准备了难易程度不同的折纸图解,请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分层教学中,每个学生在本堂课中都有所收获。学生用折好的青蛙进行跳跃比赛,用折好的小猪做头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了折纸带来的乐趣。在互赠礼物、评价同学的折纸作品两个环节中,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了与人分享快乐。
活动四:欣赏精美的折纸作品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明白折纸不仅可以用我们身边的彩纸去折,它在用料、制作方法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变,通过欣赏更多精美的作品,再一次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第五篇:中班折纸活动:青蛙
案例1
中班折纸活动:青蛙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双三角折法,通过活动掌握纸青蛙的简单折法,并对其进行装饰。2.继续学习看折纸步骤图完整作品,巩固折、压的技能。3.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对青蛙的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自制教学背景图,青蛙范品,青蛙折纸步骤图一份,幼儿折纸、水彩笔每人一份。
2、经验准备:幼儿会折双三角形,能看懂基本的折纸符号。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背景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谁生活在这里,它长什么样? 师:青蛙是怎么叫的?它吃什么?
小结:在美丽的池塘里,有一只青蛙,它每天在捕捉害虫,既辛苦又孤单,它多么希望有更多的同伴。让我们折一些青蛙去陪它,帮它捉害虫好吗?
2、教师讲解示范折青蛙,幼儿观察。
(1)教师出示已折好的青蛙,将它拆开给幼儿看,知道它是由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的。
师:谁发现了折青蛙需要一张什么形状的纸? 师:以前我们折双三角时要注意什么?(2)教师出示步骤图,幼儿观察,尝试折青蛙。
师:看着步骤图你们会折青蛙吗?试一试吧。(3)交流、探讨折青蛙的要点。
师:刚刚在折青蛙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困难?哪一步有问题?
师:谁有什么好方法?(4)教师分步骤折叠青蛙,边讲解边示范。
师:青蛙有几条腿?分别长在哪里?怎么折出前后?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再次看步骤图折青蛙,教师巡回指导。要求:
(1)按照步骤图的顺序折,折的时候注意角对角,边对边,对齐压平折,纸要平整。
(2)折好后,用水彩笔装饰青蛙。(3)注意卫生,爱惜纸张。
4、将幼儿折好的作品粘贴在背景图上,共同欣赏和交流。
师:让小青蛙们都到池塘里来玩游戏吧,让它们共同来捉害虫吧!师:青蛙朋友在一起会说些是什么呢?
师: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吗?为什么?我们要怎么保护它呢? 活动延伸
建议幼儿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和巩固折法,一方面可以增进家庭亲情。
活动分析
这是中班下学期的一个折纸活动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看图折纸的能力。对于中班下学期来讲,培养其看步骤图学习独立折纸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拆解折纸作品、提问、看折纸步骤图等一系列的方法,引导、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折青蛙,既给幼儿充足的探索空间,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传统的“教师讲授”为师生共同猜测、假设、推断,获得正确的制作方法。但并非所有的手工活动都不需要教师示范、讲解,都应该是幼儿探索,这需要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是否有探索的价值、是否在幼儿能力范围之内,保持幼儿探索和教师示范、讲解之间的平衡。温馨提示:折纸步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