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课 传媒的力量 教案
第七课 传媒的力量 教案
第七课
传媒的力量教案
【教学目的】
.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传媒发展历程中对人类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发明与创造。
(2)使学生认识到大众传媒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些功能的发展和延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递信息、文化传承、舆论监督和休闲娱乐等功能,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面貌。
(3)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有关信息传播的名词和术语。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信息控制能力将成为未来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信息活动的参与意识,初步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能力目标:
(1)通过对大众传媒历史演变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搜集和整理的能力,并借助大量历史背景材料的提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的剖析与学习,发展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全面传媒手段的其他功能,客观的分析各种功能间的必然联系。
(3)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把对大众传媒发展的理解立足于理性认识这一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媒的产生和发展;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难点:大众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知识点一】
传媒的发展
【教学设计】
.
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口语与体语的优点和缺点,达到传媒手段的自然过渡。
2.通过一系列实物的展示,让学生从直观上分辨出三类传媒的特点。
3.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掌握运用三类传媒的方法,提高实际生活的能力。
4.让学生总结三类传媒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对传媒发展的过程和存在原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主要单词】
传媒的发展
thedevelopmentofmassmedium
面对面
face
to
face
口语
spoken
language
体语
body
language
文字
written
language
印刷
printing
电子
electron
网络
network
【板书设计】
§1
传媒的发展
一、概念
二、第一类——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媒介
.
口语
2.体语
三、第二类——再现的信息传播媒介
.
文字
(1)
产生
(2)
载体的变化
2.印刷
四、第三类——依靠机器的信息传播媒介
.
电子
2.网络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学习化社会”?
(生答)略。
(导入)学习化社会要求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而在日新月异的现在社会,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我们就将转入一个新的课题——传媒与社会。
(新课教授)
(提问)如果你想把一件事情告诉你的好朋友,你能够有多少种方式呢?
(请学生上黑板随意写)
(学生活动)略。
(陈述)如果说你要说的事情包含了许多信息的话,那么,同学们所写的方式就是传播这些信息的工具或者说是媒介,这就叫做——传媒。那么,从古到今,人类是如何来传播信息的。
(思考)大家试想一下,在茫茫的草原上,一群原始人类在狩猎;在简陋的山洞里,一群原始人正在“交谈”着,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肢体语言
(陈述)对,这就是最早的信息传播媒介——体语,也看成是亲身传播时代。
(思考)同学们想一想,体语的优点是什么?
(举例)你在马路上要“打的”
(思考)有什么缺点?
(游戏)在纸上写下一句短语,让一个学生来表演,其他学生猜是什么意思?
再来几次,比较结果。
.
容易产生理解的误差
2.传播的范围比较有限
(陈述)由于体语的缺点和语言的发展,人们开始“说话”,进行口对口的交流,通过声音的传播传递信息。称为“口语传播时代”。
(思考)口语和体语相比,有哪些优点呢?
(学生活动)略。
(思考)那么,它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呢?
(做游戏)学生进行传话游戏,让一排的第一位学生看一段话,然后依次往后传,到最后一个,再让最后一位学生说出他所听到的话,通过对比,反映出口语传播的不足之处。
.
距离越远,误差越大
2.不能保留下来
(过渡)所以,为了弥补口语或体语的不足,人们又有了新的信息传播的媒介方式——再现的信息传播媒介,把信息记录下来。那么,用什么方式可以把信息记录下来,得以再现呢?
.
图画
(学生活动)结合书上的图片了解图画传播的作用。
2.文字书写
(陈述)文字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的时候
是什么?——文字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思想的新工具,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提问)把文字写在哪里呢?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加以总结
龟甲、兽骨上
金属器具上
竹木简上
布帛上
纸的出现(蔡伦)
泥活字印刷(毕升)
金属印刷
(讨论)各种文字载体的缺点和优点,阐明发展的必然性。
3.印刷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加深认识。结合书上的“读与思”,体会传媒的发展历程。
这一时代我们称它为“印刷时代”,那么,是不是发展到这一代就结束了呢?
——没有,因为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说同学们手里的书本,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都比较死。
(过渡提问)怎样让死板的东西活动起来呢?这就要依靠第三类传媒了。让我们来比较一下,第三类传媒和第一、第二类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举例)暴风雨之夜,家里的电视机会出现什么现象?
——没有信号,看不到电视
(学生活动)观看书本P51页图片
(结论)第三类传媒需要一定的机器加以辅助。
(提问)还有哪些是属于第三类传媒呢?
(生答)略。
(学生活动)看图片,加深印象。
(过渡)除了电视、广播、唱片等等,大家现在最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网络
(陈述)很好。
(提问)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
(学生回答)略。
(总结)整理总结三类传媒的发展。
(练习)遇到下列情况,你将用什么传媒方式?
.
去西安玩前,想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2.到商场里去买这件衣服。
3.要知道今天上午去上海的火车时刻。
4.路上拦车。
5.叫马路对面的人过来。
(布置作业)略。
【知识点二】
传媒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
.
本课主要采用开发式教学模式,重点要学生参与讨论,共同学习。
2.结合书上的“大家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3.结合书上的“活动区”和“读与思”,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寻找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密切与生活的联系。
【主要单词】
信息
information
功能
function
大众传媒
popular
media
报纸
newspaper
书籍
book
杂志
magazine
【板书设计】
§2传媒改变生活
一、大众传媒
.
概念
——传媒为普通大众所使用
2.表现
——报纸、杂志、书籍
二、传媒的社会功能
.
获取和传递信息功能
——基本功能
2.文化传承功能
3.舆论监督功能
4.娱乐服务功能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传媒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2)概括起来可分为哪三类?如果我们想知道其他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用什么方式?
(生答)略。
(导入)由于传媒的方式在一代代的发生变化,当然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客观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时——传媒改变生活。
(陈述)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所以说,传媒方式的变化就是人使用媒介或工具的变化。
(提问)大家试想一下,在目前情况下,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视?
——是。
在坐的同学,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书本?
——是。
(总结)如果传媒为普通大众所使用的则称为——大众传媒。
(学生活动)结合“读与思”,一份报纸:5美元~10美元/年
工人工资:8美元/周
思考“19世纪3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报纸是否可以成为大众传媒?
——可以。
为什么?
.
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生活。
2.发行量大,发行速度快,成本低
3.读者不再是特殊群体,而是一般大众。
(过渡)当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使用同一种传媒的时候,他也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么,大众传媒到底有那些社会功能呢?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
(总结)
一、获取和传递信息功能
——基本功能
举例:“打的”时需招手;
买房子前要了解房产信息可上网查询。
(学生活动)再举一些例子。
(过渡)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或传递信息,当然在此过程中,人类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许多知识,大众传媒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文化传承功能
(提问)在学校里,除了书本上的文字,我们现在还有哪些方式来传授知识给你们?请同学来举一些例子?
(生答)略。
.
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
2.记录同代人的探索与创新;
3.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
4.倡导一定的价值观念。
(思考)目前,你身边有哪些流行的社会时尚?他们与大众传媒有什么关系?
(生答)略。
三、舆论监督功能
.
及时地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舆论导向作用;
2.揭露社会上一些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3.维护社会公正。
四、娱乐服务功能
(学生活动)我们一起讲了传媒的这么多功能,下面同学们来讲讲看,大众传媒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娱乐服务?
(学生回答)略。
.
电视、电影——休闲
2.电脑——打游戏
3.录音机——听音乐
(总结新课)板书
(布置作业)略。
第二篇:第七课教案
《桥梁》第七课
教案
教学内容:
课文《吸烟者的烦恼》、生词52个、词语搭配10个、语法例释10个。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词语和语法项目;
2、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3)进行语段训练。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词语、语法例释、课文理解、结合指定词语进行语段训练。教学课时:8课时(分4次讲授)。
任课教师:吴钰(中级一班)、李海燕(中级二班)、陈轩(中级三班)教学步骤:
第一讲(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P103第一、二段)“说起健康„„一天可以戒十几次。”
生词(P104)1—17 重点组词:者、瘾 重点语法:难怪
次重点词:谈论、毕竟、意识、恐怕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预习情况
讲评前课作业。听写生词1—17。根据课文提问:
1、人们常常把吸烟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2、谁最关心这个问题?
3、吸烟者是不是觉得吸烟对身体不好?
4、他们对自己吸烟的习惯是什么态度?
5、他们觉得戒烟难不难?
6、吸烟者最讨厌什么?
7、他们为什么对吸烟采取不在乎的态度?
二、讲读课文难点(参考)
1、人们常常把吸烟和健康联系在一起,因为吸烟对身体有害。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2、吸烟者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上瘾了。
3、他们对自己吸烟的习惯无可奈何,不愿认真地戒烟。
4、他们觉得戒烟太难了,烟瘾上来的时候,如果不吸烟太难受了。
5、吸烟者最讨厌别人把香烟和毒品联系到一起,因为涉毒属于犯罪,也会引起社会公愤。
6、他们戒不了烟就不戒了,也就不重视吸烟危害健康的问题了。
7、由于这种不在乎的态度,他们会很随便地谈论吸烟和戒烟的问题。
三、讲解重点词语(参考)
1、者;用在形容词(或词组)、动词(词组)后边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老者、作者、读者、吸烟者。我们要帮助弱者。
2、谈论:用谈话的方式表达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大家正在谈论今天早上的事情。
议论:一般对好坏、是非表示看法。不要背后议论人。
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有庄重色彩。
代表们认真讨论了治理污染的问题。
商量:用于一般的具体问题。这件事我们要商量一下/商量商量。
3、毕竟:用在句首或句中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不能用在疑问句中。
(1)表示对某一状况的确认,相当于“到底”“究竟”。
学一门外语毕竟不是很容易的事,要下功夫才能学好。
(2)表示某一情况最后还是发生或出现了,相当于“终于”。
他毕竟认错了,就不要再罚他了。
究竟:能表示追究到底或表示原委、结果的意思,可以用在疑问句中。
听到外面很热闹,他就打开门去看个究竟。外面究竟怎么了?
到底:(1)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进一步追究的语气。相当于“究竟”。
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你明天到底来不来?
但是,主语如果是疑问代词,“到底”只能用在主语之前。到底谁是班长?
(2)用在陈述句中,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相当于“终于”。
经过大家的努力,问题到底解决了。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可用于句首,加逗号。在北京学习两年之后,我终于考到了HSK六级。
4、意识:[名] 哲学专用名词。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地震使中国的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意识。
[动] 觉察。常说“意识到”。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快道歉。
5、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他的嗜好是饮酒。
6、戒:戒出,改掉(不良嗜好)。戒烟、戒酒、戒毒
7、瘾:烟瘾、酒饮、上瘾、对„„有瘾
8、难受:身体不舒服,伤心。我感冒了,浑身难受。听到这个消息,他心里很难受。
9、感受:收到(影响),接受外界事物得到的体会。
感受风寒、感受到主人的热情、看完改革开放成果展览,有很多新的感受。
10、讨厌:[形容词] 这种病真让人讨厌。
[动词] 我最讨厌别人抽烟了。
11、恐怕:[副词] 表示估计或猜测,相当于“大概”“也许”;有时兼有担心之意。
他恐怕不会来了。这天恐怕要下雨,你们别走远了。
[动词] 表示担心,宾语一般为非名词性词语。
他恐怕晚了,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飞机场。
12、难怪:表示明白了原因,对某种情况就不觉得奇怪。(见P109语法一)
13、不在乎:不在意,不放在心上,觉得没关系。
花钱多少她不在乎,只要衣服样子新奇她就买。
听到别人说他的坏话,他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很不高兴。
14、干脆:直截了当,爽快。这人说话、做事都很干脆。你干脆说,要多少钱?
四、第一讲作业
造句:者、谈论、毕竟、意识、瘾、恐怕、难怪、干脆 背诵:课文第一段
阅读:(P112)副课文《烟酒不分家》 预习:第二讲内容。
第二讲(第3、4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P103第三、四段)“既然戒烟那么难„„照样一支又一支。” 生词(P105)18—39 重点组词:干涉、尊重、保障、生气 重点语法:既然、反正、况且、然而、偏偏
次重点词:权利、想象、字眼、创造、被动、公布、达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预习情况
复述课文第一段。听写生词18—39。根据课文提问
1、为什么说吸烟是个人的权利?
2、为什么吸烟的“权利”和“自由”离他们越来越远?
3、“烟民”和“被动吸烟”是什么意思?
4、吸烟者为什么不喜欢“烟民”这个词?
5、大家都说吸烟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烟民们还吸烟吗?
二、课文难点(参考)
1、因为戒烟很难,烟民就借口吸烟危害自己的身体,与别人无关,从而继续吸烟。
2、而且,他们认为吸烟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
3、但是,那些不吸烟的人开始反对吸烟者了,这使吸烟者失去了吸烟的自由。
4、不吸烟的人把吸烟者叫做“烟民”,说自己是“被动吸烟”,因此反对吸烟者。
5、对反对的声音提供难得多了,烟民们也不在乎了,还是继续吸烟。
三、重点词语(参考)
1、既然:“既然„„就”用于因果复句,常用来表示劝说、下判断等。(见P110语法二)
2、反正:(1)表示虽然情况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2)强调理由或原因,与“既然”意思相近。(见P110语法三)
3、况且:表示更进一层,或补充新的理由;后面一般有“又”“还”与它搭配。
(见P110语法四)
4、权利:公民或组织成员依法享受的权力和利益,书面语。
公民的合法权利应该受到保护。
你们有吸烟的权利,我们有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
5、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的硬管。干涉别人的私事、干涉子女的婚事、干涉别国事务、对„„进行/加以干涉
6、然而:用来连接句子或段落,其转折作用,多用在书面语中。(见P110语法五)
7、想象;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
可以想象,二十年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写小说要会想象故事情节,写出来才能精彩。
8、字眼:用在句子中的字和词。不要挑字眼,她说这些话都是好意。
9、尊重:尊敬、敬重。尊重长者、尊重人才、对„„表示尊重、尊重事实、受到尊重
10、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力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障公民的自由、灾民的生活物品得到保障、政府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1、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新东西,多用于积极方面。
中国的在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奇迹。他创造了一套新的生产方法。
12、生气:别生气、不要为这点小事跟他生气、生了半天气、你再生谁的气呢?
13、偏偏:(1)表示故意跟客观要求或客观情况相反。
(2)表示事实跟希望的恰好相反。
(3)表示范围,跟“只”“单单”基本相同。(见P111语法六)
14、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公布名单/考试成绩/比赛结果/法令
15、达:通,到。常用在成语和一些固定格式中。
„„达70%、掌声达三分钟之久、这里的道路四通八达
四、第二讲作业
造句:既然、反正、况且、干涉、然而、尊重、保障、生气、偏偏、公布
背诵:课文第四段
练习:(P114二)1、2、3、4、5 预习:第四讲内容。
第三讲(第5、6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P104后两段)“‘被动吸烟’可就比„„真是没完没了。” 生词(P106)40—52 重点组词:为难、委屈、同情、癌 重点语法:甚至、居然 次重点词:心爱、心疼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预习情况
作业讲评。
背诵:课文第四段。听写:生词40—52。根据课文提问
1、吸烟者的所谓“权力”是什么?
2、吸烟者是不是越来越烦恼?为什么?
3、有哪些事情让吸烟者“自寻烦恼”?
二、课文难点(参考)
1、吸烟者人觉得吸烟是自己的事,吸烟不吸烟,什么时候吸烟,使自己“权力”。
2、吸烟污染了空气,使“被动吸烟”的人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因此吸烟必须受限制。
3、反对“被动吸烟”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公共场所都不许吸烟了。
4、他们自己烦恼的是:吸烟要花很多钱、污染室内空气、自己也不好受、怕得病;
女烟民还担心将来生的孩子有病。
三、重点词语(参考)
1、为难:(1)感到难以应付。觉得/感到为难、为难极了、这使我很为难。
(2)作对或刁难。不要为难他、故意为难别人、不想为难你们。
2、甚至:“连„„也/都„„”提出突出事例,表示强调或等进一层的意思。
(见P111语法七)
3、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见P112语法八)
4、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觉得挺委屈的、让你受委屈了、别委屈自己、受不了委屈
5、心爱:衷心喜爱,用于人或事物含抽象事物。
她是父母心爱的小女儿。那本集邮册是他最心爱的宝贝。
6、心疼:疼爱、舍不得、惋惜,用于口语。
奶奶心疼孙子,不让他去幼儿园。他心疼地看着摔坏的花瓶,无可奈何。
7、同情: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对„„表示同情、值得同情、有一颗同情心、需要同情
8、谁来关心: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语气强烈。(见P112语法九)
9、准:“一„„准„„”表示只要出现某种情况,肯定会出现某种结果,表达的意思比“一„„就„„”更肯定。(见P112语法十)
10、癌:恶性肿瘤。胃癌、骨癌、皮癌、致癌物、抗癌治疗
四、第三讲作业
造句:为难、甚至、居然、委屈、心爱、心疼、同情、“一„„准” 练习:(P115二)6、7、8、9、10
(P115四)熟读:课文
第四讲(第7、8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复习,语段训练。教学步骤:
一、课文复习作业讲评。通读课文。
课堂练习(一、四)。
二、语段训练(口头)
交际训练(P117/九)
四、第四部分作业
练习:(P114一)、(P115三)
写作:交际训练(P117/九/
1、2),选作一题,要求用上所给的词语。
预习:第八课第一讲的内容。
第七课预习
第一讲(第1、2课时)
生词(P104)1—17 课文(P103第一、二段)“说起健康„„一天可以戒十几次。”
思考题:
1、人们常常把吸烟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2、谁最关心这个问题?
3、吸烟者是不是觉得吸烟对身体不好?
4、他们对自己吸烟的习惯是什么态度?
5、他们觉得戒烟难不难?
6、吸烟者最讨厌什么?
7、他们为什么对吸烟采取不在乎的态度?
第二讲(第3、4课时)
生词(P105)18—39 课文(P103第三、四段)“既然戒烟那么难„„照样一支又一支。”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吸烟是个人的权利?
2、为什么吸烟的“权利”和“自由”离他们越来越远?
3、“烟民”和“被动吸烟”是什么意思?
4、吸烟者为什么不喜欢“烟民”这个词?
5、大家都说吸烟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烟民们还吸烟吗?
第三讲(第5、6课时)
生词(P106)40—52 课文(P104后两段)“‘被动吸烟’可就比„„真是没完没了。” 思考题:
1、吸烟者的所谓“权力”是什么?
2、吸烟者是不是越来越烦恼?为什么?
3、有哪些事情让吸烟者“自寻烦恼”?
第四讲(第7、8课时)
熟读课文。
根据练习
(五)理解、复述课文。
完成练习
(一)。
第三篇:第七课教案
第七课、好吃的甜饼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发散幼儿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饼干、老鼠手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闫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了许多的好吃的,那你们猜一猜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都闭上眼睛,我的好吃的马上就要变出来了,会是什么呢?(饼干)哦对了,饼干,嘘、、、可是我的饼干娃娃最喜欢有礼貌的小朋友了,看饼干娃哇今天想和谁交朋友?
二、过程
1、小朋友都吃过各种各样的饼干,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今天闫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伸出你们的手指一起来画个圆圆的饼干,那这些圆圆的饼干它像什么呀?都来动动你的小脑袋想一想?
2、放音乐
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呀?(老鼠偷吃饼干的声音)刚才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到我们的饼干上咬了一口,我们的饼干变成这个样子了,现在你们看看它又像什么呀?
3、把饼干变成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儿歌)
三、游戏
这首好听的儿歌我们要是再把它加上手指游戏就更好玩了,我们边说边玩。(做手指游戏)
把饼干发给每一个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饼干想什么,咬了一口还会变成什么?
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表现的都很棒,老师把饼干宝宝奖给每个小朋友,动动你的小脑袋看看你们还能把饼干变成什么样子的?
第四篇:教案第七课
鹤壁金话筒教师教案
第七课(36)页
教学目标:
一、掌握身体舒展训练形体:芭蕾手位
二、学习语音训练舌尖后音zh chi shi r
1、口才识字
2、绕口令学时事、晒人肉 教学难点:平翘舌音的掌握
教具准备:非洲鼓,音乐1.绕口令2.伴奏
三、少儿基础版教材第七单元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身体舒展训练
今天我们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形体训练,为什么要学习形体训练呢?练大家的形体,也就是气质,像我们学习主持,表演,朗诵等等都是要登台的,如果你在舞台上松松散散的,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不行,何来表演呢?所以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踊跃一点,积极一点,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冲在最前边。表现好的可以得到奖励贴。
1、准备动作: 丁字步起踵,前脚掌着地,两腿并拢夹紧,臀部夹紧,立腰,两手叉腰。
2、一位:两臂放于体前,兰花指,放小腹前,两臂呈弧形,立肘。
3、二位:上臂带动小臂向上提至胸前处,肩最高,好像有一个球从肩膀顺着手臂滑落至指尖。
4、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继续向上,之额头前。
5、四位:右臂保持不动,左臂下行至二位。
6、五位:左臂继续打开至体侧,眼神随着手动。
7、六七位同四五位相同。
8、收:双臂自然下垂,两脚同时落踵。
(整个动作要连贯,充满乐感)
9、下面跟着音乐练习一遍
同学们刚才的动作还是比较连贯的,注意在四位以后的动作眼神要跟上,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部分口才识字。第二部分: 语音训练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舌尖后音,也叫翘舌音,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与平舌音的区分,发翘舌音的时候舌尖要顶住硬腭前部(把舌头翘起来)。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的词组。
鹤壁金话筒教师教案
1、师领读(老师读一遍,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注意口腔要打开,声音要洪亮)
2、训练学生大声读(下面老师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读的声音和我相反:我大声你小声,我小声你大声)同学们的反应好快啊,但是有几个没有反应过来,整体来说表现都很棒,声音很响亮,每人奖励一面奖励帖,下面我们单独起立读词组,看谁的声音更响亮,发音最准确。
3、学生单独读词组(检查学生的发音,纠正平翘舌音)
我们练习词组的时候注意一定要把口腔打开,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又亮又好听,在刚才的提问中声音响亮的同学有:
。奖励两面奖励贴。进步的同学有,奖励一面奖励帖,没有得到奖励贴的没关系,下面这个环节还有机会。
第三部分 绕口令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绕口令是:学时事和晒人肉,大家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注意发音要准确。
1、学生自由读
2、跟着节拍练习(下面我们跟着节奏来学习这两首绕口令)
3、打着鼓来学习(我们学习绕口令很多,我们以前也借助很多道具来学习绕口令(生:杯子,快板)如果让你把他当做一个节目到舞台上表演你会以什么方式呢,今天我们借助的道具是非洲鼓,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全体盘腿坐到地上,双手放在凳子上,1、首先学习节奏 咚 哒
2、咚哒咚咚哒)
4、4人一组登台展示。
(接下来到了你们登台展示的时间了,四人一组跟着节奏来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形体训练,词组和绕口令,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平翘舌音的区分,还有用非洲鼓表演绕口令,回家之后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展示给家长,并请家长做出评价!
家庭作业:每天十分钟的时间练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语音、视频的方式录下来发到班级群里,让老师给你指导,周五检查作业把自己练的最好的发到群里!
第五篇:第七课《珍珠鸟》教案
7、《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信赖”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依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3.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4.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教学重点: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新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猫》一课,懂得了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板书课题)
2.介绍珍珠鸟。珍珠鸟体形小,因后背有珍珠似的小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和同学们交流生字的读写。
2.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葱茏
愈发
繁茂
雏儿
蓬松
柜子
画框
细腻
流泻
信赖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
1.检查生字。
⑴指名认读生字词语后,全班齐读。
⑵重点读音、字形指导。字音:“巢、雏、瞅、睁、茏、蓬、框、腻”;字形:“腻、巢、框”。
⑶指名逐段读课文,了解课文通读情况。
2.理解词语。
信赖:信任并依赖。
深幽:深而幽静。
细腻:本课指珍珠鸟的羽毛精细光滑。
神气十足:本课指珍珠鸟精神饱满的样子。
3.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们由怕人到能与“我”和睦相处。人、鸟之间的深情使“我”感悟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段落层次。
第一段(1~5):写“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第二段(6~13):描写“我”与珍珠鸟和睦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第三段(14~末):人、鸟之间的深情使“我”感悟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学习第一段
1.教师:课文讲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可是为什么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一点儿也不怕人?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
2.指名读第一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引导体会:
⑴开头用“真好”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喜悦、喜爱的心情)
⑵“巢”指什么?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巢”指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笼内还有一卷干草。舒适而温暖的巢是“我”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关爱之情。)
⑶“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⑷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喜爱地、亲切地)
五、课堂小结
教师:正是因为“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并且很少去惊扰它们,所以我们就一点点熟悉了。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会从绿叶中伸出来,它们还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六、作业设计
1.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生字词语。
2.比一比,组成词。
睁()
愈()
柜()
茏()
蓬()
瞅()
挣()
愉()
拒()
笼()
篷()
揪()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
2.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彼此之间的信赖。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
2.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有什么感受,你还记得吗?
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读了课文,你知道说的是谁信赖谁吗?(鸟儿信赖作者)
二、品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一至五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它会“伸脑袋瞅瞅”我。(板书:大鸟
伸脑袋瞅瞅)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
2.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阅读第六至十六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
⑴“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很强呀!
⑵“屋里飞”: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些地方?(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
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用了三个“一会儿”)
教师: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地点变了,方式也变了,如果我是作者,谁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
师:你为什么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
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的名字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不飞出去呢?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⑶“喝茶水”: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它先离我很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
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瞅瞅我有感受,它真是一只
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
的小鸟。
⑷“啄笔尖”:同桌互读。
⑸“肩头睡”:作者为什么不惊扰它?他当时有什么感受?
三、回读一至六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了,我们感到它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变了,它越来越亲近“我”、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请找出来。
3.朗读自己所画的句子。
⑴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⑵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⑶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上彼此创造的
1.教师:不论是大鸟,还是小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是“我”精心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
五、拓展延伸
1.教师: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信赖)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体会。
六、课堂小结
因为爱,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大千世界,处处都需要关爱,处处都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的话吧!
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七、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细腻(ní
nì)
画框(kuānɡ
kuànɡ)
待一会儿(dāi
dài)
3.用下列词语造句。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先„„然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