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上第4课 与建筑相伴
(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第4课 与建筑相伴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从中国传统壁画的工笔重彩到西斯廷教堂的油彩湿壁画,再到现代的装饰壁画进行了介绍,力求以点带面演绎壁画的艺术风貌。在这其中,重点是把握壁画中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文化背景,寻找和探索壁画与建筑、与社会、与人的密切关系,体验壁画中丰富的人文气息。
一、教学路径
欣赏:赏析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建筑场景中,壁画演绎的艺术特质。解读各类壁画的内容。寻找作品内容和作品艺术风格的联系,寻找作品和建筑之间的联系。
了解: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比较,了解壁画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理清在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壁画在相应的建筑中所起的作用,还原壁画的社会价值。
体验:尝试寻找特定建筑场景下壁画的主题。体验壁画中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变形、分割等。尝试纸上壁画在不同建筑条件下的视觉感受。
应用:运用壁画作品中写实、变形、装饰、分割等技法,结合主题创作纸上壁画草图。
创造:理解分析壁画作品中,作品与建筑的关系。以现实生活情意为素材,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统一风格的壁画作品。
二、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赏析中外不同风格的壁画作品,了解、体会作品与文化、时代和建筑的关系;第二课时分析理解壁画作品中不同的绘画元素和创作技法。合作完成有主题的壁画作品。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壁画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品种类和发展变化。
技能目标:了解、体验壁画作品中装饰、变形、分割及画面构成等创作手法。情感目标:体会不同时代、地域文化背景下壁画作品的艺术内涵。(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壁画作品中不同的艺术风格,学习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教学难点:体会壁画作品通过内容、形式、表现主题内涵并烘托建筑的艺术情境。
三、教学准备
中外各时期不同的壁画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相应的建筑场景图片;特殊壁画作品,如浮雕、瓷板壁画作品图片和相应的材料实物;重要作品的文化背景资料、课件。
四、教学的内容要点
1.壁画的历史变迁:从原始岩画到现代的金属浮雕壁画,在每个时代中都留下了印记,同时也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某种意义上讲,壁画的变迁也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记录史。
2.壁画的风格与技法:壁画由于描绘工艺的不同被分为干壁画、湿壁画、淡彩壁画、蜡壁画等;同时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艺术背景下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写实性壁画和装饰性壁画;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作品风格也多种多样,如中国壁画中的工笔重彩等。描绘工艺和绘画技法共同决定了壁画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
3.壁画的主题和建筑:从原始洞穴单色影像的壁画到欧洲教堂里以写实为主的壁画,作品的主题永远都和建筑功能息息相关。洞穴中的记录、教堂中的宗教题材、宫廷内的众神仙,壁画在叙事的同时也与建筑的属性相辉映。
4.重复构成的实际物象应用:将设计的重复构成图式图形和具体的器物相结合就形成了现实意义上的设计应用,这里的实际器物可以是器皿、纺织品,也可以是墙面、地面、建筑本身。设计与这些器物相适应的重复构成图形就能更好地展现出器物本身的美感。因此重复构成是设计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是图案设计的基础。
5.现代壁画和材料:在现代壁画中,材料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陶瓷、金属、石料、玻璃等各类新材料普遍应用,使得壁画作品的风格有了多元的发展。装饰、变形、分割、质感等多样的表现手法也缤纷呈现。
(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探索与查阅(教学知识准备)
查阅中外从岩画到洞穴壁画,从教堂到宫廷壁画的资料,探究和整理这些壁画作品的内容和时代文化背景。
二、交流与探讨(教学知识要点)
探讨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壁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寻找这些壁画和建筑内容风格的联系,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尝试理解壁画作品的社会影响和文化影响。
三、创意与绘制(课题作业形式)
选择建筑场所,运用各种艺术风格,以小组的形式创作与建筑场所相适应的纸上壁画,如体育馆、图书馆、走廊、教室、食堂等。构成上可以是整幅的,也可以是分割组合的。
四、壁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材料应用
了解各类壁画的基本特点,尝试将不同的材料和壁画的风格相结合,借助材料特殊的肌理和质感,模拟创作风格特异的小型壁画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一、本课在教学中,不仅要学习和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壁画,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壁画的赏析,深层次地理解壁画背后的文化、社会环境,认知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价值。
二、作业设计方面要求学生在自己最熟知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创作元素,以合作的形式完成大型纸质或其他模拟壁画作品,从中体验壁画和文化环境的联系。
参考案例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壁画作品,了解壁画是公共环境中大型艺术作品的一种。
2.根据主题制定方案,合作完成壁画作品。
3.感受壁画与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教学重点:壁画的多种形式以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根据主题进行壁画创作。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纸张、颜料等。学具:铅画纸、颜料、毛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呈现三幅艺术作品。欣赏后思考:这些艺术作品和什么物体有关呢?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作品吗?
2.结论:这种画在建筑物上的艺术作品通常被称为壁画。
3.多媒体再次呈现其他壁画作品,学生从中了解壁画作品与建筑物的属性有着密切关系。引入课题《与建筑相伴的壁画》。
(二)欣赏交流
1.媒体呈现两幅壁画作品,猜猜:作品出现的时间距离我们今天大概有多远?内容又是什么呢?学生猜测后教师介绍,这是史前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拉斯科洞窟壁画。距今约有17000多年,所表现的内容多是对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事件的记录,它们是我们所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壁画。.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更多种类的壁画,在中国北魏时期就有一组非常著名的壁画群。请欣赏录像并思考这些壁画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师生共同讨论,这段录像描述的正是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敦煌壁画。接着欣赏作品《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西方净土变》。
4.在这些佛教壁画内容中还有一类主题是佛教的神话故事,像这幅表现“九色鹿”的作品。先请学生讲讲“九色鹿”的故事,随后教师解读描述:释迦牟尼前生为九色鹿,曾救溺水人,其后在国王悬赏捉拿九色鹿时,溺水人贪赏告发九色鹿的所在而最终受到报应。全画采用长条式的构图;画面以自然界的山、石、树木进行巧妙地情节分割;色彩浓重,勾画轮廓的线条遒劲挺拔,笔法简洁而有力。
5.除了我们前面欣赏的中国古代壁画外,在西方艺术史上也有众多优秀的壁画作品,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思考回答。(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6.媒体呈现西斯廷教堂建筑图片,想象一下,这座建筑物中有着一幅怎样的壁画呢?
7.媒体呈现西斯廷教堂布满壁画的内景。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天顶壁画《创世纪》,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花四年的时间完成的。内容来自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描述的是基督教关于世界是如何创造的传说。
8.多媒体呈现佛教建筑藏经洞和壁画《西方净土变》,描绘的是佛教中的故事。教师要求学生思考:通过前面的欣赏与了解,壁画和建筑物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呢?
9.师生共同讨论。结论是:壁画的主题和内容与建筑物的建筑属性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我们现代壁画中也有着同样的关系,欣赏现代壁画作品。
三、构思创作
在校园这个建筑环境中,壁画可以有非常广阔的主题空间,教师提供三个创作主题。
创作主题1:《我们的喜怒哀乐——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话题》。可运用装饰手法合作创作完成。
创作主题2:《树的心情故事——有关树木、环境、环保的话题》。可运用水粉画独立创作,作品组合拼贴完成。
创作主题3:《足迹与梦想——与成长有关的话题》。创作前可先进行草图创意,然后小组合作完成。
四、作业要求
1.确立主题。(从提示中选择或根据地方特色自定主题)2.创作形式。
(1)全班或分小组合作完成。
(2)可以在校园的围墙、地面或废弃建筑的外墙直接创作。(3)也可在纸面上画好后集体拼贴。
五、展示讨论
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创作活动中,完成各种类型的壁画作品。师生进行作品展示、欣赏、讨论和评价。
六、拓展延伸(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今天我们围绕壁画展开了一系列活动,感受了从古至今壁画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关联,看到了装饰在公共建筑上、校园里、广场上的许多壁画,也亲身体验了集体完成壁画创作的乐趣。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壁画,你们会发现得更多,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别有趣味。
相关链接
1.《鹿王本生图》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画的主要题材,创作于北魏时期。“鹿王本生”是说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这幅画在表现形式上以长方形的连环画式构图,分段描绘故事情节,十分严密而生动,突出地塑造了鹿王矫健匀称的美丽形象。表现方法上用“凹凸法”渲染,即用深色晕染外缘,到中间渐浅,最亮部分用白粉点染,表现出物像的体积感。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说明了北魏时期莫高窟壁画既继承了民族传统,也吸收了外来艺术的优点,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发展着。
2.西斯廷天顶画以圣经《创世纪》为主线,绘画总面积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在拱顶上按照它的长矩形(全长40米,宽14米),在中央分割成九个画面,分别描绘《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路》《创造亚当》《创造夏娃》《诱惑与逐出乐园》《诺亚祭献》《洪水》《诺亚醉酒》等九幅大型宗教故事画。周围再以建筑结构等柱壁装饰,把每个画面分隔开,并在每一分隔的区域内四角画上共20个裸体青年,再在各区域的四个大框内画了12个形体较大的先知与巫女的形象。整个壁画中形体鲜明的人物形象共有343个,大部分比真人还大。其中每一个主题、每一个画面以及每一个壮美的裸体形象都蕴含着对人生欢乐与创造力量的肯定。天顶画的装饰图案全部绘以建筑结构的样式,这与教堂实际的建筑结构取得和谐,因而当人们仰观整个天顶画时,它更显得庄严华丽。在主题思想上,米开朗基罗确定所绘人物的内容时,不拘泥于情节的宗教依据,只着重于表现人的本质力量。(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3.拓展图片
(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附注:
教学简案
设计思路
壁画是庞大的美术领域中的分支之一,涉及表现风格、形式法则、材料、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以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对壁画这一艺术形式的深入解读是不成立的。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概括展示壁画的全貌,将重点聚焦于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形式法则,努力营造学生感知壁画、认知壁画内在美的课堂教学氛围。寻找和发现壁画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和形式法则是本课的重中之重,教学的过程正是以这两条线索为目标,通过壁画的产生、发展层层深入,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壁画中不变的审美核心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壁画作品,认识作品中的表现语言。2.了解壁画与建筑、环境、社会大众的关系。3.运用某一表现手法,创作主题性的壁画方案。
4.感受、体验不同建筑环境中壁画主题及艺术风格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筑风格与壁画的艺术语言及形式。难点:壁画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27cm×27cm铅画纸、油画棒、油性笔。
教学过程
一、寻找共性〃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连续呈现几张壁画作品,要求学生欣赏并寻找其共同点。
2.得出结论:共同点是画在建筑物的墙面上的,是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3.课题呈现《形式的彩虹——与建筑相伴的壁画》。
二、辉煌遗迹〃丰富表现
1.用多媒体呈现史前壁画作品。提问:这是壁画吗?(学生讨论、回答。)2.总结:这是人类早期壁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距今大约有17000多年的历史。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
3.接着呈现史前壁画,要求学生寻找壁画上描绘的内容。(学生欣赏并描述。)教师总结:通过画面中壮硕的动物和人物的舞姿,可以看出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庆祝丰收的舞蹈场景。当时的人们对美的欲望渐渐萌芽。由于文字还未产生,这些图像最主要的功能是记录,记录古人的生活状态及重大事件。壁画所描绘的画面也体现出狩猎时代人们对动物细致的观察与准确表现。
承前启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壁画也随之发展,与新的建筑物结合在一起。4.多媒体呈现壁画作品: ①埃及壁画作品。
引导学生理解埃及壁画除了有记录功能外,还具有了装饰功能。师生共同对埃及壁画的(苏少版)美术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第4课
表现形式进行探究。结论:具有平面装饰的表现手法。
②拜占庭镶嵌壁画。
让学生了解在拜占庭时期出现了墙壁装饰的新型材料,镶嵌壁画是用小块彩色大理石或彩色玻璃镶嵌而成,此种材料在现代建筑运用中相当广泛。
③敦煌壁画。
学生欣赏并与埃及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相比较,了解敦煌莫高窟壁画是人类艺术的宝库,内容极为丰富。敦煌壁画运用具有节奏与韵律的线条勾勒,形成中国古代壁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④米开朗基罗天顶壁画《创世纪》。
学生欣赏并了解壁画中震撼的写实主义风格。5.教师总结:以上这些壁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每幅作品都运用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无论表现方式如何变化,只要是画在建筑物的立面上的都可称为壁画。
三、城市装点〃形式艺术
1.教师提问:今天的壁画又会出现在哪建筑物上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2.多媒体呈现当今城市中的各类壁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现代的壁画已成为了城市建筑的装点和大众的艺术。
3.多媒体呈现一幅无主题视觉性壁画。要求学生探究无主题的壁画为什么依然给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师生讨论研究:壁画表象的背后隐藏怎样的秘密呢? 教师总结归纳:此幅无主题壁画将重复的图形按照一定规律呈现,形成了一种形式法则,也是艺术中美的法则规律。
4.多媒体依次呈现6幅具有一定视觉规律的图形。学生欣赏并理解艺术中的形式法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媒体紧接着呈现比较有特色的现代壁画作品,以深化学生对艺术形式法则的认知。
四、确立主题〃合作创想
多媒体呈现一张校园围墙照片,要求学生运用重复法则,依据主题独立完成一幅创意草图,合作组合完成壁画草案。
具体作业要求: 主题《成长的足迹》
(1)固定元素为彩色大小脚印。
(2)运用几何图形的组合与分割形成具有节奏感的黑色背景,覆盖整张画面。(3)学生各自独立设计草图。
五、展示评价〃课后拓展
1.展示学生设计的草图作品,师生欣赏。
2.教师点评:今天我们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了以成长为主题的单元式创作草图。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同学作品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在墙体上,再用多种材料制作(如烧成瓷砖,运用丙烯颜料画在墙体上),就形成了一幅有主题的重复组合的装饰壁画了。
3.多媒体呈现模拟墙体壁画作品,学生欣赏自己完成的作品。
4.教师总结:壁画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发展;建筑是壁画独特的载体;壁画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壁画之美来源于形式法则;欣赏身边壁画的同时也要学会发现壁画中隐含的形式法则,体会壁画的形式美感。
第二篇:初中美术《与建筑相伴》教案解析
初中美术《与建筑相伴》教案解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壁画的含义,体验壁画与环境、与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学习壁画的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创世纪》、《朝元图》等不同的建筑壁画作品,体验壁画独特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学生能够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壁画作品,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壁画的独特美感,逐步提升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壁画的多种形式及其与生活的关系;掌握壁画的创作方法。
【难点】
能够根据环境创作壁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提问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设置情景,马上就要到十一假期,大家一定会出去游玩,每次路过首都机场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墙壁上的绘画呢?大家知道墙壁上的绘画形式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壁画
教师总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总结由此引出壁画产生的渊源和含义,并揭示课题:《与建筑相伴》。
环节二:赏析作品,了解壁画
什么是壁画
教师出示多种壁画形式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壁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装饰壁面的画。包括用绘画、雕塑、及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
壁画的作用
教师播放西斯廷教堂的大型天顶壁画《创世纪》和电脑特效处理过的无壁画的教堂进行比较,提问:这两个教堂的内部给你怎样的感受?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从而引出壁画的作用: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壁画的艺术特色
.教师播放《创世纪》简介视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赏析:这幅天顶壁画描绘的故事?分成几个部分?又是如何巧妙分割的?
学生同桌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取材于《圣经》的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将整个天顶平面进行了划分,由9幅中心画面和众多装饰画组成,由天使分割画面,共绘有343个人物。
2.教师顺势提问:对你而言,最动人心弦的一幕是哪一画面?
学生踊跃回答,教师播放《创造亚当》的全图和人物肌肉细节放大图,学生深入分析,提问:画面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主与次是在造型、比例、肌肉、笔触等方面如何体现?
师生共同总结:体魄丰满、肌肉的张力与舒缓、情态细致、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在同一静止的画面上,描绘出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
环节三:比较鉴赏,巩固新知
.教师出示永乐宫壁画《朝元图》,提问:作品是如何来塑造形象的?艺术特色是怎样的?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同学互相补充、评价,教师从美术术语的运用、壁画的欣赏角度等方面总结。
教师总结:《朝元图》运用工笔重彩,线条传神,有的肃穆庄严,有的威武凶悍,有的优雅美丽,有的飘飘欲仙,近300个神仙的群像被描绘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2.《创世纪》和《朝元图》在表现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教师出示祝大年的作品《森林之歌》,并结合生活中的大型室内外壁画图片,学生思考壁画的主题内容的构思与建筑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壁画因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壁画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趣味。
环节四:示范讲解,壁画创作
教师讲解以“诚信”为主题,用黑板完成的主题壁画。
.选定主题
2.先画出大的构图局部
3.集体绘制细节
4.基本完成画面
5.在彩色纸条上书写每一位同学对诚信的理解。
环节五: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教师出示作业要求:小组讨论选定主题,拿出壁画方案,分头绘制在作业纸上;将绘制完成的“壁画”局部作品,在墙面或地面上进行组合拼贴。观察拼贴后的整体效果,做简单评论。
在大部分学生完成情况下,以小组为代表,将草图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
环节六:小结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壁画,收集中外壁画资料。
第三篇:与书相伴
与书相伴,人生更精彩
从小说喜欢读书。先是小人书,后来在初中时阅读了自己订的第一本刊物《青少年日记》。在她的陪伴下,我开始写日记。从初一到大学毕业,日记本中记录了我自己成长的经历。后来,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我的知识也积累了不少。《老残游记》、《官场显形记》等名著在我的学习生活中给了我知识。大学毕业之后,偶然成了一名语文教师。我更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于是书法、普通话、学生需要读的课外名著等书,是我的案头必备。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课程改革有关的书,也在我的案头有了一席之地。但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同时,我也要是一个能够终生学习的人。《老子》、《庄子》、《地藏经》、《新旧约全书》等让我看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同面貌。《史记》、《资治通鉴》等让我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每周一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让我感受到了别人的思想境界与教育方法。《唐吉诃德》、《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让我了解了不同国度的人的生活与精神。每天的闲暇时间,我的手上必有一本书,再加上一支笔。是自己的书,我就会在上面圈圈划划,偶有心得,就在书的空白处写上几笔。自己觉得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书里的世界很精彩,与书相伴的人生,将会更精彩。
第四篇:与梦想相伴
与梦想相伴
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是什么?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还是无垠的天空?不,都不是,是梦想。梦想比彩虹更绚丽,比大海更深沉,比天空更广阔;它拥有梦幻般的华美、纯洁和甜蜜;它是每个人心中最崇高的净土。
梦想如清风,在你迷茫时吹醒你昏睡的大脑,将远航的船儿吹向成功的彼岸;梦想似烈火,在你无助时给予你无限的温暖,将智慧燃烧化作成功的种子;梦想若甘露,在你绝望时滋润你干燥的咽喉,将汗水融化为成功的源泉。梦想是一把钥匙,用心把握,便可开启成功的大门;梦想是一盏明灯,用心点燃,便可照亮成功的大道;梦想是最忠诚的朋友,用心呵护,便可了解成功的奥秘。
拥有了梦想,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梦想是前进的动力,山因为有了梦想,而拥有了生机,拥有了植物和动物;水因为有了梦想,而拥有了活力,拥有了鱼儿和波浪;人因为有了梦想,而拥有了生活,拥有了亲人和朋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充满艰辛,是梦想在我们摔倒时告诉我们赶快爬起;是梦想在我们遇到风雨时告诉我们勇往直前;是梦想在我们失败时告诉我们永不言弃。梦想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学会了努力,就拥有了成功的另一半。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不畏艰险地向前冲,付出了汗水、泪水、血水,让我们的梦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伟大。为了实现心中那永恒的梦想,我们用智慧点燃火把,用辛勤开凿道路,用认真描绘蓝图,用刻苦积累材料,用真心筑城堡。城堡里是正在成长的梦想和将要实现梦想的我。追逐着梦想的我们,除了辛苦,更多的是幸福和甜蜜,是充实生活的快乐。
一个人,若没有了梦想,就没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没有了前进的动力。那就像生活在峡谷底层一般,整日地在黑暗中度过,在无奈之中苦恼,在绝望之中挣扎,在迷茫之中看不到一丝希望。望着不同的人匆匆地从自己身边擦过,追逐梦想,而自己却在盲目地奔跑,最终依旧只能在原地默默地守望,等待着死神带走这个孤独的灵魂。没有了梦想,就得不到任何希望,孤独、恐惧、绝望占据了整个心灵,每一丝风都会沉重地打击着这个弱小的心灵,只能以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的方法度日,在充满悲伤的情况下,打发着平庸、无味、没有意义的岁月。
当人们猛然间寻求到自己的梦想,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时,眼前便会豁然开朗,在远方浮现出自己的梦想,虽然渺小、模糊,但却是真真切切的。就像是在黑夜中迷了路,猛然抬头,发现在云层中显现出来了璀璨的星光,微弱但却柔和,给人带来了明媚的希望。
与梦想相伴
梦想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憧憬,让我们拥有无限动力与梦想相伴,我们的生命旅程就不再荒凉,不再单调,不再孤独,而是处处充满生机,时时拥有活力
与梦想相伴,我们就会不断努力,不懈奋斗,不停拼搏若是生活在梦想中,我们会很幸福,但若缺乏朝着梦想奔跑的动力,那它永远只能停留在空想的“温床”上,枯死在瞎想的荒野中
朝着梦想奋进的人,常常不怕困难,不懈努力,最终攀援上成功的巅峰明朝文豪宋濂小时候就心怀梦想因为家贫,他总是想方设法借别人的书,然后再手抄下来,刻苦攻读他在求学路上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所有的困难都吓不倒他他不羡慕别人优越的生活,长期不懈地坚持读书,从而成就了自己,铸就了人生的辉煌从他留下的文章《送东阳马生序》中,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奋斗不息的精神,并从中汲取了无限的动力
与梦想相伴,宋濂使自己人生的荒漠升起一片片绿
色;与梦想相伴,我国游泳健将张琳也给祖国增添了一分光彩张琳与梦想相伴,历经非常艰苦的训练,遭遇诸多的失利,他也绝不气馁,而是不断在生命中涂抹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色彩,最终他成功地在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800米自由比赛中,他将世界记录提高了6秒53 可以设想,如果宋濂因为自己家境贫寒,读书毫无条件可言,就孜孜于温饱,愍愍于哀叹,他就不会有上进的动力,就不会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我们也可以想象,张琳如果因为看到我国男子游泳项目从来没有出现过世界锦标赛冠军和奥运冠军的“严酷现实”,就放弃梦想,失去追求梦想的勇气,不去刻苦训练,那么他肯定不会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与梦想相伴,经过努力、奋斗和拼搏,我们的世界将处处是绿色,处处是绚丽的风景;与梦想相伴,我们的人生就会多一分生机,生命就会多一分鲜活,心灵也就会多一分慰藉与梦想相伴,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充满阳光!
[名师点评]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显示出作者鲜明的态度论述道理时一以贯之地围绕中心论点来选择材料,并对所举例子反复叙述论证的形式多样化,论述深刻作者很注意行文要求,文章结尾与开
头巧妙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扎实的写作功底
夜深人静,当城市的喧闹在暮色中渐渐沉淀下来,抬头仰望,偌大的天空中璀璨着耀眼的繁星。面对漫天的星斗,你可否想过自己的未来?你可曾拥有星空璀璨的梦想?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想,仰望星空,对苍穹许下一个愿望,生活开始有了方向,或许这个梦很遥远,或许这个梦很幼稚,但它在每个人的世界中都会像星空一样绚丽。
歌坛天后蔡依林,为了追求更加精致的舞蹈,练习之中付出了多少艰辛,身上落下了多少淤青;青年作家郭敬明,为了创作更好的作品,在黑夜中曾经多少次奋笔疾书,耗干了多少笔墨;奥运冠军刘翔,为了登上金牌的领奖台,又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了多少汗水。他们也许不是天才,他们也许不够优秀,在追梦的过程中也有过挫折和痛苦,但是为了人生中的这份梦想,都在脚踏实地的实践着。
在仰望星空的时候,多少次回荡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执念。为了追求梦想,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梦想的遥远,在一次次的挑灯夜战中显得更近,梦想的虚幻,在一点点的进步与成功中变得更现实。
我还记得,一次次的失败让梦想的轮廓渐渐模糊,一声声的嘲讽使澎湃的心灵烙下深深的疤痕,一滴泪让我放弃自己的追求。每当这时,想起自己曾经仰望那片梦想的发源地——好像不是每一颗星星都如此的耀眼„„那些明亮的星星必定是经过努力,冲出黑暗才闪耀在我们面前。不去脚踏实地的工作,就不会使梦想实现,不会让人闪耀。于是,那些闪耀的星斗成为我追求梦想的动力,照亮我没有走完的路„„当挫折再度来袭,我会重振旗鼓,哪怕这条路再艰辛,我也会一点点坚持走到最后。朋友,你是否也曾仰望星空?面对浩瀚的星河,请您许下人生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一起奋斗,努力。不管前方有多少荆棘和坎坷,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就不再遥远。
不管梦想是否会实现,不管人生是否会像星空般绚丽夺目,只要脚踏实地追求,人生就不会再空洞乏味。那么,带着梦想出发,追梦之旅我们一起加油!
南方的秋
秋,都已经那么深了
叶子,还站在树的肩上
一身绿装
像还未出嫁的新娘
桂花伸了个懒腰
揉揉眼睛,看看钟表
可惜,早已过了上班时间
原来她错把十点当成了八点
于是来不及盛开,就匆忙散出
一季芳香
一群鸟从远方飞来
有些陌生,有些熟悉
不知哪些
是去年的老街坊
等待判断
只是街上的裙子
还依旧那么短,那么薄
北方的秋早被羞红了脸
南方的秋
却还坐怀不乱
南方的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说到秋天,人们自然会想到落叶飘飘,想到秋风瑟瑟。在许多文字里,不难寻到描写秋天肃杀的段落。人们已习惯于生活在生命律动的氛围里,缺乏了对秋天全面而真实的理解与歌颂。满目萧索、一派肃杀,虽说是
秋天的极致,而稻浪翻滚、五谷丰登,更应是秋天的主题。后面一说,对于自小生活在暖湿南方的人们,感触体会应该会更深的。
南方的秋天,始于什么时候,很难确切界定。有的年份,一夜秋雨,酷热难耐的夏天,着即进入秋高气爽的秋天;有的年份,直到北方隆冬已届,风雪交加之时,方才有了些许的秋意。在这里,没有绝然明显的草木枯荣,你只能看到山上稀疏点缀的红叶,或者看到被无情秋风涤去的的残枝。如果哪一天,你发现秋风赶跑了夏天的酷热,觉察到天空更高了,阳光也更柔和了,就说明这时的南方已进入了秋天,瑟瑟的秋风便是她的代言人,代表了秋天的来临。
曾经有人把北方的秋天,比作刚强的汉子,那么,南方的秋天,就是一位柔美的江南娇娘。这里没有北方的那种萧杀凄冷,有的只是安静与祥和。只要草木还有着活力,绿色就不会消亡,只要庄稼还没成熟,田间就不会有农民收割的忙碌身影。晴天的傍晚,伫立在高处观望,你会发现,南方的秋天用色丰富,城市、乡村、树木、稻田在夕阳的映衬下,披上了一抹层次分明的橘黄色光辉,西边苍穹,在晚霞衬托下更是绚丽多彩,辉煌的落日,仿佛腼腆的美人注目人间,徐风吹过,大地也因此变得温婉柔媚了。
南方的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南方,庄稼以水稻为主,一年可以种上两季。秋天初临时,稻谷还长在田里,没有成熟,故而南方的农民,可以不必象此时还在忙碌的北方农民,他们只需对稻田做一些施肥等田间管理的细活儿,对于刚刚熬过炎热如火的夏季,可以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松口气,实在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事实上,南方的秋天,却又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这时的香蕉、甘蔗、柑橘等水果作物,开始陆续成熟,采摘水果、上市交易,仍然忙得不亦乐乎。在渔业领域,秋潮过后,是各种形形色色的鱼类繁衍最多的时候,膘肥体满的鱼儿,正等着渔民们光临撒网呢。
南方的秋天,还是个多雨而易感的季节。也许是自然气候带和大气环流的缘故吧,下雨历来是南方秋天所钟情的符号,伴随着秋风带来的淫雨,“昨夜西风凋碧树”,连续不断,绵延数日的雨点落到地上,滴入水中,气温在一夜之间便可骤降下来,秋叶萧萧,让人顿感凛冽的凉意,清晨起来,到处可见撑着花伞的人们穿起了外套,披上了雨衣。正如《秋日私语》所诠释的,秋天,既有令人失落惆怅的秋叶离落,又有叫人精神振奋的菊花盛开;既有勾起游子无限思乡的愁绪,又有回报辛勤农夫丰收的喜悦„„南方的秋天,优雅而伤感,恬淡而多情。
南方的秋天,道不尽的万千气象。经历了严冬的冷峻,沐浴了春天的润泽,承受了盛夏的酷热,虽历沧桑而成熟,累累硕果,溢满了人们收获的喜悦,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永恒主题。南方的秋天,读之不透,读而不厌,然而,难以读透的又岂止是自然界的秋天„„
第五篇:与书相伴
这是一个沉闷的下午。坐在琴凳上的我双手早已不听使唤。窗外的蝉鸣,嗡嗡地叫出了我心中的烦躁。吹着冷风,额头上的汗珠掩不住我烦闷的心情。
起身来到客厅,双眼忽然被一本带有蓝色书皮的书吸引住,将它从书架里抽出,封面上有着四个白色的、小巧的字——我与地坛。也许是这精巧的封面吸引了我吧,双手竟舍不得将书放下。
给自己倒了一杯柠檬水,热热的蒸气浸湿着我的脸颊。坐在书桌旁,翻开书皮…… 史铁生的文字不华丽却非常朴实,我沉醉其中。双手不停翻动着书页,仿佛看到了史铁生微笑的脸。我好像在与他隔空对话,在这交谈中,我读出了他的坚强与乐观。
书页上的纸跳动起来,好像一个个黑色的小音符,奏出一首交响乐。史铁生用他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和淋漓尽致的语句感动着我,感动着我的心,像一阵清爽舒适的冈,吹过我的心,吹走了烦躁与闷热,流下的是泥土的清香与花朵的芬芳。他的语句好像一朵朵高洁的莲花,花开在我心中的池塘,淡雅而清香……
我与史铁生交流了许多许多,交流了他的母亲,他的身体,他的意志,他的坚强,他的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当然还有那个他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地坛。
他对我说了许多,他告诉我要珍惜,珍惜一切的一切,珍惜健康的身体,珍惜良好的学习机会,更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书只剩下了几页了,我渐渐明白了像这样一个残疾的人为何会有如此高的成就,不只是因为他乐观……
最后一页从我手中滑过,我像是突然被惊醒一般,那书香还留在我手指间。
喝一口柠檬水,才发觉,那水已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