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2:1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第一篇:《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

设计理念

学生对单纯的历史教学感觉十分枯燥无味,在教学中适当的利用一些影片资料,可以充分的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本课设计中我大量的利用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影片,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影片资料外,我还利用了与此相关的一些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发挥历史教学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通过对国共两党军队强弱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分析得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通过观看纪录片《大决战》片段,使学生对相关战役的简要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战役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全国的解放。三大战役的胜利表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指挥是无比英明正确的。

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难点:对于兵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失败原因的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的历史作用的认识。[教学方法] 讨论与探究法、情景再现法等

[教学准备] 剪辑纪录片《战略大决战》四个片段

[教研重点] 在历史课多媒体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观看影片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又能较好去感受真实、鲜活的历史,以培养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

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成功粉碎了敌军的进攻。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于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反攻,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此时,国民党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人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

观看《决战时机成熟》的剪辑片断。了解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

二、新课教学

(一)三大战役

同学们知道是哪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

最先发起的是哪次战役?

观看《辽沈战役》剪辑片断,同时思考:为什么我军把战略决战的突破口放在东北?采用了什么战术?战绩如何?

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占优,是全国五大战场中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

B、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C、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刚完成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

前线。

D、战局延伸: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2、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开始了。接下来观看《淮海战役》剪辑片断,思考:战术是怎样的?战绩如何?

讨论: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P98支前统计表,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3、平津战役

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又合力进行进行平津战役。接下来请观看《淮海战役》剪辑片断,并(1)分析战术及战绩(2)畅所欲言:党中央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具有3000年建城史和9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北京,故宫,天坛)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过渡: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观看《渡江战役》剪辑片断,并思考:(1)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2)南京何时解放?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朗读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感受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丽场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活动与探究: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打败国民党呢?(分四个层面来分析:第一层面就战争而言,要从战争性质,人心向背,方针政策正确与否,指挥是否得当,部队士气,军队多少,装备优劣等方面战争因素来分析。第二层面要从国民党政权性质代表的集团利益与帝国主义的关系。第三层面看其国家职能,经济上是对中国人民进行搜刮掠夺的工具,政治上对人民进行压迫和镇压的工具。对外,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代理人。第四层面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抗战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注定走向失败和灭亡。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人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进步的,正义的,必然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三、小结:

歌谣:三大战役大决战,歼敌150多万;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就完蛋;解放战争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四、课外延伸:

穿越时空: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个炮火连天的岁月,而你是一位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参谋,你能在《三大战役示意图》上准确的找到每个战役的地点,并且流畅果断地向指战员介绍我军的作战意图吗?

[教学反思]

在历史课中,特别是讲战争史时,通过观看战争影片片断应该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它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获得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大大增强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大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考如何安排适当时间观看影片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第二篇: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为何迅速走向崩溃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为何迅速走向崩溃

内容摘要: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在三年内就失败而退出大陆,究其原因各种各样,关键还在国民党本身存在的问题:政治上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渴求和平民主的旨意,把全民推入水深火热的内战中,遭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从而使国民党政府成为孤家寡人;在经济上剥夺民众,构成人民对其深度反感;军事上出无名之师 “剿共”,再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战略战术上的弱点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垮台。关键词:国民党 政权 政治 经济 军事

一.为政不仁

1、专制统治,破坏民主法则(1)镇压进步民主力量

抗战胜利后,在国共两党之间还有存在着第三势力,进步民主力量。他们政治观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利用民主手段改造国家政治,用和平手段解决国内政治争端。但

蒋介石为实现一党专制,一直准备武力消灭中共势力并挑起内战。这显然与民主力量的要求背道而驰,同时民主力量的种种政治要求与蒋介石的想法也有冲突。这一时期蒋介石利用特务制造的几起反民主事件,主要有暗杀李公朴,闻一多先生,较场口事件,下关惨案和“一二·一”惨案,并于1947年10月,取缔民盟。蒋介石打击中间党派等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这股政治力量全部推向中共,很快在国统区形成了爱国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2)欺压民众

蒋介石在军事上竭力消灭中共,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的同时对国统区人民也加强了法西斯统治,利用大大小小的特务进行恐怖统治,致使农民破产、工人失业、学生失学、商店关门,民不聊生。

蒋介石发动内战给民众带来巨大灾难。到1947年5月,不堪忍受的民众在全国更广泛范围内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反对前方打内战,后方打学生”的抗议活动。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造成了震惊全国的“五二零惨案”,致使国民党失去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失去民众的支持和信任的政权是没有前途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3)三面开战

从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到他退守台湾,在短短三年内就走上了失败之路,与他同时在几条战线上开战有很大关系。蒋介石从刚上台就同时与中共,第三势力,党内反动派和地方实力派开打,这一方面与他自身实力认识过高,另一方面说明他未能认清整个世界发展的潮流。抗日时期,在急需团结一致对付侵略时,他不忘与中共搞摩擦,8年抗战刚结束,本该休养生息,可他又把三种政治力量当成对手,一种是中共,一种是进步民主力量,一种是人民大众,三面开战的错误战略选择注定了其失败的必然结局。[1]

2、难以驾驭的国民党

尽管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仍掌握了各级国家权力中枢,但国民党由于自身组织功能的衰败,已不能承担任何现代化的使命了。

(1)组织结构落后

就其组织结构而言,国民党是一个革命型政党,因此它必须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坚定的政治信念,严格的组织纪律。然而,自1927年国民党成为全国性执政党后,在以党治国的国策下,它既没有向法理型政党转变,也难以继续保持“革命党”的本色,其衰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2)意识形态模糊

国民党的意识形态信仰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然而国民党的政策与主义常年脱钩,三民主义失掉了凝聚国民党组织的功能,而且1946年后与共产党内战的错误决策更使国民党官兵不知为何而战。由此产生了厌战避战和投降心理。当国民党既不能用意识形态凝结党员,其政策又不为下层阶级接受时,就失掉了维系组织存在的精神纽带,其结果只能是自我解体。[2](3)派系斗争激烈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亲美派,张君、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同盟会和中华革命时期留下的右派组织,特务组织cc派等盘根错节的国民党派系及长期的派系斗争成为国民党政权的巨大内耗,也是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内部原因。

(4)自我革新失败

国民党衰败的另一个原因重要体现就是其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这主要表现为政学系,cc派和黄埔系改革国民党努力的失败。当国民党的一切变革都淹没在派系斗争时,却也注定了其政治衰败不改逆势的命运。

(5)全面腐败

其主要表现在以派系纷争为主的政治混乱和抗战胜利后以接收为主的导致国民党各阶层出现普遍和大面积腐败。对东北地区接收的政策性失误使东北成为国民党最先失败的地区。对台湾接收的政策性失误,引起台湾人民的反抗,爆发了“二二八”事件。再加上日本投降后,整个沦陷区的接收工作一片混乱,出现无序状态。致使沦陷区的接受连续遭到三次大洗劫。[3] 接受变成了劫收。暴露出了国民党内部的大腐败,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

(6)蒋介石的独裁

蒋介石发动内战后,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地位,在占领张家口后单方召开了制宪国大,通过了伪宪法,他使当时中国的其他民主力量进一步认清蒋介石的独裁本质,也是内部本已存在的利益冲突更加严重,从而削弱了自身统治根基,加速了南京政权的灭亡。

二、为经不济

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统治的二十二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明显的感受莫过于经济上的压力。这一方面是有历史的包袱的,但更多由于国民党政策和蒋介石集团经济决策和具体政策上的失误,如巨额军费,四大家族的强取豪夺,最终导致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1、掠夺民众

重庆政府再接收沦陷区过程中变相掠夺,兑换伪币。抗战结束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再加上南京政府的币制改革和超量征收捐税田赋,不但税额很高,而且税种繁多,税收十分严厉,因此引发了无数的农民起义和斗争。这些并非一般政策上的失误,而是当权者的阶级立场和仇视人民的立场所致。

2、四大家族垄断

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为代表的四大家族,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的垄断者也是中国国民经济主要命脉的垄断者。土地革命时期,他们从控制权入手控制财政,把原有的大批官营资本变成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获得了重额财富。四大家族代表的官僚资本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削弱了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

3、财政赤字

庞大的经费需求使国民党政权左支右绌,这不但包括行政支出和经济建设,还有南京政府统治集团的奢侈消费,在加上巨额军事费用,成为国家财政的无底洞。最高的1933年,军费开支竟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如此巨大的军费开支,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在巨额赤字中度日如年。而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对人民的剥削。

国民政府抓兵抓夫,横征暴敛,加上连年天灾,耕地荒芜,造成农作物锐减,不但把广大农民而且把广大城镇贫民推上了饥饿的死亡的绝路,更谈不上维持军队的大量军粮。[4]

三.为军不当

1、发动内战

日寇投降,并留下大批武器,加上美国的支持,蒋介石在抗日胜利不到一年便匆忙发动内战,这是蒋介石最大的失策。虽然他在军事上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军队内部将兵不识、争权夺利,使“改造人的思想”这一思想备战无法做到。因此蒋介石的军队‘备’而可以战,但‘战’而无法胜。[5]

2,、全面进攻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但蒋介石忘了一个基本事实:内战不得人心,人民不会容忍欺骗和压迫。在对解放区全面进攻的八个月由于国民党战略失误,军事方针不当,加上毛泽东正确的决策、英明的领导,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使国民党损失兵力七十一万,全面进攻失败。

3、重点进攻

蒋介石及其身边的幕僚不了解人民战争,也不愿相信人民战争,却过分相信军队数量和理论上的战斗。这是蒋介石军事盲点所在。进攻延安拿下一座空城;进攻沂蒙山,丢了精锐部队,迫使国民党由进攻和转向防御。

4、重点防御

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反守为攻,到国民党分区防御被各个击破,战略要点纷纷丢失。再到三大战役中共占领平津,国民党政权主要军事力量被消灭了。

5,、败逃台湾

解放军进军全国,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狼狈出逃。至此,国民党在中国22年的统治结束了。

综上所述,从各个方面讲,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是历史的必然。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国民党却违背了人民的意愿,逆历史潮流而行。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并且政党的政策要能顺应民心,而且建立的政府要轮流执政来保持清廉。否则,必然失去执政权。

参考文献

[1] □□何虎生.蒋介石传.下.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版:835页 [2] □□何虎生.蒋介石传.下.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版:836~837页 [3] □□方永刚.蒋介石:从溪口到慈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版:426页 [4] □□何虎生.蒋介石传.下.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版:863页 [5] □□刘红.蒋介石大传.下.团结出版社,2001版:1466页

第三篇:《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教案

第24课

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崩溃

导入:

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于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全国性战略大反攻。到1948年秋,国民党的兵力为365万,而中国共产党的兵力为280万。虽然总人数上我军不占优势,但能否与敌决战?(能)好,大决战的时刻到来了。中共中央军委果断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决战,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新课:

一、“关门打狗” 决战东北

1、背景

三大战役中,第一次打响的是辽沈战役,也就是说三大战役首先从东北打响。请大家想一想:三大战役首先从东北打响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全国主要的战场有:西北、中原、华北和东北、华东。西北本身就是中共所在地,故不用打。而国民党军队最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原和华北地区,在东北,我军拥有正规军70万,地方军33万,而国民党军队只有55万,且全部补给靠空运,物资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所以国民党的兵力在东北最薄弱,中国共产党兵力在东北战场唯一超过国民党兵力。)

2、经过

看来战机很重要。于是,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在东北发起辽沈战役。请大家看到课本123页,找到辽沈战役最先攻打的是哪个城市?(锦州)为什么辽沈战役最先攻打锦州?(因为锦州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东北到华北的铁路都经过锦州,也是东北国民党军的要塞所在,打下锦州东北其他地方的敌人无路可逃,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这里的“门”指的就是锦州。曾经有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指挥官感叹说:解放军首战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中间折断了。)那么攻占锦州后,东北的敌人有何反映?(长春的敌人起义或投降,沈阳的敌人被全歼,解放东北全境)

3、意义

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有何重要意义?(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敌军4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人数达300万,而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为290万。人民解放军在总数量上取得优势。这一战役的胜利,使人民军队不仅在质量上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至此,中国的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小结:

领导人:林彪、罗荣桓 部队:东北野战军

二、大军合力战淮海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开始了。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的指挥者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参与的军队是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1、经过

中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从投入作战的总兵力看,敌军有80万,我军只有60万,怎么打?(我军的作战方针是:中间突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请大家看到课本125页《淮海战役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放军首先在碾庄歼敌,然后包围援敌于双堆集,徐州敌人逃窜又被包围在陈官庄,全部歼灭55万余人)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区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他们组织大批运输队、担架队,担负随军远征、二线转运和后方运输等工作。淮海战役期间,支前民工累计达543万人。陈毅满怀激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2、意义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有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小结:

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部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三、兵临城下 直取平津

淮海战役打响的同时,我东北野战军与华北野战军一道,发动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共中央又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针?方针的实施收到了什么效果?请大家阅读课本126页相关内容,了解平津战役的相关内容。(本次战役采取的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请同学们在课本126页《平津战役示意图》,从这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头是指哪里呢?(张家口和天津),所以解放军先打张家口和天津,终于攻克下来,请问张家口的敌人被消灭,敌人不能西窜,天津被攻占,北平的敌人还有退路吗?(没有)逃跑的最后希望也破灭。这就好比是瓮中捉鳖。此后百万大军层层包围北平。为了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解放军对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傅作义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经过多次谈判,傅作义终于决定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多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小结:

部队: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

三大战役共歼敌150万余人,三大战役的胜利,对全国解放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

四、百万雄师过大江

国共主力决战中,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蒋介石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他又故伎重演,和共产党玩耍和谈花招。1949年元旦,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但蒋介石是否真正想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答案是否定的。蒋介石拒绝签字,和平阴谋被揭穿。共产党决定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开始了渡江作战。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请大家回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的有关情况,推算出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1949年4月23日灭亡,共22年)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中国。国民党的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第四篇:《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教案2(xiexiebang推荐)

专题八 明治维新 一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课型:新授 1课时 时间:2013.04.11

班级:134班 【内容标准】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2、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性,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和必然性,感受改革的曲折性和创新性。

【重点】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难点】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近代亚洲唯一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的是日本,取得以上成功的原因是明治维新。

二、补充 幕府和德川幕府统治 政治:森严的等级制度

经济: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 对外:闭关锁国

三、合作探究 走向崩溃的幕府统治

1、资本主义因素成长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有哪些表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表现:

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

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坊。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3)影响:

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2、日本社会矛盾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3、佩里叩关给日本带来怎样的影响?

4、倒幕派的主体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形成倒幕派 ?倒幕派和幕府进行了哪些斗争?

四、成果展示

五、小结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必然性——腐朽的幕府统治下内忧外患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可能性——

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五篇: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导学案

第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自主学习

1、百万雄师过大江

战线:解放军百万雄师,从西起,东到(渡江战役)500 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路强渡长江。

2、结果意义: 年 月 日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 年 的国民党政权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3、图一 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 图一场景发生在__①__(事件)以后,图二场景发生在_③_年的辛亥革命后,这 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__②__。场革命的领导人_④_建立了_⑤_(国家)名称。图三 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图四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图三场景发生在__⑥_年,日本侵略者曾 图四场景发生在_⑨__(战役名称)以 在此地屠杀中国人_⑦__以上,现在,终 后,_⑩__(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 于低下了头。_⑧__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 22 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渡江战役胜利的意义。探究点二:

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又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

四、当堂检测:

1、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党覆灭的战役()

A 辽沈战役的胜利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2、毛泽东的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的“天翻地覆慨而慷”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渡江战役的胜利D解放南京

3、解放战争时期的几次战役,按从北到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③平津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4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①精良的武器装备 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载《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案[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种类 1.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任......

    国民党兵团

    国民党兵团 兵团作为国军建制的一级,最早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其地位处于战区之下,集团军之上,是最高级的野战指挥机关。抗战中期精简指挥层级,兵团被撤消。抗战胜利之后国军进行......

    崩溃的说说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幸福定格》。影片里是八对夫妻的日常对话,他们说出了平时没有说出口的,对婚姻中的不满和感激、妥协和甜蜜。“我很介意逛夜市的时候你自己走在前面......

    国民党学历一览+

    国民党学历一览 一九四八年国民党高官的学历一览 中央银行总裁:刘攻芸----伦敦经济学院博士 行政院长:翁文灏 -----比利时鲁文大学博士 外交部长:王世杰----伦敦大学经济博士,巴......

    国民党战犯名单

    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 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中共权威人士(原话如此)于1948年12月25日对新华社记者提到了关于头等战犯的问题,并且提供了一份包括43人的初步名单。这43名头等战犯是:......

    国民党五大猛将

    国民党五大猛将 国民党的五大猛将(五虎上将)国民党军第一猛将——薛岳 纵观国军战史,国民党军的第一大战将是薛岳。薛岳年幼崇拜岳飞,取名薛岳,年轻时曾和叶挺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1.适用于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所有专业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2.该资料为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教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三维目标] 1. 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2. 通过质疑、探究了解“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