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2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2:2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单元 2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单元 2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案》。

第一篇:第三单元 2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案

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内容标准: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通过各种资料了解古代的伟大发明,感受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2.三次技术革命

了解三次技术革命的过程,知道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3.科技的今天和明天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现在的尖端科学技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2.知道三次技术革命,了解科学家的事迹,知道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4.认识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活动说明: 本主题活动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三次技术革命”和“科技的今天和明天”三部分内容组成。难点是“科技的今天和明天”。活动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可谓科技鼻祖、中华荣耀,作为炎黄子孙不能不知。1.搜集资料。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上网、访问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四大发明的资料,并将有关火药发明的资料整理后填写于课本空白处。

2.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交流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深化认识。在讲座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演变,认识其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活动二:三次技术革命

“三次技术革命”作为近代史的三次技术革新,每一次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现在我们还在享受着三次技术革命结出的硕果。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基本情况,了解它的标志产物,熟悉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学习他们献身科学、百折不挠的精神。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要进行了介绍。

1.搜集资料。课前搜集关于三次技术革命的资料。了解三次技术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课上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轻易获得的,他们包含了科学家毕生的心血,记录着科学家百折不挠、饱尝艰辛的历程。

3.深化认识。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懂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要从小树立献身科学、造福社会的志向。活动三:科技的今天和明天

“科技的今天和明天”部分,首先创设了学生收看“神州五号”胜利返航的场景,介绍了祖国在航天事业中所取得的成绩。引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和探究的欲望。教材还展示了学生搜集到的纳米产品和磁悬浮列车的资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高科技资料,用来充实课堂,丰富教材,比如神

六、远红外线、磁疗技术、仿生技术等资料,可涉及生活、生产、医疗等多方面。最后把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举办一个科普展览,让学生广泛了解当今尖端科学,憧憬美好未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1.本主题的设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补充大量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科技的力量。2.“三次技术革命”学生了解较少,可让学生广泛查阅有关材料,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名人名言以及图片,举行专题交流会。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关的图片,特别是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前的生产状况和每次科学技术革命后的工厂生产状况,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动力,从而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学生对本主题活动内容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可组织学生将所搜资料进行整理,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举办一次科普展,从而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热情。活动案例

第一课时

古代的四大发明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2.学生感受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振兴祖国的热忱。3.培养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通过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师生课前利用各种手段(杂志、书籍、网络等)共同搜集一些四大发明的图片、文字资料。活动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分组探究

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通过调查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呢?(学生简单说一说)1.走进四大发明

师:我们的先人真是了不起!下面咱们就详细的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吧!

A、交流资料。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上网、访问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四大发明的资料,并将有关火药发明的资料整理后填写于课本空白处。

B、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交流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以及它们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C、深化认识。在讲座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四大发明的历史演变,认识其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板书: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研究,自由组合成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板书: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个小组,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研究情况,并对个人的研究进行综合,确定班内介绍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时机出示此表格)

造纸术:中国 公元2世纪 ; 欧洲 公元12世纪

(相差时间100年)活字印刷:中国 公元11世纪

欧洲 公元15世纪(相差400年)3.看表格,谈感悟。活动二:比一比

1.根据课前的观察,引导学生谈生活中的一种物品,寻找其不足,提出改进良策。

2.讨论升华:通过交流,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的发明最好,评选出班里的发明之星。

3.总结活动的收获,使学生体验发明的乐趣。

4.升华体验:四大发明为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如此大的进步,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当为此而自豪。希望同学们也能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技造福人类。活动三:课后延伸

1.参观中国科普博览网上科技馆,调查火药与指南针的发明年代。2.小结: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做生活的有心人,进行创造与发明,争取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写下精彩的一页!

第二课时

三次技术革命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感受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的资料,科学家的故事等。

2.教师准备三次技术革命的竞赛题目。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情导入

教师谈话:有人说科学技术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它的确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看来,三次技术革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去感受一下,好吗? 活动二:看谁知道的多

1.读一读:自由读书,了解三次技术革命的内容。

2.说一说: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技术革命的其他资料。3.赛一赛:关于三次技术革命的情况,同学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为了让大家了解的更全面,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更多,现在我宣布比赛开始。(把全班同学分成四队)(1)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第一关:必答题。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回答三道问题,答对加十分,答错不扣分。(教师可自己设计问题)

第二关:抢答题。本环节共八道题,分八轮抢答。每组每轮换一人抢答,答对者每队加十分。答错不扣分继续再抢答。

第三关:考考你。每队提供自己搜集的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知识的两个问题,考其中的一队,答对者加分,答错减五分。(2)教师公布比赛结果,选出最佳小组。活动三:故事会 1.说说科学家的故事。

教师谈话: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而三次技术革命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劳动创造,每一项发明都包含着他们的百折不挠和艰辛,下面,就让咱们比比看,哪个小组讲的故事最能打动人。

(1)小组推选两名同学讲故事。

(2)教师随机演示。(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演示学生说到的照片、图片、实物等,如:当学生提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时,教师可以演示蒸汽机的照片或图片;再如:学生提到几张光盘就可以储存一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几本厚厚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几张小小的光盘。)2.学生谈感受。活动四:展示搜集的名人名言。1.小组内交流搜集的名人名言。2.自制“我的名言”。3.提出希望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都对三次技术革命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希望同学们能够从科学家们的故事中受到一些启示,用科技知识来武装自己,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名言卡片相互赠送,愿同学们能伴着这些智慧的话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共同挑战我们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第三课时

科技的今天、明天

活动目标

认识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最近几年的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及图片资料。

2.教师搜集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及录像资料。活动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小组交流。

1.教师播放课前搜集的录像资料。(神州五、六号的升空画面、生物工程、通讯、交通等画面)

2.学生谈感受。

3.小组内交流所搜集的其他尖端的科学技术资料。(航天、生物、工程、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

4.全班交流。(各小组推选出几名同学分别从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进行介绍。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活动二:体验科技产品,感受科技带来的快乐。1.小组交流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科技产品,老师特别想知道都有些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介绍,和大家一起说一说,用一用,好吗?(课件出示学生带来的图片或其他资料 2.上台展示。

3.教师谈话:同学们,看到刚才的展示,我感受到科学技术正在使人类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自然,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活动三:未来畅想。

1.教师启发:展望新世纪,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靠科学技术去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3.憧憬未来:科技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们身边的科技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其实,我们作为未来生活的主人翁,也应该掌握科技,学会创造。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设计一下未来生活吧!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展示自己所想象的未来世界。活动四:结合学校的科技活动节,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1.教师引导:刚才大家所描绘的未来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我们要想早日进入这奇妙、美好的未来世界,需要我们去做些什么呢?在学校的科技活动节上,你们参加了哪些活动? 2.学生交流。

3.教师激励: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参加科学小发明、科学小创造活动,学做科技的小主人。活动五:课外延伸。

倡议:请将你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举办一次科普展览,向你身边的人介绍我们的最新科技动态,做一名出色的科普宣传员。

第二篇:《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案

《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案

棣丰白杨小学

许佩佩

一、本课地位

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转变。我充分利用新课程给我们留下的空间,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促进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本课就是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中的《科技推动社会发展》,它在第二单元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指南针、活字印刷、火药三项重大发明与应用及海内外商贸兴盛,标志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本课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想意识等特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了解活字印刷的缺点,认识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了解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改进、应用及其向外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火药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了解黄道婆对 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探究活字印刷的优点,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通过学生现场演示宋元时期的航海情况和火药的燃烧,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指南针和火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收集黄道婆的事迹,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我非常观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用具方面,本课采用了较为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例如,活字印刷、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等内容交给学生先讲,老师注重过程的把握,疑难问题的点拨,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在本课教学中,布置学生去制作泥活字,收集指南针、火药及黄道婆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己收集、检索资料的能力和自己动手制作的能力。开展小组讨论,小组整理收集资料展示成果来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

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过程的: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非常注重导言的设计。我采用的是复习提问和课件演示导入新课。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北宋以前在印刷方面已有什么重大发明?(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那么,唐朝的雕版印刷还有哪些不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到了宋元时期,在印刷术方面有什么创新?(学生回答)因学生对古老的艺术缺乏感性认识,又有好奇感,教师可结合课文的两幅图及黑体字,简介活字印刷的操作步骤(1)制字(2)排版(3)上墨印刷(4)回收泥活字。论从史出,学生感知活字印刷的先进性,使学生深刻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教师讲述:宋代不仅在印刷技术上有突破,而且在指南技术、火药火器制作上都有了重大改进,并将它们应用于航海业和军事领域,在处理指南航海情况,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在当时情况下航海技术的进步,突出指南针在世界航海史上功不可没,是学生丰富了对北宋时期航海技术的了解,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授

对于火药的应用,先让学生回忆:“火药最早是何时、何人发明的?”复习旧知识。然后说明,宋代火药、火器制作技术又有了重大改进,且广泛应用于军事。为激发学生兴趣,可显示古代炼制丹药的图片,以及当时的军事武器图片,同时让学生展示火药的实际燃烧效果。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认识:宋元时期火药、火器制作的重大进步在世界兵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课件展示一道探究问题:恩格斯说“人类每次对于自然界的一种胜利。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对这句话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自己总结:科学技术是双纫剑。突出历史教学中的科技创新理念。

教师讲述宋元时期不仅在印刷技术、指南技术和火药火器上都有所重大改进,而且在棉纺织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图片(乌泥泾被、其它纺织品)引出黄道婆的重大贡献以及宋元时期棉纺织技术的重大革新。

小结:宋元时期涌现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这些成就多出自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和辛劳,你从毕昇、黄道婆身上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养成勤学习、好动脑、求创新的习惯。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一名学生有感而发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但是外国人利用中国人制造的指南针和火药来侵略中国,原因何在?我没有做回答,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以次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下面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包括图片的收集,黄道婆身世资料的收集。

设计意图:通过个小组的展示,使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各有所得,以此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使他们产生智慧的火花,此时此刻,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三)小结

学习本课你有何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提高,思想升华。

五、教学评价

在本课的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加强评价的多元性,注重评价过程。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活动法等方式,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评价内容。对于第一题让学生自己展示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的制作成果,演示印刷的过程,增强学生对活字印刷先进性的认识。对于第二题,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指南针和火药武器的图片,教师提问:其中哪些上宋元时期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对宋元文化的认同感。第三题是通过学生对黄道婆身世的了解,使他们有感而发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以上就是我对“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的教学设计。通过一年的课改工作使我深刻地领会到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有许多地方的能力需要我们去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光是用力还要懂得用心,知道用情。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我坚信只要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长海县的历史教学工作必定会书写出新的篇章。

六、板书设计:

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会进步

活字印刷

指南针火药棉纺织

——— —————— 创新

改进

> 推动社革新

第三篇:必修2第三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2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2007.02

9、议论散文两篇

《窗》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议论文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一般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对比门和窗之于人的不同意义时所阐发的独到见解。

【教法和学法】:

①引导——揣摩——领悟——体会——品味——分析——总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致揣摩作品,领悟文章丰富深邃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和新颖性,品味文章语言的韵味,分析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②把握重点,内容适量,化难为简。切忌贪多嚼不烂。

③比较阅读。使学生体会对于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从而得出不同的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有谁曾留意过和我们朝夕相守窗户呢?又有谁认真地思考过它存在的意义呢?我们不妨就“窗”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穿插活动规则,组织活动:四组竞赛)。……可见,司空见惯的窗户还真不简单,可以解读出这么多的文化内涵,挖掘出这么多的新颖独到的意义。所谓“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身边平凡的事物常常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就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就让我们追随钱先生一起去饱览人生的风景吧。请翻开书64页。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

请学生自由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钱钟书:注释①;家族名流:钱穆、钱学森、钱基博;名字故事:仰先、钟书、默存;钟书热:《围城》;杨绛《我们仨》(控制在1分钟内)…… 教师补充和引导:钱钟书在国内外文艺界刮起一阵“钟书热”,他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妙语横生,启人心智。《窗》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这一特色。

三、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写出结构提纲。

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1、同学们:要我们描述一下窗的外型算不得怎么困难,甚至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区别一扇窗和一台电视机,但我们能很好地比较门和窗吗?我们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吗?请看钱钟书在文中是如何比较门和窗的。请女同学齐读第二段,男同学读第三段,将集中体现他的观点和感悟的句子划记下来(点拨查找观点句的方法)。

2、详细分析作品中个别经典语句、段落,发表教师的看法,从教师角度讲述作品,讲述作者观点。(要重视学生合理的观点,更要注意学生一些创新的见解,给予适当赞同)

3、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课文后的心得体会,再说说对“窗”的感受,教师予以点评总结。

4、全班再朗读一遍课文

5、答疑,聊天讨论学生不懂或有异议的地方。(可适当做正确引导)

[教材分析] 《窗》这篇文章是作者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议论性散文,兼有抒情。作者的见解非常的独到、深刻,表达含蓄、风趣。作者多用打比方,用简单的例子讲述自己的观点看法,通俗易懂。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在对比门和窗之于人的不同意义时所阐发的独到见解。文中引用了许多古今中外的作品作为论据,是其一个特点。

《窗》由“春天”入笔,写“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道出“窗”的作用,总领全文。接着在第二段对比了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义,自然引出“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着一中心论点。在第三段中进一步谈“窗”之余人的意义是人对自然的精神上的胜利。

最后总结全文,用一形象的比喻“窗可算是房屋的眼睛”,道出窗对于屋内与屋外人的意义。

最后一句“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完美地照应了开头。

作者爱窗,原因不止一个,对窗子的看法也是独到、深刻而多样;“窗子打通了人与大自然的隔膜”,“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窗子算得上奢侈品”,“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等等。这些都是钱钟书先生对窗子的钟爱及其独到的个人见解,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讲解。

另外,文章的叙述描写手法、说理的方式方法及语言特色等也是让学生 了解学习的一个重点。

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三;预习下一课。

《门》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抓住每段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句子,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展开联想,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门的深刻人文思想,将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悟门与生命的关系。【重点难点】:

1、抓住每段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句子,理解门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以门为出发点,自主独立地探索思考。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刚刚学过的《窗》一课中,我们知道: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门的意义不只是通向世俗的物质的世界,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我们不妨来学习美国作家莫利的哲理性散文《门》,进一步领会“门”的奥秘。

二、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让学生在每一段中划出重点的句子。

三、分析探究:

问题一:莫利的所写的“门”具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读课文前半部分内容,让学生跟着作者的思维,对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寻找作者抒发独特见解的出发点(基础)。

方法

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并加以概括。

效果

地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程序

利的“门”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②文章的前半部分每一段几乎都有一两句话体现这个意思,能找出来吗?(学生寻找关键句并且朗读出来)

③教师明确。

问题二:这样的门对我们而言,具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合理推想。

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探讨

效果 训练了学生的推想能力,也是课堂上下内容的自然过渡。

程序 ①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经历

②教师分析总结。

问题三: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这样一扇真正的门,为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②学生初步解读内容,谈经历。

③教师明确。

④继续引导,提升学生认识。

问题四:“开门”具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学生朗读“开始”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文意。②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开门”的理解。

③教师总结意义。

问题五:门的开启能让我们免于人生的悲剧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发表观点。

②教师点拨、引导。

问题六:“关门”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谈经历谈感受。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教师范读相关内容。

②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关门”的理解。

③教师总结。

问题七:“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它关上”,面对这样一个沉重的事实,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生存状态,探讨人生。

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自我。

效果 较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及思考能力。

程序 ① 教师引导。

②水到渠成,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四;预习下一课。

10、《菱角的喜剧》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体会本文由日常生活写起、悟出哲理,并展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把握文章内容和概括文章观点,并通过讨论,分析解决课后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熟悉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新颖的东西,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选材方面的特点。

2、握文章内容和文章观点。

[教学时教]: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言。看了题目,会想到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说说菱角的有关知识。)

二、作者简介。多才多艺、博闻强记的“杂家“。散文风格——融知识性、趣味性一体,语言流畅、见解独特。

三、阅读全文,思考:作者从“菱角的喜剧”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在文中找到出作者要说明的道理。

1、提问学生

2、明确作者的启示是“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 过渡 :这个道理是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得来的,那么他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每个段落的大意知道。

四、快速浏览全文,划出段落层次,并总结大意。

(小组内开展合作,讨论学习)

板书完成:(可分四段,也可以有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1、2、3、4段):从自己吃菱角的经历谈起,说明菱角有不同的情况,为论点的提出做出准备。

(5、6段):扩展开来,论说世界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引出并证明论点。(7、8、9、10、11段):论证如何面对万事万物的复杂性、多样性。(12段):结束全文,反对简单化、绝对化,从而证明上述方法的重要。

五、根据板书,讨论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讨论、老师明确)

六、作业。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流芳百世()指鹿为马()精雕细刻()

第二课时(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检查对对子情况。

二、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加深对课文得理解。

(一)讨论题目:复杂多样与整齐划一

(二)讨论过程

1、我们学习了辨正法,知道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比如本文就写了菱角的外形是复杂多样的,有两个角的,有三个、四个角的,还有的是圆形没有角的,个别可能还有五个角的。你可以举出哪些东西是复杂多样的呢?

2、生活中的东西是复杂多样好呢?还是整齐划一好呢?如果没有复杂多样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当然事物没有复杂多样性,一切都是整齐划一的,那这个世界将是一个死寂的没有生机的世界。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全中国的大多数人都穿的是灰白两色的衣服,人性受到空前的压抑,而我们今天大街上人们的穿着是五彩缤纷,个性得到空前张扬。但是整齐划一就一定不好吗?比如,街道两旁的树木花草都是整齐划一的,建筑的方砖是整齐划一的,如果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我们将无法生产汽车、飞机……大家可就此展开讨论。

3、我们的学生为何要穿整齐划一的校服呢?这是不是压抑了人的个性呢?为了张扬个性我不穿校服行不行呢?大家可以见仁见智。

4、既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整齐划一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可以看看《菱角的悲剧》结尾几段,从中找到答案。

(三)每人在笔记作好讨论记录:

自己的发言提要: 他人的重要观点:

三、小组共同完成课后p74、四,然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出黑板完成一句。如:课文中的口语“真是怪有趣的事情” 改为书面语:真是乐趣无穷。

课文中的口语“当时禁不住大吃了一惊” 改为书面语:顿时惊讶无比。

师生小结:口语的好处——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四、布置作业。有位书生到亲戚家串门,顷刻间外面就下起雨来,这时天已将晚,他只得打算住下来。但这位亲戚却不乐意,于是就在纸上写了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书生看了,顷刻明白亲戚的意思,却又不好明说,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加了几个标点,亲戚没法,只好留他住宿。请写出书生是怎样加标点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11、《渐》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理解文章的思想。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阅读——理解概括——鉴赏探究——迁移”为思路;

用联想、比较等方法,自主探究,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情感和态度目标:

通过对关键语句的鉴赏,领悟课文蕴含的哲理,使学生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教学重难点】:鉴赏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有关人生的态度。【教学方式】:自主探究、互动讨论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渐》是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缘缘堂随笔》的第一篇。从时间的角度来阐述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态度,而并非我们时常说的挤时间,抢时间,努力工作学习。行文别致新颖,可以说是丰子恺先生禅心的反映。

文章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来体味深刻的道理,并借助这些平常小事传达鲜明独特的个人见解,表达自己的愿望。《渐》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告诫世人要用大时间观去面对世界,学会宏观地把握人生,以明达、宽容之心待人接物,呼吁时代的谦让 与和平。

文章中关于乘火车的旅客这一个故事,寓意含蓄而深刻,是学生深入理解该文主题的难点,也是学生读之费力而又不吐不快的地方。拟通过品读倒数第二段,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难点。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大致经历与思想。

二、走进“渐”

1、理解“渐”: 找出文中各段与“渐”有关的关键句,归纳“渐”在文中的内涵。

2、认识“渐”: 分析文中各段关于“渐”的例子,认识有形的“渐”和无形的“渐”。

结论:一切事物的常态都是“渐”。

3、把握“渐”:把握时间

三、走出“渐”

探讨:一切都可以“渐”吗? 探究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

品读倒数第二段,探讨作者的评论;

品读最后一段,探究“大人格”与“大人生”。迁移:如何对待生命中的“渐”?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新坐标》相关练习;

2、预习下一课。

第四篇: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教案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教案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教案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

1、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发明和发现

2、文学特色:先秦-《诗经》和楚辞,两汉-赋,唐朝-诗歌,宋元-词曲,明清-小说。

3、掌握唐朝诗歌繁荣、两宋词繁盛、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

4、认识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其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知识结构:

科技发明和发现

、特

点:

数量多、领域广、水平高(多项世界领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表

现:

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医学等

3、发展阶段:

先秦---元代:成就大、世界领先、新发明新发现多

自明清以后:主要是总结前人成果,发展相对缓慢

4、自明清以后科技相对缓慢的原因:

①中国:

a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矛盾尖锐;

b资本主义虽有萌芽,但封建经济和封建专

制主义严重阻碍其发展;

c为加强统治,统治者纷纷采取强化君主专制措施;

d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人们思想,经常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②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后,迅速发展,积极对外扩张,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此起彼伏,反封建斗争频频开展,科学领域掀起重视实践,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思潮,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5、中国古代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的简单比较: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重视经验的总结,典型的如四大发明

②近代西方科技:重视理论创新,重视规律探索,如万有引力定律等。

6、影响科技发明的因素:

社会稳定与否、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等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二、文学、《诗经》和楚辞:

(1)《诗经》:(主要为我国古代北方民歌)

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内容:收录西周-春秋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特点: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2)楚辞: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楚辞: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亦称“骚体”。

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离骚》:屈原的长诗,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我国古代文学“风”、“骚”并举,“风”指国风,即指《诗经》,“骚”指《离骚》,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风格。)

2、汉赋:两汉盛行,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3、唐诗:(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

(1)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等方面考虑)

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②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以诗赋为主。

(2)唐诗成就:(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各自的代表人物等)

4、宋词:(词,又称长短句,唐代出现,两宋繁荣)

(1)宋代词繁盛的原因:(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增加;

②适应市民生活需要;

③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宋词代表人物(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5、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宋代兴起)(繁盛、衰落原因、认识)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比词更为生动活泼

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散曲:《秋思》)

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6、明清小说:(练习册第29页)

(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

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

唐朝——(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适合市民欣赏)

宋代——(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到一个新阶段,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基础)

明清——空前繁荣

(2)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考虑)

①封建专制越来越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3)明清小说成就:(四大长篇古典名著、文言短篇小说集和讽刺小说)

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掌握汉字的演变,书法、绘画成就,京剧形成发展的过程。

知识结构:

一、汉字和书法艺术

、汉字的发展演变:

(1)起源:图画

(2)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商朝时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走向成熟)

(3)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

(1)发展阶段:自发阶段——————自觉阶段

(2)功能:实用功能、审美功能

(3)三种书体的特点、成就:(教材P46-47页)

书体

功能

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实用

功能

[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情

审美

功能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唐]张旭、怀素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审美

实用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北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

二、绘画艺术

代表人物及作品

先秦时期

由萌芽走向成熟,人物画为主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秦汉时期

门类丰富

壁画《夫妇饮宴图》、马王堆汉墓帛画

魏晋南北朝

士大夫活跃于画坛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时期

中国绘画的高峰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两宋时期

全面发展,宫廷画活跃,风俗画出现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时期

文人画成就最突出(文人画特点)

王冕《墨梅图》、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两宋风俗画出现的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适应市民生活需要(艺术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映了社会生活)

2、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戏剧、小说成就突出的原因:封建专制走向顶峰,思想文化专制越来越强化,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元、清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比较尖锐;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的文人借助戏剧、小说、书画等文学、艺术形式来表现个性,抒发情感)

三、戏曲艺术、中国戏曲的发展: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

春秋战国:出现优伶

元朝:元杂剧把中国吸取艺术推向成熟

明朝:昆曲流传甚广

清朝:京剧形成、发展

2、京剧的形成、发展过程:

①乾隆末年——徽班进京;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③同、光年间——京剧成熟;

④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

(梅兰芳等)

单元小结

一条线索:古代中国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演变

三个重点:

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五个领域;两点认识;三个原因——见第8课提纲)

②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③书画和戏曲艺术成就(汉字的演变,书法、绘画和戏曲艺术的成就)

几个认识:

①古代中国科技曾经长期领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反映,而文学、艺术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民族和外交关系等)

③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是以经济、政治等为基础的。

④对待我国古代传统(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的态度:

批判继承,不断创新,使之与时俱进、走向世界。

(科技、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

第五篇:必修2第三单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

第三单元教学总体设计

田燕

一.单元综述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本单元所选游记散文都是传诵千古的游记名篇,语言或清新俊朗,或平实朴拙,或铺排繁复,各具其妙,但其共同特点是,文章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更重要的是借写景来抒发作者个人的感慨和志趣。

二.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识记有关文学常识。②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以便于分析理解作品。2.过程与方法:

①积累文言文中常见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及用法。②理解并恰当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人乐观豁达的胸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材简析

1.《兰亭集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文中记录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对于生死的感慨。

2.苏轼的《赤壁赋》通过描写月夜之景和主客问答,虽然也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主旋律却是表达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3.《游褒禅山记》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文章借游山水的感受阐释做学问、做事情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并辨证的分析了“物”“志”“力”三者的关系,给人以深刻启迪。

四.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

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

⒈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⒉背诵课文,培养熟记能力。

⒊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⒋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3.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方法:

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3.讲读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百世,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

二、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

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

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三、整体感知

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音节,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⒉教师指导朗读:

会(ku„i)稽 修禊(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g)曲水 游目骋(chěng)怀 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⒋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⒌请大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下标记,一会我们共同解决。

⒍提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变化着的,好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⒎给文章划分段落,概括要点。[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四、赏析课文

⒈学习第第一部分,理解文意。(1)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2)请两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3)教师提问: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都写出哪些“乐”? 明确:一是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二是环境优美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三是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是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 情。”

(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⒉指导学生背诵第一部分。

理清背诵思路: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五、总结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六、布置作业

1.翻译第一部分文字。

⒉结合课文,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描写兰亭的美景,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两部分并背诵。2.总结全文,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一节

二、讲析第二部分:

⒈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节,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

⒉指名学生翻译重点语句(教师提示重点字、词)。

①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或,悟,因)②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之、系)④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期”的翻译)⒊学生齐读课文

⒋讨论分析:

⑴提问: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⑵由第一自然段的“乐”转入本节的“忧”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明确:“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⑶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 明确: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是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⒌学生试背第二部分

三、讲析第三部分(1)学生齐读第四段(2)指名学生口译第四段(3)讨论、分析:

①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

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②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作者认识的局限性,更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③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舌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学生试背第三节。

四、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明确:第一自然段中从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2)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 明确: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森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 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2.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能力目标: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如何理解。

2、景、情、理的融合,写景的技巧。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苏轼的《题西林壁》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苏轼和“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这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重读、韵脚),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本文体现了苏轼的哪些艺术才情?

2、字词过关

3、集体朗读,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重点研读

1、请一位学生朗读,重点字句的分析。

2、第一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首诗歌前的小序。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是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五—七句,先写景后叙事,是月出之后的情况。

3、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4、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以喜悦为主。

五、第二段内容分析 疏通文字后提问

1、本段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两层。第一层写作者的歌声。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

2、本段刻画了怎样的意境?

本段刻画了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5、本段的“悲”从何体现?

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

6、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转折过渡。

六、布置作业

背诵一、二段,预习三、四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三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2、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悲伤。

3、“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就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到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分析第四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的感情色彩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主要从观点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理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没有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不科学,他是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区别。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5、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实际是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心态。

四、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是议论还是抒情,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缅怀历史人物,显示人生的变与不变的道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写作更为自由。如开头几句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很适宜于朗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习题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借助游褒禅山,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 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6、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四、布置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下载第三单元 2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单元 2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单元测试题2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2一、选择题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保障了人......

    第三单元教案

    汉语拼音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3课,还有一个复习。都是以情景图导入,借助图画教学复韵母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发音及记住其形状,课文中还出现了短语......

    第三单元教案

    《春》教案 设计:于晓红审核:于建云 教学目标: 1.学习动笔读书:掌握生字词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感悟本文语言的生动与形象,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写景方法。 3.感受春天......

    第三单元教案

    生活处处有真情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

    第三单元教案

    第()周星期( ) 总第( )节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

    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大山的孩子”为题材组织的音乐学习内容。主要有以下栏目:开心一刻、唱歌、聆听、创编。 教学内容: 开心一刻:喊山 唱歌:歌曲《我是幸福......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 一、教学教材分析 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地语言,有的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主动优......

    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教案 课文目录 荔枝蜜 猫 斑羚飞渡 心中的鹰 鹤群翔空荔枝蜜 教学目的: 1、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道德情操。 2、引导学生了解线索的组织功能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