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单元复习三教案
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学习要点
1.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2.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4.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敬畏自然》从宏观上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采用激趣法,让学生理解本文题材特点,侧重议论的表达方式,学习反问修辞方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明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的悲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旅鼠之谜》用记叙、主要是对话的方式讲述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旅鼠繁殖能力之强堪称动物世界之最,每当繁殖高峰,就会出现奇怪的自杀行为,或招引天敌,或死亡大迁移。教学本文,让学生明白: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大雁归来》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教学本文,让学生品读抒情的语言,体会浓郁的抒情色彩;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着重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理解文章想象奇特的艺术美;文章中两处照应题目的‚喂——出来‛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本单元阅读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2.五篇科学文艺作品的共同特点是蕴涵丰富,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但要注意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而且要注意探究内容,感受作品,从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要使学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人文关怀,盲目的短期行为必将造成公害,毁坏自己的家园。
3.科学文艺作品的体裁是多样的。本单元有散文、有报告文学、有科幻小说。《敬畏自然》《旅鼠之谜》《大雁归来》三篇散文也各不相同,有侧重议论的,有侧重说明的,有侧重抒情的。教学时,既要把握其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的共同特点,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体裁的不同特点。4.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尽可能提供相关背景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的习惯。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敬畏自然》 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提示: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宜分解成几个问题:其一,‚敬重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其二,‚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无所作为?其三,为什么应该‚畏惧自然‛?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2.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提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3.句意理解
⑴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提示: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⑵以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⑶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提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4.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提示: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5.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提示:本题旨在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与作者平等对话。学生不仅要发表看法,而且应尽量说出根据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根据事实来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精读课文,找出撼人心灵、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揣摩体会其作用。提示:⑴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方面来品读。⑵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读后的感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然后再全班交流。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先看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作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列数据等说明方法,使文章具有震撼人心力量。
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提示: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浑然一体‛),探究深层含义,从中获得启发。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3.讨论:假如你是当年xq建设兵团司令,你怎么规划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然后交流各自看法。
提示:‚事后诸葛亮‛语带贬意,但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教训必须总结,吸取。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假想,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深入领会课文。4.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条小溪……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
提示:运用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列数据等说明方法,抒情等表达方式。《旅鼠之谜》
1.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提示:第一大奥秘是,旅鼠繁殖能力惊人;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可以这样探究,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该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鼠的奥秘。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可见,介绍知识的文章也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3.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提示:可以提供下列材料: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篇末写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中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第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
第二,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第三,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第四,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4.读整篇课文,真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叫人越读越起劲,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叙事文学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第二大奥秘、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所以这样的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再说对话的详略,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写‚我‛的反应都比较少,对于第一大奥秘,我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对于第二大奥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气氛与前不同,行文显出波澜。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谈兴前所未有,如同叙事文学作品的高潮,一问一答之间,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5.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提示:本题意在迁移应用,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研究自然。这种读写结合的练笔又可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写法,研究怎样写出一个‚奇‛字,让读者真正感觉奇妙。《大雁归来》
1.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
⑴作者为什么喜欢归来的大雁,以欣赏的目光注视大雁飞临沼泽时的种种动作,为大雁栖息农场而骄傲?
⑵作者为什么喜欢倾听大雁的鸣声,而且他把它们的鸣声称之为辩论、议论、集会、发言?
⑶作者为什么对大雁对动物有这样的感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有怎样的理念?
提示:课文中有‚爱鸟者‛这个概念,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全文,抓住这个‚爱‛字就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对大雁是那样有感情,他喜欢观察它们,研究它们,知之愈多,爱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可谓全球一体化,正是人类所不及的。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总而言之,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2.利奥波德这位伦理学家周末就到农场度假,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这样多情地感受大雁,这样的情怀应该怎样理解?
提示: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作者由人间的伦理推及人与自然关系。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作者发现,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也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况且大雁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人类回归自然,可以从自然中获得无穷乐趣。现代化固然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自然界自有无可替代的情趣,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3.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⑵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⑶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提示:
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
⑵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⑶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4.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大雁‛的诗句。提示: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喂——出来》
(一)课文内容理解
1.这个故事真实吗?这样的洞真的存在吗? 提示:是虚构-幻想。
2.这篇小说围绕什么话题来写?有什么意义? 提示:环保话题。意义略,言之有理即可。3.这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
提示:表面无底,其实未必。正如我们的地球,表面上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4.小说为什么以‚喂——出来‛为题?
提示:表明‚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十分拥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5.小说中的‚洞‛比喻什么? 提示:人类生存的地球。
6.小说中两处写‚喂——出来‛,分别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处照应文题,同时为下文铺垫,引发下文的情节。
第二处照应文题和前文,同时启发读者领悟其中蕴涵的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候一到,结果就出来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的。
7.小说中写了几类人?这些人有何共同点?你觉得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提示: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类人。8.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提示:人类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总有一天人们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二)问题探究
1.作者怎样展开想像?可以通过画‚情节链‛,来揣摩作者的想像活动。2.探究想像与现实的关系。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耳闻目睹,人们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和废气、废水、废渣的?再问一个‚为什么‛:人们为什么这样处理垃圾与三废?由此悟出人们的幻想,人们把江河湖海天空大气看成了无底洞。这篇科幻小说用幻想的无底洞讽刺了人们的幻想。
(三)拓展延伸 1.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2.你身边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的吗?
3.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4.续写《小石头飞出之后------》
提示: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和小石头从哪里来?掉下那块石头之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复习学案
学什么--考纲解读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怎么学--复习建议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认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怎么考--考点精讲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起止时间1919年--1949年。
经历了⑴北伐战争(1924--1927年)⑵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⑶抗日战争(1937--1945)和解放战争(三年内战时期)(1946--1949年)考点一
五四爱国运动
1、原因
⑴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
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3、时间:1919年5月4日
4、经过:
前期
先锋:
中心:
后期
主力:
(标志着
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
中心:
5、口号:“
,”(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⑴
6、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⑵
⑶
7意义
⑴性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⑵标志:
8、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探索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中考链接】
1、[09娄底中考]某年某天早晨,北京的王大妈出门买菜,刚上街就碰到一队群情激愤的学生打着旗帜,高呼口号在街上游行,其中可听到这么一些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王大妈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你知道吗?()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9枣庄中考]我们今天的许多节假日都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下列事件与“青年节”有关的是
()
A.虎门销烟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一大” D.南昌起义 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1、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干部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成立:标志----中共“
”
⑴时间、地点:
年
月
上海
⑵参加者: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⑴通过了
,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
⑶主要内容
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⑵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⑶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⑷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
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时间:1922年
3、中共“二大” 主要内容
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党的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影响():
。【中考链接】
1、[08盐城中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考点三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1)时间、地点:1924年1月
广州
(国民党一大召开)
(2)意义: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各作,领导了
⑴时间、地点: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2、发展:建立黄埔军校
⑵领导者:
为校长,为政治部主任
⑶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⑴目的:推翻的统治,统一全国。
⑵对象:、、⑶时间、总司令:1927年7月
蒋介石
3、高潮:北伐战争
⑷主战场:
、⑸主要战役:长沙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⑹结果:
⑺胜利进军原因:(1)
(2)
(3)
(4)
4、失败: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失败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破裂。
>>>失败原因 主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战争
⑴时间:
年
月
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⑵性质(阶级基础):代表
的利益
(标志着国民党反动
⑶内外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统治的建立)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中考链接】
1、[09德州中考]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8芜湖学业]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考点四
星火燎原(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一)、南昌起义
1、背景: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大革命失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时间:
****年**月**日(八一建军节)
3、结果:在南下途中遭到失败。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到湘南
4、意义:
(二)、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
汉口
2、内容: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三)、秋收起义
1、时间、地点: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2、领导人:毛泽东
3、结果
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进军(文家市决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意义:
毛泽东思想
(五)、井冈山会师
1、时间:
年4月
2、双方
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队伍和湖南农民武装
成立
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影响: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中考链接】
1、[09河北中考]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09烟台中考]右图是江泽民为南昌的题词。下列史实与此有关的是
()
A.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考点五
长征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目的:
3、经过
(1)红一方面长征路线和主要事件:
中央根据地
向贵州进军
解放
四渡
渡过
()
强渡
飞夺
过雪山
过草地
陕北
会师(1935年10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三军(红
一、红
二、红四)大会师时间、地点:
年10月,甘肃
①时间:
年
月
集中全力解决了
等人
和的错误
(3)遵义会议
②内容
肯定了
的正确主张
会后确立军事上由
、等负责指挥
③意义: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是党的历史上
的转折点
4、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5、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中考链接】
1、[09黄石中考]黄石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2、[09滨州中考]下面是老红军黄镇在长征途中的速写。图片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红军过草地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专心
爱心
用心
精心收集
B.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 D.解放战争时期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复习
文学常识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和戏剧《茶馆》、《龙须沟》,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梁衡,他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主要著作有:《梁衡文集》,散文集《夏感与秋思》.何其芳,原名何永芳。现代诗人、评论家。代表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画梦录》,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小说戏剧集《刻意集》。著名诗作有《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等。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
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 重点生字 蓑(suō)水涨(zhăng)应和(hâ)薄烟(bó)黄晕(yùn)捉迷藏(cáng)酝酿(yùn niàng)镶(xiāng)绿萍 水藻(zǎo)温晴 安适 肌肤 水墨画
蓝汪汪(wāng)济(jǐ)南
髻(jì)贮(zhù)蓄
澄(chãng)清 黛色(dài)芊芊细草(qiān qiān)磅礴(páng bó)贮满(zhù)轻飞曼(màn)舞
秋波澹澹(dàn)春华(huá)秋实 闲情逸致
承前启后 匍匐(pú fú)
丁丁(zhēng)鳊(biān)鱼 乌桕(jiù)叶 归泊(bó)肥硕(shuò)清冽(liâ)栖(qī)息 梦寐(mâi)寥(liáo)阔 枯涸(hã)
沧海(cāng)碣石(jiã)竦峙(sǒngzhì)浅草(qiǎn)潮平(cháo)归雁(yàn)沙堤(dī)啄(zhuó)春泥 萧瑟(sâ)枯藤(tãng)澹澹(dàn)重点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朗润:明朗润泽。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卖弄:炫耀。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秀气:清秀文雅。本文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贮蓄:存放,储藏。澄(chãng)清:清澈见底。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芊芊细草:草木茂盛 黛色:青黑色 磅礴:气势盛大
贮满:储存满,积蓄满 匍匐:爬行
秋波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学习过程: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承前启后:承接前者,引出后者。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意思相同。轻飞曼舞:形容姿态优美曼妙。
肥硕: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清冽(liâ):水清。栖息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梦寐(mâi):睡梦。
寥阔 :高原空旷。也作“寥廓”。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复习测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_______,号________,字________,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文集: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艺论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话剧《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他是著名的、、和。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散文集《__ ____》.1、抚()摸 胳膊()撑()伞 发酵()jīn()骨 稀shū()水涨()起来了 应和()着 济南()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Pú()fú()zhù()满 磅()礴()澹澹()轻飞màn()舞 pãng()勃 芊芊()细草 春huá()秋实 何其芳,原名。现代、。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 》,文艺论文集《 》,小说戏剧集《 》。著名诗作有《 》、《 》等。丁丁()鳊()鱼 乌桕()叶 归泊()肥硕()栖()息 寥()阔 枯涸()梦寐()清冽()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梦寐: 清冽: 响晴:
贮蓄:
澄清:
秀气:
空灵:
朗润: 芊芊: 磅礴: 澹澹: 闲情逸致: 承前启后: 轻飞曼舞: 春华秋实: 呼朋引伴:
复习测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_______,号________,字________,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文集: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艺论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话剧《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他是著名的、、和。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散文集《__ ____》.1、抚()摸 胳膊()撑()伞 发酵()jīn()骨 稀shū()水涨()起来了 应和()着 济南()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Pú()fú()zhù()满 磅()礴()澹澹()轻飞màn()舞 pãng()勃 芊芊()细草 春huá()秋实 何其芳,原名。现代、。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 》,文艺论文集《 》,小说戏剧集《 》。著名诗作有《 》、《 》等。丁丁()鳊()鱼 乌桕()叶 归泊()肥硕()栖()息 寥()阔 枯涸()梦寐()清冽()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梦寐: 清冽: 响晴:
贮蓄:
澄清:
秀气:
空灵:
朗润: 芊芊: 磅礴: 澹澹: 闲情逸致: 承前启后: 轻飞曼舞: 春华秋实: 呼朋引伴:
第四篇:第三单元复习
9课《小草和大树》 1)课题:《小草和大树》
2)这篇课文中的“小草”代表夏洛蒂•勃朗特姐妹,“大树”代指以罗伯特•骚塞为代表的英国文学家。
3)勃朗特姐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恩•勃朗特之姐。/艾米莉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的女作家。
4)词语拓展:AABC式成语:大名鼎鼎、神采奕奕、文质彬彬、无所事事、兴致勃勃、气势汹汹、威风凛凛、衣冠楚楚。
5)寥寥无几:拓展:AABC式成语:彬彬有礼、栩栩如生、格格不入、欣欣向荣。6)主题解说:本文通过讲述夏洛蒂三姐妹在写作这条路上克服重重障碍,艰难前行,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表现了三姐妹不屈的抗争精神和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歌颂了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7)关于成功的名言:1.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华纳。2.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3.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4.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彼岸。——马克思。
8)课后2:理解词语的意思;/嗷嗷待哺: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哺,喂养。/要强好胜:试试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胜,胜利。/节衣缩食:省吃省穿,形容节约。缩,节约。/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颖,尖子。/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寥寥,很少。/惴惴不安: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孜孜,勤奋的样子。/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鼎鼎,盛大。/惴惴不安:惴惴,恐惧的样子,忧愁。
9)课后4: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折射出她们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顽强意志。(受到的启发:要敢于、保守观念;与偏见做抗争;不畏生活的艰难、环境的恶劣;发奋努力;要具备顽强的意志、不怕挫折)
10)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的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冷酷和偏见”指骚塞冰冷的打击和对妇女充满偏见的社会风趣。/从“昂”“钉”可以看出夏洛蒂面对伤害打击没有消沉、放弃,而是更加坚强。11)她们的路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从这句话中的两个“硬是”可以体会到三姐妹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以及付出的艰辛努力。/句中“小草”和“大树”加上了引号,这样表达的用意是表特殊用意,说明拥有坚强意志付出艰辛努力的人才可以取得成功。
12)拓展:引号作用:1.表引用2.表强调3.表特殊含义4.特定称谓5.表讽刺、否定。13)读了三姐妹的故事,了解了在逆境中成才的许多事例,你可以用什么名言警句来勉励自己坚持不懈、奋发向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14)《简•爱》经典语录:1.没有理智的感情固然淡而无味,但缺乏感情的理智也太苦 粗糙,叫人难以下咽。2.如果上帝赐予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经过坟墓,都将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3.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办法,同样,报复也绝对医治不了伤害。15)夏洛蒂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16)本文的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17)课文第5段是这篇课文的过渡段,作用是承上启下。18)背诵1、6、7自然段。
19)多音字:宿【sù住~,xiǔ一~,xiǔ星~。】
20)课后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这个比喻突出她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可看出她奋斗的一生。/(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这个比喻体会出三姐妹付出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她们的成功是用汗水和心血培育而成的。
21)名著便览——《简•爱》。这本书写了一位“灰姑娘”的奋斗史。一百多年来,无数人阅读过这本书,有一个同样的原因——被简•爱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每个人都被这样的话语征服:“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 2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23)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夏洛蒂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培育成“大树”。让我们感受并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10课《轮椅上的霍金》 1)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2)主要人物简介:霍金,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他是世界上现代科普小说家,英国人,他写的《时间简史》是一部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3)身残志坚的人: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贝多芬。
4)多音字:折【zhé~服,zhē~断,shé~了】,宁【níng安~,nìng~愿,~可】。5)课后3:年轻的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霍金是怎么认为的?你对霍金的回答是怎样理解的?/①面对困难,要保持乐观心态,敢于向命运挑战,为理想而奋斗,这样才能创造奇迹。②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热爱生活。
6)课后4:默读课文,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①霍金命运十分残酷,但他与病魔顽强斗争,坚持学习和工作。②霍金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被称为“宇宙之王”。③霍金不计个人得失,时刻关注宇宙的命运。④霍金忘我工作,伟人谦恭,有一颗感恩的心。⑤霍金已坚忍不拔的毅力写《时间简史》影响巨大。
7)第8段是过渡段,作用是承上启下。8)背诵1、2、8、11自然段。9)阅读第3段“1985年……形象。”从两个“彻底”可以看出霍金的残疾程度十分严重。/从他的标志性形象可以看出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让人更加感受到霍金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10)课文通过哪几个事例说明他是个物理天才?/①他撰写的《时间简史》拥有无数读者。②他被人称为“宇宙之王”。③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建立了科学的宇宙模型。④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11)史蒂芬•霍金的名言。1.上帝既造就人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2.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3.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
12)主题解说:本文通过讲述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完全瘫痪的情况下,身残志坚,为科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赞扬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作者对霍金的敬仰之情。11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作者: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成都人,生育1962年,18岁开始当小学教师,19岁开始童话创作。作品:“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杨红樱童书屋”名言:爱书就是爱生活。书就像调味的鸡汤,能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3)词语拓展:含有“龙”字的成语: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蛇混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笔走龙蛇、龙虎盘踞、龙吟虎啸、降龙伏虎。
4)主题解说:本文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三代相传的书,告诉我们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本书教育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
5)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我”的仅仅是一本书吗?他们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我”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这本书中寄托着他们的希望,希望他们的子孙都能像鲁滨逊那样聪明,那样坚强;像鲁滨逊一样不怕困难,学会生存,都成为生活的强者。
6)《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经典语录:1.世间万物,只要有用处,才是最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2.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3.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你内心感到由衷安慰。4.我们老师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7)课后3:讨论一下:“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女孩子也要读一读这本书。因为女孩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需要去面对并解决困难。看过这本书,她们同样会受到启发,变得勇敢,变得坚强,从而学会生存,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口语交际:观点:女孩子也要读。理由1: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孩子读的书女孩子也能读。观点2:这是一本教人们学会生存、坚强、临危不惧的书,女孩子立足社会,必须具备这些本领。
8)祖父吴敬山把一本《鲁滨逊漂流记》在1965年6月1日那天送给了爸爸,爸爸把这本书送给了我,我打算等将来有了儿子再把它送给儿子。表面看我们一家几代是在传一本书,而实际上是在传承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的精神。
9)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概括起来,他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荒凉与孤独、食物缺乏、住宿困难。但他一一克服了,这表现了他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10)多音字:粘【zhān~贴,nián~糊】。着【zhuó穿~、~装、~想,zháo~急、~火、~凉,zhe顺~,看~,zhāo高~】
11)读书笔记(读后感)写法:①引出这本书(由来)②写书的内容、情节③感受【感受其中的一句话、任务、文章的启示、道理】④对这本书简单地评价、推荐。12)背诵13、14自然段。
13)《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
14)笛福的名言: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理解: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我读书 我快乐:
1)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2)《鲁滨逊漂流记》写成于1719年左右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练习3 1)《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作者金江,原名金振汉,生于1923年,浙江温州人。文 章
第五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英雄凯旋歌》 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罗克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自信有感情的歌唱并能表现歌曲亲切自豪的音乐情绪。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唱《英雄凯旋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感受变化音的音乐表现。
(2)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及情绪,完成聆听与思考中的“乐曲说明”。
3、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说出清唱剧的含义
(2)、能够说出作曲家亨德尔的代表作品及其音乐创作特点。(3)、能够说出巴赫的代表作品及其在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过程:
1、导入
(1)观看以巴罗克为背景的,介绍同一时期相关文化艺术发展情况的视频。
(2)老师简介欧洲音乐的不同音乐风格流派。
(3)聆听《英雄凯旋歌》,片段,老师讲解清唱剧的含义。设计意图:
从图片、音响入手,帮助学生了解清唱剧的含义,以及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学唱《英雄凯旋歌》
(1)老师简介歌曲与作曲家亨德尔的相关知识。
(2)完整聆听歌曲,关注歌词,了解歌曲的表现内容及音乐情绪。设计意图:
学生能够知道作曲家亨德尔及其作品英雄性和史诗性的主要风格特点,在完整聆听后对歌曲表现的内容、情绪及音乐风格有初步的体验。
(3)运用歌曲中的乐句进行发生练习,老师提出歌唱的基本要求。(4)老师分别弹奏升
5、升4的乐句和还原
5、还原4的乐句,学生聆听分辨,并学唱,注意音准。(5)分析歌曲结构,注意乐段的重复。
(6)学唱歌词,提示学生注意歌词与旋律的对应,通过练习解决一字多音的难点。
(7)看谱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唱出曲谱中的强弱记号。
设计意图:
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同时熟悉歌曲的主要旋律,在变化音、一字多音的练习中解决难点。完整演唱歌曲,深入体验歌曲的英雄性等风格特点。(8)拓展练习
①完整聆听《哈利路亚》,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情感?
②老师简介《哈利路亚》的相关知识。
③随音乐哼唱《哈利路亚》主题,分析歌曲的力度、速度、旋律进行等特点。
④师生交流并总结:《哈利路亚》与《英雄凯旋歌》在音乐情绪、演唱速度、力度旋律进行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与创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亨德尔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
3、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
(1)简介乐曲《G弦上的咏叹调》与作曲家巴赫的相关知识。(2)完整聆听音乐,关注作品的力度、速度、音调及情绪等音乐要素的特点。
(3)随音乐填写以下乐曲说明:
《G弦上的咏叹调》是“——的代表人物”巴赫创作于——年的管弦乐作品整首作品速度——,力度——,音调——,开头两小
节旋律线形成一个“问号”形状的图案,似在表现作曲家的思索。这首作品抒发了——的情绪,感人至深。
(4)跟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感受作品悠长、深沉、优美的旋律之美。设计意图:
欣赏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进一步感受巴罗克时期音乐作品庄重,结构规整的风格特点。通过填写乐曲说明,检测学生对作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小夜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2、音乐家故事: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感受到海顿《小夜曲》明朗、典雅、质朴的色彩,及其表现出的无忧无虑的意境,以及《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完整聆听作品、视唱主题、竖笛吹奏主题等方式感受
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音乐表现力及古典音乐典雅清新的风格特点。
(2)通过完整聆听作品、听辨主题、分析相关的要素、节奏练习等感受《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的音乐表现力及内涵。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弦乐四重奏、交响曲的含义。
(2)能够说出作曲家海顿的代表作品,能够背唱音乐主题。(3)能够说出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及《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中“命运动机”的节奏。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英雄凯旋歌》《哈利路亚》《G弦上的咏叹调》音乐片段,辨别乐曲名称和作者。设计意图:
复习清唱剧的含义、巴罗克时期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创作风格特点。注重知识的衔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派音乐风格特点。
2、欣赏《小夜曲》
(1)聆听三遍钢琴弹奏的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
为欣赏作品做铺垫,使学生更好地记忆主题旋律,理解音乐风格。(2)完整聆听作品,并思考:乐曲是由那几件乐器演奏的?他的音乐情绪、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3)简介作曲家海顿及其代表作,介绍《小夜曲》的相关知识。学习弦乐四重奏的含义。
(4)视唱主题旋律,分析主题旋律进行特点。
(5)完整聆听作品,听辨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以及每次出现时的变化。
(6)背唱主题旋律,可以采取快速、中速、慢速三种速度进行演唱。设计意图:
听辨并背唱主题旋律、多次完整聆听音乐,能够使学生深入体验到音乐意境,感受到清新典雅的风格特点。
3、欣赏《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1)用击拍的方式模拟生活中的敲门声,并尝试用音乐表现要素(速度音调、节奏、力度等)来表现不同的敲门声。(2)聆听全曲,并思考:乐曲的情绪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内容?给你印象最深的音调是什么?
(3)简介乐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与作曲家贝多芬的相关知识。学习交响曲的含义。(4)分段欣赏——呈示部
①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主题旋律是什么? ②聆听主题音乐片段,感受“命运动机”的音乐情绪。③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思考:主题旋律的发展采用了那种创作手法?
④总结“命运动机”的节奏型并听辨其在主题音乐片段中出现的次数,说说这个节奏型对乐曲情绪表达的作用。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音乐思维能力与想象力,通过分析主题旋律的发展手法和固定节奏型的使用,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情绪和内涵。
⑤聆听副部主题音乐片段,思考:这部分音乐具有怎样的情绪?表现了什么内容?与主部主题的音乐情绪有何不同? ⑥随音乐哼唱副部主题音乐,思考:副部主题旋律的发展 采用了那种创作手法?
⑦完整聆听呈示部音乐记录曲式结构。(5)分段欣赏——展开部
①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他与呈示部有相同之处吗?
②这段音乐的力度变化较多,边听音乐边思考:力度的变化给音乐情绪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段欣赏——再现部
①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
②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音调与呈示部完全相同吗?两个主题是如何呈现的?
(7)完整聆听作品,记录作品的结构。设计意图:
分段聆听,完整欣赏,能够充分体验到作品传递出的强烈的音乐情绪,进一步感受到古典音乐结构规整,风格庄重的特点
4、音乐家故事: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
(1)聆听音乐,思考:这首音乐作品的主题乐器是什么?表现了何种意境?
(2)老师讲述与《月光奏鸣曲》创作相关的小故事。(3)再次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这首作品主题的旋律进行、力度、速度、有什么特点?
(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记忆。
(5)师生交流总结:《月光奏鸣曲》与《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同为贝多芬作品,却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音乐情绪,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家故事栏目的学习,使学生更深的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特点。
八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西乐撷英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竖笛演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罗克音乐与古典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2)能够感受到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欢悦和乐观的音乐情绪;体验巴赫《小步舞曲》端庄典雅的音乐情绪。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完整聆听作品、视唱主题、感受体验《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欢悦和乐观的音乐情绪以及古典音乐端庄典雅结构规整的特点。
(2)用竖笛合奏《小步舞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小步舞曲的含义。
(2)能够说出作曲家莫扎特、巴赫的代表作品,能够背唱音乐主题。
(3)能够说出巴罗克音乐与古典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4)能够演奏《小步舞曲》
(5)聆听感受并能分辨同名大小调:G大调和g小调。教学过程:
1、导入:聆听《英雄凯旋歌》、《G弦上的咏叹调》、《小夜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音乐片段,分别说出巴罗克音乐和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以及音乐创作特点。
设计意图:
注重知识的衔接利用学生更好的理解巴罗克音乐和古典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2、欣赏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1)聆听乐曲,思考: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2)老师简介莫扎特,以及奏鸣曲式和快板的含义。(3)聆听乐曲,思考:乐曲有几个主题?每个主题的情绪是什么?
(4)随音乐视唱主题,并分析主题的旋律进行特点。(5)聆听乐曲,记录每个主题出现的次数,以及每次出现时的不同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聆听、随音乐哼唱主题、记录主题的变化、分析主题的旋律进行特点、对比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使学生深入体会音乐意境,感受作品结构规整、风格典雅的特点,加深对古典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
(6)播放歌曲《不想长大》听一听:有没有熟悉的音调?(7)随音乐唱一唱《不想长大》,对照曲谱,想一想《不想长大》的旋律是如何从《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发展变化而来的?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现代流行音乐创作中的“古典
音乐元素”。
3、欣赏巴赫《小步舞曲》
(1)老师提问:巴赫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它是哪个时期的代表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有哪些?他的作品创作特点是什么?
(2)播放钢琴《小步舞曲》,思考: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节拍、速度是怎样的?
(3)老师简介“小步舞曲”的含义。设计意图:
为学习演奏作品做铺垫,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风格。(4)观看《小步舞曲》竖笛演奏视频,注意两个声部的配合、气息的控制变化音的指法。
(5)视唱《小步舞曲》高声部旋律,注意#4的音准。(6)慢速完整吹奏高声部旋律。
(7)视唱《小步舞曲》低声部旋律,注意变化音的音准和长音的时值。
(8)慢速完整吹奏低声部旋律。设计意图:
先视唱再演奏可以帮助学生记忆音乐旋律及节奏,更好的理解作品。
(9)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慢速完整吹奏《小步舞曲》,注意两个声部的气息、速度要保持一致。
(10)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用较快的速度有感情的完整吹奏《小步舞曲》。
4、实践与创造
(1)对比总结巴罗克音乐与古典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2)聆听G大调和g小调的音阶及音频片段。讨论:它们带给你哪些音响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请用语言描述或者用图画描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