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三)(满分120)(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篁竹(huáng)
为坻(chí)
参差披拂(shēn)
B.翕忽(xī)
幽邃(suì)
佁然不动(yǐ)
C.珮环(pèi)
清冽(liè)
寂寥无人(liáo)
D.俶尔(chù)
摇缀(zhuì)
犬牙差互(cī)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后遂无问/津者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潭西南而望
B.斗折蛇行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凄神寒骨
5.对下面各句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的发源地就到头了。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下列对诗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核舟记》一文介绍核舟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颠倒过来。
B.《核舟记》一文中,核舟这件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料体积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所刻人物情态毕备。
C.《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思念,写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最终求而得之的喜悦。
D.《蒹葭》写了主人公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8.默写(8分)
(1)青树翠蔓,参差披拂。(1分)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1分)
(3)成语“秋水伊人”源于《蒹葭》中的诗句。(2分)
(4)《诗经·关雎》中生动形象的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2分)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描写老人小孩神情)的句子是:。(2分)
9.学习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后,班级举行了“走进小石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练习。(6分)
(1)【名句释景】写出课文中描写景物的两个名句。(3分)
(2)【推介景点】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的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3分)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4分)
(示例)意同字不同:“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着、顺着”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2.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出来。(4分)
13.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14.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理解(二)(每题4分,共16分)
人生第二幕
①时间是1859年6月24日,忽然间,他置身于一个山顶,俯瞰着山下被染红的平原。
②拿破仑的军队正在与奥地利的军队激战,而亨利•杜南特此时就在山上他的马车里目睹着一切。
③军号嘹亮,枪声大作,炮声隆隆,双方的军队激烈厮杀着,亨利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看见尘埃满天,他听见伤者的尖叫,他看见血流成河,奄奄一息的伤兵躺在地上,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
④亨利并不真的想呆在这里,这只是他的一次商业旅行,他正准备与拿破仑三世商议在瑞士和法国之间开展金融业务,因为在路上他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碰巧亲眼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⑤亨利在山上看到的一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斗刚结束,他立即进入那个小镇。他看见所有的房子都倒塌了,伤兵、死亡,涌现在眼前。亨利伤痛不已,他决定在这个小镇多呆几天,他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安慰那些年轻的士兵们。
⑥他意识到,他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生活了。阻止战争的愿望强烈地驱使着他,亨利•杜南特的选择最终会使他失去蒸蒸日上的银行业务和他所拥有的一切,也许此时声名显赫的他会因为自己的选择最终默默无闻地死在一个阴暗的不为人知的救济院里。
⑦但是今天我们记住了亨利的名字,在1901年,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我们铭记着他,因为是他创建了国际红十字会。
⑧在1859年的那一天,亨利•杜南特的人生第一幕谢幕了,而人生精彩的第二幕则演绎到他的生命尽头。
⑨很多人的一生都可以分为第一幕和第二幕,亨利•杜南特的前半生,受到商业成功、名望、权利和永不满足的欲望驱使,而后半生,激励他的是爱、怜悯和阻止可怕战争的信念。
15..通读全文,说说亨利•杜南特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出发点各是什么?(4分)
16..将第③段中“奄奄一息的伤兵躺在地上”改成与前三句相一致的句式。(4分)
他看见尘埃满天,他听见伤者的尖叫,他看见血流成河,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
17.我们今天为什么能记住亨利•杜南特的名字?(4分)
18.和平虽然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但当今世界战争的硝烟依然弥漫着,多少无辜的生命被夺去。请你谈谈阅读本文之后的感受,不少于60个字。(4分)
三.诗歌鉴赏(4分)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9.说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0.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画面。
四.作文(50分)
21.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那一刻,我没有回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涯规划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如何规划人生呢?
叶嘉莹的《什么是好诗》启发我们: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那些美丽的字,也不是把别人诗中漂亮的字搬过来,而是要找到适合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字。写诗是这样,规划人生也是这样。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题二,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三)(答案)
1.A
2.C
3.A
4.D
5.B
6.B
7.C
8.(1)蒙络摇缀
(2)悄怆幽邃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辗转反侧
寤寐思服
(5)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9.学习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后,班级举行了“走进小石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练习。(6分)
(1)示例: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约120步处,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绕,环境十分幽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二.阅读理解。
10.(示例)意同字不同:“悉如外人”的“悉”和“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均为“全、都”。“便要还家”中的“要”,同“邀”,邀请;“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延”,邀请。
字同意不同:“寻向所志”中的“寻”意思是“寻找”;“寻病终”的“寻”意思是“随即,不久”。“遂迷,不复得路”“遂与外人间隔”中的“遂”,前者是“最终,终于”的意思,后者是“于是,就”的意思。
11.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12.(他们的祖先)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
13.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安宁和乐,自由平等,丰衣足食等。
14.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理解(二)
15.亨利•杜南特的前半生,受到商业成功、名望、权利和永不满足的欲望驱使,而后半生,激励他的是爱、怜悯和阻止可怕战争的信念。(3分)
16.他眼见伤兵奄奄一息。(3分)
17.他创建了国际红十字会,且是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4分)
18.示例:我坚信和平的曙光一定会到来,因为有爱就有希望!愿战争永远只是历史,愿今后伴随人类的,只是绵绵无尽的安宁与天长地久的和平。(5分)
三.诗歌鉴赏(4分)
19.起兴。用雎鸠鸟的和鸣声引出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一个男子对心中偶像的向往之情。
20.那位姑娘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采摘着长短不齐的荇菜,她那忙碌的身影是多么优美而动人。
四.作文(50分)
21.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那一刻,我没有回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涯规划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如何规划人生呢?
叶嘉莹的《什么是好诗》启发我们: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那些美丽的字,也不是把别人诗中漂亮的字搬过来,而是要找到适合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字。
写诗是这样,规划人生也是这样。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题二,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