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套教育学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冬季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一)一、单项选择
1.()是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P13 A.孔子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孟子
2.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A.人口性别结构 B.人口年龄结构 C.人口阶级构成 D.人口地域分布 3.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A.培养人才 B.传授知识 C.传授技能 D.传播文化 4.“人之性恶,其伪善者,伪也。”这是表达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观点。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性善论 5.()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遗传素质 B.后天教育 C.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外界环境 6.教育的本质和真谛是(),这也是教育的理想。A.发挥人的潜能 B.发现人的价值 C.进行个性教育 D.挖掘人的力量
7.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的因素是人的()。A.先天素质 B.能独立生活 C.教育 D.机体成熟程度
8.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P89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9.教学的中心环节是()。P130 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知识 C.领会知识 D.应用知识 10.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P136 A.是非题 B.多项选择题 C.组配式试题 D.陈述式试题
11.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
A.个性差异 B.生理特征 C.心理特征 D.年龄特征 12.()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P130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讲义
13.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P175 A.赫尔巴特 B.马卡连柯 C.巴班斯基 D.乌申斯基 14.下面不属于遗传素质内容的是()。A.机体结构 B.道德品质 C.感官 D.神经系统
15.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P48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16.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P124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7.学生是学习的()。P73 A.主体 B.客体 C.媒体 D.手段
18.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来的。P176 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杜威 D.洛克 19.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的。P14 A.学校 B.学生 C.国家 D.教师
20.()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P44 A.弗洛伊德 B.格塞尔 C.威尔逊 D.洛克
二、多项选择
21.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泰勒提出了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概括为()。P105 A.确定课程目标 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E.根据目标确定课程内容 23.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 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句话 强调了()。
A.德育目标 B.德育途径 C.德育功能 D.德育结构 E.德育方法
24.课程评价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E.过程评价模式
25.教学的作用主要有()。
A.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B.教学为个人呢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C.教学是构成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 D.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E.以上都不对
26.下面强调循序渐进原则的说法有()。
A.学而时习之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二不休 C.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D.教学相长 E.温故而知新
27.班级管理的作用主要有哪几方面()。P174 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D.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良好关系 E.有助于搞好校际之间的关系
28.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的本质,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A.智慧 B.意志 C.情感 D.知识 29.运用锻炼法要注意哪些要求()。P161 A.坚持严格要求 B.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C.注意检查和坚持 D.创设良好的环境 E.创设良好的情境
30.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 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E.课程的基本结构
31.关于对学生的表述正确的是()。P73 A.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B.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 C.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D.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E.在心理、生理方面基本成熟
32.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多元化具体表 现在()。P10 A.培养目标 B.办学形式 C.管理模式 D.教育内容 E.评价标准 33.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P154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34.道德两难问题的素材一般来源是()。P165 A.法律和道德的两难问题 B.虚构的道德两难问题
C.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 D.真实的或实际发生的道德两难问题 E.道德与行为之间的两难问题
35.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36.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提供了平台。A.民主化 B.自主化 C.个性化 D.智能化 E.现代化 37.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思想教育 D.理想教育 E.以上都不对
38.对社会模仿模式理解正确的选项有()。P169 A.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B.吸取了认知发展的某些观点,并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 C.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 D.理论拼凑痕迹明显 E.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成果 39.《教育学》中把教育分成哪些部分()。P19 A.总论 B.教学论 C.德育论 D.学校管理论 E.方法论
三、判断题
40.道家的主张是兼爱。P12 41.把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P13 42.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生殖能力为标志。P50 43.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环境。P48 44.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P33 45.盲人的触觉和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P47 46.科学分类的基础首先是外分法。P145 47.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P119 48.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教学内容。P132 49.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道尔顿制。P138
四、情景案例题
一位大学生在反思自己的小学生活时,这样说道:当我拿到大学通知书时,我猛然觉得这10多年的苦读换来的除了一张通知书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没有多少好朋友,没有很好的兴趣和爱好。除了无奈的“喜欢”数理化英语等高考的课程外,简直没有其他的爱好了。
50.材料中反映了我国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A.忽视了教学过程知、情、意的统一
B.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C.过分强调教学过程是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 D.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5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那些教学原则()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D.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冬季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二)一、单项选择
1.()的教育目的论者主张,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
A.自然主义 B.自由主义 C.存在主义 D.社会本位论 2.()主张回归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P12 A 儒家 B墨家 C.道家 D 学记 3.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P15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济 4.下列不属于自然主义教育论者的是()。
A.卢梭 B.康德 C.洪堡 D.福禄贝尔
5.柏拉图把人分为哲学家、劳动者和()三种集团。P13 A.奴隶 B.军人 C.武士 D.将军 6.“四有、两爱、两精神”是在()中提出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7.()杜威出版了《民本主义与教育》。P17 A.英国 B.法国 C.瑞士 D.美国
8.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社会。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空想主义 D.共产主义 9.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
A.就是不合理的劳动分工 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 C.社会生产力水平D.科技水平不均衡性 10.下列属于社会本位论者是()。
A.艾伦.凯 B.涂尔干 C.沛.西能 D.哈耶克
1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劳动技术教育 12.教师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工作 B.热爱学生 C.专业素养 D.心理素养
13.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对()的定义。
A.教育能力 B.教育素养 C.研究能力 D.教育理念 14.以“教育的终身化”为特征的是在()。P10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5.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P19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柏拉图 16.下列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的是()。
A.赫尔巴特 凯洛夫 B.赫尔巴特 卢梭 C.卢梭 杜威 D.凯洛夫 杜威
17.()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A.热爱教育工作 B.热爱学生 C.自身修养 D.扎实的专业素质
18.教师的()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基础,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效,也是体现教师劳动价值的重要保证。
A.道德修养 B.知识渊博 C.良好形象 D.素养 19.教材的主体部分是()。P100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20.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P10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
二、多项选择
21.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弹性。P72 A.一个教学计划 B.一套讲义 C.一套教学大纲 D.一套教材 E.一套培养目标
22.教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涉及到的一个概念,关于教师表述正确的是()。P78 A.教师是教育者,教育专业不是专门职业 B.教育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C.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D.要以教师为中心
E.“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体现了教师示范者的角色 23.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可以分为()。
A.近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现实目标 E.理想目标
24.环境-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
A.格赛尔 B.华生 C.杜威 D.班杜拉 E.克里克 25.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P154 A.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E.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规律
26.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包括()。P170 A.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B.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C.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D.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E.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27.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P175 A.学生守则 B.体育锻炼标准 C.学校奖惩制度 D.班级考勤制度 E.班级值日生制度 28.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体现在()。
A.道德因素 B.思想因素 C.非智力因素 D.智力因素 E.情感因素
29.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通常以()的形式出现。A.专业课 B.主修课 C.特色课 D.选修课 E.以上都不是
30.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包括()。P68 A.系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培养高深情操与文明素养
C.掌握学习方面的相关技能、技巧 D.发展学生的智力
E.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识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3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特别表现在()。P9 A.公立教育崛起 B.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C.教育的世俗化 D.教育的终身化 E.重视教育立法
32.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P10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3.下列表述体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的有()。P44 A.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 B.人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
C.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
D.是我们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心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E.人有改造他人的能力
3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
A.组织能力 B.人际关系 C.基本技能 D.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E.生存之道
35.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P138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E.设计教学法
36.下列关于练习法的基本要求的论述,正确的是()。P129 A.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 B.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C.精选练习材料
D.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 E.严格要求
37.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P16 A.裴斯泰洛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卢梭 E.诺笃尔普
38.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39.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育史上最典型的是()。A,总结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概括教育论 E.目的教育论
三、判断题
40.《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奠定了该形式的理论基础。P139 4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P88 4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P150 43.老师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P95 44.德育模式中的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P169 45.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发展。P179 46.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P53 47.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48.温家宝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70 49.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的教育。P70
四、情景案例题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50.从调查数据看和对案例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B.当前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C.当前教育以帮助学生通过各种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
D.这体现的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
51.应试教育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我们应该应该一素质教育为导向,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有那些()A.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冬季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三)一、单项选择
1.教学和教育是()的关系。
A.普遍与特殊 B.个别和一般 C.整体与部分 D.部分与整体
2.“复归”人的自认本性属于()的主张。P12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P17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4.把教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P17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5.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P22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6.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经过事物本身来教学,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P122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P137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8.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P133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9.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实质是()。
A.主客体的矛盾 B.教与学的矛盾
C.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D.客观存在与意识的矛盾
10.教师采用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等形式进行教学,符合()。A.实物 B.模象 C.语言 D.图像
11.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P158 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P147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1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P160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14.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P161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5.掌握启发性原则教学的首要问题是()。A.发扬教学民主 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C.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 裴斯泰洛奇 B.洛克 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 斯宾塞 D.洛克 斯宾塞 17.教学原则是依据()指定的。
A.教学内容 B.国家宪法和法律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D.教学目的 18.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P184 A.交往 B.学习C.课堂 D.课外活动
19.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外一种是()的领导方式。P184 A.“学生中心” B“教师中心” C.“德育中心”D.“集体中心” 20.实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培养思想品德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发展个性
二、多项选择
2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包括()。P68 A.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C.建立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E.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22.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要做到()P82 A.热爱学生 B.需要掌握对话艺术 C.愿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D.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E.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3.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24.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
A.道统性 B.教育水平低 C.教育没有阶级性 D.专制性 E.象征性
25.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全面科学
27.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
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E.广泛性
28.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
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29 对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正确的是()。P176 A.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B.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室高强度的 C.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教师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
D.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
E.教师权威无疑是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从而控制学生干扰行为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
30.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P136 A.简答式试题 B.陈述式试题 C.是非题 D.多项选择题 E.组配式试题 3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32.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33.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是()。P182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E.开展班会
34.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杨贤江 E.朱熹 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6.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37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A.有变革 B.有被试 C.有理论假说 D.可重复操作 E.有控制.38.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39.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出()。14 A.内容型 B.形式型 C.课程型 D.方法型 E.综合型
三、判断题
40.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P10 4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促进作用。P31 42.遗传素质决定人的发展。P49 43.班级的平行管理是实施对班级集体与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P175 44.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
45.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教育目的都是一样的,不受任何限制。
46.国家课程是有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47.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P142 48.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起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终点。P104 49.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结构的变化。P27
四、情景案例题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50.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以下评述正确有()
A.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B.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C.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D.要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51.原有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有()
A.课程类型单一 B.科目比例失调
C.音体美等副科课时量很大 D.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受到高度重视模拟题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是柏拉图。2.B,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的比例。3.A,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
4.B,该句为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所说,应为外铄论观点。5.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6.C,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思想,也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7.D,人的机体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8.B,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拓展型课程 9.C,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10.D,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11.D,题干内容是年龄特征的定义。
12.A,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13.B,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
14.B,道德品质是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形成的。15.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6.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17.A,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8.B,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19.C,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国家的。
20.C,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二、多项选择:
21.BCDE,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从而确立其“评价原理”。1949年,泰勒又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由此确立起其“课程基本原理”。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其基本问题包括学校应当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22.ABCD,详见P105。
23.BC,这段话主要说明德育途径和德育功能的作用。24.ABC,课程评价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和CIPP评价模式。25.ABCD,教学的意义主要有几方面: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是手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构成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26.BC,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AE体现了巩固性原则。27.ABC,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良好关系与有助于搞好校际之间的关系为干扰项。28.ABC,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的本质,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智慧、意志、情感。29.ABC,运用锻炼法要注意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30.ABCE,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课程的基本结构。
31.ABCDE,均属于对学生的表述。32.ABCDE,见教材中对教育多元化的介绍。
33.ADE,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4.BCD,虚拟的道德两难问题与道德与行为之间的两难问题为干扰项。35.ABCD,综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强调学科之间的关系与 统一性,是由各门课程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36.ABC,信息技术主要促进了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自主化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7.ABCD,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
38.ABCDE,均属于对社会模仿模式理解。
39.ABCD,教育学被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
三、判断题:
40.错,见大纲中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的论述,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本性。
41.对,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类分为三等。
42.对,成熟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表现的是具有生殖能力 43.错,遗传物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44.对,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45.对,这是人的身心发展互补性的例子。46.错,科学分类的基础首先是对分法。
47.对,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识才是真正领会了知识。
48.错,上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如新授课和巩固课等。49.错,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采用个别教学制是主体。
四、情景案例题: 50.ABCD 51.ABCD 参见教材P115 模拟题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题干中的观点为个人本位论的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的主张。2.C,道家主张回归自然的教育史最好的教育。
3.A,见对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介绍,他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
4.C,德国的洪堡是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者。
5.B,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分为三等。6.B,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叙述。7.D,美国杜威出版了《民本主义与教育》。
8.D,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共产主义社会。9.A,旧时不合理的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10.B,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是社会本位论中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代表。11.A,德育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12.B,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13.D,题目中是对教育理念这一概念作的阐述。14.D,以“教育的终身化”为特征的是现代。15.A,凯洛夫主编了《教育学》。
16.A,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卢梭和杜威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17.A,热爱教育工作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18.D,教师的整体素养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基础,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效,也是体现教师劳动价值的重要保证。
19.C,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和讲义。
20.A,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
21.ACD,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与一套教材。22.BC,见全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与特点的中介绍。
23.ABC,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24.BD,华生和班杜拉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5.ABCD,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规律不属于德育过程规律。26.ABCDE,均属于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27.ABCDE,见教材中对班级的规章制度的介绍。
28.CD,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29.CD,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和特色课的形式出现。30.ACDE,培养高深情操与文明素养为干扰项。31.ABCE,教育的终身化为干扰项。32.ABCDE,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民主化。
33.ABCD,人有改造他人的能力不属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的表述。34.CD,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5.ABCDE,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6.ABCDE,均属于练习法的基本要求的表述。
37.BCE,卢梭、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的代表人物
38.ABCD,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
39.BC,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育史上最典型的事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三、判断题: 40.对,《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奠定了该形式的理论基础。
41.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42.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43.错,学科专家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故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44.对,德育模式中的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45.对,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发展。
46.对,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47.对。48.错,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9.错,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情景案例题: 50.ABCD 51.ABCD 参见教材P67-70素质教育的内涵 模拟题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与教育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C,教材中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的论述,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3.B,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4.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5.D,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6.C,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 去感知,所以题干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7.A,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8.B,学习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9.C,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属于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10.A,实物直观包括实物、标本、实验、参观。11.D,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
12.C,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13.B,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14.C,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这种培养学生品德的方式叫锻炼法。
15.C,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16.C,赫尔巴特和斯宾塞是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和洛克式形势教育论的代表人物。
17.C,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18.A,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19.D,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外一种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20.B,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二、多项选择:
21.ABCDE,均属于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22.ACDE,需要掌握对话艺术为干扰项。23.ABCDE均属于教育科学体系。
24.BC,教育水平低和教育没有阶级性是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25.ABC,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为干扰项。
26.ABCD,全面科学不属于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
27.BE,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与广泛性。28.ABCDE,均属于文献。
29.ABCDE,均属于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正确论述。
30.CDE,教材P136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式供答型试题的分类。31.ABCDE,均属于教育的基本形式。
32.AC,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与教育性教学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33.ABCD,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树立。34.ABCD,朱熹为干扰项
35.AB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干扰项。36.BCD,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
37.ACDE,有被试为干扰项。38.BD,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属于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
39.ABDE,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综合型。
三、判断题:
40.对,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41.错,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42.错,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43.对, 班级的平行管理是实施对班级集体与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
44.错,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45.错,教育目的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46.对,国家课程是有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47.对,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48.错,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49.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结构的变化。
四、情景案例题 : 50.ABCD 51.AB 解析: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对有独到见解和有新意观点的学生要给与重点关注,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其创新能力。当前的课程结构就是音体美等副科的上课时间很少,甚至被语数外等主科占有时间;对校本课程开发不够。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2.“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可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话出自哪本教育名著?(A)A.《爱弥儿》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人的教育》
3.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B)。A.传授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形成技能 D.培养个性
4.强调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B)。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潜在课程
5.(C)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A.初中 B.婴儿 C.小学 D.幼儿园
6.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C)。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7.决定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是(C)。A.劳动任务 B.工作性质 C.劳动对象的特点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8.个人活动包括(D)。A.体育竞赛 B.学科小组 C.科普讲座 D.写日记
9.依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C)。A.探究性活动 B.发现性活动 C.训练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10.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1.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A)。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基础垂课程是(B)。A.广域课程 B.必修的课程 C.相关课程 D.选修的课程
16.提出非学校化观念的是(B)。A.赫尔巴特 B.伊里奇 C.怀特海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B)。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___培养创新能力_______。
22.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___修辞_______、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3.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____心理的______发展。24.课外小组活动主体可分为学科小组、______技术小组____、艺术小组和体育小组。25.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外活动中主要起____辅助______作用。26.课外辅导是对___课_______的补充和延伸。
27.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的进程可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___创造性练习_______。28.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______专业____教育。
29.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和量的估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_____班主任工作总结____。30.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_____促进_____的关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T)
32.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T)
33.学习问题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历代中外教育家曾以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作过种种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F)
34.人们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认识,都需要以一定的感觉为基础。(F)
35.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T)
36.任课老师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在德、智、体等方面全方位地养成学生的素质。(F)
37.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T)
38.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F)
39.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T)
40.小学生的学习是无目的、无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不用遵循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F)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为什么说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其
原因在于:第一,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这种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既接受环境的影响,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是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接受环境影响的,因此,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第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也是自发的、零星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环境影响的这种特点,往往使人的发展具有两极性:既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使人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作用是有限的。
42.根据课程的任务和课程的制定者,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1)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拓展型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关注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全方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2)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属一级课程,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学校课程是学校自身研究开发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
43.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44.简述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45.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6.试分析义务教育的意义。
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制定义务教育的制度,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年限,基本上是由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行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
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一个国家公民的民主生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的这种民主生活就是要建立在教育机会均等、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民主基础之上,并通过法律形式来加以保障的。义务教育是建立一个国家民主生活的基础和工具。
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作为国家的公民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这种思想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清楚的,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儿童与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时常会受到侵犯。实施义务教育从法律上维护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应尽义务。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B4.B5.C6.C7.C8.D9.C10.A11.A 12.C13.C14.B15.B16.B17.C18.B19.B20.C
二、填空题 21.培养创新能力 22.修辞 23.心理 24.技术小组 25.辅助 26.课
27.创造性练习28.专业
29.班主任工作总结 30.促进
三、判断题
31.√32.√33.×34.×35.√36.×37.√38.×39.√40.×
四、简答题
41.【答案要点】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其
原因在于:第一,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这种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既接受环境的影响,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是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接受环境影响的,因此,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第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也是自发的、零星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环境影响的这种特点,往往使人的发展具有两极性:既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使人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作用是有限的。
42.【答案要点】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1)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拓展型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关注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全方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2)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属一级课程,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学校课程是学校自身研究开发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
43.【答案要点】(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44.【答案要点】设计教学法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45.【答案要点】课外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五、论述题 46.【答案要点】 义务教育的意义是:
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制定义务教育的制度,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年限,基本上是由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所决定的,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行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
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一个国家公民的民主生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的这种民主生活就是要建立在教育机会均等、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民主基础之上,并通过法律形式来加以保障的。义务教育是建立一个国家民主生活的基础和工具。
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作为国家的公民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这种思想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清楚的,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儿童与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时常会受到侵犯。实施义务教育从法律上维护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应尽义务。
第三篇: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
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A.发现儿童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2.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
A.3岁B.5岁C.7岁D.9岁
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B.上下关系C.道德关系D.教育关系
4.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个性品质D.师生关系
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A.直接经验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D.间接经验
6.“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
A.柏林大学B.剑桥大学C.巴黎大学D.哈佛大学
7.“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这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针对性
8.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9.我国在建国后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废除了旧学制,实行新学制,其时间是()。
A.1949年10月1日B.1950年10月1日C.1951年10月1日D.1952年10月1日
10.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C.凯洛夫的《教育学》D.斯宾塞的《教育论》
11.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A.言行B.知识C.修养D.品德
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力量。
A.权力B.权威C.威严D.人格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
A.巴班斯基B.赞科夫C.加里宁D.凯洛夫
1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作用。
A.主体B.辅导C.从属
D.主导
15.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A.创造性B.交往性C.多样性D.主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响D.文化的功能E.人的能动性
3.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4.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C.指导学生校外、课外生活和活动
D.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E.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5.诉讼可分为哪几种?()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复议
6.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比古代社会学校体系更完备和更先进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实行义务教育制度B.创办幼儿园并纳入到学制中
C.创办实科中学、工科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D.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
E.创办了一批现代大学,形成了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完备的学制系统
7.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即()。
A.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B.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C.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D.采用哪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实现教育目标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8.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形式为最适宜,其结构包括()。
A.目标B.主题C.情景D.任务E.评价标准
9.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A.引导、培养和塑造个体发展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E.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10.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
A.干预与服从B.责任与义务C.教育与被教育D.管理与被管理E.监护与被监护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一个好的班集体必须具备明确的共同目标。()
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学校可以为了教学而忽略其他事情。()
4.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5.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
6.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其中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7.课外活动是由教师决定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决定作用。()
8.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9.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10.教师劳动是个体和集体劳动的结合。()
1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12.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13.课外活动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14.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15.教学过程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四、情境分析题(共25分)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
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
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学生: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老师:是吗?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师: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来一块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
1.材料中这位老师运用了哪一种教学原则?()[单选题]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2.这位老师采取了哪一种教学方法?()[单选题]
A.讲授法B.读书指导法C.演示法D.谈话法
3.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优势?()[不定项选择题]
A.吸引学生的注意力B.引起学生的思维兴奋C.通过启发让学生一步步获取新知
D.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小明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课堂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小明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小明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门口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小明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1.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单选题]
A.对B.不对
2.班主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此事?()[不定项选择题]
A.应当给予小明更多的关心B.帮助小明改正错误
C.告诉小明不应当在课堂上随便说话,影响其他同学D.直接开除小明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由教育思想史可知,卢梭在教育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儿童论,其代表作《爱弥儿》。
2.C【解析】儿童发展的最佳期为7岁。
3.A【解析】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4.B【解析】当代教师素质能力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5.D【解析】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6.A【解析】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7.D【解析】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8.C【解析】略。9.C【解析】略。
10.C【解析】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11.A【解析】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言行。
12.D【解析】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13.B【解析】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赞科夫。
14.D【解析】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因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15.D【解析】教师要善于机智地运用各种方法,使许多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才能达到启发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CD【解析】略。
2.AE【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则是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3.ABE【解析】略。
4.ABCDE【解析】ABCDE五选项均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
5.ABC【解析】诉讼分为三种,即: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6.ABCDE【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实行义务教育,且已经延长到 了十年左右。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创新周期和陈旧周期都大大缩短了。因而,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要求成为学制改革的一个主旋律,构成了现代学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仅表现在传统学制的延伸,还表现在许多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机构如回归教育、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业余教育、远程教育、企业职工培训、老龄教育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在学制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现代学制正由传统的封闭的精英模式向开放的大众模式过渡,现代学校正由职前准备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
7.ABCE【解析】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研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并给予了理论化的回答:(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建立起了经典的课程研制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①分析课程资源,确定基本目标;②选择学习经验;③组织学习经验;④评价学习结果。
8.BDE【解析】与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主题是课程单元的主要内容范围。任务是在一定的课程单元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必须完成的学习作业。评价标准是对于任务完成状况做出判断的依据。9.ABCD【解析】略。
10.CD【解析】学校和学生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要由教育法调整。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专家型教师常利用学生的非语言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2.√【解析】略。
3.×【解析】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学生座位的分配。
4.√【解析】略。5.√【解析】略。
6.×【解析】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7.×【解析】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8.√【解析】略。
9.×【解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10.√【解析】略。11.√【解析】略。12.√【解析】略。13.√【解析】略。
14.×【解析】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影响。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2.ABCD(二)1.B2.ABCD
第四篇: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十四)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单项选择
1.注重后天教育的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P11 A.朱熹
B.王夫之
C.孔子
D.董仲舒 C,孔子从探讨人本性入手,主张“有教无类”。
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回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P13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A,争辩是苏格拉底独特的教学法。
3.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P15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济
A,见对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介绍,他的《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4.以注重身心的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P7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D,见教材P7。
5.把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的代表人物是()。P13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孔子
B,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分为三等。
6.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和行为方式。P38
A.精神面貌
B.思想观念
C.抽象思维
D.理性思考
B,见教材P38。
7.“建国明君,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P12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A,见教材P12。
8.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P44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C,见教材P44。
9.“拨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P46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B,见教材P46。
10.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指的是()。P56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C,少年期是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儿童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1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P19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智力劳动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见教材P19。
12.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P60 A.导向、规范和权威的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C,见教材P60。
13.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P31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文化 B,科学技术是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14.以“教育的终身化”为特征的是()。P10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D,见教材P10。
15.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P19 http://www.xiexiebang.com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柏拉图 D,柏拉图主编了《教育学》。
16.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与教育家()。P87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B,见教材P87。
17.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是指()。P88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A,将课程划分种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课程类型就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1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教育基础。“三基”是指()。P89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D,“三基”是指读、写、算。19.教材的主体部分是()。P100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C,见教材P100。
20.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P103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 A,见教材P103。
二、多项选择
21.关于对学生的表述正确的是()。P72 A.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B.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
C.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D.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E.在心理、生理方面基本成熟 ABCD,见教材P72。
22.教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涉及到的一个概念,关于教师表述正确的是()。P78 A.是教育者,教育专业不是专门职业
B.教育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C.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D.要以教师为中心
E.“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体现了教师示范者的角色 BC,见教材P78。
23.德育在形式包括()。P146 A.社区德育
B.家庭德育
C.单位德育
D.学校德育
E.社会德育 BDE,德育在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24.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P148 A.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师的教学模式
C.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的 D.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E.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 ACDE,见教材P148。
25.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P154 A.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E.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规律 ABCD,见教材P154。
26.对社会模仿模式理解正确的选项有()。P169 A.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B.吸取了认知发展的某些观点,并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
C.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 D.理论拼奏痕迹明显 E.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成果 ABCDE,见教材P169。
27.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P175 A.学生守则
B.体育锻炼标准
C.学校奖惩制度
D.班级考勤制度
E.班级值日生制度 http://www.xiexiebang.com
ABCDE,见教材中对班级的规章制度的介绍。
28.班集体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培育与内化的过程,具体包括哪些步骤()。P180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E.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ABCDE,见教材P180。
29.关于教育目的,表述正确的是()。P62 A.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
B.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D.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E.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教育理想
ABCDE,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可看教材中对教育目的的论述。30.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包括()。P68 A.系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培养高深情操与文明素养
C.掌握学习方面的相关技能、技巧
D.发展学生的智力 E.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识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ACDE,见教材P68。
3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特别表现在()。P9 A.公立教育崛起
B.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C.教育的世俗化
D.教育的终身化
E.重视教育立法 ABCE,见教材P9。
32.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P10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ABCDE,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民主化。
33.下列表述体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的有()。P44 A.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
B人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
C.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 D.是我们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心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E.人有改造他人的能力 ABCD,见教材P44。
34.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P138 A.客观性原则
B..计划性原则
C.随机性原则
D.指导性原则
E.发展性原则 ABDE,测验和考试也应是为教学服务的,检查教学的效果,不能是随机的。35.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P138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E.设计教学法 ABCDE,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36.下列关于实验法的论述,正确的是()。P129 A.实验法是在物体、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应用的较多
B.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C.要求教师注意启发,讲究语言技术
D.要求目的明确
E.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作用 ABDE,见教材P129。
37.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P16 A.裴斯泰洛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卢梭
E.诺笃尔普 BCE 解析:卢梭、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的代表人物 38.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http://www.xiexiebang.com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ABCD解析: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39.说服法应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P160 A.明确目的性
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C.注意时机
D.以诚待人
E.调动学生主动性 ABCD,见教材P160。
40.认知模式的特征有()。P163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识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E.倡导民主德育观
ACD,见教材对认知模式的介绍。
三、判断题
41.《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奠定了该形式的理论基础。P139 对,见教材P139。
4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P88 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4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P150 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44.老师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P95 错,学科专家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故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45.德育模式中的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P169 对,见教材P169。46.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发展。P179
对,见教材P179。
47.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P53 对,见教材P53。
48.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因为学生享有人格尊严。P76
错,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因为学生享有隐私权。49.温家宝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70 错,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0.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的教育。P70 错,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2007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
2007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
一、选择题
1.__________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D)
A.《论语》 B.《大学》 C.《孟子》 D.《学记》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A)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洛克
3.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C)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文化 C.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人口
4.“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A)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体差异性
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活动要以__________为中心。(B)
A.教材 B.儿童 C.课堂 D.教师
6.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C)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育人选才功能D.文化功能
7.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__________为重要依据。(C)
A.教科书 B.课程设计 C.教学目标 D.课程标准
8.__________是教育改革的核心。(B)
A.教育管理体制改革B.课程改革C.教材改革D.教学方法改革
9.“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__特点。(D)
A.复杂性 B.长效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10.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C)
A.夸美纽斯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杜威
1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B)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2.__________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最常用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B)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复式教学
13.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__________教学原则。(D)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14.通过创设良好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叫__________。(D)
A.说服法 B.榜样示范法 C.品德评价法 D.陶冶法
15.班主任工作是从__________开始的。(A)
A.建设良好班集体 B.了解学生 C.协调班级任课老师 D.与学生家长沟通
二、填空题
16.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探索____的科学。
17.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助产术”同开东西方___教学的先河。
18.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道德教育理论,在___基础上建立教学理论。
19.____的《民主主义教育》是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
20.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仅决定着教育的____和受教育权,而且决定着教育目的。
21.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再生产___和科学技术实现的。
22.个体身心发展是__过程中实现的。
23.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学说是确定我国社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4.在学生依法享受的各项权利中,___是最主要的权利。
25.教师的任务艰巨复杂,其最根本的任务是___。
26.我国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具有__、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点。
27.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28.课的_____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29.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是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___四个方面构成的。
30.在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知是基础,_____是关键。
三、简答题
31.简述学校文化的主要特性。
3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33.简述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意义。
四、论述题
34.个人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如何根据个人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有效教育。
35.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应怎样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五、教学设计
36.请根据下面文字材料,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礼物1500磅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研究人员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的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