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6我来做个小开关
第一单元 电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排头学校
高峰
第六课时
我来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描述手电筒开关特点的活动过程。
2、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教学难点: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教学准备:
小组每人一只手电筒和干电池。每个小组灯泡一枚、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一个,电线若干、回形针1枚、其他导体、绝缘体若干。每组电路装置1个、开关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干电池2个、电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怎样的?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手电筒
(1)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比一比它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4)游戏:用手电筒相互发信号。
2、给我们的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电 灯的亮和灭?
(2)再利用回形针,将一头翘起,一头固定,做一个按压式开关。(3)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全班交流。
3、红灯、绿灯和黄灯
(1)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2)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4、小组讨论制作。
三、交流汇报 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自己做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2.延伸活动,向学生介绍遥控式开关、真空式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
四、总结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二篇:《我来做个小开关》教学设计
《我来做个小开关》
塘沽十五中
李玉荣劳技课教学设计
《我来做个小开关》教学设计
塘沽十五中 李玉荣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做个小开关》是八年级劳技“电”单元里的第六课。“开关”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可以说十分熟悉,但它在电路中为什么能控制用电器,它的原理是怎样的学生就不是很清楚了。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会用一个小灯泡、灯座、一节电池、几根电线连接一个简单闭合电路,并且学习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在此基础上,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体验开关在电路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
要体现科学教学改革的理念,就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故我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直接让学生做开关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提示了两种用回形针做成的扣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用以启发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展开想象,制作出更多样式的开关,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此,在课堂设计上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材内容作为参考、可裁剪的资料加以利用。以学生熟悉的手电筒观察入手,通过观察各种不同的开关,进而以小组获得的信息自行设计开关,书中及自带的开关都可做为学生学习时的参考资料。
2、设计总体上是先小组合作研究手电筒的开关——观察自带的各种小开关——自行讨论选材设计小开关。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再小结延伸思想教育。
3、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为主,独立观察讨论,集体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交互开关,尝试组装一组红绿灯装置,并在发展好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黄灯。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2、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对电路进行探究的兴趣,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的无限魅力。
3、经历一个设计和组装楼梯上下开关控制的电路,使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
4、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经历一个组装红绿灯装置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楼梯上下开关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人一只外壳透明的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教师准备:做一个开关的材料;每小组小灯泡1枚、小灯座、电池盒、活动材料:每组电路装置2个、红灯、绿灯、黄二极管各1个、干电
池2节、电线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怎样的?给你提供一些材料,你能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吗?(出示1个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2根电线)学生演示。
2、提问:如果这套装置就这样摆放一段较长的时间,你猜一猜,结果会怎样?怎样才能保护好这个电路装置呢? 学生可能想出两种办法:
⑴断开某个接线头或拿掉某个电器材料;教师可启发讨论:这种控制小灯泡的方法存在什么问题?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做的?
⑵直接想到连接一个开关来保护;教师可启发思考:为什么开关就能保护用电器?开关有什么功能。
3、利用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并告诉学生在开关没有做出来之前,可先采用第一种办法断开一个接线头,来保护你的电路装置。
(设计意图:这种引入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电路知识,又巧妙的把教材中提出的任务转化成了学生内心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时还为后面给这个电路接入自己制作的开关作好了准备,真可谓“一石三鸟”。)
(二)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
1、设疑: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用什么材料来做开关才能轻松方便的控制到小灯泡的亮与灭呢?(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连接一个导体,电路就通,断开导体,电路就不通。)
2、小组商量商量,怎样用今天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开关。
3、小组合作进行扣压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的组装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小组的作品。
(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启发学生积极探究、创新,巧妙运用身边的材料来设计。)
(三)红灯、绿灯和黄灯
1、谈话:同学们每次过马路口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就要看红绿黄灯,它也是一个电路装置,猜猜红绿黄灯是怎样的一个电路装置?
2、引导:其实红绿黄灯是用一个交互开关来控制三个电灯的电路装置。请看这是一个红绿黄灯等装置实物图(用课件演示),仔细看里面的这个开关与刚才你做的开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在看看它是怎样控制三个小灯泡的。这里面的红灯、绿灯、黄灯在不在一个线路上,是怎样连接的?
3、小组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组装一个红绿黄灯装置。
4、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口述设计原理并操作,师生评议。
5、我们做的红绿黄灯和生活中的红绿黄灯区别在哪里?(一个是手动式开关,生活中的开关是自动式的,按时间设置好,自动调阀。)
(设计意图:通过红绿灯和黄灯的组装设计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开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楼梯上下开关
(五)拓展延伸
向学生介绍遥控式开关与漏电保护开关等知识,教育学生要安全用电。
(六)总结交流收获
1、师:今天大家当了一回小电工,收获大吗?能说一说吗?
2、展示红绿黄灯装置,请学生思考一个开关如何控制这个装置。
3、小结:同学们,这节课的实验是通过2节1、5V的干电池来进行的,但对于家中的220V的电器来说,我们只能去画,然后用我们手中的电池来做,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切记一定要安全用电!
七、教学反思:
劳技课的教学要重在“动手做”,必须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为主学习活动”入手,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学会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才能真的做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为他们开发学习资源和器材,给他们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真枪地搞科学”。《做个小开关》是一节容观察描述、设计制作、实际应用为一体的典型的科学“动手做“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体现科学教学改革的理念,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具体表现在: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做”的愿望。课堂一开始,教师就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采用连接电路的比赛活动,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接着由这个电路引发学生猜测想办法“有什么办法才能保护好这个电路装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自然就想到做个小开关,把它接入电路中就可以灵活控制了。这种引入既复习了前面所学电路知识,又巧妙的把教材中提出的任务转化成了学生内心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时还为后面给这个电路接入自己制作的开关作好了准备,真可谓“一石三鸟”。
2、能精心组织教学,让“做”有序。初中生有时探究起来过于投入,不顾及小组合作及教师的教学安排,课堂上容易出现“乱”的现象,给教师的调控增加了难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运用恰当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本课的教学,教师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始终采用竞赛的形式展开教学: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观察了解手电筒的组成材料及开关是怎样控制电灯的亮与灭的;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可行,制作出的开关合理----自选材料给电路设计制作一个开关;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最先完成红绿灯的组装设计;这样既明确了目标,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有效展开,又维持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教师可随时用激励性语言或动用比赛规则来调控学生操作的进度和场面,做到了课堂“活”而不“乱”。
3、能精心选择材料,使“做”得有效。劳技课中让学生动手做的机会很多,而做是离不开材料的,材料决定了做的效果。材料应尽量是丰富的,典型的,而且是简易操作的,这样学生的经历才会丰富,做的效率才会高。可以看出本课教学前,教师和学生都做了精心准备,实验材料丰富,即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目的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组装电路的材料,都有亲自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的研究制作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能让学生充分动脑,使“做”有目的。
我们提倡的“做中学”是希望把学生从沉闷的书本中解放出来,但把教学建立在盲目的“玩”上,并不是科学的。学生自己动手很重要,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了参与率,但忽略了科学的复杂性,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只是处于动手操作的兴奋中,而意识不到科学严谨性、复杂性,感受不到科学发现的兴奋,实际上,探究活动是一种综合活动,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制作活动前,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是怎么想的,打算怎样去做”,在学生心中有了方案的基础上再动手去做。制作完后,再组织学生展示,并说出设计原理。
5、注意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本课的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到位,形象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出手电筒的电流流动方向以及生活中的红绿灯工作原理,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再去设计制作就容易多了,为教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下册 做个小开关教案 教科版
做个小开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过程与方法: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教学过程】
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
二、做个小开关:
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重点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用心
爱心
专心 1 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活动目的: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方法: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
5.交流汇报:
(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2)解决了哪些问题?(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
(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三、延伸与拓展:
1.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2.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板书设计:
6.做个小开关
开关 连接或断开电路
导体 绝缘体
做个小开关 控制红绿灯
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四篇:我来做个小导游 教学设计
高年级品德课程实践研究 《我来做个小导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世博会为切入口,知道家乡有许多美丽的风光,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旅游名胜,并以小导游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2、感受家乡的美,激发介绍家乡,宣传家乡的热情。
3、提高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走进博盛会
1、(出示世博会宣传标志)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个吗?知道这是什么吗?
2、是呀,这就是世博会的宣传标志,我们每个教室都有贴着呢。这上面蓝色的是什么呀?这就是本次世博会的吉祥物“晶晶”,一滴张开双臂的水“晶晶”,以其饱满的精神、灿烂的笑容、活泼可爱的形象,热情地欢迎每一位远方的朋友,投入到这座城市水一样柔美的怀抱之中。(课件出示:吉祥物图片)
3、小朋友还了解有关世博会的哪些资料呢?(课件分块点示出示)
4、小朋友们对这次盛会了解的可真不少啊!看来大家对家乡非常关心和非常热爱!这么大的世界性盛会为什么把主园区放到我们萧山来举行呀?
5、小结:我们美丽的家乡——萧山正凭着她的实力、活力和魅力一步步走向世界。随着世博盛会的举行,萧山将迎来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作为热情的萧山小主人,可以把家乡的最美的风光介绍给游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做小导游,带着各地游客来一次“萧山之旅”。(边讲边放“萧山之旅”短片)
二、学做小小导游
(一)成立小旅行社
1、为了迎接世博会的到来,为了能把萧山这些美丽的风光更好地介绍给游客,老师想成立一个小小的旅行社,我已经为这个旅行社想好了一个名字:“拂晓旅行社”,知道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吗?请你向听课老师介绍一下。
2、旅行社是成立了,可是我又发愁了,世博会就要举行了,游客蜂拥而来,没有导游怎么办呀,所以今天我就在我们班里现场招聘小导游。希望每位同学都积极参加。
(二)展示调查资料
1、要当好小导游,首先就得了解自己要介绍的景点。所以,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自己去玩过的景点,搜集图片、照片,并把你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请你把它拿出来,告诉大家你准备介绍的是哪一个景点?
2、我们的家乡萧山地方虽然不大,可是值得游玩的景点可真不少哇!大家看,这就是我们萧山区旅游景点分布图。
3、出示萧山区旅游景点分布图,点击景点出示一些图片。
4、看来小朋友都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小导游的第一关就通过啦!
(二)讨论导游知识
1、掌握了景点资料,就有了当导游的资本啦!不过要把资料介
绍给游客又是大有讲究的。你们说做一名小导游有哪些要求呢?
2、小结,出示:①导什么:景点名称、地理位置、历史、特点等②怎么导:热情、大方、有礼貌、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3、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当小导游的基本要求,这就又过了一关啦!四)准备介绍景点
1、下面请每位小朋友根据做导游的要求,作好准备,等下拿着你的资料到台上来学做小导游,这可是最关键的一关哦。你上台导游成功我们就发小导游证啦!
2、学生自由准备。
(五)学做导游介绍
1、各位小朋友已经作好准备了,接下来就有请你们上台来。
2、学生上台,给她带上小帽子,拿着小旗子,学做小导游,来介绍景点。教师随机穿插录像或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激发情感。学生讲完后发给导游证。
3、还有好多小朋友都想来介绍。可是时间有限,怎么办呢?这样吧,没有讲过的小朋友在各组里向其它小朋友介绍,其它同学就是小考官司哦。讲过的小朋友我就请刚才的小导游也给他们挂上导游证。
4、小结:很高兴我们拂晓旅行社一下子招收了那么多优秀的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了家乡美丽的风光。
三、布置风光展板
1、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调查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如果我们同一景点的导游之间相互合作,一定能把我们的导游工作做得更加出色。现
在我们就按调查的地方不同,组成一个个小导游组。
2、我们每个导游组搜集了不少的资料,有文字介绍、有图片、有照片、有票,非常丰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萧山,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在校园里设立一个家乡美景展览区,举行一个家乡美景展览会,好不好?
3、老师为每一个导游组准备了一块展板,各导游团可以把收集到的资料贴到展板上。当然,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我们尽量要把展板做得好一点,要注意:第一,组长负责挑选比较好的资料贴上去,注意不要重复;每二,贴得整齐美观一点;第三,还可设计一句广告词,用彩色笔写上去。
4、学生制作展板,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展示展板。
四、畅谈课堂感受
1、听了一位位小导游的介绍,看了那么多美丽的风光图片和录像,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2、小结:家乡的美景令人陶醉,家乡的发展令人自豪。真不愧是“实力萧山、活力萧山、魅力萧山!”今天,我们是萧山的小主人,尽自己的力量介绍家乡、宣传家乡;明天,我们是萧山的建设者,用勤劳的双手打造更美好的家园。让世界认识萧山,让萧山走向世界。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天气
第一单元 天 气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 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 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 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 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 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 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 应该穿什么衣服?)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 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 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 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 ?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 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课后作业
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
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课 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 温度”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 温度”表中。【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 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 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1.我会填。
我们使用天气符号来记录: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2.动手做。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天气日历,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三、总结
第三课 温度和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 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 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 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 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 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 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 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 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 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我会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2)、一年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2、我会选。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3)。
(1)上午10时(2)中午12时(3)下午2时
第四课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 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 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 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
(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 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第五课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 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 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 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 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第六课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
(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三、课后总结
第七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 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 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 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2.我们怎么知道下雨下了多少呢? 简单的办法是用(雨量器)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