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时间:2019-05-15 02:0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第一篇:建筑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建筑行业供应链信息管理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在行业中地位重要却面临极为严重的融资困难问题,在进入新常态后建筑业粗放型发展模式疲态已现的现在,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使其转型步履维艰。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模式有望成为解决建筑业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供应链融资可以大型建筑企业为风险控制主体,通过责任捆绑,将银行信用有效地注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以及其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信息流”作为供应链“三流”之一,对于供应链的正常尤其重要,本文试着对建筑行业供应链中的信息管理进行分析阐述,以作参考。

建筑行业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现状

建筑供应链是以业主对建筑项目要求为目标和核心,从业主产生项目需求开始,施工单位为组织协调者,经过项目定义、项目融资、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维护等阶段,直至改建扩建,最后拆除的这一系列建设过程中,分别通过对供应链的三种表现形式,即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实时控制,在建设项目的全生命期内,将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包括业主、设计方、监理方、专业分包商及供应商集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

建设项目的全生命期内会在不同的节点处产生大量的、形式复杂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信息的流动往往伴随着资金与物料的流动,按照一定的建设项目自身的规律不断变化,并被传输到相关的部门以供参考使用。建设项目中有关信息的流动是建设项目在全生命期中的基础及支撑,建设项目的管理就是通过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换来协调管理系统的内部及外部资源和目标,以实现管理系统的功能。信息在建设项目的供应链上的流动是双向的,是物流及资金流的基础。

从整体上来看,建设项目中供应链信息的特点表现为:1)建设项目的信息来源广泛。建设项目中的信息一般来自于项目全生命期中的各个节点上的不同环节中;2)建设项目的信息庞大多样。从参与方的角度来说,由于信息来自于众多参与企业和政府组织中,如业主、施工方,各专业分包商等,这些因素造成了建设项目的信息在数量上十分庞大,信息的内容复杂以及信息形式的多样化等特点。信息的复杂多样化一般包括数据、文档、图片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而建设项目的信息之间又有着复杂的联系性,这导致了信息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及影响,一条信息的改变会导致信息链上所有信息的变化。3)建设项目信息的动态化。建设项目在建造过程中持续的时间较长,施工的环境也相对恶劣,这导致了项目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了信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特点。

建筑行业供应链各阶段信息分析

1.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信息

建筑项目的前期考察与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在前期投入的精力越多,到后期建造过程中项目所承担的风险越小。通常建筑项目拥有包括项目的投资量大,项目建设全生命期的时间长,建设项目地点固定等特征,这决定了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考察与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建设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需要对建设项目前期获取的信息进行充分地分析和管控。

从业主产生意向开始,建筑项目在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具体工作流程及产生的信息主要包括:

1)建设单位的发展部门要对建设项目做前期的市场调查,针对调查结果编制市场调研报告书。

2)建设单位的开发部门以市场调研报告为依据编制针对建设项目的项目立项建议书,将项目建议书报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审批。

3)在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后,建设单位开发部门编制建设项目的土地竞投方案,到国家土地局对项目所用土地进行竞投,成功竞投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合同中的信息主要包括土地征用年限、土地出让金及付款方式、土地使用条件等。

4)在建设项目的土地确认之后,建设单位开发部门要针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及周边等特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建设项目在投资、进度、质量、风险等各方面的具体信息,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审批,同时报国家环保局审批。

5)依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建设单位的营销部门编制项目的全程策划书,包括建设项目的初步投资概算、总进度计划、风险应对办法等。

2.项目设计阶段的信息

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建设项目的设计策划,设计方案竞标和编制设计任务书。根据设计工作会产生的信息文件主要有: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初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设计文件等。

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具体工作流程及产生的信息主要包括:

1)建设项目在确定立项之后,与勘察单位签订勘察合同,建设单位的设计部门要针对项目编制勘察任务书,发给勘察单位。

2)勘察单位根据勘察任务书编制勘察报告,报计委审批。计委审批通过后,建设单位的设计部门根据勘察报告编制设计任务书,将设计任务书报招标办公室进行设计招标,与中标的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

3)设计合同签订后,设计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建设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设计概算,初步设计文件分别报计委和环保局审批。审批通过后,设计单位通过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并报建委审批,建设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施工

图预算及工程造价资料。

4)得到审批意见反馈后,建设单位的设计部门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向规划局报审规划设计方案以及申请建设项目开工前准备文件,如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等。

3.项目施工阶段的信息

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是设计图从二维图纸建造成为三维实体的物质生产阶段,是建设项目在全生命期中的主要建造阶段。建设项目中的施工阶段是项目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形式上,信息量产生的最大最繁琐的阶段。

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开展施工招标工作并确定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并对建设项目实时监控,建设项目开工前许可证的办理、组织施工活动及竣工验收等。对于这些工作所产生的信息主要有:项目施工计划文件、监理合同、施工招标文件、材料供应合同、项目施工开工报告、工程质量监督文件、安全条件认证、施工许可证、监理报告、竣工验收资料、环保竣工验收文件及施工工程档案等。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具体工作流程及产生的信息主要包括:

1)项目在确定了施工图设计文件之后,要严格对设计变更进行控制,建设单位的工程部门将制定建设项目的施工计划,之后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并制定监理规划。建设单位制定施工招标文件申报招标办公室准备招标工作,各个施工单位准备投标文件进行投标,建设单位与中标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建设单位与材料供应商签订材料供应合同。合同中应包括履行的责任措施、合同变更及索赔管理等方面内容。

2)建设单位准备开工报告交计委审批,通过审批后,建设单位到质量监督站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文件,包括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标准等。施工单位要编制项目施工的总进度计划,并到安全监督站申办安全条件认证,审查范围有施工单位和专业分包商的技术资质,建设项目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鉴定书等。建设单位在此基础上到建委申领施工许可证,建设项目开始正式施工。

3)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按期向建设单位提交监理报告。建设单位要对项目进行阶

段性的工程量复核及对完工的工程按照质量评定办法检查验收,以便用于阶段性工程款的支付;要随时监督各方的合同履行情况,用于处理出现的各种索赔工作。施工单位要定期编制施工的进度报告,向建设单位提交;定期对重要的专业工程或关键部位进行试验、技术复核。

4)在项目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审核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组织竣工验收工作,处理索赔等问题。施工单位提交竣工验收资料向质量监督站报备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竣工验收备案证明等资料。建设单位根据竣工验收资料向环保局办理环保竣工验收文件。最后,施工单位将施工工程档案整理并移交给建设单位归档。

4.项目运维阶段的信息

运维阶段是一个建筑项目消费环节的末端,也是前期开发的延续和完善。运维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建设单位进行物业管理招标、编制物业管理方案等。对于这些工作所产生的信息主要有:物业管理招标文件、物业管理合同、小区接收验收资料、客户的档案文件、物业管理公约文件及日常管理资料等。

项目运维阶段具体工作流程及产生的信息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之后,将正式投入使用。在建设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建设单位的营销部门首先要编制物业管理的招标文件,并申报招标办公室进行招标活动,同时向房管局备案。招标活动完成后,建设单位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合同。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需要将小区接受验收资料及客户的档案文件一并交予物业公司管理。物业公司将保管日常的管理资料,一般每个季度向业主公布管理费用收支情况,并拟定物业管理公约,交业主委员会审议。

建筑行业供应链信息管理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因受到传统的经营理念的影响,建筑项目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对于供应链信息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管理架构及管理体系;

2)供应链信息管理缺乏科学的组织机构,只是单纯的依靠采购部门进行管理,影响了建设项目的建造进度和相关管理工作。

3)建设中信息传递的方式落后。建筑业目前仍主要依靠传统的快递、邮件、会议等信息传递形式,这些信息方式呈现点对点的特征,容易出现各项目参与方难以同时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及协调等问题,导致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协同,彼此之间容易产生信息冲突,影响建设项目的进展。

4)信息传递的延误及流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延误,主要是由于信息传递方式的落后,信息不能在彼此之间及时传递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时间上的延误;2.项目过程中各参与方企业内部的层级式组织结构上的信息延误。这种组织内部层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在信息传达和信息反馈方面存在严重的拖沓现象,造成了大量时间的浪费。

5)信息难以有效集成和共享。建筑项目推行是个复杂的工程,在各个阶段上,不同的专业及不同的参与方使用的软件通常并不统一,信息不能有效集成导致了信息管理的困难,并且缺少了能够使信息有效交流及共享的平台。例如CAD设计软件与各类造价软件之间缺少关联性,在设计发生变更后,造价软件无法实现同步修改,需要人工将相关信息重新输入,造成了人力的浪费。

现代建设项目的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建立相关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工作体系,提高对于供应链信息管理的认识及企业供应链信息管理的能力。

整体而言,目前建筑行业在信息的沟通与管理的主要根结在于缺少信息协同的交流平台。为改善这一问题,早在2011年5月10日住建部便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强调要加快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2015年6月16日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类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2017年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政府对于BIM技术的推广和支持将提升建筑业信息流动的透明度,夯实

在建筑行业实现“供应链金融“模式应用的基础。

【版权说明】

来源:元立方金服

作者:胡思雨

第二篇:造价信息管理现状及建议(终版)

我国造价信息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一、工程造价信息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1、概念

工程造价信息是一切有关工程造价的特征、状态及其变动的消息的组合:是指已建成竣工和在建的有使用价值和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概算、施工预算、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单位工程施工成本以及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新工艺等建筑安装工程分部分项的单价分析等资料。从广义上说,所有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过程起作用的资料都可以称为是工程造价信息,例如各种定额资料、标准规范、政策文件等。但最能体现信息动态性变化特征,并且在工程价格的市场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工程造价信息主要包括:

(1)价格信息。包括各种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安装材料、人工工资、施工机械等的最新市场价格。这些信息是比较初级的,一般没有经过系统的加工处理。

(2)指数。主要是根据原始价格信息加工整理得到的各种工程造价指数,包括各种单项价格指数、设备及工器具价格指数、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造价指数。

(3)已完工程信息。已完或在建工程的各种造价信息,可以为拟建工程或在建工程造价提供依据。

工程造价信息是工程造价宏观管理、决策的基础;是制订、修订投资估算指标、预算定额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研究工程造价变化规律的基础;是编制、审查、评估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进行设计方案比较、编制设计概算、投标报价的重要参考。

2、特点:区域性、多样性、专业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季节性。

3、分类:工程造价信息分类的原则:稳定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综合实用性。

二、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是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分析、发布和反馈的过程。在信息的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收集要做到及时、可靠和有明确的目的性;信息的传递要迅速、全面并适用、优质、经济。在工程承包市场和工程建设中,无论是政府工程造价主管部门还是工程承发包者,都是通过接收工程造价信息来了解工程建设市场动态,预测工程造价发展,决定政府的工程造价政策和工程承发包价。我国在加入WTO以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工程建设和管理要与国际接轨,工程造价要反映客观实际,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势在必行。通过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掌握我国基本建设全局情况,以便及时制定政策,从宏观上调控和管理好固定资产投

资。

2003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了全国统一工程项目编码,国家制定了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在进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时,工程量清单报价就是相同的工程量,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来填报不同的单价,其报价反映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投标人之间的竞争完全就是价格的竞争。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应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根据以往投标的经验,建立自己的造价资料数据库,那么在投标中就占有优势,中标的机率就会增大。

三、我国造价信息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多方面的影响,工程造价运动变化更快、更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工程承发包者单独、分散地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加工,不但工作困难,而且成本很高。工程造价信息是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社会资源。因此,政府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利用自己信息系统的优势,对工程造价提供信息服务,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发布,随着我国的建设市场越来越成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工程咨询公司和工程造价软件公司也加入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行列。

(1)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实行工程造价体制改革后,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逐渐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国家制定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全国统一工程项目编码和定期公布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的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Internet的广泛应用,国家也开始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定期发布价格信息及其产业政策,为各地方主管部门、名咨询机构、其他造价编制和审定等单位提供基础数据。同时,通过工程造价信息网,采集各地、各企业的工程实际数据和价格信息。主管部门及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政策法规,颁布新的价格指数等。各企业、地方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该造价信息网,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

(2)地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由于各个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价格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区造价管理部门通过建立地区性造价信息系统,定期发布反应市场价格水平的价格信息和调整指数;依据本地区的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通过造价信息系统,地区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发布价格信息、政策规定等。同时,通过选择本地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固定信息采集点或通过吸收各企业作为基本信息网员,收集本地区的价格信息,实际工程信息,作为本地区造价政策制定价格信息的数据和依据,使地区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更具有实用性、市场性、指导性。目前,全国有很多地区建立了造价价格信息网。

(3)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应用,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造价资料数据库,但由于大多数施工企业在规模和能力上都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委托给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或工程造价软件公司去完成。这是我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颁布实施后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出现的新的趋势。

四、我国造价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编码、系统分类,信

息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很多管理者满足于目前的表面信息,忽略信息深加工。

(2)信息网建设有待完善。现有工程造价网多为定额站或咨询公司所建,网站内容主要为定额颁布,价格信息,相关文件转发,招投标信息发布,企业或工程介绍等;网站只是将已有的造价信息在网站显示出来,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3)信息资料的记录和整理还没有完全实现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接轨。由于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统一的范式和标准,造成了在投标报价时较难直接使用,还需要根据要求进行不断调整,很显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市场定价的要求。

五、我国未来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发展及建议

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发布。随着我国的建设市场越来越成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工程咨询公司和工程造价软件公司也加入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行列,因此,开创和拓宽民间工程造价信息的发布渠道,是我国今后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因特网的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和基础。国家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网,定期发布价格信息及其产业政策,为各地主管部门、咨询机构、造价编制和审定单位提供基础数据。省里应重点建设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不断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注册造价师、工程造价员网络管理和诚信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的广泛交流和资源共享。及时调整发布全省建筑工程人工费价格信息及反映建筑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引导市场计价行为。

例如,四川省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要求,使建设工程造价的计价信息能及时、准确、客观地反印市场价格情况,便于工程建设发承包双方及相关单位确定价格,印发了《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办法》,办法中对结算价、市场信息价,价格风险系数、信息管理与服务等方面一一作了规定。

为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网正在与各省信息网联网,这样全国造价信息网联成一体,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查阅到全国、各省、各市的数据,从而大大提高各地造价信息网的使用效率。只有联合才能形成规模的优势,更好的为建筑市场和社会服务。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种类众多,要实现全国联网,就要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例如,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分类及标准编码,工程项目分类标准编码,各类信息采集和传输格式等,否则各地的编码、格式不统一,彼此之间便难以联通,不便于全国造价信息的传输、整理、使用及网站的维护。

各省市的造价信息网应加强要素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工程造价指标发布工作、工程造价指数发布工作。加强要素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就是要提高信息的全面性(扩大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价格的种类和覆盖面,机械设备租赁价格,人工价格分工种发布价格)、及时性(主要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价格根据市场情况每月发布,次要的每季发布)、真实性(对采集的各类信息认真加工,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综合,提高信息质量)。加强工程造价指标发布工作是指通过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建立各类建、构筑物指标库,编制建筑、市政、安装工程单方指

标,以及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平米消耗量指标等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加强工程造价指数发布工作主要是加强人工价格指数、材料价格指数、招投标价格指数、结算价格指数等各种指数的发布工作,编制指数曲线及走势图。

总之,面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日益加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快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网的建设,搞好全国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标准化工作,突出造价信息网站特色,提高我们管理工程造价信息与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水平,使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事业更上一层楼。

案例分析

由于本次信息收集主要为网上搜索,最新的价格信息需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才能得到,故只就收集到的造价指数进行分析。

通过观察对比以上六个项目的造价指数,可以发现不同项目的造价指数是不同的。以上是根据原始价格信息加工整理得到的各种工程造价指数,包括各种单项价格指数、建筑工程造价指数、装饰工程造价指数、机电工程造价指数、措施项目及其他项目造价指数。

不同项目由于其结构类型、建筑规模、技术要求及作法等的不同,各类指数相差明显(不排除信息收集不全面等原因造成的数据相差大)

是否有共同的对比平台?

由于各个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价格差异较大。我们认为在同一地区内部的项目,其造价信息有共同的对比平台,且对比是有效的,不同地区之间的项目没有对比的必要性。

如何对信息进行分类?

根据造价信息包括的内容——价格信息、指数指标、已完工程信息——可以分成三类,其中,在价格信息方面,又分为人、材、机等价格信息,在指数指标方面,又可根据项目的建筑结构构成或单项工程分为若干项。

第三篇:现代冷链物的现状及对策

现代冷链物流现状研究及对策

所属院校 山东交通学院 指导教师

团队成员 填写日期 2013年 3 月 23 日

现代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

作者: 指导老师:

(山东交通学院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济南 250023)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更新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冷链物流也在不断的发展。冷链物流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发展不仅受国际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受国内经济体制等自身因素的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增幅加快,冷链物流过程逐步规范,冷链物流企业逐步发展,冷链物流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冷链经营主体出现问题,冷链设施不完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为推动我国冷链物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应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保障体系建设,制定规范的冷链物流产业政策;建立冷链物流安全监控信息网络平台;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以推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冷链物流封闭化运作,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冷链物流的现状以及针对现状实施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冷链物流 现状 对策

目录

1.冷链物流的概论....................................................4

1.1冷链物流的概念及特点.........................................4

1.1.1冷链物流的概念.........................................4 1.1.2冷链物流的特点.........................................5 1.2冷链物流的意义...............................................6 2.冷链物流发展状况..................................................6

2.1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6 2.2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现状.........................................7 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

3.1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9 3.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10 3.2.1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做法与经验..........................10 3.2.2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10 3.2.3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11 3.3我国冷链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13 4.结题总结.........................................................14 参考文献...........................................................15

1.冷链物流的概论

1.1冷链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1.1.1冷链物流的概念

(1)冷链物流的定义

所谓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易腐产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品质和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其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蔬菜、肉类、水产品、奶制品和速冻食品。

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供应链物流形式。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其发展不仅需要物流各环节的相互连接,而且需要把生产、流通、加工、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种问题进行通盘考虑、协调关联,以确保易腐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虽然冷链物流比常温物流系统的科技和技术要求高、投入大,但是其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指标,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势在必行,不仅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契合物流业的发展。

(2)冷链物流适用的范围

冷链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FMCG(快速消费品)和医疗医药行业等对温度控制有特殊要求的客户,物流对象主要包括:

①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

②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③特殊商品:药品;生物供体;血液。

我们一般根据温度不同可将冷链分为冷冻链和冷藏链。

冷冻链在物流过程中,需要满足4个条件:预前处理;急速冷冻;-18℃以下的温度;妥善完整的包装。冷藏链一般泛指物流过程中温度保持在0℃一8℃间。

冷冻链由于温度都保持在-18℃以下,它可以将物流对象中所含的93%以上的水冻结成冰,以防止其因为时间延长而发生质量变化,从而不需要依赖任何防腐剂。除速冻食品冰淇淋等外其他生鲜食品都需要在0℃一8℃问的低温下冷藏。相对于冷冻链而言,冷藏链上的快速销费品由于保质期更短,流通的速度必须更快,对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

1.1.2冷链物流的特点

由于冷链物流是以保证FMCG(快速消费品)和医疗医药行业等对温度控制有特殊要求物品的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运营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因此冷链物流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要求更高,也更加复杂。

第一,与常温物流相比,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投资要大很多,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特殊的冷藏或冷冻装置来保证其低温环境。例如,专门的冷藏车、冷藏库以及专门的低温加工场所等。

第二,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与常温物流系统相比较而言,冷链物流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对于时间的要求非常高。一旦运营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对物品的品质造成威胁。如果冷链各环节由于没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而不能及时协调解决问题,那么无论是对于托运方还是承运商来说,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第三,冷链物流是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联系最紧密的供应链。要保证冷链不断,这不仅和冷链物流提供商内部的组织协调性有关,而且也和为冷链物流提供商提供冷冻冷藏设备的供应商紧密相关。冷藏冷冻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上游设备供应商能否及时维修或者进急调拨替代产品以保持冷链不断,这也是冷链运营能否保持持续性和完整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冷链运营过程中,冷链各个环节上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必须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应对一些突发事件,以保证冷链质量。

第四,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物流质量和物流成本是两个存在二律背反原理的物流因素,这一点在物流成本本身就高的冷链物流系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在保证物品品质的同时很好的控制冷链物流成本,这也一直都是冷链物流研究者探索的焦点之一。

作为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链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色,比如对冷藏技术和时间的严格要求,这是冷链物流与其他物流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冷链物流还具有以下特点:(1)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2)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3)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冷链发展密切相关;(4)冷链物流市场经营规模小,网络分散。

1.2冷链物流的意义

作为一个消费者,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市场购买肉类、蔬菜、水果、乳制品、冷冻的包装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除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外,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配送到各零售终端的? 因为非常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影响营养和味道变化只是小事,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故可以等同于伪劣商品,但是这背后的供应链往往是广大的消费者所无法了解的。

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2.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2.1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国际上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发达国家已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 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与外部环境的最佳协调、更好的接口管理、可追溯的易腐食品原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世界食品物流组织(成立于1943年), 在包括改善食品及其它货物在保存、配送过程中的冷藏技术、信息沟通、人才培训、研究与发展等方面成效卓著,并上升为全面的物流服务,在易腐食品上表现尤为突出的发达国家对食品服务业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物流服务公司的性能进行评价和低温条件下食品的物流设备与要求等都在进行研究,并十分重视食品冷藏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食品冷藏业制冷剂的替换和食品冷藏业的立法研究。

英、美等发达国家易腐食品物流过程中的冷藏率已达100%,日本对食品产业技术与易腐食品的保鲜流通也极度重视。

美国的果蔬物流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手段先进,基本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多方位社会化储运服务,包括咨询和技术推广;生产作业服务,包含耕地、播种、除草、喷施、采收等多种作业服务;购销服务,主要提供果蔬的采购收集、分级整理、加工、包装、储运和销售等产后服务信息服务,利用多种现代化设备,提供有关农资、市场、生产技术、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多种信息服务及其他服务,包括信贷与保险、农场管理咨询、法津、土壤测试等服务项目。

为了保证质量和降低损耗,美国非常重视果蔬采后处理的各个环节。一般程序为采收和田间包装。预冷有冰冷、气冷、水冷等。清洗与杀菌、打蜡或薄膜包装,分类包装。所有蔬菜包装材料均印有果蔬名称、等级、净重、农家姓名、产地、电话等,以保证信誉。果蔬始终处于采后生理需求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 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到消费者冰箱。由于处理及时得当,美国果蔬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

2.2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冷链物流需求增幅加快

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迅速,食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以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等为代表的冷链食品发展较快。

(1)肉制品市场需求分析。我国肉制品加工业正处在成长期,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2007 年,我国人均年消费肉类49.6 公斤,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据统计,2006 年国内肉类总产量达到8051 万吨,其中猪肉为5197 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4%;牛羊肉为1220 万吨,占总产量的15%;禽肉为1509 万吨,占总产量的19%,禽蛋产量达到2946 万吨。2007 年,我国肉类产量继续稳定增长,全年肉类、禽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和2.9%。肉制品的迅速增长为食品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速冻食品市场需求。速冻食品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零下25℃迅速冻结,然后在零下18℃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储藏并进行远距离运输和长期保存,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 年起,我国速冻食品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1000 多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2000 余家,年销售额达100 多亿元。目前,专业化、社会化、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链配送体系尚未形成,严重影响了速冻食品企业的发展。

(3)乳制品市场需求。乳制品包括液态奶、各种奶粉和其他乳制品等。自1990 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0~2009年的20 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2.1 %,位居世界第一。快速增长的乳制品行业为冷链物流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一般情况下,生产出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每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高质量的冷链物流运作对促进乳制品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冷链物流过程逐步规范

近年来,许多食品、药品等生产(或销售)企业纷纷成立冷链物流部门或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加大力度监控冷链物流运作过程,再加之相关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的出台、法律法规的推动和市场舆论的监督,冷链物流行业的运作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3.冷链物流企业逐步发展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起步,近年来冷链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尽管冷链物流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国内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仍然不多。

4.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开始发展

冷藏车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是冷链信息技术的重要方面。利用多采点智能温度仪与冷藏车载GPS 系统实现无缝对接,能迅速准确地记录和回传冷藏车厢体内的多点温度,使冷藏运输温度监控借助GPS 系统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

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冷链物流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盒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产业的发展。

(2)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国内冷链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目前的冷冻冷藏库房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兴建的,很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使用年限,且其设备功能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商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同时,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特别是冷藏保温车、机冷车和冷藏集装箱拥有量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我国需要进行冷链运输的产品除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国内流通的物流配送业务大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尚不足总体需求的5%,缺乏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冷链成本和损耗很高,极大地挫伤了生产商的积极性,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4)低价格竞争造成行业水平低下。冷链物流企业竞争环境较差,低价格竞争现象非常普遍。企业之间相互压价,追求各自的短期利益,产品运输质量无法保证。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恶性竞争,冷冻冷藏产品物流管理失控是很常见的。低价格竞争严重阻碍了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5)冷链物流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与整合。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冷链物流的上游、中间环节和下游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尚未形成完整的冷冻冷藏链,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无法得到控制与整合 3.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3.2.1国外冷链物流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些国家的生鲜易腐农产品冷链流通量(以价值论)已经占到销售总量的50%,并且仍在继续增长。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的经验是:(1)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的冷链物流发展的核心。(2)依靠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了冷链物流关键环节的发展。

(3)加大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支撑了冷链物流的发展。(4)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促进了冷链物流基础的发展。(5)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推进专业认证是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6)技术创新,推广了先进技术管理手段,保障了冷链物流发展。

冷链物流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技术创新体现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

3.2.2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要从国情出发,要从冷链物流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三个方面需求的、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而整合冷链物流必须建立一个基于整合冷链市场现有资源,为冷链市场提供一体化服务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全温层配送解决方案,为冷链市场发展开创一种全新模式。(1)建立冷链物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冷链物流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用户各个环节,将冷链物流产品供需资源数据库与冷链物流行业商业资源数据组织起来,为供需双方及冷链物流等各环节服务。为冷链物流设备提供商等各方,方便、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共享、交互、全程交易、决策支持、数据挖掘等功能,从而建立面向交易、综合服务的冷链物流行业完全电子商务。(2)建立冷链物流信息化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现有冷链资源,为冷链各环节企业、服务商提供高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冷链物流效率,节约社会资源。通过推进现代先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如RFID、GNSS、GIS、GPS等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应用,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根据冷链物流企业特点及信息化需求状况,针对不同的应用主体,研究论证并建立相关信息化系统。

(3)建立冷链物流运作实体物流网络。实现冷链物流实体平台的建设,整合现有社会冷链资源,结合新型冷藏仓储、运输技术、材料等,先进的物流作业方法,运用科学、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与商业模式,优化冷链物流实体网络,探讨及建立新型高效的冷链物流业务模式。

3.2.3冷链物流的发展策略

从宏观来看,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冷链物流的发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研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引进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

从微观来看,企业作为冷链物流运作主体,应该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引入第三方物流供应方运作,流通环节精益化。通过开拓市场、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1)统筹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软硬结合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在规划冷链物流系统时,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要依照冷链物流本身的需求与运作特点,统筹规划,软硬结合。第一要科学规划硬件,要对厂房,仓储设备、运输设备等进行合理的规划, 推进冷藏设施设备的完善和提高, 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 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 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第二要合理规划软件,要做好库存控制系统,顾客服务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4 个子系统的规划。冷链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 同时也为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 对于问题食品可以追查到底,通过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POS 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 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第三要进行技术创新。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 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不断革新, 要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第四要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培训冷链物流作业的专业人员, 培养他们对温度的敏感度,对紧急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工作计划和习惯等。

(2)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 实行冷链物流运输外包。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 对中小低温商品生产制造商来说, 要把生意做大, 急需降低物流成本,必须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当前应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军低温物流冷藏市场。通过将冷链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企业自身专注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以3PL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自己的物流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商企结成联盟, 按条块提供冷链分割的冷链运输环节功能服务, 进而输出有针对性改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尽管把冷链物流中运输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但生产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 保证冷链产品的品质,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在增加生产企业盈利的同时, 也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带来收益,实现真正的双腻。

(3)建立一体化的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链”的建设上, 尽量把链条做到最长、最完整。要实现这个运作过程,整个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 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通过由供应商将货物运送到主要城市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整合后进行长途运输, 由地区配送中心进行装箱提货和当作运送, 再整合后发送到零售直销点。通过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 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等。通过冷链物流集中化处理, 有效提高冷链车辆的装载率, 节省冷链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 提升冷链物流环境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活品质。(4)构建冷链物流的供应链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冷链生产企业只有与下游分销商结盟,建立协调的利益一体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才能真正改善冷链物流合作成员之间的交流。

(5)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已经成为制作我国冷链物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6)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冷冻产品由于自身的特性,对物流配送要求较高。单个企业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通路配送服务,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有必要借助第三方物流来连接物流整体环节。可以说,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与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促进冷链物流上下游的整合,是适合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先进模式

3.3我国冷链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1.冷链物流加快发展。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冷库设施建设、冷库技术水平提高和冷藏车辆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冷库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批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建立,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将快速发展,果品蔬菜恒温气调库迅速发展,低温库比例将进一步增加。从铁路冷藏运输车辆发展来看,铁路冷藏车将定位于深冷、高品质货物的中长途运输以及低附加值冷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铁路冷藏运输工具将重点发展以下车型:能与客车连挂的适应城际间运输的快速冷藏车、能适应货物品类多样化及长距离运输的冷藏集装箱、能满足小批量货物运输的单节及小组份机冷车、气调保鲜车和适应大批量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等。在公路冷藏保温车发展方面,未来冷藏车市场将进一步整合,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小吨位、针对短途和小批量运输的,如超市冷饮、牛奶、冰淇淋、冷藏药品等配送中心所使用的;另一种是大容量、大吨位的,主要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

2.冷链物流将逐步实现封闭化运作

目前,冷链物流经常出现“断链”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损耗。另外,冷链物流缺乏应急处理措施,如曾经出现过因执法人员检查违章冷藏运输车辆时间过长而导致运输食品发生变质的情况。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将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及政府监管部门捆绑在一起,实行封闭化运作;需要参与冷链物流运作的企业建立统一的 规范和标准,建立基于物流信息技术的动态质量跟踪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冷链质量信息发布和责任追究系统等。

4.结题总结

此次通过对我国冷链物流的调查研究得出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并不健全,首先冷链物流发展体制不健全,设施设备陈旧,而且冷链物流市场化低。文中详细提出了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建议。但是我们的只是毕竟有限,也许我们了解的冷链物流的问题并不齐全,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后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文中出现的不足以及缺陷希望老师们予以指正。在以后的研究与学习中我们会谨慎思考,以后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谢如鹤,韩伯领.国内外冷藏食品物流的现状.中国储运,2004.6:16-18 [2]俞玮.我国冷链物流系统技术的革新与展望.信息与电脑,2008.9:20-24 [3]王强.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域外物流,2009.[4]李静宇.冷链物流的困惑与制约,中国储运,2008(03).[5]黄成州, 谢如鹤.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对策[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4).[6]何静, 程钧谟, 宗传宏.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3).[7]郝书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8]韩宇红.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6).

第四篇:经济信息管理及计应自荐信

好范文提供份,经济信息管理及计应自荐信范文:

尊敬的人事部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是XX学校的一名好范文。在经济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专业通过三年的学习,我已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功底。我有信心接受贵公司的任何面试与考核。

在校期间,我始终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获奖学金),掌握了pASCAL,C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微机系统,等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大量的上机操作,我熟练掌握了Dos,Windows操作系统,并对Unix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运用Word.photoshop,Excel等应用等软件,有一定的语言编程基础,具备了网络操作能力。

作为一名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我认识到互联网将在未来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业余时间我刻苦自学了很多网络知识。首先,在Internet基础应用方面,比如浏览网页,搜索引擎的使用,网上查找,下载所需信息等都很熟练。而且,我还不满足于此,进一步学习了Html语言,和Frontpage,Dreamweaver,等网页编辑软件,Firework,flash等网页图形处理软件,可以自如的进行网页编辑。现在我在互联网上,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主页,http://duruosong.yeah.net并用远程文件传输协议(Ftp)进行维护和管理。不断的努力使我的网页日趋成熟。

当然一个高素质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我从小热爱文学,广览群书,为我的写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书以来,不断参加校内外征文活动,发表过作品数篇.特别在大学期间,被特邀为校报记者,参赛文章多次获奖.此外,在英语的学习方面,我已具备了一定的听,说,写和会话能力,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学习之余,我参加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家教,去商场做过促销员,从而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作做风.鲜花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社会于我完全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年轻的我,有的是旺盛的精力和不服输的信念,但却缺乏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没有您伯乐的眼光,我将无法施展自己所学的知识。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够成为贵公司的一员。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去,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

愿公司的明天更美好!

恳盼回函

自荐人:XXX

xx年xx月

第五篇:建筑垃圾的现状及处理

建筑垃圾的现状与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而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废物管理及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垃圾的主要组成,并结合国外对建筑垃圾的处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理新方式。

关键词:建筑垃圾 环境污染 综合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不停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建设的“代谢物”。该怎样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城市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城市建设部门建造新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料等。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简单填埋,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1]。

1、建筑垃圾的组成及危害

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垃圾各种的成分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是由土、渣土、散落的泥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组成[2]。2006年结果统计,我国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已超过34.2亿平方米,竣工面积突破11.2亿平方米。据测算,我国工程建设正以每年约70亿吨的速度消耗砂石(骨料)。无休止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造成局部地区的资源枯竭、河道破坏、水土流失和自然景观恶化,而另一方面城市公用与民用建筑的更新、改造、新建,市政设施的重建、扩建与新建的过程均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不能适当加以利用,不仅不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而且会给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我国当前的建筑垃圾问题,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一个急迫并且重要的问题。

图1 建筑垃圾的组成

2、国内外发展现状

2.1国外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把城市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处理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方面,日本,欧美,韩国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的较早,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在政策,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均比较成熟[3]。美国是最早进行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发达国家之一,早在1915年就对筑路中产生的废旧沥青进行了研究利用;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实践中,美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完整、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规,使得美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接近100%,同时美国也具有 100%回收利用旧沥青混凝土废料的先进技术。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十分匮乏,因此十分重视资源的再生利用。日本也是对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利用立法最为完备的国家,如图表二是日本有关垃圾处理的法制进程。自从上世纪初就开始制定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法律,并认为建筑垃圾是“建筑副产品”,不能随意丢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5 年时再生利用率都已超过65%,在2000年时达到90%的利用率。德国的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也较高,例如混凝土的再利用率有望达到80%以上。

欧洲共同体、美国、日本等每年混凝土废料超过3.6亿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不同来源和组成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不同。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对道路开挖的建筑垃圾采用微波技术,100%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而对建筑拆除得到的建筑垃圾,新加坡SembCorp公司集合电脑化和输送带的模式,把它在循环和处理成铁、木材、纸皮等,建设了日处理能力达3000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对混凝土、砂、石等建筑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再生制备建筑材料,如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而对可燃性建筑垃圾,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流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

2.2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③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④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4]。针对这些城市建设垃圾的处理问题,应在技术和政策等方面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7年武汉王家墩商务区首次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建筑垃圾,使用超过15万吨的建筑垃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建筑垃圾利用方面,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和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回收利用建筑废渣480吨。

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先后在9万平方米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废渣840吨。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达3万平方米。

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尽管思路与国外基本一致,但是在具体技术和实施规模上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大量的成分复杂的城市建筑垃圾还没有成熟的规模化和成套利用技术路线。

3、国内政策

3.1 技术政策

3.1.1建筑垃圾减量化

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是指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是对建筑垃圾的数量、体积、种类、有害物质的全面管理,亦即开展清洁生产。它不仅要求减少建筑垃圾的数量和体积,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其有害成分的浓度、减少或消除其危害特性等。减量化是防止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优先考虑的措施。对我国而言,应当鼓励和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开发和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充分合理利用原材料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达到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目的。3.1.2建筑垃圾资源化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采取管理和技术从建筑垃圾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物质回收:指从建筑垃圾中回收二次物质不经过加工直接使用,例如,从建筑垃圾中回收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废纸板、废玻璃等;物质转换:物质转换是指利用建筑垃圾制取新形态的物质。例如,利用混凝土块生产再生混凝土骨料;利用房屋面沥青作沥青道路的铺筑材料等;能量转换:能量转换是指从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例如,通过建筑垃圾中废塑料、废纸板和废竹木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

3.1.3、建筑垃圾无害化

建筑垃圾的无害化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处置,使建筑垃圾不损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污染。建筑垃圾的无害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选出建筑垃圾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建造专用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对分选出有毒有害成分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填满处置。

3.2经济政策

我国目前在用经济手段管理建筑垃圾方面的力度不大,这里介绍几项国外比较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其中“排污收费”政策和“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已经在我国广泛实施,而“生产者责任制”和“税收、信贷优惠”政策还暂未施行。3.2.1“排污收费”政策

“排污收费”是根据固体废物的特点,征收总量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固体废物产生者除了需承担正常的排污费外,如超标排放废物,还需额外负担超标排污费。目前我国尚未对不同建筑类所产生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缺乏建筑垃圾产出和排放标准。3.2.2“生产者责任制”政策

“生产者责任制”是指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对其产品被消费后所产生的垃圾的管理负有责任。建筑施工垃圾中废包装材料占 25%~3O%,由此可见,如果严格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建筑垃圾尤其是建筑施工垃圾的产量可以大大减少。3.2.3“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就是通过税收的减免、信贷的优惠,鼓励和支持从事建筑垃圾管理规划和资源化的企业,促进环保产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无利或微利的经济活动,政府要建立政策支持鼓励体系,一方面,对从事垃圾资源化的投资和产业活动免除一切税项,以增强垃圾资源化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对从事垃圾资源化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的优惠。

3.2.4“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

“建筑垃圾填埋收费”政策是指对进入建筑垃圾最终处置的建筑垃圾进行再次收费,其目的在于鼓励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最终处置量,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填埋土地短缺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标准不一,据市市政市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昆明、深圳等城市的建筑垃圾处置费平均达到每吨30元。而其他省市收费仍旧相当低廉,如北京市每吨处理费1.5元。低廉的排污收费标准,很难达到鼓励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的目的,因此提高建筑垃圾填埋处置收费标准是当务之急。

3.3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要求产生垃圾的部门必须交纳垃圾处理费。这是从我国国情和现有技术考虑,在当时阶段采取的一种限制建筑垃圾大量产生和排放的有效措施。但应该看到这种收费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堵住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源头,并且它也没有呀涉及到建筑垃圾的从新利用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远没有形成规模。因此,我国有必要通过立法规范建筑垃圾处理以及回收利用。我国也有必要将环境保护与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纳入招标体系中,使承包单位树立环保意识和废料管理意识。建议建设项目在招标时,评标除了对投标价格,质量,工期,企业的业绩与信誉,施工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外,还需要对承包单位的环境保护与垃圾管理办法进行综合的考虑。

[5]

4、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 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利用势在必行。要全面实施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必须要着重解决好下列问题。

4.1加强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主要是以再生骨料的形式。再生骨料的强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骨料的弹性模量、杂质含量等直接影响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再生骨料的来源的多样性和地方差异性, 决定了再生骨料性能的不稳定性及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应加强对用于生产再生骨料的废弃混凝土的特性对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加强对再生骨料的颗粒的组成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加强对再生骨料的加工处理方法对骨料性能的影响。加强对再生骨料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研究。由于再生骨料的离散性, 直接影响着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必须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应更加深入进行[6]。如再生骨料不同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影响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质量标准的再生骨料掺量的研究;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 如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抗侵蚀和碳化性能等;对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的研究, 如收缩和徐变等;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

4.2 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如政府制定一些强制性和鼓励性的专项法规, 研究和制定鼓励建筑业回收和利用垃圾废料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从产业政策和法规制度上引导再生混凝土的健康发展;加强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经济性分析, 研究提高经济性的途径;制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有关规程和标准。

4.3 提高认识 加强宣传

加强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宣传, 改变人们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传统观念。

参考文献

[1] 梁忠凯.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J].论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2009,100-144.[2] 陆凯安.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J].施工技术,1999,28(5):44-45.[3] 周文娟,陈家珑,路宏波.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对策[J].建筑技术,2009,08:741-744.[4] 梁忠凯.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J].论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2009,100-144.[5] 庞永师,杨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研究[J].建筑科学,2006,22(1):77-79.[6] 田洪臣,段绪胜,王福忠,冯 勇.建筑垃圾的综合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7(1):109-112.

下载建筑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现状及遇到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现状及遇到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垃圾现状及处理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房地产崛起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大力发展等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我们在致力于解决“垃圾围城......

    建筑结构设计现状及建议论文

    1建筑结构设计现状1.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意识不足当前我国建筑范围日益扩大,建筑物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逐步增加,虽然国家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强制性的抗震规范,但是受到侥幸意识......

    发展冷链物流 新技术运用应脚踏实地

    发展冷链物流 新技术运用应脚踏实地 当前冷链物流装备除了面临供求矛盾外,更严重的问题是不适应性。很多商家没有太高的要求,而且在成本和利润之间有一个平衡,即人力跟技术装备......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5篇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物品损耗的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具......

    建筑噪声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浅析

    建筑噪声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浅析 摘要:随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愈加迅速,建筑施工所形成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建筑噪声逐渐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并强烈的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策略论文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时代的进步使人们更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建筑质量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建筑......

    建筑施工管理现状及管理对策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的激烈,为了确保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则必须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从......

    建筑施工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程序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信息管理、传递和沟通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 二、相关文件 1. 《管理手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