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小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 宋行行
“认识小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本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知识的第一接触,为今后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及其小数的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做好充分的铺垫。通过学习《认识分数》学生已经知道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几角就是十分之几元。三年级学生对小数的最早认识来源于其生活经验,部分学生会读、认、写简单的小数,但对小数的意义、大小、读写法都没有正确、统一的认识,而这些知识的来源与学生以往的知识基础联系不大,所以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目标:
一、(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通过具体实例知道以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二、(2)借助米尺图,通过“米、分米”之间的关系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知道几分米可以用十分之几米来表示,也可以用零点几米来表示,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其数感。
三、(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了解已知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什么吗?(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板书:认识小数)师:你在哪见过小数?能举个例子吗?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课件出示:熟料袋价格、笔价格及称量、测量身高体温等场景
师:没错,超市里我们经常见到小数。你知道这个朔料袋多少钱吗?这支笔呢? 生:1角 1元7角
师:菜场里也会遇见小数,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测量身高 师:这幅图熟悉吗?
生:医生在给小朋友测量体温呢。
二、认读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都有一个点。
师:这个小圆点我们称之为小数点。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小数点可是小数的重要标志哦。师:会读这些小数吗? 生:读小数。
师:你们是怎么读出这些小数的?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的读法一样吗?同桌两人商量一下。生:先读小数点左边部分,再读小数点右边部分。
小结:我们班的孩子概括能力真强,其实呀,读小数时就是先读小数点左边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点右边部分,小数点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的读法不一样,小数点左边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
右边部分像我们计电话号码一样,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三、探究小数的意义
1、探究十分之几表示零点几
师:会读了吗?其实生活当中这样的小数还有很多,我们一块来看。课件出示生活中其它的常见的小数。
师:世界上最高的人和最矮的人他们的身高竟然相差将近2米。你知道你刚出生时候有多高吗?这是刚出生的婴儿,他的身高大约是?(0.5米)。你知道0.5米到底有多高吗、用手比划比划。生:学生比划(两人比划)。
师:要想知道0.5米到底有多长?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尺子)师:这是一把1米长的尺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分成了10份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这样的1份,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些数? 生1:1分米,1米等于十分米,一份就是1分米。
生2:1/10米,1米平均分成十分,其中的一份就是1/10米。生3:0.1米,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就是1分米,用分数1/10米来表示,这样的1份也可以用小数0.1米来表示。
课件出示1分米 1/10米 0.1米
师:谁能说一说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1分米=1/10米= 0.1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老师把它记录下来。板书1分米=1/10米= 0.1米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就是0.1米,这把尺子上只有一个0.1米吗? 生:不是,师:谁愿意上来指一指?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每一份都是0.1米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只要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十份,这每一份都是0.1米,谢谢你的发现。课件展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起点到箭头所指的地方,你能想到哪些数? 生:5分米
师:还可以是多少?50厘米 500毫米 师:还可以是多少?
生:5/10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5份就是5/10米。师:还可以是多少?
生:0.5米 因为1分米/1/10米是0.1米,所以5分米/5/10米就是0.5米 师:这三个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记录5分米=5/10米=0.5米
师:现在你知道婴儿的身高0.5米是多高了吧?你还能在这个米尺上找到其他的分数和小数吗?(请在题卡1上找出2个你喜欢的分数和相对应的小数,并记录下来。生汇报:
生1: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7份就是0.7。生2: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9份就是0.9。师:我们能在这个1米长的米尺上找到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和小数?
生:9个。(一起数一数)
师:观察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下。生:分母都是十 分子在增大 分子是几,小数就是零点几 师:分母都是十,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十分之(几)的分数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生1:都是零点几
师:1/10表示0.1 2/10表示0.2 3/10表示0.3那用一句话就是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零点几)这样的小数。
小结,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就表示零点几这样的小数,其实无论十分之几还是零点几他们都是几分米。
2、研究大于1的小数 出示三年级同学的身高
师:刚才我们在米尺上找到了刚出生宝宝的身高,知道了0.5米就是5分米,这是全国三年级孩子们的平均身高,师:你在这个米尺上还能找到1.3米吗?(不能)要想找到1.3米,谁有好方法? 生:延长。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晰,老师把数轴缩小一些,现在你能找到1.3米的准确位置吗? 生:不行,还需要再平均分成10份。先找到1米,再找3分米。师:现在你知道1.3米表示多少吗? 生:1米3分米。
师引导,学生说:整数部分的1就表示1米,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的3就表示3分米。板书:1.3米=1米3分米
师:咱班级有没有身高比全国平均身高高的同学呢? 生:我的身高是1.4米。师:你知道1.4米是多高吗? 生:1米4分米。
师:你能在图上找出自己身高所在的位置吗? 生;讲台指出1.4米的位置。
3、小数的历史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小数来表示自己的身高,那古代人又是怎样使用小数的呢?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三、巩固练习
1、看图猜想 出示照片
师:这是宋老师年轻时的照片,刚才同学们已经对宋老师有了初步的了解,想不想更进一步了解宋老师呢?这些小数代表的是宋老师的基本信息,通过这幅图,你能发现宋老师的哪些秘密?
生:1.7是你的身高
师:现在知道宋老师有多高了吗? 生:1米7分米 生:61.5是你的体重。师:你知道宋老师有多重吗? 生:123斤
师:这个稍微有点难度,我们以后会学习的,其实61.8千克就表示61千克800克。生:0.6米是宋老师的腰围、胳膊长、一步所走的距离等等
2、图上寻找1.7 师:这是今天老师买的一支水笔,它的价格是1.7元。知道1.7元表示多少钱吗? 生:1元7角
师:请观察这两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1.7,单位不一样。
师:都是1.7,单位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样。看来单位很重要呢。
师:现在没有单位了,你能用涂色或在数直线上表示出1.7吗?选择一种方法试一试。
生:汇报
师:两种方法都能够表示出1.7。
师:其实,在这条数直线上我们能够找到0、1、2这样的整数,如果把这每相邻的两个整数之间再平均分成十份,那这些新出现的点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想想一下,如果每相邻两个点之间再平均分成10分,就会得到更多的小数,比如:以后我们要学习的黄金小数0.618,比它数位更多的小数,π=3.1415926,看来小数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
吴正宪点评
李媛老师提问:我们在设计课的时候是不停的进行筛选,结合北师版的人民币引入新课会不会更贴近孩子的认知?这一次和我们最初的额设计的可以说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可能我们侧重点就是让学生去考虑去感知1/10和0.1,让学生建立这样的关系,因此我们我们把很大的比重放在了这一点。说得好听点就是我们考虑的太深了,说的不好听的话就是我们的航线偏离了脱离了孩子的生活情景,让孩子单纯的去感知到底1/10和0.1是什么样的关系?后来我们就翻看很多资料,由于三年级是初步认识小数,所以他们的起点因该是集中在孩子已有的这个认知水平还有他们的生活经验。所以说今天我们就串联了孩子非常熟悉的这个测量身高这个情景贯穿始终。这节课上完之后,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就是这节课当中虽然我们给了孩子一个非常熟悉的情景引入,而且是贯穿始终。但是孩子对这个1/10 0.1仍然是老师教的。
吴老师解答:就这个0.1米,是老师说出来的,你们对这个事是怎么想的?0.1米到底是谁出现?这个0.1实质是什么?他就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我呢就把这个一元平均分成了十角,这个1角就是一元的十分之一。一角是十角十份里的一份也就是1/10.这个经验学生有,那我还可以怎样记录呢?除了用十分之一元来记录,还可以怎么记录呢?学生有经验,可能会说出来0.1元,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可以帮他做一些联系,这点我觉得老师直白没有一点问题。我自己认为:十分之一和0.1到底是什么关系?十分之一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学了。他不像北师版,先学小数的元角分,不讲分数,然后再学分数,再学小数。他是这么一个过程。人教版教材呢?还是把分数放在了前面来初步认识。那么有了十分之一的时候,我们除了用十分之一来表示,还有一种方法,老师可以介绍,没有问题,不见得十分之一一定是得从学生那里出来。因为0.1本身对学生来讲就是新的东西,当然如果能联系元角分的案例,他能够沟通是最好,把它激活。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得老师说出来。但关键是要理解这0.1元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重在理解。
谢艳萍老师提问:在我们加上涂色这个环节,就是把情景剥去,让它抽象出来数字1.7,你能否在数直线上表示出来,其实数直线上还简单,把它抽到正方形上,这一点确实因该是很难的,不知道这样设计是不是有点深?
吴老师解答:其实在教材里教材上呢,它给了一些两位小数,也给了一些整数部分表示实际的数,比如说2.80元,1.35米,那它具体用的时候呢,让学生体会,你看货架上2.5元/0.83元这就是价钱,你的身高1.3米,这是你身高的实际的东西,那这些东西都带有小数点,这就叫做小数,但是这样理解小数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只知道带小数点的就是小数,这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初步的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所以这时候还没有遇见分数,那一谈到分数的时候,比如说1/10,这个好说,我们把1米,1元平均分成十等份,这一份就是1/10米,那这事还好说,当有了带小数的时候呢对学生来说显然是难度比较大,那么我们在这出现了,没有关系,但是代小数的理解可不是这一节课可以完成的,他一定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后期的,今天下午我要讲小数的再认识(小数的意义),我就在想小数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我们应当从哪开始?因此,我觉得这个代小数出现了没有关系,可以。但是重点这节课还是要理解十分之几,百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转化成小数。其实这两类小数呢它已经出现了,这里面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说一说,这不叫越雷池,没关系的。代小数这个事呢,记住出现没有错,学生体会我们接受,但它一定是一个后续继续学习的过程。今天有一点挺好的,数计数单位,数计数单位,又没教计数单位,那他知道0.5里面有5个0.1就够了,当有了计数单位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提出计数单位。这些数计数单位还是不错的。但是关于这个位置的事呢,还得让学生体验体验,比如说0.1元/0.11元一样吗?一开始的时候能不能不脱离情景呀,就是刚开始学习小数,北师版教材,那么好几页始终在元角分,就没有脱离元角分,它没有米,没有抽象。那这节课呢,抽象出来了,早不早?但是今天我发现这个班还是挺理解的,我不知道所有的班早不早?另外呢?位置的思想为什么要体验呢?你比如说,这个是0.1元/这个是0.01元那个是0.11元能不能让学生体会体会?都是1,站的位置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我倒觉得学生认识小数的时候可以碰到两位小数,你才有冲突,才有讲的滋味才有让学生体验的空间,有条件的班,能不能在这点再拓展拓展。这是我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第二篇:特级教师徐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教学流程:
[片段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我们先来听一段广播的信息,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苏州市经济广播电台:桃花牌收音机每台48元;英雄牌钢笔每枝2.6元;防雨书包每只20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5元;三角牌电饭锅每只124元;中华牌铅笔每枝0.2元。师:听了这段信息,你知道什么? 生依次回答。
师问:这是一些商品信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商品价格的数据,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生:48、124、20。
师:这些数你们知道叫什么数吗? 生:叫整数。
师:那还有一些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有一个点。
师:这些数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
师:这些数中间带有一个点。你们知道这些数叫什么吗? 生(许多人):小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中间有一个点的数——小数。(板书课题)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你对小数已经了解多少呢?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吧。生1:我在亲戚开的小店里见过。生2:我买尺的时候用到0.5元。生3:我在超市里见过……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齐读小数。……
【评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本节课的新课导入,教师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商品信息,让学生观察商品标价,说说哪些数是已经学习过的,哪些数是还没有学到过,自然地引出了本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这样的导入给人干净利落之感。】 [片段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师:现在,我们来找找身边的小数。(教师拿出一把米尺)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把,用这把米尺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测量东西。
师:我在黑板上也画了一个1米长的米尺图。如果用这把米尺,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先估计一下,桌面的长有1 米吗? 生:不够。
师:没有1米,可用什么来作单位? 生:用厘米,还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师: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生: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师:先估计课桌的长与宽大约有多少分米,然后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和宽度。(学生练习后反馈。)
师:课桌的宽大约是4分米,写在哪里?(指名到黑板米尺图上指一指)
长是几分米,写在哪里?(教师随学生回答在图上依次标出:1 分米、4分米、6分米。)
师:刚才用直尺帮助我们找小数,其实没有找到,只找到了整数。前段时间我们还学过了分数。如果用米作单位,你们会用分数来分别表示刚才的测量结果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对应着板书:1/10米、4/10米、6/10米。)
师:刚才我们用整数和分数来分别表示出课桌面的长与宽,其实,小数离我们已经不远啦!
【评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在新课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一方面重视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为下面学习一位小数埋下了伏笔。】
师:(指着米尺图)象这儿,1分米是这么长,用分数表示是1/10米,它还是表示这么长。其实这么一个长度用小数也是可以表示的,用小数表示是0.1米。在这个小圆点前面是0,你猜猜可能会表示什么意思? 生1:可能表示10,因为1米=10分米。1分米是1/10米。师:虽然在小数里看不到10,你就猜是10。有一定的道理。生2:我觉得不是表示10,而是表示没有满1米,所以就用0表示。
师:对!这个小数表示的长度其实与整数、分数表示的长度是一样的。照这样,4分米就可以表示成有几个0.1?
生:4个0.1就是0.4米。
师:那6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学生回答后,依次板书:0.4米 0.6米)
师: 这三个小数与以前学过的用整数、分数表示的结果是一样的。现在,用小数表示你刚才测量的课桌的长和宽是多少呢?
生:课桌长0.6米,宽0.4米。
师:如果老师想知道课桌的高度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准备怎么办? 生:先测量,再用小数表示。
师:可以先估计有没有1米高,再同桌合作测量,并互相说一说。生:(活动略)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书上找一找小数。(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做完后校对,做对的点头表示。)
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找到了一些小数。其实,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也可以找到小数。(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3题。让学生做完后思考:你觉得今天学习的小数跟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生:上面都是几分之几的分数。师:分母都是几呢? 生:分母都是10。
师:老师再说几个十分之几的分数,你能说出相应的小数吗?(师生之间,同桌之间进行练习。)
【评析: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米尺图,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一步步引导学生根据分母是10的分数找到相应的小数,并着重讲解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两个例题的教学各有侧重,从半扶半放地引导,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显示了教师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教学风格,把静态的教材活化为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呼吸的课堂里快乐遨游。】
第三篇:《认识小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景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饿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小数,那关于小数,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有所了解了,能告诉老师,你们已经掌握了那些关于小数的知识了呢?
二、理解两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1、生活中,你们在哪儿看到过小数,在你的本子上写一个。
2、老师先来说,我在学校小卖部里了解到,一块橡皮0.3元,一个信封0.05元,而一本数学本要0.48元。(板书三个小数)你们呢?
3、结合板书介绍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说明两位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认识的。
4、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说明是从小数点开始,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上的数。
5、会读了吗?考考大家!出示练习小黑板。(读下面一些小数,并说说是几位小数)
6、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小数。回忆一下,0.3元是多少钱?用分数表示是一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那0.05元呢?又是多少元?写成分数又是几分之几呢?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说明5/100还可以写成0.05)
7、0.48元又是多少元呢?是一元的几分之几呢?说说你的想法?
8、结合板书或补充一些例子,讲解。
9、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以及他们所对应的分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组织交流、汇报)
三、迁移教学三位小数,得出小数的意义。
1、学习了两位小数。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应用到小数,不光是商品的价格,还比如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同桌合作完成测量数学书的宽度和高度,把册来年感的结果记录下来。
2、交流讨论
17厘米,写成分数是多少?为什么?写成小数呢?
3、6毫米呢?写成分数是多少?怎样想的?
4、教师说明:6/1000米我们也可以写成0.006米(板书)
5、补充举例:那么8毫米呢?15毫米呢?(板书)
6、说明:这些都是三位小数,想一想,小数还可能有?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个。说明小数是有无限个的。
7、下面,在请你观察一下三位小数以及他的分数,你又有怎样的发现?(组织交流)那四位小数呢?结合前面的发现,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关于小数和分数的?
8、汇报。说明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9、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认真地阅读一下数学书的第28、29页,把我们刚刚学会的知识在好好梳理一遍,要知道看书也是一种十分好的学习方式。
四、巩固新知
1、对口令
说明:老师说一个分数,你就对一个小数,老师出小数,你就对分数。
2、读一读下面的三段话。要求把其中的小数改写成分数,分数改写成小数。
1、三星佳美超市进行促销活动,下列商品统统惊爆价:清风面纸每包0.6元,金锣火腿肠每根0.65元,0.125升的旺仔牛奶每盒0.95元,2B铅笔每支0.2元。
2、金丝猴可以说是最漂亮的猴子。他因身披光亮如丝的金黄色长毛而得名,背部毛最长可达63/100厘米。金丝猴四肢粗壮,体长约50/100厘米~82/100厘米,金丝猴最为亮丽,毛色金里透红,十分惹人喜爱。
3、红腹锦鸡又名金鸡、红鸡,体长1米65厘米,红腹锦鸡是我国的特产鸟,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4、天才=1/100的天赋+99/100的汗水。
五、课堂小结
结合第四句话小结。
六、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课后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心中想着要给大家呈现一节味汁浓郁的数学课,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新知,理解运用,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他们自己交流感悟,得出结论。
因为是一节概念课,并且这些概念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而且一位小数的认识又是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的,学生遗忘的差不多了,所以新旧知的连接点又少。总之,给我的感觉,这节课不好上。所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做了这么几个工作:
1、重组了例题。把两个例题分别分解到了“找生活中的数”与“测量活动”中,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想加上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这两个例题应该不会太难。
2、分散了难点。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我教学了小数的读写方法,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知识,并且让他们基本理解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然后再顺势迁移教学三位小数,最后得出小数的意义,这样对于结论的得出,学生感到不是很难。
3、重视了学生自己提炼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个小数的意义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得出的,这样对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会有很大的帮助。
4、课终的看书活动,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当然,在课堂实施的时候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学生的读数竟然与分数混淆起来,我想这是我对学情把握的不准,忘记了分数也是学生在三年级时学的,应在课前或课中对这些内容做必要的复习与练习。其次,课堂的交流总是这么几个同学在撑场面,如何让更多的孩子真正参与,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呢?数学教学怎样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怎样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关于学习方式,怎样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提出来,恳请大家给予解答。
第四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8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2.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
3.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悟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学习奠定认知基础。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还记得怎么称呼我吗?在这里上课有什么不一样吗?对,有很多老师等着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呢!怎样才能让听课的老师都能听到你们的精彩发言呢?好,咱们先来试着用用话筒,可以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同学们的爱好真广泛,那你们喜欢旅游吗?在出门之前你都准备些什么?)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好吗?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到五一假期了,王老师全家也打算出去游玩,你们想不想知道王老师为这次出游准备好了哪些东西呢?(生:想)好,请看大屏幕(稍快)
仔细观察这些食品以及价格,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标价上的数把他们进行分类吗?
师:你是怎么分的?(生答,师课件展示)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师:对了,2、30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整数。而像这四个数19.90、0.85、3.80、5.98又叫什么数呢?仔细观察这些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答)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板书: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小数点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这些小数中都有一个醒目的标志小圆点(点击课件:小数点闪烁),谁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名字?师:你们知道得真多,这个小圆点就叫做小数点。(课件出示)
师: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就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就是小数的小数部分,而小数点的家就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中间靠下的地方,它是一个圆圆的小点,读的时候读作“点”(点击课件)
2、读小数
师:那现在谁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小数?(19.90元)师:(1)同学们都会读小数了,真了不起,那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
(2)刚才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读法,那你们认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一
样吗?哪里不一样?
(3)你说出了这个小数表示的价格,那谁能读一读这个价格呢?
小结: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是不一样的,小数的整数部分就像以前读整数的读法来读,而小数的小数部分只需把小数部分上的数字依次读出来就行了,就像我们平时读电话号码一样。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个小数。
齐读小数
师:那下面的这几个小数你能读出来吗? 指生读。
3、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那你们知道这些小数表示的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吗?(课件出示)
谁愿意介绍给大家听。
生;19.90元表示19元9角0分。
师:通常我们在介绍价格的时候,如果这个单位上的数字是0,可以省掉不填。也就说19.90元表示19元9角。
生介绍其他三个价格。
师:孩子们,看来这些问题没有难倒大家。(隐退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刚才填到元、角、分前面的数,想一想,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第二位分别表示什么?
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其他小组发现了吗?
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表示多少元,那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呢?
4、写小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读这些小数,还能说出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那如果老师给你两个这样的价格,(点击)你能用小数表示出是多少元吗? 看来大家很自信,那好,在练习本试着写一写。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写?
出示:13元4角、5元3分
请看黑板上这个同学写的,大家觉得她写的怎么样? 生:她写的很好
师:5.03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为什么要写0呢? 生5:因为三分不够一角,它不能占角的位置。
5、认识以米作单位的小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读小数,还会写小数。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小数,请你仔细想一想,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生自由说
生:电子秤(电子秤上也有小数,你知道它表示什么?
当有的学生提到长度时,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但可以表示商品的价格,而且还可以表示物体的质量、长度等。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那怎样用小数表示长度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9页,自己试着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的时候注意下面这几点。(出示提示)
学生自学。
师:同学们,完成了吗?有什么疑问吗?
看来大家的自学能力很强呀,那王老师可要来检验一下,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生:敢)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
(2)看来同学很会学习,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那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请同学们先观察下面的线段图。
随着课件的演示,师:这是1米长的线段,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那用今天认识的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思考。口答
师:也就是说0.1米就表示()米,也表示1分米。请同学们瞧,小数点右边的“1”表示什么呢?那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呢?5分米呢?0.7米的7表示什么?它表示的是多少分米呢?
生答师用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真棒,已经会用小数表示几分米了,那1厘米,3厘米和18厘米又该怎么表示呢?想一想如果用小数该怎样来表示呢?
生汇报。
观察一下,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上的“1”在这里又表示什么? 如果是3厘米呢?18厘米呢? 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已经会用小数表示长度了。请你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两组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生:位数不同,第1组小数有一位小数,第二组有两位小数。
师:我们就把小数点右面有一位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右边有两位的叫做两位小数。还有什么不同吗?(手指分数)
生:他们表示的分数也不同。
小结: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的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这两组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小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
师:为什么都是0?那如果超过了1米,整数部分还会是0吗?那老师的身高超过一米了吗?用小数表示整数部分还能为0吗?老师的身高是1米61厘米,你能用小数表示出我的身高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用小数表示身高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小数表示出了老师的身高,想不想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2、师:看来,小数已经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小蜜蜂找到它的好朋友吗?
出示课件:找朋友
3、师:好了,同学们几经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个猜谜语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师: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有着长长的脖子。猜猜看这是什么? 生说(课件出示)你能用小数表示它的身高吗?
师: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有着长长地鼻子,猜出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谁来读给大家听。
师: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鸟,腿很长,跑的也很快。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
4、出示奥运图片 师:其实小数的用处还有很多。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也用到了小数,下面咱们来欣赏一些精彩瞬间。瞧,这是庞伟。。。
四、课堂总结
好了,同学们也看到了很多小数,其实小数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找小数的影子。
第五篇:小数乘整数教学实录
【设计理念】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以上已习得的知识、经验对本节课知识的构建非常有必要,因此我们在课的设计上力求沟通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教材以三峡工程——三峡发电了为素材引入课题,以“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着力点,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算理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在小数乘法到整数乘法的转化过程中逐步达成“理解小数乘整数”算理这一目标,最终归纳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生能说出算理,明白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能进行有序的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
3.在对算理的学习交流时,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思想,培养数学推理能力,规范数学表达。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小数乘整数在生活中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探索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音乐、自制答题板。
【教学学法】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手段】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等数学活动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判断、比较、归纳、总结等方式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一、复习导入:
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谁能快速的计算出这三道题目?
28×9= 280×9=
2800×9=
仔细观察这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比观察,你会更容易发现变化规律。
从上往下观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和积有什么变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下往上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对,这是有规律可循!积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设计意图:导入复习部分的创设意在唤起学生已有的旧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习新知识做思维方式和知识上的铺垫。】
二、提出问题
在世界的东方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勤劳的祖先创造过五千年的文明。而今,我们智慧的同胞们仍在不断的续写传奇。2009年,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它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效益等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工程的最前端。想不想亲自目睹下他的风采?下面,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放录像]
谁来继续介绍一下三峡电厂的具体情况!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想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意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刚才,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可以吗?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谁来列式?
58.6×6
三、解决问题:
1、估算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我们以前学过整数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数乘法。动脑想想,结果是多少? 我们先来估一估结果大约是多少?
(预设:58.6≈60,60×6=360,58.6×6≈360(万千瓦时))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要渗透在计算教学中,从而为后面学生计算精确值提供依据。)2.精确计算
58.6×6?的准确结果是多少呢?独立思考一下,看看能不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计算58.6×6?(1)小组合作
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第二,小组长记录下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
第三,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开始活动!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求知的渴望。同时,期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法。】(2)交流算法:
哪些小组愿意把组内的发现跟全班同学交流?有请代表。第一种:连加
(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58.6+58.6+58.6+58.6+58.6+58.6= 351.6)请评价下我们小组的做法?
小结:评价的小组不但理解了他们的方法,而且还有了更深入的分析,提出表扬!交流的小组想到了运用乘法的意义,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加法来解决,确实动脑思考了!其实啊,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设计意图:设计小组间的互相评价意在促使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互动促使课堂生成和深入。】
第二种:先×10,后÷10
还有哪个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们注意听,有疑问就问!对于这种方法,谁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把58.6×10变成586?”
(如果生提不出来,师:老师有问题要问,为什么要先乘以10,最后算出结果以后为什么还要再除以10?)
(如果提出问题)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用心思考了。老师追问:对于这种方法,你有问题要问吗?
(预设:因为把58.6扩大了10倍,用586×6=3516,积也扩大了10倍,要想得到原来的积,就必须缩小1/10,所以最后要除以10)
小结:这个方法真是巧妙,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我们熟悉的整数乘法,问题很容易解决了。你们组不但会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真厉害!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为实现生生互动创造基础。“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还有问题吗?”将这些问题直接抛给了学生,增加生生的互动。】
第三种:58×6+06.×6
你们小组有什么好方法? 谁来猜猜他们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真不简单,能把58.6拆成58和0.6的和,同样解决了问题。其实这就是咱们前面学过的一个运算律——乘法分配律。那你知道为什么0.6×6得3.6,他们怎么算的?(6×6=36,0.6×6=3.6。)小结:这里也是把0.6看成整数来计算!看来把小数变成整数来计算能解决大问题。
【设计意图: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迁移,此处也意在发散学生的思维,体现算法多样性。】 第四种:竖式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来看看你们小组的方法!
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动作是什么? 小结:这个小组也是先把小数变成整数来做的。【设计意图:感受不同的思维过程和方式,体会不同思维间的关联和区别。】(把第二种方法和最后一种方法同时展示,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思路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结:都是变成整数来计算的(3)算法优化
(把这四种方法同时展示,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一下这四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来!咱俩一起合作!就用这种方法把大家的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是,先把58.6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成为586。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谁的得数?)
提问:怎样才能得到原来58.6×6的积呢?小数点点在哪?
现在你明白了积里面的小数点是怎么来的吗?谁来把这个思路完整的说一遍?
是啊,这个小数点可不是随便点上去的。是把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绍一遍竖式方法的思路。)【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实现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从而促使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4)总结思想
多清晰的思路!同学们,你知道吗?刚才咱们在这整个的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转化成小数加法,或者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这种方法,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旧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家发现的过程,感受到了比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结:这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实际计算时不用写出来。只需像这样列竖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我这里还有一道题,你会算吗?
13.2×4
(2)再看这个问题,“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列出算式!观察这个算式与上面的有什么不同?
过渡:刚才我们做的是一位小数乘一位整数,这是一位小数乘两位整数。(出示错题)刚才,老师发现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你对他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找到错误原因,再次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结:其实呀!我们还要好好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了个醒。如果还有错的也不要着急。就像这样,先仔细找找原因,再改过来!
(3)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如何列式并解决呢?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孩子的叙述提问:0.62转化成了多少?扩大了多少倍变成62?计算出结果以后小数点又是怎么移动的?)
如果是二位小数乘整数,积会是几位小数?三位小数乘整数呢?四位小呢?
观察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它的积就有几位。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方法:计算一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计算两位小数乘整数时,先把两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然后把结果缩小到原来得1/100,就得到最后的得数„„.五、实际应用:
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最 后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一起来看!(数学小故事)(故事内容:老爷爷在卖苹果,1.5元一斤。小姑娘过来讲价:“太贵了,5元钱3斤卖不卖?”,老爷爷说:“不卖!不卖!”)
小结:看来不学会小数乘法的知识是不行的。刚才大家都认为老爷爷傻,其实呀,换一个角度想,老爷爷可能并不傻,他不贪图眼前的小利,讲究的是诚信经营。
【设计意图:数学小故事意在密切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应用的价值。】
结束语:这节课,还有几个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以后继续研究。今天咱们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