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张琳)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松柏二小 张 琳
音乐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不但有深远历史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学期以来,我结合本学科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展开的,还包括爱家乡、爱劳动、爱科学,尊敬师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等。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音乐课虽然希望学生能活跃课堂,但没有纪律的约束是不行的,无视纪律,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建立有序的课堂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有一定的规范,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在音乐的常规训练中,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对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学自强的,具有良好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素养的一代新人。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结合音乐作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编入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音乐作品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如歌曲《我的祖国》、《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等;有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如《不再麻烦好妈妈》、《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我们爱劳动》等;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教育,如《咱们从小讲礼貌》、《争当四个好少年》等。我们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美育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美妙的歌声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歌曲中获得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感召和影响是很大的,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极大的培养。
三、寓德育于艺术活动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
本学期开展的校园艺术节就是以弘扬团结、奋发、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主旋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体验艺术魅力,构建和谐校园”这一艺术节主题,挖掘学生音乐方面的潜能,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形式,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艺术节活动中,我们举行了 “立中国风,树民族韵”全校性唱唐诗比赛、校园“小百灵”课间卡拉ok比赛、班级音乐会等活动,这样既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活泼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课外生活的品位,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教育的多样化,能使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普及和提高。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音乐教育更为培育人的品德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诚信、团结、合作、能力,愿我们大家为培养具有优良素质人才的道路,探索前进。
第二篇: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渑池县城关镇xx学校
xxx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点是: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内容广泛的政治、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听音、视唱、发声、演奏等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最佳途径。正如列宁指出:“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一、在教学准备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的准备关键在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应当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的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我们多么幸福》、《国旗国旗我爱你》、《爱我中华》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作好教具、课件等其他的教学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红旗颂》欣赏教学中,我就准备了一面五星红旗放在新课的引入阶段进行展示,此外我还查找了三代领导人近十张关于开国大典的照片,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看照片,同学们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的感受,对他们更深切理解歌曲的情绪给予很好的帮助。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一节优质课中,教学过程是精粹,在此环节中体现德育教育最忌空洞说教,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指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作为教师就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把情感做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习惯。
三、在音乐感受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四、在学习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以往音乐课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往往让几个学生组成一组选唱一首歌曲,打上一个等级草草了事。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综合评价作用,更重要的是严重淡化了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都是我们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或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美的追求。例如:我在一次期末考核中,加入了父母评价一栏,让学生把《自己的事自己做》回家唱给父母听,还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创编歌词,表演给家长看,家长给出简要的评价。第二天看到家长们的评价时,让我大感意外。“她长大了,懂事了!”“我的宝贝儿子也会做事了!”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最好结果吗?
五、在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音乐与文化融合起来,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音乐与历史、地理、体育的关系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来讲,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中低年级同学的喜爱。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和表现”。学生在自由表现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自信与勇气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养成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六、在“三结合”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经常把“学者型局长”———教育局高局长作词,曲家乾校长、崔雪作曲的享誉辽宁的《我爱我家》、《父母心声》、《受伤的小鸟》、《隔辈亲》等歌曲在音乐课中让学生学唱,进行感恩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需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第三篇: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滨江中学 吴清华)【摘要】:正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常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时刻注意把思想品德、文明礼貌及爱国主义等有机地渗透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学到了英语,又在德育方面得到了教育,才符合我国教育方针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渗透德育 英语教师 中学生 运用英语 英语课堂教学
学校教育中,以德育为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素质的培养,并强调在其他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是我的点看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渗透德育。
初中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老师应善于充分挖掘。
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新编《仁爱版》英语教科书是一套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购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1〉.口语教学中,应注重文明礼貌用语的运用。如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等,虽然是最简单的打招呼和问候用语,但是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与和谐。再如Thank you/Sorry/You are welcome等,虽是简单,却很容易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2〉.词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如教词汇“love”时,我让学生用“love”造句,学生对此反应积极,争先恐后地说“I love my mother.I love my teacher.Grandpa and grandma love me.I love China·····,一个个充满爱意的句子,使全班都沉浸在爱的海洋里。再如“polite、helpful、and friendly”这几个词汇,就可以把他们引入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之中。〈3〉.课文教学中,适时适度渗透德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例如当学生了解了文化“Mother’s Day”,我结合Let’s make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卡片,回家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I love you, mum.Happy Mother’s Day。”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再如“Food”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教育的同时,对他们花钱买零食的做法给予了否定。在学习Abraham Lincoln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学习、永不放弃方面的教育,对部分学生不珍惜在校学习机会而是到校炫富的做法予以指出。另外,在Fashion这一单元我引入了外表美和心灵美这一话题;在Signs这一单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了社会公德教育。由此看来,教材中德育素材非常多,有待我们细心的发掘。
〈4〉.利用课外阅读和听力材料,加大德育渗透。课外阅读材料题材更加广泛,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引出相关的德育内容,例如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友爱互助、奋发向上、热爱祖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等。总之,英语教师在利用新教材组织教学中,都要注意结合新教材的德育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贯穿这些德育思想。这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身心整体发展的过程。(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心理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环绕着学生的种种心理需要进行教学。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加强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身体各部分名称时,可领学生做游戏“Touch the ××”,让学生在游戏中记住所学知识;又如在学习1-10数字时,可通过学习歌曲“Ten little candles”,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记忆。也可以采用双人、小组比赛等形式,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词比赛,即满足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集体主义精神。
(2)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其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这是掌握英语的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是加强听、说的训练。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说、同学讲及录音,也要求生回家听录音,从而培养学生的听力;在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脚的说,首先要敢说,不要有怕说错的心理,说的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英语的语感。
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个重要开端。让学生学习、掌握少量的语言知识,固然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这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树立榜样,激民学生的情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学生模仿力强,很容易从榜样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最直观的榜样。
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如:学生在取得了成绩后,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语“Well done/Great/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等,学生在交作业时,你说一句“Thank you”等等。
四、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指正,既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种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如我在教学Going shopping部分,巩固对话环节时,采用2人一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会话表演,单词和短语竞赛时采取多人一组的形式比赛,平时也多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其他活动,以此激发每位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这种有竞争、有合作的形式中,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在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努力地完善着自己,强烈的集体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当然,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
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要求教师有耐心、有恒心、有创新、懂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的渗透德育,而不是把英语课上成思品课。实践表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今后我要继续实践和探索,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都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对于深化小学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来讲,如何充分发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德育方面的功能,探索德育教育的路径,是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切实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十分善于模仿,尤其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模仿教师的行为。不管好坏,他们都会在短时间内模仿学会,却无法有效进行辨别和思考。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正确地处理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就很容易给学生留下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要想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首要的因素就要努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要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鼓励和引导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即使学生有什么错误的行为,教师也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而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二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领悟,进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作用。
二、用数学发展史和先进人物事迹鼓舞学生
数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用数学发展史和先进人物事迹鼓舞学生、激励学生。一是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当前,在小学生中存在一些对数学的错误理解,如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数学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针对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认识,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予以纠正,并且进行正确地引导。比如,数学教师可以列举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事迹:在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落后,祖冲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精确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比同时期的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通过数学先进人物的事迹感染学生。在新中国数学发展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生活趣事,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为国奉献的积极性。如在当时研究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陈景润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论证了“哥德巴赫猜想”,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光是验算草纸就装满了几间屋子。通过这样的鲜活事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献身数学事业,自觉为国家民族做出积极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态度 在一个人漫长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踏实严谨的作风和态度是其获得成功和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构成道德素质和个人操守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在这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一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求索的数学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数学趣味习题,如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这样算来,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题目,可能会觉得难,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放弃、不畏难,独立思考,敢于发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数学精神。二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数学态度。在这方面,小学生常常有很多不足,如有些学生作业马虎,或是计算不准确,或是书写不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引导,要让学生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在一项重大的科研项目里,一旦一个数字写错了,或者是小数点点错了,都会给研究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能力,加强研究探索,努力突破难点问题,丰富教育的路径和渠道,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实现新的发展。
第五篇: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常言道:“百年育人,德育为先”,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与社会、与人的广泛联系和接触过程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对其工作态度及完成工作的质量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更是重中之重。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存在于德育课堂上,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最重要作用”。因此,以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在哪些学科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那么,究竟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渗透原则 1.紧密性 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以电子商务专业中《网络营销》课为例,基于网络安全、交易安全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网络交易更需要诚信,才能增加网络消费者的信任度,才能使自己的网上营销更有市场。2.实效性
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还以网上交易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行实验,当学生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时候,最不希望的就是遭遇网上欺骗,反过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作为网络经营者最需要的就是诚信,通过这样的实际模拟、换位思考,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方式的诚信教育。
二、渗透方法 1.教学手段的创新
其实,教材当中还有许多内容遵循着学科当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挖掘运用并渗透到教学当中。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按照教学的自身规律,认真进行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在《电子商务师资格教训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公司”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改革实验,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2.教材教法的研讨
要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有利于教师充分挖掘寓于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和技能课是学生普遍欢迎的学科,如能抓住这块阵地,进行德育教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些课程在教学中的德育与专门的德育课程有着重大区别。它的重点是专业和技能的教学,教师必须在课程上按照教学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允许教师在此之外占用太多的时间单独讲德育理论。它必须是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我校一年级的《基础会计》学科教学中,通常以“道德:最基本的会计原理”为开场白,增加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使学生们一开始学习会计就接触职业道德,感受到浓重的道德氛围。
三、以渗透德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尝试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环节,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它伴随着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贴近现实生活,把握职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课,几经调整、修改,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已基本固定为《经济政治》《人生观》《法律常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比较符合中专生的实际情况,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这对学生将来选择工作岗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许多学校的德育课课程改革中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知识层次等条件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内容。比如,电子商务类的学生在《经济政治》学科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有关商品、货币、价值规律、资本的周转等方面的内容,在《职业道德》中应侧重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的。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其培养的学生中大多数将进入单位直接就业,因此,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在进行带有普遍意义的中学生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同时,应着重突出其道德品质教育的职业特色,为今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为此,我们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着重于以下几方面品质的培养。(1)为他人服务,乐于奉献精神的培养 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一份职业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但不同的分工往往会影响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向往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寻求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职业,是无可非议,甚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职业的选择,既是个人对社会的选择,也是社会对个人的选择。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在不同的岗位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如果他们违法乱纪、营私舞弊,将直接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因此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要对学生讲明“一时利”与“一世利”的关系,“大利”与“小利”、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3)与人协作,团结互助品质的培养
每一个就业的人都要同职业团体内部人员之间、同行之间及其他行业的人员发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在今后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协作越来越重要,任何人靠自己的单打独斗终将一事无成,甚至无法生存。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团结协作,并不排斥公平竞争。但竞争不能建立在贬低他人、损害他人的基础上。(4)勇于竞争,创新意识的培养
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就业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接受社会对自身的智慧、能力和劳动成果的检验,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我们要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勇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克服闭锁心理,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竞争意识还要培养学生不怕承担风险、不怕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培养跌倒了能再爬起来的勇气。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敢于创造,做他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善于开创新局面。
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让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开花,培养出一批批适合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二中等学校电子 商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