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点燃心理健康教育的导航灯
点燃心理健康教育的导航灯 ——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单位:香河县五百户镇第二小学 姓
名:常秋玲 邮
编:065404
点燃心理健康教育的导航灯
——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文章摘要: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自身健康地成长的沃土。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目标指向,能够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重塑和洗涤。挖掘语文教材中优秀人物的教育因素,重视人物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心理与知识技能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心理健康 品质 语文教学 评价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必备的内在条件。少年儿童期是心理变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身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问题、知识点、学生作业等为切入点,做到切入有点,渗透无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发现心理问题,及时纠偏。在教学中还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鼓励,实施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了以下一些尝试,现与同仁探讨如下:
一、重视方法,营造气氛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它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方法的情趣性,正是通过教学方法的动态的展示和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必要的气氛和内在的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助于形成学生乐观、自信、坚强的品格,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例如我在讲授《草原》一课时,先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并让多媒体介入课堂,在舒缓、优雅的音乐声中重现草原宽广秀美的奇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无穷魅力,体会生活的美好、温馨,并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的这些稍纵即逝的镜头,是因为他具有丰富细腻的感情,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挚爱。当学生具备了对生活的感悟力后,就会真正体会到“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真挚友情,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自然美、生活美就像空气一样包裹着他们,使他们“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吸进自己的肺腑,渗入自己的血液,”从而使学生心灵净化、情趣高尚。
正因如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用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适合的肢体语言,与对学生的期待相结合,能产生较佳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效果。灵活运用丰富有趣、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利用教材,多点塑造
小学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有很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将对小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教师可充分挖掘优秀人物的教育因素,重视人物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1、体会品质,培养个性
语文教材中有一大批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榜样群体,如处处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雷锋;全神贯注,醉心雕塑的罗丹;不怕困难和危险,任劳任怨修筑铁路的詹天佑;顾全大局蔺相如,勇于承认错误的廉颇„„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身上处处体现着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这些都可称得上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人物,深受学生的崇拜。体会文中情境要使学生进一步走近教材,走近人物的心理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依靠形象化的形体动作来组织儿童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体验角色的情趣变化,是一个直观而又收效良好的方法。
例如,六年级选读课文《军神》,课文情节简单,通过朗读,学生的认识还是浅层次的,没有受到心灵的震撼。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军神”,我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仔细揣摩刘伯承的语言和行为,了解刘伯承疗伤的过程。整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刘伯承的勇敢、机敏、坚毅,清楚这些后,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按照课文自己表演,体会刘伯承的意志,体会沃克医生由震惊到敬慕的情感变化,然后进行上台表演。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悟,不仅对刘伯承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仰和爱戴,而且受到了感染和鼓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欣赏人物的人格魅力中,受到人物高尚品质的感染,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参照榜样,形成良好的个性。
2、人物对照,课外延伸
人的心理不健康,可能是由于自身的某些不良心态产生的,如嫉妒、消极、自卑等。这种心态定会腐蚀人的身体,污染人的灵魂。在我们的语文基础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消极心态产生的不良后果,对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是有一定作用的。
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让学生对廉颇和蔺相如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廉颇心胸狭窄,蔺相如却宽容大度,他们最终的和解赢得了赵国几十年的安定。接着我又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对照、谈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或反思、或互评,看着同学们认真诚恳的样子,我知道,这节课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达到了!临近课时结束,我对本课进行了课外延伸,我问学生,你想对廉颇说些什么?学生自然会说“你妒忌别人的才干不好”,“不应该有妒忌心”等,至于妒忌心有哪些危害是一知半解的,为此我积极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课《草船借箭》,并鼓励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有了上一篇文章的铺垫,学生准确地了解了人物性格、把握了文章内容,并且通过借助网络了解到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最终郁郁而终的下场。
恰当有效的运用人物之间品质差异的对照,并采取相关知识课外延伸的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人物品质内涵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寻找到塑造自我成功的途径,从而走出自我认识不足的心理障碍,形成阳光的心态。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长处。它不是政治课,但它往往比政治课更能深入人心,更能催发起学生积极的心态,塑造出健康的人格。
三、不吝评价,激励有加
教师在评价中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维护学生的自尊,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通过评价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提高成绩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自身健康地成长,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1、方法多样,鼓励为上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过语文这扇窗,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思想认识有偏差的学生展开心理交流,适时、适度进行评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健康的人格,有着良好的作用。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多采用激励的语言、赞许的目光、爱抚的动作对学生进行积极性的评价。在作业评改中,我写上一段或一二句热情洋溢的话,发现对奋发学生的学习心态能胜过传统的优、良、合格。我努力使我的学生在积极的评价中成长,尽可能地找到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即使一个学生的朗读总体上看不够理想,也要想一想他朗读积极不积极,哪些字词读对了、读好了,声音响不响等,我都给予一定肯定。因为我深深的知道:有时老师的一个积极评价或一次使学生受伤害的评价,会伴随学生一生,所以,我要尽可能的给我所爱的学生最好的呵护和关怀。
2、重视学法,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在指导学生习作中,我带领学生积极寻求合理的学习方法,克服畏难心理,将学习过程由易到难:首先使用摘抄、积累、背诵的形式,要求学生把每篇课文的新词抄写下来,然后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增加词汇量,再者积极运用新词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后进行片段练习。这样不停循环的训练形式学生乐于接受,饶有兴趣的不知不觉地就消除了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学生的整体用词造句能力有所提高,同时,无论干什么事都贵在持之以恒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潜移默化的得到了培养。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持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是明确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其效果是春风化雨般的。我们只有坚持新课程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大胆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统一。
第二篇:“对话”——课堂教学的“导航灯”
“对话”——课堂教学的“导航灯”.txt3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对话”——课堂教学的“导航灯”
福建省安溪沼涛实小 苏 龙 霞 提要:“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发展的目的。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它必将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这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关键词:对话 亲历 沟通 交往 互动 生成 个性 共享 生命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学习状态。“对话”不仅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也是一个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对各种文本之间的理解等。克林伯格(lling berg l.)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对话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一、回归真实 文本对话对话教学是以“文本——教材”为中介进行的。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马丁)。应该让学生真实地去面对课程,真实地体验生命,真正地对话文本。
1、教材——师生的“谈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对话课程”,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一种过程。教材仅成为师生对话的凭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及教材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吃透两头,或选择使用,或删或减或增,或重组教材,完成教学与教材(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如“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教材只是出示了尺子的刻度及进率而已,针对此,教学时,我重编教材先引入分米,让学生结合身体、周围实际,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之后,再适时引出毫米。这样的重组,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学习也更有兴趣。
2、亲历——资源的共享。“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带自我意识地阅读、分析,他们将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让他们发表见解,并引导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久而久之的训练,将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上有个“质”的飞跃。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可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本内容,老师有意识提供一些学具如尺子、绳子、方格等,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去验证、去实验,他们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读一读,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将更深刻。当然,教师应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教材让学生去读一读,去划一划,去想一想,让学生亲近文本,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基础融入对新内容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亦能大大提高。
二、建构生成,师生对话 “对话教学——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因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1、你来我往,直面沟通。“沟通和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在进行着一场场你来我往的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与交锋中,知识点亦被逐步被点化,逐步凸显出来。听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座号吗?怎么样才能使别人一说到这号码便知道是你呢?同学甲——说清学校、班级、座号。同学乙——给不同的同学编不同的号码„„。老师——那你们想怎么编?同学——用不同的数字,用不同字母。老师——那请你们给自己编一个号码,可要说出理由哦,比比看,谁编的方法最清楚„„。老师在与学生碰撞中,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编号码,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开放时空,群体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野,从而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开放时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或有机点拨或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完成知识的生成、创造。如概念课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交流、汇报;几何形体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地实验、证明、小结;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合作解题后,再逐个说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计算课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尝试后对比、发现规律等等。
三、张扬个性,自由对话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陶行知早就提出“五个解放”,应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无限潜力才能被激发,这正是《新课标》告诉我们的: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
1、当好“首席”,还“个性”时时闪亮。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作为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只能是“平等的首席”,这正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满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建立一个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2、拓展课堂,让“对话”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活动、对话,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而这课堂更应是广泛的,不仅融教师、学生、教科书于其中,更应融网络、社会各有效资源于其中,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寻找对话对象(教师、学生、文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对话形式——看、摸、做、想、说、比„„。不仅可以随时感受到对话的魅力,参与到对话中来,还可以随处对话事物,对话精神,对话自己,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总之,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以人为本的。只有融入对话教学,才能使课堂上真正洋溢着生命的色彩,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也才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第三篇:“对话”——课堂教学的“导航灯”
“对话”——课堂教学的“导航灯”
福建省安溪沼涛实小 苏 龙 霞 提要:“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对话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发展的目的。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它必将发挥它在当代教育以至未来教育中的价值。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这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关键词:对话 亲历 沟通 交往 互动 生成 个性 共享 生命 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学习状态。“对话”不仅是与单个人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式,也是一个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对各种文本之间的理解等。克林伯格(lling berg l.)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对话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一、回归真实 文本对话对话教学是以“文本——教材”为中介进行的。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马丁)。应该让学生真实地去面对课程,真实地体验生命,真正地对话文本。
1、教材——师生的“谈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对话课程”,它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一种过程。教材仅成为师生对话的凭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及教材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深挖教材内容,吃透两头,或选择使用,或删或减或增,或重组教材,完成教学与教材(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如“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教材只是出示了尺子的刻度及进率而已,针对此,教学时,我重编教材先引入分米,让学生结合身体、周围实际,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之后,再适时引出毫米。这样的重组,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学习也更有兴趣。
2、亲历——资源的共享。“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带自我意识地阅读、分析,他们将得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让他们发表见解,并引导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挖掘。久而久之的训练,将使每个同学在学习上有个“质”的飞跃。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可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本内容,老师有意识提供一些学具如尺子、绳子、方格等,让学生自己运用工具去验证、去实验,他们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数一数,读一读,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将更深刻。当然,教师应针对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教材让学生去读一读,去划一划,去想一想,让学生亲近文本,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基础融入对新内容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亦能大大提高。
二、建构生成,师生对话 “对话教学——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因为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醒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促进新的意义的创造。
1、你来我往,直面沟通。“沟通和合作是对话教学的生态条件”。在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在进行着一场场你来我往的对话,在这样的交流与交锋中,知识点亦被逐步被点化,逐步凸显出来。听这样的一个片断: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座号吗?怎么样才能使别人一说到这号码便知道是你呢?同学甲——说清学校、班级、座号。同学乙——给不同的同学编不同的号码„„。老师——那你们想怎么编?同学——用不同的数字,用不同字母。老师——那请你们给自己编一个号码,可要说出理由哦,比比看,谁编的方法最清楚„„。老师在与学生碰撞中,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编号码,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开放时空,群体互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还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野,从而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针对教材内容,适时开放时空,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群群互动、交流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或有机点拨或加入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讨论,完成知识的生成、创造。如概念课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地阅读、交流、汇报;几何形体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地实验、证明、小结;应用题教学时让学生合作解题后,再逐个说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计算课教学时,让学生独立尝试后对比、发现规律等等。
三、张扬个性,自由对话对话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教学,陶行知早就提出“五个解放”,应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自我。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无限潜力才能被激发,这正是《新课标》告诉我们的: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
1、当好“首席”,还“个性”时时闪亮。对话教学,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而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作为教育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只能是“平等的首席”,这正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满意的笑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建立一个宽容的、支持性的对话课堂气氛,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2、拓展课堂,让“对话”无处不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活动、对话,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而这课堂更应是广泛的,不仅融教师、学生、教科书于其中,更应融网络、社会各有效资源于其中,让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地寻找对话对象(教师、学生、文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对话形式——看、摸、做、想、说、比„„。不仅可以随时感受到对话的魅力,参与到对话中来,还可以随处对话事物,对话精神,对话自己,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总之,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是沟通、合作的,是互动、交往的,是创造生成的,是以人为本的。只有融入对话教学,才能使课堂上真正洋溢着生命的色彩,让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也才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0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测试题 1.从学生个体发展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A.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德育效果。
B.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
C.减少不利影响,促进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答案正确!
2.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针中,“城乡结合,以城带乡”是指:
A.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推进”。
B.心理健康教育要“分类指导”。
C.心理健康教育要“协调发展”。
答案正确!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加快制度建设、课程建设。
B.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C.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答案正确!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A.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B.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予以治疗。
C.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答案正确!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应当:
A.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B.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
C.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绩的宣传工作。
答案正确!您的总得分:100 分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我的班级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图画和提示,使学生感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2、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使学生留心观察班级体中的好人好事,学会关心集体。
3、以“我是班级体中的XX小能手”为题说一段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找到自己在班级体中的位置和价值,更加热爱集体。
4、通过亲手设计、布置教室,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建设集体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小灵通报道的形式,使学生留心观察班级体,激发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一至四年级的全班合影。
2、选好小记者,课前进行训练。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集体生活
小组讨论:集体对于一个人成长的作用。
2、我在集体中成长先请学生说:照片上的自己和同学都有什么变化? 再讨论:从大家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齐读: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3、小灵通报道
形式活泼,可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也可由同学扮演小灵通上台报道。
4、看我的先小组内互说,在请代表上台说
教师小结: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是劳动小能手,有的是绘画小
能手,有的是做手工的能手,有的是小发明、小创造的能手,有的擅长体育运动,有的喜爱昆虫和植物的研究等等。你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建设好我们的班级体,丰富我们的班级体的生活,这就是爱班级体的具体表现。
5、我们的班级体最吸引人!
教师提出要求:边设计边动手画,不必范围太大,可以只设计班级体的角画好后,进行展览。
6、心灵小语
同学们,你们每天生活在集体中,有快乐也有苦恼,现在就请写下在集体生活中的体
验吧。
(二)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