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

时间:2019-05-15 02:1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

第一篇: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

长歌行(节选)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tóng)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笠(ruò 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寒食

唐 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娥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题临安邸(dǐ)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biàn)州。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泊(bó)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yú jiá)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游山西村(节选)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竹枝词(其一)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二篇:沪教版五年级古诗名人名言

五年级第一学期古诗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偏插茱萸少一人。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溪上遇雨(其二)唐·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春望 唐·王维 唐·杜甫 渭城朝雨浥轻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客舍青青柳色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劝君更尽一杯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塞(其一)石灰吟 唐·王昌龄 明·于谦 秦时明月汉时关,千锤万凿出深山,万里长征人未还。烈火焚烧若等闲。但使龙城飞将在,粉骨碎身浑不怕,不教胡马度阴山。要留清白在人间。

名人名言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源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

貌。

-罗素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

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森村诚一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

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王进喜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脱离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巴金

生活中最大的享受、最高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为人们所需要的。是使人们感到亲切的。

-高尔基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巴金

朋友也是说好话的多,所以真肯提你缺点的人倒是你难得的好友。

五年级下:

山中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蜀中九日 唐·王

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送柴侍御

-盖叫天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淮上渔者 唐·郑

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日 唐·韩

偓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风。

塞下曲 唐·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送崔子还京 唐·岑

参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三篇:沪教版四年级下古诗名言

1.忆江南(其一)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村居(清·高鼎)

草长(zhǎng)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5.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6.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wèi)有源头活水来。

7.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0.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1.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2.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3.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15.蜀相(唐·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6.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zhuàn)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忆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诗】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诗】乌云上涌,就如打翻的墨汁,还未来得及把山给遮住。暴雨骤至,雨花四溅,水珠犹如天上倾倒下的无数珍珠,纷纷溅入船中。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和白色的雨点,此时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无边。《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诗】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烟雾笼罩的寺庙,如今又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诗】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拟人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 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诗】不管是平地还是高山,无限风光都被蜜蜂采花酿蜜时独占了。它辛辛苦苦采集百 花酿成的蜂蜜,究竟是为谁送去甘甜呢?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诗】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河水啊。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诗】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诗】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诗】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蜀中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诗】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译诗】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竹石 清•郑燮(xiè)(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诗】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题诗后

唐·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译诗】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蜀相

唐·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诗】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诗】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1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3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

4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 5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差一点就终止不做了。——莎士比亚

6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夏衍

7在惊涛骇浪中,拿稳着舵,虽千转百折,仍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终有达到彼岸的时候。——邹韬奋 8看哪!世界不是劳动的艺术品吗?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

——邓中夏

9世界是一本书,从不旅行的人等于只看了这本书的一页而已。——奥古斯狄尼斯 10谁要想出国远游,谁就得先把祖国的山山水水装在心里。

——托•富勒 11能使你所爱的人快乐,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罗曼•罗兰

12给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让他们谦逊谨慎,孝敬父母,爱戴亲友。——西塞罗 13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高尔基

14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闻一多 15只有看到每个人的长处,才能有权得到朋友们最真挚的友谊。

——泰戈尔 16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萧伯纳 17朋友间也需要有劝告和责备,只要从善意出发的,我们就应友善地接受。——西塞罗 18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亦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淡敏 19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却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成为果实。——佚名 20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21 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爱迪生

第四篇:沪教版二年级下必背古诗

元日 北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名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

(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2)屠苏:美酒名。

(3)曈曈[音“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4)桃: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名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注释:

1、华:即花。芳华,芬芳的鲜花。

2、初,刚刚,有怨春来过晚、花开太迟之感。惊,惊讶。这句意:二月才刚刚见到小草的嫩芽。流露出诗人久盼的春色终于快来了。

3、庭树,庭,指天井,小园子里的树。这句意:白雪嫌春天来得太晚,故飞飞扬扬落在庭树上,装点春色。

诗意: 前两句说新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才见到春草发芽。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白雪等不得春色的姗姗来迟,竟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一派春意。全诗变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写成热闹的仲春,是一首别开生面的佳作。

赏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传神。「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显得十分含蕴。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怅惘、遗憾,而是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一翻再翻,使读者如入山阴道上,有应接不暇之感。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名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注释:

①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②独步:独自散步。③塔:墓地。④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⑤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诗意: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赏析】

陆游空怀一腔报国志,被秦桧之孙迫害后,只好投靠在四川制置使范成大麾下,这段时间他作了大量的诗,到杜甫草堂拜谒,还曾为杜甫的绝句“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闲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到犀浦考察“黄师塔”的出处。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下:沿江顺流而下。

8、尽:消失。

9、惟见:只能见到。

10、天际:天边。

译文: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诗人站在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

赏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 “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

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在理。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塞下曲.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飞,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名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平明:天刚亮。

白羽:箭尾白色鸟羽,指箭。

没:嵌入。

石棱:大石块突出部分。

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赏析:

本诗利用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情节变化,表现了将军的勇武。将军把箭射入石棱中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全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淳厚。此诗用的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典故.据说李广有一次出去巡逻,暮色苍茫中看到草丛中卧着一只虎,便拉开弓射去.次日早晨去找虎,却发现箭射在一块大石头上,箭镞已经没入石头.但是他再次引弓射石头,却再也射不进去了.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是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名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 :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是指天气晴朗的日子。

2.寻芳:游春,踏青。游赏美景。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3.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4.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6.滨:水边。

7.一时:一下子。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寒食

韩翃

风御柳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名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注释:

1.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古人每逢这节日,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称“寒食”。2.御柳:御苑中的杨柳。

3.“日暮”两句:据说汉时寒食禁火,朝廷特赐侯家蜡烛。“传”,挨家传赐。“五侯”,一说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另一说指东汉桓帝时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4.斜:读(xi),与“花”“家”押韵。

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赏析:

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名句:泥融飞燕子,注释:

沙暖睡鸳鸯。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平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

忆江南

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②谙(音安):熟悉。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选我~~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释;

(1)都:唐时的京城长安。

(2)人面:一个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3)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译文: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足见这个时间和地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难忘的记忆。第二句是写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们犹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则“人面”之美可以想见;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

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过华清宫绝句 唐代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名句:长安回望绣成堆

注释:①华清宫:故址在陕西临潼县骊山上,是唐玄宗、杨贵妃的游乐之地。②回望:回头远望。③绣成堆:形容骊山突兀而奇秀的景色。④千门:夸张之语,指所有华清宫的宫门。⑤次第:一个接一个地。⑥一骑(jì):一人一马的合称。⑦红尘:指策马疾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⑧妃子:指扬贵妃。

诗意: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赏析: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杜牧擅长创作咏史绝句。《过华清宫》便是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过华清宫》同题作品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骄奢淫侈。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

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注释: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②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波光闪动的样子。③方:正。④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⑤亦:也。⑥奇:奇妙。⑦欲:想要。⑧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⑨总相宜:总是很适合。

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前两句分别描写的是西湖晴天的水光和雨天的山色。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后两句,诗人用了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主要因为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其美丽。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还是雨态,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乡村四月

南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名句:绿遍山原白满川

注释:①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②子规:杜鹃鸟。③才了:刚刚。④山原:山陵和原野。⑤蚕桑:种桑养蚕。⑥了:结束。⑦如:好像。

诗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

赏析:这首诗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和那清丽的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乡村四月份画面。这等悠然的意境,天下何人不向往啊。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

注释:①先知:最先感觉到。②蒌蒿:春天的一种野草。③芦芽:芦苇的嫩芽,又叫芦笋。④欲:将要。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赏析: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名句:黄梅时节家家雨

注释: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⑤有约:即邀约友人。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诗意: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处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烛芯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截„„ 赏析:诗的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中,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

泊船瓜洲 北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名句:京口瓜洲一水间 注释:①泊:停船靠岸。②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⑤数重:几层。⑥绿:吹绿了。⑦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诗意:从京口到瓜洲只是一江之隔,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赏析:古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名句:茅檐长扫净无苔

注释:①书:书写,题诗。②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在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好友。③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④无苔:没有青苔。⑤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田园中分成的小区。⑥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⑦将:携带。⑧绿:指水色。⑨排闼(tà):推门闯入。闼:小门。⑩送青来:送来绿色。

诗意: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赏析: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名句:不论平地与山尖

注释:①山尖:山峰的顶端。②尽:全部。③占:占领。④采:采摘。⑤成:酿成。⑥为(wèi):替。

诗意: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赏析:首两句诗人集中于叙述,描写了蜜蜂的辛苦劳作。其意思是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有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被蜜蜂占领了。诗人结合蜜蜂的生物特点,着力于描写了蜜蜂不辞辛劳,劳碌奔波的生活。后两句以议论为主。不但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而且还运用了并提的手法。两层意义明显地表明了蜜蜂的辛苦劳作却是给予别人以甜蜜生活。诗人把它们并提在一句中,不但结构紧凑,具有诗化的语言特点,而且易于引发读者思考,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就反问手法来说,不但揭示了诗歌的主题——对蜜蜂为他人辛勤劳作的赞美,而且在加强了对蜜蜂的歌颂与赞美,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人蕴含其中的人生体验。

赠汪伦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名句:李白乘舟将欲行

注释: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作这首诗赠与汪伦。②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③桃花潭:水潭名,在泾县西南。④深千尺:形容很深。

诗意: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他不禁感叹道: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汪伦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诗的后两句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

第五篇:沪教版音乐 五年级下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窦 献 江

中三家镇中心小学 第一课 自古英雄出少年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雨花石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雨花石》是一首风格浓郁的河北民歌,描写了淳朴的农村孩子勤劳,快乐的学习生活的场景。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着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小学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说来个性强,爱“占尖儿”,不爱学习。通过本歌的教学,要使学生懂得做一名好儿童,学习相互帮助,学习农村孩子勤劳爱学习的好榜样。三.教学目标:

1、用轻松,愉快 昂扬的声音唱出《雨花石》的自豪感。

2、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革命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3.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掌握。五.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六.教学过程:

(一).练声: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2.基本训练

动物练声曲

(师)小猫 怎样

(生)miao miao miao 小鸭 怎样

ga

ga

ga

火车 怎样

wu wu

wu。

(二).新歌教学:

(1)听歌曲录音磁带,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旋律:(2)教师出示课本图片,再听歌曲一遍。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交流:“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4)教师范唱,初步学唱歌曲:(5)教师弹唱带学生试唱。

(6)教师告诉学生歌曲处理的地方:如,唱到第二、三句,情绪要愉快、昂扬。(7)幼儿跟着歌曲录音一起唱,教师及时纠正不足之处。(8)教师弹奏学生唱。

八.音乐教学活动:表演活动创编

(1)请愿意唱给大家听的学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并演唱。(2)教师即兴教动作,学生自己根据动作创编。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 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歌唱二小放牛郎》是冼星海创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最后两句“只怕不抵抗”的歌词,扩充了乐句、突出了主题,更加深了歌曲的感染力。爱祖国、爱人民是每个时代都要弘扬的主旋律。对于处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讲,抗日战争时期是陌生的。他们仅仅知道日本鬼子这个词语,对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罪行、中国人所遭受的耻辱了解甚少,对那个时期所产生的英雄、音乐家、抗日救亡歌曲也了解不多。针对这一情况,从激发爱国热情、抒发爱国情怀为爱国行动入手,通过欣赏、演唱、了解相关文化等教学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三.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2、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三句“只怕不抵抗”的唱法。五.教学准备: 录音机

抗日战争课件视频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激趣法: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听《共产儿童团歌》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师:刚才我们听着《共产儿童团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教室,歌声又把我们带回了革命战争年代。60年前一个叫海娃的儿童团团长,他经常给八路军送鸡毛信,没想到有一次半路遇见了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信拴在羊的大尾巴上,海娃凭借聪明和机智保住了鸡毛信。根据鸡毛信所提供的重要情报,八路军一举歼灭了鬼子,还活捉了日本司令,你们说海娃是不是一个小英雄呀? 师:现在我们成立一个雏鹰战队,一起走进时光隧道,回到抗日战争年代一起去打鬼子(三).难点学习:

1、要打鬼子,必须先练好枪法,拿出手枪,跟老师瞄准。XX XX | X 0 | XX XX

| X 0|(手枪)叭

练好手枪,接下来练冲锋枪: X.X|X X| X.X|XX X.X |X-| X 0|

2、口号练习

XX

X X | X

0X|

X -| X

X

| X-| 不怕 年纪 小

抗 X.X |

X X

|

X.X

|

X X X.X |X -| 只 怕

不 抵

抗 只

抵 抗

3、唱难点句

为了让口号更嘹亮,我们把它唱出来,跟老师唱,跟琴唱 12 13 |

103|-|

36| 1-| 10 不怕年纪

抗 3.5 |6 |

1.6 |2 3.2 |1 -| 只 怕

不 抵

不抵

看一下,这两句口号,你们发现了什么? 4、学唱歌曲

师: 敌人就在前方,看我们怎么对付 出示:

5 |

0|

13| 0 | 一刀

枪 打 东 洋 男生唱,女生唱,齐唱。

师 : 我们胜利了,个个都是好样的,听喇叭吹响 了,铜鼓敲响了,老师想用一首歌来慰劳你们这些小英雄。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5介绍作者:洗星海(四).听跟唱歌曲

八、音乐教学活动:表演歌曲

为了庆祝雏鹰战队的凯旋归来,我们将举行庆功会,让大家讨论如何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这首歌。

教学结束;真不愧是雏鹰战队的小英雄,个个机智灵活,从你们身上老师仿佛看见当年的那些小英雄,老师相信你们会像雏鹰一样勇敢,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将来用扎实的科学技术建设我们的国家。小英雄们建设祖国的号角吹响了,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唱着歌曲《只怕不抵抗》一起走向校园.第二课 春意融融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斑鸠调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斑鸠调》是一首活泼短小的儿童歌曲,创作于20世纪50 年代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4|2拍,歌的节奏对称规律性强,有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组成,结合生动的歌谣体歌词,形象的刻画了小朋友天真爱动的性格特点。跳绳活动是左右两只手和左右两只脚都同时操作且有一定节奏的活动。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左半脑和右半脑协调发展,还可培养孩子具有规律性节奏感,使儿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面发展,爱上运动。三.教学内容:

1、表演歌曲《斑鸠调》和学唱歌曲《斑鸠调》。

2、复习巩固走与跑组成的节奏,并练习创编2-4小节 四.教学目标:

1、巩固走与跑的时值,并准确的读出节奏,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与大家一起整齐的演唱歌曲,并用歌曲与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五.教材分析:《斑鸠调》是一首活泼短波折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歌曲的节奏规律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形象生动、活泼,是多年来深受儿童们喜爱的一首歌曲。

六.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自己创作歌词 七.教具准备:录音机等 八.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九.教学过程:

(一)、听《其多列》做动作进教室。(二)、师生问好

(三)、新授课

1、聆听《快乐的一天》中的两个片段《上学去》和《静静睡》⑴《上学去》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段音乐,请大家打开书本第8页,请小朋友们在听第一段音乐时找一找书上的五副插图中那副插图正好表达了音乐所描绘的故事。生:上学去。

师:真棒!这个音乐所表现的正是我们上学去的情景,音乐非常的欢快,跳跃,说明我们小朋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生:开心的,快乐的,愉快的 ⑵《静静睡》

师: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帮个忙了,大家看这第五副图,妈妈在哄小朋友睡觉,那么这副图如果用音乐来描绘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呢? 生:温暖的,舒服的,感动的,甜蜜的,师: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播放音乐)

师:哇这个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果然是非常温暖,我们好象都睡在妈妈的怀抱里了。这快乐的一天啊,除了上学去和静静睡之外还包括很多,比如上课,做游戏等。

2、学唱歌曲《斑鸠调》 ⑴初次聆听歌曲

师:请大家注意了这是什么音乐?(弹奏下课的铃声音乐)生:下课的铃声

师:很好,啊,下课了,张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在跳绳,老师也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来了。⑵念歌词

师:大家看我跳的多开心,哎,先看老师在做什么?(栓铃铛)生:把铃铛绑在绳子上。

师:对了,这也叫栓铃铛,就是绑铃铛,系铃铛的意思。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仔细听哦,学会了你们也可以边唱边跳了。(念歌词跳绳)

师:好,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条绳子,一起跟老师边念边跳吧!

⑶学唱歌曲重点解决跳进,启发学生感受“小绳”的轻巧与灵活,从而体会在演唱中应轻巧跳跃

⑷学生随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学生可自由加入动作表演)。

十、音乐教学活动:创编歌词选出创作较好的歌词全班有表情的演唱。教学结束:师:小朋友们,老师看着你们一天天长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我希望你们过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快乐的上学,快乐的游戏,快乐的入睡。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 《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把心儿种在春天里》是一首3|4拍 大调式的儿童歌曲,全曲有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通过拟人的手法把小鸡栩栩如生的描绘的会做早操,诙谐幽默,平易如口语似的形象化的歌词,道出了健康的真谛。充满着动感和活力。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争强好胜。他们大都喜欢唱歌,乐于表演,模仿能力较强,但又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们有着无穷的力量,他们爱发现,爱思考,爱创新。小脑瓜里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时常会给课堂带来精彩,这首歌就非常的适合他们爱动的性格。三.教学内容:唱一唱:

《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听一听:

《春到沂河》 编一编:

《爱唱歌的鸟》

四、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学习节奏,感受节奏、体会节奏,学习将节奏引入生活和学习中;在生活和学习中掌握运用节奏和写作节奏;

2、学唱节奏活泼欢快的歌曲,理解歌曲的旋律是由节奏和音符构成的道理;学习用简单节奏和简单旋律。

五、教学重点难点:把动作记住和边唱边跳《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欣赏法:就是聆听歌曲旋律,来表达感受。激趣法: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进入课堂,师生问好:(一连串的琶音)师:

345-

小 朋

友们

好!生:

毛 老

师 您

好!

(1).音乐律动。(律动音乐《健康歌》)

整队,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旋律。(2).复习歌曲《跳绳》。

(3).歌曲新授:师:刚才老师带领小朋友活动了一下身体,舒不舒服呀,每天的课间操是给同学们培养锻炼身体的,小朋友的身体锻炼后就会越来越强壮,今天老师带来个一个小动物学小朋友做一做早操,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出示课题:《把心儿种在春天里》。4.学唱歌曲:

(1).磁带范唱,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唱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 中的错误。

(4).跟着伴奏带演唱。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八、音乐教学活动:舞蹈动作加入:教师根据歌词改编的,要比较的生动形象。

教学结束:分组上台表演,如果可以表现力强的同学便唱边跳。

第三课

弦歌悠扬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我是一粒米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歌曲《我和提琴》是一首三段体的叙事性儿童表演歌曲,每段结尾的旋律都根据内容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用拟人的手法劝告小朋友要节约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本课是在音乐审美感知探索的基础上,加深对音乐美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音乐审美创造的阶段。创编表演唱《我和提琴》正是歌曲学唱的延伸与拓展,通过歌唱——讨论——创编——合作表演等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在编创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我会调动起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创造、表演经验,教师应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创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学生逐步积累成熟、规范的表演经验。三.教学内容

1.复习节奏儿歌《小小鸡》

2.学唱歌曲《我和提琴》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和提琴》,并通过歌表演及演唱形式的变化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倡导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风尚。

2.通过复习儿歌《小小鸡》,进一步提升学生节奏感和多声部配合能力,并且通过 儿歌朗读处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重难点

1.用自然亲切的音色演唱歌曲,在演唱中加入动作表演和变化演唱形式。

2.准确把握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唱好各段歌词,把握好歌曲结尾。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激趣法:运用各种学习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律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听《我和提琴》的伴奏音乐边手拉手一起用跑跳步进入教室,教师可以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律动。

设计说明: 歌曲《我和提琴》曲调篇幅较长、变化较多,所以我创设多听的机会让学生反复感受。听琴入室环节就把握时机、单刀直入,让学生聆听感受。

二、复习节奏儿歌《小小鸡》

(一)复读儿歌《小小鸡》

(二)为儿歌中动物叫声加入强弱变化

(三)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朗读形式朗读儿歌

设计说明:复习环节除了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外,教师更可以细化要求,把教学做深做透。另外,复习环节更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处加入朗读形式的变化旨为后面创编各类演唱形式做铺垫。

三、学唱歌曲《我和提琴》

(一)学唱导入——古诗吟颂《锄禾》

设计说明:用和歌曲相同主题的古诗作为导入,使学生及时准确把握本课所倡导的节约风尚。

(二)感受歌曲

1.以歌曲《我和提琴》旋律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借助多媒体介绍粮食种植过程

2.以布袋木偶的形式引出小米粒与小淘气两个角色,教师进行范唱

(三)分段学唱歌曲

1.用听唱法学唱各段歌曲

2.歌曲处理——根据每段歌曲不同情绪和内容,自然地融入动作、表情和音色变化

设计说明:针对歌曲《我和提琴》各段词曲搭配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分段学唱法,尤其应指导学生唱准每段歌曲结尾。在边学边唱中加入表演和音色处理,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和准确把握各段歌曲情绪。

八.音乐教学活动:创编演唱形式

1.按书本提示,用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歌曲

2.学生自编各种演唱形式

设计说明: 用不同歌唱形式演唱歌曲,既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歌唱表现手法。教师结束——结合: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风尚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 小乐对

二.教材分析: 《小乐对》是一首由山西名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它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农村的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四二拍的节奏特点──强弱规律,学习山西民歌的音调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技能目标:学生能用活泼地、天真地、诙谐和地方风格的情绪,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小乐对》。

3、思想目标:通过活泼地、天真地、欢快地音乐形象,使学生受到浓烈的乡土气息的感染和热爱劳动,勤俭朴素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二拍的节奏特点,以及山西民歌的音调特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每句尾字都带有儿话音的句子。

五. 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检查坐姿。

2、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为唱歌作准备(要求口腔打开,吐字清晰)。

(2)视唱练习。

(3)节奏练习:通过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四二拍常用的节奏型,为旋律创作打下基础。

3、导入新课

这一程序是通向新知识的桥梁。通过对歌曲《拾豆豆》的内容介绍,激发学生学习本歌曲的兴趣。

4、听录音范唱,这样对歌曲有个大概印象。

5、曲谱分析:通过曲谱分析,使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四二拍的节奏特点,附点音符,滑音,总结出了广东民歌的音调特点。

6、学歌谱:学生听老师唱一句,跟着唱一句,然后跟琴唱,最后视唱全曲,难点反复练习。

7、学唱歌曲:生齐读歌词,教师唱谱,学生填词,教师直接教唱歌词,然后跟琴哼唱,轻声唱,齐唱。

8、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清晰的吐字、咬字及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七、音乐教学活动:表演歌曲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活泼形象的动作。

(2)让部分同学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部分同学演唱。

(3)师生再见曲,结束这节课。

第四课 邻邦之声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故乡恋情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故乡恋情》是小学教材中不多见的一种由羽调式转 为商调式的一首歌曲。2/4 拍号轻快的节奏型贯穿全曲,使歌曲旋律极富动感,生动地描绘了藏族小朋友欢聚在一起的热闹气氛和愉快心情。简练的歌词形象刻画出一幅和谐团结、又吹又唱又跳的热闹场面。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用欢快的情绪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故乡恋情》

2、认识反复记号并懂得其在歌曲中的用途。

3、通过律动体会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4、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认识反复记号。

教学难点:体会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用途。五.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欣赏法:就是聆听歌曲旋律,来表达感受。七.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请同学眼睛看谱先听教师范唱

2、请同学说一说这段乐句的情绪怎样(柔和)

3、请同学跟琴用“LU”模唱再唱词

4、听教师在钢琴上弹一组音的音

注意:要有感情的演唱“宝”、“了”的长音要唱的平稳“坶”要用哼鸣来唱要轻轻结束结尾渐慢

比高请同学用“LU”来模唱教师弹

(二)、常规训练复习

1、复习所学习的歌曲

(三).教师讲解新歌,认识铝板琴

1、像刚才奏出比唱的音

高的可以在乐器上也可以演高的音比如乐器——铝板琴

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由长短不一的小金属介绍铝板琴:铝板琴又称钢板琴富有穿透力 片按音的高低顺序排列而成用小木槌敲击金属片而发声铝板琴声音清脆明亮(四)、学唱歌曲《故乡恋情》 播放课件: 1.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有

2.教师在范唱请同学模唱

3.请同学观察曲谱上有的乐句要唱两遍

记号

不认识的(反复记号)

讲解反复记号:请同学看书读谱知识的两小节乐句唱一唱上面的一句在看下面有反复记号再请同学唱一唱

首歌里的?

4.请同学看《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的曲谱说一说(反复记号)应怎样运用?(第三行要唱两遍)

5.再次模唱注意反复记号处

6.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练唱

8.歌曲处理:第一小节里一音对两字的歌词(聚集在、集会的)、要唱的轻快、准确。9.反复练唱

10、请同学听录音伴奏演唱并做一做动作

八、音乐教学活动:欣赏:《挤羊奶》,扮演挤一挤。

特点听了有感觉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 《木瓜恰恰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与舞蹈。2.学习用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根据新疆哈萨克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歌词以第一人称出现,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了儿童热爱边防军、赞美边防军、立志学习边防军的真挚感情。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与快乐,通过听、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感受、创作和表现音乐的美。军,立志学习边防军的真挚感情。四.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练声: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2.基本训练

动物练声曲

(师)小猫 怎样

(生)miao miao miao 小鸭 怎样

ga

ga

ga

火车 怎样

wu wu

wu。

(二)新歌教学: 1.播放小阿尔法的歌舞表演,导入新课。

2.提问:你们认识他吗?他是哪里的小朋友呢?(答:小阿尔法是新疆的小朋友。)

3.师简介新疆,并通过图片,多媒体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4.师:今天老师还请了一位来自新疆的叫做萨依拉的小朋友给我们唱首《我爱雪莲花》,大家请欣赏。

5.播放音乐《木瓜恰恰恰》,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

6.学生初步谈感受,师提问:你知道雪莲花生长在新疆的哪里吗,吐依拉小朋友要把它送给谁呢?

7.学生复听一遍,回答:雪莲花生长在天生上,吐依拉要把花送给边防军叔叔。

8.师问: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花送给边防军叔叔呢?师讲述关于吐依拉与边防军叔叔的故事。

9边防军叔叔真勇敢,真伟大,让我们也用歌声来赞美他,把鲜花送给他吧。

10.学生跟着音乐唱一遍

七、音乐教学活动:

1.启发学生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师评价表扬。

师:吐依拉希望自己长大了可以跟边防军叔叔一样保卫国家,你们有什么样的 理想和愿望呢?学生谈自己的理想。

2.希望同学从现在起好好好学习,将来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学生齐唱,歌曲在本课歌曲声中结束。

第五课 音乐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司马光砸缸》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司马光砸缸》是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试用音乐课本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插曲,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丈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黎鲜明,儿童情趣颇为浓郁。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处于低 年级向高年级过渡阶段,有的同学很好表现,能随着音乐自在地起舞,有的同学却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被同学嘲笑,而拒绝参加各种活功。这就成为组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生动的语言,充满鼓励和赞许的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参加活动的热·隋。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欣赏歌曲《司马光砸缸》,了解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行为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哼唱、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纲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3、情感目标: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来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感知劳动的光荣,懂得劳动使生活幸福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司马光砸缸》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次活动主题-爱劳动,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司马光砸缸》,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结合模仿满足低年级儿童的好动性,使学生从小建立起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五.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一)、音乐知识——音的强弱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打击乐器的名称是什么?” 生:铃鼓。

师:现在老师分别用铃鼓敲出两个声音,你来对比一下,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生:a.声音一个大一个小

B、声音一个重一个轻 C、声音一个强一个弱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观察,了解认识音的强弱,采取对比的方法来学习.)

2、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的来感受音的强弱

师:其实,生活中声音的大小,就是音乐中所指的强弱,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在对比下能体现出强与弱呢?(鼓励学生多说)(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3、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看,老师这里有两个老朋友,他们也忍不住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了,看看他们是谁啊?(老虎和猫)(课件演示)他们两个的叫声对比来说谁的声音强,谁的声音弱呢?(老虎 ——

小猫 ——

弱)

4:师:同学们真棒,每一个问题回答的都那么准确,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 歌曲,让我们一起来为歌曲伴奏吧,这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每个小节都是由一个强拍,一个弱拍组成的,所以,请同学们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当强拍的时候我们击掌,当弱拍的时候我们拍腿,听明白了吗?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吧。(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利用强弱的学习,为歌曲伴奏,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初听歌曲《劳动最光荣》由知识学习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中)

(二)欣赏歌曲

1、导入新课:师:同学做得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也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欣赏的歌曲,歌的名字就叫《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 获得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这个美术片的片段,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多媒体播放录像)

2、师:等课后老师会把完整的 美术片放给大家看的,通过简短的影片我们又对歌曲加深了印象,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问题是:歌曲中都出现了那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做什么?(播放音频)

3、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小鸟————梳妆

公鸡————唱歌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糖

小蝴蝶——贪玩耍

4、教师提问:大公鸡、小鸟,小蜜蜂、小喜鹊他们的表现与小蝴蝶有什么不同啊?(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学习不劳动,其他的小动物都很勤劳,爱劳动)

(设计意图:引到本课的主题,“劳动最光荣”)

七、音乐教学活动:歌曲创编

同学们回答 的太棒了,作为奖励,老师再给你们放一段精美的小舞蹈,看看视频里小朋友是这样用舞蹈来表现歌曲的(播放多媒体视频)这些小朋友跳的好不好啊?那你们能自己为歌曲来创编一个小表演吗?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比他们跳得还要好!

第二课时

一.教学题目:多来咪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多来咪》是一首特立尼达民歌。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4|4拍,大调式,歌曲结构方整,是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词中较多的使用衬词和拍手动作配合,十歌曲别具一格,富有情趣,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增强了音乐表现力,表达了特立尼达人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和乐观奔放的性格。三.教学内容:

1、表演《多来咪》

2、聆听《加伏特舞曲》 四.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歌唱并用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演唱和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2、通过音乐律动和音乐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能够用动作体现的节奏。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荣誉精神。五.教学重点:

1、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2、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教学难点:

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郊游》

师:同学们,从美丽的校园,走进咱们的音乐教室,你们高兴吗?幸福吗?如果幸福的话就让我们拍拍手吧!

2.律动《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

二、学习歌曲

1、导入新课

师:刚刚我们听的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在遥远的拉丁美洲,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岛国——特立尼达,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沥青湖,有令人向往的热带雨林,还盛产优质的甘蔗、咖啡,可可,最重要的是那里居住着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歌曲热烈而欢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特立尼达去听听他们的歌。

2、初听歌曲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让我们带着这些情绪再一次聆听,并想一想歌曲中小朋友唱的哪一句给你的印象最深。

3.出示课题 学习歌曲(1)老师轻声哼唱

提问:每一乐句中都有“哈里罗”,你们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哈里罗”是特立尼达小朋友表达高兴心情的一种方式,课间你们会用什么声音和动作表现高兴的心情。

A:嘻嘻嘻 B:哈哈哈 C:嘿嘿嘿

(老师手指到哪一组,哪组发出声音,大家一起来)(2)老师读歌词

师:老师读歌词,你们看老师的手势。跟着音乐唱:

罗(嘻嘻)(3)学生跟音乐加衬词

师:来和着我们的音乐,加上我们高兴的声音。(4)学生高兴的读歌词

师:让我们把高兴的声音放进歌词里,读一读(5)跟音乐轻唱

师:读得真好,我想你们唱得一定更棒!来,我们跟着音乐唱一唱。(6)重难点解决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在唱到“哈里罗”的时候做的动作,它是有节奏的(出示卡片)(7)师生一起跳

师: 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跳起来。4.创编(1)创编歌词

师:小朋友们,咱们跟着音乐还能做些什么呢?(2)编创表演

师:除了唱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这首欢快的歌曲?大家讨论一下,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里准备,待会儿我们要评出最具创意奖。(各小组表演)

(3)打击乐器

师:跳着跳着,老师发现有些同学随着音乐有节奏跺脚,老师这儿有两种乐器,哪一组需要,请组长到老师这儿领,其余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唱歌、跳舞。

八、音乐教学活动:欣赏《加伏特舞曲》

1、初听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听,法国的小朋友踏着欢快的舞步向走来(放音乐)

2、复听

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老师听得有冲动,想用画笔来画画,来随着老师的画笔,再一次听听音乐。

3、再听

师:美丽的春姑娘手捧鲜花,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这里,邀请大家去参加春天的舞会,大家愿意吗?(学生跟着音乐自由的表演)

教学结束:师:来,让我们和春姑娘一起用你最美丽的动作走进舞会现场吧!(随着《加伏特舞曲》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六课

拥抱大地

第一课时

一.教学题目: 《大地的爱》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大地的爱》是一首西班牙民歌,它以浅显、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表达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泛舟于平静水面的愉快心情。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一段体结构,2/4拍旋律优美平缓,节奏流畅,富有韵律感,适合让刚学谱孩子们唱。此歌可以边唱边表演。三.教学目标:

1、在律动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反应。

2、学会《大地的爱》这首歌,并大胆、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积极的表现自己对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从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评价过程中,求得表现音乐形式的统一认识。

五.教学准备:

录音机

课件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就是老师直接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听唱法:就是听老师唱,或者其他媒体唱,学生跟着学。对比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情景法:把乐曲所描写的画面模拟出来。表演法:用舞蹈的形式把音乐的情感表现出来。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划过船吗?坐着小船在湖中飘呀飘的感觉可真是妙极了。今天,肖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烈士公园划船好不好?

二、引导掌握

(一)导学铺垫老师弹琴,学生跟着音乐原地踏步,并通过琴声的变化以及老师的语言提示将动作做相应的变化。

1、强:师:那让我们随着音乐出发吧,请小朋友全体起立,原地踏步,我看谁走得最神气!

2、弱:师:哎呀,那边有个阿姨抱着一个小宝宝睡着了,让我们轻点,可别把小宝宝吵醒了。

3、慢:师:咦?怎么有个小朋友不见了?哦,原来他的鞋带散了系鞋带去了,让我们等等他,走慢点。

4、快:师:好了,他终于赶上来了。哎呀,船要开了,快赶不上了,快点,快点!

(二)熟悉旋律

师:(老师弹坐下的音乐)哇,人工湖已经到了,小朋友赶快上船,我们划船去啰!(课件播放歌曲表演部分,老师在前面表演双手划船的动作)师:下面我们将来举行一次划船比赛,看哪一支船队最先划到对岸!

1、宣布比赛规则:师:这是1号船队,这是2号船队,这是……4号船队,请小朋友跟老师学学划船的动作,一、二……接下来,我们的比赛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划,我看哪一支船队的动作最整齐,哪一支船队最先划到对岸。

2、比赛开始(课件播放歌曲)

3、宣布比赛结果

4、老师根据各组动作的整齐度和节奏感宣布比赛结果:如:第一名是第二大组,你看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所以他们的船队遥遥领先;第二名是第三大组,虽然他们很卖力,但是因为动作不够统一,因此力气没有往一块使,所以怎么也追不上第二大组;第三名是第一大组,他们船队上有的小朋友在偷懒哦,都没有划,当然得落后了;最后一名是第四大组,第四大组两边的力量不统一,左边的小朋友划得很卖力,可右边的小朋友却在偷懒,因此船都在湖里转圈圈呢,怎么也划不到对岸去。

(三)朗读歌词

1、导入

师:看来,要想船儿划得快,动作整齐很重要哦。怎么才能使大家的动作整齐划一呢?

生:可以喊口令

师:对了,如果有一个人来喊口令,大家再根据口令一起划,那动作一定会非常整齐的。下面我们就来试试看,肖老师来喊口令,小朋友一边回答一边划,好不好?(好)

2、师生合作朗读歌词

3、解决难点

师:你们看,刚才肖老师领口令,小朋友来合,我们的动作就整齐多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领口令呢?(想)那我们就换过来试试。(师生接龙读词一部分)

师:看来,领口令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哦!这样吧,肖老师先教一遍领口令部分,谁最先学会,我们就请他来领口令,好不好?(好)(老师教领口令部分第一段)

4、请一个小朋友来领,大家合(对话筒,加上动作)

5、女同学领(起立),男同学合(动作)

6、男同学领(起立),女同学合(动作)

7、学生齐读第一段歌词,8、学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四)学习曲谱

1、老师带唱(四-五小节一带)

2、师生接龙演唱

3、换过来唱

4、学生齐唱

(五)学习歌词

1、师生接龙演唱

2、换过来唱

3、学生齐唱

4、无伴奏演唱

5、跟课件演唱(课件播放伴奏带)

八、音乐教学活动:

1、再次比赛划船,可以边唱边划(起立)

2、自己设计划船的动作①听音乐想动作②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设计动作并教小朋友划③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开心地划着船,快乐地唱起来吧!教学结束:师:(老师看表)呀,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吧!看谁走得最神气,请小朋友随着琴声动一动,注意,琴声变了,小朋友的动作也要变哦!(课件播放,小朋友根据琴声慢、快、强、弱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题目: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狮子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1)、(2)、(3)班

音 乐 教 案

任课教师:尚远泽 2015年3月

下载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沪教版五年级下古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沪教版七年级古诗

    七年级古诗文(上册)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P16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松 (唐) 杜荀鹤P17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

    沪教版五年级下词语解释[范文]

    五年级词语解释 勤奋自学成大器 鹅毛大雪:形容雪下得很大很猛。 火冒三丈:形容愤怒到极点,怒气特别大。 训斥:用严厉的话语教训斥责一个人 琢磨:1.琢和打磨[玉石] 2.通过润色加以......

    沪教版五年级下词汇加拼音

    1. 鹅毛大雪火冒三丈训斥 琢磨寒冬腊月 quánránbúɡùhuīhànrúyǔɡuānɡcǎiduómùshèɡuānɡmánɡsìémáodàxuěhuǒmàosānzhànɡxùnchìzhuómohánd......

    五年级语文(上)沪教版-古诗预习汇总

    五年级语文(上) 沪教版 P 9 乡村四月 [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介绍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

    古诗诵读-风-沪教版

    《风》 教学内容: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会借助拼音识字读文,并有初步的古诗学习方法,比如:联系图画了解古诗意思,借......

    五年级古诗下上册

    五年级古诗词背诵2013.9. 浪淘沙 (唐) 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

    沪教版小学一至五年级古诗(小编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古诗 ⑴《草》 唐 ·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⑵《登鹳鹊楼》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沪教版初中古诗集锦(合集)

    六年级上册古诗选 1、《望 驿 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