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时间:2019-05-15 02:2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学习思想行为形成的。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象转动的车轮一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的习惯,可见习惯的力量巨大,它能影响人的一生。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着成败。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更是人一生中培养学习习惯的起始阶段。”那么,作为一线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呢?这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 语文 小学生 学习习惯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要求所有人知识不断更新,不断积累。只有学好语文,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不良学习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以为语文教学中不外乎是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去训练和培养。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叶圣陶先生说:“倾听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有声的书,能够随时留心听话,对于阅读能力的长进大有帮助。”倾听是一种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耳闻目睹”、“耳聪目明”、“耳濡目染”、“耳熟能详”等说法,无不说明倾听对于接收外界信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性。学会倾听更是一种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貌。试想,一个不会倾听别人说话,不愿意倾听别人说话,没有倾听别人说话习惯的人,他能学好知识吗?他在社会生活中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吗?那么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着手。

1、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倾听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安静倾听教师的讲解、示范、理解、分析、感悟、加深理解时;在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注述、诉说,感悟文字内涵,体味思想感情时。教师要适时地评价学生,激励那些能够认真倾听的学生,能够在倾听别人说话时不打断别人说话的学生,能够在听的同时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就会逐步形成。

2、适时引导,提高倾听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听话时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经过教师长期培养,学生就能认真倾听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发言,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倾听别人发言或说话时,要求学生不能随时打断别人的说话,有想法要在别人说完才能发言。听别人说话要思考再补充。在小组合作学习和集体交流中,在说、听、想、评的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倾听后,及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完整的表述和反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好了,学生就能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好语文。

总之,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锤炼学生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这是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做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

《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说话要养成“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条理清楚,态度自然,有礼貌”。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说话训练,不仅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需要,也是提高说话能力、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有从下四个方面去加以训练。

1、培养学生大胆说话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堂上的点滴时间,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提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师生共同畅所欲言,关系融洽和谐,学生就会感到在课堂上发言就像课外跟亲人朋友说话一样亲切自然,消除了思想障碍,心理障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在同学面前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久之学生说话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说话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语文知识也飞速增长。

2、培养先想再说、说完整话的习惯

“想”是“说”的关键。要培养学生先想后说的习惯,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思考,查阅资料和字典,只有准备好说的材料,才会说得流利、有条理、有内容、有思想。小学生回答问题往往句子不完整,有这样现象时,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怎样说才算说完整等。这样,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说话一定是条理清晰、句式完整、意思明白。学生说完整话、有内容话的好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3、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我们生活在方言区,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普通话的训练。朗读是学习普通话、训练语言的重要手段。加强朗读训练,可以引导学生读准音,掌握适当的语调、语气和速度,读出抑扬顿挫的美感。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说话要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得到。通过长期的训练,让普通话就能成为我们课堂上的教学语言,甚至成为生活中交流的语言。

4、培养学生说话文明、仪态大方的习惯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语言的影响。为了培养小学生说话文明的习惯,语文教师就要教会学生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熟练礼貌用语并让之成为一种语言习惯。同人打招呼时要考虑对方的年龄和身份,给以恰当的称呼,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特别要求学生说话时要做到:坐着或站着时,姿态端正,态度自然,不慌不忙。

儿童时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为学好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90万字。”要达到课标要求,小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课外阅读量,才能让知识不断积累,不断更新,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范读童话、寓言、故事,讲述自然奥秘、今古传奇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或者给学生推荐有趣的课外书籍,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自然知识。还要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阅读的习惯,抓紧一切时间阅读。经过这样的培养,学生自然就会热爱上阅读。在朗读中积累大量的知识。

2.有声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课文中的意境美,语感美。让学生模仿老师读的同时注意积累词语,背诵所有喜欢的课文、诗句。教学中注重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人云亦云。在阅读中展开想像,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注重让学生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在阅读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热爱上阅读。

3.广泛阅读,丰富学生知识量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语文教材所学的课文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阅读的。除了老师推荐的课外书和学校所订阅的各种图书之外,学生可以去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如画册、科技方面、名著、传记等等,还可以是一些健康的儿童动画片和少儿类的知识讲座之类的视频。我们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课外书籍这片海洋中享受快乐和幸福,激发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这个行列之中,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朗读是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与大脑共同参与的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朗读训练沟通着听说读写,联接着知情意行。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更陶冶了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古人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平时有生活中注意养成多看、多思的好习惯。多看,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那么,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从以下三具方面去培养。

1、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更有甚者就是一味的模仿别人的文章来写,或者干脆摘抄别人的文章以应付老师。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教师要教育小学生从小就养成写真文的好习惯。

2、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说明积累在写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教师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积累运用”,不积累,运用什么呢?只有积累,才能写出富有内涵的文章。

3、养成多读、多思、多练的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要多读报刊,了解时事大局,在课外书的选择上,要立“多、杂、新”的原则:要读好各个方面的书,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多思考,除了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

“用眼看世界,用心写我文章”,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体现在语文教学日常的所有环节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做到习惯成自然。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让他们终身受益。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就会变得更聪明,更智慧。这个习惯就会像一辆快车,带着每一个学生走向辉煌的人生。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崔跃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受用终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几点看法和感受。

一、培养认真预习的习惯

所谓的预习就是指学生把老师要讲授的功课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觉预习功课的孩子往往自身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也更主动,效率更高。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觉的课前预习习惯,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了符合学习实际的预习要求,然后,在课堂中检测和落实。主要要求学生做好以下两个环节: 1多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读”不单单指朗读,还包括了朗读的各种形式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等。通过朗读形式的变化,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提高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是预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2多查

初读到一篇新文章,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不理解意思的生词。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请工具书来帮忙。然后,把易错的多字音词,较难记忆的字、词,在书上或者是预习本上标注出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帮助理解,自查自悟。

二、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指“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情感过程”。一个人是否善于倾听,不仪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在词语听记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词语听写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字词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教师词语听写的过程中会自然地集中注意力,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听写方式的变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2在课堂问答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取提问法或讨论法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很好的倾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发言,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听清教师所提问题,以及问题要求,不要盲目回答。要尽量教会学生抓住问题重点,再有 针对性的回答。其次,应当要求学生除了听清老师的问题外还应注意倾听其它同学的发言,并进行总结、评价和补充。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所提问题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3在朗读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倾听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语言的判断分析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有目的倾听,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自己的品评,这样在思考和感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三、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为什么同是一堂课,一个教学内容,可是学生的成绩差异会如此明显呢?在培养好的倾听习惯之后,认真的听讲就是实践的过程。虽然学生的成绩受到基础、兴趣、对教师的态度等外在因素的一定影响。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学生是否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开小差”等情况,通过研究和了解这多是因为学生认为学习过程过于枯燥,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造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情,形象、直观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讲到重点内容时,更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使学生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多观察学生听课的表情,如发现多数学生对所讲内容表现淡漠,就应该及时调整讲课的方式、方法。如果,有个别同学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应及时予以提醒。2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

教学其实是师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学生只有把自己的所感,所想,与同学和老师互相交流才能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启发、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予以肯定,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兴趣、习惯。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指导学生自选说、写、读、演等形式进入蔺相如与廉颇的角色,理解他们当时的不同心态。学完“负荆请罪”这一内容后,我重点指导学生讨“将相和”的基础是什么?在学生激烈地讨论发言后,我进一步点拨,使他们认识到:在一个集体里,学会相互谅解、不斤斤计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以集体利益为先,才能形成团结有力的整体,获得更大的成功。3培养学生边听边记得习惯

现在大部分小学学生都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其实,上课时随时以笔记的形式记下老师所讲的内容即便于课后复习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笔记的重要性,在听课时要勤于记笔记。这点上教师可以已随时抽查课堂笔记的形式,提醒他们应把课上听到的重点内容随手记录到笔记本或是书上。只有做到耳到,手到,才能养成学习过程中听写同步的习惯。这不仅对现在,对今后的学习上也将是大有益处的。

四、培养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名语 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这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本角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为直接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再配合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视、听多方面给学生感官刺激,营造一种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例如《火烧云》一文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时瞬息万变的壮丽奇景。女作家萧红借助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入了美好的意境。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并让多媒体进入课堂,在轻快的音乐声中重现火烧云变幻莫测的奇观。在体会大自然奇光异彩、千姿百态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中这些稍纵即逝的镜头,是因为她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心中充满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挚爱。2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因为课内阅读时间有限,这时就需要课外阅读,来扩大阅读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外阅读不必像课内阅读那样,有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这种阅读应当是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师可以从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内阅读的效率,更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3交给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很多,有精读、略读、浏览、摘抄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等各种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渐渐掌握了这些方法,学会了怎样读书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小结和建议:

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还包含了很多方面如:养成自习习惯、写作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动笔习惯等等。但是,需要了解的是任何习惯都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当中逐渐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刻苦练习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和精神。我们在培养小学学生学习习惯方面要从细节入手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等。教师要从细节入手,自身方面也要做好坚持不懈,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奠定人生,习惯成就未来。”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受用终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几点看法和感受。

一、培养认真预习的习惯

所谓的预习就是指学生把老师要讲授的功课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觉预习功课的孩子往往自身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也更主动,效率更高。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觉的课前预习习惯,我首先对学生提出了符合学习实际的预习要求,然后,在课堂中检测和落实。主要要求学生做好以下两个环节: 1多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读”不单单指朗读,还包括了朗读的各种形式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等。通过朗读形式的变化,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提高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是预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2多查

初读到一篇新文章,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不理解意思的生词。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请工具书来帮忙。然后,把易错的多字音词,较难记忆的字、词,在书上或者是预习本上标注出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鼓励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帮助理解,自查自悟。

二、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指“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情感过程”。一个人是否善于倾听,不仪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在词语听记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词语听写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字词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教师词语听写的过程中会自然地集中注意力,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听写方式的变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自身的倾听能力。

2在课堂问答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取提问法或讨论法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很好的倾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发言,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听清教师所提问题,以及问题要求,不要盲目回答。要尽量教会学生抓住问题重点,再有针对性的回答。其次,应当要求学生除了听清老师的问题外还应注意倾听其它同学的发言,并进行总结、评价和补充。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所提问题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3在朗读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倾听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语言的判断分析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有目的倾听,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自己的品评,这样在思考和感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三、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为什么同是一堂课,一个教学内容,可是学生的成绩差异会如此明显呢?在培养好的倾听习惯之后,认真的听讲就是实践的过程。虽然学生的成绩受到基础、兴趣、对教师的态度等外在因素的一定影响。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学生是否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开小差”等情况,通过研究和了解这多是因为学生认为学习过程过于枯燥,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造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情,形象、直观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讲到重点内容时,更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使学生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多观察学生听课的表情,如发现多数学生对所讲内容表现淡漠,就应该及时调整讲课的方式、方法。如果,有个别同学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应及时予以提醒。2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

教学其实是师生的双向互动过程,学生只有把自己的所感,所想,与同学和老师互相交流才能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启发、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予以肯定,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思考的兴趣、习惯。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指导学生自选说、写、读、演等形式进入蔺相如与廉颇的角色,理解他们当时的不同心态。学完“负荆请罪”这一内容后,我重点指导学生讨“将相和”的基础是什么?在学生激烈地讨论发言后,我进一步点拨,使他们认识到:在一个集体里,学会相互谅解、不斤斤计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以集体利益为先,才能形成团结有力的整体,获得更大的成功。3培养学生边听边记得习惯

现在大部分小学学生都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其实,上课时随时以笔记的形式记下老师所讲的内容即便于课后复习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笔记的重要性,在听课时要勤于记笔记。这点上教师可以已随时抽查课堂笔记的形式,提醒他们应把课上听到的重点内容随手记录到笔记本或是书上。只有做到耳到,手到,才能养成学习过程中听写同步的习惯。这不仅对现在,对今后的学习上也将是大有益处的。

四、培养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这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本角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为直接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再配合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视、听多方面给学生感官刺激,营造一种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例如《火烧云》一文描绘了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时瞬息万变的壮丽奇景。女作家萧红借助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入了美好的意境。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并让多媒体进入课堂,在轻快的音乐声中重现火烧云变幻莫测的奇观。在体会大自然奇光异彩、千姿百态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敏锐地捕捉到了生活中这些稍纵即逝的镜头,是因为她具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心中充满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挚爱。2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因为课内阅读时间有限,这时就需要课外阅读,来扩大阅读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外阅读不必像课内阅读那样,有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这种阅读应当是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师可以从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课外阅读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内阅读的效率,更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

3交给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很多,有精读、略读、浏览、摘抄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等各种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渐渐掌握了这些方法,学会了怎样读书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小结和建议:

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还包含了很多方面如:养成自习习惯、写作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动笔习惯等等。但是,需要了解的是任何习惯都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一点一滴的积累当中逐渐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刻苦练习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需要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和精神。我们在培养小学学生学习习惯方面要从细节入手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等。教师要从细节入手,自身方面也要做好坚持不懈,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奠定人生,习惯成就未来。”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彦.让孩子踏着成功的基石成长——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小学时代.•教师 2010.(07)[2]王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小学时代•教师 2010.(12)[3]王军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 学园 2010.(10)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在中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如今越来越多的部门在招聘人才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应聘书必须手写,就是要从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内在品质。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语文知识、各种专业辞典等,如《唐诗鉴赏辞典》、《学生作文辞海》等,有条件的可以向学生推荐几种必备的工具书,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3、倾听、交流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艺术。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听了之后不知所言,这都是不好的习惯。我们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都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力,使他们会听。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静静听讲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更得需要他们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进而综合思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最终达到互动协作,互相提高的目的。

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交流”的习惯要从刚入学的儿童抓起,小

学生在入学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学,在学生已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在平时的交谈和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发言与交流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

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

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5、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

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并且明确指出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在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有关朗读、背诵的佳话,特别是明末著名文学家张溥的“七录七焚”的故事尤为著名。要扎实提高语文素养,非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不可。这样让学生从小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儿童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6、读书看报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教材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

生,他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是“三七开”。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古

人读书强调眉批,留下了大量的评点古籍的宝贵遗产。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列宁读书,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光读书笔记就写了60多万字;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写读书笔记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8、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自然、社会、生活都是语文学习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要教给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正像老舍先生说过的,“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没有这些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日积月累肚子里的货就多起来。”

9、勤于动笔的习惯

平时阅读自己的课外书时,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阅读别人的书籍时,遇到精彩的部分可以积累下来;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写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要像茅盾先生说的那样,“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同时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不仅是小学生练笔的好形式,而且也是加强品德修养、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凡作家、名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且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10、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其中第一就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教育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信息外,还要能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脑网络等手段来搜集信息,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试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崔峦 《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三期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

4、《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6月

第五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国著名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特别强调“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方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石;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保证。就我校现状语文科来分析,三至六年级里同一级不同班的语文成绩都相差很大,升到高年级就算是同一老师所担任同一级也存在同样情况,给人留下分快慢班的现象。追究原因,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学校是均衡分班,而不同老师的任教和培养则形成了不同的局面。成绩好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语讲“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低年级学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导致基础不扎实,对今后的的教学将造成持续性的恶性循环。因此,从小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那么,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力培养。

一、课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工作,事先都要做好准备,学习当然不例外。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① 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工作,提高听课效率。② 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强了,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③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知,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练习、自己检验若干个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第二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五步走”基本环节和方法: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第二步,自学课文生字。

自学课文生字采有六个字:“找”(找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写”(连词端正书写)、“解”(理解生字意思)。第三步,再读课文,画出文中自己觉得重要或优美的好词佳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或感受。第四步,三读课文,围绕课后习题在文中找出答案,如遇到不懂的问题或对课文上不理解和含糊不清的地方旁边打“?”,以便上课时向老师提出或注意听老师讲解。第五步,找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等,从而进一步深化理解课文。

多年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从抓好预习这条最基本的途径入手,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二、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小学生绝大多数不会听课。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走神,东张西望,开小差。这些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学习成绩,而且还扰乱课堂纪律,直接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首先反思自己,把课备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尽量讲得生动、直观,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另一方面,必须给他们养成会听课的好习惯。这样,才会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课习惯。第一,眼到:上课必须坐正,眼睛要望黑板或看着老师的神情,集中精力听课。第二,口到: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开口朗读或大胆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就说明了读书就是要动口读,而且要认真读,反复读,读得滚瓜烂熟,这样,不理解的内容、意思就会自然明白。第三,手到: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第四,心到:老师讲课期间如果不许看书,一定不能翻书,要跟上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发言。如在教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文时,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这一片段时,我采用了“读、议、辩、演”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在课堂上的“四到”从而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 2

至10自然段(完璧归赵),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接着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蔺相如的句子,思考从句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什么人?再引导全班讨论交流:“在你眼中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在议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描写蔺相如动作、语言的句子)组织学生研读,体会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人物特点,对于学生中的分歧意见及时组织辩一辩,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议论、回答问题,深入到课文中,与作者想在一起,逐步体会到蔺相如当时的内心的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无惧无畏。这样,学生各抒已见,从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描写中体会到勇敢无畏、才智过人的特点。最后组织学生演一演蔺相如举璧欲撞的段落,让学生在表演中再一次深化认识。通过对学生这样的“四到”教学,蔺相如的形象在学生中深深扎了下了根,不权使学生受到教育,受到感染,而且使学生学到了读写人记事文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通过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课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

“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 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课后习惯的培养。课后我会注重对学生进行读写习惯的培养。

读,就是阅读。语文教师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教材以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为了让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第一,我在班里办了个“小图书馆”,摆设有多种儿童读物,供本班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并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和篇章。第二,在每星期安排一节阅读课,由老师或同学介绍人一两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细细欣赏,从而达到学写作方法,品好词好句,练写作能力的目的。第三,读物推荐,向学生介绍与教材主题有关的课外读物上学生选择阅读。如学习了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课后我向学生推荐老舍写的《内蒙风光》,让学生再加深回味草原的美景;学了第三课《白杨》,我向学生推荐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 3

《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了第五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的四篇课文后,我向学生推荐《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名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做好了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课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了写作训练的习惯,也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的习作能力和水平。在课后,我让学生设立了小练笔薄,从不同形式来练笔,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仿句式小练笔。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精美句子、重点句子、常见的关联句子、简单的并列句子,熟读甚至会背诵,让学生复述其妙处,再仿写。如学完《草原》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第一自然中“既„„又„„既„„又”这一句式描写一个内容;学习完《白杨》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仿照第十二自然段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的句式来夸夸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人,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在习作中体会了句式的用法,习作的语言更精彩了。

2、仿段落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范文中精彩片段,或饶有趣味的段落来练习仿写。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后,引导学生仿照文中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段落来夸夸其他事物,从而练习和体会一段中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

3、仿篇式小练笔。仿句、仿段落的练笔都是为了写出一篇好文章服务,所以练习之余也对学生进行仿篇式的练笔。如教学了《晏子使楚》一课后,学生明白了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并且采用首尾呼应,能使全文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的好处。于是我引导学生也采用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来描写一件难忘的事,通过这样的练笔,从而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提高写作能力。

4、想象式小练笔。课文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综合因素的智慧结晶。但作者所表达的远不止课文中所呈现的,这就为学生的想象和小练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教学了《再见了,亲人》一文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所付出的学生记忆犹新,但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什么事才让南朝鲜人民肯不惜一切地为付 4

出呢?所以课后我特意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们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写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的事,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任何的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只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能坚持不懈地正确指导学生,通过日积月累,我们的学生肯定会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这篇沃土上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心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

    在语文教学的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的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安镇前官小学 2012年12月23日 在语文教学的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北林区张维中心校 李宏伟 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

    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新的课程标准为准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而奠基。二、意义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进行新课改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小学生......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 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英语的一个良好开端,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英语的根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本阶段性总结,介绍了我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及在研究中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介绍了我们是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并对操作中出......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总结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