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交通与对外贸易教案

时间:2019-05-15 02:5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非洲交通与对外贸易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洲交通与对外贸易教案》。

第一篇:非洲交通与对外贸易教案

1.非洲交通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其特点

(1)漫漫长路,非洲路。非洲的道路胜在艰苦漫长,一则路遥远,二则天险恶。不论贯穿沙漠、森林、峡谷、草原、沼泽的公路皆艰难险阻,很多没有铺上沥青,铺上的是殖民地时代的产物,至今七零八落。

非洲没有贯穿东西与南北的跨国纵横公路。就算是一国境内也缺乏健全的交通网,连起码的基本道路设施也欠缺。比较似样的道路系统,首推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其次是西非几内亚湾的国际网络。南非和东非的交通以铁路作主要运输,论规模南非的铁路和公路是首屈一指的,达到世界水平

原因:非洲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布局是西方殖民者长期侵略与统治的产物。殖民主义者味了在非洲掠夺资源和劳动力,相机修建一些重要的铁路、公路和港口设施,打开了掠夺和运输原料的出海通道。非洲交通事业具有典型的殖民性和落后性,迄今没有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

(2)特点:分散性、殖民性、落后性、2.各种交通方式存在的问题

(1)铁路:铁路是非洲仅此于公路的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线路总长约为95000千米,占世界总长的6%。存在问题:布局分散,轨距杂乱,标准低劣,有线无网。因此运营水平很低,每千米线路承担的货物周转量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三分之一,客货运量严重不平衡,仅南非和纳米比亚就占了将近60%。

(2)公路:非洲的功劳交通事业发展较快,公路总长已经超过130万km.公路运输已成为非洲国家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对外贸易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非洲全境约3000万平方千米,目前人口月7.6亿!在非洲公路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非洲公路系统的现状却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给总量不足,主要提现在道路系统网络不健全,道路总里程短,道路密度低!(2)供给分布不合理,非洲的公路系统在非洲大陆的分布不合理,非洲的五个不同地区之间,道路密度差距大,最大值的南部约为最小值北部的四倍!(3)供给的服务水平低。非洲的公路系统的服务水平比较低的状态,集中表现为道路平均等级低,管理水平差,道路场通行不足!公路作为基础设施的代表,对于非洲的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的交通方式中,公路运输占据绝对优势,公路承担了非洲80%-90%的城市见国家间的货物运输。但是非洲的公路现状并不能

让人满意,对于公路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公路建设的还是有想当客观的前景!

(3)海运业

非洲的海洋运输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比较重要,目前货运装船量为每年4亿多吨,占全球的1/8.由于海运主要服务于石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输出,因而其显著的特点是1.国际运输大大超过国内运输,2.装船数大大超过卸船数,3.主要海运国及是矿产输出国4海运量的绝大部分由外国船运送!港口分布

北部沿海地区:赛德港、亚历山大、的黎波里、突尼斯、阿尔及尔.海港众多功能齐全,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大西洋-印度洋主要航线通达美欧亚洲及大洋洲

几内亚湾沿岸区:达喀尔、蒙罗维亚、阿比让、拉各斯、杜阿拉、让蒂尔港。是非洲独立以来港口建设成就突出的地区,为经济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以几内亚湾为中心的欧美大西洋航线。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等航线,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运输意义!

南部和东南部沿海: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贝拉、马普托、开普敦。主要航线可以通往各大洲的一些主要的港口城市!

(4)河道运输

主要是指苏伊士运河的运输.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苏伊士运河收入是埃及政府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与旅游、侨汇和能源一起构成埃及经济的4大支柱。在2010/2011财年收入为50.5亿美元,比上财年增长11.3%,创3年来新高。

(5)管道运输

非洲的是有管道运输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随着是有资源的发展而逐步扩展起来的,与石油的分布想适应,形成两大油管区,即撒哈拉油区管线和几内亚油区管线。运输量较大的国家为内日利亚等

(6)航空运输

非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占全球人口的14.2%。过去10年,非洲航空运输业已经增长了6.6%,成为仅次于中东发展最快的地区,当然该地区原本的基础比较薄弱。预计2011年非洲GDP增长4.5%,全球平均水平是3.7%。二 非洲的对外贸易

由于非洲各国的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从整体上看,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呈现出一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1.进出口贸易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 2.进出口商品构成单一经济结构制约 3.转口贸易活跃

4.西方大国在非洲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非洲有近8亿人口,是一个消费层次多样化、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近30年来,非洲对外贸易经历了一个较大发展、明显萎缩和逐步恢复的发展过程。非洲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非洲各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由于非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它们各自的进出口贸易的规模也有很大的差异。从进口市场看,少数几个大国占了非洲总进口额的很大份额。在世界153个国家中,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利比亚、留尼旺9个国家约占全非洲地区进口的80%,其他44个非洲国家约占非洲进口的20%。

(二)非洲进出口商品结构仍然受单一经济结构的制约。独立以来,大多数非洲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仍然没有很大的变化。出口主要是农业和矿产的初级产品,进口大部分仍是制成品。非洲广大消费者一般喜欢物美价廉的中低档商品,一些高档商品也有一定的销路。随着非洲国家重视工农业的发展,机械、成套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生产资料的进口逐渐增多。

(三)转口贸易活跃。非洲地区沿海国家,有的港口设施较好,交通发达,运输方便,而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必然形成从沿海向内陆转口的局面,特别是西非、南非转口频繁。例如,西非的多哥是一个面积只有5.6万平方公里、350万人口的国家,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贸易环境宽松,一般商品无进口许可证,转口费用较低,加之洛美港设有本国和邻近国家的保税仓库,所以洛美商贾云集,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有形和无形的转口贸易,转口额占进口额的70%-80%以上。

(四)非洲地区的外商与民族商互为一体,形成各不相同的类型。

(1)少数西方垄断公司(主要是法、英公司)在中西非设立的分公司,这些公司资金多,实力雄厚,经营能力强,在非洲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占相当的比例。它们主要经营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主要从事大宗进口和批发业务,有的还开设超级市场和商店,兼营零售,一般订购我国的货物不多。

(2)黎巴嫩、印度、巴基斯坦商人较多,属中小商人,经营能力较强,在当地上下关系较多,一般都有小店铺,兼营批发和零售。因为他们是亚洲人,比较喜欢订购中国商品。

(3)民族商中除少数资本较大外,一般资本较小,订货零星分散,批量小;许多民族商人都订购中国商品,因开信用证积压资金,故要求我方交货快。最好是现货现售。

(4)非洲国家中原来少数国家如尼日利亚、毛里求斯、南非、马达加斯加等国有些华侨商人,近几年来,华侨、港台商人明显增加,国内出去的个体户有增无减。这些商人主要经营大陆和港台商品,有的靠经营大陆商品发了大财。

(五)市场竞争激烈。非洲以它的资源和市场潜力在世界上始终占有特殊的地位。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对市场的争夺十分激烈,非洲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广阔市场对西方国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非洲各国独立以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原来宗主国的有利条件,或者附有政治条件的经济 “援助”,企图左右非洲国家的政治倾向,控制它们的资源与市场。由于历史原因,非洲一直是欧洲的传统市场。欧盟在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场占有40%,投资占其全球总投资额的32%,而美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场只占了7.7%,投资仅占8%。西方国家所需的许多重要工业原料和稀有金属,主要依靠从非洲进口。目前,在非洲进出口总额中,世界工业化国家所占份额为66.5%,其中法国为12.6%,美国11.5%,日本5.2%;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近几年有所提高,但同年也只有20%多一点。

西部非洲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T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西非面积达65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3亿。

无论地面物产资源还是地下矿产资源,西非在非洲乃至全世界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里盛产棉花、水稻,现有棉田面积占非洲的47%,稻田面积占非洲的61%;可可、咖啡、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西非占有更大的优势,是非洲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地下矿产中铝钒土、石油、钻石、金、铁、铀等的蕴藏量部位居非洲前列。铝钒土蕴藏量甚至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的2/3以上。石油集中在几内亚湾沿岸,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产油国。

西非经济发展水平在非洲属中等层次。目前西非大多数人消费购物的观念属于实用型,追求的是实惠和经济耐用,对商品的牌子、式样、包装不甚讲究;属于享受型的人为数不多,限于少数高薪者和大的私人业主。

因此,高档商品的市场容量有限,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深受西非人欢迎。在大众化的商店和集市上,很多黎巴嫩、印度、巴基斯坦和台湾省商人经营中国内地商品。他们是西非市场上的传统商人,了解西非消费者,也熟悉中国商品和市场行情,所以他们的中国货生意做得很好。只要坚持价廉物美的方针,坚守商品信誉,中国货在西非会有很强的竞争力,中国商人在西非市场上也可以有用武之地。

东部非洲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东非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本地区所产咖啡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剑麻约占25%,丁香约占80%,茶叶、甘蔗、棉花也在非洲占有重要地位。

东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非洲各大地区中是最低的,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洲的33%左右,被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之一。东非采矿业极为薄弱,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而非洲其他地区都占10%-20%。在东非国家中,坦桑尼亚的宝石和黄金的蕴藏量相对较丰富。近年来,我国同东非国家贸易增长加快。中国的轻纺产品、日用消费品比较适合东非人的需求,中国的机电产品、农机具、化工产品也比较适合这些国家工农业发展水平,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的名牌货是东非人的首选目标。如果谁能买上一辆风凰牌自行车,像流星似地在马路上驶过,别人看着都很羡慕。至于雄鸡牌锄头恐怕鲜为中国人所知,但在东非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因为它钢口好,既锋利又坚固耐用,多年来供不应求。东非人钟情的其他名牌货还有蝴蝶牌缝纫机、向阳牌热水瓶、熊猫牌电视机、长城牌电扇、三环牌锁具、美加净化妆品、两面针牙膏,至于中国生产的抗疟疾药那就更受欢迎了。

中部非洲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国和刚果(金)以及它们西面的3个大西洋沿岸国喀麦隆、加蓬和刚果(布),一个半陆半岛国赤道几内亚和一个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刚果(金)虽然也是滨海国家,但海岸线长仅35公里。中非地区面积536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万。所产钻石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锰矿石占12%,铜、钻、铀、锡、镭、辊、钮等矿物产量

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棕榈油、棕榈仁、天然橡胶、可可的产量也很大。此外,该地区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盛产奥库梅木、奥齐戈木、桃花心木等珍贵木材。

中非消费市场不大,但消费水平高低悬殊较大,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市场。在中非,既有服务于国际机构、各国使馆、外国投资者和当地富人需要的高消费市场,又有适应多数穷人需要的低消费市场。

在中非国家首都和大城市,住有一批消费水平较高的欧洲人和美国人,他们穿金戴银,出手阔绰,讲究气派。此外,一些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完全西化,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追求华丽时髦,喜欢标新立异。这类高档消费市场集中在市中心商业区,既有百货商店、超市,也有专营商店、精品屋。

穷人市场分布在市中心外围,有的以经营副食、蔬菜、粮油、水果等食品为主;有的以经营日用品、轻纺产品、小家电等商品为主;有的专营体现非洲传统文化特色的铜版画、油画、木、石、象牙雕刻等工艺品;有的犹如商业小区或商业一条街,按商品种类分成各个单元。与富人区市场不同的是品种多,规格全,挑选余地大,同类商品价格相对便宜,可以讨价还价,消费群更加广泛,中低档商品需求量大。

北部非洲通常包括埃及、芬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和德拉群岛。北非面积达82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8亿,阿拉伯人占了70%左右。

北非是非洲最富庶的地区,原因在于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每年能生产和出口大量原油,可以保持相当数额的外汇收入。除苏丹外,北非其他5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超过1000美元,其中利比亚更高达7089美元。近年来北非地区的年进出口贸易额在800亿美元上下,相当于非洲进出口贸易额的32%,特别是北非邻近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中东市场,进入北非国家的商品可以向中东国家辐射,因此这个有潜力的市场,更加被世界各国商家所关注。

中国与北非国家双边贸易互补性较强。大多数北非国家的消费水平同中国大体上相似 的消费水平同中国大体上相似,老百姓所需的轻工、纺织产品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而此类产品在中国又非常过剩。同时,北非国家出产的原油、化肥、矿产品及其他资源性产品都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

南部非洲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岛、圣赫勒拿岛和阿松森岛等。面积66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近1•2亿。

矿产以金、铂、铬、锰、钒、钻石、硅铝酸盐最为丰富。本区所产黄金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0%,钻石、铬矿石约占30%,铜、铁、钒、钻、铰、链、石棉、石墨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与黑非洲其他地区相比,南部非洲的基础设施最为发达,特别是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毛里求斯,交通和通讯设施比较完善。

丰富的矿产资源加上良好的基础设施,使南部非洲对外部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近年来,南部非洲国家普遍制定了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采取降低关税、放松外汇管制、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南部非洲是非洲大陆经济发展最有希望的地区。

目前在南部非洲市场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国商品,在一些超市连锁店中,有不少商品虽然改换了当地的品牌和包装,但也是中国或当地中国人办的工厂生产的。

中国商品不仅在南部非洲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随处可见,而且在一些中小城镇也有较高的市场份额。现在如果在约翰内斯堡街头漫步,向任何一个迎面走来的黑人问时间,你一会发现,他(她)们戴的手表大多是中国货,可见市场的占有率非常之高。

第二篇:非洲教案

课题:走进非洲——非洲音乐欣赏

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欣赏与介绍,让学生感受非洲神秘的音乐文化色彩。

2.通过小组的创编活动,让学生体验非洲音乐的独特节奏、了解其特点,并能进行相应的律动活动。

3.了解非洲音乐对美洲音乐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深刻理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教学难点:

一、正确把握节奏型以及力度的强弱变化。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能即兴表演。教学重点: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鼓、铃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舞蹈,让学生去判断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洲风格的舞蹈。

2、出示课题:走进非洲。

3、看地图,讨论印象中的非洲,播放非洲风光片。

二、新课教学

中非民歌《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1,观看马塞族人演唱形式。

2,欣赏《阿伊亚—非洲的灵感》(采用先听再讲解的方式)

1)歌曲简介:《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是由“黑色之音”演唱组演唱的一首中非民间歌谣。全曲没有语义性歌词,只有“嗨呀,嗨呀”一类的衬词。表达了一种相互呼唤的情景。

2)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它是属于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无伴奏女声三重唱)

3,根据已经听过的两首非洲音乐,可得出它的一个特点——一人领唱,众人应和,为多声部音乐。非洲鼓乐

1、欣赏一首原汁原味的乐曲,请大家仔细听,感受一下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我们都知道,旋律是音乐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可这两首乐曲几乎没有旋律,请同学们想—想,这首乐曲的情绪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呢?——节奏。

3、最重要的节奏乐器----鼓。

4、观看《厨房里的节奏》

5、分四小组配合打节奏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打击乐的魅力。

6、每组选派代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阿伊呀》伴奏。非洲乐器的分类及特征

1、在许多的人的印象中,似乎都认为非洲人只会演奏鼓,其实非洲乐器不仅种类繁多,其丰富的程度也十分令人惊讶。非洲的乐器按它的发声原理也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和弦鸣乐器。

2、将所例的非洲乐器进行正确的归类。

老师为大家搜集了几种非洲的传统乐器,大家一起来猜一猜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类乐器好吗?

三、课堂小结

1,非洲音乐的作用。2,欣赏舞蹈《祭舞》 3,非洲音乐特点

四、教学拓展

1,非洲人民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很好的保存了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如此,他们对美洲的音乐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2,20世纪初,在美产生了本土的爵士乐,他是源于美国黑人音乐的基础,JAZZ乐很快地便融入了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它不但对美国音乐、对美洲音乐、也对世界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欣赏爵士乐。五,下课

1,"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

2,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第三篇:走进非洲与美洲教案

走 进 非 洲 与 美 洲

一教学目标 能认真聆听非洲与北美洲音乐,感受这两个洲的独特的音乐魅力。充分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文化世界里。了解两大洲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及部分演奏乐器。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感受这两个洲的独特的音乐魅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思路

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走进非洲与美洲》。由于这个单元涉及到非洲、北美及拉丁美的民间音乐,素材比较多,量比较大。结合教学设计,本节课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非洲和北美洲民间音乐。第二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

本节音乐课将两大洲的民间音乐作为鉴赏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相关知识,通过听、唱、练、分析、概括等活动提升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教学准备

查找非洲、美洲的相关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打节奏的方式,活跃课堂,为讲课营创造氛围。4/4 ||:X X X X X : || 4/4 ||:X X X X X : ||      4/4 ||:X X X X X X : ||  4/4 ||:X X X X X X : ||

二、非洲民间音乐篇

1、与非洲有关的常识简介:

教师:非洲的民间音乐极为丰富多样,从总体风格看,大致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北非濒临地中海,东北非与西亚接壤。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古埃及,因此沙漠以北的非洲收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其音乐风格与西亚地区的阿拉伯音乐相近。

沙漠以南的非洲原住民为黑人,黑人中民族和部落繁多,有近七百种不同的语言,进而形成形态各异的民间音乐。音乐是非洲的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动、祭祀、集会、节庆、礼拜、婚嫁、丧葬等活动都离不开音乐。

2、欣赏音乐:

教 师:了解了非洲的有关知识之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非洲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让我们在这古老的乐曲声中穿越时空,去倾听神秘自然的声音。

1感受“非洲音乐的灵魂”—鼓乐

介绍: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还可以用来传达各种信息,有时还是民族、部落和宗教的象征.欣赏 布隆迪 “圣鼓”

2认识了解非洲其他乐器并欣赏音乐

 欣赏马达加斯竹筒琴演奏的民间乐曲。(屏幕出示相关图片和标题以及乐器简介。)

 欣赏“津巴布韦拇指钢琴演奏”的民间乐曲。(屏幕出示相关图片和标题以及乐器简介。) 欣赏纳米比亚弦弓弹唱

学生:听,感受节奏,感受人们歌唱时的心情。非洲音乐综述: 非洲音乐除了节奏、音色较特别外,它的功能性也很强,音乐活动大都伴随着社会日常生活。非洲音乐,尤其是歌舞活动,有着强烈的自娱性质。

所以,非洲歌曲的曲调音域一般较狭窄,乐句比较短小,较少使用装饰音,而且很少用变奏,常作多次反复。因为自娱性较强,有时夹杂着叫喊声。口头传唱、即兴创造,节奏多变、风格独特,以打击乐器特别是鼓为

主,鼓为非洲音乐的灵魂。

三、美洲民间音乐篇

欢迎同学们参加美洲音乐旅行团,跟我一起跨过大西洋,到另一块让人神往的“新大陆”——美洲。去探寻那古朴而又神秘的音乐,去聆听夸越大西洋的美妙旋律。

1、课件展示美洲地图,简介美洲。

北美主要包括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前,当地的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后来欧洲移民大量移入北美,非洲黑奴也被源源不断的贩运到此,因此美国和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

“新大陆”被发现以后,欧洲移民大量涌入北美,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音乐文化,其中英国音乐的影响最大。最早期移民者从欧洲大陆来美国。然后开始向西部拓荒,他们总是怀有多多少少的思乡之情,包括在西部生活的过程当中他们心中各种各样的情感,对爱,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困苦、郁闷、欢乐、惆怅等等各种情感都靠着这种本土的音乐来抒发。

1、欣赏美国民间歌曲《乡村路带我回家》(《什锦菜》

2、欣赏《晒稻草》(加拿大歌曲)教

师:组织,提出欣赏要求。学

生:对比欣赏,并归纳异同点。

师:组织学生对刚才所欣赏的美洲音乐进行小结。

生:小结概括。(大多的北美民间音乐都比较抒情、怀旧、怀恋。音乐关注的人文因素比较多)

四、课堂总结:

翻开非洲和美洲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辛酸的血泪史。但音乐文化却跨越了辽阔的大西洋,成为两大洲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两大洲人民共同的最美的语言。

五、教学反思

不断努力在新课程改革下,运用新的手段和方法,改变过去音乐课的模式,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第四篇:走进非洲与美洲最终教案

走进非洲与美洲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非洲与美洲音乐,感受这两个洲的独特的音乐魅力。充分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文化世界里。

2、了解两大洲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及部分演奏乐器。

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这两个洲的独特的音乐魅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思路

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走进非洲与美洲》。由于这个单元涉及到非洲、北美及拉丁美的民间音乐,素材比较多,量比较大。结合教学设计,本课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非洲和美洲民间音乐。第二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

本节音乐课将两大洲的民间音乐作为鉴赏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相关知识,通过听、唱、练、分析、概括等活动提升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幻灯的形式播放一段《破铜烂铁打着玩》视频片段,为本节课营造氛围。引出非洲音乐。

2.设问:让学生谈谈对非洲的印象。

3.看地图,带领学生踏上去非洲和美洲的音乐旅程。

二、非洲民间音乐篇 1.与非洲有关的常识简介:

非洲有极为丰富的民间音乐,音乐是非洲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动、祭祀、集会、节庆、礼拜、婚嫁、丧葬等活动都离不开音乐。

2、欣赏音乐:

介绍了非洲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非洲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A. 马达加斯加竹筒琴 a.图片和乐器简介

b.观看《马达加斯加竹筒琴演奏》

c.小结:让学生了解竹筒琴是马达加斯加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当地人称为“瓦利哈”(valiha)。B.津巴布韦拇指钢琴

a.图片和乐器介绍

b.观看《津巴布韦拇指钢琴演奏》

c.小结:让学生了解拇指钢琴是津巴布韦最重要的乐器,在非洲非常流行,被人称为“非洲音乐的灵魂”。非洲人称为 “姆必拉”(Mbira)3.乐器辨别和连线

通过听乐器的声音,来连线乐器的名称和图像 4.设问:你最喜欢哪样乐器?为什么?

5.节奏游戏

对比非洲音乐中节奏的综合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来做游戏。让几个学生上台来,随意的组合成不同的节奏形态,让其他学生把组成的节奏形态用拍手的形式演奏出来。三.美洲民间音乐篇

1.美洲和非洲音乐的关系和渊源

美洲的音乐是美洲当地音乐、非洲音乐、欧洲音乐的综合体。2.欣赏音乐

介绍了美洲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美洲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A.歌曲《白桦林是个好地方》

a.设问:1.通过视频播放,你能看到些什么? 2.你听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b.观看《白桦林是个好地方》 c.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d.通过欣赏《白桦林是个好地方》,引出朴树的《白桦林》,教师利用吉他这件乐器为学生做展示。与学生再次互动起来。

四.课堂总结

1.翻开非洲和美洲的发展历史是一部辛酸的血泪史。

2.但音乐文化却跨越了辽阔的大西洋,成为两大洲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两大洲人民共同的最美的语言。

3.生活在中国的人民是幸福的,要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引 言】

本课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材内容包括多巴哥钢鼓合奏等五个声乐、器乐作品。建议安排一课时。执教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作相应的选择和补充„„ 【教材分析】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面积相当于两个欧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四个部分。古代印第安人曾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在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大量欧洲(尤其是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文化艺术。长时期种族间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混合民族。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它源于这三种文化而又不同于原有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所以,有人说拉丁美洲的音乐如同是一个“马赛克”,各种各样的都有,千姿百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有人说,拉丁美洲音乐像流行音乐。其实正相反,很多流行音乐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的启发和影响。所以拉丁美洲音乐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现象。它以其多姿多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受

到年轻人喜爱。【教学理念】

本课选定拉丁美洲音乐旨在通过欣赏拉美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声乐、器乐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其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认识到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三种音乐文化相融的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开拓世界音乐文化的视野。

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这节课的教学我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放在首位,通过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评价、表现和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习音乐兴趣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每一环节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1. 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查找整理有关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其地理概况与文化背景。

2、互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收集整理的资料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评价:学生间、师生间各抒己见,对各小组的展示做一评价小结。这样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三、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美的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美的想像是知识的源泉。”我把开启学生的想像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在欣赏不同特点的歌曲时,一边要求学生聆听音乐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一边诱导学生联想非洲黑人、印第安人载

歌载舞、热情奔放、粗豪迈的歌舞场面,再通过音像画面的欣赏进一步了解其舞蹈的风格特点,最后可以小组为单位初步尝试创作表演探戈舞或其他拉丁舞,让歌舞把学生带到“这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而富有艺术的国土”。上去。【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教学重点】

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从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①播放拉美著名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②播放拉美著名歌手詹妮弗﹒洛配兹演唱的《Let’s get loud》

③观看拉美短片

④听赏乐曲《激情桑巴》片段。(以上四种种方案可任选其一)思考:

1、歌曲的曲名和演唱者?

2、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拉美音乐风格)

3、根据片中出现的国家及民俗风情等说出该大洲的名字及所在的地理位置。教学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拉美音乐成因讨论交流

1、课代表主持,请同学们按小组简介展示课前搜集准备的有关拉丁美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课代表及小组代表归纳评价作业情况。

3、教师小结: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安部族。古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16世纪后,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拉美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欧洲音乐传入拉丁美洲,再就是很早开始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洲黑人也带来了非洲音乐文化,因此,长期以来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的不断融合混血,便形成了如今拉丁美洲音乐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新格局。

教学意图:此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并增进同学之间学习情况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意识。

三、器乐赏析 乐器特点:

印第安乐器以吹管和打击乐器较为发达,几乎没有弦乐器。16世纪后从欧洲先后传入了提琴、竖琴和各种吉他拨弦乐器。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欣赏内容:

1、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

2、器乐合奏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

3、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4、多巴哥钢鼓合奏

(一)聆听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辨听音色及演奏形式,感受节奏及旋律特点。)

(二)聆听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辨听乐器音色,感受乐曲情绪。)乐曲特点:

这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采用五声音阶,乐句多下行趋势。使用排萧、盖那笛、恰朗戈等民族乐器演奏。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

(三)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方法建议:

①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暴风雨来临、狂欢节之夜、飞驰的雄鹰)②亨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

③背景及乐曲介绍:(请学生简介秘鲁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见背景资料Ⅰ)④欣赏全曲(作品着重运用哪些音乐语言要素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⑤讨论分析:

该曲为色彩柔和的e和声小调;排萧的演奏音色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从低声区弱起进入,曲调忧愁哀伤,表现沉重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情绪较为明朗,提高八度进入,两次出现 i | 5—| 5这样带有大调色彩的音调,此外速度的变化也使人感到振奋和力量。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哼唱、欣赏、分析中,了解音乐语言是如何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

(四)欣赏多巴哥钢鼓合奏(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乐器及乐曲特点:

钢鼓乐队以其强烈的节奏、激奋的情绪和强大的音响与狂欢节欢乐炽热的气氛、自由奔放的舞蹈、鲜艳夺目的色彩遥相呼应,十分精彩。背景介绍:(见背景资料Ⅱ)方法建议:

①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②问题讨论,了解该乐器的有关资料。

四、歌曲赏析 民歌特点:

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具有旋律美妙、节奏独特、和声浓郁、色彩丰富的特点,连续的切分音带有非洲音乐的痕迹。旋律多采用近代欧洲大小调式。拉美民歌虽千姿百态,但其多样性在文化本质上又是同根同质的。尽管有着不同地区、不同族源音乐风格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拉美民歌有着惊人的整体性。如同它的语言一样,其音乐特征的统一化程度超过任何其他大陆,此外,载歌载舞的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欣赏内容:

1、牙买加民谣

2、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

3、巴西民歌《在路旁》

(一)听赏牙买加民谣 方法建议:

① 能记住并模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旋律或节奏并说出其特点。

② 感受、讨论乐曲情绪特点(牙买加是西印度群岛上美丽而富饶的国家,这里人民喜好音乐,歌舞风格多样。这首民谣具有幽默、风趣、情绪热烈等特点。)

(二)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 简介墨西哥: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西南部,拉丁美洲北部。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墨西哥是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国,古玛雅、阿兹台克文化就渊源于尤卡坦半岛,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之一。首都墨西哥城是著名的文明古城,在政府大厦、学校、戏院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鲜艳的壁画。鼓墨西哥城又称“壁画之都”。音乐歌舞体裁“松”(见背景资料Ⅲ)

1、欣赏《美丽的小天使》(男声重唱)歌曲特点:

歌曲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歌词用西班牙语演唱,美声唱法。墨西哥民歌被称为“松”,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血缘关系。“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该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旋律流畅、切分节奏多。表现了对聪明、美丽的墨西哥姑娘的赞美。方法建议:

①体验感受歌曲音乐特点? ②说出其演唱形式?(吉他弹唱)

③跟音乐哼唱旋律、讨论发表自己对该曲音乐特点的看法。

2、欣赏《美丽的小天使》(录像)①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西藏之行演唱实况。

②三大男高音演唱的录像

(以上可任选观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巴西民歌《在路旁》 歌曲介绍:

这首歌具有浓郁的拉美民歌情调。曲调轻松活泼,节奏明快,在我国广为流传,周总理十分喜爱这首歌。 方法建议:

① 听赏“马可波罗男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 ② 听赏“黑鸭子女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 ③ 观赏视频歌舞演唱版本

(以上三种可任选其一欣赏,也可将两个版本进行分析比较)教学意图:此环节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原则。

五、拉丁舞及音乐赏析

欣赏内容:分别欣赏桑巴、伦巴及探戈三种拉丁舞蹈 拉丁舞特点:

拉丁舞是国际标准舞当中的一个舞系:其中包括:探戈、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等舞种。拉丁舞热烈奔放,充满激情,风格各异,动感十足。舞者忘情投入,如音乐中不断跳跃的音符,令观者如痴如醉,心情激荡。因此,拉丁舞风靡世界,散发恒久魅力!

(一)桑巴与伦巴舞赏析 背景资料:

从16世纪起,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传到巴西,在吸收了葡萄牙和印第安人的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之后,演变成为巴西的桑巴舞,其舞蹈紧张、热烈、欢快、活泼,表现了热情奔放却又风情万种的拉丁人文风情。如今,巴西每年夏天都要举行桑巴舞狂欢游行,桑巴舞也成了巴西狂欢节的代名词。伦巴最早源于非洲黑人民间舞蹈,后融入了西班牙音乐。在古巴十分盛行。古巴的舞蹈闻名于世,但古巴人据说并不是最擅言辞的,他们更喜欢用自肢体来表达情感,这也难怪古巴人热爱跳舞,因为这是他们沟通世界的第二种语言,街头乐队在哈瓦那随处可见,雪茄和舞蹈是古巴最宝贝的两样东西。桑巴与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桑巴:舞蹈紧张、欢快、热烈、活泼,舞态富有动感,舞者的腹部、腰部、和臀部不断地扭动和抖动,舞步摇曳多变。音乐的特点:由数人至十几人组成的打击乐演奏,鼓是必不可少的。旋律结构奇特,以大调为主,二拍子,速度轻快,节奏感十分强烈。

伦巴:古巴代表性舞蹈,音乐缠绵,4/4或2/4拍,速度中等。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摇摆。方法建议:

1、导入:巴西除了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民歌外,还有无可匹敌的艺术足球和足球明星,当然更有动感十足、热情似火的桑巴舞。桑巴舞是拉丁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而曼妙婀娜的古巴伦巴同样让人着迷神往。你还知道哪些拉丁舞蹈的名称?

2、辨看桑巴和伦巴舞蹈片段,要求学生说出各自的名称(或给出:斗牛、伦巴、恰恰、桑巴、牛仔等答案让其选择)

3、观看桑巴、伦巴片段,体验感受其不同的舞蹈及音乐特点。

4、节奏练习,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桑巴、伦巴的特点加深记忆理解。

5、分析比较桑巴和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教学意图: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让学生基本了解两种舞在音乐及舞蹈上的特点并学会区别。

(二)探戈舞赏析 背景探究(见背景资料Ⅳ)探戈音乐特点:

探戈为阿根廷代表性舞蹈,音乐以2/4拍为主,切分节奏突出且样式多样。旋律徐缓、深沉,节奏强烈,既有平稳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七、八度大跳和半音级进有其明显的特点;主要乐器有小提琴、低音提琴、钢琴和六角手风琴等,现代探戈乐队的乐器更为丰富,但以上四种乐器仍必不可少。探戈舞蹈特点:

运步的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行步刚健顿挫,流动中伴以短暂的停顿(因此被称为“瞬间停顿的舞蹈”),舞步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动作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头部摆动、顿足机警活泼。方法建议:

1、欣赏探戈舞曲《小伙伴》,感受其节奏特点。

2、随音乐及探戈节奏音型拍手或踏脚,感受探戈节奏的律动。

3、欣赏探戈舞表演(视频),进一步体验感受探戈的音乐及舞蹈特点。

4、讨论归纳探戈舞的音乐及舞蹈特点。

5、指导学生学跳探戈基本舞步,随着音乐,师生一起律动,使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教学意图:以上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且师生的互动既活跃了课堂,又增进了友谊。

六、拉丁美洲音乐特点总结

1、来源: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印第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混合体。

2、节奏:节奏鲜明强烈,样式丰富,具有充沛的活力。连续切分节奏的使 用,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律动,也显现出浓郁的非洲音乐痕迹。

3、旋律:以欧洲近代大小调七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与和声特点来源于欧洲 民间音乐。

4、形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及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灵魂。

5、风格:风格各异、热情奔放、粗犷豪放。

综上所述,拉丁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纯粹的印第安曲调,五声音阶;②印第安音乐的“混合化”,产生出类似欧洲大小调的印欧混血品种;③“混合再混合”,就是用非洲黑人的装饰音和变化装饰音使其进一步发展;④“三次混合”,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融进了现代化的乐器和制作,使其更加国际化。1979年,格莱美颁奖晚会上出现了最佳拉丁唱片奖,后又分设各种拉丁音乐奖。从此,拉丁音乐开始遍布全球,使其真正的走向国际舞台。在拉丁美洲,无论是哪个国家,也无论是哪个地区,人们都自豪地夸耀:“这是我们自己的音乐。”用心地保存着固有的音乐,且十分珍惜之。

七、实践反馈(通过8题综合反馈题进行课堂检测)

八、评价总结:

学生与教师对今天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自己体验感受作品的表现进行综合评议。结束语:

古典音乐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号召乐坛,流行音乐也以其猛烈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无法取代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越是民族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也越具有生命力。尽管,拉丁美洲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与激情飞扬。

【背景资料Ⅰ】

在南美洲西部有一条全长9000多公里纵贯南北的安地斯山脉,它穿过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海拔高,最高峰约7000多米,处于安地斯山中段的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东西宽约400公里,是海拔3000到4000米的高原地带,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安地斯高原。在这一地区到处传唱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飞驰的鹰》,因为它是印地安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飞驰的鹰》是一首赞颂秘鲁民族英雄阿塔瓦尔帕(印加王)的歌曲,同时也是全拉丁美洲最著名的一首歌曲,乐曲表现了人们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爱戴和失去他的痛苦心情,印加王的精神将永远鼓舞后代为争取自由而斗争。【背景资料Ⅱ】

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岛国,地处加勒比海东南部靠近南美大陆的地方由主岛特立尼达、多巴哥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只有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00多万,但种族很复杂,以黑人和印度人后裔居多占80%,其他为混血人、欧洲人和中国人后裔,这个国家过去主要种植甘蔗,现在是一个石油之国。这是一块拥有丰富民间艺术宝藏的土壤,正是在这人人能歌善舞的土地上,在亚、非、欧各大洲人民传统文化广泛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开出了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1945年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立尼达岛上的人倾城而出欢庆胜利。在狂欢的极度兴奋中,青年们随手拿起了垃圾箱、白铁桶甚至玻璃瓶来敲打,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欢乐。当时这些金属品的明亮、清脆的音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启发。於是,开始了试验。最初,他们采用了一种老式的并干箱,拴上带子挂在胸前敲打,后来发现把并干箱的底面凹进去声音就变得好听。而当一位青年马耐特将底面敲出几条浅沟把底面分为几个区域后就能发出几个不同的音高,这是一个突破。随后,人们又以岛上炼油厂废弃的汽油桶进行试验,把油桶密闭的底面用锤敲,凹成锅形,并将锅面按各种尺寸凿成若干块面积不等、斜度、厚度不同的音区,这样,简单的曲调就可以用棍子敲出来,油桶也不再是粗糙的节奏响器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全新的创造、发明。接着,人们又制造出包括各种不同音域的乐器,高音的乐器比较矮,桶身也切得短,像一个盘,就称作钢盘,中、低音的乐器桶身比较高,就称作钢鼓。最后,全套的、包括各个声部的钢鼓乐队也诞生了。今天,一个完整的钢鼓乐队大致可分为8个交响声部:即男高音、倍男高音钢盘、女低音、倍女低音、吉他、大提琴、混合低音钢鼓以及包括康加鼓、铃鼓、牛铃、和刮器在内的节奏组。每种钢鼓所发出的音高、音色都不相同,如一个男高音钢盘可以奏出包括两个八度全部半音在内的25—28个音,—个倍女低音钢鼓可以奏出14个音,左右两个倍女低音钢鼓组成一套,可以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内的28个音。—个吉他钢鼓可奏出8个音,左右两个吉他钢鼓组成一套可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的16个音。高音钢盘音色明亮,中音钢鼓音色柔和,低音钢鼓音色宽厚深沉,均以12平均律定音。高音钢盘1人敲1个,中音、低音钢鼓1人敲2个或2个以上,最多的为1人敲6个

每年的11月在岛上举行为期1个月的“钢鼓音乐节”,进行钢鼓比赛。政府将钢鼓音乐作为—种民族艺术形式在全国加以提倡、推广,现在连演奏国歌也都采用钢鼓乐队了。钢鼓及钢鼓乐队的出现使世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花,也在世界音乐史的篇章中写上了动人的一页。【背景资料Ⅲ】

“松”是殖民地时期产生的一种歌舞曲体裁,它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密不可

分的血缘关系。现今已成为墨西哥最具民族个性的音乐体裁之一。许多州都有自己的“松”,其中以哈利斯科州的“松”最为著名,最有代表性。

“松”的声乐演唱,其歌词采用西班牙谣曲的形式。内容诙谐风趣;“松”的旋律多为4、8、12小节,乐句短小,常有稍加变化的重复。通常为大调式,在节奏上西班牙的歌舞音乐“塞吉迪利亚”对它有较大影响;歌唱声部与伴奏之间也常出现不同节拍的叠置。为“松”伴奏的乐队叫马里阿契,由2~3把小号、2~3把小提琴,3~4把吉他和一把低音吉他组成;演奏者常常边奏边唱,并间或插入喊叫。演唱方式则多为齐唱,也有3、6度平行的二声部合唱。“松”的舞蹈表演采用多组变化的男女对舞形式,男舞者身穿传统的服装,右肩披搭花条长巾,头戴宽沿帽,双手自然地背在身后,上身基本不动,脚下跳出快速高难度的踢踏舞。女舞者着色彩斑斓的宽肥裙子,除脚下跳踢踏舞外,双手还舞动裙子,翻出各种图形,手脚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最著名的“松”舞是哈利斯州的“哈拉贝”,又称帽子舞,在表演中男舞者或把帽子甩来甩去,或把它戴在女伴的头上,或置于地上,整个表演豪迈奔放,集中地体现出墨西哥的民族性格。【背景资料Ⅳ】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第三大国,位于南美洲南部。16世纪前这里居住着印第安人,1810年5月宣告独立。探戈作为阿根廷的国粹享誉世界。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舞蹈,也是其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但准确地说,探戈的最初形式来源于西班牙和非洲,然后在阿根廷的土地上与当地舞蹈文化融合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舞蹈形式--阿根廷探戈。新形成的探戈中已很难看到它最初的原貌了,经过在阿根廷移民大陆上的洗礼,已经完全造就了新的探戈舞蹈形式。现在人们说起探戈,好象是一种穿着晚装礼服的高尚文雅的舞蹈文化,殊不知探戈形成之初是

地地道道的下层人民的舞蹈。在19世纪80年代,大量来自欧洲和非洲等地的移民涌向布宜诺斯爱利斯,他们被称做“陌生大陆上的陌生人”。还有那些常年在外的海员们带着深深的、无根的漂泊感,沉沦在平民区的酒馆和舞厅中,借着酒精和娱乐把忧愁淹没在内心深处。探戈音乐和舞蹈就产生在这些酒吧舞厅中。到了20世纪初,随着阿根廷社会的安定发展和低层大众地位的提高,探戈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以独特的的魅力征服了世界。探戈与桑巴、伦巴不同的是,探戈的纵情是沉静内含的而不是热烈宣泄的。这是因为在探戈中人们浸润了一种哲学般的忧伤,这种忧伤中有身在异乡的游子情怀,有命运坎坷的艰辛,也有对人生的痛苦思考。这种忧伤在探戈形成初期就深深地根植其中,人们把忧伤化做真挚的情感毫无保留地体现在探戈之中,使探戈具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动人与一种永恒的意味。有人说,探戈是一种舞蹈,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人生的方式。

(小花絮:相传阿根廷男士与舞伴跳探戈时都腰佩短剑,以防情敌干扰,因此形成面部表情严肃,拧身转头快速,不时左顾右盼的特点。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一个海员,与女友亲密相伴,但在出海时总要分别一段时日。有一天出海归来,两人久别重逢,又愉快地跳起了探戈。跳着跳着,海员发现女友老是扭头,于是猛一回头,发现女友正在看着自己的新伙伴,顿时醋意大发。所以后来就有了男舞者快速扭头监督自己舞伴的动作,因为怕被发现,刚一扭头又马上还原。而聪明的女舞者也学着扭头,看对方发现了自己什么没有。另外,探戈中还不时有一些停顿的动作。这是早期笨重的服装和带马刺的靴子不便于行动所留下的遗迹,探戈也因此被称为“瞬间停顿的舞蹈”。)

第五篇:走进非洲与美洲教案1

《走进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1、了解两大洲的不同民族音乐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世界多元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本节音乐课将两大洲的民间音乐作为鉴赏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相关知识,通过听、唱、练、分析、概括等活动提升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鉴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

3、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能力,重视音乐实践

本着“普遍参与和发展个性”的教学原则,重视音乐的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意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来发展个性化的特点,增强学生音乐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音乐鉴赏》(上册)第三单元第三模块《走进非洲与美洲》。由于这个模块涉及到非洲、北美及拉丁美的民间音乐,素材比较多,量比较大。结合教学设计,本节可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非洲和北美洲民间音乐。第二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

根据两大洲的民族发展及历史有的关知识,将非洲和北美洲的民间音乐集中欣赏,并对比分析,适时小结概括,总结提升。在介绍非洲民间音乐时,结合听、唱、拍手等活动,充分感受非洲的民间音乐的音色、节奏、形式等;在介绍北美洲民间音乐时,结合分析、概括、小结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对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首先学习本课,对于世界多元文化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懂是各民族都有优秀的灿烂的音乐文化;其实,通过鉴赏与分析,概括与提升等活动,提高我们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与正确评价的能力。最后,欣赏两大洲的民间音乐后,要对两大洲的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等要有所了解。因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1、欣赏本课所提供的民间音乐,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充分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文化世界里。

2、欣赏各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大家的合作能力、分析能力与正确评价能力。

3、了解两大洲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及部分演奏乐器。

教学准备:

1、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PPT)

2、课前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查找非洲的相关材料,另一组查找北美洲的相关材料。

教学教程设计

上课前:以幻灯的形式播放能够展现非洲人击鼓、舞蹈或生活的图片,并配以典型的富有节奏感的音乐。目的在于课前营造氛围。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教师语)同学们,在大西洋的两岸分别有一片神奇而又古老的陆地和美丽富饶的、充满希望的沃土,这就是素有“生命的摇篮”之称的非洲和让人神往的“新大陆”——美洲。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非洲和美洲,去探寻那古朴而又神秘的音乐,去聆听夸越大西洋的美妙旋律。(屏幕出示课题)

三、欣赏非洲民间音乐

1、与非洲有关的常识简介:

(教师语)先请第一组同学将你们课前收集整理的有关非洲的常识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生:简介有关知识。

(如学生回答有出入,则给予补充:非洲北部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西邻大西洋,东邻印度洋,东北部有著名的苏伊士运河。非洲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北部为“白非洲”,南部为“黑非洲”。非洲的民间音乐极为丰富多样,音乐是非洲的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动、祭祀、集会、节庆、礼拜、婚嫁、丧葬等活动都离不开音乐。)

2、欣赏音乐:

(教师语)同学们介绍了非洲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非洲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

A:“马达加斯加竹筒琴演奏”的民间乐曲。(屏幕出示相关图片和标题)

(教师语)同学们听一听,这种演奏乐器的音色与我们熟悉的哪些乐器的音色相似。

学 生:聆听,与记忆中的乐器对比,得出答案(吉他或琵琶)。

教 师:简单介绍“竹筒琴”。

B:《我的祖国》(声乐曲)

(教师语)同学们在聆听时,可以随着音乐声轻声地唱出歌词。同时感受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

生:听、轻唱、并交流自己的感受。(这首歌表达了加纳人民热爱祖国之情、保卫祖国之心,祝祖国繁荣之愿。)

C:“津巴布韦拇指钢琴演奏”的民间乐曲。(屏幕出示相关图片和标题以及乐器简介。)

(教师语)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被人称为“非洲音乐的灵魂”的拇指钢琴的声音,让我们在这古老的乐曲声中穿越时空,去倾听神秘自然的声音。

生:听,感受。了解拇指钢琴。

D:“纳米比亚弦弓弹唱”

师:简介“弦弓”

生:听,感受弹唱的古朴风格。

E:“拍手舞”(民间歌舞)

生:听,感受其明快地节奏。

师:组织学生试着拍下列节奏。

(屏幕显示)

师:组织学生对刚才所欣赏的非洲音乐进行小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生:小结概括。(非洲音乐总体上古朴、奔放,节奏性强,原生态的要素比较多)

四、欣赏北美洲民间音乐

1、(教师语)先请第二组同学将你们课前收集整理的有关北美洲的常识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生:简介有关知识。(北美主要包括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前,当地的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后来欧洲移民大量移入北美,因此美国和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

2、欣赏音乐:

A:对比欣赏《晒稻草》(加拿大歌曲)和《白桦林好地方》(加拿大印第安民歌),分析:两道歌曲有何异同点?

师:组织,提出欣赏要求。

生:对比欣赏,并归纳异同点。(相同点:音乐材料精练,工整。不同点:《晒稻草》带有欧洲音乐的要素,而《白桦林好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的音乐特征,在乐曲结束时的处理上也不同。)

B:《深深的河》美国黑人歌曲

师:生活在全世界的黑人由于语言不同,信仰不同,他们对“主”和“天国”非常虔诚,至死不渝。不少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后,对故土的怀念依然十分强烈,而且一代一代的人都继承这一传统。所以在美国黑人社区才会流行这样的怀旧歌曲。在听时要把握怀念和怀旧这样的主题,来感受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

C:《什锦菜》美国乡村音乐。

师:“新大陆”被发现以后,欧洲移民大量涌入北美,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音乐文化,其中英国音乐的影响最大。他们把歌声和曲调带进当地的生活,形成早期的美国乡村音乐。其内容大多为叙述家乡的故事,感慨流浪生活,充满对故土的思念情怀。

生:听赏时,尝试用英文来演唱这首歌。

师:组织学生对刚才所欣赏的美洲音乐进行小结。

生:小结概括。(大多的北美民间音乐都比较抒情、怀旧、怀恋。音乐关注的人文因素比较多)

五:综合分析,概括非洲和北美洲民间音乐文化的成因。

(屏幕显示:两大洲种族的组成,及其相关材料。)(非洲:曾被阿拉伯帝国统治,北部住民为阿拉伯民族;南部多为土著黑人;西部海岸和南非曾被欧洲殖民,欧洲文化渗透其中。美洲:印第安人,曾经美洲的主人,后被殖民者赶出自己的家园;欧洲人:西方殖民者<包括移民>,把印第安人从家园赶走,后成为“新大陆”的统治者;黑人:被从非洲虏走而贩卖到美洲的奴隶。)

生:结合提供的材料分析、总结并概括。

师:组织引导,归纳提升。(非洲的音乐文化受到阿拉伯音乐文化、欧洲音乐文化及本土音乐文化的综合影响,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本土音乐文化的传统。北美洲音乐文化既保留了部分土著印第安音乐的元素,也有欧洲音乐的元素,同时还有来自非洲黑人音乐的元素。乡村音乐与黑人音乐的结合,以及欧洲音乐的影响,逐渐成为北美民间音乐的主流。)

六:课堂总结:

翻开非洲和美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部辛酸的血泪史。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文化却随之跨越了辽阔的大西洋,成为两大洲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两大洲人民共同的最美的语言。

素材推荐:

文字素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鉴赏(上册)第三单元第三模块“非洲民间音乐”与“北美民间音乐”。

音响素材:相关配套欣赏碟片。

图像素材:网 络。

下载非洲交通与对外贸易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洲交通与对外贸易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非洲教案

    走进非洲 教学内容: 让学生欣赏非洲舞蹈和音乐片段,使学生了解非洲舞蹈和音乐的特点,从中体验非洲歌舞的节奏。感知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非......

    非洲鼓乐教案

    高中音乐课教案 音乐科组:陈尚民 课 题:非洲歌舞音乐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理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

    走进非洲教案

    走进非洲 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一年级的同学,他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更加具有好奇心,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想象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强,这个时期的......

    非洲鼓教案

    非洲鼓乐 教学内容: 《非洲鼓乐》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中《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第二单元内容——《非洲的灵感》,整合重组拓展延伸成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非洲教案1

    §1.2 非洲(1) 课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 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

    走进非洲教案

    《走进非洲》第一课时 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 刘晓燕 教学内容: 1、了解非洲概况及非洲音乐的范畴 2、歌曲教学《当太阳降落》。 3、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目标......

    彩色非洲教案

    一、导语 1.五彩斑斓的世界里一个奇异的世界。 板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28*彩色的非洲160页二、检查生字、把握主要内容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

    湘教版非洲教案

    授课章节 第七单元 认识大洲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非洲的地理位置 非洲的地形特点河流气候非洲的人口问题,经济发展问题2.能力目标 熟悉区域学习的一般规律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