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

时间:2019-05-15 02:0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

第一篇: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

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北干幼儿园 陈慧

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指南》又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阐述:“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需求以及教室空间布局等实际情况,在师幼互动中共创个性化班级小环境,使环境成为幼儿展示创意、与人交往、获得认同的重要场所,关注主题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空间的利用,积极利用乡土资源、生活资源,创设适合本班幼儿自主活动的区域环境,将班级环境(区域环境)与教学主题有机融合。

幼儿园环境有多种分类,如: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等。班级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幼儿平时接触最多,最直接的环境之一,因此,班级环境无疑成为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说,主题活动作为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它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创设主题化的班级环境时,主题墙、活动区、家园栏不再只是一种背景,而应是主题目标和内容的物化。

怎样的班级环境才是与主题活动相适宜的?主题背景下如何进行环境创设?如何将主题内容融于环境之中,使环境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我园教师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和研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初步的成效。

一、我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原则

1、全面原则

2、安全原则

3、互动原则

4、效用原则

二、我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四大亮点

1、温馨家庭式的环境创设(有序挑战式的环境创设)

2、灵活互动式的环境创设(家园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

3、主题版块式的环境创设(主题公告、主题进程、和主题汇报)

4、特色展示式的环境创设(幼儿园、班级)

三、主题介绍《夏天的秘密》

下面我们就以现行的小班主题活动《夏天的秘密》为例,从 “主题墙”、“灵动空间”、“区域活动”、“生成活动”、“家教资源”这五个便于外显的、非正式的活动,谈谈我们在探索关于“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班级环境创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我们这样创设主题墙 主题墙是主题活动预设与生成的刺激物,墙面主要展示主题活动的内容、发展脉络、相关信息资料、以及幼儿的作品等。

1、主题墙应是动态的,随幼儿的学习、活动需要而变化,更好地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

2、主题墙应是互动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3、墙面应成为幼儿、家长、教师进行环境创设的平台,墙面材料的收集者应是幼儿、家长和教师。

(二)我们这样创设空间环境

主题环境空间范围涉及班级内部环境和户外环境。户外环境包括外墙面、走廊过道、角落、洗手间和细节修补等元素。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主题内容有特色的进行创设。

1、与主题相关的外环境创设

走廊过道、公共区块

2、与主题相关的内环境创设

活动室墙面、生活区墙面

(三)我们这样创设区域环境

区域环境的创设是主题环境创设的重要补充部分。作为一种教育游戏,它重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受到了幼儿的普遍欢迎。为贯彻《纲要》精神,改变集体活动中重教学轻个别化活动的倾向,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支持他们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要因地制宜的结合主题目标开展区域活动。

1、在主题目标的引领下将主题内容呈现在活动区中,使幼儿与之互动并获得经验。

2、活动区应为主题提供信息和材料,不断推动主题的深入与扩展。

3、活动区的创设、材料的选择具有挑战性,规则的制定要有幼儿的参与。

(四)我们这样利用生成环境

生成环境或突发事件的刺激,常常会引发不同的活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生活环境或突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提供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促进活动的开展。

(五)我们这样转化家长资源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特别是家庭,家庭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影响十分巨大。”幼儿园应重视家园合作,通过各项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家长参与,赢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1、通过环境发布主题公告

2、通过环境交流分享主题信息(图片交流、实物交流、语言交流、情景再现式交流)

3、通过环境共同推动主题的发展

四、我们的收获:

《夏天的秘密》只是我们开展的诸多主题活动之一,每个主题的开展和实施,都让我们对《纲要》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要想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最适宜的角色就是做一个观察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和引导者。

1、让环境凸现与孩子互动的最大价值

2、让环境反映孩子学习的过程与效果

3、让环境支持幼儿跨越学习的难点

4、让环境中的优势因素引领幼儿主动学习环境创设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设计——实施——修正——再修正的螺旋式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环境创设是一个积累、丰富的过程,也是一个跨越难点、体验成功的过程。

五、我们的思考:

走环境创设专业化之路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班级环境创设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 &nb 来源:当代学前教育 2006.04 更新:2007-08-04 08:34 标签:教师指

导读: 【摘要】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幼儿的学习通过他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主题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创设主题化的班级环境时,主题墙、活动区、家园栏不再只是一种背景,而应是主题目标和内容的物化。如何将主题目标、内容融于环

【摘要】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幼儿的学习通过他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主题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创设主题化的班级环境时,主题墙、活动区、家园栏不再只是一种背景,而应是主题目标和内容的物化。如何将主题目标、内容融于环境之中,使环境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本文介绍了我园在班级主题墙、活动区和家园栏的创设与利用的经验,并探讨了怎样引导教师进一步关注环境创设与主题活动相互渗透等问题。

【关键词】班级环境 主题活动 主题墙 活动区 家园栏

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意大利瑞吉欧的学前教育专家认为:环境是“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提出让幼儿与环境进行“对话”;蒙台梭利博士强调儿童的发展是外部环境通过儿童内在心理变化而起作用的,外部环境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幼儿园环境有多种分类,如: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等等。班级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是幼儿平时接触最多,最直接的环境之一,因此,室内环境无疑成为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许多幼儿园中,教师在创设室内环境时存在盲目性,主要表现为:环境的教育价值体现不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够;在环境创设中,更多地追求美观和装饰功能,一成不变;主要以教师的成品呈现为主,缺少幼儿和家长的参与;与主题教学活动分离等等。其中室内环境脱离主题活动的问题尤为突出,它直接影响着主题活动的实施。

怎样的室内环境才是与主题活动相适宜的?主题背景下如何进行环境创设?如何将主题内容融于环境之中,使环境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我园教师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和研究,摸索出了一些基本的操作规律:室内环境应与主题活动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环境是主题活动的催化剂,是为主题活动服务的,主题依靠环境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开展;室内环境的布置应随着幼儿主题活动的发展而变化,不断地充实和调整。

在班级环境中主题墙、活动区、家园栏最能体现出与主题的互动,下面谈谈我园在创设主题墙、活动区、家园栏中的经验和做法。

一、主题墙

主题墙是主题活动预设与生成的刺激物,墙面主要展示主题活动的内容、发展脉络、相关信息资料、以及幼儿的作品等。

●主题墙应是动态的,随幼儿的学习、活动需要而变化,更好地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

●主题墙应是互动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墙面应成为幼儿、家长、教师进行环境创设的平台,墙面材料的收集者应是幼儿、家长和教师。

案例1:大班主题活动《学做小学生》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小学、了解小学生的生活、熟悉小学的环境,为幼儿入小学作好准备。在创设环境时,教师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主题墙以“问题栏”的形式出现,收集并记录幼儿入学前的困惑,用提问、图片、绘画的形式呈现在主题墙上,突现出该主题的重点,并围绕重点开展各种幼小衔接活动。如:参观小

学、采访小学生、假如我是小学生等等,主题墙成为引导幼儿关注主题、发展主题、深化主题的引导线。

二、活动区

活动区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方式为主地自主学习的活动区域。通常班级中会结合主题活动设置语言区、美工区、游戏区、表演区、科学区等等。和集体活动相比,区域活动是实施分组教学的有效途径,它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教师能更好地关注每位幼儿的活动过程和个体差异,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同时,区域活动还能帮助主题活动进行延伸和扩展。因此,区域活动环境应具兴趣性、探索性及可操作性。

●在主题目标的引领下将主题内容呈现在活动区中,使幼儿与之互动并获得经验。●活动区应为主题提供信息和材料,不断推动主题的深入与扩展。

●活动区的创设、材料的选择具有挑战性,规则的制定要有幼儿的参与。

案例2:在《我和春天的游戏》主题活动中,观察区设在活动室的一角,那里是幼儿经常去的地方。区域内提供各种各样的种子,有幼儿从家中带来的花卉和植物,还有观察、操作、记录用的材料。幼儿每天细心照看它们.给它们浇水,观察生长变化过程,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第二篇: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

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

 如何进行班级环境创设

 上一篇: 幼儿园早操研讨活动 下一篇: 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生...发布者: 苏娅娜

时间:第五周 星期二晚上 地点:教师办公室

教研内容: 如何进行班级环境创设 主持人: 张园长

参加学习人员: 全体教师

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的班级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将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幼儿园中,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对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我来说,面对班级的环境创设问题还有很多的困惑,根据自己多年的创设经验,我发现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班级环境创设失去了影响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只注重形式美,不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师本身在班级环境布置和投放材料时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对环境材料的设置和投放要实观什么教育目标和内容也很少研究。因此,也就无法判断幼儿当前的水平,无法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教师还是将墙面布置作为教育教学以外的任务来完成。从选题到制作一切由教师设计安排。其实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不难了解,孩子们喜欢的不是那些教师费心费力制作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欣赏价值的作品。而是那些在成人看来不像、不美、不起眼,但出自孩子之手的作品。孩子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喜好、表达方式和欣赏标准,有强烈的被接纳及成功的需要。幼儿想像是最丰富的,幼儿参与设计的环境才是最有意义的。教师不应过多的担心幼儿参与的效果不好,停留在形式上面,要改变教师的观念,善于灵活应变。

其次,幼儿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差异明显,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就会使一部分幼儿不能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发展需要的有利条件,几年下来,固定的环境多、变化的较少。还有很多教师为了省事,一次性完成创设,不考虑幼儿的实际及教学联系性,这样固定的环境必然失去环境的价值。

有感于此,我认为: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是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必须考虑的问题。应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孩子的探索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孩子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有不少是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自发产生的,这种产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孩子年幼、知识经验的贫乏,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些引导有时可能在孩子问题出现之初,也有可能在孩子提出疑问的过程中,甚至在孩子解决问题的结束时。但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与探索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及操作材料。所以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

实例一:区域材料放大镜的提供

投放该材料的原因是源于孩子看不清“叶子的叶脉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了观察的工具,幼儿经过观察,进行了想和比较,又用“画”的形式把观察到的细节记录下来,为科学发现区提供了记录表,期间,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产生的用叶子制作、绘画等想法,教师为幼儿自由生成的活动提供各种工具及辅助材料,最后总结出叶子还可以有很多用途,教师把幼儿制作的叶子作品张贴到墙上交流,又成为了有意义的墙饰。

实例二:

教师进行晨检点名活动,孩子们发现今天某个伙伴没到,纷纷议论:“他怎么了?”“他是不是生病了?”“可能去旅游了。”缺勤的小问题引起了幼儿关心的情感,并讨论产生了一个建议:“我们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而不是给家长用的接送卡。”接下来,孩子们自己设计了自己的“出勤卡”,教师作为参与者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最后我们班的“今天谁没来”的小墙饰就产生,每天都吸引着孩子们的关心,最后还养成了习惯。

以上实例带给我们许多的思索:孩子的主体性,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引导及支持,创设环境和材料范围的扩展等问题。从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可看到,狭义的空间范围的创设限制了幼儿更广泛的探索活动: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即使具体体现到班上,也应该是包括本班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但很多教师却存在着理解及实践的误区,各班以主活动室、主墙面为主,认为主要的做好了,其他就不那么重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全方位地考虑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

(1)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的特点,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

(2)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

(3)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

因此,应扩展和延伸环境创设的区域,由“大墙饰”向“小墙饰”扩展。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例如,盥洗室中“节约用水”的标志;楼梯过道间的安全标志等。由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

2.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班级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3.不能盲目追求“精美”的、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班级环境创设,这样会降低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也减少了幼儿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1)避免较多地从色彩、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考虑,例成人视平线的高度、精美的“镜框式”等,应当透过表面形式去发现孩子创意的美、感受的美。

(2)不应对幼儿的作品、操作材料等看不上眼,更不应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可与孩子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加工修饰的方法有多种: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创意组合法(师生合作的各自一部分)、空间位置(门、窗、角落、阳台、栏杆等)选择法、放置方式变化法(吊、贴、摆等)等。

4.不应长期固定不变环境创设的内容,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

(1)长期固定不变: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

(2)创设手段及表现形式单调:幼儿作品排排贴(装);墙饰主要是平面的粘贴,对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贴死、贴牢,根本说不上活动、可供幼儿操作的;评比栏中的乖娃娃标记表现在班班都是小红花,少有想过问问孩子,你想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好孩子”,且小红花都是被教师亲自贴死的。

5.不能让活动操作材料的贫乏和单调去控制、剥夺幼儿在游戏及各种活动中的探索意识和行为。

(1)不应只重视设施设备的购置,轻视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2)不应只重视教师的教具制作,轻视幼儿学具,操作材料的提供。

(3)操作材料数量少,种类少,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机会少,即使有让幼儿的选择,也是在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而提出的条件的前提下的有限选择。教师应开放幼儿操作材料,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表现的能力。

(4)应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让幼儿不能进行多种组合,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除了现在玩具市场上较多的建构材料外,更多的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同时,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例如毛线、麻绳、纸、布、树叶等。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

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材料取自身边的资源(大多是废旧材料)。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学会了创造,学会了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或仅有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总之,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

2.材料要有一定的结构,暗含着教育目标与内容。教师对所投放的材料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使其暗含着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的事物的特征与相互关系,而这些事物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又是由低到高渐进性展开的。这样,孩子们在与符合自己认知特点和需要的、有结构的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3.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4.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5.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的,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我们不应简单化地批评指责幼儿,而应设法搞清楚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

6.培养幼儿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长期以来,有些教师很少注重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习惯于由自己来判断幼儿的对错,使幼儿感到真理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他们关注的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这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一种依赖和迎合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从“教师讲,幼儿听”转变为“幼儿主动探究,自己找答案”,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参与教育活动,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7.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环境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在指导幼儿进行探究操作活动时,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检查者”的角色,把精力从“检查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了”等问题转移到幼儿的探究和操作活动上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正确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如我们可引导幼儿讨论问题“汽车在什么样的路面上跑得更快?”,并鼓励幼儿说出各自的答案。为了让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想,我们可以发动幼儿找来各种高低、形状不同的积木、纸板、易拉罐等,启发幼儿运用这些材料搭出不同角度的斜坡,并提供橡胶、木板、玻璃等不同质地的斜坡面。我们可让幼儿在搭好的斜坡上进行赛车,并启发幼儿注意观察汽车速度和路面的倾斜度以及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通过多次操作,幼儿可发现汽车滑下斜坡的速度不仅与路面的倾斜度有关,还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初步体验到速度与倾斜度、速度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环境创设,就必须以“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和材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幼儿园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等。创造创造性的环境,造就创造性的孩子,愿我们以惊人的探索和研究热情、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就要求我们的幼教工作者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让幼儿乐在其中。综上所述,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的班级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第三篇:浅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浅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摘要:根据我园《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环境课程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将主题教育和环境创设紧密联系、相互渗透,首先在主题墙的布置中呈现孩子不同阶段的作品和学习的过程,以孩子的眼光审视孩子的创造,教师加以指导和完善,共同制作主题墙;选择家园互动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来。其次围绕主题,创设相适应的区域环境;结合主题,创设孩子喜欢的区域环境;深化主题,引导幼儿自主地创设区域环境;并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体现各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材料库”,让不同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材料进行资源共享。我们还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运用“家园栏”引导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等多种环境创设方法。重视班级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创设为深化主题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为发展孩子富有个性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孩子、教师、家长、班级环境创设、主题活动、主题墙、活动区角、桌面展台、家园栏、互动、成长、发展、学习。

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接触最多的就是班级活动室,班级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无疑对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欣赏,而且隐性地为孩子身心发展、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纲要》指出:“创设与幼儿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根据我园《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环境课程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将主题教育和环境创设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从主题墙、活动区角、桌面展台、家园栏这四方面的环境创设入手,以孩子、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方式,努力将班级环境创设成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场所。丰富和深化主题教育,使环境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最终使每一位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用主题墙体现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

1、让主题墙来呈现孩子不同阶段的作品和学习的过程。

陈鹤琴先生说:“室内布置应以儿童的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才可以鼓励儿童。”每次选择主题墙布置内容时,我们不是将主题所需要的内容用同种方法展示,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来展示他们不同阶段的作品,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如小中大班主题中都有关于“吃”的主题活动,对“糖果”的展示方法各有不同: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差,我们提供糖纸让他们自己动手包“糖果”;中班的孩子则用橡皮泥捏“糖果”、给糖果涂色;大班的孩子能力强,则让他们用绘画的方式画出“糖果”或用萝卜雕“糖果”等等,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呈现出由易到难不同的作品。他们既体验到了一起参与布置环境的快乐,又体验到在同个主题 的学习中自己成长的快乐。

其次,我们提倡给孩子自己支配的空间,让他们利用自由的时间去整理、布置活动室,使孩子们置身于环境之中,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去布置主题墙。我们积极采纳和吸收孩子们的建议,并请他们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不仅给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动物怎样过冬》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一起参与布置教室,在一面墙上布置冬天的景色,在大树上挖许多可开关的洞,并让幼儿自己选、剪一些旧画书中的各种动物图片或添画一些动物。教师再按过冬的方式把各种动物分别摆放在不同地方,这就为幼儿寻找答案设置了情景。在这个情景中让幼儿寻找动物。他们发现了蚂蚁、松鼠、蜜蜂的房里堆满了食物,它们躲在家里“又吃又玩”;在洞里找到闭眼的熊、蛇、青蛙、刺猬等。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讨论,总结出动物“存粮食”、“冬眠”、“换皮袄”等过冬方式。由此可见,孩子活动后的成果,随时都呈现在眼前,成就感得到了鼓励和增强。

2、以孩子的眼光审视孩子的创造,教师加以指导和完善,共同制作主题墙。

在整个创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以自己的审美观或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在我们的眼里,幼儿的作品都是完美的,我们与幼儿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如:衬托背景、创意组合、边框装饰等,引导幼儿的审美观,然后展示全体幼儿作品。在小班的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我们设计了亲情树,由教师画出树桩,让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水粉来印小手印做成树叶,然后把收集到的全家福请孩子们自己粘贴在“手印叶子”上,再由孩子和教师一起布置亲情树,孩子们在制作、布置活动时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这棵亲情树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

其次我们在布局上采用平面图、立体图、实物相互搭配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对认识事物的直观作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班级的墙面布置,我们结合教育目标,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牛皮纸、小麦秸、瓜子皮、玉米秸等,经过剪、贴、涂色、拼、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天》主题图;各班的墙面布置也一改过去老师剪、贴、画等装饰的做法,而是用师生捡来的树皮、树叶、松果等,大家齐动手,一棵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果树就被“移”到了活动室的墙上。不但形象逼真,美化了活动室,而且变废为宝,还在操作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同时还满足了幼儿感受秋天、了解秋天的愿望,亲身体验到秋天的特征等。

3、选择家园互动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他们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成功者。在主题墙的展示中,我们会有目的的安排一些让家长参与的内容,如制作各式调查表请家长进行填写、由亲子共同参与完成的手工作品、请家长帮忙收集的图片资料、代幼儿用语言表述的文字撰写等等。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配合,正是有了家长的参与,主题墙的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孩子们获得的知识更加全面。如中班主题《漂亮的衣裳》活动中,我们利用“三八”妇女节在班级开展了“巧手妈妈服装秀”活动,我们提倡环保,让家长们通过自己收集的各种环保材料如一次性桌布、方便碗、塑料袋、包装纸、蛋糕盒盖、彩带、废旧床单等,充分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通过她们的精心设计、巧妙制作,一件件风格迥异、颜色亮丽的幼儿服装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场让孩子试穿,并播放走秀音乐让孩子进行时装秀表演,最后请家长一起动手,把这些既环保又精美的服装挂在的展示架上布置成了一道独特的主题墙饰。每每孩子经过,都会指着上面的衣服自豪地说:“这是我妈妈

做的,可漂亮啦!”

二、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区角环境创设。

《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围绕主题活动,创设相适应的区域环境。

在活动区创设中,作为老师首先要依据《纲要》,定位大目标,对各区作整体布局,如发展社会性的、激发艺术热情的、科学探索的、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等等,保证在区角活动中孩子有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然后自然融合主题目标,投放相关的材料。如大班主题活动《绿色家园》,首先我们在语言区投放新旧城市的照片、图片,让幼儿谈论城市的变化,感受创建和协美好家园的重要性。收集有关建筑师的书籍及家装书籍,激发孩子们创造绿色家园的愿望;然后在建构区提供积木、纸箱、木板、各种瓶瓶罐罐让幼儿搭建各种建筑物,如高楼、小区、健身器材、各种花草树木等,让孩子们创造出一个环保家园;在美工区,鼓励幼儿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来设计未来我们居住的环境,将改造环境的想法得到进一步升华。活动中,每个区都有密切的联系,如美工区和语言区中,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找图片,有的作画,设计了多幅既环保又节能而且整齐美观的家园设计图,我们老师再给作品加个边框就成了一幅幅极具艺术气息的壁廊画,挂在班级的走廊上既赏心悦目又体现孩子的创作。有了区角活动的相结合,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2、结合主题活动,创设孩子喜欢的区域环境。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参与程度,无疑显示着设置的区域是否能够吸引幼儿。能吸引孩子,孩子就会很好的进去活动,相反这个区域就是空虚的,毫无价值。小班幼儿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小班主题《我爱我家》创设了角色区角“娃娃家”。在区域环境布置中,我们将娃娃家的布置上营造出一种家的温馨感觉:精心制作了小床、窗帘、台灯、镜子,在床上摆几个漂亮的娃娃,小厨柜里放几件好看的服饰;再给小沙发配上带花边的沙发套,桌上摆放电话机、花瓶中插些五颜六色的小花,卧室和客厅的氛围就营造出来;我们将不同环保材料制作的各种食物如饺子、包子、羊肉串、藕片、香肠、海带串、汉堡、署条等用精致的塑料盘装好,一一呈列在孩子们的小餐厅中,再配上整套的厨具、餐具,做几顶厨师帽,几个小围裙,宽敞明亮的厨房就布置好了。此外我们还在墙上贴几幅全家福,在吊顶上做一个小摇篮,窗台上摆几样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和毛绒娃娃。这样丰富的布置使孩子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个区域活动。孩子们在娃娃家里扮演着各种角色:爸爸、妈妈、宝宝、客人等等,尽情地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再如,我们根据幼儿园开展的“阳光阅读”活动,在图书角的环境创设上首先我们一改传统的挂式书籍,用花布制作了层次多样的书袋,把它们安在靠窗户的地方以便幼儿取放,摆几张靠背椅,放一个小圆桌,或者直接投放几个可爱的靠垫,墙面上制作新颖的阅读图画和设计各种读书标语,书袋里分门别类地放上如动物类、水植

物类、汽车类、科学探索类、诗歌类、故事类等这样的书籍,最后与孩子们共同为图书角取上好听的名字,如《宝贝书屋》、《快乐书吧》、《阅读长廊》等等,让图书角的环境创设也营造出“书香满园”的浓郁气息,孩子们在这里感到既舒适又休闲,从而达到轻松、安静阅读的效果。

3、深化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地创设区域环境。

我们教师还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把区域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激发他们创设环境的积极性,并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如当一个主题结束,孩子们的兴趣慢慢转移,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根据新的主题目标及孩子所关注的内容收集材料,着力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相关区角。我们在开展“ 绿色家园”这一主题中,幼儿对自己所居住社区的环境比较熟悉,讲到社区附近的超市时,孩子们很兴奋,都喜欢逛超市,于是和幼儿一起商量,决定创设一个超市,我先引导幼儿讨论这个区角需要什么材料?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有的孩子说喜欢逛超市去买吃的东西(署片、饼干、酸奶、面包等);有的孩子说去超市买学习用品(水彩笔、橡皮泥、油画棒、彩纸等);有的孩子说去买玩具,还有的孩子说和妈妈去超市买洗发水、作料等。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进行制作,并将材料归类摆放,和幼儿一起完成了区角的布置,设立了售货员、收银员和顾客这几个角色,接着又和幼儿一起讨论区角的名字,很快,“开心超市”就诞生了。在自己创设的区角里,幼儿显得格外主动,自由创设角色进行游戏。

4、区域环境的创设,体现各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孩子的知识建构是呈网络状的,他们从四面八方接受信息,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逐步累积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各个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互相割裂,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和实际生活相关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以区角活动为纽带,保持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中班主题活动《生肖真有趣》中,孩子们在自然角饲养了、小白兔、小鸡、小狗、小金鱼、小乌龟等,教师请孩子们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作好记载,孩子们兴趣特别高。他们在对动物饲养经验的总结中惊奇地发现,动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并提出“人离得开水吗?”的疑问。,我们并不是立刻终止上一主题的活动,而是顺水推舟:水对动物很重要,对我们人类同样很重要,所以要节约水资源,那么水是怎么样的呢?自然引出了下个活动题《水的世界》。我们在科探区开展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操作实践活动,在冰箱中取来冰块装入实验烧杯中,提供钳子、布块、棉花、搅拌器等多种辅助物让孩子们尝试使冰块溶化的有效方法,再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小酒精炉给水加热,从而观察液态水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由此可见,一个主题的结束可能意味着另一主题的开始,旧主题中可能蕴涵着多个新主题,正是在主题的不断融合与渐进中,知识才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5、建立“材料库”,将不同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材料进行资源共享。

丰富活动区材料的方法就是要不断的收集和积累,运用资源共享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发挥材料价值的有效途径。

我们通过尝试,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小型材料库”,以园为单位建立“大型材料库”。每个班均有一个大柜子和几只纸箱作为存放材料的“仓库”,“仓库”上贴有《材料进库登记表》,上面注明材料名称、数量、所属主题及使用记载。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对该主题的区角材料进行整理,然后根据下一主题内容,将有联系的材料保存下来,暂时不用的材料放入“材料库”。这些材料可以是师生共

同收集的半成品、课堂中的教具、也可以是幼儿的作品,日积月累,“材料库”会变得越来越充实。随着主题的不断更换,各班可以根据主题之间的联系对“材料库”中的材料反复加以利用。主题之间的资源共享使新主题显得更为生动有趣。同样道理,还可以实现班级之间、年段之间直至整个幼儿园内部的资源共享。如小班主题《可爱的宝贝》中用纸杯制作的娃娃可在大班主题《娃娃看天下》中配上世界地图来呈现;小班角色区域《娃娃家》中的厨房布置及制作的各种食物,又可以用来大班的主题活动《小饭桌》生成的角色游戏“小餐厅”中等等。到学期结束时,各班对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将有价值的材料放入幼儿园“材料库”进行保存,到下一学期又可利用,大大提高了区角材料的利用率。

三、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

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是我园在环境创设中的特色之一。我们充分发挥家园配合,积极调动家长和孩子参与到桌面展台的布置中。我们每班根据幼儿对主题喜好的选择,制定展台的布置方案,让孩子、家长与教师一起选择各种材料进行剪纸、彩绘、陶艺、布艺等制作,呈现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桌面展台装饰。如中二班《汽车总动员》他们师生同样利旧利废,用收集的旧瓶盖,牛奶盒、药盒、包装盒、牙膏盒、巧克力盒、塑料纸、塑料饮料瓶等建造各式汽车,并模拟生活情境,制作了马路、斑马线,红绿灯,交通警察等,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通过模仿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各款创意“汽车”在外形上夺人眼球、在材料上出人意料,而在可玩性上又让幼儿爱不释手,幼儿主题学习中材料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三班的《 和谐的大自然》,阳光下,可爱的娃娃,美丽的仙鹤,飞舞的蜻蜓,温顺的乌龟,机灵的蛇……相聚一堂,引亢高歌,翩翩起舞。和谐的动物家园,温馨祥和,其乐融融。孩子们置身其中,尽情呼吸这甜美的空气,快乐满满……你一定意想不到,它们都是用一次性纸盘,废旧瓶盖,牙刷,奶瓶刷,软管,小勺,一次性碗筷,贝壳,等物品,通过教师的巧手制作而成。大三班的《娃娃看天下》,瞧!不起眼的纸杯、铁丝、灯泡、废旧的娃娃等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合作下,变成了一件件可爱、美观的艺术品:美丽的公主、淘气的小女孩、滑稽小人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这就是娃娃们眼中的世界。大二班的《社区——我们的家园》,家长们巧用牛奶盒、药盒、包装盒、牙膏盒、蛋糕盒、皱纹纸、泡沫等物品与幼儿共同创意制作了“高楼”,“心中美丽的花园”,孩子们在此感受了社区生活的便利、社区环境的整洁和美丽,萌发了热爱社区的情感。大一班的《书香满园》,观赏着这组用各种形状的玻璃瓶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制成的作品:用国画手法绘制的灯罩;用蜡染的方法印制的蓝底白花衣衫;用拼搭方法组合制作的案台;用手工雕刻的笔座;还有儒雅俊郎的书生„„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创作的美和快乐,更把主题的升华用艺术的形式得到更好的展现。

四、运用“家园栏”引导家长参与主题活动。

班级环境创设应为家园提供信息与经验交流。家园栏是班级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家长关注了解参与主题活动的窗口,它承担着班级信息来源站和主题活动资料库的任务。

在家园栏的创设中,我们设置不同版块,如“主题报道”、“热点观注”、“亲子互动”、“资源共享”等,利用家园栏宣传主题,指导家长全程参与主题活动。“主

题报道”包括让家长了解主题的目标、主题网络的构建、每周具体活动的安排、主题活动结束时对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四个内容;“热点观注”是介绍主题活动进展,征集家长对活动的建议;“亲子互动”是提供幼儿活动的情况和亲子互动信息;“资源共享”提示和指导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材料。如在《绿色家园》的主题中,家长送来了幼儿天南地北旅游的照片,名胜古迹的图片、旅游录像、纪念品等主题相关资料,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结合主题的需要,带幼儿参观黄鹤楼、长江大桥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参观前,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在家园栏中公布计划,共同引导幼儿作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参观后,在“亲子互动”中设计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相关的经验。在主题活动中家长的共同参与能促进家园联系,实现真正的家园互动。

总之,班级环境主题化是发挥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我们要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创设为深化主题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从而积累经验,提高水平,为发展孩子富有个性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学前教育研究》

[3]《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大班班级环境创设方案

让孩子的学习、成长看得见

——大班主题《江东——我的新家》背景下的班级环境创设方案

设计者:钱雅丽

一、背景说明

人与生俱来都在与周围的生存环境发生着惟妙惟肖的变化,因此,只有是生活的才是最有感受的,只有是生活的才是最有体会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越生活的东西越容易被人所忽略。如何挖掘身边可利用的教育价值,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孩子深切地体会是教育工作者最应关注的问题。

家乡萧山是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可让幼儿寻索的东西很多。为了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以我们所处的特定区域——江东开发区,一个正在新建的新城区为突破口,通过让幼儿了解江东开发区的过去、现在、以及畅想中的未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的情感。由此,主题活动《江东——我的新家》便应运而生。

我们的班级环境正是在这样一个主题背景下策划设置的。在区域创设中我们坚持感知体验、熏陶感染、形象趣味、浅显整合,具体操作等原则,在做做、玩玩、看看、讲讲、画画、唱唱、跳跳的活动中,使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学会认知、激发情感、提高能力。

二、具体安排

(一)活动区创设

科学区——亮眼看江东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实地拍照等的资料收集,让幼儿了解江东开发区的过去和现在。

2.通过下江东景点棋,使幼儿更好地了解江东的现在。

材料提供:

围垦滩涂的图片、新旧建筑物的图片等;萧山地图一份;江东景点棋(自制格子棋盘,上有数字和江东开发区主要建筑和景点);骰子。

指导建议:

1.教师在活动区首先投入的是围垦滩涂的图片、新旧建筑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江东的历史和现在。在此期间,发动幼儿和家长收集有关江东的资料,可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拍一组江东开发区的照片。

2.在以上的基础上,教师再投入萧山地图,让幼儿找找江东在萧山的哪个部位。

3.在对江东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投入江东景点棋。引导幼儿了解生活环境,熟悉周围重要景点。此为合作游戏,幼儿分别掷骰子,并根据棋盘上的数字、符号、景点、文字的提示下棋,以先走完为胜。教师可先教会一个幼儿下棋,然后请该幼儿教其他小朋友;教师也可请幼儿观察棋盘,引导幼儿自己探索 下棋的方法。

建构区——金牌工程师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江东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幼儿能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大胆建构新旧房子以及以前的、现在的、将来的江东,并能创造性的使用一切可利用的辅助材料进行搭建。

2.幼儿能协商、合作共同搭建,并能用多种方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材料提供:

稻草,木桩、竹棒、绳子、废旧纸盒、瓶子,各种黏合剂、剪刀、小沙袋、安全帽、建筑工具、建构积木等

指导建议:

1.材料投入要有层次性。首先在活动区中投入稻草,木桩、竹棒、绳子、剪刀、小沙袋,探索草房子搭建的步骤,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建构。其次,逐渐投入废旧纸盒、瓶子,各种黏合剂、安全帽、建筑工具、建构积木等,引导幼儿探索建构开发区的现在和将来。

2.操作时,幼儿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模拟物来理解其结构并进行拼搭,;教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尝试并获得成功感。

3.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兴趣疲软时,教师可以假设问题,引导幼儿去继续探索、去发现。如:“你觉得还缺什么呢?再想想”,“还可以搭出什么样的东

西来?试试看”等等,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欲望。

表演区——看看江东新面貌

活动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围垦人的勤劳、朴实。

2.能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体验合作的乐趣。

材料提供:

毛巾、刷子、化妆品、话筒、表演服饰,打击乐器、录音机、乐曲《加油干》、《粉刷匠》、《看看围垦新面貌》、《喜洋洋》等。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所提供的乐曲,合作表演。

2.鼓励幼儿合理分配角色。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加入游戏,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以一种建议、启发的口气给予帮助,启发他们多方面考虑问题,找到合理的分配方法,如:小朋友在选择角色上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石头、剪子、布”等不同方式来分配角色。

3.幼儿在表演游戏中不是简单、机械的再现作品,教师要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头脑的加工,进行再想象和创造想象,例如:歌曲《看看围垦新面貌》可以改编成《看看江东新面貌》,并能分角色进行表现歌曲,以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的对唱形式进行表演。

4.启发幼儿利用各种常见的、能收集的材料进行表演。例如:小毛巾、家中成人的凉帽等等。

美工区——创意工作室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

2.大胆的运用各种形式进行新闻报的设计和出版围垦发展变化的图画书。材料提供:

有关江东开发区的宣传资料、各种装饰和绘画材料、彩泥、剪刀、照相机、各类废旧报纸、订书机、胶水;教师制作的小字典、小画典;可供悬挂的空间等。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报刊、图画书的制作方法。教师可视幼儿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投入教师制作的小报及图画书的样本。

2.通过与其他区角的互动,收集信息。例如:到语言区去拿有关照片等。

3.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编制有关开发区的小报、图画书。根据需要提醒幼儿给小报和图画书取名、设计报头、选择与报纸名称相关的内容、排版、绘画等。小字典、小画典是教师根据幼儿现阶段的需要选择的字词、花边、图案装订成的,可随时调整;幼儿可独立制作,也可合作游戏。

4.教师指导要留有余地,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

语言区——江东新闻中心

活动目标:

1.通过扮演新闻播报员和小记者,了解江东发展的各类新的信息。

2.愿意交流获得的经验,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材料提供:

图片、自制摄象机、电视机、话筒、记者证、记录表、笔等

指导建议:

1.在新闻的收集过程中,引导幼儿灵活的进入其他区域进行采访,简单的记录采访结果。

2.在新闻的播报过程中,鼓励幼儿根据记录表上的内容大胆清楚的进行播报。总之,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的活动要多看、多观察、少干预,即使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也不能干预或改变幼儿的活动主题,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自身能力范围内所不能解决的事情,教师要及时地指导、帮助。

种殖区——江东新农场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体验种植和采摘的乐趣。

材料提供:

室外种植园地;薄膜、细竹片、花盆、纸杯、小铲子、小水壶、种子、照相机、观察记录本等。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观察,通过观察、照料、比较、记录,幼儿从中

不仅了解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阳光、水和温度;更了解了科学技术给农村种植带来的便利。

2.重视幼儿的交流与表达。在种植区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观察、操作来感知科学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把实践的经验化为语言存在于意识之中,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既增加对事物的认识,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3.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不同的幼儿其原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个体活动方式等都会存在差异,因此,可采取小组或个别活动的形式,让幼儿既有个体自主活动,又有小组交流合作,满足不同水平,不同个性幼儿的需要,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种植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成长!

4.重视家长资源的利用,让有相关种植经验的家长指导幼儿种植。

(二)主题墙展示

根据主题需要,将主题墙分为以下四个区域。

1.主题网络图。

让孩子们自己书写主题,让幼儿稚拙的文字呈现主题名称。然后,教师用简要的文字表述主题来源及意义。然后,师生共同根据主题的行进绘制主题网络图。

2.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及实物呈现。

3.主题活动中幼儿的相关表格式记录单。

4.幼儿的绘画作品观赏。

(三)家园联系栏

1.一周主题活动安排表的张贴。

2.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提示。

3.感谢家长配合工作的公开表扬栏。

4.家庭教育知识。

杭州市萧山区江东幼儿园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一、主题墙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但是,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班级主题墙饰环境的创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问题一: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墙面环境创设在内容上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就是教师策划、设计的现象普遍。

问题二:幼儿园的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

问题三:由于开学初花了大气力精心布置的环境,因此舍不得更换,常常存在着墙饰整个学期无变化。即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好在上述的几种问题我们渐渐意识到了。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环境创设大都还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基本上没有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班级主题墙面布置的真正价值呢?结合新课程和课改理念,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主题墙不单要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最主要是要体现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主题墙面环境在内容上不应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而应以幼儿的参与为主。它可以是主题活动中幼儿收集的材料或操作的作品,也可以是浓缩了整个主题活动的教育内容。还可以版块的形式呈现出来。

总之,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班级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利趋势。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并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二、低墙面

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幼儿能与环境材料进行“对话”。因此我们应努力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名副其实地成为环境设计的主动者。低墙面它主要呈现主题活动开展的进程,主要由教师引导幼儿用他们自己收集的材料或他们的作品来布置,在布置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讨论构思和布局,而不是代替幼儿去布置。在幼儿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区域角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它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区角活动的开展和材料的投放要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来进行,投放的材料要适合主题教育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对认知起着促进作用的。班级中每周在每个区域里投放的材料,就应该只是本周内要让孩子学会的内容,目标明确,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而每个区域角最好做块醒目的温馨提示牌(温馨提示是一些常规及良好的习惯内容),张贴在相应的墙上提示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自己对照,而且同伴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习惯,而且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班级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不应只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而更应该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结晶。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因此科学地进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

下载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班级环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一、主题墙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

    大班班级环境创设方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环境创设方案 大二班 本学期,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为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欲望,特决定将本班的教室空间充分利用,为孩子营造一个良......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发展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直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成为环境的准备者、保护者......

    如何创设幼儿园主题环境

    如何创设幼儿园主题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表现的机会和条件。”新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也特别强调“环境是......

    主题活动和环境创设.

    将主题内容融于环境之中 1、把握主题的内容与要求,创设在同一主题下有联系的环境。 无论是教师预设还是幼儿生成的主题,教师对主题的内容与要求都要有一个总体把握,在目标的引......

    浅谈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共五篇)

    浅谈幼儿园班级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段丽君 内容提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不会说话的教师,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主题......

    幼儿园大班班级环境创设计划

    大3班环境创设计划 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我们根据教学目的把环境创设分为以下几点: 一、主题活......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方案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促进我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我园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更好地发挥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