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
16.说勤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根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着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通往理想的桥梁又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说勤奋
2.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勤奋。齐读课题。解题:“说”就是谈的意思。这是一般说理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检查课文是否读顺。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4.疏通课文引导分段
作者通过哪2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再次快速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指导书写
1.讲解生字字形:枕、末、惯、基交流记忆方法。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懂得勤奋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前提,舍此别无他法。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懂得勤奋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前提,舍此别无他法。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有关童第周、司马光等的勤学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投影出示: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3)理解通往理想的桥梁是指“实现理想的途径”。2(4)将这句设问句换一种说法: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5)小结:是啊,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6)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艰辛的劳动。说说读了这句话之后的感受
成功者的成功是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勤奋是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2.学习第二段
(1)师述: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是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学成材的故事 ?学生自学。
(2)出示自学要求:A、认真朗读2、3 自然段,看作者主要写了谁的勤学故事?B、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他们的勤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C、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人的故事。
(3)交流:A、围绕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材的故事。B、我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的人,从他小时侯砸缸救人,从他在别人玩的时候专心读书可看出。“警枕”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C、有感情地朗读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司马光 天资聪明 勤奋成材 编成《资治通鉴》)(4)出示句子: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5)听完了这两个小故事,我想你对这两句话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6)小结并过渡:司马光从小聪明过人,加上他的勤奋学习,最终取得了伟大成就。而童第周的情况并不与他相同,谁来说说童第周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童第周 起步晚 基础差 勤能补拙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7)交流:A、认为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B、从“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可看出他的基础很差;从“终于”可看出他的成绩得来不易,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都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来之不易。同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C有感情地朗读童第周的故事。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背诵2、3自然段。4.小结:勤奋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材,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古今两个人的生动事例证明了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5.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指导学习第三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引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____,才能____。
(3)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在文中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5)有感情地朗读。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 天资聪明 编写《资治通鉴》
童第周 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2.自由背诵1—3节。3.指名背诵。
二、学习第四节
1.自由读,思考这一节主要讲什么? 2.说说这一节的作用。3.感情朗读。4.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不论是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能成才。今后,希望同学们以司马光和童第周为榜样,勤奋刻苦学习,相信你们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检查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25:
本课是一篇说理文,它作为苏教版小语教材中为数不多的说理文之一,以清晰的观点、生动的事例和朴实平白的语言让四年级的孩子初步领略了说理文的魅力。回顾自己的课堂,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悉心解读文本。
这篇课文思路非常清晰。文章开篇即以一个设问句,把作者的观点鲜明、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接着又以两个典型人物的事例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最后以“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结尾,再次阐明观点,把对于勤奋的理解升华到一个至高的境界,体现了这篇说理文的价值导向。
二、精心设计课堂。
我设定了以下三个版块:复习导入,初步明确观点;研读事例,深入感知道理;学以致用,总结升华情感。尤其是对其中的第二大版块进行了大胆地重组,对司马光和童第周这两个事例的学习由原先的按序教学变为先提炼其成功之处,再进而去探究其成功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样一改动,使全文的教学重点更为凸现,思路更为清晰。在课堂中,我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对话,逐层推进教学。在引出了主观点,了解了两位名人取得的成功之后,引导学生抓住主话题——“司马光和童第周取得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勤奋?”进行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词、关键处、精妙处进行对比的品读感悟,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不断丰富学生对人物的认知,在一次次的质疑问难中使人物的形象在学生面前丰满起来,立体起来,进而水到渠成地明白作者正是通过古代天资聪颖的司马光和现代起步晚、基础差的童第周这两个典型的例子向我们证明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个观点。
三、用心品读语言。
尽管本课是一篇说理性文章,但浓浓的语文味还是洋溢在了课堂教学中,洋溢在了师生对话中,洋溢在了听说读写中。同时在品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文体的特点、写作的方法,并在最后要求学生也能学着文中的样子用上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来说说自己关于如今是否还需要勤奋这一说法的理解,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更使学生明白了一生勤奋的重要性,给予其一个正确的价值引领。
当然,整个教学中有些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如: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凸显课堂的“孩子味”?如何结合文体特点,设计合理的读写结合的迁移点……总之,这一次的研讨使我在文本与课堂中真正走了一个来回,也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中的职责,那就是:以赏识的眼光,一路陪着孩子且行且思。我想,如此的话,我们也终将收获一路花香。
第二篇:苏教国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国标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设
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终于”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处理教材、设计教学要大胆、独特。先了解名人成就,再探讨个中原因,对于学生深刻领悟勤奋的巨大作用,无疑更加巧妙、合理]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自学问题的设计很有讲究,要有一定的内容跨度,要有逐步的层次递进,要有广阔的拓展空间,要有足够的思考强度,值得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可以记录教师板书,可以记录课堂上随机产生的佳词妙句。注重这种积累,会让学生受益无穷。]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注重教学的深化、拓展、延伸。一堂课上完了,学生系统地整理学习的收获,将思考、感悟、情感形诸文字,是学习过程的延伸,是学习效果的深化,是语文能力的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附、板书: 13说
司马光(天资聪明)编写《资治通鉴》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勤
童第周(基础差,起步晚)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勤能 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学反思
所说的努力工作是一个很理性的文章,文字通过古代和现代两个具体案例,告诉读者:艰苦的工作是到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生活艰苦,才能对人有所贡献,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研究这个论据,学生可以理解文本,告诉我们真相,但文字的写作或模糊。为了让学生了解论证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尝试:
让学生了解论证的特点。我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论证性的文章,论据主要是论证。让学生想想,在开始时的文本是什么,告诉我们中心的观点?经过一番讨论,沟通,学生知道努力工作是到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作者的中心。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花,汗水和努力,学生可以说的意思,它似乎被广泛地理解。然后,我问: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两个人写的努力工作的故事?学生都知道司马光和故事的第一周,但不能更详细的总结。此时,我引导学生比较司马光和周同周的不同,了解这两个例子 典型例子的例子的感觉之间的区别。
2.适当的演讲练习,加深学生对勤奋工作的认识。在学习西马光的例子,我抓住了这个词,指导学生想象屏幕-
春天,蝴蝶跳舞,哥哥,哥哥__________________,他一直在房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朗读,一直读到瓜子。
夏天,_______,哥哥哥哥______,他一直在房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朗读,一直读到瓜子。
________________,哥哥,哥哥______________,他一遍又一遍地在房子里大声朗读,一直读到瓜子。
________________,哥哥,哥哥______________,他一遍又一遍地在房子里大声朗读,一直读到瓜子。
在这样的演讲训练中,学生们知道司马光的成功离不开他的辛勤工作,从而意识到即使聪明的人,但也努力工作,否则不会成功。
3.在类中组合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及时补充悬梁荆棘,horn挂书,魏边三绝对着名的话,还补充介绍了中国着名经济学家王燕南三脚架床的故事,还要扩大On努力工作的着名词语帮助学生创造一个大语言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利用知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解决实际问题。读中学写,写读,在学校做,做记录
4.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现在孩子们都比较懒,不仅不爱劳动,学习也很懒,什么等待老师解释,看来他们不介意。通过学习西马光的例子,我教育学生,即使有点聪明,要努力学习,及时谈论受伤中永故事,让学生明白,为每个人努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第一周的孩子的情况下,我鼓励学生现在学习不好的关系,只要努力,一定有成功的机会。要制定自己的计划,即使每次只有一点点前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走向成功。虽然教育 可能不能完全改变学生,但我想总是感觉到一点点触摸学生的心。
不足:
1.教导光线专注于谈话,而忽略学生阅读。我在教室里讲得太多,学生会思考自己,有机会少讲一点。在未来应该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
2.感觉学生收集信息渠道太狭窄,知识不够广泛。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说勤奋》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读、小组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白文体
.板书课题。
2.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
3.自由轻声读文一遍,感觉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特点?
(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有关勤奋方面的道理;通过司马光、童第周两个具体的勤奋事例来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4.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专门说明道理的说理。作者围绕“勤奋”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自己的观点。因此,从题目着眼,一看到这“谈”字就知道它的类型。
5.你能将题目在不变换主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吗?(《论勤奋》《谈勤奋》)
6.读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明白、说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分段。
.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导分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在哪里提出了观点?又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课文最后又是讲了什么?
(2)交流。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记号。
三、分段读通课文。
.先拼读生字,读熟新词。
2.分段读通课文。
自己练读——指名读——纠正读音,指导读通长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所主张的观点是什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注意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这里的“桥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相机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出示: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齐读后一句。
(6)补充:你还知道哪些成功者是通过勤奋成才的?
3.齐读第一段。
4.当堂背诵第一段。
五、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书写“枕”、“末”、“惯”、“基”。
末:第二笔横比第一笔短。
“基”上面的“其”里面是两横,撇、捺伸展开来。
5.钢笔描红。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3,读一读,再抄写。
2.区别形近字组词。
未()
悄()
社()
梁()
渡()
末()
稍()
杜()
粱()
度()
第五篇:四年级16说勤奋
16、说勤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
三、评价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多音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设问的修辞方法。
2、抓住重要句子和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只有勤奋学习,长大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拓展读写:勤奋的名言
资料补充:司马光简介、童第周简介。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说勤奋》,题目中的“说”是谈、讲的意思。板书课 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1)出示生词:
理想 勤奋 浇灌 著名 回顾 贡献 稍微 剥离
滚瓜烂熟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有所作为 远渡重洋 多音字:
chā(差别)xuè(心血)
差 血
chā(很差)血(出血)
(2)、自读词语,不认识的可以查书或问同桌。
(3)、指名一组一组的朗读,随机表扬预习好的同学
教师点拨强调“剥离”的“剥”读bō声;多音字“差”不同之处,读 一声,“很差” 一词中读 四声,学生自己说说血的两个音怎么来区分;
(4)、学生在书中记录多音字,并反复认读,加深记忆。
(5)、指导书写:【预设:惯、末、基容易写错,教师要给予指导
惯:右边部分比较难写,上面部分跟母的写法不同,师范写指导。
末:两条横必须是上长下短,与未相反。
基:下面的土不能写的太大。
学生先描红,再练写1-2遍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再指导。】
2、整体感知。
(1)提出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集体交流。
(4)介绍司马光和童第周的资料。资料:
(1)司马光:北宋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花了19年时间著成了《资治通鉴》,由于它的材料丰富,剪裁恰当和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炼生动,所以成为我国是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它为后来的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2)童第周: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寒,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较差,学习十分吃力,后来经过努力不仅成绩赶了上来,还考上了大学,后来有去比利时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
读准生字词的读音;课文读得通顺、流畅,速度适中,要有节奏。(2)分段朗读。
三、粗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师生评价朗读是否做到通顺流畅、速度适中、有停顿。教师在重要地方进行点拨指导,范读引路。如:“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教师点拨指导的重点句段,学生反复练习,达到读熟的目标。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轻读课文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2、交流
3、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设问)(2)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3)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4)说说这句话的意思。(5)出示句子: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抓住“古今中外”、“每一个”、“都”谈体会)
3、齐读第一段。
4、教师引领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谈话: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司马光和童第周手中的鲜花分别是什么?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你从中懂得了什么?(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3.课文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二、走近名人,读悟明理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指什么?“汗水和心血”表现在哪些地方?
2、学生自读课文
3、集体交流
预设重点指导的段落一: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1)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字词中读懂了什么? 重点抓住以下几处:
19年(我从“19年” 这个词语读懂了司马光花了很长的时间编写《资治通鉴》,说明他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终于(我从“终于”这个词语读懂了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非常不容易。)
巨著(我从“巨著”这个词语读懂了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项很大的成就。)(2)谈谈感受
(3)齐读句子(小结:他的成功靠的是“勤奋”。)
预设重点指导的段落二 :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1)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特别能说明司马光的勤奋? 指名说(一遍又一遍 滚瓜烂熟)(2)谈谈感受
(3)齐读句子(小结:这就是-----勤奋!)
预设重点指导的段落三 :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1)司马光的枕头与我们平时用的枕头有什么不同?(2)指名说
(3)这里的警枕应是什么意思?(警戒、提醒)提醒他什么?(时时刻刻都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和写作)
(4)总结:用“警枕”挤出睡觉的时间读书写作,这也是勤奋!
4、司马光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了什么?(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5、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指什么?(用直线划出)
(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童第周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司马光从小就很聪明,但是童第周学习成绩很差。)
(3)童第周付出了怎样的“汗水和心血”?(用曲线划出)
(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2、学生交流
3、教师引读:童第周17岁进中学,成绩比别人差。于是他在学习上不断地追赶其他同学,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经过半年的努力()。童第周成功了,他不仅在国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国外更是勤奋好学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指名读、齐读
(2)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勤能补拙”。
(3)总结: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指名读句子
(三)拓展升华,产生效应
(1)比较司马光和童第周的勤奋有什么不同?你又明白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思考。(3)交流
(4)除了司马光、童第周外,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名人勤奋成材的事例?(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了解进行交流)(5)总结提升:“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鲜花”指的是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指的是勤奋。理解:鲜花指什么?(取得的成就)
汗水和心血又指什么?(勤奋)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师引读课文第4自然段
2.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感想写在自备本上,再交流。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课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实现远大的理想。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勤奋的小故事,早读或阅读课时讲给全班同学听。
2、搜集并记录勤奋名言3-5个。
七、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勤奋——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司马光(天资聪明)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编成《资治通鉴》 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