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课与辩课新
说课与辩课新
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
尹泳一
教学与管理
2012.10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说课”作为一种教研方式,为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和基层学校广为推崇,说课已被教师们视为一项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教研形式。遗憾的是,说课活动历经十几年的沿革,并没有深入到校本教研中,却泛化成各种规格的竞赛,其实效性大打折扣。辩课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义乌市教研员叶立新针对当下说课、评课的弊端而探索的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自2009年开始,各类教育报刊刊载其基本理念与案例后,便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辩课”是与“说课”有着一定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教研形式,其宗旨是提高教师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辩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活动势必对流行已久的说课产生冲击。那么说课是否要退出教研的舞台,辩课是否能真正实现其预期目标,是当下教育界热议的问题。解决这些困惑,须厘清二者的关系,辩证地认识两种教研方式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说课与辩课的内涵及意义
说课活动各地展开多年,近年来产生了很多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说课是纸上谈兵,也有人认为说课在教研活动中患了浮躁病,不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辩课一经提出,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但是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辩课只是评课的变体,虽然增加了教师教研的热情,但是没有说课教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种种质疑表明,一些教师对说课和辩课有诸多模糊的认识,所以,有必要厘清说课与辩课的内涵与意义。
1.说课的内涵及意义
说课多是备课之后、授课之前的教研活动。通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阐述备课的思考,要求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场所,系统地阐述对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的理性思考,然后由说者和听者共同讨论和评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选择、说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等环节,重点在于阐述理论依据。
实践表明,说课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说课是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好的途径。
2.辩课的内涵及意义
辩课往往是教师授课以后,选择一个有价值的辩点,各抒己见,展开研讨,以解决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困惑。辩课是通过探讨一个一个实际问题,解决教师专业成长中最迫切的问题。
在辩课的过程中,教师与教育研究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真诚对话,不求辩胜,只求思维碰撞,澄清模糊的认识,接受先进的理念,增进教育的智慧。这种教研方式,强调了教师主体性,调动授课者和听课者的教研热情,促进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以切实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3.辩课与说课的异同
说课和辩课的相同点,都是围绕教学实践而进行的研究。其目的都是提高教师教育实践智慧,都是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不同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诉求有所不同。说课是对说课者的专业素养进行综合考核,辩课则是对参与者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素养的检测。说课和辩课都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畅谈教学活动的要义,但说课强调以先进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说课的过程就是借助先进的理论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性地考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因此,说课的本质是教师的自我完善的一种教研手段。而辩课更注重具体问题的探讨,往往是针对授课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展开研讨,重在分析得失,着眼点小,所运用的教学理论往往针对性比较强,教研成效明显。二是主体投入不同。说课对说者与评者的要求不同。对说课者要求高,说课者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流程的设计,都需要找到理论依托并进行阐述;而对评课者的要求不高,评课者只须评价说课者的得失即可,即使运用理论阐发,也多是对说课者的附和或评判。所以,评价者多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境遇,因此,说课者与评课者的投入是失衡的。辩课是教研主体的双向交流,成功与否取决于说与评双方的参与度,说与评双方的体验都很丰富。但因为辩点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主持人的意向,说与评双方往往即兴投入,缺少理论的反思。
二、说课与辩课的缺憾
毋庸置疑,说课和辩课都是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教研形式。说课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流行了十几年,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明确的操作流程及原则,但是实践层面尚有诸多问题。辩课是新兴的教研形式,因其形式灵活,针对性强,主体参与度高而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但其理论建树与实践操作皆不够成熟,存在的问题尚比较多。因而,要提高说课与辩课的教研效率,则须冷静反思两者在教研活动中的问题。
1.说课的主要问题
由于过分重视说课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功能,导致说课活动演变成了考核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手段,泛化为各种形式的竞赛,使说课活动产生了诸多问题,因而,质疑说课效率的声音越来越多。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1)教研主体的缺失
说课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有二。一是由说课的单向交流的性质决定的。“说课是上课的老师把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学反思告诉听课的老师。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缺乏即时的交流互动。”所以,主体参与不够。二是把说课泛化成竞赛。说课活动虽然推广了十年,却主要以竞赛形式出现在各级教研活动中,而不是当成日常的教研活动展开,说课活动并未得到普及。因为各种赛事的说课成绩直接影响各个学校的声誉,所以,学校选派的教师往往是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这样,出现了曾经获奖的教师反复参加各个级别的说课竞赛,而多数教师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导致说课的主体缺失。如此,造成多数教师虽知道说课的意义,但只是偶尔观摩,隔岸观火,无切身的体验。因而,泛化竞赛的说课活动不能普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说课评价的缺失
把说课泛化为考核教师专业素养的比赛,导致了说课评价的缺失。因为比赛重视的是结果,而非过程,所以说课活动往往缺少针对性的研讨和评价。即便有评价,亦多是蜻蜓点水式的点评,且多褒奖少批评,这样的点评隔靴搔痒,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说课者来说,很难得到有效的指导,对听课者来说,很难得到有益的启发,如此,导致说课这种教研活动的效率不尽如人意,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质疑说课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说课重点的旁落
虽然说课活动进行了多年,但因为说课这种教研活动并没有常规化,很多教师对说课知之不多。说课中重点旁落现象比较突出。表现有二,一是把重点放在了交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教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展示等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讲解知识、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而没有侧重阐释教学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缘由,即便能阐发理论依据,但理论往往陈旧落伍,缺乏指导意义。二是重视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不是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反应缺少预设,前瞻性不足。
2.辩课的缺憾
(1)辩课的理论尚需充实
辩课是针对说课和评课效率不高的问题而研制的新型教研方式,这种教研方式强调“授课者与听评课者之间有及时、充分且平等的交流互动,使他们共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注重教研主体意识,强调教研内容的开放性,是着眼于教学实际、注重实效的教研活动。它一经提出就赢得了教师们的广泛认同。但是辩课的倡导者对于辩课的内涵、辩课的操作流程、辩课的原则以及辩课的价值取向尚未有理论层面的系统论述。而没有理论支撑的行动是走不远的,所以,辩课这种深受教师欢迎的教研形式当务之急就是充实理论内涵。
(2)辩课的内容尚需明确
辩课的首倡者叶立新认为:“辨课既可以围绕文本解读、目标定位、重点难点、内容选择、过程安排、方法手段、作业练习等专题展开,也可以按照整体感知、理解感悟、语言训练、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展开。”“辩课既可以在授课教师与听课者之间展开,由听课者提出问题,请授课教师予以答辩,也可以在听课者之间展开,大家围绕一个主题互动交流。辩课既可以围绕整节课所反映出来的某种理念倾向或教学主张展开,也可以围绕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展开。教师还可以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横向辩课,甚至可以进行跨学科辩课。”辩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以上所举来看,辩课的倡导者对辩课的内容尚缺少系统的认识、缜密的思考。
(3)辩课的原则尚需确立
辩课是新兴事物,无论是教师还是研究者都有不少模糊认识,甚至是矛盾的观念。辩课的倡导者叶立新肯定辩课活动中的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认为“辩课最重要的是辩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正确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针对当下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对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理解不全面,不透彻,顾名思义,断章取义,教研活动出现了理论滥觞的现象,提出辩课“实践第一原则”。不要理论的,不要专家的观点。显然,这两种观念的是自相矛盾的。由此看来,辩课的原则尚未确立。
笔者认为,辩课重在教研者实践智慧的积累无可异议,但是“不要理论”的观点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因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会出现诸多困惑,所以,辩课的基本原则应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丰富教育实践知识。
(4)“辩课”的价值取向要清晰
我们知道,教学的过程有着诸多的不可确定的因素。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的不确定性,决定着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因而,教学行为永远没有完美的模式。所以,广大教师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辩课的价值取向并非评判教学行为的正误,而是辩课过程中的教师们表现出来的智慧,在各抒己见中从相似的观点或相反的观点中汲取教育智慧,丰富教育实践知识。所以,辩课并非为辩出一己的结论,或者明确的答案,而是为了在辩中思考、辩中反思、辩中受到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启发,丰富自己的实践智慧。
三、说课与辩课互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说课和辩课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校本教研中,说课与辩课相结合,扬长避短,是快速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最佳途径。
1.说课要借鉴辩课主体参与的优势
说课是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说课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而且能够“促进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加速教师的角色转化;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实现教师的自我完善;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使教师群体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但遗憾的是,说课活动沿革了十多年,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主体投入不够,所以,说课应借鉴辩课主体投入的优势,强调参与者的平等性,互动性,创设说课者和听课者平等对话的情境,调动各方的主体投入,深入沟通,以保障教研的效率。
2.辩课要汲取说课重理论指导的长处
辩课的倡导者,针对以往教研活动中出现的滥用教育理论的现象,提出反对“鹦鹉学舌般地贩卖别人的理论思想”的主张,提出辩课要重视实践,而不要理论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认识到,教研活动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正是一些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理解不透彻,不全面,道听途说,做顾名思义的实践操作造成的。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真正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恰当地运用理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的教育实践,永远是行动的矮子,而没有理论指导的辩课,则不会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所以,辩课须同说课一样,要作一定的理论准备,既要思考教育理念运用得是否正确,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领会理论的真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说课和辩课互补,快速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说课多为课前备课情况的研讨,是建立在理论层面的教学研究。是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的设想,强调运用新的理论探究新的实践途径,要说清楚理论的先进性及其指导实践的可行性,所以更偏重于理性的反思,是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较好的教研途径。辩课适用于课后研讨,以授课中教师表现、学生的反应为谈论的重点,阐发各自的教学观念,或达成共识,或思想碰撞,集思广益,增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辩课更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
各级教研活动中,尤其是校本教研中,一方面说课和辩课互补,可使得教师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既避免了说课只停留在设想而无行动的所谓“纸上谈兵”的弊端,又避免了辩课只重视实践而缺乏理论指导的盲目性。所以说,说课和辩课统一起来,是快速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较好的途径。
第二篇:烤鸭说课新
《烤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站在三江大赛的赛台上。我是来自八五九团队的王春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课文《烤鸭》。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深入研究——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们将“读”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二、纵横联系——说教材
本单元是以“话说北京”为主题。《烤鸭》作为第二篇主体课文出现在本单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的就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北京、了解北京,亲近北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北京是祖国的首都,荟萃着民族饮食的精华,烤鸭是最具特色的京味菜。因此,《烤鸭》这篇课文是帮助学生打开了解首都深厚历史和文化特色的一扇窗户。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内容浅显易懂,它向学生介绍了烤鸭的历史,北京烤鸭不同的烤制方法及如何片、如何吃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品味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结合实际——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不仅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自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乐于表达,乐于交流。这对本文的学习是很有利的。
四、把握教材——说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学段的要求,再结合本课的设计理念、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读“秫秸”等12个词语。能力目标:学习作者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以及采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烤鸭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重难点:
在挖掘教材和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确立本课重难点为了解挂炉烤鸭的烤制过程,体会作者对全聚德烤鸭的偏爱,揣摩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五、师生互动——说教与学 灵活多样说教法
遵循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思想,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等多种教法,优化组合,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培养能力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会思考,在合作中懂得交流,在质疑中学会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多元阅读,说流程: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线索,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新型的教学氛围,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上课伊始,我们应用情境教学法,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创设出浓郁的情境氛围,同时课件出示北京美丽的风景以及各种特色小吃的图片,指出最负盛名的非全聚德的烤鸭莫属。这样不仅巧妙地引出了课题,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诱发了学生的情感,起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二)质疑课题,感知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文眼,所以我们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教师结合学生提的的问题和本课所要探索的内容,归纳出重点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自主学文做了铺垫。
(三)合作探究,体验内涵。
教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总结概括出烤鸭的两种制作方法:焖炉和挂炉。焖炉烤鸭制作方法简单,学生了解其原理足已。挂炉烤鸭的制作方法是学文的重点,我们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原料、燃料、过程、出炉四个方面汇报挂炉烤鸭的制作过程,并体会其制作的方法独特以及作者对全聚德烤鸭的偏爱。通过学生边朗读、边汇报,促进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这样不仅激励学生创新,还促进学生合作,从而使学生获取了知识,形成了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情趣。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本着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需要,在本节课中,我们调换了课文学习顺序,按照焖炉烤鸭的烤制方法——挂炉烤鸭的烤制方法以及片法、吃法——烤鸭的历史的顺序学习课文后,我们又采用男女生齐读、赛读的方式,学习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从而,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很容易地学会作者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这样既挖掘了课文内涵,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无形中超越了文本,跳出了课堂。
(五)拓展延伸,强化主题
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学习文本,又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因此,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我们又向学生介绍了北京其他特色饮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抓住时机,播放北京优美风光的视频并配有教师的精彩解说,来强化主题,升华情感。
(六)金秋超市,满载而归
根据教学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的“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仿照《烤鸭》的写作方法,介绍家乡的一道特色小吃;
阅读《“草根”老北京的饮食文化》。
(七)教学轨迹,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的特色。这是本课的板书设计,紧紧抓住烤鸭的两种制作方法:焖炉和挂炉,以及挂炉烤鸭制作的方法独特,吃法讲究,历史悠久的特点。图文并茂,条目排列有序,内容层次分明,形式简洁大方,它既概括了本文的知识要点,又体现了本堂课的教学轨迹。
以上是我们对这节课的设计说明,课堂是生成的,也是无法预设的,它需要教师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的思维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至于我们的设计能否符合学生的需求,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在课堂实践中去检验,最后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课能圆满成功。
第三篇:说课与设计
《大风车》说课
捷地回族小学张宝萍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教研活动,我说课的内容是歌曲《大风车》
一、教材分析
歌曲《大风车》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这首歌是一首电视少儿节目的主题歌,它既欢快活泼,富有童趣,又富于变化琅琅上口,表现了小朋友看大风车节目时的快乐情形,表现了大风车节目伴随着小朋友的身心成长的愿望。
二、教学构思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 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喜爱的少儿节目《大风车》入手,通过“情境导入----大家一起唱----风车展览室----风车工作室”四个活动模式进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快,想象力丰富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时间不长,参与音乐活动时容易过于兴奋而忽视学习的重点,好动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通过学习歌曲与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得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进一步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爱知识、爱学习、爱科学。
2、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3、用欢快的心情、纯真的声音演唱《大风车》
五、说重、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并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
2、难点是正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八分休止,要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六、说教法、学法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体验和感受能力也增强了。因此,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法、感受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音乐教学特点注重运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针对底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高年级不同这些特点,我主要采用情景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教无定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七、说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其中也存在着不足。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让我在音乐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
《大风车》教学设计
捷地回族小学张宝萍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风车》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心情、纯真的声音演唱《大风车》
2、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3、通过歌曲学习,进一步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爱知识、爱学习、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2、体会歌曲活泼愉快的情绪,并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教学准备:《大风车》课件、彩纸、剪刀、钉子、小竹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风车实物,引发兴趣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老师轻轻一吹,它就快乐的转动起来。
师:你来吹吹,就由你拿着风车在教室里转一圈,将快乐传递给每一位同学。(播放音乐,学生围教室转一圈)
2、欣赏《大风车》片头动画(初听歌曲)
师:风车这么一转,就有个好看的少儿节目要开演了。知道是什么节目吗? 师:对,就是大风车节目。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这个节目的主题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设计说明:以孩子们喜爱的少儿节目《大风车》拉开这节课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大家一起唱----学唱歌曲
1、仔细聆听,初步感知歌曲
师:听完以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轻声跟唱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好不好听啊?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唱?好!下面就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来唱《大风车》。
(全体师生齐唱歌曲《大风车》)
3、介绍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师:大家在唱的时候,一定也注意到演唱顺序的问题。让老师来告诉大家。(课件展示)
4、学唱歌曲,纠正错误的地方
师:同学们唱的还真不错!但是这首歌曲里有几个地方不太好唱,咱们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出示歌曲中的乐句:“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这里的风景牙真好看。” 今天的小伙伴明天的好朋友,嘿,好朋友!)
师生一起学习这几个难点乐句,注意切分音、休止符的使用情况。尤其是歌曲最后两小节,“嘿!好朋友。”富有童趣,反映了现代儿童开朗外向的性格特征。
5、全体师生完整演唱歌曲《大风车》
6、观看银河少年合唱团的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处理(课件展示)
7、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自由听唱歌曲,演唱歌曲,掌握歌曲情绪,提高学生的兴趣,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
三、快乐风车行——知识拓展
师:风车是一种玩具,在很久以前,它还是人们们生活的好帮手,可以磨粉、发电、抽水灌溉田地。而在世界上属荷兰的风车最有名,让我们一同走进荷兰,看看那里的风车吧。(课件展示)
【设计说明: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对科学、对音乐的热爱】
四、风车工作室——制作风车
师: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风车,想自己也有一个风车吗?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漂亮的风车吧!(师介绍制作风车的过程,学生学做风车,播放音乐)
师:做得真棒。如果再写上自己的心里话把它一起送给你最喜欢的人,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做风车,经历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并在享受到美的同时懂得给与。】
六、在音乐活动中结束教学。
师:时间过得真快!又要和同学们说再见了,让我们一起带着小风车和在座的老师们说再见吧!
第四篇:微型课与说课
何上好微型课?(附视频链接)(2011-10-24 14:18:57)转载▼
一、什么是微型课?
微型课,从内容上来说少,一般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从时间来说,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期间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是节约下来的,所以15-20分钟是足够了。它不在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但课的基本环节如导入、开讲、总结,板书、练习、作业,组织教学、评价等要素,在组织者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都应该有。实际上,微型课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的活动安排是作为假设来进行的,由下面的评委教师来判断这个问题及活动的可行性。
二、微型课的基本意义 由于微型课内容上的具体,时间上的短少,所以它更能表现出一个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因此它被用在很多赛教活动中,并且它对于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微型课的基本意义。
三、微型课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导入环节
微型课时间短,不允许在导入环节花费过多时间,但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并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
2、要重视讲授线索
尽管说所有的课都要求讲授线索的清晰醒目,但在微型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出来的是内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这些侧枝旁叶。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罗列论据,那么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而简,为此在选择论据时要做充分的考虑,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
3、收尾要快捷
一节课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指出和强调,目的使得讲授内容的进一步突出。好的总结往往给一节优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微型课的小结中,因为前面的重点内容的讲授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此处的要求必须干脆利落。
4、要区别微型课与说课
“微型课”中心词是“课”;而“说课”中心词是“说”。微型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而“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都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
5、要心中有学生
在微型课的上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题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6、要有板书
微型课时间有限,但无论常规教学,还是微型课,板书都是必需的。但要注意板书太多,既费时,又显累赘;板书太少,虽省了时,但也许会造成表意不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7、讲述人语言要准确,简明
语言的准确简明是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微型课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语言的准确简明显得更为突出重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把自己将要讲述的内容结合要说的话语,以及将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手势、表情,其中要注意关键字、关键词的应用,能在自己的思想中过一遍,这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我们县采用了导学教学高效课堂模式,教师选拔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
前的讲课半小时,变成了十五分钟的微型课,如何上好微型课?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些只是个人的意见,请大家多给一些宝贵的意见!
第一,要上课,不要说课。微型课不是说课。说课是把自己的教学设想说给大家听,基本环节是说教学目标,说教材内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这是学校经常开展的一项教研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说”自己的教学设想,引发大家研讨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说课等于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属于教学研究范围,对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微型课是课堂教学的浓缩,是时间较为简短、课堂容量较小、没有学生参与、主要检测教师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因而,决不能把微型课当做说课来“说”,应该像正常课堂教学一样来上课。
第二,精心取舍课题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既然上的是一种微型课,那势必不可能像正常课堂那样大容量的教学,要在有限的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首先精选课题内容。
第三,选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式。微型课时间短,又没有学生参与,是不是就只能虚拟师生互动、或者就平铺直叙的一讲到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微型课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当然是以讲授为主。但讲授也有平铺直叙的讲授,有充满激情的讲授,有环环相扣的讲授,有循循善诱的讲授,有启发思维的讲授,有创造拓展的讲授……何况,除单纯的讲授课题内容之外,还可以激情朗诵,可以设计问题,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相互比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总之,微型课的教学主要是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和检测,教学方式要符合微型课的课堂情景和教学特点,真正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准。
第四,构建完整的课堂结构。微型课虽然时间简短,内容单一,但也要讲究课堂结构,既不能只讲主要问题,也不能不分主次全面开花。微型课的课堂结构入题要简捷,三言两语就能直接进入正题,千万不能起步太远、半天导入不了正题,致使课堂重点不突出;很快导入正题后,就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的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最后,一定要有小结,用二三分钟时间对本节微型课的教学内容加以言简意赅的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第五,亮点耀眼,板书清晰。微型课时间简短,如果平铺直叙,就显得没有亮点,不容易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微型课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诵,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等,微型课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亮点,就能提升微型课的水准。另外,微型课也要讲究板书,不能因为是微型课就没有板书,板书是一个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板书要精心设计,要精练、完整、美观,好的板书,要能看出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程序,能给听课者一个完整、直观的效果。
第六,答辩语言准确、简明、流畅。答辩是评委对授课内容及其相关内容的一个质疑,问题一般都是针对本节微型课教学中的重点或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或者是提出与课题内容有关的知识内容。在回答评委提问时,知识内容要科学准确,能够抓住要点,层次清楚地回答完问题。另外,答辩语言要简明流畅,与问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不说,要集中自己的全部智慧,对问题的要害之处进行深入精要的阐述,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完整回答所问的问题。
微型课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课堂教学形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为改进教学、评估教师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
写一篇说课稿的步骤
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简析教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材内容部分要求说明讲稿内容的科目、册数,所在单元或章节;②教学内容是什么?包含哪些知识点;③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的联系;④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什么;⑤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从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德育目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定,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的确定要遵循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学习时困难所在,它是依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而定。
二、阐述教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样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搞好学习,这是教法问题。教学得法往往是事半功倍。在撰写说课稿时应简要地说明:①教法的总体构造及依据;②具体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学具。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根据教材特点选用几种不同才教法结合使用,可增强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法
学法包括“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拟定时应突出地说明:①学法指导的重点及依据;②学法指导的具体安排及实施途径;③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概说教学程序
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课堂教学设计,但要与流水账式的条款罗列区别开,既要有具体步骤安排,又要把针对性的理论依据阐述融会其中。
拟定时应科学地阐述:①课前预习准备情况;②完整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设计安排、如何小结、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③扼要说明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④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组织及调控反馈措施;⑤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学法指导的落实;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撰写时应重点讲清楚每个环节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还要做到前后呼应,使前三个方面内容落实到实处。
五、教学效果分析
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深广度的估计,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状况的估计。
说课活动分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两种形式,不沦是刘前说课还是课后说课上述内容必须阐述清楚。课前说课还应说疑点,说明在备课中自己拿不准的疑点,求教于其他教师。课后说课还应包括“学生学得怎样”的教学效果评估。
撰写说课稿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可以分块写清,按部分阐述;可以按照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另外,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赅,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还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多下苦功。
说课技巧
(2011-11-15 16:13:40)转载▼ 标签:
杂谈
说课是近年来教育界在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模式。说课的基本模式已由创立初期的单纯说课式变成现在的“说课一听课一评课”式。但是对什么是说课,说课说什么,说课应注意什么等有些教师甚至教学校长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笔者仅就上面的问题淡点认识和看法。
一、说课是什么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以口头(现场说课展示)或书面(撰写说课讲稿)的形式,向同行系统地阐述自己对某一节课的教学设想(教学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说课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以教材中的单元(或章节)教学内容为课题,在正式上课之前,以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原则为指导,来探讨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教学要素、方法、手段)的最佳排列与组合,并合理地规划教学程序,使它们在课堂教学的时空中形成一种优化的结构形式。说课,是指教师在有限时间(一节课的1/4—1/3)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给听众,它不失为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为了说好课,授课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和学法,掌握课堂教学规律;要钻研教学大纲、全面熟悉教材,细致了解学生,认真撰写说课提纲与讲稿。通过现场说课、讲课、听课、评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双向交流,共同提高;对钻研课题和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协同攻关,统一认识,以研促教,以评促改。由此可知,说课活动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教研活动,说课对当今教师来说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
二、说课说什么
说课要说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教材
说教材,主要是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上,说对教材的理解、处理、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其目的是把握教材,合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要求说出:(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前后联系。(2)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确定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即为什么是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里?(3)本节课要实现的目标及确定它的依据。
(二)说教法
说教法,主要是说本节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其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具体要求说出:(1)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2)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即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3)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
说学法,主要是怎样说出学习指导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和什么措施让学生爱学、会学、会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会学、会用知识主动自觉地学习。具体要求说出:(1)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什么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采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何种职业技能和学科研究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主要是说怎样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以及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其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具体要求说出:(1)怎样安排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要求?(2)本节课师生教与学双边协调活动的具体安排和依据,以及怎样在教学各环节中安排好学生的认知活动,并在时间分配上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3)本节课板书的设计及设计意图,课内外作业练习的布置和训练意图。
三、说课应注重什么
一般说来,说课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
说课,要用一节课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一新授课一举例一巩固一置疑一小结一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前置补偿一揭题展示一反馈矫正一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
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千万不能照教案去说;(2)“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3)“说课”不等于背死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4)“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先写好的材料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
(二)遵循“课”路,选准“说”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当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教师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
诚然,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横向说、纵向说、理论联系实际说、陈述说、间语说。但无论怎么“说”,都要遵循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去“说”。
(三)变换“说”法,找准“说”点
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自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室的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及教务科、教育研究室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无论怎样,这些群众都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说课者所说的课,去审视说课者说课时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语音、语气、表情、称呼等。因此,说课者必须置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
(四)把握“说”度,把课“说”话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思路、说清教学过程、说清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情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材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取“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和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使听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听众都有“词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就要求说课教师认真钻研说“材”说“案”,灵活选用“说”法,准确实施“说”程,这样,才能把课“说”活。
第五篇:《检阅〉说课材料(新)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14《检阅》说课稿
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新海小学
程秀娟 2015年4月
《检阅》说课稿
一、走入文本——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检阅》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是围绕本组专题“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而选编的。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语文学习的重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另外,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以下:(1)学习“检阅时”部分,感受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2)会写“博、鸦、默、棒”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3、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二、以人为本——说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那么,本节课我遵循以人为本,在写字教学、朗读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将教学内容寓于以指导朗读,以提高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及朗读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句意;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在评价中教会读书方法。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以学定教——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重点突破法:本课“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是学生理解的重点所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从博莱克身上和儿童队员身上不断挖掘,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利用文本的资源,来帮助理解这段话,有效降低了难度,凸显了重点。
2、说学法。
(1)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不断地朗读,并且每次都是在不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课文内容。
(2)通过写话,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四、以读为本——说过程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把本课的教学划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商定”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检阅前”部分,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下面我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奠定情感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检阅》。1.认读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课,切入主题导入,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做好铺垫。2.学写生字
出示本节课学写的生字“博、鸦、默、棒”,学生认读。a.引导学生观察,在结构上即书写特点。
b.教师范写“博、默”,学生练习,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目的是培养学生书写生字时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及培养学生正确写生字姿势,此教学环节充分地落实写字教学是三年级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强调了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3.根据提示概括“检阅前”的内容。
提示(用原文回答)
儿童队员在检阅前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他们决定_______________。
(二)品读感悟,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引出学习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重点句。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第10—16自然段,找出描写博莱克检阅时表现的自然段,圈出具体描写博莱克表现的词语,读一读,想一想:博莱克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去感悟,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教学预设:
CAI出示: “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1.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2.抓住“忘记了” “保持一致”“ 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关键词句体会博莱克的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3.想象说话:
在博莱克精彩的表现中会有怎样的付出呢?进一步体会博莱克的不容易及他自强、自信的品格,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对博莱克的敬佩之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设身处地地体会博莱克走好有多么不容易,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发自内心的称赞。4.小练笔
此时你想对博莱克说什么?写下来。
[设计意图]:写话训练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笔尖流淌,读写结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再次升华情感。
5.出示“这个小伙子真棒!”突出主题。CAI出示:(“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
1.指名读句子,指导学生联系下文体会节日的“盛大”,检阅的“隆重”,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此处。
2.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设计意图]:有了充分的感悟做基础,再来读这句话,就会获得心灵的震憾和人生的启迪。
(三)小结,情感延伸。
(四)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五、体现内容——说板书 检 阅
儿童队员 尊重 信任
真棒
博莱克 自信 自强
[设计意图]:能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六、总结得失——说反思
(一)教学所得:
1、能依据目标要求抓住重点进行导读。
安排这篇课文是要让学生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品质。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课后问题中提出的两句重点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突破全文。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质疑: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真棒!在交流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重点字词去突破,如写博莱克真棒,抓住“忘记自己在拄拐”、“保持一致”、“睁着大眼睛”这些词语,体会到一个残疾孩子博莱克走得非常投入,很有精神。再通过内容补白,想象博莱克能够参加国庆检阅这么隆重的集会,而且走在队伍第一排,他的心情怎样?为了这一刻,他曾经怎样做?这样层层深入地理解,既有思想意义的提炼与升华,也有语言文字的训练,解决了课文学习的重点,学生比较顺利地体悟到他的坚强、自信、勇敢。在体会这些小伙子真棒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理解在作出决定前队员们复杂矛盾的心理,感受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2、比较好地开展了朗读训练。
这篇课文情感起伏较大,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如在第一课时处理这个棘手问题时大家的沉重与沉默,当大家做出了决定后那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愉悦,还有本课时处理的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表现、检阅仪式盛大隆重的场面,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赞颂等。开展有效的朗读训练,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会更喜欢朗读,更注重文本的感悟。所以,在对这些语段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如场面描写,是通过让学生找出表现场面“盛大”和“隆重”的语句,抓住 “人山人海”、“彩旗飘扬”等关键词来体会。通过内容补白,想象博莱克能够参加国庆检阅这么隆重的集会,他曾经付出多么艰苦的努力?让学生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进而指导朗读,达到了很好地教学效果。
3、读写结合,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在学生充分读书,突破课文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基础上,我安排了写话训练。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笔尖流淌,读写结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再次升华情感。
(二)遗憾之处:
总之,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但是,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